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农业科技》第九届编委会名单

合集下载

陇南野生中华猕猴桃组培快繁体系的建立

陇南野生中华猕猴桃组培快繁体系的建立

陇南野生中华猕猴桃组培快繁体系的建立作者:陈强田凤鸣何九军王永斌刘琼来源:《甘肃农业科技》2021年第10期摘要:以陇南野生中华猕猴桃种子为材料,在无菌条件下培养萌发产生实生苗,将无菌实生苗地上部分转接到培养基上建立的初代培养体系为基础,发现继代增殖最适培养条件为:MS+6-BA 2.5 mg/L+NAA 0.4 mg/L+GA3 0.2 mg/L,生根培养最适条件为1/2 MS+IBA 0.6 mg/L;用商品基质在温室移栽组培苗,成活率可达87.5%。

关键词:野生中华猕猴桃;无菌实生苗;组织培养;快繁体系中图分类号:S663.4;Q943.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1-1463(2021)10-0035-04doi:10.3969/j.issn.1001-1463.2021.10.009Establishment of Tissue Culture and Rapid Propagation System of Wild Kiwifruit in Southern Gansu ProvinceCHEN Qiang 1, 2, TIAN Fengming 1, 2, HE Jiujun 1, 2, WANG Yongbin 1, 2,LIU Qiong 1(1. College of Life Science,Longnan Teacher College, Longnan Gansu 742500, China; 2. Center for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of Longnan Characteristic Agro-Bioresource, Longnan Gansu 742500, China)Abstract:The seeds of Actinidia chinensis var. Longnan were used as explants to produce seedlings under aseptic conditions. Based on the primary culture system established by transferring the above ground part of aseptic seedlings to the medium, it was found that the optimum conditions for subculture and multiplication were MS+6-BA 2.5 mg/L + NAA 0.4 mg/L+GA3 0.2 mg/L, and the optimum conditions for rooting culture were 1/2 MS+IBA 0.6 mg/L, The survival rate of tissue culture seedlings can reach 87.5% by transplanting in greenhouse with commercial substrate.Key words:Wild kiwifruit; Aseptic seedling; Rapid propagation system猕猴桃俗称阳桃、山洋桃、毛桃等,属猕猴桃科猕猴桃属多年生藤本植物。

农业部关于印发第九届农业部科学与技术委员会委员组成名单的通知-农科教发[2014]1号

农业部关于印发第九届农业部科学与技术委员会委员组成名单的通知-农科教发[2014]1号

农业部关于印发第九届农业部科学与技术委员会委员组成名单的通知正文:---------------------------------------------------------------------------------------------------------------------------------------------------- 农业部关于印发第九届农业部科学与技术委员会委员组成名单的通知(农科教发〔2014〕1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农业(农牧、农村经济)、农机、畜牧、兽医、农垦、乡镇企业、渔业厅(局、委、办),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业局,部机关各司局、有关直属事业单位,各省级农科院,有关农业大学:根据《农业部科学技术委员会章程》和《农业部办公厅关于推荐农业部第九届科学技术委员会委员人选的通知》(农办科[2013]34号)有关要求,在全国各省(区、市)农业部门、相关科研教学单位、涉农企业和我部有关司局推荐的基础上,经广泛征求意见并研究确定科技委组成人员名单。

现将农业部第九届科学技术委员会组成人员名单印发你们,请协助支持相关专家做好科技委有关工作。

农业部2014年3月14日农业部第九届科学技术委员会组成人员名单主任委员序号姓名单位行政职务/专业技术职务1韩长赋农业部部长主任委员副主任委员序号姓名单位职务/职称备注1张桃林农业部副部长副主任委员2李家洋农业部/中国农业科学院副部长、院长/中国科学院院士副主任委员3唐启升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中国工程院院士副主任委员4中国农业大学校长/教授副主任委员常务委员(以姓氏笔画为序)(22人)序号姓名单位职务/职称备注1马万杰河南省农业科学院院长/研究员常委2王庆煌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院长/研究员常委3王金宝山东省农业厅厅长/教授常委4邓秀新华中农业大学校长/中国工程院院士5叶贞琴农业部发展计划司司长常委6冯志斌中化化肥有限公司总经理/高级国际商务师常委7孙其信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校长/教授常委8张天佐农业部政策法规司司长常委9张显良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院长/研究员常委10张桃林农业部副部长11XXX华农业部财务司司长常委12李家洋农业部/中国农业科学院副部长、院长/中国科学院院士副主任委员13陈剑平浙江省农业科学院院长/ 中国工程院院士常委14陈温福沈阳农业大学中国工程院院士常委15麦康森中国海洋大学中国工程院院士常委16周光宏南京农业大学常委17罗锡文华南农业大学中国工程院院士常委18柯炳生中国农业大学校长/教授副主任委员19赵方田中国农学会副会长、秘书长/研究员常委20唐启升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中国工程院院士副主任委员21曾一春农业部党组成员、人事劳动司司长常委22韩长赋农业部主任委员荣誉委员(以姓氏笔画为序)(2人)序号姓名单位行政职务/专业技术职务备注1李振声中国科学院原副院长/中国科学院院士荣誉委员2袁隆平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中国工程院院士荣誉委员秘书长序号姓名单位行政职务/专业技术职务备注1唐珂农业部科技教育司司长各专业组委员(一)发展战略与产业经济组(以姓氏笔画为序)(23人)序号姓名单位职务/职称备注1王济民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经济与发展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委员2邓秀新华中农业大学校长/中国工程院院士副组长3冯志斌中化化肥有限公司总经理/高级国际商务师常委4XXX福建省农业科学院院长/研究员委员5辽宁省农村经济委员会主任/教授委员6严少华江苏省农业科学院院长/研究员委员7宋洪远农业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主任/研究员委员8张红宇农业部农村经济体制与经营管理司司长副组长9杨雄年农业部科技发展中心主任委员10陈丹广东恒兴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委员11新疆自治区农业科学院院长/教授委员12陈生斗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主任/研究员委员13陈昆松浙江大学科研院院长/教授委员14陈萌山中国农业科学院党组书记组长15宛晓春安徽农业大学校长/教授委员16岳德荣吉林省农业科学院院长/研究员委员17北京农学院党委书记/教授委员18赵方田中国农学会副会长、秘书长/研究员副组长19倪洪兴农业部农业贸易促进中心主任/研究员委员20章力建中国农业科学院原副院长/研究员委员21韩贵清黑龙江省农业委员会副主任/研究员委员22雷茂良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党组书记/研究员委员23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院长/教授委员(二)种植业组(以姓氏笔画为序)(25人)序号姓名单位职务/职称备注1丁艳峰南京农业大学副校长/教授委员2万书波山东省农业科学院院长/研究员委员3万建民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所长/教授委员4马爱国农业部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局局长副组长王汉中中国农业科学院油料作物研究所所长/研究员委员6王凯学广西自治区植保总站站长/推广研究员委员7王荣成陕西省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副主任/推广研究员委员8叶志华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质量标准与检测技术研究所所长/研究员委员9孙其信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校长/教授常委10朱祝军浙江农林大学农业与食品科学学院院长/教授委员吴孔明中国农业科学院副院长/中国工程院院士组长12张延秋农业部种子管理局局长副组长13张毅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推广研究员委员14李卫国广西田园生化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研究员委员15李云伏北京市农林科学院院长/研究员委员16李登海山东登海种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研究员委员杜永臣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所长/研究员委员18陈剑平浙江省农业科学院院长/中国工程院院士委员19陈继光黑龙江省植检植保站站长/研究员委员20陈温福沈阳农业大学中国工程院院士常委21周雪平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所长/教授委员22武维华中国农业大学中国科学院院士委员唐洪军重庆市农业科学院院长/研究员委员24喻树迅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中国工程院院士委员25曾衍德农业部种植业管理司司长副组长(三)畜牧兽医组(以姓氏笔画为序)(23人)序号姓名单位职务/职称备注1才学鹏中国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主任/研究员委员2王力俭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畜牧科学院院长/研究员3王金宝山东省农业厅厅长/教授常委4王智才农业部畜牧业司司长副组长5冯忠武中国兽医药品监察所所长/研究员委员6刘永志内蒙古自治区农牧业科学院副院长/研究员委员7刘作华重庆市畜牧科学院院长/研究员委员8孙皓北京华都峪口禽业有限公司总裁/研究员9朱鸿飞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研究员委员10张世伟辽宁省畜牧科学院院长/研究员委员11张仲秋农业部兽医局局长副组长12张改平河南农业大学校长/中国工程院院士组长13李华春云南省畜牧兽医科学院院长/研究员委员14沈建忠中国农业大学动物医学院院长/教授15陈化兰(女)中国农业科学院哈尔滨兽医研究所研究员委员16陈焕春华中农业大学中国工程院院士委员17周恩民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动物医学院院长/教授委员18郑友民全国畜牧总站副站长/研究员委员19赵心力(女)内蒙古自治区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推广研究员委员20顾云飞江苏省京海禽业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推广研究员21殷宏中国农业科学院兰州兽医研究所所长/研究员委员22蒋宗勇广东省农业科学院院长/研究员委员23廖明华南农业大学副校长/教授委员(四)渔业组(以姓氏笔画为序)(13人)序号姓名单位职务/职称备注1王荣泉苏州市吴江水产养殖有限公司董事长委员2孙效文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黑龙江水产研究所研究员委员3吴淑勤(女)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珠江水产研究所所长/研究员委员4张显良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院长/研究员副组长5麦康森中国海洋大学中国工程院院士组长6金显仕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所长/研究员委员7赵兴武农业部渔业渔政局局长副组长8徐皓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渔业机械仪器研究所所长/研究员委员9徐汉祥浙江省海洋水产研究所研究员委员10常亚青大连海洋大学水产与生命学院院长/教授委员11章超桦广东海洋大学副校长/教授委员12龚培培(女)江苏省水产技术推广总站研究员委员13潘迎捷上海海洋大学教授委员(五)农业工程组(以姓氏笔画为序)(24人)序号单位职务/职称备注1朱明农业部规划设计研究院院长/研究员委员2许世卫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信息研究所所长/研究员委员3孙士明黑龙江省农业机械工程科学研究院副院长/研究员委员4李伟国农业部农业机械化管理司司长副组长5李昌健农业部信息中心主任委员6中国农业机械化科学研究院院长/研究员委员7吴建民甘肃农业大学校长/教授委员8吴普特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副校长/研究员委员9佟毅吉林中粮生化有限公司总经理/正高级工程师委员10应义斌浙江大学农业生命环境学部副主任/教授委员11张全国河南农业大学副校长/教授委员12农业部市场与经济信息司司长副组长13陆文龙天津市农业科学院院长/研究员委员14罗锡文华南农业大学中国工程院院士组长15周光宏南京农业大学校长/教授常委16单杨湖南省农业科学院副院长/研究员委员17宗锦耀农业部农产品加工局司长副组长18北京市农林科学院信息技术研究中心主任/研究员委员19胡小松中国农业大学科学技术发展研究院常务副院长/教授委员20徐珍玉安徽朗坤物联网有限公司董事长委员21高万林中国农业大学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院长/教授委员22康绍忠中国农业大学中国工程院院士委员23彭政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所所长/研究员委员24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所所长/研究员委员(六)资源环境与农村能源组(以姓氏笔画为序)(17人)序号姓名单位职务/职称备注1马万杰河南省农业科学院院长/研究员常委2王庆煌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院长/研究员常委3王衍亮农业部科技教育司/农业部农业生态与资源保护总站副司长、站长/研究员副组长4刘旭中国农业科学院副院长/中国工程院院士5刘光荣江西省农业科学院土壤肥料与资源环境研究所所长/研究员委员6朱红业云南省农业科学院农业环境资源研究所所长/副研究员委员7张福锁中国农业大学教授委员8李希来青海大学教授委员9沈其荣南京农业大学副校长/教授委员10陈阜中国农业大学教授11周培上海交通大学农业与生物学院副院长/教授委员12唐华俊中国农业科学院副院长/研究员副组长13唐建初湖南省农业厅副巡视员/推广研究员委员14秦松贵州省农业科学院土壤肥料研究所所长/研究员委员15梅旭荣中国农业科学院科技管理局局长/研究员委员16盛军云南农业大学校长/教授17潘文智北京德青源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总工程师委员——结束——。

中药材秸秆基质对芹菜育苗效果的影响

中药材秸秆基质对芹菜育苗效果的影响

文章编号:1673-887X(2023)08-0017-03中药材秸秆基质对芹菜育苗效果的影响韩儆仁1,张娟宁1,吕海龙1,徐靖岚2,史丽萍1,马菁菁1,刘全亮1(1.定西市农业科学研究院,甘肃定西743000;2.定西市生态环境监测中心,甘肃定西743000)摘要针对草炭资源稀少和不可再生等问题,研究了中药材秸秆腐熟后用于芹菜育苗,并与其他材料进行合理配比,研究不同基质对芹菜幼苗生长的影响。

试验结果表明:T 1(黄芪秸秆+10%黑水虻粪便复合基质)株高和冠幅显著高于其他处理,与T 8相比株高增加了63%,冠幅增加了53%,含水量为9.80%,与T 8相比增加了83%,发芽率和发芽势与T 8相比稍低但无显著差异;T 7(黄芪秸秆基质)发芽率和发芽势优于其他处理,发芽率与T 8相比增加了4%,发芽势与T 8相比增加了7%,含水量为5.63%,与T 8相比增加了5.6%,但株高和冠幅低于对照T 8无优势;试验中各处理的电导率均在植物可正常生长的范围之内。

试验发现,中药材秸秆腐熟后能用于芹菜育苗,T 1处理即黄芪秸秆+10%黑水虻粪便复合基质可有效提高芹菜幼苗的生长状况,具有作为芹菜育苗基质应用的潜力。

关键词中药材秸秆;基质;芹菜;育苗;影响中图分类号S38文献标志码Adoi:10.3969/j.issn.1673-887X.2023.08.005Effect of Chinese Medicinal Material Straw Substrate on Celery SeedlingHan Jingren 1,Zhang Juaning 1,Lyu Hailong 1,Xu Jinglan 2,Shi Liping 1,Ma jingjing 1,Liu Quanliang 1(1.Dingxi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Dingxi 743000,Gansu,China;2.Dingxi Ecological Environment Monitoring Center,Dingxi 743000,Gansu,China)Abstract :In view of the scarcity and non-renewable of peat resources,the effect of different substrates on the growth of celery seed ‐lings was studied by using the decomposed straw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for celery seedling cultivation and making a reason ‐able proportion with other materials.The test results show that:T 1(Astragalus membranaceus straw+10%Hermetia illucens fecal complex matrix),the plant height and crown width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other treatments,compared with T 8,the plant height increased by 63%,the crown width increased by 53%,the water content was 9.80%,and the germination rate and germination potential were slightly lower than T 8,but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T 7(Astragalus membranaceus straw substrate),com ‐pared with T 8,the germination rate and germination potential were higher by 4%,7%,5.63%and 5.6%,compared with T 8and T 8,but the plant height and crown width were lower than T 8.The electrical conductivity of each treatment in the test is within the range of normal plant growth.The experiment found that the decomposed straw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can be used for celery seed ‐ling cultivation.T 1treatment,namely,the compound substrate of Astragalus membranaceus straw+10%Hermetia illucens fecal com ‐plex matrix,can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growth status of celery seedlings,and has the potential to be used as a substrate for celery seedling cultivation.Key words :Chinese medicine straw,substrate,celery,grow seedling,influence目前,蔬菜育苗基质主要以草炭为原料,但是草炭资源稀少,分布不均,而且来源不同的草炭理化性质也存在着明显差异[1],草炭是不可再生资源,大量开采会导致资源枯竭[2]。

甘肃省农业科技人才队伍现状浅析

甘肃省农业科技人才队伍现状浅析

经济发展 、 社会稳 定和 国家富强。要解决“ 三农 ” 问题 , 实现农业 可持续发展 , 实现传统农业 向现代农业 的转 变, 必须依 靠科技 力 量, 农村科技人 才是强农强 国的根本 , 农村科技人 才的培养则是科技 兴农的先决条件和必要 条件 。 本文 简要介绍 了截至 2 0 1 4年
管 理人员 7 5 7 1 人 ,占 3 1 . 1 %;专业 技术人 员 1 3 6 6 4人 , 占 5 6 . 2 %。 畜牧 业科 技 人 才 1 2 4 1 5人 ( 专 职从 事 畜牧 业 的共
表 1 甘肃省农业科教 人才基本情况
单位 : 人
作者简介 : 慕靖 波( 1 9 8 0 一 ) , 男, 甘肃环县人 , 在读研究 生, 主要从 事农村与 区域发展研 究。 通讯作者 : 陈秉谱( 1 9 6 5 一) , 男, 甘肃环县人 , 副教授 , 主要从事农林经 济及项 目投资活动分析研究。
1 甘肃省农业现状 截止 2 0 1 4年底 , 甘肃省 总人 口数为 2 5 9 0 . 7 8 万人, 其 中
农村人 口数为 1 5 1 0 . 9 4万人 , 占全省总人数 的 5 8 . 3 2 %。甘肃 土 地面积广 阔 ,居全 国第七位 ,牧草 面积 占总土地 面积 的
1 2 1 9 0人 , 占9 8 . 2 %) ; 其中, 管理人 员 2 7 6 6人 , 占2 2 . 2 %; 专
业技术人员 8 2 6 8 人, 占6 6 . 6 %。渔业科技 人才 5 1 2人 , 全部
为专职从事渔业人员 ; 其 中, 管理人 员 1 0 7人 , 占2 1 . 3 %; 专业 技术人员 2 5 2 人, 占4 9 . 2 %( 见表 1 ) 。

[甘肃农业]

[甘肃农业]

[甘肃农业]《甘肃农业》省级荣誉本刊获“五个一工程奖”和中国北方优秀期刊称号,被《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和天元数据-重庆(维普资讯)全文收录并上网。

一、主要栏目:经济问题研究、财政与金融、农村流通体系建设、农村资产管理、粮食安全与扶贫开发、经营体制改革、“双联”行动、公共管理、基层组织建设、教育与培训、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农业装备与机械化、水利水电建设、水土保持、旱作农业、农业科技、园林园艺、畜牧水产、动物医学、林业科技、草业科学、资源与生态环境、社科纵论、农业法制建设等栏目。

二、稿件要求:1.学术论文稿件务必立论正确、论点鲜明、论据充分、学术性、规范性和可读性。

2.来稿请附第一作者简介,格式为:姓名(出生年份),性别,籍贯,职务职称,研究方向,主要从事的工作或研究方向。

文章应注明工作单位、邮编、联系电话以及详细的通讯地址。

3.凡属国家重点项目、省部级以上各类基金资助项目和获省部级以上科技奖项目、专利的论文,请在来稿中注明并列于文章末尾。

期刊发表论文快速发表—163期刊论文网,合作400种期刊,请致电[1**********],或加QQ2389021841进行咨询,163期刊论文网值得你的信赖。

风筝·想念车轮缓缓开动,带走了我最爱的人,别问,我们是否曾经爱过;我静静的站在那里,风吹不散别绪;雨淋不去离愁!离别的车站里,人们都在依依惜别,这样的日子让我们彼此难舍难分,让我们彼此带给各自的是无尽的思念。

生活需要分享,生命必须共享。

天那么大,人不可能独占,与万物同在一片蓝天下吧。

地那么广,人不可能独据,与众人同在一片沃土上吧。

海那么宽,人不可能独渡,与旅伴同在一片蔚蓝中吧。

美那么多,人不可能独有,与朋友同在一片美丽中吧。

《甘肃农业科技》第十届编委会名单

《甘肃农业科技》第十届编委会名单

《甘肃农业科技》第十届编委会名单
主任委员:马忠明
副主任委员:魏胜文陈炳东梁仲科
委员:(按顺序笔画排名)
马学军马丽荣王生态王志伟王晓巍王国祥王鸿王义存王让军左小平白滨吕和平李建国李明军汤莹刘润萍刘建勋陈玉梁杜太生吴华瑞杨天育杨焕昱张国宏张东伟张建平张国锤张明张芬琴张绪成张桂香罗康宁周长吉郭致杰侯栋胡生海赵贵宾高志成贾志宽唐峻岭曹宏曹世勤常宏梁志宏程志国颉建明颉敏华谢成俊熊友才樊廷录。

甘肃省农牧厅关于推荐甘肃省农业技术高级职务任职资格评审委员会评委候选人的通知

甘肃省农牧厅关于推荐甘肃省农业技术高级职务任职资格评审委员会评委候选人的通知

甘肃省农牧厅关于推荐甘肃省农业技术高级职务任职资格评审委员会评委候选人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甘肃省农牧厅•【公布日期】2013.07.03•【字号】甘农牧函[2013]286号•【施行日期】2013.07.03•【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行政机构设置和编制管理正文甘肃省农牧厅关于推荐甘肃省农业技术高级职务任职资格评审委员会评委候选人的通知(甘农牧函〔2013〕286号)各有关单位:根据省职称改革工作办公室要求,原甘肃省农业技术高级职务任职资格评审委员会因部分专家工作变动、退休等原因,专家库急需调整补充。

请你单位按照以下条件,推荐评委候选人。

一、条件要求(一)具有较高学术技术造诣,作风正派,处事公道,业内公认度高的在职本专业(农学、植保、园艺、土肥、农经、畜牧、兽医)优秀专家;(二)年龄需能任满一届(男1958年11月以后出生;女1963年11月以后出生)。

(三)被聘担任本专业正高级专业技术职务2年以上或被聘担任本专业副高级专业技术职务5年以上,符合国家专业技术职务《条例》规定的本专业学历;个别专业技术业绩突出,获得本专业省级二等以上成果奖的人员,可适当放宽学历要求。

二、推荐人数厅属每个单位推荐2人,甘肃农业大学、省农科院、中国农业科学院兰州兽医研究所各推荐5人,同一个单位推荐专家的专业不宜重复。

三、相关要求(一)各单位确定人员后,组织填写《高评会成员备案登记表》、《高评会成员推荐花名册》各一式三份;相关表格可在甘肃农业信息网(http://)主页中的“人事管理”栏内下载。

(二)报送时请附职称资格证书(原件,复印件一份);(三)主要成果项目专著论文及主要技术成果两栏,语句要简明扼要,字数在100字以内。

(四)请各单位于7月30日前将以上材料(附电子版)报送省农牧厅人事劳动处。

联系人:李光耀电话:************电子邮箱:****************附件:1、高评会成员备案登记表2、高评会成员推荐花名册甘肃省农牧厅2013年7月3日附件1附件2高评会成员推荐花名册推荐单位(盖章):填表时间:备注:(一)填写说明:1.出生年月、毕业时间、取得时间:格式均为××××(年).××(月),不足两位数字的,在数字前加阿拉伯数字零填补。

甘肃省农牧厅关于报送2022年度农业技术高级职务任职资格评审材料...

甘肃省农牧厅关于报送2022年度农业技术高级职务任职资格评审材料...

甘肃省农牧厅关于报送2022年度农业技术高级职务任职资格评审材料...甘肃省农牧厅文件甘农牧发〔2022〕164号甘肃省农牧厅关于报送2022年度农业技术高级职务任职资格评审材料的通知各市、州农牧(农业、畜牧兽医)局(委、办),省直有关厅局人事处(职改办),厅属事业单位:根据省职改办安排,经研究,拟定于今年11月召开全省农业技术高级职务任职资格评审会议.为做好申报推荐工作,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申报条件(一)外语、计算机应用能力、论文、年度考核、继续教育符合《关于印发甘肃省专业技术人员职称外语考试及成绩使用办法的通知》(甘人职〔2022〕18号)、《关于参加全国专业技术人员计算机应用能力统一考试的通知》(甘职改办〔2022〕2号)、《甘肃省职称评定中论文要求及刊物级别认定办法》(甘职改办〔2022〕7号)要求,担任农业专业技术中级职务以来,年度考核成绩均应达到“称职”或“合格”以上,继续教育达到我省规定继续教育学时,并在《甘肃省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证书》上复核验印.(二)业绩成果严格执行省人社厅《关于印发甘肃省副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评审条件的通知》(甘人社发〔2022〕47号)、《关于职称评聘中有关问题的规定》(甘职改办〔2022〕9号)的各项规定.破格申报按《甘肃省破格晋升高、中级专业技术职务评聘办法》(甘职改办〔2022〕4号)规定执行.各地、各单位在申报职称时严格按省人社厅岗位设置相关规定执行.二、申报材料要求(一)推荐部门报送的材料1.各市(州)农业行政主管部门、有关厅(局)人事处(职改办)、厅属单位正式行文的推荐报告1份,需经同级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审核盖章,报告应包括是否有岗位(指标)、初审、推荐及公示内容.2.正常晋升人员推荐报告1份,由推荐人选所在单位出具,市(州)主管部门、职改办或厅(局)人事处(职改办)、厅属单位审核盖章,内容主要为任现专业技术职务以来政治思想、工作态度、学术水平、技术能力和业绩贡献.破格晋升人员专题推荐报告1份,由本单位出具,市(州)职改办或厅(局)人事处(职改办)审核盖章,内容主要为任现专业技术职务以来政治思想、工作态度、学术水平及破格所具备条件.3.委托评审人员委托评审函1份,由委托单位职改办(人事部门)出具,经省职改办同意并盖章.4.正常晋升与破格晋升需分别汇入《评审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人员审查登记表》、《破格晋升人员审查登记表》,按照填表要求逐项填写,不得变更栏目数量、内容及顺序.请各地农业行政主管部门牵头汇总、填报,经同级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审核后打印一式2份盖章(excel格式,a3纸,见附件1),同时报送电子文档.(二)个人上报材料1.个人业务工作总结2份,用仿宋四号字打印,由所在单位审定后盖章(见附件2).内容为任现职以来专业技术工作或科学研究工作总结,主要是取得的成就,解决的技术难题,获得的成果,发表的论文(著作)等,不超过1000字.2.个人答辩材料6份,用仿宋三号字打印.内容为个人专业技术基本情况,任现职以来业绩成果及今后专业技术工作设想.答辩论文由答辩者自选,封面注明“xxx同志答辩论文”.3.专业身份材料.参加工作相关文件、学历证书、现任专业技术职务资格证书、聘任证书或聘任文件、任中级职务以来年度考核情况、外语、计算机考试合格证书或成绩通知单.属外语、计算机放宽或免试者须报送符合条件的有关证明材料.4.业绩成果材料.论文(只提供独著或第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