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故事作文范文
五年级民间故事作文(优秀6篇)

五年级民间故事作文(优秀6篇)在生活、工作和学习中,大家都尝试过写作文吧,作文是一种言语活动,具有高度的综合性和创造性。
你知道作文怎样写才规范吗?牛牛范文为您带来了6篇五年级民间故事作文,如果能帮助到您,牛牛范文将不胜荣幸。
五年级民间故事作文篇一战国时期,秦孝公任用商鞅实行变法。
刚开始的时候,大家都纷纷反对,都说新法令不好用,太子不注意,违背了相关法令,商鞅由此认为新法得不到贯彻执行,主要是上层贵族没有好好遵守。
他要杀鸡给猴看,于是就让太子的两个师傅代太子接受惩罚:一个被杖责,另一个脸上刺了字,二人敢怒不敢言,怀恨在心。
打那以后,谁也不敢大意,新法很快在全国得以推广,秦国一举成为西部强国,当然也得罪了国内的权贵。
商鞅据此取得了秦孝公的信任,带兵出征魏国,迫使魏国迁都大梁,与邻国交恶。
秦孝公死后,太子继位,那些反对商鞅的人就说他的坏话,乘机污m商鞅谋反,太子想起以往商鞅拿他开刀的`事情,派人去抓商鞅,商鞅被迫出逃,逃亡途中想在旅店投宿,没想到,旅店老板说:“商鞅颁布的法令规定旅店留宿没有证件的要受重罚。
”商鞅听后仰天长叹说:“我终于知道我我的法令不好的地方了。
”一路出逃到了魏国,魏国哪敢收留他,还对别的国家说:“商鞅是秦国的通缉犯,秦国那么强大,得罪不起!”就这样,商鞅有家难回,有国难投,最后被车裂而死,临死的时候,商鞅感叹说:“想当年,我在秦孝公的支持下变法,何等风光,如今却落得个如此下场。
”很多时候,处理问题站在别人的角度上考虑考虑,也许会更好一些,就像商鞅一样,自己制定的法令用在自己身上时,才会体会到个中的酸甜苦辣。
五年级民间故事作文篇二秀才、和尚和一位村妇,同时来到一座小桥边,因桥太小,只能一人一过,但三个人都争着要第一个过,谁也不肯相让。
那秀才自以为满腹经纶,就提议说:“我们就以眼前的'桥和河,作一首诗,谁的诗最厉害,谁就先过,你们说好不好?”和尚听了,点头说好。
秀才问那村妇:“你呢?”村妇微笑道:“试试看。
民间故事作文4篇(共12页)

民间故事作文4篇[模版仅供参考,切勿通篇使用]感恩作文民间故事作文篇一:民间故事传千古作文600字我非常喜欢看书,这个暑假,我看了一本叫做《西湖民间故事》的书。
这本书记录了西湖许多民间故事。
而且,这本书还非常富有传奇色彩,吸引着我读一遍又一遍。
大文豪莎士比亚说过:“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好像没有阳光,智慧里没有书籍,就好像鸟儿没有翅膀”,没错,我真的是非常喜欢这本书。
每次我在看这本书时,都觉得自己眼前展开了一个广阔的世界;一个浩瀚的海洋;一个苍茫的宇宙。
看着书中那些精彩的故事,让我仿佛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
俗话说:“饭可以一日不吃,觉可以一日不睡,书不可以一日不看,的确,我每天都要看这本书,只要有一天不看,我那天就会总觉得有一件事没做接下来说说我最喜欢的故事——《白娘子》这个故事一共有三个主人公,分别是白娘子、小青、许仙。
这故事主要讲了白娘子原先是一条蛇,吃了仙丸后变成了一个人,来到凡间,和那个吐汤圆的青年(许仙)结成了夫妻。
他们过着幸福的日子。
有一天,那只以前和白娘子一起修炼过的乌龟偷了如来佛祖的三件宝贝,来到凡间,把白娘子关进了雷峰塔。
过了一段日子,小青前去救白娘子,就在这时,如来佛祖过来收走了他的法宝。
这个故事中的许仙和白娘子非常的相爱,但是由于人妖是不能相恋的,所以他们必须分开。
我非常为他们两个感到惋惜,但也为他们两个对待爱情的执着而感动。
当然我也为那个假法海那无耻的做法而感到愤怒。
看完这本书以后我也要好好的“改造改造”我的爸爸妈妈,让他们两的爱情永远坚固,永不破碎。
民间故事作文篇二:民间故事读后感200字民间故事读后感200字这一周,我继续读完了“人文第一课·最美的民间故事”的《印度民间故事》。
《印度民间故事》中的故事是按照印度的各个邦来分别介绍的,每个邦的故事都充满着精灵和神奇的冒险,而每个故事都会告诉我一个道理,充满着智慧。
有的故事还特别的好玩,比如:发生在安得拉邦的《牛车上的五个男人》,大师和他那四个门徒的故事逗得我不停的哈哈大笑,大师太可怜了,他的四个门徒又实在是太笨了!妈妈说他们是做事不动脑子。
美丽民间传说作文

美丽民间传说作文美丽民间传说作文(精选6篇)在日常生活或是工作学习中,大家都经常接触到作文吧,写作文可以锻炼我们的独处习惯,让自己的心静下来,思考自己未来的方向。
相信写作文是一个让许多人都头痛的问题,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美丽民间传说作文(精选6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美丽民间传说作文篇1在新疆维吾尔族民间流传玉是美丽而善良的姑娘的化身。
相传古代于田国的玉河畔,居住一位技艺绝伦的老石匠,带了一个徒弟。
在六十岁生日那天,于玉河中拾到一块很大的羊脂玉,精心琢成了一个非常漂亮的玉美人。
老石匠情不自禁地说:"我要有这样一个女儿多好啊!"果然,这玉美人变成了一个活泼、可爱的姑娘,拜老石匠为父,取名叫塔什古丽(玉花)。
不久老石匠去世,塔什古丽与小石匠相亲相爱。
可是,当地一位恶霸,趁小石匠外出,抢走塔什古丽,妄图强迫成亲。
塔什古丽不从,恶霸用刀砍她。
她身上发出了耀眼的火花,点燃了恶霸的府第,而自己化成一缕白烟,向故乡昆仑山飞去。
小石匠得知后,骑马去追,沿路撒下了小石子,成为后人找玉的矿苗。
维吾尔族人民历来崇玉爱玉,谚语说:"宁做高山上的白玉,勿做巴依(地主)堂上的地毯。
"美丽民间传说作文篇2很久很久以前,在府内(大分市),有个叫中屋玄通的穷商人。
有一次,玄通去浦边卖酒,走过高崎山的山脚下。
这时,不知从哪传来"吱,吱"的声音,听着很是痛苦。
"这声音是怎么回事!"玄通急急忙忙往有声音的方向去,看到猴子在地上打滚。
仔细一看,才发现是一只大螃蟹夹在猴子的一只脚上了。
玄通觉得猴子很可怜就急忙把螃蟹拿了下来。
然后像是在劝说猴子一般,对着它说道:"好了好了。
一定很痛吧。
不过螃蟹和你和我一样都是生物,所以就放过它吧。
"然后就把螃蟹放了。
到了第二天,玄通像往常一样经过高崎山的山脚去卖酒时,又听到了猴子"吱,吱"的叫声。
民间故事缩写作文400字:五年级写作优秀范文(精选5篇)

民间故事缩写作文400字(一)《田螺姑娘》缩写晋安帝的时候,侯官这个地方有一个叫谢端的人,他从小由邻居收养,长大成人后他为人老实、守规矩。
谢端还没有妻子,邻居想帮他娶个媳妇,但一直没有找到合适的。
谢端晚睡早起,非常勤劳。
有一天,谢端在城墙下拾得一个能盛三升酒的大田螺,他觉得不平常,便带回家来,放在瓮里养了起来。
第二天,谢端耕作回家,发现饭桌上摆着香喷喷的饭菜,他很奇怪,但是吃了个精光,没想到,第二天,他回到家的时候,饭菜再次出现在了桌上,就这样接连几天,谢端每天都能吃上做好的饭菜。
这天,谢端故意在鸡叫时就出门,天一亮又悄悄回来。
他偷偷往家里看,只见一位美丽的少女从瓮里出来,原来少女便是天河里的白衣素女,天帝因为同情谢端年少孤独,派白衣素女来为谢端看家做饭,让谢端在十年之内生活富裕娶上媳妇后,白衣素女就可以返回天河。
可是天机已被泄露,谢端知晓了白衣素女的身份,她就不能再留下来。
白衣素女回天河去了,但是白衣素女留下了一个用不完粮食的田螺,谢端为自己的鲁莽而后悔。
谢端为白衣素女立了神位,按时节祭祀,生活安稳,后来娶了妻子,做了地方官,很有政绩。
民间故事缩写作文400字(二)《七兄弟》缩写传说古时候,在高山下的大海旁边有一个小村庄。
村庄里有一个老汉,他有七个儿子,老大叫大壮实,老二叫二刮风,老三叫三铁汉,老四叫不怕热,老五叫五长腿,老六叫六大脚,老七叫七大口。
他们各怀绝技。
有一天,老汉跟七个儿子说他们的家出门不方便,西面是高山,东面是大海,于是叫七个儿子把高山和大海搬走。
过了一会儿,老汉出门一看,海望不到了,山也不见影子了,一眼望去都是空地,他又叫七个儿子在这里种五谷杂粮。
过们些日子,地上就长满了庄稼。
老汉和儿子们喜欢极了。
可是皇帝知道后要催皇粮,兄弟们都很生气,决定要去和皇帝讲理,可走到城门前发现城门是关紧的,大壮实一把把城门和城楼推倒了,他们走到午朝门外,只见午朝门关得严丝合缝,二刮风就把门和龙石吹倒了,三铁汉走进金銮殿前,见皇帝不讲理还要把自己斩首,三铁汉就先把自己的胳膊碰在刀刃上,刀就四分五裂了,皇帝见后吓得惊慌失措,从龙椅上滚了下来,又叫人点火烧七个兄弟,这时,不怕热把火熄灭了,皇帝又用水淹,五长腿觉的水太浅还摸起鱼了,六大脚一脚就踏进大海边,七大口不耐烦了,就一口把大海里的水喝干,又把海水喷出来,把皇帝和文官武将都淹死了。
最好的民间故事作文

最好的民间故事作文民间故事是民族文化的瑰宝和集体智慧的结晶,它植根于民间,体现广大劳动人民的生活、思想和民族性格。
那你知道最好的民间故事作文有哪些吗?下面是给大家分享的最好的民间故事作文,欢迎大家阅读。
最好的民间故事作文篇【1】明初,在南京的钟山里,住着一个道士。
他戴的帽子真特别,是用铁丝编的铁帽子,人们都管他叫“铁冠道人”[冠,帽子] 。
铁冠道人挺有眼力,对一些人和事看得准,所以好多做大官的,都愿意找他聊聊。
有一天,大蓝玉带了一坛子好酒,找铁冠道人来了。
这位大当时可是个不得了的人物,他武艺高强,勇猛善战,给朱元璋立了好多战功。
明太祖朱元璋封他当了凉国公[公是大臣里最高的爵位]。
铁冠道人听说蓝来了,就穿着一身脏袍子,脚下趿拉[ tāla]着一双破草鞋出来了。
道士冲蓝玉一点头,就算是行礼了。
蓝玉一看道士对自己待理不理的样儿,心里挺不痛快。
他勉勉强强招呼道士,一块儿坐下喝几杯。
喝着喝着,蓝玉对道士说:“听说您有学问,我这会儿有个对子上联,请先生对个下联。
”接着,蓝玉看着道士的两脚说:“脚穿芒履迎宾,尺下无履;”是说,你趿拉着两只破草鞋,来欢迎高贵的客人,脚底下也显得太没礼貌了。
“足下”字面儿上可以当“脚下”讲,也可以当“您”讲,用来称呼对方。
“履”跟“礼”谐音,“无履”实际是说“无礼”。
蓝玉表面上说“脚”,实际在说,你这么对我没礼貌,太不象话了。
铁冠道人早听说蓝玉仗着自己功劳大,尽干违法的事儿,有时对明太祖也不服气。
那些没什么错处的官,都让朱元璋给杀了不少。
像蓝玉这号“狂”人,朱元璋能容得了他?铁冠道人想到这里,笑了笑,指着蓝玉手里的椰壳酒杯[用椰子壳做的酒杯] ,对了一句:“手执椰瓢作盏,尊前不钟。
”是说,你拿着椰壳酒杯,在酒樽[樽zūn,酒坛子,古文里的“尊”可以当“樽”讲]面前盛[chéng]酒喝,实在不象个酒杯,不成个样子。
可这是表面的意思,暗含的意思是,你在皇上面前[“尊”可以指皇上]老是大大咧咧的不大听话,像是对皇上不大忠心[“钟”跟“忠”谐音],你可得留点儿神!道士虽说有点挖苦蓝玉,可实际上也想让他清醒清醒,给他一个警告。
最短的民间故事作文

最短的民间故事作文民间故事作为民间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蕴含着丰富的内容和通俗易懂的故事情节。
那你知道最短的民间故事作文有哪些吗?下面是给大家分享的最短的民间故事作文,欢迎大家阅读。
最短的民间故事作文篇【1】纪晓岚的学问好,乾隆皇帝挺喜欢他,就让他当自己的侍读学士[陪着皇上,专给皇上读书、讲书的学士] 。
可时候一长,纪晓岚就觉得有点闷得慌。
整天得陪着皇上,不能随便离开一步不说,还得事事小心,处处留神。
要是说话走了嘴,惹得皇上生了气,可不是闹着玩的。
而且,自己的亲人也没法见到。
纪晓岚为这事发愁,人也瘦了,脸也黄了,成天没精打采的。
乾隆皇帝看出来纪晓岚不大安心。
有一天,他半开玩笑地对纪晓岚说:“纪学士,我看你脸色儿不大好,是不是有心事呐?我琢磨着,你是;;口十心思,思妻、思子、思父母。
”这个出句是个合字联,“口”、“十”、“心”合成个”思”字,还是个复字联,连着用了四个“思”字。
纪晓岚一听,干脆实话实说吧,就冲乾隆帝磕了一个头说:“皇上猜对了。
要是您能给我几天假,让我回家看看老小,那就太感谢您了。
我是;;言身寸谢,谢天、谢地、谢君王!”纪晓岚对的也是合字联,“言”、“身”、“寸”合成了“谢”字,同时还重复用了四个“谢”字。
乾隆帝听纪学士对得这么高明,心里一高兴,当时就给了他假,让他回家看看。
最短的民间故事作文篇【2】过生日的时候,自己给自己写副寿联,这种对联叫自贺联。
乾隆皇帝在七十岁生日的时候,就写了一副自贺联。
他写的是:七旬天子古六帝; 五代曾孙余一人。
十岁是一旬[xún],“七旬”就是七十岁。
“天子”是指皇帝。
上联是说,活到七十岁的皇帝,从古到今,只有六个人。
这六位“七旬天子”是:汉武帝刘彻在位五十四年,活了七十岁;梁武帝萧衍[yǎn]在位四十七年,活了八十六岁;武周皇帝武则天在位十五年,活了八十二岁;唐明皇李隆基在位四十五年,活了七十八岁;明太祖朱元璋在位三十一年,活了七十一岁; 加上乾隆皇帝自己一共是六个。
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作文《缩写故事—民间故事》(优秀范文10篇)

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作文《缩写故事—民间故事》(优秀范文10篇)目录篇1:田螺姑娘篇2:孟姜女哭长城篇3:日月潭篇4:嫦娥奔月篇5:神农尝百草篇6:白蛇传篇7:牛郎织女篇8:猎人海力布篇9:《牛郎织女》缩写篇10:《草船借箭》缩写篇1:田螺姑娘从前,有个年轻人,独自种着几亩田生活。
一天,年轻人从田里捡回一个大田螺,看它漂亮就养在灶边水缸里。
第二天晚上,他耕作回来,发现饭菜都已做好,屋里也收拾得干干净净。
次日早上,又见满桌丰盛的早饭,却找不出一个人影,一连几天都是如此。
年轻人以为是隔壁老太太为他做的,但最终发现不是。
第四天耕种时,他特意提早回家了,发现一个姑娘在做饭。
姑娘一看见他,便逃进了水缸里。
年轻人把这事告诉了隔壁老太太,得知那是田螺姑娘,只要在她出来后,拿走田螺壳,她就会成为自己的妻子。
为拿到田螺壳,年轻人放弃耕田在家等待,但连等六天都找不到机会。
他只得又卖力地去干活,回家时发现所有家务又做好了。
原来,田螺姑娘要试试他的心,她可不愿意嫁给懒汉,年轻人从此不敢懈怠。
又一天,年轻人起得早了,听到水缸里有声音,就趁姑娘出来后拿走了田螺壳。
田螺姑娘发现后想逃回壳里,但为时已晚,她只好答应嫁给年轻人。
就这样,年轻人和田螺姑娘做了夫妻,过着男耕女织幸福安乐的生活。
篇2:孟姜女哭长城秦朝时期,秦始皇大量捕捉青年男丁修筑长城,其中有一个名叫范喜良。
有一天,范喜良偷偷逃走了,他逃到了一个非常偏远的小镇里。
他跳进孟家的院子里,躲在葫芦藤下。
孟姜女到院子里摘葫芦,发现了躲在葫芦藤下因体力不支晕倒的范喜良。
在孟姜女的精心照看下,范喜良醒了过来。
孟姜女了解修筑长城的辛苦,更重要的是孟姜女渐渐喜欢上了勤劳、满腹经纶的范喜良,不久他们便结婚了。
结婚后没几天,范喜良又被官兵抓去修长城了。
孟姜女因为太思念丈夫,便不远千里去寻找范喜良,到了长城脚下就到处问范喜良在哪里。
终于有个人告诉她:“范喜良已经死了,被埋在西城墙里了。
关于民间故事的作文初一集锦5篇

关于民间故事的作文初一集锦5篇中国,有很多传奇的民间故事,每一个都很有趣。
下面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民间故事的作文,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关于民间故事的作文1东海边有个渔村,村子里有个渔夫,他热心助人。
他每次打渔回来,都会把鱼分给村里的老弱病残。
有一次,渔夫在打渔的时候发现了一只小白蛇被一只大乌龟紧紧咬住,小白兔拼命地挣扎着。
渔夫看那小白蛇太可怜了,便把那只乌龟给打跑了。
渔夫对那只小白蛇说:“可怜的小东西,你赶快游走逃命去吧!”没想到那只小白蛇竟然开口说话了:“善良的渔夫,我其实是东海龙王的女儿,今天您救了我,我要报答您的救命之恩。
请你跟我回宫殿,我的父王一定会重重酬谢您的。
”渔夫跟着到了龙宫,只见那里的宫殿高大巍峨、富丽堂皇。
宫殿的宝座上端坐着东海龙王,龙王的穿着非常华贵。
小白蛇说:“亲爱的父王,今天这个渔夫救了我的命,您一定要好好酬谢他呀!”龙王点点头,命令虾兵蟹将取来一面镜子,只见那镜子亮亮堂堂。
龙王说:“这面宝镜叫‘千里眼’,可以预知三天后的事情。
不过天机不可泄露,你使用这面镜子时要保守秘密,如果让别人知道了,你就会遭到报应而变成一棵草。
”渔夫带着宝镜,虾兵蟹将把他送回渔村。
有了这面宝镜,打渔可方便多了。
渔夫掏出宝镜对着宝镜说:“宝镜宝镜告诉我,三天以后哪里的鱼最多?”渔夫话音刚落,只见镜子里出现了南岛,南岛的鱼又大又多,活蹦乱跳。
三天之后,渔夫划着船来到南岛捕鱼,果然满载而归。
从此以后,渔夫捕的鱼更多了,分给乡亲们的鱼也更多了。
有一天,渔夫想问问宝镜三天之后渔村里会发生什么事。
谁知一看宝镜,渔夫吓了一大跳,只见镜子里面出现了地震和海啸的恐怖场面,海浪翻滚,波浪滔天,村子瞬间被淹没了。
渔夫赶紧挨家挨户去通知乡亲们,让他们今天晚上必须搬到山上去,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可是乡亲们都说:“你这么老实的人也会开玩笑,你让我们连夜搬家,这可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啊,你总得告诉我们为什么呀?”渔夫实在没有办法,只得把得到宝镜的事情原原本本告诉了乡亲们。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民间故事作文范文
本文是关于民间故事作文范文,仅供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感谢阅读。
民间故事作文篇1:月饼溯源
中秋吃月饼,和端午吃粽子、元宵节吃汤圆一样,是我国民间的传统习俗。
古往今来,人们把月饼当作吉祥、团圆的象征。
每逢中秋,皓月当空,合家团聚,品饼赏月,谈天说地,尽享天伦之乐。
月饼,又称胡饼、宫饼、小饼、月团、团圆饼等,是古代中秋祭拜月神的供品,沿传下来,便形成了中秋吃月饼的习俗。
月饼,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
据史料记载,早在殷、周时期,江、浙一带就有一种纪念太师闻仲而制作的边薄心厚的“太师饼”,此乃我国月饼的“始祖”。
汉代张骞出使西域时,引进芝麻、胡桃,为月饼的制作增添了辅料,这时便出现了以胡桃仁为馅的圆形饼,名曰“胡饼”。
唐代,民间已有从事生产的饼师,京城长安也开始出现糕饼铺。
据说,有一年中秋之夜,唐太宗和杨贵妃赏月吃胡饼时,唐太宗嫌“胡饼”名字不好听,杨贵妃仰望皎洁的明月,心潮澎湃,随口而出“月饼”,从此“月饼”的名称便在民间逐渐流传开。
北宋皇家中秋节喜欢吃一种“宫饼”,民间俗称为“小饼”、“月团”。
苏东坡有诗云:“小饼如嚼月,中有酥和怡。
”;宋代的文学家周密,在记叙南宋都城临安见闻的《武林旧事》中首次提到“月饼”之名称。
到了明代,中秋吃月饼才在民间逐渐流传。
当时心灵手巧的饼师,把嫦娥奔月的神话故事作为食品艺术图案印在月饼上,使月饼成为更受人民青睐的中秋佳节的必备食品。
明代田汝成《西湖游览记》曰:“八月十五日谓中秋,民间以月饼相送,取团圆之意。
”清代,月饼的制作工艺有了较大提高,品种也不断增加,月饼到处皆有。
清代诗人袁景澜有一首颇长的《咏月饼诗》,其中有“入厨光夺霜,蒸釜气流液。
揉搓细面尘,点缀胭脂迹。
戚里相馈遗,节物无容忽……儿女坐团圆,杯盘散狼藉”等句,从月饼的制作、亲友间互赠月饼到设家宴及赏月,叙述无遗。
民间故事作文篇2:元宵节的故事
每年农历的正月十五日,春节刚过,迎来的就是中国的传统节日--元宵节。
正月为元月,古人称夜为“宵”,而十五日又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所以称正月十五为元宵节。
按中国民间的传统,在一元复始,大地回春的节日夜晚,天上明月高悬,地上彩灯万盏,人们观灯、猜灯谜、吃元宵,合家团聚、其乐融融。
元宵节的传说有多种,我最喜欢民间流传的一个故事。
很久以前,天上有一只守护天宫的神鸟,困为迷路而降落人间,却意外的被不知情的猎人给射死了。
天帝知道后十分震怒,立即传旨,下令让天兵于正月十五日到人间放火,把人间的人畜财产通通烧死。
天帝的女儿心地善良,不忍心看百姓无辜受难,就冒着生命的危险,偷偷驾着祥云来到人间,把这个消息告诉了人们。
众人听说了这个消息,吓得不知如何是好,天帝的女儿想出个好办法,她说:“在正月十四、十五、十六日这三天,每户人家都在家里张灯结彩、点响爆竹、燃放烟火。
这样一来,天帝就会以为人们都被烧死了”。
大家听了都点头称是,便分头准备去了。
到了正月十五这天晚上,天帝往下一看,发觉人间一片红光,响声震天,连续几个夜晚都是如此,他以为是大火燃烧的火焰,心中大快。
人们就这样保住了自己的生命及财产。
从此每到正月十五,家家户户都悬挂灯笼,放烟火来纪念这个日子,一直流传到现在。
过元宵节有吃元宵的习俗。
元宵由糯米制成,或实心,或带馅。
馅有豆沙、白糖、山楂、各类果料等,食用时煮、煎、蒸、炸皆可。
起初,人们把这种食物叫“浮圆子”,后来又叫“汤团”或“汤圆”,这些名称与“团圆”字音相近,取团圆之意,象征全家人团团圆圆,和睦幸福,以此寄托了对未来生活的美好愿望。
民间故事作文篇3:关于孟姜女哭倒八百里长城
《孟姜女》这个故事在民间几乎家喻户晓,妇孺皆知,它是我国流传最广泛的民间故事之一。
秦始皇统治期间,为了修筑万里长城,各地官吏到处抓壮丁,到处收刮民脂民膏。
当时的政策是“三丁抽一,五丁抽二”,抓去的人累死的累死,砸伤的砸伤,惨不忍睹!而且“一家有事十家受株连”,你想躲都躲不过!百姓苦不堪言、怨声载道……
范杞良和孟姜女新婚不到三天,他是家里唯一的男丁,本不在服役范围之内,也被抓去充了壮丁。
于是演绎了孟姜女万里寻夫送寒衣的千古绝唱。
她历经艰难险阻,终于来到了长城脚下,当得知丈夫的尸骨被填进长城的城墙里时,悲痛欲绝,痛哭三日不止,惊天动地,长城因此崩塌了八百里,露出了丈夫的尸骨。
重新殓葬丈夫之后,孟姜女也投河自尽了。
这是一个凄美的爱情故事,不知多少人为之感动流泪。
感动之余,我忽然想到了另一点,被孟姜女哭倒的那八百里,就此终结了吗?秦始皇就不再修补了吗?秦始皇不会因为你孟姜女哭倒八百里长城就会放弃他的宏伟计划,崩塌的长城榨取了多少民脂民膏,修复这段崩塌的长城还得继续榨取相同数量的民脂民膏,甚至更多……所以说,孟姜女在演绎千古绝唱的同时,客观上也造就了更多了的百姓流落失所、更多的母亲失去儿子,更多的妻子失去丈夫,更多的孩子失去父亲……“没有榨不出油的芝麻,没有榨不出油的百姓”,这就是当时强取豪夺的官吏的嘴脸!可以说,孟姜女这一哭,更加重的百姓的苦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