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科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格式范例
毕业设计开题报告格式(通用4篇)

毕业设计开题报告格式(通用4篇)时间过得真快,大学子活即将结束,大学子们一定都对毕业设计充满畏惧,而做毕业设计之前要先写好开题报告。
xxx为大家精心整理了毕业设计开题报告格式(通用4篇),希望大家可以喜欢并分享出去。
设计类毕业设计开题报告篇一一、拟选定学位论文的题目名称沥青搅拌楼的楼架结构分析二、选题的科学意义和应用前景选题的科学意义:大型机器的支撑基础,承受着由机器的不平衡扰力引起的振动和机器的自重等,如其振动过大,将会影响机器的加工要求或无法正常运转,甚至损坏机器和影响邻近的设备、仪器和人员的工作和生活,严重的还会危及建筑物的安全。
因此动力机器的基础结构分析具有重要的意义。
我国对于动力机器基础正式研究起于上世纪七十年代,在八十年代主要编制成了国家标准《动力机器基础设计规范》和《设计手册》,这对于动力机器基础设计和分析提供了重要依据和参考。
近年来对于动力机器基础结构的研究,往往集中于对压缩机、压力机、运输机、配料机等机器基础的设计和结构分析。
对于工业上应用的更复杂的设备,像由振动筛、搅拌器等多个动力机器组成的大型沥青搅拌楼,对于这种往往由多个动力机器组合的大型设备的楼架问题研究的几乎没有。
另一方面研究人员仅仅采用单一理论计算方法计算扰力值,振动幅值等,计算方法和参数的选择并不统一,或考虑不够全面造成结果各不相同或不接近实际。
针对以上问题,本文拟考虑多台设备共同作用时的振动合成,如考虑搅拌机的振动扰力和振动筛的扰力,并考虑如风载、静载、动载多种载荷情况下楼架的承载和振动情况。
同时在理论计算的基础上,采用有限元分析软件对楼架进行模态分析,获得结构的频率和振型,然后进行分析,根据分析结果优化楼架设计,并再次进行有限元计算,验证改进方案的可行性。
选题的应用前景:沥青混凝土搅拌设备是沥青路面机械化施工的关键设备,近20年来,我国公路交通事业发展迅猛,公路机械化施工因此获得巨大进步,特别是对参与高速公路沥青路面工程建设的企业来说,拥有大型沥青混凝土搅拌设备已是市场准入条件之一。
(山东理工大学)本科毕业论文(设计)开题报告

2.1.1教师方面存在的问题
2.1.2学生方面存在的问题
2.1.3场地设施存在的问题
2.1.4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
2.2淄川一中田径业余训练开展的对策
2.3结论与建议
2.3.1结论
2.3.2建议
3.课题的重点、难点及创新点
本文的研究重点是对淄川一中的田径中学业余训练开展中的问题进行分析研究,难点就是在问卷调查的过程中,保证调查信息的真实性,具有一定的难度,会经过反复调查核实,保证调查结果的真实性。本文以中学田径业余训练开展中的问题为研究对象,在目前关于田径业余训练的研究中,具有一定的创新性,具有一定的研究价值。
[11]高松山.河南省竞技体育现状及其后备人才培养对策研究[J].体育科学,2015(2):162-163
指导教师意见:(对本课题的深度、广度及工作量的意见)
指导教师:年月日
院系审查意见:
院系负责人:年月日
5.进度安排(包括文献查阅、方案设计与实现、实验与计算、论文书写等)及其可行性分析
2016年9月——2016年10月文献资料的收集及阅读
2016年10月—— 2016年11月确定题目,完成开题报告
2016年11月—— 2016年12月 论文开题
2016年12月——2017年1月底撰写论文,完成初稿
2017年2月初——2017年3月底 修改论文,完成第二稿
综上所述,目前我国在业余田径训练方面已经取得了较为完善的理论体系,说明中学业余田径训练已经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因此本文对淄川一中业余田径训练开展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研究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2.课题的基本内容
本文对淄川一中业余田径训练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调研,对淄川一中田径业余训练开展中教师存在的问题、学生存在的问题等进行分析研究,分析淄川一中业余田径教学开展存在的问题,并针对性的提出相关发展建议。
3、温州大学本科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

3-1、温州大学本科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1000字标题:基于深度学习的图像识别系统设计与实现一、题目的背景目前,图像识别技术广泛应用于人脸识别、智能识别等领域。
对于传统的图像识别方法,存在着计算速度慢、准确率不够等问题。
而深度学习技术的不断发展,使得通过神经网络对大量数据集进行训练后得到的图像识别结果,能够有效提高准确率和速度。
基于以上现状和发展趋势,本文拟设计并实现基于深度学习的图像识别系统,以提高图像识别的准确率和速度。
二、研究的目的本文的主要目的是基于深度学习技术,设计和实现一个图像识别系统,以提高现在图像识别技术的不足,能够更加准确地进行图像识别。
具体来说,研究目的包括:1. 实现图像识别任务的自动化,提高识别速度和准确率。
2. 使用深度学习技术对图像特征进行提取和学习,从而实现对特定物体进行准确快速的识别。
3. 设计一个应用场景广泛的图像识别系统,如电子商务、智能家居等,以提高使用者的用户体验。
三、研究的内容和方法1. 深度学习技术的研究和应用:对深度学习技术进行系统学习和研究,包括卷积神经网络、循环神经网络和生成对抗网络等模型。
并且针对图像识别任务的特点,选择适合的深度学习模型。
2. 数据集的构建和处理:选择适合的数据集,包括图像数据和标签数据,并对数据集进行整理和预处理。
3. 系统框架的设计:根据所选深度学习模型,设计合适的系统框架,并进行训练和测试。
在系统框架的设计过程中,需要考虑系统性能、人性化交互等因素。
4. 识别算法的优化:对已有的识别算法进行优化,提高识别速度和准确率。
如对卷积神经网络的训练参数进行调整,以提高识别准确率。
四、研究的意义和价值1. 深度学习技术的应用:本文可以为深度学习技术在图像识别领域的应用提供一种新的思路和方向。
为该领域的发展注入新的能量。
2. 图像识别系统的优化:通过系统的设计,实现对图像识别任务的自动化,为用户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体验。
同时,对识别算法的优化,提高识别速度和准确率,更好地解决了现实应用中识别效果不佳的问题。
本科毕业论文(设计)开题报告(模板)

本科毕业论文(设计)开题报告论文题目:环境公益诉讼适格主题问题探究
学生:史林涛
学号:1003050134
专业:法学
班级:1001
指导教师:何灏
填写说明
1.此报告应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由学生在毕业论文(设计)工作前期完成,经指导教师签署意见及所在系审查后生效。
2.开题报告容必须用黑墨水笔工整书写或按教务处统一设计的电子文档标准格式(可从教务处网址上下载)打印,禁止打印在其它纸上后剪贴。
开题报告完成后应及时交给指导教师签署意见。
3.开题报告的容要求:
(1)论题、背景和意义。
学生应对论题、选题的出发点、相关背景情况、理论和现实需求、研究成果可能具有的学术意义和应用价值做出简要分析、说明。
(2)研究基础。
学生应对文献资料的收集整理准备情况、参与学术研究情况、已发表论文或已完成相关研究情况等做出说明。
(3)研究容。
学生应对所研究问题的研究围、学术渊源、国外已有研究成果和研究动态、研究要点、可能涉及的相关领域和问题、拟采用的基本理论、研究方法及其对本论题的适用情况、论文主体框架等做出明确说明,对于课题直接相关的已有成果的基本情况,特别是对已有成果存在的不足和研究空间,做出分析和判断,对可能达到的学术目标做出预测。
(4)拟采取的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5)研究计划。
学生应根据自己所确定的论题制订比较详细的研究计划和工作日程。
4.该报告由学生所在二级学院保存。
5. 若有关容所留空间不够,可另加附页。
.
教务处制表.。
本科生及研究生毕业论文(设计)开题报告参考模板

学号:XXXX大学研究生学位毕业论文选题报告审批表姓名:专业:学位级别:导师姓名及职称:论文工作起止时间:2022年 3 月2日填写此表存研究生处、院(所),研究生答辩后进入其学籍档案。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开题报告是指开题者对科研课题的一种文字说明材料,这是一种新的应用写作文体。
开题报告,就是当课题方向确定之后,课题负责人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撰写的报请上级批准的选题计划。
它主要说明这个课题应该进行研究,自己有条件进行研究以及准备如何开展研究等问题,也可以说是对课题的论证和设计,开题报告是提高选题质量和水平的重要环节。
目录1写作格式2考虑要素3写作要点4毕业论文开题报告毕业论文开题报告1开题报告写作格式第一步、论文拟研究解决的问题内容要求:明确提出论文所要解决的具体学术问题,也就是论文拟定的创新点。
明确指出国内外文献就这一问题已经提出的观点、结论、解决方法、阶段性成果……评述上述文献研究成果的不足。
提出你的论文准备论证的观点或解决方法,简述初步理由。
撰写方法:你的观点或方法正是需要通过论文研究撰写所要论证的核心内容,提出和论证它是论文的目的和任务,因而并不是定论,研究中可能推翻,也可能得不出结果。
开题报告的目的就是要请专家帮助判断你所提出的问题是否值得研究,你准备论证的观点方法是否能够研究出来。
一般提出3或4个问题,可以是一个大问题下的几个子问题,也可以是几个并行的相关问题。
第二步、国内外研究现状内容要求:列举与论文拟研究解决的问题密切相关的前沿文献。
基于“论文拟研究解决的问题”提出,允许有部分内容重复。
撰写方法:只简单评述与论文拟研究解决的问题密切相关的前沿文献,其他相关文献评述则在文献综述中评述。
第三步、论文研究的目的与意义内容要求: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
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
简单阐述如果解决上述问题在学术上的推进或作用。
基于“论文拟研究解决的问题”提出,允许有所重复。
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湖南科技大学)【范本模板】

湖南科技大学
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
1。
开题报告是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学生应根据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的要求和文献调研结果,在开始撰写论文之前写出开题报告。
2。
参考文献按下列格式(A为期刊,B为专著)
A:[序号]、作者(外文姓前名后,名缩写,不加缩写点,3人以上作者只写前3人,后用“等”
代替)、题名、期刊名(外文可缩写,不加缩写点)年份、卷号(期号):起止页码;
B:[序号]、作者、书名、版次、(初版不写)、出版地、出版单位、出版时间、页码。
3.表中各项可加附页。
安徽工程大学本科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

毕业设计(论文)材料之二(2)本科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题目:电磁式智能车的设计课题类型:设计□学生姓名:柯垒学号: 3070103225专业班级:测控072学院:机械与汽车工程学院指导教师:王海副教授开题时间:201 年月日开题报告内容与要求一、毕业设计(论文)内容及研究意义(价值)电磁式智能车是汽车智能化的一个缩影,主要是利用安装在模型车上的传感器获取道路信息,通过微处理器对信号进行处理分析,从而产生转向和速度的控制信号,使车模平稳安全的在跑道上行驶。
设计主要涉及到机械电子、传感器技术、驱动控制技术、自动控制、人工智能等多个领域的研究及技术融合。
本系统虽然只是一个模型,但具有充份的科学性,实用性和先进性,对真实智能车控制系统所遇到的问题,都有所研究。
同时也显示了高度的智能化、人性化,并且具备良好的安全性、稳定性,可以为无人驾驶汽车的后续研究提供经验。
二、毕业设计(论文)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文献综述)智能汽车,就是在网络环境下用信息技术和智能控制技术武装的汽车,利用最新科技成果,使汽车具有自动识别行驶道路,自动驾驶,自动调速等先进功能。
驾驶智能汽车可大大减少驾驶者疏忽导致的交通事故,很大程度提高车辆行驶的安全性,减少经济损失。
因此智能车载技术研究日益成为专家学者关注的领域。
国际发展研究方向:1994美国实施战略是通过实现面向 21世纪的“公路交通智能化”,以便从根本上解决和减轻事故、路面混杂、能源浪费等交通中的各种问题。
1988年由欧洲 10多个国家投资 50 多亿美元,联合执行一项旨在完善道路设施,提高服务质量的DRIVE 计划,其含义是欧洲用于车辆安全的专用道路基础设施,现在已经进入第 2 阶段的研究开发。
国内发展研究方向:与国外相比,国内在智能交通系统方面的研究起步较晚,规模较小,开展这方面研究工作的单位主要是一些大学和研究所,如国防科技大学、清华大学、吉林大学、北京理工大学、长安大学、沈阳自动化所等。
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开题报告

4.为小学语文教学改革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研究意义
1.理论意义
丰富小学语文教学理论。本论文结合“双减”政策,对小学语文教学进行深入分析,为小学语文教学进行深入分析,为小学语文教学理论的发展提供新的视角和思路;
拓展教育政策研究领域。“双减”政策是当前教育领域的热点问题,本研究将从小学语文教学的角度对其进行研究,为教育政策研究提供新的案例和参考。
6.2024年12月15日前,完成、提交答辩前修改稿及查重。
7.2025年1月13日前,组织指导教师、评阅教师对学位论文答辩前修改稿进行审核。
8.2025年2月25日前,完成、提交答辩稿及查重。
9.2025年4月30日前,提交论文存档稿及查重报告。
5.主要参考文献:
[1]朱晓美、 殷明星.基于角色体验的小学作文生活化教学策略[ J].课程教学
[8]卜世潘 .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学生想象力的培养研究 [J].新课程,2020(44):180-181
[9]王冰丽.认知学习理论视角下小学高年级作文教学策略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22.
[10]闫继华,闫继敏,王展芳.小学语文作文起步阶段教学策略探究[J].教学实践,2024(06):77-79.
行动研究法:利用语文教学的各个环节,在学习、实践、反思、学习、改进中探索小学语文习作教学的有效性策略;在研究的全过程中,对小学不同个性心理特征、不同层次的学生作文学习及语文教师作文教学进行长期的成长记录,研究他们在教与学的全过程中有无达到预期效果,以便及时调整课题研究的思路、方法等;
案例分析法:选取一些典型的小学语文作文教学案例,进行深入分析和研究,总结成功经验和不足之处,为优化小学作文教学提供依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南京工程学院
车辆工程系
本科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
题 目:数控机床轮廓进给运动控制的研究
专 业: 自动化(车辆电子电气)
班 级: 车电气071 学 号:215070438
学生姓名: 许 兵
指导教师: 朱 华 教 授
张开林 副教授
2011年3月
说 明
1.根据南京工程学院《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管理规定》,学生必
须撰写《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由指导教师签署意见、教研
室审查,系教学主任批准后实施。
2.开题报告是毕业设计(论文)答辩委员会对学生答辩资格审
查的依据材料之一。学生应当在毕业设计(论文)工作前期内完成,
开题报告不合格者不得参加答辩。
3.毕业设计开题报告各项内容要实事求是,逐条认真填写。其
中的文字表达要明确、严谨,语言通顺,外来语要同时用原文和中文
表达。第一次出现缩写词,须注出全称。
4.本报告中,由学生本人撰写的对课题和研究工作的分析及描
述,应不少于2000字,没有经过整理归纳,缺乏个人见解仅仅从网
上下载材料拼凑而成的开题报告按不合格论。
5.开题报告检查原则上在第2~4周完成,各系完成毕业设计开
题检查后,应写一份开题情况总结报告。
本科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
学生姓名
许 兵 学 号 215070438 专 业 自动化(车辆电子电气)
指导教师
朱 华 职 称 教 授 所在院系 车辆工程
课题来源
自拟课题 课题性质 工程技术研究
课题名称
数控机床轮廓进给运动控制的研究
毕业设计
的内容和
意义
采用 (技术路线、方案) ,进行 的研
究,…………………………。
毕业设计的具体内容:
1.
2.
3.
介绍该课题所采用的技术路线、方案,要设计和完成的任务。
全部采用正文,宋体五号,行距20磅。
1.“课题性质”一栏用分别为:A.工程设计;B.工程技术研究;C.软件工程(如
CAI课题等);D.文献型综述;E.其它。
2.“课题来源”一栏用分别为:A.自然科学基金与部、省、市级以上科研课题;B.企、
事业单位委托课题;C.院级基金课题;D.自拟课题。
本课题研究的意义:
本课题对________的应用进行研究(设计),………………………………,
其研究意义如下:
1.
2.
3.
结合文献综述,阐述为什么要进行该课题的研究,含理论、技术、应用以及经济、社会价
值。
文
献
综
述
目前数控系统的控制策略通常可分为跟随控制(tracking control)与轮廓控
制(contouring control)两类。各种跟随控制策略着重于改善各进给运动轴的位置
控制性能,通过各种先进的控制与补偿技术提高伺服系统的跟随性能,从而间
接达到改善系统轮廓精度的目的。文献[1][2][3]等对目前CNC系统常用的跟随
控制算法进行了分析和讨论;文献[4]对跟随控制PID参数自整定技术进行了讨
论,并给出了_________结果;文献[5][6]等讨论了由PID和Fuzzy调整机构构
成的控制器。
常规的跟随控制算法靠提高各轴增益来拓宽频响带宽,但其可能导致激励
系统的非建模特性,甚至可能引起系统的震荡,因而受到很大的限制。但数控
机床进给运动与通常的随动系统不同,___________________。文献[8]将其
__________________。…………..
尽管采用_________算法可以_______,但________;文献[9-11]等提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对控制性能的影响;文献[12-17]则从实用的角度
对__________算法做了进一步讨论,给出了简化的结果。……
…………………………………
参考文献:
[1] 徐滨士,欧忠文,马世宁等.机床控制工程[J].中国机械工程,2000,11
(6):707-712
[2]…
(参考文献的格式请按毕业设计撰写格式说明,至少有一篇外文文献)
研
究
内
容
1.通过对_________特性的研究,分析_____________________误差特性,
并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进行实验与仿真研究,给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误差分析结果和曲线;
2.将____与_____结合,讨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控制
器的设计;
3.应用 方法(工具),……………………,进行__________
应用设计研究;
4.
5.
在上述毕业设计内容的基础上,说明其中须进行研究的具体理论、技术内容等。
研
究
计
划
2.21 — 3.11 查阅文献资料、熟悉毕业设计内容,写出开题报告
3.14 — 3.26 熟悉………………语言与开发环境
3.28 — 4.8 熟悉………….算法,并进行……..设计。
…………………………………….
5.16 — 6.3 毕业论文撰写、准备答辩
6.6 — 6.10 毕业答辩
特 色 与 创 新 本论文特色与创新如下: 1. 2. 3.
介绍该课题在技术方案、研究内容、理论、应用、经济与社会价值等方面的特色。
指导教师
意 见
指导教师签名: 年 月 日 教研室意见 主任签名:
年 月 日
系部意见
教学主任签名:
年 月 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