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安机关行政强制措施的种类和法律依据

合集下载

公安机关行政强制措施的种类和法律依据

公安机关行政强制措施的种类和法律依据

公安机关行政强制措施的种类和法律依据
1、对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强制措施
种类:对醉酒人的约束、强制传唤、扣押、收缴、追缴、责令停止活动立即疏散、责令十二个月内不得进入体育场馆观看同类比赛即强行带离;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
2、对违反道路交通管理行为的强制措施
种类:暂扣机动车及机动车驾驶证、强制拆除、收缴、强制报废、强制撤离现场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
3、对违反消防管理行为的强制措施
种类:强制拆除或清除,查封、扣押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第四十八条、《安徽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办法》第五十九条
4、对违反出入境管理行为的强制措施
种类:拘留审查、监视居住、遣送出境
法律依据:《公安机关办理行政案件程序规定》第一百八十三条
5、对违反毒品管理行为的强制措施
种类:强制铲除、强制戒除
法律依据:《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禁毒的决定》
6、对违反刑法不予刑事处罚行为的强制措施
种类:收容教养
法律依据:《刑法》第十七条
7、对违反严禁卖淫嫖娼决定行为的强制措施
种类:收容教育
法律依据:国务院《卖淫嫖娼人员收容教育办法》
8、对违反警察法有关行为的强制措施
种类:继续盘问、强行带离现场、保护性约束措施、交通管制、现场管制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警察法》。

行政法中的行政处罚与行政强制措施的法律依据与执行程序

行政法中的行政处罚与行政强制措施的法律依据与执行程序

行政法中的行政处罚与行政强制措施的法律依据与执行程序行政法是规定行政机关行使职权、管理和监督行政行为的法律体系。

在行政法中,行政处罚与行政强制措施是行政机关对违法行为进行制裁和强制措施的重要手段。

本文将探讨行政处罚与行政强制措施的法律依据和执行程序。

一、行政处罚的法律依据与执行程序行政处罚是行政机关对违法行为作出的一种不利后果,以保护社会公共利益、维护行政管理秩序为目标。

行政处罚的法律依据主要包括宪法、法律、行政法规等。

宪法对行政机关行使行政处罚权的范围和限制作出了明确规定,法律对行政处罚的种类、条款、程序等进行了具体规定,行政法规则对法律的具体内容进行了细化和解释。

执行行政处罚时,行政机关应当依法履行相应的程序,保证行政处罚的合法性和公正性。

具体的执行程序包括以下几个环节:1. 立案调查:行政机关在获得相关证据和举证材料后,依法对违法行为进行立案调查,并向违法行为人告知案由、事实、证据等。

2. 听证和申辩:行政机关应当听取违法行为人的申辩意见,进行公正的听证程序,并充分尊重当事人的诉求权和陈述权。

3. 处罚决定:行政机关在调查核实后,依法作出相应的处罚决定,包括处罚种类、处罚方式、处罚依据等,并及时通知当事人。

4. 申诉和复核:当事人不服行政处罚决定的,可以依法提起申诉或请求复核,行政机关应当依法受理并及时处理。

5. 强制执行:对于不服从行政处罚决定的当事人,行政机关可以采取相应的强制措施,例如罚款、查封、拘留等,以强制执行处罚决定。

二、行政强制措施的法律依据与执行程序行政强制措施是行政机关为保障公共利益,强制执行具体行政决定的一种特殊手段。

行政强制措施的法律依据和执行程序与行政处罚类似,但具体的适用范围和限制有所不同。

1. 法律依据:行政强制措施的法律依据主要包括宪法、法律和行政法规。

根据不同的情况和需要,法律规定了各种类型的行政强制措施,例如查封、扣押、拘留、驱逐等。

2. 执行程序:行政强制措施的执行程序主要包括以下环节:- 决定依据:行政机关作出行政强制决定时,应当有明确的法律依据和充分的事实依据。

公安机关行政强制措施的种类和实施程序有哪些?

公安机关行政强制措施的种类和实施程序有哪些?

If you insist, you will shine. Time is an invincible weapon. It can gather arms and sand into towers, making the impossible in life possible.简单易用轻享办公(页眉可删)公安机关行政强制措施的种类和实施程序有哪些?公安机关行政强制措施的种类有:限制人身自由、查封财产、扣押财产、冻结存款以及其它的行政强制措施等,具体程序有审查情况、出示证件、行政强制执行、告知理由、执行完毕等。

一、公安机关行政强制措施的种类和实施程序有哪些?公安机关行政强制措施的种类:1、限制公民人身自由;2、查封场所、设施或者财物;3、扣押财物;4、冻结存款、汇款;5、其他行政强制措施。

公安机关行政强制措施的实施程序:(一)实施前须向行政机关负责人报告并经批准;(二)由两名以上行政执法人员实施;(三)出示执法身份证件;(四)通知当事人到场;(五)当场告知当事人采取行政强制措施的理由、依据以及当事人依法享有的权利、救济途径;(六)听取当事人的陈述和申辩;(七)制作现场笔录;(八)现场笔录由当事人和行政执法人员签名或者盖章,当事人拒绝的,在笔录中予以注明;(九)当事人不到场的,邀请见证人到场,由见证人和行政执法人员在现场笔录上签名或者盖章;(十)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程序。

二、《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强制法》第十九条情况紧急,需要当场实施行政强制措施的,行政执法人员应当在二十四小时内向行政机关负责人报告,并补办批准手续。

行政机关负责人认为不应当采取行政强制措施的,应当立即解除。

第二十条依照法律规定实施限制公民人身自由的行政强制措施,除应当履行本法第十八条规定的程序外,还应当遵守下列规定:(一)当场告知或者实施行政强制措施后立即通知当事人家属实施行政强制措施的行政机关、地点和期限;(二)在紧急情况下当场实施行政强制措施的,在返回行政机关后,立即向行政机关负责人报告并补办批准手续;(三)法律规定的其他程序。

简单区分行政强制措施与行政强制执行

简单区分行政强制措施与行政强制执行

简单区分行政强制措施与行政强制执行【正文】一:行政强制措施1.1 定义行政强制措施是行政主体基于法律规定,对违反法律、法规和行政规章的行为主体采取的强制管理措施。

1.2 案件适用范围行政强制措施适用于以下情况:- 违反行政许可条件的行为;- 违反行政管理的行为;- 违反行政监管要求的行为;- 违反其他法律、法规和行政规章的行为。

1.3 强制措施种类行政强制措施可以分为以下几种:- 停止行为措施:包括责令停止违法行为、责令停止违规行为等;- 限期整改措施:包括责令限期整改、责令改正等;- 扣押、查封、冻结措施:包括扣押相关物品、查封相关场所、冻结相关资产等;- 罚款措施:包括按日计罚款、按次计罚款等;- 暂扣、吊销执照或证件措施:包括暂扣相关执照或证件、吊销相关执照或证件等。

1.4 执行主体行政强制措施的执行主体一般为行政主体的行政执法部门,根据不同情况,也可以由其他行政主体进行强制措施的执行工作。

1.5 效力和救济途径行政强制措施的效力主要通过责令执行等方式来实现。

如果行政强制措施的执行存在问题,相关行政主体可以依法请求人民法院进行司法审查和救济。

二:行政强制执行2.1 定义行政强制执行是依法采取行政强制手段,通过行政主体的行政执法人员强制执行,以实现强制措施的落实和执行结果的达成。

2.2 执行程序行政强制执行程序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发出通知书:行政主体向被执行人发出行政强制执行通知书,告知相关事项;- 制定并执行强制措施计划:行政执法人员根据通知书内容制定强制措施计划,并逐步实施;- 实施强制措施:行政执法人员按照计划执行强制措施;- 落实强制措施结果:行政执法人员对执行结果进行归档并结束执行程序。

2.3 执行范围行政强制执行适用范围包括:- 行政罚款的强制执行;- 行政处罚的强制执行;- 行政限制的强制执行等。

2.4 执行结果的责任追究如果行政强制执行过程中出现违法行为或不当行为,被执行人可以依法要求行政主体进行责任追究,并寻求相应的赔偿和救济。

公安机关行政强制措施的种类和法律依据

公安机关行政强制措施的种类和法律依据

老边区公安分局行政强制措施的种类和法律依据及执行方式1、对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强制措施种类:对醉酒人的约束、强制传唤、扣押、收缴、追缴、责令停止活动立即疏散、责令十二个月内不得进入体育场馆观看同类比赛即强行带离;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强制执行方式:强制履行2、对违反行政处罚法行为的强制措施种类:先行登记保存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第三十七条二款强制执行方式:强制履行3、对违反消防管理行为的强制措施种类:强制拆除或清除,查封、扣押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第四十八条、第六十条三款强制执行方式:强制履行4、对违反出入境管理行为的强制措施种类:拘留审查、监视居住、遣送出境法律依据:《公安机关办理行政案件程序规定》第一百八十三条强制执行方式:强制履行5、对违反毒品管理行为的强制措施1种类:强制铲除、强制戒毒、强制检测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禁毒法》强制执行方式:强制履行6、对违反刑法不予刑事处罚行为的强制措施种类:收容教养法律依据:《刑法》第十七条强制执行方式:强制履行7、对违反严禁卖淫嫖娼决定行为的强制措施种类:收容教育法律依据:国务院《卖淫嫖娼人员收容教育办法》、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严禁卖淫嫖娼的决定》第四条第二款强制执行方式:强制履行8、对违反警察法有关行为的强制措施种类:继续盘问、强行带离现场、保护性约束措施、交通管制、现场管制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警察法》强制执行方式:强制履行9、对屡教不改人员的强制措施种类:劳动教养法律依据:《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七十六条、《国务院关于劳动教养问题的决定》、《国务院关于劳动教养的补充规定》、《劳动教养试行办法》、《公安机关办理劳动教养案件规定》强制执行方式:强制履行10、对违反道路交通管理行为的强制措施2种类:暂扣机动车及机动车驾驶证、强制拆除、收缴、强制报废、强制撤离现场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强制执行方式:强制履行3。

公安局执法行为种类及具体法律依据

公安局执法行为种类及具体法律依据

公安局执法行为种类及具体法律依据三、行政强制措施(26项)治安行政管理类(8项)一、强行带离现场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二十四条第二款“因扰乱体育比赛秩序被处以拘留处罚的,可以同时责令其十二个月不得进入体育场馆观看同类比赛;违反规定进入体育场馆的,强行带离现场。

”二、临时决定改变游行队伍的行进路线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国集会游行示威法实施条例》第十九条“游行队伍在行进中遇有前方路段临时发生自然灾害事故、交通事故及其他治安灾害事故,或者游行队伍之间、游行队伍与围观群众之间发生严重冲突和混乱,以突然发生其他不可预料的情况,致使流行队伍不能按照许可的路线行进时,人民警察现场负责人有权临时决定改变游行队伍的行进路线。

”三、现场管制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国人民警察法》第十七条第一款“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公安机关,经上级公安机关和同级人民政府批准,对严重危害社会治安秩序的突发事件,可以根据情况实行现场管制。

”四、对危害社会治安秩序或者威胁公共安全的人员进行制止、带离现场、驱散法律依据:1、《中华人民国人民警察法》第八条“公安机关的人民警察对严重危害社会治安秩序或者威胁公共安全的人员,可以强行带离现场、依法予以拘留或者采取法律规定的其他措施。

”第十七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公安机关,经上级公安机关和同级人民政府批准,对严重危害社会治安秩序的突发事件,可以根据情况实行现场管制。

公安机关的人民警察依照前款规定,可以采取必要手段强行驱散,并对拒不服从的人员强行带离现场或者立即予以拘留。

”2、《中华人民国集会游行示威法》第二十五条第一款“集会、游行、示威应当按照许可的目的、方式、标语、口号、起止时间、地点、路线及其他事项进行。

”第二十七条“举行集会、游行、示威,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警察应当予以制止:(一)未依照本法规定申请或者申请未获许可的;(二)未按照主管机关许可的目的、方式、标语、口号、起止时间、地点、路线进行的;(三)在进行中出现危害公共安全或者严重破坏社会秩序情况的。

强制措施的法律适用条件(2篇)

强制措施的法律适用条件(2篇)

第1篇一、引言强制措施是指国家机关根据法律规定,对违反法律规定的行为人采取的强制性的措施,以维护法律的尊严和社会的秩序。

强制措施的法律适用条件是指,在何种情况下,国家机关可以依法采取强制措施。

本文将从强制措施的定义、法律依据、适用条件等方面进行阐述。

二、强制措施的定义强制措施是指国家机关在履行职责过程中,对违反法律规定的行为人采取的具有强制性的措施,包括行政强制措施和司法强制措施。

行政强制措施是指行政机关在行政管理过程中,为制止违法行为、防止证据损毁、避免危害发生、控制危险扩大等情形,依法对公民的人身自由实施暂时性限制,或者对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财物实施暂时性控制的行为。

司法强制措施是指人民法院在审判过程中,为保证诉讼的顺利进行,对当事人或者诉讼参与人采取的强制措施。

三、强制措施的法律依据1. 行政强制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强制法》是我国行政强制措施的法律依据。

该法于2011年6月30日通过,自2012年1月1日起施行。

该法明确了行政强制措施的种类、程序、期限、法律后果等内容。

2. 刑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是我国司法强制措施的法律依据。

该法于1979年7月1日通过,经过多次修订。

刑法规定了拘传、取保候审、监视居住、拘留、逮捕等司法强制措施。

四、强制措施的法律适用条件1. 违法行为的存在强制措施的法律适用条件之一是违法行为的存在。

违法行为是指违反法律规定的行为,包括行政违法行为和刑事违法行为。

在行政强制措施中,违法行为是指违反行政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等的行为;在司法强制措施中,违法行为是指触犯刑法的行为。

2. 采取强制措施的必要性采取强制措施的必要性是指,为了制止违法行为、防止证据损毁、避免危害发生、控制危险扩大等情形,必须采取强制措施。

在行政强制措施中,必要性体现在以下方面:(1)制止违法行为:当违法行为正在进行或者有继续进行的危险时,行政机关可以采取强制措施,制止违法行为。

(2)防止证据损毁:当违法行为可能导致证据损毁时,行政机关可以采取强制措施,防止证据损毁。

公安行政强制措施

公安行政强制措施
• 社会监督:公安机关应当接受社会各界和媒体的监督,对反映 的问题及时进行调查处理。
检查程序
• 定期检查:上级公安机关应当定期对下级公安机关采取的 行政强制措施进行检查,确保依法、规范执行。
• 不定期检查:公安机关内部或者上级机关可以根据工作 需要,随时对行政强制措施的执行情况进行检查,以发 现问题并及时改正。
03
公安行政强制措施的具体手段
强制传唤
定义
强制传唤是指公安机关在查办案件过程中,对拒不配合调 查或者需要进一步核实的涉案人员,依法采取的强制其到 案接受询问的措施。
法律依据
强制传唤的依据主要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和 《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等相关法律法规。
程序
公安机关在采取强制传唤措施时,需按照法定程序办理, 通常需经县级以上公安机关负责人批准,并出具传唤证。
强化执法规范
加强对执法人员的培训和 监督,确保公安行政强制 措施规范、公正地实施。
改进的方向和策略
完善法律依据
加强相关法律法规的制定和修订工作,确保公安行政强制 措施有充分的法律依据。
规范执行程序
建立严格的公安行政强制措施执行程序,保障当事人的合 法权益,防止权力滥用。
强化监督机制
加强对公安行政强制措施实施过程的监督,确保其在合法 、合理的范围内运行。同时,建立健全的责任追究机制, 对违法行为进行严肃处理。
公安行政强制措施的法治保障
依法行政
公安机关在执行行政强制措施时,必须遵循法律法规的规定,确保 措施的合法性、合理性和必要性。
尊重人权
在执行行政强制措施时,应充分尊重当事人的人身权、财产权等基 本权利,不得侵犯其合法权益。
救济途径
当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认为公安行政强制措施侵犯其合法权益时 ,可通过行政复议、行政诉讼等法定途径寻求救济。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老边区公安分局行政强制措施的
种类和法律依据及执行方式
1、对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强制措施
种类:对醉酒人的约束、强制传唤、扣押、收缴、追缴、责令停止活动立即疏散、责令十二个月内不得进入体育场馆观看同类比赛即强行带离;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
强制执行方式:强制履行
2、对违反行政处罚法行为的强制措施
种类:先行登记保存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第三十七条二款
强制执行方式:强制履行
3、对违反消防管理行为的强制措施
种类:强制拆除或清除,查封、扣押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第四十八条、第六十条三款
强制执行方式:强制履行
4、对违反出入境管理行为的强制措施
种类:拘留审查、监视居住、遣送出境
法律依据:《公安机关办理行政案件程序规定》第一百八十三条
强制执行方式:强制履行
5、对违反毒品管理行为的强制措施
种类:强制铲除、强制戒毒、强制检测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禁毒法》
强制执行方式:强制履行
6、对违反刑法不予刑事处罚行为的强制措施
种类:收容教养
法律依据:《刑法》第十七条
强制执行方式:强制履行
7、对违反严禁卖淫嫖娼决定行为的强制措施
种类:收容教育
法律依据:国务院《卖淫嫖娼人员收容教育办法》、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严禁卖淫嫖娼的决定》第四条第二款强制执行方式:强制履行
8、对违反警察法有关行为的强制措施
种类:继续盘问、强行带离现场、保护性约束措施、交通管制、现场管制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警察法》
强制执行方式:强制履行
9、对屡教不改人员的强制措施
种类:劳动教养
法律依据:《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七十六条、《国务院关于劳动教养问题的决定》、《国务院关于劳动教养的补充规定》、《劳动教养试行办法》、《公安机关办理劳动教养案件规定》
强制执行方式:强制履行
10、对违反道路交通管理行为的强制措施
种类:暂扣机动车及机动车驾驶证、强制拆除、收缴、强制报废、强制撤离现场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
强制执行方式:强制履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