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__制冷压缩机

合集下载

活塞压缩机的操作与维修

活塞压缩机的操作与维修

第二章活塞式制冷压缩机的操作与维修第一节活塞式制冷压缩机的操作1、开机前的准备工作(1)开机前应先查看运行记录,了解压缩机的停机原因。

如果是因故障停机,必须检查是否已检修完好。

(2)检查曲轴箱油位是否正常;卸载装置是否拨在“0”位;冷却水套供水是否正常。

(3)检查油温,如果太低进行加热。

(4)检查系统管道阀门是否处于合适状态。

(5)检查贮液器、低循桶液面是否保持合适的高度。

(6)检查其它设备,如风机、水泵等运转是否正常。

2、活塞制冷压缩机的开机操作(1)单级制冷压缩机的开机操作a.将压缩机卸载装置拨至“0”位。

b.先转动油精过滤器的手柄数圈,防止油路堵塞,油泵不上油。

c.转动联轴器2~3圈,检查是否过重,若盘车过重,应检查原因,加以排除。

d.开启排气截止阀。

e.接通电机电源,启动压缩机。

建立起油压之后,增载一组汽缸。

f.缓慢开启吸气截止阀并注意电流表的数值。

如果听到液击声音,应立即将吸气阀关小,待液击声音消除后,再慢慢开启吸气阀。

吸气压力达到0.1~0.2Mpa时,增加一档负载。

调节时,每隔2~3分钟增加一组汽缸并观察油压的变化。

如果容量调大后,发现有液击声,立即调小容量,约过5~10分钟后再增加容量。

直至吸气阀完全打开,能量调至所需的容量。

g.调整油压,使之比吸气压力高0.15~0.3Mpa。

h.根据蒸发器的负荷情况,缓慢开启、调节供液阀。

i.填写运转记录。

(2)单机双级制冷压缩机的开机a.单级制冷压缩机开机操作1~3条适用。

b.开启高、低压级的排气截止阀,吸气阀是关闭的。

c.接通电机电源,启动压缩机。

建立起油压之后,缓慢开启高压级汽缸的吸气截止阀并将高压级增载。

当中间压力降至0.1Mpa时,再缓慢开启低压级汽缸的吸气阀及调节容量。

其它操作程序与单级相同。

(3)配搭双级压缩机的开机配搭双级压缩机的开机程序与单级相同。

只不过先开启高压级压缩机,待中间压力降至0.1Mpa 时,再启动低压级制冷压缩机。

第二章 制冷原理

第二章 制冷原理
优点: 缺点: ★耗水量少(水冷式冷凝器的3~5%) ★冷凝管暴露于空气中易于腐蚀 ★空气流量不大 ★水在冷凝管外汽化时矿物质完 全 留在管子表面,水垢层增长较快, 故冷却水需软化处理。
制冷原理 五、制冷剂
制冷剂是进行制冷循环的工作物质。 对制冷剂的要求 理想的制冷剂要求化学性质是无毒、无刺激性气味、对金属腐蚀作用小、与润滑油 不起化学反应,不易燃烧、不易爆炸、并且要求制冷剂有良好的热力学性质,即在 大气压力下它在蒸发器内的蒸发温度要低、蒸发压力最好与大气压相近;制冷剂在 冷凝器中、冷凝温度对应的压力要适中,单位制冷量要大,汽化热要大,而液体的 比热要小,气体的比热要大。要求制冷剂的物理性质:凝固温度要低、临界温度要 高 (最好高于环境温度),导热系数和放热系数要大,比重和粘度要小,泄漏性要小。
制冷原理
德玛仕技术部 主讲人:印定兵 2018年08月15日
第二章
制冷原理
制冷原理
制冷原理 一、蒸气压缩式制冷原理
蒸气制冷是利用某些低沸点的液态制冷剂在不同压力下汽化时吸热的性质来实现 人工制冷的。 在制冷技术中,蒸发是指液态制冷剂达到沸腾时变成气态的过程。液态变成气态 必须从外界吸收热能才能实现,因此是吸热过程,液态制冷剂蒸发汽化时的温度叫做 蒸发温度,凝结是指蒸汽冷却到等于或低于饱和温度,使蒸汽转化为液态。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能够观察到许多蒸发吸热的现象。比如,我们在手上擦一些 酒精,酒精很快蒸发,这时我们感到擦酒精部分反应很凉。又如常用的制冷剂氟利昂 F-12液体喷洒在物体上时,我们会看到物体表面很快结上一层白霜,这是因为F-12的液 体喷到物体表面立即吸热,使物体表面温度迅速下降(当然这是不实用的制冷方法,制 冷剂F-12不能回收和循环使用)。目前一些医疗机构采用的冷冻疗法即是利用了这一原 理。 蒸气压缩式制冷是利用液态制冷剂汽化时吸热,蒸汽凝结时放热的原理进行制冷的。

制冷压缩机2第二章往复式制冷压缩机课件

制冷压缩机2第二章往复式制冷压缩机课件

等于1的计算误差很小,因此可得
p1(Vc+Vp)=ps0(Vc+Vp-ΔV″)
ΔV″=(Vc+Vp)
(
pso ps0
p1 )
=(Vc+Vp)Δps1/ps0
以此式代入式(2-8),则λp=1-
1 c ps1 v pso
(2-16)
在λp的近似计算中,为简便起见,甚至可令c=0,则其近似公式便成为
Vx=V″Ts0/T6
和计算λp时一样,近似地取过程1-6的多变压缩过程指数为1,则T1=T6。用 此关系和上式,从式(2-9)可得
λT=Vx/V″=Ts0/T1
(2-18)
热力性能
λT不同于λV和λp,它的数值不能从示功图上直接求出。利用试验所得的ηV、 λV和λp值,根据式(2-11)可以求得温度系数和泄漏系数的乘积λlλT。对于顺流立 式压缩机,有经验公式
热力性能
4)在排气过程中,气体需克服流动阻力,因而排气终止时,p3>pdk,或写成 p3=pdk+Δpd3,而理论循环的排气过程为b—c,排气过程中气体的状态不变,压力 为pdk,温度为Tdk。
5)气缸内部的不严密性和可能发生的吸、排气阀延迟关闭都会引起气体 的泄漏损失。
6)就进入压缩机的制冷剂成分和状态而言,在理论循环中假设制冷剂为 纯粹的干蒸气,但在实际运转时,往往有一定数量的润滑油随同制冷剂在制冷 系统中循环;此外,有时被吸入的制冷剂为湿蒸气,这均影响压缩机的输气能力 和功耗。
2)由于吸气阀的弹簧力,使余隙容积中的气体一直膨胀至点4,气体才被吸 入气缸。气体进入气缸后,一方面因流动阻力而降低压力,另一方面与所接触 的壁面以及余隙容积中的气体进行热交换,使吸气终止时缸内气体压力变为 p1=ps0-Δps1,温度变为T1(图2-5a的点1),T1>Ts0,而理论循环的吸入过程为d-a,吸入 过程中气体的状态不变,压力为ps0,温度为Ts0。

制冷学讲稿第二章

制冷学讲稿第二章

第二章制冷机械
l
l
l
l
第一节蒸汽压缩式制冷压缩机
l
l
第一节蒸汽压缩式制冷压缩机
l
l
第一节蒸汽压缩式制冷压缩机
l
l
l
第一节蒸汽压缩式制冷压缩机
l
l
l
l
l
l
l
第一节蒸汽压缩式制冷压缩机l
l
l
l
第一节蒸汽压缩式制冷压缩机l
二位数字,表示气缸直径,以
一个字母,表示气缸排列方式
一个字母,表示制冷剂种类
一位或二位数字,表示气缸数目
第一节蒸汽压缩式制冷压缩机l
l
第一节蒸汽压缩式制冷压缩机
l
l
l
第一节蒸汽压缩式制冷压缩机
l
l
第一节蒸汽压缩式制冷压缩机
第一节蒸汽压缩式制冷压缩机
l
l
第一节蒸汽压缩式制冷压缩机
l
l
l
l
第一节蒸汽压缩式制冷压缩机l
l
l
第一节蒸汽压缩式制冷压缩机
l
l
l
l
第一节蒸汽压缩式制冷压缩机
l
l
第一节蒸汽压缩式制冷压缩机
l
l
第一节蒸汽压缩式制冷压缩机l
第一节蒸汽压缩式制冷压缩机
l
l
l
l
第一节蒸汽压缩式制冷压缩机l
第一节蒸汽压缩式制冷压缩机l
8FS10型制冷压缩机总体结构
第一节蒸汽压缩式制冷压缩机
第一节蒸汽压缩式制冷压缩机
第一节蒸汽压缩式制冷压缩机
第一节蒸汽压缩式制冷压缩机。

制冷压缩机操作规程(4篇)

制冷压缩机操作规程(4篇)

制冷压缩机操作规程一、总则制冷压缩机是制冷设备的核心部件,在制冷系统中起到压缩工质、增大制冷量的作用。

为了确保制冷系统的正常运行和操作人员的安全,制冷压缩机的操作必须符合以下规程。

二、操作前准备1. 检查制冷压缩机的外观是否完好,有无明显异常现象。

2. 检查压缩机的电源是否正常,电线是否接地良好。

3. 检查制冷系统中的冷媒是否充足,压力是否正常。

4. 确保操作人员已经具备相关的安全知识,了解操作规程,并戴好必要的防护用品。

三、操作步骤1. 打开电源开关,激活制冷压缩机。

2. 检查压缩机的运行状态,确认无异常后,观察压力表和温度计读数,确保系统运行正常。

3. 根据需要调节压缩机的工作状态,包括调整排气压力、工作频率等,但需确保不超过设备规定的运行范围。

4. 定期检查和清除制冷压缩机的排水装置,防止水分滞留导致故障。

5. 检查机械部件的工作情况,包括轴承是否润滑、传动部件是否正常等,如有发现异常及时进行维修和更换。

6. 定期保养制冷压缩机,包括清洁、润滑、紧固螺栓等维修工作,确保其良好的工作状态。

7. 在停机前,先将负载减小至最小,然后断开电源开关,停止制冷压缩机的运行。

四、操作注意事项1. 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业培训并持有相关证书,否则禁止操作制冷压缩机。

2. 操作人员在操作制冷压缩机时必须戴好防护用品,包括眼镜、手套、口罩等,以防意外伤害。

3. 操作人员应定期进行体检,确保自身身体健康,无禁忌症,以保证操作安全。

4. 禁止在制冷压缩机运行时随意接近或触摸设备,以防止意外伤害。

5. 制冷压缩机运行期间,应保持周围环境清洁,防止杂物堆积影响设备工作。

6. 在停机前,必须确保负载已经减小到最小,然后再停止制冷压缩机的运行,以免发生突然停机引起的设备损坏。

五、操作后事项1. 停机后,及时清理制冷压缩机周围的杂物,保持设备干净整洁。

2. 对制冷压缩机进行维护保养,包括清洗设备表面、润滑部件、更换滤芯等。

3. 清洁和维修过程中,禁止使用腐蚀性和磁性材料,以免对设备造成损坏。

压缩机结构方案

压缩机结构方案

第二章制冷压缩机结构方案一、制冷压缩机的总体结构方式二、开启式压缩机三、全封闭式压缩机四、东贝压缩的系列分布分为E,B,N,CT,CJ,NE,NB,W,C五、东贝压缩的结构分类一)按支承方式分类1、双支承结构2、单支承结构二)、按簧的方式分类1、挂簧式2、压簧式GL系列压缩机的蒸发温度范围是(-30~-5)℃,用于冷冻和冷藏。

与GL系列压缩机类似,MT系列压缩机的电动机也上上部,见图。

吸气经电动机、气缸、排气消声器后流入置于润滑油中的排气管,从压缩机底部排出。

在MT系列压缩机中,电动机外装有护套1,它一方面阻止制冷剂直接冲击电动机组,使它免遭损坏,另一方面引导制冷剂从电动机顶部进入,电动机绕组的温度因此降低20℃左右。

MT系列压缩机的其它特点是:①吸入气体所含液滴的大部分在进入电动机上端时已被分离,在进入电动机后又受到电动机的加热使液态制剂气化,因而对避免液击有利。

②大部分排气管浸在润滑油中,经过排气消声器的高温气体先在排气管内与润滑油进行热交换,再流出压缩机。

这两个特点使它特别适用于热泵系统。

系统作热泵运行时,室外机表面可以结霜,使吸入压缩机的回流气中大量带液,此时MT系列压缩机的分离液滴功能可确保压缩机免遭液击。

冬天室外机中润滑油温度主低是热泵运行的一大障碍,利用排气加热润滑油使问题能较好的解决。

由于电动机用吸气冷却,壳体散热已不起多大作用,因此在一些对噪声限制特别严格的场合,MT系列压缩机的外壳用隔声材料包起来。

采用吸气流经电动机的结构,其缺点之一是增加了吸气过热度,降低了容积效率和能效比,因而在一些压缩机中,将电动机置于下部,如TL系列产品。

吸气在机壳内转向后,经吸气消声器、气缸、排气消声器、排气管流出机壳。

电动机和压缩机组合后用三个设于壳体上部的弹簧悬挂。

为防止油温过高,设油冷却器。

吸气进入机壳后因转向使大部分液滴分离,分离后的液态制冷剂流入壳底时对润滑油也有一些冷却作用。

压缩机曲轴的轴承座与机体分别制造后装配在一起,便于铸造。

制冷压缩机讲义第二章

制冷压缩机讲义第二章

Δ第二章,活塞式制冷压缩机的工作原理和基本热力计算熟悉活塞式制冷压缩机的工作过程,掌握理论工作过程和实际工作过程的差异,能正确分析影响活塞式制冷压缩机输气量和输气系数的各种因素,掌握输气系数、制冷量、功率和效率的计算方法。

能正确运用性能曲线图。

第一节,单级活塞式制冷压缩机的工作原理和理想工作过程,分析工作原理就是要研究压缩机的工作过程,一般要通过它的工作循环来说明。

压缩机工作循环:是指活塞在汽缸内往复运动一次,缸内汽体经过一系列状态变化重现原始状态所经过的全部过程。

为了便于分析实际工作过程,我们设想存在没有余隙容积损失和能量损失的理想工作过程,将它作为实际工作过程的比较标准。

(便于简化分析)一、活塞式制冷压缩机理论工作过程的理想条件。

1、压缩机没有余隙容积,理论输气量与汽缸容积相等。

2、吸气和排气过程没有压力损失,(吸气压力等于蒸发压力,排气压力等于冷凝压力)3、吸气与排气过程中无热量传递,即汽体与汽缸壁无热交换,绝热压缩。

4、无漏气损失。

高低压汽体不发生串漏。

5、无摩擦损失。

运动机件在工作中没有摩擦,不消耗摩擦功。

(电机功率消耗全部转化为压缩功。

)二、压缩机理论工作过程的组成。

压缩机的理论工作过程由吸气过程、压缩过程、排气过程组成。

1、吸气过程。

活塞从外止点向右运动时缸内容积增大,压力降低,吸气管中压力为P1的汽体顶开吸气阀进入汽缸内,直到活塞一向内止点,吸气完毕。

吸气过程结束。

吸气过程体积增大,压力不变,过程线为0——1.2、压缩过程,当活塞从内止点向左移动时,吸气阀关闭,缸内容积缩小,汽体压力逐渐升高,当压力身高到排气管压力P2时,排气阀会打开,此时压缩过程结束,如图1——2点,特点:体积缩小压力升高。

3、排气过程。

当汽缸内压力升高到P2时,汽体顶开排气阀片进入排气管,活塞继续向左移动,缸内体积缩小,压力不变。

直到活塞移到外止点。

此时缸内汽体排尽,排气过程结束。

过程线2——3,特点:体积缩小,压力不变。

制冷压缩机讲义第二章

制冷压缩机讲义第二章
注意:压缩过程结束时汽缸内压力高于排气腔压力,它使压缩机内压力比高于外压力比。
始,活塞运动到外止点,排气过程结束,排气阀片关闭。排气过程压力有波动,先高后低。
3、膨胀过程:
排气终了,汽缸余隙内还有没有排完的高压汽体。活塞从上止点向下运动时,由于汽缸内压力高于吸气腔压力,吸气阀片不开。随着活塞向下运动,缸内汽体体积扩大,压力下降,当缸内汽体压力低于吸气腔压力,压差能克服吸气阀片重力和阀片弹簧力顶开吸气阀片时,膨胀过程结束,吸气过程开始。
压缩机工作循环:是指活塞在汽缸内往复运动一次,缸内汽体经过一系列状态变化重现原始状态所经过的全部过程。
为了便于分析实际工作过程,我们设想存在没有余隙容积损失和能量损失的理想工作过程,将它作为实际工作过程的比较标准。(便于简化分析)
一、活塞式制冷压缩机理论工作过程的理想条件。
1、压缩机没有余隙容积,理论输气量与汽缸容积相等。
三、输气系数及其影响因素。
1、输气系数的定义。
定义:
输气系数:指压缩机的实际排气量Vs与理论排气量Vh的比值。称为压缩机的输气系数λ。即λ=Vs/Vh.
因为实际排气量总是小于理论排气量,所以λ值总是小于1.λ值越小,压缩机排气效率越低。
实际排气量低于理论排气量是各种原因造成的,包括余隙容积、吸排气压力损失、汽体与汽缸壁之间的热交换、泄漏等。所以输气系数是个综合系数,可以写成是容积系数λv、压力系数λp、温度系数λt和泄漏系数λl的乘积的形式,
实际工作过程存在余隙容积,存在压力损失,存在热交换,存在泄漏,要消耗摩擦功。
二、实际工作过程。
实际工作过程由四部分组成。
1、压缩过程,
活塞从下止点开始向上运动,压缩过程开始,此时吸气温度低于汽缸壁温度,从汽缸壁吸热膨胀,活塞向上运动,汽缸内体积缩小,压力升高,汽体温度也升高,当压力升高到一定程度,缸内汽体温度等于汽缸壁温度,压力继续上升,汽体温度将高于汽缸壁温度,此时缸内汽体向汽缸壁放热,当活塞压缩到一定程度时,缸内汽体压力高于排气腔压力,压差足以克服排气阀片重力和阀片弹簧力顶开排气阀片时,排气阀片被顶开,此时压缩过程结束,排气过程开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压力系数 它反映了吸气压力损失对压缩机输气量的影响。经推导和分析可 知,可用下式表示:
3)温度系数 λ
T
它反映在吸气过程中,因气体的预热对输气量的影响。 吸入气体与壁面的热交换是一个复杂的过程,与制冷剂的种类、压 缩比、气缸尺寸、压缩机转速、气缸冷却情况等因素有关。λ T 的数 值通常用经验公式计算。对于开启式压缩机为 对于封闭式制冷压缩机为
压缩机的指示效率也可由图查取。
2、轴功率、摩擦功率与机械效率
由原动机传到曲轴上的功率称为轴功率,用Pe表示。轴功率的一部分直接 用于压缩气体,称为指示功率,用Pi表示;另一部分用于克服曲柄连杆机构等 的摩擦阻力,称为摩擦功率,用Pm表示。两者之比值称为机械效率,用η m表 示。即 制冷压缩机的机械效率一般在0.75~0.9之间。 图示出机械效率η m与压缩比ε 之间的关系曲线。由图可见,η m随ε 的 增加而下降。这是因为ε 增大,指示功率减少而摩擦功率几乎保持不变,从 而导致η m下降的缘故。
(2)轴功率、摩擦功率和机械效率 由原动机传到曲轴上的功率称为轴功率Pe
一部分直接用于压缩气体 称为指示功率用Pi表示
另一部分用于克服曲柄连杆机构等的摩 擦阻力,称为摩擦功率,用Pm表示
两者之比值称为机械效率,用ηm表示
Pi Pi m Pe Pi Pm
①选用合适的气缸间隙,适当减少活塞环数
◎活塞式单机双级制冷压缩机
压缩机型号的表示方法:
三、
1、基本结构
活塞式压缩机的工作原理及性能
一、活塞式制冷压缩机的工作过程
2、工作过程
[1].上止点:活塞在汽缸中作反复运动时,最上端的位置。 [2].下止点:活塞在汽缸中作反复运动时,最下端的位置。
[3].活塞行程:上止点与下止点之间的距离,通常用S表示。




5、按气体压缩的级数分类 分为单级压缩和多级(一般为两级)压缩制冷压缩机。 6、按制冷量的大小分类 分为大型(550KW以上)、中型和小型(25KW以 下)三种。 7、按压缩机工作的蒸发温度范围分类 高温(-10—+10)中温(-20—-10)低温(-45— -20) 8、按压缩机的转速分类 低速(300r/min以下)、中速、高速 (1000r/min以上) 9、按压缩机容积流量分类 微型(小于1m3/min)、小型(1-10m3/min)中型、 大型(100m3/min以上)
A.活塞式制冷压缩机的理想工作过程。 在p-V图上是由三个过程组成,即:
吸气过程
压缩过程 排气过程 在压缩机的理想工作过程中,排气过程 的结束与吸气过程的开始是同步进行的。 在p-V图上形成由4-1-2-3-4组成的封闭的环 线,称之为压缩机的理想工作循环。
单级活塞式压缩机的理论循环 a)理论工作过程 b) 气缸、活塞结构原理

(2)排气温度的计算公式:压缩机的排 气温度取决于压力比、吸排气阻力损失、 吸气终了温度和多变压缩过程指的排气温度(K); T1压缩机吸气终了温度(K); 压力比,,pk为冷凝压力,p0为蒸发压力; 0 吸、排气相对压力损失 n多变压缩过程指数,近似取制冷剂的等熵指数

(3)降低排气温度的主要措施





1)设计时首先要限制压缩机单级的压力比,高压力比应采用 多级压缩中间冷却的办法来实现。在运行中要防止冷凝压力 过高,蒸发压力过低等故障。降低吸排气阻力实际上也起到 了减小气缸中实际压力比的作用。 2)加强对压缩机的冷却,削弱对吸入制冷剂的加热,以降低 吸气终了制冷剂的温度和多变压缩过程指数是降低排气温度 的有效途径,如:缩小排气腔与吸气腔之间的分割面;气缸 盖上设置冷却水套;吸气管外包以隔热层等。 3)在封闭式压缩机中,提高内置电动机的效率,减少电动机 的发热量对降低排气温度具有重要作用。 4)在低温制冷压缩机中,为了降低排气湿度,还可采用直接 向排气管喷入液态制冷剂的方法。 5)在同样的蒸发温度和冷凝温度时,不同的制冷剂有不同的 排气温度,例如R134a的排气温度低于R22的排气温度,因 而合理地选用制冷剂是控制排气温度的重要方法。
第二章 制 冷 压 缩 机
第一节 活塞式制冷压缩机
一、压缩机分类
1、按压缩机工作原理分类 容积式压缩机、动力式压缩机
容积式: 通过工作容积的变化来完成气体的压缩和输送过
程。容积型又可分为往复式(往复活塞式)和回转式
两种。往复式压缩机的活塞在气缸中作来回往复运行; 回转式压缩机的转子在气缸内作旋转运行,主要有螺
开启式压缩机曲轴输入端伸出机壳以外(此处必须 安装轴封),通过传动装置与电动机相连。
半闭式压缩机
电动机和压缩 机装在同一组 合的机体内, 共用一根轴, 勿需轴封。各 端盖用垫片和 螺栓相连防漏。 (中、小型机)
半封闭式压缩机实物图片
闭式压缩机
压缩机和电动机组装在 一个密闭的薄壁机壳内, 共用一根轴。机壳由两 部分焊接而成。取消轴 封。露在机壳外的只焊 有吸排气管、其他(如 喷液管)必要管道和电 源线。(小型、微型机)
杆式。
动力式: 利用气体在高速转动的叶轮中提高速度,再将气
体的动能转化为压力能,从而完成气体的压缩和输送
过程。目前常用的是离心式。
离心压缩机


2、按使用的工质分类 分为氨压缩机、氟利昂压缩机、异丁烷 压缩机等。 3、按气缸布置方式分类 分为卧式、直立式和角度式三种类型。 4、按压缩机的密封方式分类 分为开启式和封闭式两大类。
4)泄漏系数
它反映压缩机工作过程中由于泄漏而引起的对输气量的影响。 1)当转速大于720r/min,c = 3%~ 4%时 2)对双级压缩机的低压级
二、压缩机的功率和效率 1、指示功率与指示效率
单位时间内所消耗的指示功,称为压缩机的指示功率。理想循环中压缩1kg 制冷剂所消耗的功Wts,与实际循环中所消耗的功Wi的比值,称为压缩机的指 示效率,用η i表示。


压缩机的排气温度
(1)排气温度过高的危害性:




1)排气温度过高,将使输气系数降低和轴功率增加;润滑油粘度 降低,使轴承和气缸、活塞环产生异常磨损,甚至会引起烧毁轴瓦 和气缸拉毛的事故。 2)过高的压缩机排气温度促使制冷剂和润滑油在金属的催化下出 现热分解,生成对压缩机有害的游离碳、酸类和水分。酸类物质会 腐蚀制冷系统的各组成部分和电气绝缘材料。水分会堵住毛细管。 积炭沉聚在排气阀上,既破坏了其密封性,又增加了流动阻力。积 碳使活塞环卡死在环槽里,失去密封作用。剥落下来的碳渣若被带 出压缩机,会堵塞毛细管、干燥器等。 3)压缩机的过热甚至会导致活塞的过分膨胀而卡死在气缸内,以 及封闭式压缩机内置电动机的烧毁。 4)排气温度过高也会影响压缩机的寿命,因为化学反应速度随温 度的升高而加剧。一般认为,电气绝缘材料的温度上升10℃,其寿 命要减少一半。这一点对全封闭式压缩机显得特别重要。
3.活塞式制冷压缩机的实际工作过程
压缩机的实际工作过程与理想工作过程存在着很大的差异。主要原因是: 压缩机存在余隙容积;吸气与排气时有压力损失;制冷剂与机件之间不可避 免地存在热交换和摩擦损失以及气缸的泄漏损失等。
压缩机的实际工作循环是由膨胀、吸气、压缩、排气四个工作过程组成的。
图中的3-4表示膨胀过程,4-1表示吸气过程,1-2表示压缩过程,23表示排气过程。故同图3-6相比,实际循环多一个膨胀过程。 与理想工作过程相比,压缩机实际工作过程的输气量减少,耗功量增大。
开启式: 压缩机与其驱动电机分成两体,中间用联
轴器或皮带相连接。
半封闭式: 压缩机的机壳与电机外壳铸成一体,构 成一个密封的机身, 但内部分隔开。其特点是,结构紧
凑、体积小、重量轻、工艺先进、密封性较开启式好。
全封闭式: 压缩机及其驱动电机共用一个主轴,两 者组装在一个焊接成型的密闭壳体中,形成封闭结构。 壳体通常用焊接的方法封接,密封外壳上只留几根小直 径的短管接头和电源线座。
活塞式制冷压缩机
活塞式制冷压缩机示意图
1.活塞式制冷压缩机的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 结构:机体、曲轴、连杆组件、活塞组件、气 缸及吸排气阀 原理:压缩过程;排气过程;膨胀过程;吸气 过程。
活塞式制冷压缩机示意图
二、 活塞式压缩机的热力性能
1.压缩机的输气量
压缩机的输气量是指在单位时间内,由吸气 腔往排气腔输送的气体质量,单位是m3/s 或m3/h
应注意到:对于半封闭和全封闭压缩机, 性能曲线一般是反映蒸发温度与同轴电动机 输入电功率之间的关系,这样能比较直观地 反映总耗电量,对用户有较实用的参考价值。
2、压缩机的功率和效率
(1)、指示功率与指示效率
指示功Wi:直接用于完成气缸中工作循环所消耗的功
指示功率pi:单位时间内所消耗的指示功。
[4].工作容积:上止点与下止点之间气缸工作室的容积,以Vp表示
[5].余隙容积:活塞位于上止点时,活塞顶面与汽缸端面之间的容积,汽 阀通道(与汽缸一直相通的)及第一道活塞环以上的环形容积的总和,以Vc 表示。
[6].相对余隙容积:余隙容积与汽缸工作容积之比,以C表示,
上止点
下止点
压缩机的工作过程通过它的工作循环来 说明的。所谓工作循环是指活塞在气缸内 往复运动一次(相当于曲轴旋转一周),缸内 气体经过一系列状态变化重现原始状态所 经过的全部历程。
四、压缩机的运行特性曲线和工况 1、运行特性曲线 压缩机的运行特性是指在规定的工作范围内运行时,压缩机的制冷量和功率随工 况变化的关系。如图是47FG(4FV7K)型压缩机的性能曲线。 由性能曲线可见:当蒸发温度一定时,随 着冷凝温度的上升,制冷量减少,而轴功率 增大;当冷凝温度一定时,随着蒸发温度的 下降,制冷量减少。通过性能曲线,可以较 方便地求出制冷压缩机在不同工况下的性能 系数COPe,它的数值也是随冷凝温度和蒸发 温度而变化的。COPe值是说明制冷压缩机性 能的一个不可缺少的主要经济指标。在相同 工况下,COPe值越大说明压缩机性能越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