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的分类标准GBJ145-90

合集下载

完整版)市政工程常用规范汇总

完整版)市政工程常用规范汇总

完整版)市政工程常用规范汇总第一篇市政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第一章道路工程1.市政道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CJJ 1-90)为行业标准。

2.北京市标准制定了市政道路工程质量检验标准(DBJ 01-11-95)和市政道路工程质量评定标准(DBJ 01-22-95)。

3.上海市标准制定了道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

4.天津市标准制定了市政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道路工程)(TBJ 101-91)。

5.沥青路面施工及验收规范(参照GB -96)为国家标准。

第二章桥梁工程1.市政桥梁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CJJ 2-90)为行业标准。

2.北京市标准制定了市政桥梁工程质量检验标准(DBJ 01-12-95)和市政桥梁工程质量评定标准(DBJ 01-23-95)。

3.上海市标准制定了桥梁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

4.天津市标准制定了市政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桥梁工程)(TBJ 102-91)。

第三章给水排水工程1.市政排水管渠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CJJ 3-90)为行业标准。

2.北京市标准制定了市政排水管渠工程质量检验标准(DBJ 01-13-95)和市政排水管渠工程质量评定标准(DBJ 01-24-95)。

3.上海市标准制定了排水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

4.天津市标准制定了市政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排水工程)(TBJ 103-91)。

5.国家标准参照GB -97制定了给水排水构筑物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和给水排水管道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

第四章污水处理厂工程天津市标准制定了市政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污水处理厂工程)(TBJ 104-91)。

第二篇城镇燃气输配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1.城镇燃气输配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CJJ 33-89)为行业标准。

2.武汉市制定了燃气管网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

3.乌鲁木齐市标准制定了城市燃气管网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WJ 101-97)。

第三篇城市供热管网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城市供热管网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CJJ 38-90)为行业标准。

细砂与粉砂在不同领域和标准中的区别

细砂与粉砂在不同领域和标准中的区别

立志当早,存高远
细砂与粉砂在不同领域和标准中的区别
细砂与粉砂的区别最基本的区别就是颗粒的大小不同,在人工制砂过程中,粉砂也称石粉。

当然在不同的领域和标准中也各有不同的说法。

百度百科对细砂与粉砂的说法:
粉砂的定义
《土的分类标准》(GBJ145--90)规定,细粒含量再15%~50%之间,且细粒为粉土的土,称为粉土质砂。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规定,粒径大于0.075mm 的颗粒含量超过全重50%的土,称为粉砂。

《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JYJ024--85)规定,粒径大于0.1mm 的颗粒含量不超过全重75%的土,称为粉砂。

野外鉴别的方法:
1、观察颗粒粗细:大部分颗粒与小米粉(小于0.1mm)近似
2、干燥时状态:颗粒少部分分散大部分胶结(稍加压即能分散)
3、湿润时手拍后的状态:表面有显著翻浆现象
4、粘着程度:有轻微粘着感
种类:常见有石英砂等。

细砂粒径大于0.075mm 的颗粒超过全重85%。

JGJ52-92《普通砼用砂质量标准及检验方法》中则没有粉沙的说法。

它把砂分为天然砂、人工砂和混合砂三类。

天然砂按产源不同分为:河砂、海砂及山砂。

砂的质量要求中3.1.1 规定砂的粗细程度按细度模数μf 分为粗、中、细、特细级。

粗砂μf=3.7-3.1mm。

岩土分类1

岩土分类1

一、岩石的分类(一)岩石按成因分类(岩浆岩沉积岩变质岩)1、岩浆岩:花岗岩—花岗斑岩—流纹岩(酸性岩);正长岩—正长斑岩—粗面岩(中酸性岩);闪长岩—闪长玢岩—安山岩(中性岩);辉长岩—辉绿岩—玄武岩(基性岩);橄榄岩(辉岩)—苦橄玢岩—苦橄岩(金伯利岩)—(超基性岩)。

2、沉积岩:碎屑沉积岩(砾岩、砂岩、泥岩、页岩、粘土岩、灰岩、集块岩);化学沉积岩(硅华、遂石岩、石髓岩、泥铁石、灰岩、石钟乳、盐岩、石膏);生物沉积岩(硅藻土、油页岩、白云岩、白垩土、煤碳、磷酸盐岩)。

3、变质岩:片状类(片麻岩、片岩、千枚岩、板岩);块状类(大理岩、石英岩);(二)岩石按坚硬程度分类 [极破碎时可不进行坚硬程度划分]>60(未风化~微风化的花岗岩、闪长岩、辉长岩、片麻岩、石英岩、石英1、坚硬岩fr>30(微风化的坚硬岩;未风化~微砂岩、硅质砾岩、硅质石灰岩等);2、较硬岩60≥fr>15(中风化~强风化的大理岩、板岩、石灰岩、白云岩、钙质砂岩);3、较软岩30≥fr风化的坚硬岩;未风化~微风化的凝灰岩、千枚岩、泥灰岩、砂质泥岩);4、软岩15≥fr >5(强风化的坚硬岩;中风化~强风化的较软岩;未风化~微风化的页岩、泥岩、泥质砂岩);5、极软岩f≤5(全风化;半成岩);r(三)岩体按完整程度分类 [岩体完整性指数K v=(V岩体/V岩石压缩波)2] 1、完整K>0.75,整体状或巨厚层状结构;2、较完整0.75~0.55,块状或厚层状结构、v块状结构;3、较破碎0.55~0.350,裂隙块状或中厚层状结构、镶嵌碎裂结构,中、薄层状结构;4、破碎0.35~0.15,裂隙块状结构、碎裂结构;5、极破碎<0.15,散体状结构。

(四)岩石按风化程度分类 [波速比K v=(V岩体/V岩石压缩波)] [风化系数K f=(f r风化岩石/f r新鲜岩石单轴抗压强度)] [泥岩和半成岩可不进行风化程度划分]1、未风化Kv =0.9~1.0,Kf=0.9~1.0,岩质新鲜,偶见风化痕迹;2、微风化Kv=0.8~0.9,Kf=0.8~0.9,结构基本未变,仅节理面有宣染或略有变色,有少量风化裂隙;3、中等风化Kv =0.6~0.8,Kf=0.4~0.8,结构部分破坏,沿节理面有次生矿物、风化裂隙发育,岩体被切割成岩块。

07岩土工程地质分级与分类

07岩土工程地质分级与分类

GM
粉土质砾
35
GBJ145-90 砂类土的分类
土代 号 SW
土类
粒组含量 Cu≥5且 Cc=1~3 不同时满足上 述标准
土名称 级配良好 砂 级配不良 砂 含细粒土 砂 粘土质砂 粉土质砂
36

细粒含量 <5%
SP
含细粒 土砂 细粒土 质砂
细粒含量5%~15% 细粒为粘土 细粒为粉土
SF SC SM
40
5.我国主要特殊土的基本特性
42
5.我国主要特殊土的基本特性
(1)黄土 ①黄土的成因和分布 黄土是第四纪干旱和半干旱气候条件下形成的一种特殊沉积物。颜 色多呈黄色、淡灰黄色或褐黄色。黄土按成因分为原生黄土和次生黄土。 原生黄土经过流水冲刷、搬运和重新沉积而形成的为次生黄土 。 ②黄土的成分和结构 i)黄土的颗粒组成 黄土以粉土(0.075-0.005)为主,平均含量达50%以上。这一粒级 又可分为细砂、粉土和粘粒。 ii)黄土的矿物成分 粗矿物一般为次棱角状到棱角状,表面比较新鲜,较少受到风化; 细粒矿物以伊利石、蒙脱石为主。 ⅲ)黄土的化学成分 黄土的化学成分与黄土的矿物成分和风化有关。主要有Si02、A1203、 CaO,其次为Fe2O3、MgO和K20,此外尚含微量分散元素。 黄土中的易溶盐类以碳酸盐为主,氯化物和硫酸盐次之。 iv)黄土的结构特征 黄土孔隙率高达40%-50%,除粒间小孔外,黄土中还发育各种特 有的大孔隙,如虫孔、植物根孔、裂隙、封闭空洞和巨大的潜蚀空洞等, 使黄土具有特殊的工程地质性质-湿陷性。一般地层越老,孔隙率越低; 坡积、残积黄土的孔隙率比冲积黄土高。
29
ii)粒度成分的累计曲线 土颗粒组成特征应根据土的级配指标的不均匀系数(Cu)和 曲率系数(Cc)确定: d60——限定粒径:土样中小于该粒径的土粒重量占土粒总重量的 60%; d10——有效粒径:土样中小于该粒径的土粒重量占土粒总重量的 10%; d30:土样中小于该粒径的土粒重量占土粒总重量的30%。

高液限土及其特征

高液限土及其特征

高液限土及其特征第一节高液限土的分类一、分类依据国家标准GBJ145—90《土的分类标准》和行业标准JTJ051—93《公路土工试验规程》规定,应以土的下列特征作为土的分类依据。

(1)土颗粒组成及其特征。

(2)土的塑性指标:液限(wL )、塑限(wP)和塑性指数(IP)。

(3)土中有机质存在情况。

土的颗粒应根据图1-1所列粒组范围划分粒组。

目前,世界多数国家已采用0.002mm作为标准。

国家标准GBJ145—90《土的分类标准》采用0.005mm作为黏粒上限。

但鉴于我国公路部门在过去多采用0.002mm作为黏粒上限,路基路面设计、施工中有关参数例如土基回弹模量、路基填土高度等的提出,均以此作为基础,故行业标准JTJ051—93《公路土工试验规程》采用0.002mm作为黏粒上限。

图1-1 土颗粒粒组的划分二、分类方法当液限大于50%,即图1-2中B线以右,统称为高液限土。

根据土的颗粒组成,高液限土可细分为高液限黏土、含砂高液限黏土、含砾高液限黏土、高液限粉土、含砂高液限粉土、含砾高液限粉土,详见表1-1。

若高液限土样在105~110℃的烘箱中烘烤24h后,液限小于烘烤前的3/4,则称为有机质高液限土,其又可分为有机质高液限黏土和有机质高液限粉土,详见表1-2。

膨胀土(CHE)是一种高液限黏土,分布范围:大部分在A线以上,wL>50%;红黏土(MHR)是一种高液限粉土,分布范围:大部分在A线以下,wL>55%,详见图1-3。

因此,高液限土主要包括软土、膨胀土和红黏土。

表1-1 高液限土的划分表1-2有机质高液限土的划分图1-2 塑性图图1-3 特殊土塑性图第二节软土及其特征在高速公路建设中,不可避免地会遇到软土地基问题。

软土地基具有含水率高、天然孔隙比大、压缩性高、渗透性小、抗剪强度低、固结系数小等不利的工程性质。

天然地基承载力往往不能满足工程设计的要求,使路基失稳或沉降过大,引起路基纵、横向开裂等病害。

工程地质学_第4章 各类土的工程地质特征

工程地质学_第4章 各类土的工程地质特征
粒径大于0.粒中,0.005~0.075mm的颗粒一般占绝大多 数,这类颗粒的吸附水能力弱于粘性土,但却明显强于砂土。如 果用含水量近于饱和的粉土团成小球,放在手心来回摇晃,并用 另一只手进行振击,则土中水会迅速渗出土面,这是其野外鉴别 的重要手段之一。
❖ 塑性图
细粒土是指土样中细粒组质量大于或等于总质量50%的土。 其中,粗粒组质量占总质量的25%~50%者称为含粗粒的细粒 土;含部分有机质者称有机质土。
❖ 细粒土分类
2. 特殊土分类
根据《土的分类标准》(GBJ145-90), 特殊土包括指黄土、膨胀土和红粘 土,可按其塑性指数在塑性图上的 位置初步判别。当取液限仪锥尖入 土深度为17mm的含水量为液限时, 按表4.12和图4.12判别。
黄土的湿陷性试验是在室内的固结
仪内进行的,其方法是:分级加荷至
规定压力,当下沉稳定后,使土样浸
水直至湿陷稳定为止,其湿陷系数的
计算式是:
s
hp hp ' h0
式中: h0 :原状土样的原始高度,cm hp :原状土样在规定压力下,下沉稳定后的高度,cm hp, :上述加压稳定后的土样,在浸水作用下,下沉 稳定后的高度,cm
❖ 黄土的野外性状
1、分布与特征
作为湿陷性土的典型代表——黄土,在全世界的分布比 较广泛的,据某些学者估计,黄土的覆盖面积在整个欧洲约 占10%,亚洲约占30%;
我国黄土分布面积达60万平方公里,其中有湿陷性的约 为43万平方公里。
主要分布在黄河中游的甘肃、陕西、晋、宁、河南、青 海等省区。地理位置属于干旱与半干旱气候地带。其物质主 要来源于沙漠与戈壁。
我国幅员广大,地质条件复杂,分布土类繁多,工程性质 各异。有些土类,由于地理环境、气候条件、地质成因、物质 成分及次生变化等原因而各具有与一般土类显著不同的特殊工 程性质,当其作为建筑场地、地基及建筑环境时,如果不注意 这些特点,并采取相应的治理措施,就会造成工程事故。

土的分类标准

土的分类标准

1)土的分类标准(GBJ 145-90)为了与国际接轨,我国特制定了“土的分类标准”,这一分类体系与一些欧美国家的土分类体系原则相近,仅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作了适当修正。

按GBJ 145-90分类法,土的总分类体系如下:对土进行分类时,首先根据有机质的含量把土分成有机土和无机土两大类。

无机土中,再根据土中各粒组的相对含量把土再分为:巨粒土、含巨粒土、粗粒土和细粒土。

根据土的分类标准,各粒组还可进一步细分。

下面分别予以说明(1)巨粒土和含巨粒土土体颗粒粒径在60mm以上的称巨粒。

若土中巨粒含量高于50%,该土属巨粒土;若土中巨粒含量在15%~50%之间,该土属含巨粒土。

巨粒土和含巨粒土依据其中所含漂石粒含量进一步划分如表1-10。

表1-10(2)粗粒土粗粒土中大于0.075mm的粗粒含量在50%以上。

粗粒土分为砾类土和砂类土两类。

若土中粒径大于2mm的砾粒含量多于50%,则该土属砾类土;不足50%,则属砂类土。

砾类土和砂类土再按细粒土(<0.075mm)的含量进一步细分。

具体细粒含量和其它相关指标见表1-11、表1-12。

表1-11表1-12(3)细粒土的分类细粒土中粒径小于0.075mm在细粒含量在50%以上,且粗粒含量少于25%。

细粒土按塑性图分类。

塑性图以液限为横坐标,塑性指数为纵坐标,见图1-5,图中用A、B二条线和和及的二段水平线将整张图分成5个区域。

若土的液限和塑性指数在图中A线以上,B线以左,线之上,则该土属低液限粘土;若土的液限和塑性指数在图中A线以下,B线以右,则该土属高液限粉土。

土的具体分类和名称见表1-13。

表1-132)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这种分类方法的体系比较简单,按照土颗粒的大小、粒组的土颗粒含量把地基土分成碎石土、砂土、粉土和粘性土和人工填土。

按我国“土的分类标准”,碎石土和砂土属于粗粒土,粉土和粘性土属于细粒土。

粗粒土按粒径级配分类,细粒土则按塑性指数分类。

土的分类标准GBJ145-90

土的分类标准GBJ145-90

系数
和曲率系数
确定 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一 不均匀系数 应按下式计算
式中
在土的粒径分布曲线上的某粒径 小于该粒径的土 粒质量为总土粒质量的
在土的粒径分布曲线上的某粒径 小于该粒径的土粒 质量为总土粒质量的
二 曲率系数 应按下式计算
式中
在土的粒径分布曲线上的某粒径 小于该粒径的土
粒质量为总土粒质量的

条 细粒土应根据塑性图分类 塑性图的横坐标为
40
30
CHE
20
CLY
MHR
10
0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90 100110
液限W L , %

特殊土塑性图

条 黄土 膨胀土和红粘土等特殊土的最终分类定
名尚应遵照相应的专门规范 本标准仅规定在塑性图中的基本位
置和相应的学名
第四章 土的简易鉴别 分类和描述
第一节 简易鉴别方法
进行分类定名
半固态时 的干强度 低中
细粒土的简易分类
硬塑 可塑态时的 手捻感和光滑度
土在可塑态时
土条可搓 成的最小
直径
韧性
粉粒为主 有砂感 稍有粘 或
性 捻面较粗糙 无光泽
低中
含砂粒 有粘性 稍有滑腻
中高

感 捻面较光滑 稍有光泽
中高
粉粒较多 有粘性 稍有滑 腻感 捻面较光滑 稍有光泽
中高
无砂感 粘性大 滑腻感强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土的分类标准
北京
关于发布国家标准
土的分类标准 的通知
建标字第 号
根据原国家计委计综
号文的要求 由原水利电
力部会同国务院各有关部门共同编制的 土的分类标准 已经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