华北电力大学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硕士研究生导师简介

合集下载

基于小波包变换的有功电能计量

基于小波包变换的有功电能计量

分具有较高的时间分辨率和较低的频率分辨率 , 时 I 町 ¨( z ∈ ) = 0 , , z) ∈ () 4 窗和 频 窗的宽度 可 以调 节 , 适合于检 测 到突变信 很 对 离散信 号 ,采 用式 () 2 、式 ()构造 的小 3 号和 非平稳 信号 。但 是 ,小波变 换是对 低频频 带不 波 包序 列进行 2层 分解 ,分解 结构如 图 1 示 。 所 断地 进行 二进划 分 , 从而 导致对 高频信 号频率 分辨
第 2 卷 第 2期 6
1 4







V0 _6 I .No 2 2 .
2 1 2月 0 0年
El cr cP we ce c n n i e rn e t i o rS in ea d E g n e i g
F b ,2 0 e . 01
基于小波包变换 的有功 电能计量
( v ltT a som,WT Wa ee rn fr )作 为 ∞ 函数 w( 的 闭包 空 间; ” 函数w。) 是 o) t 是 ( f 的闭包空 间 ,并令 满足 双尺度 方 程 :
w (= 2 hkw(t f √ (  ̄ - ) ) 2
小波理 论里 , 何 时域信 号都 可 以用 小波 基 函数 的 任 加 权线 性和 来表 示 , 电压信 号表 示 为
中系数 和 的递 推公 式为
X= 0一 O k ∑h2 ) (

() 6 () 7
) 一 - (时 ∑h:
正交 小波 的重构 公式 为

(= f ∑ ∑ 西 ) (+ ) ( f 七 )
率较 低 。小波 包变 换建立 在 小波变 换 的基础之 上 , 它对 高频和 低频频 带都 做二进 划分 , 后使整 个频 最 带都 被划 分为均匀 的子 频带 , 从而提 高信 号分析和

华北电力大学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硕士研究生导师简介

华北电力大学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硕士研究生导师简介

研究方向 1、现代电磁测量技术2、电力系统电磁兼容 1、电力系统电磁兼容2、电磁场理论及其应用 1、现代电磁测量技术2、电力系统电磁兼容 1、电力系统电磁兼容2、电磁场理论及其应用 1、电磁场理论及其应用2、电力系统电磁兼容 1、超导电力技术及应用 1、电力系统电磁兼容2、电磁场理论及其应用 1、电磁场理论及其应用2、电力系统电磁兼容 1、电磁场理论及其应用2、电力系统电磁兼容3、光纤传感技术4、特高压输变电技 1、电力系统电磁兼容2、电磁场理论及其应用3、特高压输变电技术 1、超导电力技术及应用2、电机控制及节能技术 1、电网络理论及其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2、电力系统电磁兼容 1、功率电子学及应用2、智能检测与控制技术 1、信息系统与信息安全2、嵌入式系统与智能控制 1、嵌入式系统与智能控制 1、电力系统电磁兼容2、电磁场理论及其应用 1、电网络理论及其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2、电力信息分析与处理 1、电机控制及节能技术2、交流电机状态监测与故障诊断 电机控制及节能技术 电机与电器 1、电机控制及节能技术2、交流电机状态监测与故障诊断 1、高压直流输电与柔性输配电技术2、分布式电源系统、新能源发电与并网技术 1、交流电机及其系统分析与监控2、电机控制及节能技术3、交流电机状态监测与 1、电力系统规划与运行2、电力市场 1、电力系统规划与运行2、电力市场 1、电力系统规划与运行2、电力经济分析 1、电力系统规划与运行2、电力市场 1、电力系统规划与运行2、电力经济分析 1、电力系统分析、运行与控制2、电力系统安全防御与恢复控制 1、电力系统规划与运行2、电力经济分析 1、电力系统规划与运行2、电力市场 电力经济分析 电力系统分析、运行与控制 1、电力系统分析、运行与控制2、电力系统继电保护 1、电力系统分析、运行与控制2、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3、电力经济分析 1、电力系统规划与运行2、电力经济分析3、电力系统分析、运行与控制 1、电力系统分析、运行与控制2、电力经济分析 1、电力系统分析、运行与控制2、智能技术及其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 1、电力系统分析、运行与控制2、电力系统安全防御与恢复控制 1、电力系统分析、运行与控制2、电力系统安全防御与恢复控制 电力系统分析运行与控制 电力系统分析、运行与控制 1、电力系统分析、运行与控制2、智能技术及其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 1、电力系统优化与控制 1、电力系统分析、运行与控制2、电力经济分析 1、智能技术及其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2、电力系统故障分析与诊断 1、电力系统分析、运行与控制2、智能技术及其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 1、电力系统分析、运行与控制2、电力经济分析 1、电力系统分析、运行与控制2、电力系统安全防御与恢复控制 1、电力系统分析、运行与控制2、电力经济分析 1、电力系统分析、运行与控制2、现代电能质量分析与控制技术3、可再生能源发 多媒体信号处理与网络组播 1、信息系统与信息安全2、实时信号与信息处理 1、现代电子系统2、现代传感与测量技术 1、语音与图像处理2、实时信号与信息处理 1、语音与图像处理2、嵌入式系统与智能控制

华北电力导师介绍-电力系

华北电力导师介绍-电力系

电力工程系一、简介华北电力大学(北京)电力工程系是我校的骨干院系,成立于1958年建校之初。

四十多年来无数电力人团结一致、开拓创新、不断进取,取得了累累硕果。

电力工程系拥有博士后科研流动站1个,具有电气工程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电工理论与新技术、电机与电器、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和高电压与绝缘技术等5个学科均具有博士和硕士授予权)。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学科是国家级重点学科,电工理论新技术是部级重点学科,电力系统保护与动态安全监控实验室是教育部立项建设的重点实验室,高电压技术与电磁兼容实验室是北京市重点实验室,电磁场分析、测试实验室是国家电力公司重点实验室。

今天的电力工程系拥有雄厚的师资力量,有着一支学术造诣高和创新能力强的教师队伍,杨以涵教授是我国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学科的奠基人之一,杨奇逊教授是我国微机继电保护方向的奠基人。

目前本系有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教授29人,副教授23人;其中博士生导师15人,硕士生导师36 人。

近五年共承担科研项目近300项,其中国家重大基础研究“973”项目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教育部科技项目和其他省部级重点项目50余项,科研经费总额近5000余万元;获得国家级科技进步奖2项,获省部级科技奖励12项;获专利6项;获省部级以上教学奖励7项;出版专著和教材10部;发表高水平学术论文600余篇,其中国际三大检索收录200余篇。

电力工程系广泛开展国际合作,已与美国、英国、瑞士、法国、加拿大、德国、日本、新加坡、香港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

在研究生培养中,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和解决实际技术问题能力的培养。

硕士论文选题90%以上是来自于国家重大科研项目或生产实际的攻关项目,学位论文水平较高,得到了校内外同行的好评。

一大批研究生毕业后取得多项居国内领先、国际先进水平的重大科技成果,大都成为用人单位的技术骨干。

二、专业介绍(一)080802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专业是一个与电能的生产、传输、变换使用、控制、管理等有关的专业。

华北电力大学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教职工,导师基本信息

华北电力大学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教职工,导师基本信息

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教职工基本信息一览表学院领导序号姓名性别职称职务办公室地点办公电话办公电话崔翔男教授博导院长教孙凤杰男教授党总支书记教肖湘宁男教授博导常务副主任(常务副院长)教艾欣男教授博导副院长教许刚男教授副院长教丁立健男教授副院长教鹿伟男讲师副书记兼副院长教院办公室刘春磊男工程师院办主任教赵宪平女工程师教孙颖女高工教陈国旗男高工调研员教王志斌女高工组织员教徐臻华女教授反聘教科研与学科建设科付行军男助教科长教孟怿女工程师教教学管理科宋金鹏男讲师科长教王玲玲女工程师教郝晓飞女助工教学生工作科李辉男助教团总支书记教王倩女讲师科长教耿晔女助教教张顺涛男助教教马冬男助教教通信技术研究所通信教研室唐良瑞男副教授研究所所长教孙毅男副教授科研副所长教刘文霞女副教授教学副所长教孙凤杰男教授党总支书记教祁兵男副教授支部书记教梁明男副教授教卢文冰男副教授教翟明岳男副教授教仇英辉男讲师教吴启宏女讲师教吴润泽女讲师教朱红云女讲师教杨春萍女讲师教杨秋霞女讲师教徐征女助教工会小组长教崔维新男工程师教冯小安男工程师教薛礼妮女工程师教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四方研究所杨奇逊男教授博导主任(工程院院士)教五-肖湘宁男教授博导常务副主任(常务副院长)教李庚银男教授博导副主任教毕天姝女教授副主任(研究所所长)教黄少锋男教授博导科研副所长教-肖仕武男讲师教学副所长(支部书记)教王增平教授博导研究生院(筹)副院长刘万顺男教授博导教-刘建飞男教授转张振华男教授秦立军男教授陈钢杰女副教授郑涛男讲师教王炳革男高工教胥国毅男高工教龙云波男助工教张鹏男助工教许兵男助工工会小组长教-输配电系统研究所城市供用电教研室张建华男教授博导研究所所长教黄伟男副教授科研副所长教徐明荣男讲师教学副所长(工会小组长)教刘宗歧男教授成教学院院长教杨京燕女教授支部书记教刘连光男教授教刘自发男讲师教刘其辉男讲师教于晗讲师教柔性电力技术研究所电力电子教研室韩民晓男教授研究所所长教谭伟璞男副教授科研副所长(支部书记)教文俊女副教授教学副所长教徐永海男教授教夏瑞华男副教授教李焕明男副教授教刘晋男讲师工会小组长教朱永强男讲师教姚蜀军男讲师教。

同时考虑铁损与磁饱和的异步电动机模型研究

同时考虑铁损与磁饱和的异步电动机模型研究
张仲玮 ,焦彦军,朱 颖
( 华北电力大学 电气与 电子工程学 院,河 北 保定 0 10 ) 70 3
摘要:根据交流异 步电动机 理论 ,提 出了一种同时考虑铁损 与主磁路饱和 的异步电动机非线性数 学模型。
根据该数学模型在 M T A /m lk中 A L BS un 搭建了仿真模型。最后以实际电机为例,利用仿真模型对异步电 i i
MA L T AB语言 是 目前 国际上流 行 的一种仿 真
[ , ,; ,…. , ]

厶 +
f 【 m , . ; 输 入磁 化 曲线 中的数据 = ,… , , 】 p p lf ( , ,5; 调用 p lf 函数 = oy t f i m ) oy t i a= 4,a= 2,a= 0 输 出结果 5,a= 3,a = l,a= 由式 ( )~ ( )就构 成 了同时考 虑铁 损与 主 1 4 磁路 饱和 的三 相交流 异 步 电动 机 的动态 数学模 型 。 根据该模型就可 以搭建其仿真模型并进行仿真研
2 8
第2 6卷第 2期
2 1 年 2月 00







Vo . 6 1 .No2 2 .
Elc r cP we ce c n g n e i g e t i o rS in ea d En i e rn
F b. 0 0 e ,2 1
同时考虑铁损与磁饱和 的异步 电动机模型研 究
动机启动过程进行 了动 态仿真研 究,验证 了模型 的正确性 。 关键词:异步电动机;铁损;瞬态饱和;MAT AB L
中图分类号:T 4 M3 3 文献标识码 :A
铁损与电机铁心结构,电压频率, 磁通密度等 0 引 言 诸 多 因素有 关 , 很难 精确 计算 。若要在 电机动 态模 型 中考虑 铁损 , 以按照异 步 电动 机物 理模型 的思 可 异 步 电动机 的动态数 学模 型是 一个高 阶次 、 非 想 , 根据 铁损产 生 的机 理 ,把 电机 的铁损 用一 个等 线性和 强耦合 的 多变量系 统, 析起 来十 分复杂 n。 效 的纯 电阻绕 组 的损耗来表 示 。如 图 1 分 】 所示 。 因此通用的异步 电动机数学模型大多是在忽略铁损 以及主磁路饱和等条件下建立起来的简化的线性模 型 。但是铁 损 、磁 饱和 、集 肤 效应等 非线性 因素在 电机 的实 际运 行 中是确 实存在 的 , 得一些 参数 不 使

电子与通信工程系导师简介1

电子与通信工程系导师简介1

电子与通信工程系导师简介一、赵振东,男,教授级高工。

1956年2月6日生,1974年2月参加工作,1982年1月华北电力大学通信工程专业毕业,获工学学士。

1987年7月河北大学哲学系毕业,获法学学士。

自94年,作为主研人之一,先后完成多项科研项目,合同经费达八百万元。

获电力部科学进步三等奖一项。

2001年开始带硕士研究生。

研究方向:电力通信网。

研究领域:电力通信网综合管理系统、语音处理。

二、高强,教授,1988年毕业于北京交通大学,现任华北电力大学科技学院常务副院长。

近年来,主要从事通信理论与技术和信号处理领域的教学和科研工作,主要研究方向是电力通信网络安全性评估、网络管理、信号检测与处理和图像处理。

担任中国电机工程学电力通信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河北省电子学会常务理事、《电力系统通信》和《华北电力大学学报》的编委。

公开发表学术论文50多篇,我们翻译由电子工业出版社出版了《Fundamentals of Signal and Systems Using the Web and MATLAB》的第二、第三版,编写了《电力系统通信技术》“十一五”规划教材。

作为项目负责人,完成了十多项科研项目,总经费200余万元,主要项目有“变电站图像监控系统”、“变电站视频和温度在线监测系统”,“电力通信告警集中管理系统”等项目。

目前,正在研究“利用微波辐射计检测绝缘子污秽的方法研究”、“电力通信继电保护业务安全性评估”和“红外图像处理”等课题。

三、尹成群,男,1953年生,1982年1月毕业于华北电力学院电力工程系理论电工专业,于1986年华北电力学院助教班结业,1986年至1987年在中科院半导体所完成了大功率快速脉冲源的论文课题。

毕业后长期从事电子技术的教学和科研工作,为本科和研究生讲授数字模拟电子技术,电路分析,电力电子技术,集成电路及应用,电子测量技术,传感器及其测量应用等课程。

主要研究方向为:功率变换技术研究,信号与信息处理技术,信息安全。

2016年华北电力大学研究生国家奖学金获奖学生

2016年华北电力大学研究生国家奖学金获奖学生

附件2016年研究生国家奖学金获奖学生北京校部(129人)一、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博士(11人)刘晨邹志龙王健梁晓林罗超李海峰李建国张瀚葛扬于明倪晓军硕士(31人)毛乃强马宇飞唐萁黄婷龙日尚杨佳艺关睿顾妙松韩通吴梦凯游静江王超陈剑王震熊岩魏宏升徐慧婷刘瑞煌陆格野邱扬王程樊玮刘畅牛淑娅周爽吴震王晓晨李亚周楠刘昌林心昊二、能源动力与机械工程学院博士(11人)陈公达张盼王晓龙刘慧敏李超金鑫明朱忠亮张月张俊龙孔艳强褚凤鸣硕士(19人)陆高锋冯涛郑炯智董伟仪凯王婷冯澎湃陈袁陈莹陈俊寰刘洪涛陈颖陈宇王泰郑清清薛小军顾雯雯徐璋王源意三、控制与计算机工程学院博士(3人)杨燕燕姜頔秦天牧硕士(14人)马杰白雪剑申思李岩宋智超张春雨赵雄飞张越贾慧秒赵泽昆侯杰王修岩牛文静龙东腾四、经济与管理学院博士(5人)鞠立伟许晓敏李娜娜李赟张倩硕士(12人)肖伯文国潇丹杨萌李昂王毅孙小茹赵浩然胡勇潘张益李源非吴美琼邱金鹏五、可再生能源学院博士(3人)王洋卫东蒋晓燕硕士(7人)林常枫李文涛郭强延玲玲张天翔王志斌林彦楷六、核科学与工程学院博士(1人)张钰浩硕士(3人)曾晓佳李楠张峥七、数理学院硕士(4人)赵卫娟田亚芳王丹贾利芬八、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政教部硕士(2人)李娉罗维昱九、外国语学院硕士(3人)谢凌云赵悦含许琳保定校区(60人)一、电力系(16人)岳贤龙华浩瑞高静李浪郭旭东刘丹朱静程华新黄河王阳焦洁孙聪曹大卫王星海钟平孙永健二、电子系(5人)徐国智马真张华乐方子希范晓晴三、动力系(9人)庞永超黄星智刘琰徐搏超杨维结周沛马明皓祁超苑一鸣四、法政系(含政教部)(1人)高鹏飞五、环境学院(3人)朱思洁米晨露杨静六、机械系(5人)王勇高雪媛李文浩赵久兰马一丹七、计算机系(5人)李天琦李紫君许静杨明晓刘园园八、经管系(6人)彭晨阳徐燕锋刘默涵贾智杰葛小杰刘彦君九、数理系(1人)焦键十、英语系(1人)张效梅十一、自动化系(8人)张木柳赵海龙王迪何宗源宋凯兵杨金彭王艳飞吕猛北京校部(129人)一、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博士(11人)刘晨邹志龙王健梁晓林罗超李海峰李建国张瀚葛扬于明倪晓军硕士(31人)毛乃强马宇飞唐萁黄婷龙日尚杨佳艺关睿顾妙松韩通吴梦凯游静江王超陈剑王震熊岩魏宏升徐慧婷刘瑞煌陆格野邱扬王程樊玮刘畅牛淑娅周爽吴震王晓晨李亚周楠刘昌林心昊二、能源动力与机械工程学院博士(11人)陈公达张盼王晓龙刘慧敏李超金鑫明朱忠亮张月张俊龙孔艳强褚凤鸣硕士(19人)陆高锋冯涛郑炯智董伟仪凯王婷冯澎湃陈袁陈莹陈俊寰刘洪涛陈颖陈宇王泰郑清清薛小军顾雯雯徐璋王源意三、控制与计算机工程学院博士(3人)杨燕燕姜頔秦天牧硕士(14人)马杰白雪剑申思李岩宋智超张春雨赵雄飞张越贾慧秒赵泽昆侯杰王修岩牛文静龙东腾四、经济与管理学院博士(5人)鞠立伟许晓敏李娜娜李赟张倩硕士(12人)肖伯文国潇丹杨萌李昂王毅孙小茹赵浩然胡勇潘张益李源非吴美琼邱金鹏五、可再生能源学院博士(3人)王洋卫东蒋晓燕硕士(7人)林常枫李文涛郭强延玲玲张天翔王志斌林彦楷六、核科学与工程学院博士(1人)张钰浩硕士(3人)曾晓佳李楠张峥七、数理学院硕士(4人)赵卫娟田亚芳王丹贾利芬八、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政教部硕士(2人)李娉罗维昱九、外国语学院硕士(3人)谢凌云赵悦含许琳保定校区(60人)一、电力系(16人)岳贤龙华浩瑞高静李浪郭旭东刘丹朱静程华新黄河王阳焦洁孙聪曹大卫王星海钟平孙永健二、电子系(5人)徐国智马真张华乐方子希范晓晴三、动力系(9人)庞永超黄星智刘琰徐搏超杨维结周沛马明皓祁超苑一鸣四、法政系(含政教部)(1人)高鹏飞五、环境学院(3人)朱思洁米晨露杨静六、机械系(5人)王勇高雪媛李文浩赵久兰马一丹七、计算机系(5人)李天琦李紫君许静杨明晓刘园园八、经管系(6人)彭晨阳徐燕锋刘默涵贾智杰葛小杰刘彦君九、数理系(1人)焦键十、英语系(1人)张效梅十一、自动化系(8人)张木柳赵海龙王迪何宗源宋凯兵杨金彭王艳飞吕猛。

刘云鹏男1976年04月生汉族1999年和2005年获华北

刘云鹏男1976年04月生汉族1999年和2005年获华北

刘云鹏,男,1976年04月生,汉族,1999年和2005年获华北电力大学高电压与绝缘技术专业学士和博士学位,2006年至2009年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和国网武汉高压研究院联合博士后。

2013年3月至今作为访问学者在英国曼彻斯特大学从事研究工作。

现为华北电力大学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电力工程系副主任,高电压与绝缘技术研究所副所长,国家电网公司“特殊条件下输变电设备绝缘技术科研攻关团队”外聘专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评审专家,《高电压技术》特约评审。

主要从事超特高压输电技术、电气设备在线监测和故障诊断和智能化电气设备方面的研究工作。

为本科生、研究生讲授《高电压技术》、《高电压测量》等课程。

承担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项、“973”子课题1项、教育部霍英东教育基金基础性研究课题1项,国家电网公司和南方电网公司重点项目6项,以及其他多项横向课题;作为技术骨干参加了特高压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和智能电网“863”项目等。

已获省部级科技进步奖2项,国家电网公司科技进步奖3项,已授权发明专利2项,实用新型3项,在《IEEE 绝缘电介质汇刊》、《中国电机工程学报》等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60多篇,被SCI或EI检索30余篇。

目前主要研究课题包括:(1)复杂环境下超特高压输电的外绝缘和电晕特性;(2)电气设备智能化和状态检修;(3)复合绝缘材料的老化特性。

联系电话:138********E-mail:gylyp@。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电压与绝缘技术、电气工程 高电压与绝缘技术、电气工程 高电压与绝缘技术、电气工程 高电压与绝缘技术、电气工程 高电压与绝缘技术、电气工程 高电压与绝缘技术、电气工程 高电压与绝缘技术、电气工程 高电压与绝缘技术、电气工程 高电压与绝缘技术、电气工程 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电气工程 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电气工程 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电气工程 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电气工程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电气工程 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电气工程 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电气工程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电气工程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电气工程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电气工程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电气工程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电气工程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电气工程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电气工程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电气工程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电气工程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电气工程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电气工程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电气工程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电气工程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电气工程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电气工程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电气工程 通信与信息系统、电子与通信工程 通信与信息系统、电子与通信工程 通信与信息系统、电子与通信工程 通信与信息系统、电子与通信工程 通信与信息系统、电子与通信工程 信号与信息处理、电子与通信工程 通信与信息系统、电子与通信工程 通信与信息系统、电子与通信工程 通信与信息系统、电子与通信工程 通信与信息系统、电子与通信工程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电气工程 电路与系统、电子与通信工程 电路与系统、电子与通信工程 电路与系统、电子与通信工程 电路与系统、电子与通信工程 电路与系统、电子与通信工程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电气工程 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电气工程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电气工程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电气工程
男 女 男 男 男 女 男 男 男 男 女 男 男 男 男 男 男 男 女 男 男 女 男 男 男 男 男 男 女 男 男 男 男 男 男 男 男 男 女 男 男 男 男 男 男 女 女 女 男 男 男 男
副教授 副教授 副教授 讲师 教授 教授 教授 教授博导 教授博导 副教授 副教授 副教授 副教授 副教授 教授 教授博导 副教授 副教授 副教授 教授 教授 教授 教授博导 教授博导 副教授 副教授 讲师 教授 教授博导 教授博导 教授博导 教授博导 副教授 副教授 副教授 副教授 副教授 副教授 讲师 教授 教授 教授 教授 副教授 副教授 讲师 讲师 教授博导 副教授 教授 教授博导 教授博导
程养春 詹花茂 唐志国 郑重 全玉生 屠幼萍 王伟 李成榕 李卫国 谭伟璞 文俊 姚蜀军 朱永强 夏瑞华 张一工 韩民晓 刘其辉 刘自发 刘文霞 黄伟 刘宗岐 杨京燕 刘连光 张建华 郑涛 薛安成 肖仕武 徐振宇 毕天姝 黄少锋 王增平 杨奇逊 仇英辉 梁明 卢文冰 马永红 孙毅 翟明岳 吴润泽 祁兵 孙凤杰 唐良瑞 秦立军 孙建平 梁光胜 高雪莲 李守荣 郝建红 郭明、 陈钢杰、 其它硕导:李焕明、刘建飞 陈钢杰、张振华
所属二级学科 电工理论与新技术、电磁场与微波技术、电气工程 电工理论与新技术、电磁场与微波技术、电气工程 电工理论与新技术、电气工程 电工理论与新技术、电气工程 电工理论与新技术、电气工程 电工理论与新技术、电气工程 电工理论与新技术、电气工程 电工理论与新技术、电磁场与微波技术、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电气工程 电工理论与新技术、电磁场与微波技术、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电气工程 电工理论与新技术、电磁场与微波技术、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电气工程 电工理论与新技术、电磁场与微波技术、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电气工程 电工理论与新技术、电气工程 电路与系统、电子与通信工程 信号与信息处理、电子与通信工程 信号与信息处理、电子与通信工程 电工理论与新技术、电气工程 电工理论与新技术、电气工程 电机与电器、电气工程 电机与电器、电气工程 电机与电器、电气工程 电机与电器、电气工程 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电气工程 电机与电器、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电气工程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电气工程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电气工程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电气工程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电气工程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电气工程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电气工程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电气工程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电气工程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电气工程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电气工程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电气工程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电气工程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电气工程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电气工程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电气工程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电气工程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电气工程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电气工程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电气工程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电气工程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电气工程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电气工程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电气工程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电气工程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电气工程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电气工程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电气工程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电气工程 信号与信息处理、电子与通信工程 信号与信息处理、电子与通信工程 信号与信息处理、电子与通信工程 信号与信息处理、电子与通信工程 信号与信息处理、电子与通信工程
研究方向 1、现代电磁测量技术2、电力系统电磁兼容 1、电力系统电磁兼容2、电磁场理论及其应用 1、现代电磁测量技术2、电力系统电磁兼容 1、电力系统电磁兼容2、电磁场理论及其应用 1、电磁场理论及其应用2、电力系统电磁兼容 1、超导电力技术及应用 1、电力系统电磁兼容2、电磁场理论及其应用 1、电磁场理论及其应用2、电力系统电磁兼容 1、电磁场理论及其应用2、电力系统电磁兼容3、光纤传感技术4、特高压输变电技 1、电力系统电磁兼容2、电磁场理论及其应用3、特高压输变电技术 1、超导电力技术及应用2、电机控制及节能技术 1、电网络理论及其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2、电力系统电磁兼容 1、功率电子学及应用2、智能检测与控制技术 1、信息系统与信息安全2、嵌入式系统与智能控制 1、嵌入式系统与智能控制 1、电力系统电磁兼容2、电磁场理论及其应用 1、电网络理论及其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2、电力信息分析与处理 1、电机控制及节能技术2、交流电机状态监测与故障诊断 电机控制及节能技术 电机与电器 1、电机控制及节能技术2、交流电机状态监测与故障诊断 1、高压直流输电与柔性输配电技术2、分布式电源系统、新能源发电与并网技术 1、交流电机及其系统分析与监控2、电机控制及节能技术3、交流电机状态监测与 1、电力系统规划与运行2、电力市场 1、电力系统规划与运行2、电力市场 1、电力系统规划与运行2、电力经济分析 1、电力系统规划与运行2、电力市场 1、电力系统规划与运行2、电力经济分析 1、电力系统分析、运行与控制2、电力系统安全防御与恢复控制 1、电力系统规划与运行2、电力经济分析 1、电力系统规划与运行2、电力市场 电力经济分析 电力系统分析、运行与控制 1、电力系统分析、运行与控制2、电力系统继电保护 1、电力系统分析、运行与控制2、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3、电力经济分析 1、电力系统规划与运行2、电力经济分析3、电力系统分析、运行与控制 1、电力系统分析、运行与控制2、电力经济分析 1、电力系统分析、运行与控制2、智能技术及其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 1、电力系统分析、运行与控制2、电力系统安全防御与恢复控制 1、电力系统分析、运行与控制2、电力系统安全防御与恢复控制 电力系统分析运行与控制 电力系统分析、运行与控制 1、电力系统分析、运行与控制2、智能技术及其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 1、电力系统优化与控制 1、电力系统分析、运行与控制2、电力经济分析 1、智能技术及其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2、电力系统故障分析与诊断 1、电力系统分析、运行与控制2、智能技术及其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 1、电力系统分析、运行与控制2、电力经济分析 1、电力系统分析、运行与控制2、电力系统安全防御与恢复控制 1、电力系统分析、运行与控制2、电力经济分析 1、电力系统分析、运行与控制2、现代电能质量分析与控制技术3、可再生能源发 多媒体信号处理与网络组播 1、信息系统与信息安全2、实时信号与信息处理 1、现代电子系统2、现代传感与测量技术 1、语音与图像处理2、实时信号与信息处理 1、语音与图像处理2、嵌入式系统与智能控制
高电压与绝缘技术研究所 高电压与绝缘技术研究所 高电压与绝缘技术研究所 高电压与绝缘技术研究所 高电压与绝缘技术研究所 高电压与绝缘技术研究所 高电压与绝缘技术研究所 高电压与绝缘技术研究所 高电压与绝缘技术研究所 柔性电力技术研究所 柔性电力技术研究所 柔性电力技术研究所 柔性电力技术研究所 柔性电力技术研究所 柔性电力技术研究所 柔性电力技术研究所 输配电系统研究所 输配电系统研究所 输配电系统研究所 输配电系统研究所 输配电系统研究所 输配电系统研究所 输配电系统研究所 输配电系统研究所 四方研究所 四方研究所 四方研究所 四方研究所 四方研究所 四方研究所 四方研究所 四方研究所 通信技术研究所 通信技术研究所 通信技术研究所 通信技术研究所 通信技术研究所 通信技术研究所 通信技术研究所 通信技术研究所 通信技术研究所 通信技术研究所 现代电力研究院 现代电子技术研究所 现代电子技术研究所 现代电子技术研究所 现代电子技术研究所 现代电子技术研究所 新能源电力研究所 新能源电力研究所 新能源电力研究所 新能源电力研究所
教授:22人 副教授:49人 讲师:14人 合计: 教授:22人 副教授:49人 讲师:14人 合计:
姓名 张卫东 赵志斌 卢斌先 齐磊 焦重庆 刘宏伟 卢铁兵 王泽忠 崔 翔 李 琳 王银顺 张慧媛 文亚凤 李月乔 刘向军 杨慧娜 宗伟 崔学深 刘明基 王红宇 刘晓芳 尹忠东 李和明 麻秀范 舒隽 王雁凌 郑华 曹昉 李岩松 葛炬 毛安家 程瑜 齐郑 姜彤 刘文颖 张粒子 董雷 林俐 刘君 刘宝柱 刘崇茹 马进 张海波 孙英云 鲍海 张东英 赵冬梅 王鹏 艾欣 周明 李庚银 陆俊 孙中伟 赵莲清 廖斌 许刚 性别 男 男 男 男 男 女 男 男 男 男 男 女 女 女 女 女 女 男 男 男 女 男 男 女 男 女 男 女 男 女 男 女 男 男 女 女 女 女 女 男 女 男 男 男 男 女 女 男 男 女 男 男 男 女 男 男 职称 副教授 副教授 副教授 副教授 讲师 讲师 教授 教授博导 教授博导 教授博导 教授博导 副教授 副教授 副教授 副教授 讲师 教授 副教授 副教授 副教授 教授 教授 教授博导 副教授 副教授 副教授 副教授 副教授 副教授 讲师 讲师 讲师 讲师 教授 教授博导 教授博导 副教授 副教授 副教授 副教授 副教授 副教授 副教授 讲师 教授 教授 教授 教授 教授博导 教授博导 教授博导 副教授 副教授 副教授 讲师 教授博导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