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资,薪金所得的计税方法
课程资料:个人所得税应纳税额的计算(1)

第三节应纳税额的计算一、工资、薪金所得的计税(能力等级3)(一)应纳税所得额的计算1.应纳税所得额=月工薪收入-3500元-其他规定扣除2.应纳税所得额=月工薪收入-(3500+1300)元-其他规定扣除外籍、港澳台在华人员及其他特殊人员附加减除费用1300元:(即月扣除1300+3500=4800元)【提示】其他规定扣除包括法定的个人缴纳的“五险一金”和符合条件的商业健康保险。
【解释】附加减除费用所适用的具体范围是:(掌握,能力等级3)(1)在中国境内的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中工作的外籍人员。
(2)应聘在中国境内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国家机关中工作的外籍专家。
(3)在中国境内有住所而在中国境外任职或者受雇取得工资、薪金所得的个人。
(4)财政部确定的其他人员。
华侨、港澳台同胞参照上述附加减除费用标准执行。
(二)适用税率适用七级超额累进税率,税率从3%~45%。
(三)应纳税额计算公式按月计税: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四)取得全年一次性奖金的征税问题1.全年一次性奖金包括内容:是指行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等扣缴义务人根据其全年经济效益和对雇员全年工作业绩的综合考核情况,向雇员发放的一次性奖金。
2.基本计税规则(P337)纳税人取得全年一次性奖金,单独作为一个月工资、薪金所得计算纳税,并按以下计税办法,由扣缴义务人发放时代扣代缴:(1)先将雇员当月内取得的全年一次性奖金,除以12个月,按其商数确定适用税率和速算扣除数。
(2)将雇员个人当月内取得的全年一次性奖金,按上述第1条确定的适用税率和速算扣除数计算征税。
【案例】中国公民肖某2016年12月份取得当月工薪收入4800元和2016年的年终奖金36000元。
肖某12月份应纳个人所得税3534元。
计算过程:①肖某12月份4800元工资应纳个人所得税=(4800-3500)×3%=39(元)②36000元年终奖金平摊12个月找税率:36000/12=3000,适用10%的税率,速算扣除数105;36000×10%-105=3495(元)肖某12月份应纳个人所得税=39+3495=3534(元)。
中国个人所得税计算方法

中国个人所得税计算方法2008年3月1日起,我国个税免征额从1600元/月上调至2000元/月。
税额计算1.工资、薪金所得部分的个人所得税额=应税所得金额×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2.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的个人所得税税额=应税所得金额×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3.对企事业单位的承包经营、承租经营所得个人的所得税额=应税所得金额×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4.劳动报酬所得(4000元以下)的个人所得税额=(每次所得收入-800元)×20%劳动报酬所得(4000元以上)的个人所得税额=[每次所得收入x(1-20%)]X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
收入不超过20000元的,税率20%,速算扣除数为0;收入超过20000元至50000元的部分,税率30%,速算扣除数为2000元;收入超过50000元的部分,税率40%,速算扣除数为7000元.5.稿酬的所得(每次收入不超过4000元)的个人所得税税额=(每次所得收入-800元)×20%×(1-30%)稿酬的所得(每次收入超过4000元)的个人所得税税额=[每次所得收入×(1-20%)]×20%×(1-30%)"6.特许权使用费所得,财产租赁所得(每次收入不超过4000元)的个人所得税税额=(每次所得收入-800)×20%特许权使用费所得,财产租赁所得(每次收入超过4000元)的个人所得税税额=[每次所得收入×(1-20%)]×20%7.利息、股息、红利所得,财产转让所得,偶然所得和其他所得的个人所得额=每次所得收入×20%最新调整近日,国家税务总局叫停“双薪制”计税方法。
双薪制计税法叫停后,将采取这样的方式计税。
“第13个月工资”将视为“全年一次性奖金”来计算缴纳个税。
具体的计税办法有两种:(一)先将雇员当月内取得的全年一次性奖金,除以12个月,按其商数确定适用税率和速算扣除数。
新个税法下工资薪金、年终奖个人所得税计算方法(详尽版)并附新个税法

工资薪金、年终奖个人所得税计算方法工资、薪金计算公式:缴税=全月应纳税所得额*税率-速算扣除数全月应纳税所得额=(应发工资-四金)-个税起征点实发工资=应发工资-四金-缴税个税起征点:现行起征点2000元/月;2011年9月1日起,按3500元/月的起征标准算。
案例:如果某人的工资收入扣除三险一金后为7200元,他应纳个人所得税为:(7200—3500)×10%—105=265(元)年终奖缴纳个税计算公式:个人取得全年一次性奖金且获取奖金当月个人的工资所得高于(或等于)税法规定的费用扣除额的以及当月个人的工资、薪金所得低于税法规定的费用扣除额的个税缴税方法。
(1)个人取得全年一次性奖金且获取奖金当月个人的工资所得高于(或等于)税法规定的费用扣除额的。
计算方法是:用全年一次性奖金总额除以12个月,按其商数对照工资、薪金所得项目税率表,确定适用税率和对应的速算扣除数,计算缴纳个人所得税。
计算公式为:应纳个人所得税税额=个人当月取得的全年一次性奖金×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个人当月工资、薪金所得与全年一次性奖金应分别计算缴纳个人所得税。
例如:一个人的年终奖金为24000元,当月工资为5100元。
以24000除以12,其商数2000对应的适用税率为10%,速算扣除数为105,年终奖金应纳税额为:24000×10%-105=2295(元),当月工资、薪金所得应纳税额=(5100-3500)×10%-105=55(元),该纳税人当月共计应纳个人所得税=2295+55=2350(元)。
(2)个人取得全年一次性奖金且获取奖金当月个人的工资、薪金所得低于税法规定的费用扣除额的。
计算方法是:用全年一次性奖金减去“个人当月工资、薪金所得与费用扣除额的差额”后的余额除以12个月,按其商数对照工资、薪金所得项目税率表,确定适用税率和对应的速算扣除数,计算缴纳个人所得税。
计算公式为:应纳个人所得税税额=(个人当月取得全年一次性奖金-个人当月工资、薪金所得与费用扣除额的差额)×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
所得税的计税方法一起来看看有哪些

所得税的计税方法一起来看看有哪些所得税是指个人、家庭、企事业单位等从其各种经济活动中取得的所得,按法定比例缴纳给国家的税款。
为了确定应缴纳的所得税金额,需要采用合适的计税方法。
以下是几种常见的所得税计税方法:一、综合所得税计税方法综合所得税计税方法是指根据纳税人的全部所得总额,适用相应的税率进行计算,确定应缴纳的所得税金额。
这种计税方法适用于大部分的个人所得税纳税人,包括工薪收入者、个体工商户、自由职业者等。
二、分类所得税计税方法分类所得税计税方法是指根据纳税人的所得来源和性质,将所得分为不同的类别,分别适用不同的税率和税扣除方式进行计算。
比如,将工资薪金所得、稿酬所得、财产租赁所得等分为不同类别进行计税。
三、简单计税方法简单计税方法是指对某些纳税人按照一定的税率进行简化计算。
这种方法适用于一些微利企业、小规模纳税人等,以简化税收管理,减轻纳税人的负担。
四、定额计税方法定额计税方法是指将纳税人的所得按照工资、奖金、劳务报酬等不同项目的规定金额进行计算,适用相应的固定税率缴纳所得税。
这种计税方法一般适用于特定行业或特定收入来源的纳税人。
五、差额所得计税方法差额所得计税方法是指先计算纳税人的全部所得,扣除一定的费用和支出后得到差额所得,再按照差额所得适用相应的税率进行计算缴税。
这种计税方法适用于一些高收入人群或所得较为复杂的纳税人。
六、分期计税方法分期计税方法是指将纳税人的所得按照一定的比例进行分期计算,分期缴纳所得税。
这种计税方法适用于一些季度纳税人或在特定时间段内有大额所得的纳税人。
需要注意的是,具体的计税方法和税率的适用标准会根据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法律法规而有所不同。
纳税人在申报所得税前,应该仔细了解和掌握所在国家或地区的相关税法规定,确保正确申报并缴纳所得税。
所得税的计税方法不仅关系到纳税人的合法权益,也是国家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
通过采用合理的计税方法,既可确保纳税人的公平纳税,也能维护国家税收秩序的稳定和健康发展。
0425个人所得税计算公式

一、工资、薪金所得,按月征收,对每月收入超过800元以上的部分征税,适用5%至45%的9级超额累进税率。
即 纳税所得额(计税工资)=每月工资(薪金)所得 - 800元(不计税部分)超额累进应纳税款=纳税所得额×按全额累进所用税率-速算扣除数直接引用法:常量数组法:工资1:工资2:目前有很多朋友对以上公式有疑问,我在这里做下分析和解释:原公式:=MAX(($C30-Jine)*{0,0.05,0.1,0.15,0.2,0.25,0.3,0.35,0.4,0.45}-{0,0,25,125,375,1375,3375,6375,10简化后:=MAX(($C30-Jine)*0.05*{1,2,3,4,5,6,7,8,9}-25*{0,1,5,15,55,135,255,415,615},0)很多朋友的疑问在于为何取运算值的最大值作为实际所得税额?其实通过G列和I列的计算式和比较公式,我们从数学的1、我们可以清楚的看到:每级临界点如:500、2000、5000,它们所得税额不管你用相临的哪如 2000元:所得税额=2000*0.15-125=175 2000*0.10-25=175 又如 5000元:所得税额=5000*0.20-375=625 5000*2、如上式描述来看,我们不难发现:(向从高级到低级看)当计税金额刚好为2000时,级数3的结果与级数2运算的结果相同,而当计税金额大于2000时(即属于第3档),如工资那么 2200*0.15-125 必定大于 2000*0.15-125,当然也就大于 2000*0.1-25了,但由于超过临界点的200的增幅为0.将两式进行比较可见: 2200*0.15-125 = 2000*0.15-125+200*0.15 >> 2200*0.1-25 = 2000*0.1-25+200*0.1 显然因此,2200*0.15-125 必定大于 2200*0.1-25(向从低级到高级看)当计税金额刚好为5000时,级数4的结果才与级数3运算的结果相同,而当计税金额小于5000时(即属于第3档),如工那么 2200*0.2-375 是否小于 2200*0.15-125,我们可以看到税率百分比是线性0.05增加,而扣除数125(3级)与37提取公因式来简化上式:(2200*0.2-375)-(2200*0.15-125)=2200*(0.2-0.15)-(375-125)=2200*0.05-250 明显地,该也就是说,级别4的降幅(扣除数)明显高于级别3的降幅,因此,2200*0.15-125 是大于 2200*0.2-375 的。
个人所得税计算方法

个人所得税计算方法一、每月的工资、薪金收入个人所得税1、月工资、薪金收入的内容月工资薪金收入是指工资、津贴、科研劳务、课时酬金、奖金、补贴以及在校取得的其他所得,不包含住房公积金、社会保险(工资中)。
2、个人所得税计算方法:月个人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月工资、薪金收入-费用扣除标准)*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月工资薪金收入-1600)*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如:某教授本月取得工资1000元,津贴2000元,课时费收入500元,科研劳务收入1000元,则本月应纳个人所得税计算如下:本月应纳个人所得税=〔(1000+2000+500+1000)-1600〕*15%-125=310(元)注:我校当月工资、薪金收入应纳个人所得税在次月的工资中代扣代缴。
二、年终一次性奖金个人所得税1、全年一次性奖金全年一次性奖金是指行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等扣缴义务人根据其全年经济效益和对雇员全年工作业绩的综合考核情况,向雇员发放的一次性奖金。
取得全年一次性奖金,单独作为一个月工资、薪金所得计算纳税,在一个纳税年度内,对每一个纳税人,该计税办法只允许采用一次。
取得除全年一次性奖金以外的其它各种名目奖金,如半年奖、季度奖、加班奖、先进奖、考勤奖等,一律与当月工资、薪金收入合并,按税法规定计算缴纳个人所得税。
2、一次性奖金应纳税额=当月取得全年一次性奖金×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如:某教授12月取得全年一次性课时酬金50000元,则年终一次性酬金个人所得税计算如下:确定税率:50000/12=4166.70 则税率为15%年终奖金个人所得税=50000×15%-125=7375(元)附表:个人所得税税率表(工资、薪金所得适用)级数全月应纳税所得额税率(%)税率速算扣除数1 不超过500元的5%2 超过500元至2000元的部分10%253 超过2000元至5000元的部分15%1254 超过5000元至20000元的部分20%3755 超过20000元至40000元的部分25%13756 超过40000元至60000元的部分30%33757 超过60000元至80000元的部分35%63758 超过80000元至100000元的部分40%10375年终奖缴税算法个税法修改后,有关纳税人全年一次性奖金如何计算缴纳个税一度引发关注。
个人工资所得税计算方法

个人工资所得税计算方法个人工资所得税是指个人从事劳动、劳务所取得的工资、薪金所应缴纳的税款。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及其实施条例的规定,个人工资所得税的计算方法主要包括计算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和速算扣除数等环节。
下面将详细介绍个人工资所得税的计算方法。
首先,个人工资所得税的计算需要先确定应纳税所得额。
应纳税所得额是指个人取得的各项所得额减除费用、捐赠等专项附加扣除后的余额。
具体计算方法为,应纳税所得额=工资、薪金所得额-5000元-专项附加扣除。
其次,确定适用税率。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规定,适用税率分为7个级次,分别为3%、10%、20%、25%、30%、35%和45%。
根据应纳税所得额的不同范围,确定适用的税率。
最后,计算速算扣除数。
速算扣除数是指根据适用税率和应纳税所得额确定的扣除数,用于简化计税过程。
速算扣除数的确定需根据适用税率和应纳税所得额进行查表计算得出。
综上所述,个人工资所得税的计算方法包括确定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和速算扣除数。
在实际操作中,个人可以根据自己的工资收入和相关扣除项,利用个人所得税计算器或者求助税务机关进行准确计算。
对于雇主来说,也需要按照国家税收法规的要求,依法代扣代缴个人工资所得税,保障员工的合法权益。
个人工资所得税的计算方法对于每个劳动者来说都是十分重要的。
正确的计算方法不仅可以帮助个人合理安排财务,减少税负,还可以避免因税收问题而导致的法律风险。
因此,建议每个劳动者都要了解并熟悉个人工资所得税的计算方法,以便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合理规划个人财务,避免不必要的税收风险。
总之,个人工资所得税的计算方法是一个复杂而又重要的问题,需要我们认真对待。
只有正确理解和掌握了个人工资所得税的计算方法,才能更好地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合理规划个人财务。
希望本文能够帮助大家更好地了解个人工资所得税的计算方法,为个人税收问题提供一些参考和帮助。
个人所得税计算实例讲解(2011注税教材)

第六节应纳税额的计算(全面掌握)内容:11个税目计算(分类分项计算方法)、15项特殊问题一、工资、薪金所得的计税方法(一)应纳税所得额工资、薪金所得实行按月计征的办法。
自2008年3月1日起,减除费用由1 600元调整为2 000元。
因此,工资、薪金所得以个人每月收入额固定减除2 000元费用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
计算公式为:应纳税所得额=月工资、薪金收入-2 000元(二)减除费用的具体规定——月扣除4 800元1.附加减除费用。
附加减除费用所适用的具体范围是:(1)在中国境内的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中工作的外籍人员;(2)应聘在中国境内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国家机关中工作的外籍专家;(3)在中国境内有住所而在中国境外任职或者受雇取得工资、薪金所得的个人;(4)华侨和香港、澳门、台湾同胞。
2.雇佣和派遣单位分别支付工资、薪金的费用扣除。
(1)只有雇佣单位在支付工资、薪金时,才可按税法规定减除费用,计算扣缴税款;(2)派遣单位支付的工资、薪金不再减除费用,以支付全额直接确定适用税率,计算扣缴个人所得税。
【例题·综合题节选】(2010年)我国公民陆某是境内M公司工程师,2009年3月,M公司派陆某到境内N公司协助完成一项重要工程,在N公司工作期间,M公司继续向陆某支付工资,但取消职务奖金,由N公司每月向陆某支付补助。
2009年陆某收入如下:(1)在M公司每月取得基本工资5 000元。
(2)1~2月份从M公司每月取得职务工资4 000元。
(3)3~12月份从N公司每月取得补助6 000元。
(4)陆某为M公司监事会成员,12月份领取监事费30 000元。
根据以上资料,回答下列问题:(1)N公司每月向陆某支付工资时,应代扣代缴个人所得税()元。
A.475.00B.777.27C.825.00D.1 425.00[答疑编号1752020401:针对该题提问]『正确答案』A『答案解析』在雇佣单位和派遣单位每个月支付工资代扣代缴的时候,只有雇佣单位N公司扣除费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800
实际附加减除费用适用范围有:
1.在中国境内的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中工 作的外籍人员; 2.应聘在中国境内的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 体、国家机关中工作的外籍专家; 3.在中国境内有住所而在中国境外任职或者受 雇取得工资、薪金所得的个人; 4.国务院财政、税务主管部门确定的其他人员。
【例9-3】王华系某市恒鑫公司职工, 2009年10月份王华应付职工薪酬为5 500 元,“代扣个人项目”的金额为990元,其 中:代扣水电费150元;代扣基本养老保险 费240元;代扣基本医疗保险费140元;代 扣失业保险费60元;代扣住房公积金400元。 试计算10月份王华应缴纳的个人的所得税额 应纳税所得额=5 500-3500-(240+140 +60+400)=1 160(元) 应纳税额=1160×3%=34.8(元)
假设河职院外语系一名外籍 专家上个月工资为9000元, 三险一金为1500元,那么这 位外籍专家上个月的应纳税 所得额为多少元?
二、应纳税额计算 公式为: 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 【例9-1】洪利有限公司经理张某系中国公民,张某 11月份的工资收入为8 000元,“三险一金”为1 500元,试计算11月份应纳个人的所得税额: 计算过程如下: 第一步:计算应纳税所得额 应纳税所得额=8 000-1 500-3500=3000(元) 第二步:计算应纳税额 应纳税额=3000×10%-105=195(元)
第三节 个人所得税的计算
——工资、薪金所得的计税方法
一、应纳税所得额计算
工资、薪金所得按月计征
应纳税所得额=月工资、薪金收入-3500
扣“三险一金”后的收入
假设老师上个月工资为 6000元,三险一金为1200 元,那么老师上个月的应纳 税所得额为多少元?
注
意
如果纳税人是在中国境内无住所而在境内 取得的工资、薪金所得和在中国境内有住所而 在境外取得的工资薪金所得,每月可附加减除 费用1300元。
案
例
河源理工学校09级会计2班蓝小茹同学的 爸爸在河源南方供电网工作,为了上班方便, 蓝小茹爸爸住在单位的宿舍里。 10月份小茹爸 爸的工资是8000元,考勤津贴500元,加班补 贴1000元,独生子女补贴400元,需要代扣的 款项金额有2400元,其中代扣水费80元,代 扣电费120元,代扣养老保险600元,代扣医 疗保险400元,代扣失业保险200元,代扣住 房公积金1000元,那么蓝小茹的爸爸10月份 要缴纳多少的个人所得税呢?
总
结
一、应纳税所得额的计算 应纳税所得额=月工资、薪金收入—3500 应纳税所得额=月工资、薪金收入—3500—1300
二、应纳税额的计算 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 Х 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
课后作业
第159页第2题
河源理工学校某位高级老师10月份的 工资收入为6300元,三险一金为1200 元,请帮忙计算该老师10月份应缴纳的 个人所得税。
河源理工学校某位高级老师10月份的基 本工资收入为6300元,奖金100元,考勤津 贴200元,独生子女补贴150元,三险一金 为1200元,那么该老师10月份应缴纳的个 人所得税又该如何计算呢?
【例9-2】 在例9-1中,假设张 易某系外籍专家,11月份的工资收 入为9 500元,试计算其11月份应 纳个人所得税额:
应纳税所得额=9 500-4800=4 700(元) 应纳税额=4 700×20%-555=385(元)
河职院外语系有一名外籍专家,他上 个月的工资为8600元(已扣除三险一 金),请问该外籍专家上个月要缴纳多 少个人所得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