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市轨道交通规划简要报告
深圳将建设5条时速100公里以上快速轨道

深圳将建设5条时速100公里以上快速轨道
未来深圳将建设几条快速轨道,分别起到什么作用?
根据《深圳市轨道交通规划(2012-2040)》,按提供的服务不同,将轨道交通线路分为快速服务和普速服务两个层次。
共规划有5条城市轨道交通快速线路(时速100公里以上),5条城际铁路,现地铁一期、二期已开通线路均为普速线路(时速80至100公里)。
5条快速轨道交通:6号线(科学馆-松岗)、11号线(上海宾馆-碧头)、13号线(深圳湾-公明)、14号线(福田-坑梓)、18号线(大空港-平湖)。
5条城际铁路:深惠城际线(前海妈湾-惠城)、穗莞深城际线(前海妈湾-广州东站/白云机场)、港深西部快轨(深圳机场-香港机场/洪水桥)、虎龙城际线(深圳东站-东莞虎门)、深珠城际线(前海妈湾-珠海)。
地铁11号线建成后,西部地区就有了快速地铁,半个小时就能从福田到机场。
深圳地铁规划

深圳地铁规划深圳是中国的一座现代化城市,交通便利是城市发展的重要基础之一。
随着城市不断扩大和人口不断增加,深圳地铁规划成为解决交通问题的重要措施。
目前,深圳地铁已发展为有轨电车和地铁相结合的城市轨道交通系统。
深圳地铁的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2004年,首条地铁线路——罗宝线开始运营,这条线路连接了罗湖和宝安两个主要商业中心,大大缓解了交通压力。
此后,深圳地铁不断进行规划和扩建,目前已开通了8条地铁线路,总里程超过300公里。
其中,5条是地铁线路,3条是有轨电车线路。
这些地铁线路覆盖了深圳的主要商业、住宅和旅游区域,方便了居民和游客的出行。
深圳地铁规划的核心目标是形成“九纵八横”骨干线网和“多点支撑、多层次、多模式”服务体系。
九纵八横是指在城市主要交通走廊上打造的地铁干线,包括罗宝线、蛇口线、龙华线、龙岗线、环中线、长岭陂线、机场线、西丽线和二号线。
这些线路连接了深圳各个重要的商业区、市中心和新兴区域,方便了市民的通勤和出行。
除了九纵八横,深圳地铁规划还包括了多条支线和环线,以便连接各个区域。
支线连接了主干线和新兴区域,提供了更多的出行选择。
环线则是围绕城市中心区域建设的一条环形路线,将各个区域连通起来,方便了城市内部的交通流动。
深圳地铁规划也注重发展多模式交通体系。
除了地铁和有轨电车之外,深圳还计划建设轻轨、有轨电车和长途客运站等交通设施。
这样就可以满足不同距离和需求的出行方式,为市民提供更丰富、更便捷的交通选择。
通过深圳地铁规划的实施,深圳的交通问题得到了有效缓解,市民的出行变得更加便捷。
深圳地铁规划的未来发展目标是进一步扩大地铁网络覆盖范围,提高线路的运输能力和服务质量,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总之,深圳地铁规划是城市交通发展的重要项目,它为深圳的居民和游客提供了便捷的出行方式。
随着深圳城市的不断扩大和人口的增加,深圳地铁规划还会进一步完善和扩展,为城市的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深圳地铁16条线路总规划图

深圳地铁16条线路总规划图深圳地铁共规划16条线路,总长585.3公里,设站357座。
其中组团快线4条、干线6条、局域线6条,另规划城际线5条。
一、市内地铁线深圳市内地铁线路共16条,具体线路规划如下:1号地铁线路:罗湖火车站至机场北干线,总长度44.1公里;2号地铁线路:蛇口至东门干线,总长度31.3公里;3号地铁线路:保税区至坪地干线,总长度49.2公里;4号地铁线路:皇岗口岸至观澜干线,总长度27.2公里;5号地铁线路:前海湾至大剧院干线,总长度42.4公里;西端预留远景向南延伸的条件;宝安至布吉段站距较大,基本可达到快线功能要求6号地铁线路:松岗至龙华火车站快线,总长度37.2公里;7号地铁线路:罗湖太安西丽动物园局域线,总长度28.9公里;8号地铁线路:国贸小梅沙局域线,总长度25.9公里;9号地铁线路:罗湖火车站上沙局域线,总长度17.8公里;10号地铁线路:海上世界松岗干线,总长度42.2公里;11号地铁线路:福田中心区松岗快线,总长度49.7公里;12号地铁线路:体育新城坑梓局域线,总长度36.4公里;13号地铁线路:海上田园塘坑快线,总长度48.1公里;预留远景南延至盐田的条件14号地铁线路:福田中心区坑梓快线,总长度50.7公里;15号地铁线路:前海路石岩田心局域线,总长度24.7公里;预留远景西延接5号线的条件16号地铁线路:益田村平湖大望局域线,总长度29.5公里;预留远景北延经东莞凤岗接12号线的条件;南部预留至深港边境河套地区的支线总长度合计585.3公里。
二、城际轨道线(1)穗莞深城际线(福田中心区——广州)联系深圳核心区与前海-宝安、福永、沙井、东莞长安-虎门、莞城、广州等地;由11号线在松岗预留向西北延伸与东莞段线路衔接的条件,条件成熟时利用11号线轨道直通福田中心区。
(2)深莞城际线(龙华火车站——莞城)联系深圳中西部龙华、光明与东莞松山湖、莞城等地;由6号线在光明预留向北延伸与东莞市域轨道快线R1线衔接条件,条件成熟时利用6号线轨道直通龙华新客站。
深圳地铁五期规划方案

深圳地铁五期规划方案
目录
1. 五期规划方案
1.1规划背景
1.2扩建目标
1.3线路规划
2. 建设进展
2.1工程时间表
2.2施工困难
2.3环保措施
3. 交通影响
3.1缓解拥堵
3.2便利出行
3.3周边发展
五期规划方案
规划背景
深圳地铁五期规划是深圳城市轨道交通网络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进一步完善城市轨道交通系统,提升城市交通效率。
扩建目标
五期规划主要扩建地铁线路,增加站点和覆盖范围,以满足日益增长的乘客出行需求,改善市民出行体验。
线路规划
五期规划涉及多条地铁线路的规划,包括连接市中心与各区域的主干线路,以及连接新兴发展区的支线路,覆盖城市各个重要区域。
建设进展
工程时间表
五期规划已经启动建设,预计工程将分阶段进行,根据工程时间表逐步完工,并逐步投入运营。
施工困难
由于地铁建设涉及复杂的地质条件和市区地下管线密集,施工难度较大,需要精密的规划和施工技术。
环保措施
地铁建设过程中将采取多项环保措施,减少对周边环境的影响,保护城市生态环境。
交通影响
缓解拥堵
五期规划的建设将有效缓解城市道路交通拥堵问题,提高市民出行效率,优化城市交通结构。
便利出行
地铁线路的扩建将使更多区域拥有便捷的地铁出行方式,方便市民快速到达目的地,改善城市公共交通体系。
周边发展
地铁线路的规划将带动周边区域的发展,提升周边房地产价值,促进商业发展,推动城市综合实力提升。
深圳市地铁远期规划(2032-2050)

深圳市地铁远期规划(2032-2050年)1号线(甩站)-人民南、红岭南、香蜜湖2号线(自赤湾西南延)-赤湾——赤湾南——赤湾港(3千米)2号线(自梧桐山东延)-梧桐山——盘龙——大同顶——沙头角——盐田区政府——昊海君悦——盐田港——深盐路——盐田路——洪安——盐田北山——海鲜街——盐田食街(15千米)2号线(甩站)-老街3号线(自六联东延)-六联——鸡笼山——新圩南——产径——新圩——新圩北(10千米)3号线(自福保东南延)-福保——桃花路(1千米)3号线支线-后海——沙河南——红树湾——深湾——锦绣中华——高尔夫练习场——下沙——沙头——益田(15千米)4号线(自牛湖东延)-牛湖——观澜东——凤清路——新联路(6千米)5号线(自黄贝岭南延)-黄贝岭——文锦——罗湖(3千米)5号线支线-兴东——尖岗——铁岗水库——宝石——创维——松白路——石岩老街——羊台山——石岩(15千米)6号线(自科学馆东南延)-科学馆——上步——鹿丹村——国贸——向西村——深惠汕小区——文锦口岸(5千米)7号线(自西丽湖北延)-西丽湖——北大——野生动物园——麒麟山——大磡——西丽湖北——沙坑——创维——松白路——石岩老街——羊台山——石岩——水田——横当岭——石岩北(25千米) 7号线(自太安东北延)-太安——东湖国际会议中心——深圳水库——花果山——万科公园——丹竹头东(与3号线换乘)——平湖北——鹰咀山——龙岗西(21千米)7号线(从西丽分出的支线)-西丽——平山——塘朗工业区——南方科技大学——长岭陂(9千米)8号线(自梧桐山西延)-梧桐山——罗沙路——莲塘口岸——怡景——翠竹——笋岗——园岭——园岭新村(与6号线换乘)——黄木岗——笔架山——有线电视台——莲花北——莲花山公园——莲花西——香梅——香蜜湖——车公庙——农林——园博园——深康——华侨北——沙河西路——科苑北路——南海——南山立交——中山公园——怡海——前海湾(40千米)9号线(自文锦东延)-文锦——黄贝岭——新秀——罗芳——松园——罗沙路——梧桐山——盐田区政府——昊海君悦——盐田港——大鹏海关——大鹏盐田——盐田港保税区——盐田北山——海鲜街——盐田食街(25千米)10号线(自平湖中心东延)-平湖中心——凤凰山——龙平西路——竹园岭(3千米)10号线支线-版画博物馆——观澜版画村——观澜东——观澜山水田园旅游文化园——平龙路——辅城坳——平湖西(9千米)11号线(自碧头北延)-碧头——长安南——长安——长兴东——虎岗(12千米)11号线(自华强路东延)-华强路——科学馆——上步——鹿丹村——罗湖(5千米)12号线(自左炮台西延)-左炮台——赤湾港——右炮台(2千米) 14号线(自岗厦北西延)-重庆路——机场东——机场——碧海湾西——西乡——流塘——灵芝——中山公园——沙河西——深云——香蜜——香蜜湖西——香梅——莲花西——福田——市民中心——岗厦北(45千米)20号线(自会展中心东延)-会展中心——福民——皇岗口岸——赤尾——上步——鹿丹村——国贸——人民南——罗湖(10千米)33号线(深莞)-深圳北站——红山——龙华——清泉路——竹林——茜坑——环观——观平路——松元厦——观光——桂庆——庙溪——庙溪北——塘厦(26千米)34号线-大梅沙——大梅沙景区——小梅沙——小梅沙海洋世界——溪坪路——溪涌——上洞北——土洋——葵涌集散中心——澳头——径心——洞梓——澳子吓(27千米)35号线(深惠)-富坪街——坪地——坪地南——金花夫人庙——白石西——白石——横岭——人民三路——铁门扇——惠南大道——永湖——三栋——惠州奥体中心(47千米)36号线-南华村——赤尾——华强南——华强北——岗厦北——市民中心——福田——香蜜湖——车公庙——锦绣中华——红树湾南——后海——登良——南油——蛇口体育中心——海上世界——蛇口港——蛇口港南(26千米)37号线(深惠汕)-长沙湾——梅陇东——梅陇——鲘门南——鲘门——鲘门火车站——红泉——圆墩——鹅埠——吉隆——范和——亚婆角——霞涌——亚洲——沙鱼洲——惠州港——小鹰咀——小桂——径心——葵涌北——葵涌文化广场——金龟——杨木坑——龙坪——坪环工业城——大山陂——新合路——坪山大道——汤坑——圆山寺——铜锣径——沙荷路——下万排——惠盐中路——横岗——排榜面前岭——排榜——龙口——雁田(152千米)38号线-罗湖——鹿丹村——上步——华强南——华强北——中心公园——福中(与10号线换乘)——市民中心——福田——香蜜湖——车公庙东——下沙——竹子林——侨城东——侨城北——侨城西——珠光南——西丽南——TCL——灵芝东——灵芝——流塘——西乡东——西乡——碧海湾西——机场南——机场——机场西——机场北——重庆路(53千米)39号线(深莞)-珊美——厚沙——河田——横岗湖——厚街——水濂山——大岭山北——连平——大岭山——松山湖——东盛科技园——罗田——铁坑——白鹤岭——楼村——周家——观光——光明火车站——鹅颈——石龙北——石龙——石岩(56千米)40号线-福永西——重庆路——蚝业路——福永——立新——福永东——水浪坑——宝安立交——鹤洲——铁岗水库——铁岗——西乡北——翻身——前海湾——前海湾西(32千米)40号线支线-福永东——凤凰——沙井东——芙蓉——东方村——松白——山门——塘下涌——长安南(16千米)41号线-观澜产业园——清湖东——坂李——雪象——吉华路——清平——龙景(与5号线换乘)——翠枫——布吉西——银湖东——红岭北(17千米)42号线-欣澳——屯门东——屯门——兆康——元朗西——天水围——天华路——深湾路——望海——科苑南——后海——科苑——科技城——棕榈泉——白石洲(39千米)43号线-观澜湖——桂庆——庙溪——庙溪北——塘厦——蛟乙塘——塘厦北——塘坑(15千米)44号线-葵涌文化广场——葵坝路——葵涌集散中心——土洋——土洋西——犁壁山——葵涌文化广场(12千米)45号线-沙头角——沙盐路——盐田南——盐田海景——盐田港——昊海君悦——盐田区政府——梧桐山南——云深处——沙头角(8千米)46号线(深莞)-飞沙角——英东——虎门大桥——海战博物馆——虎门西——虎门——虎门南——芦花坑——福海——建安——沙井西——塘尾西——松和路——重庆路(54千米)47号线-南横——新垦——龙穴——坪洲——大铲湾——前海湾西——前海湾(44千米)48号线-香港机场西——香港机场——屯门湾——屯门半岛——蛇口港南——蛇口港(39千米)49号线-福洲——重庆路——桥头——立新北——凤凰——宝安凤凰山(10千米)50号线(深莞)-黄牛埔——黄牛埔东——黄江东——流洞——雷公——虾松岩——观澜湖北——庙溪西——九龙山——光明火车站——长圳——根玉——芙蓉——后亭——福和(47千米)51号线-深大——深大东——科苑——后海——科苑南——望海(7千米)52号线-坂田——坂雪岗——雅园——民治——深圳北站——南方科技大学——塘朗——塘朗工业区——哈工大——西丽湖(18千米)华为穿梭线-清湖北——大和路——清湖新村——张衡路——冲之大道——华为——华为百草园——贝尔路——居里夫人大道——华为南——吉华路——五和——坂田——杨美(11千米)龙华穿梭线-龙华——三联公园——龙华汽车站——清湖西——竹村——牛栏窝——荣富路(10千米)盐田穿梭线-沙头角——沙盐路——中英街——盐田南——鹏海——海山——盐田汽车站——昊海君悦——盐田港(5千米)前海湾穿梭线-前海湾——振海路——梦海——蛇口海关——小南山——右炮台——左炮台(12千米)机场穿梭线-机场——机场西——机场北——机场东——后瑞——机场南——机场(16千米)龙岗穿梭线-盐龙——回龙路——龙福路——龙岗区政府——龙城广场——南通道——南联——正中——翠宝路(12千米)坪地穿梭线-环城西路——吉桥路——坪地北——坪桥路——富坪街——富民公园——河背村——西湖苑——坪地西——环城西路(10千米)光明穿梭线-石岩水库——上屋北——石岩北关(与6号线换乘)——长圳——光明西——光明——光侨路——光明火车站(11千米)平湖穿梭线-港龙——凤岐——富安——平湖西——平湖枢纽——平湖中心(5千米)平湖穿梭线支线-平湖西——平湖汽车站——惠华路——平湖北(4千米)蛇口穿梭线-蛇口火车站——鲸山觐海——蛇口港——海上世界——水湾——东角头——蛇口山——深圳湾公园——望海路——内湖公园——登良路——后海(13千米)宝安穿梭线-玻璃围——重庆路——永和路——立新——福永——福永南——翠岗——翠岗东——福永高架桥(10千米)深圳水库穿梭线-深圳水库——淘金山——花果山——沙湾——沙湾汽车站(5千米)深圳水库穿梭线支线-淘金山——布心——太安(3千米)布吉穿梭线-布吉——金储巷——布吉汽车站——石芽岭——布澜路——宝冠路(5千米)红树湾穿梭线-红树湾——锦绣中华——竹子林——车公庙(7千米)红树湾穿梭线支线-红树湾——红树湾南——深圳湾公园(2千米)塘朗穿梭线-南方科技大学——塘朗——南坪——梅林水库——塘朗山——上沙——安托山(9千米)庙溪穿梭线-深圳北站——民治西——民治北——下油松——龙华文化广场——清湖东——竹村东——观澜南——观澜老墟——桂新路——桂花新村——观光路——庙溪南——庙溪(18千米)红岭穿梭线-甘坑——清平北——龙景——莲花山庄——布吉西——清平——红岭北(12千米)文锦穿梭线-鹿丹村——国贸——湖贝——文锦——秀南街(4千米)大鹏穿梭线-葵涌集散中心——观音山——大鹏——大鹏东——大鹏山(14千米)南大鹏穿梭线-大鹏北——大鹏——大鹏汽车站——布新——南澳——南澳西——南澳南——南澳半岛——碧海湾——金海湾——金海湾南(28千米)南大鹏穿梭线支线-南澳——南澳东——南澳北——海钓公园——新大路——金水湾——银滩路——浅海湾——东山寺——大亚湾核电站(20千米)总长:1270千米。
深圳地铁规划

深圳地铁规划深圳市城市轨道交通建设规划(2005-2011年)调整方案获国家批准。
与原建设规划相比,主要变化为将2号线东延段(世界之窗至黄贝岭)和3号线西延段(红岭中路至益田)提前建设,其它线路按原建设规划批复执行。
为分流1号线客流调整规划在地铁一期工程建设和投入运营的同时,目前二期工程1号线西延段、2号线初期工程、3号线初期工程和5号线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已获国家批复,工程建设全面开展,4号线北延段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正在国家审批过程中。
地铁一期工程目前日均客流已接近设计水平,预计1号线西延线、2号线初期工程、3号线初期工程、4号线北延线和5号线建成后,1号线将不堪重负。
在此背景下,我市申请对已经批复的轨道交通近期建设规划(2005-2010年)进行适当调整,扩大我市近期轨道交通建设规模。
2007年8月,我市将调整后的轨道交通近期建设规划呈报国家发改委,经审查,最终于今年10月15日获得批复。
深圳地铁6号线 6号线连接龙华街道新城、石岩、光明、公明、松岗等片区,并通过龙华线换乘至福田中心区,为联系核心城区与中部综合组团、西部高新组团的城市组团快线,预计2011年开工,2014年通车。
主要经过宝安区和光明新区,为联系核心城区与中部综合组团、西部高新组团的城市组团快线。
线路全长37.9公里,设深圳北、红山、上塘、元芬、大浪、石岩、上屋北、长圳、观光、光明中心、荔林、光明北、楼村、南庄、公明广场、合水口、薯田埔、山门、溪头和松岗共20座车站,其中换乘站6座。
除溪头站和松岗站为地下站外,其余为高架站。
主要经过宝安区和光明新区,为联系核心城区与中部综合组团、西部高新组团的城市组团快线。
线路全长37.9公里,设深圳北、红山、上塘、元芬、大浪、石岩、上屋北、长圳、观光、光明中心、荔林、光明北、楼村、南庄、公明广场、合水口、薯田埔、山门、溪头和松岗共20座车站,其中换乘站6座。
除溪头站和松岗站为地下站外,其余为高架站。
深圳地铁修建规划方案

深圳地铁修建规划方案1. 引言深圳市是中国创新型城市和国际化大都市之一,随着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和人口的快速增长,交通拥堵问题逐渐凸显。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深圳市政府制定了深圳地铁修建规划方案,旨在提供快速、高效、便捷的城市交通系统,促进经济发展和居民生活质量的提升。
2. 建设目标深圳地铁修建规划方案的主要建设目标如下:1.缓解交通拥堵:通过地铁线路的规划和建设,减少道路交通压力,缓解交通拥堵问题,提高交通效率。
2.提升出行体验:提供高速、高效、安全的出行方式,方便市民和游客的日常出行和旅游活动,提升出行体验和舒适度。
3.推动城市发展:连接主要商业区和人口密集区域,促进城市经济发展和人口分布的均衡。
4.绿色环保:倡导绿色出行理念,减少尾气排放,缓解环境污染,构建生态友好的城市交通系统。
3. 规划内容深圳地铁修建规划方案包括以下主要内容:3.1 地铁线路规划地铁线路的规划是深圳地铁建设的核心内容。
根据深圳市的交通需求和城市发展的需求,地铁线路规划针对不同区域提出了合理的线路布局。
具体包括以下几条主要线路:1.一号线:连接深圳市南山区和福田区,途经深圳湾口岸、深圳火车站等重要交通枢纽。
2.二号线:连接深圳市罗湖区和龙岗区,途经深圳中心区域和主要商业区。
3.三号线:连接深圳市宝安区和龙华区,途经深圳机场和龙华高新技术产业园。
4.四号线:连接深圳市福田区和龙华区,途经深圳市政府和深圳市文化中心等重要地标。
5.五号线:连接深圳市龙岗区和布吉片区,途经深圳北站和龙岗中心区域。
3.2 车站建设深圳地铁车站的建设是规划方案的重要组成部分。
每条地铁线路将设有多个车站,车站的位置和布局将根据周边交通需求和人口密度进行合理规划。
每个车站将配备便利设施,包括售票厅、候车区、出入口、无障碍设施等,以提供方便快捷的乘车环境。
3.3 轨道交通设施除了地铁线路和车站外,深圳地铁修建规划方案还包括了轨道交通设施的建设。
轨道交通设施是地铁运行和管理的关键,包括信号系统、维修设备、停车场等设施的建设和配备,以确保地铁运营的安全和高效。
深圳市城市轨道交通第四期建设规划(2017~2022年)

附件深圳市城市轨道交通第四期建设规划(2017~2022年)一、线网规划深圳市城市轨道交通2020年线网由16条线组成,总长度约596.9公里,远景年线网由20条线路组成,总长度约753公里。
预测到2025年,深圳市公共交通占客运机动化出行量比例达到65%以上,轨道交通占公共交通出行量比例为45%以上。
二、建设规划(一)建设方案建设6号线支线、12号线、13号线、14号线、16号线共5个项目,总长度148.9公里。
到2022年,形成15条线路、总长约570公里的轨道交通网络。
6号线支线工程自荔林站至中山大学站,线路长6.4公里,设站3座,投资43.3亿元,规划建设期为2017~2020年。
12号线工程自左炮台站至海上田园东站,线路长40公里,设站29座,投资381.4亿元,规划建设期为2017~2021年。
13号线工程自深圳湾口岸站至上屋北站,线路长23公里,设站14座,投资214.8亿元,规划建设期为2017~2021年。
114号线工程自岗厦北站至沙田站,线路长51.9公里,设站14座,投资429.7亿元,规划建设期为2017~2021年。
16号线工程自大运站至田头站,线路长27.6公里,设站23座,投资275.3亿元,规划建设期为2018~2022年。
(二)主要技术标准6号线支线采用B型车6辆编组、14号线采用A型车8辆编组,最高运行时速120公里;12、16号线均采用A型车6辆编组,最高运行时速80公里;13号线采用A型车8辆编组,最高运行时速100公里。
在规划实施阶段,进一步研究优化车型、站间距、速度等技术指标和运营组织方案,为发展预留空间。
(三)资金安排项目总投资约为1344.5亿元,其中:资本金约占50%,计672.25亿元,由政府财政资金承担;资本金以外的资金采用银行贷款等多元化融资模式解决。
(四)实施保障近期建设项目由深圳市政府组织实施,制定相关政策并安排专项资金用于建设和保障正常运营,结合城市开发进程,把握节奏、稳步推进项目建设,确保工程质量和安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1发展目标
深圳市的综合交通发展目标为:构筑以轨道交通为核心、各种交通方式协调发展的一体化客运交通体系;远期公交在机动化出行中的分担率达到80%,轨道交通在公共交通中的分担率达到50-60%。根据深圳市城市及交通发展的内在要求,轨道交通发展具体目标为:
(1)提高与内地联系的便捷性,扩大深港双城经济腹地。
(5)建设城市主发展带尤其是核心区局域线,形成以轨道交通为主导的交通结构,引导城市土地开发。
(6)构筑以轨道交通为骨干的综合交通体系,交通基础设施投资向轨道倾斜,控制与引导小汽车的使用;协调轨道与其它方式的关系,完善常规公交、小汽车、自行车等方式的接驳换乘系统;提高运营管理水平,提高轨道交通线网的运能和运输效率。
9号线(特区北半环局域线):联系火车站西广场、大剧院、园岭、梅林、景田、香蜜湖、车公庙等片区;起点罗湖火车站,终点福田上沙,全长约17.8公里,设站17座。
12号线(龙岗局域线):联系龙岗体育新城、龙岗中心城、坪山、坑梓等片区,并衔接深圳火车东站;起点大运新城,终点坑梓新桥,全长约36.4公里,设站24座。
10号线(西部干线):联系蛇口、南山、宝安老中心区、福永、沙井、松岗等片区,并接驳机场;起点海上世界,终点松岗中心,全长约42.2公里,设站28座。
(3)局域线
局域线主要布设在中心城区内部和外围组团之间及其内部,在上层次线路基础上,增加轨道交通覆盖范围,并与上层次线路形成多个换乘枢纽,最终使主城区及各个外围城区形成具有一定独立性的轨道交通网络体系。
西部深港城际线:由西部组团快线在前海预留向南延伸至香港的条件。
图3-5 轨道交通城际线网区域布局示意图
(5)总体构架及方案
根据各功能层次线路的布局结构,整合后形成总体网络结构。深圳市轨道网络总体构架呈现以城市中心区为核心,扇形辐射的总体形态,网络无环形线路,但设置半环线,以加强外围城区及放射状轨道线路之间的联系,促进各次级城市节点和对外交通枢纽的发展。
在新的发展背景下,为适应珠三角城市群的发展趋势,推动城市布局结构的调整,协调土地利用与交通发展,促进特区内外的一体化进程,构建以轨道交通为骨干、常规公交为主体,各种交通方式协调发展的一体化客运交通体系,拓展轨道交通规划的广度与深度,深入研究深圳轨道交通发展所面临的深层次、战略性的问题,构筑科学合理、前瞻性的轨道交通发展方案,开展本次《深圳市轨道交通规划》。
4号线(中部干线):联系皇岗、福田中心区、龙华拓展区、龙华、观澜等片区,并接驳皇岗口岸、龙华新客站;起点福田口岸,终点观澜新澜,全长27.2公里,设站21座。
5号线(半环干线):提供前海枢纽、龙华火车站、布吉火车站之间的联系,同时联系沿线的宝安、南山西丽、龙华拓展区、坂田、布吉、布心、罗湖蔡屋围等片区;起点前海湾,终点黄贝岭,全长40.0公里,设站26座。
图3-6 轨道网络总体布局构架图
划的轨道网络综合方案如表3-1所示,共16条线路,总长约585.3公里(不含城际线),共设车站356座。
表3-1 轨道网络方案线路一览
线路编号
起点
终点
功能
长度(km)
设站总数
1
罗湖火车站
机场北
干线
44.1
32
2
蛇口赤湾
罗湖新秀
干线
35.7
29
3
福田保税区
坪地中心
干线
49.2
13号线(外环组团快线):提供沙井、光明、观澜、平湖、横岗等地区间的快速联系;起点沙井海上田园,终点横岗塘坑,全长48.1公里,设站25座。
14号线(东部组团快线):提供东部坑梓、坪山、龙岗、横岗、布吉等外围地区与核心区的快速联系;起点福田中心区,终点坑梓沙田,全长50.7公里,设站13座。
(2)城市干线
3.2线网功能层次划分
按照所服务的区域类型及客流性质,深圳市境内轨道线路分为以下四个功能层次:
(1)城市组团快线
联系城市核心区与外围组团,或联络多个外围组团,以长距离出行客流为主;车站分布内稀外密,站距约2~3公里;以1小时运营目标定旅行速度,并考虑与小汽车交通的竞争,速度目标值一般在100~120km/h。
3.3网络构架及规划方案
(1)城市组团快线
城市长距离客运需求走廊呈现 “三放射+二半环”的特征,城市组团快线构架与之呼应,为由核心区向外围三大城区纵向辐射、外围城区之间横向联系的格局,并连接龙华新客站、深圳机场等重要对外交通枢纽。
图3-1 城市组团快线布局架构图
按照组团快线构架,规划4条线路,长约185.7公里,设站68座,分别为:
(2)城市干线
联系城市主要聚集节点及沿线片区,以中短距离出行客流为主,站距一般为1~2公里,速度目标值一般在80~100km/h,旅行速度一般不低于35km/h。
(3)城市局域线
联系相邻组团或组团内部各片区,是城市干线的补充线路,速度目标值一般为80km/h。
(4)珠三角城际线
以满足城市间的联系为主,沿线可设多个车站,可看作城市轨道快线的外延,线路运营组织可考虑与快线对接换乘,也可考虑贯通运营。速度目标值一般为120~140km/h,平均站间距在3km以上。
城市干线覆盖城市主要节点及其沿线主要交通发生吸引点(主要居住、就业中心、交通枢纽等),提高可达性,改善出行结构,优化土地利用形态。城市干线的整体构架为“一主轴、三辐射、一半环”的格局。
图3-2 城市干线布局架构
按照城市干线构架,规划6条线路,长约238.4公里,设站171座,分别为:
1号线:联系罗湖-上步、福田中心区、南山、前海-宝安、深圳机场及其沿线片区;起点罗湖火车站,终点深圳机场北,全长44.1公里,设站32座。
6号线(中部组团快线):提供中部公明、光明、石岩、龙华等外围地区与核心区间的快速联系;起点松岗中心,终点设于龙华火车站,并通过广深港客运专线或4号线换乘至核心区,全长约37.2公里,设站19座。
11号线(西部组团快线):提供西部滨海地区松岗、沙井、福永、前海等外围地区与核心区间的快速联系,同时兼作机场快线;起点福田中心区,终点松岗中心,全长约49.7公里,设站11座。
深圳市轨道交通规划简要报告
1.项目概述
2001年底编制完成的《深圳市综合交通与轨道交通规划》以《深圳市城市总体规划(1996~2010)》为依据,提出了由15条线路组成,总长为365.2公里的深圳市远景轨道交通线网方案。在此基础上,2003年编制的《深圳市城市轨道交通建设规划(2005~2010年)》通过了国家发改委和建设部的评估,作为二期工程建设的规划依据。目前深圳市地铁一期工程已建成通车。二期工程中1号线续建工程、2号线、3号线、4号线续建工程已经开工建设,5号线、2号线东延段、3号线西延正在进行工程可行性研究。二期工程线路将于2011年7月大运会召开前全部建成通车,届时,深圳市将形成约178公里左右的轨道交通网络。
图3-3 城市局域线布局架构图
按照局域线构架,规划6条线路,长约161.2公里,设站116座,分别为:
7号线(特区南半环局域线):联系布心、田贝、笋岗、华强北、福田南、车公庙、龙珠、西丽等片区;起点罗湖太安,终点西丽动物园,全长约28.9公里,设站23座。
8号线(罗湖-盐田局域线):联系人民南、深南东、莲塘、沙头角、盐田港、大小梅沙等片区;起点罗湖国贸,终点小梅沙,全长约25.9公里,设站12座。
3.轨道线网规划方案
3.1 规划前提
规划基础年2005年,近期2020年,与正在编制的《深圳市城市总体规划(2007~2020)》相对应;远期2030年,与《深圳市2030发展策略》相对应。
2006年深圳市国内生产总值(GDP)为5684.39亿元,根据相关规划成果,深圳市2030年全市常住人口1300万人,就业岗位845万个,小汽车拥有量130万辆,机动化出行总量2800万人次/日。
3.4 线网方案评估
为检验轨道交通线网的功能、结构、规模、服务水平、客流出行的需求以及运营效益等,对轨道交通线网布局方案适应性进行评估。
(1)推进国家铁路尤其是客运专线建设,达到“一日来回、朝发夕至、夕发朝至”。
(2)加快城际轨道建设,实现与珠三角主要城市1小时通达。
(3)构筑在口岸对接的深港轨道体系,形成深港同城化通勤圈。
(4)建设联系重点发展区、主要交通枢纽与核心区的轨道骨干线路,保证外围组团至核心区50分钟内通达、对外交通枢纽与核心区30分钟内通达。
(2)加强与珠三角其它地区的联系,强化深圳区域中心地位及对周边地区的辐射能力,促进东岸都市圈的形成。
(3)促进深港协调发展。
(4)引导组团式空间结构的形成。
(5)促进土地集约利用及城市更新。
(6)形成以轨道为核心的一体化客运交通体系,提高交通运营效率。
2.2发展策略
针对深圳市轨道交通具体的发展目标,提出的相应策略为:
(4)珠三角城际线
珠三角城际线用以强化深圳区域服务中心的地位及对周边地区的辐射能力,促进东岸都市圈的形成、促进深港协调发展为目标。规划深圳地区城际线网形成以深圳福田-罗湖为核心的“手掌”型放射式格局。
图3-4 城际线区域架构示意图
根据珠三角城际线构架,除现有的广深线及正在实施的广深港客运专线外,规划4条线路。另外,深圳至江门的跨珠江城际线借用厦深铁路西延线实现其功能。
局域线
36.4
24
13
海上田园
横岗塘坑
快线
48.1
25
14
福田中心区
坑梓沙田
快线
50.7
13
15
南山前海路
石岩田心
局域线
24.7
16
16
益田村
观澜大望
局域线
27.5
24
合计
585.3
356
图3-7 轨道交通线网综合规划方网客流总量的比例与其长度占全网的比例及线路功能定位相呼应,线路的客流强度、高峰断面客流量与其在线网中的功能、区位也有较好的对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