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产后出血预防与处理指南ppt模版课件

合集下载

产后出血预防与处理指南PPT课件

产后出血预防与处理指南PPT课件

• 一、一般处理
• 在寻找出血原因的同时进行一般处理,包 括向有经验的助产士、上级产科医师、麻 醉医师等求助,通知血库和检验科做好准 备;
• 建立双静脉通道,积极补充血容量;
• 进行呼吸管理,保持气道通畅,必要时给 氧;
• 监测出血量和生命体征,留置尿管,记录 尿量;
• 交叉配血;
• 进行基础的实验室检查(血常规、凝血功 能、肝肾功能等)并行动态监测。
• (4)米索前列醇:
• 系前列腺素E的衍生物,可引起全子宫有力收缩, 在没有缩宫素的情况下也可作为 治疗子宫收缩乏 力性产后出血的一线药物,应用方法:米索前列 醇200~600μg顿服或舌下给药。但米索前列醇副 反应较大,恶心、呕吐、腹泻、寒战和体温升高 较常见;高血压、活动性心、肝、肾疾病及肾上 腺皮质功能不全者慎用,青光眼、哮喘及过敏体 质者禁用。
重症产后出血情况包括: • 出血速度>150 ml/min; • 3h内出血量超过总血容量的50%: • 24h内出血量超过全身总血容量。
产后出血的预防
• (一)加强产前保健
• 产前积极治疗基础疾病,充分认识产后出 血的高危因素,高危孕妇尤其是凶险性前 置胎盘、胎盘植入者应于分娩前转诊到有血液系统疾病 肝脏疾病 产科DIC
对应的高危因素
遗传性凝血功能疾病、血小板减少 症 重症肝炎、妊娠期急性脂肪肝 羊水栓塞、Ⅱ~Ⅲ度胎盘早剥、死 胎滞留时间长、重度子痫前期及休 克晚期
• 所有孕产妇都有发生产后出血的可能,但 有一种或多种高危因素者更易发生。
• 值得注意的是,有些孕产妇如妊娠期高血 压疾病、妊娠合并贫血、脱水或身材矮小 的产妇等,即使未达到产后出血的诊断标 准,也会出现严重的病理生理改变。
产后出血是目前我国孕产妇死亡的首位原因。

产后出血预防与处理指南(2023)解读PPT课件

产后出血预防与处理指南(2023)解读PPT课件

01
新型止血药
近年来,一些新型止血药如重组凝血因子等逐渐应用于产后出血的治疗
,具有疗效确切、安全性高等优点。
02
子宫收缩剂新剂型
随着药物制剂技术的不断发展,一些新型子宫收缩剂如长效缓释剂型等
逐渐应用于临床,提高了药物治疗的便捷性和有效性。
03
血管活性药物新应用
血管活性药物在产后出血治疗中的应用逐渐受到重视,一些新型血管活
并发症预防措施制定和执行情况回顾
预防措施制定
针对高危因素,制定个性化的预防措施,如加强产前检查、积极 处理第三产程、使用宫缩剂等。
执行情况回顾
定期对预防措施的执行情况进行回顾和评估,确保措施的有效实 施。
康复期患者心理干预和营养支持策略
心理干预策略
提供心理支持和辅导,帮助患者缓解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增强康复信心。
国内外相关指南比较
80%
国际指南
强调多学科协作、早期识别和积 极处理。
100%
国内指南
结合我国实际情况,注重预防、 早期诊断和合理治疗。
80%
本指南特色
在总结国内外经验的基础上,结 合最新研究进展和临床实践,形 成具有中国特色的产后出血预防 和处理指南。
02
产后出血预防措施
加强孕期保健与管理
健康教育
分娩时机选择
避免过早或过晚分娩,以 减少产后出血的风险。
分娩过程中的监测
在分娩过程中,密切监测 孕妇的生命体征和出血情 况,及时发现并处理异常 情况。
03
产后出血诊断与处理原则
早期诊断及评估方法
产后出血定义
胎儿娩出后24小时内,阴道分娩 者出血量≥500ml,剖宫产者 ≥1000ml。

《产后出血预防与处理指南(2023)》解读PPT课件

《产后出血预防与处理指南(2023)》解读PPT课件
完善产后出血救治体系
建立完善的产后出血救治体系,确保患者能够得到及时、有效的救 治。
加强多学科协作与沟通
加强产科、血液科、重症医学科等多学科之间的协作与沟通,共同 提高产后出血的救治水平。
THANKS
感谢观看
补充铁元素和维生素
鼓励患者多食用富含铁元素和维生素的食物,如红枣、菠菜、动物肝 脏等,以预防贫血和增强免疫力。
康复锻炼与生活方式建议
制定康复锻炼计划
根据患者的身体状况和康复需求,制 定个性化的康复锻炼计划,包括产后 瑜伽、盆底肌锻炼等。
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
建议患者保持充足的睡眠时间,避免 熬夜和过度劳累;注意个人卫生,保 持会阴部清洁干燥;避免长时间站立 或久坐,以防止盆腔淤血。
02
新型止血材料与技术研发
研发更加高效、安全的止血材料和技术,为产后出血的救治提供更多选
择。
03
产后出血与凝血功能障碍关系研究
深入探讨产后出血与凝血功能障碍之间的关系,为临床救治提供更多理
论依据。
提高产后出血防治水平建议
加强产后出血培训与教育
提高医护人员对产后出血的认识和处理能力,加强相关培训和教 育工作。
《产后出血预防与处理指南 (2023)》解读
汇报人:xxx 2024-05-08
目录
• 引言 • 产后出血风险评估与预防 • 产后出血诊断与治疗原则 • 药物治疗在产后出血中应用 • 非药物治疗在产后出血中应用 • 产后出血患者管理与康复 • 总结与展望
01
引言
产后出血定义与背景
产后出血定义
胎儿娩出后24小时内,阴道分娩者出血量≥500ml, 剖宫产者≥1000ml,是分娩期严重并发症。
评估方法
通过对比手术前后上述指标的变化,以及术后患者生命体征和症状的改善情况, 综合评估手术治疗效果。同时,还需关注手术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如感染、损伤 等。

产后出血预防与处理指南(2023)解读PPT课件

产后出血预防与处理指南(2023)解读PPT课件

前后对比法
01
将指南实施前后的产后出血相关指标进行对比分析,观察变化
趋势。
分组对比法
02
将产妇按照是否接受指南实施进行分组,比较两组的产后出血
相关指标差异。
多因素分析法
03
综合考虑产妇年龄、产次、分娩方式等多因素,分析指南实施
对不同人群产后出血的影响。
持续改进策略与建议
加强宣传教育
提高医护人员和产妇对产后出血的认 识和重视程度,促进指南的落实。
提高产科医护人员对 产后出血的认识和重 视程度。
国内外相关指南比较
国际指南
强调多学科协作、早期识 别和积极处理。
国内指南
结合我国实际情况,注重 预防、早期诊断和合理治 疗。
本指南特色
在总结国内外经验基础上 ,形成适合我国国情的产 后出血预防和处理规范。
02
产后出血危险因素及评估
产后出血危险因素分析
分娩期预防措施
预防性使用宫缩剂
在分娩过程中,预防性使用宫缩 剂可以增强子宫收缩力,减少产
后出血的发生率。
控制分娩速度
过快或过慢的分娩速度都可能导 致产后出血,医护人员应合理控
制分娩速度,确保母婴安全。
早期识别高危因素
医护人员应在分娩过程中早期识 别可能导致产后出血的高危因素 ,如前置胎盘、胎盘早剥等,并
完善监测体系
建立健全的产后出血监测体系,及时 发现和处理产后出血问题。
强化培训考核
加强对医护人员的培训和考核,提高 其产后出血预防和处理能力。
开展科研攻关
针对产后出血预防和处理中的难点问 题,开展科研攻关和技术创新,提高 防治水平。
THANKS
感谢观看
术式选择

产后出血的预防及处理指南PPT课件

产后出血的预防及处理指南PPT课件

输液治疗应选择适当的溶液, 如生理盐水、葡萄糖溶液等, 以维持血液循环和组织灌注。
04
产后出血的护理
心理护理
心理疏导
产后出血的产妇容易出现焦虑、抑郁 等情绪,护理人员应及时进行心理疏 导,给予关心和安慰,帮助产妇保持 情绪稳定。
健康教育
向产妇及家属宣传产后出血的相关知 识,包括原因、预防措施、治疗方法 等,提高产妇及家属对产后出血的认 识,减少恐慌和焦虑。
补充血容量、纠正休克等。
止血可以通过按摩子宫、使用止 血带或纱布填塞宫腔等方法进行 ,同时应密切观察产妇的生命体
征和出血情况。
补充血容量可以通过输血、输液 等方式进行,以维持血液循环和
组织灌注。
输血与输液治疗
当产妇产后出血严重时,可能 需要输血和输液治疗,以补充 失去的血容量和纠正休克状态 。
输血治疗应根据产妇的具体情 况选择合适的血液制品,如全 血、红细胞、血小板等。
产后预防
01
02
03
观察产妇情况
产后,医护人员应密切观 察产妇的生命体征和子宫 收缩情况,以便及时发现 并处理产后出血的迹象。
及时处理胎盘残留
如果胎盘残留可能导致产 后出血,医护人员应及时 进行清宫手术,以清除残 留的胎盘组织。
预防性应用药物
在某些情况下,医护人员 可以在产后预防性地应用 一些药物,以降低产后出 血的风险。
03
产后出血的处理
出血量评估
出血量评估是处理产后出血的第一步,可以通过称重法、容积法、面积法等手段进 行评估。
准确评估出血量对于判断病情严重程度、制定治疗方案和预测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出血量评估应包括显性失血(可见的出血)和隐性失血(无法直接观察到的出血) 两部分。

产后出血预防及处理指南2023版解读PPT课件

产后出血预防及处理指南2023版解读PPT课件

药物预防措施应用
宫缩剂使用
在分娩过程中,适时使用宫缩剂 ,促进子宫收缩,减少产后出血

止血药物使用
针对高危孕妇,预防性使用止血药 物,降低产后出血风险。
预防性输血
对于存在严重产后出血风险的孕妇 ,可考虑预防性输血措施。
04
产后出血处理方法详解
药物治疗方法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效果评价
缩宫素类药物
促进子宫收缩,减少出血量,但 需注意过敏等不良反应。
营养与运动
指导孕妇合理饮食、适当 运动,保持良好的身体状 态,降低产后出血风险。
分娩方式选择及产程管理优化
分娩方式选择
根据孕妇实际情况,选择 适合的分娩方式,降低产 后出血风险。
产程管理优化
加强产程监测,及时发现 并处理产程异常,避免产 程过长导致的产后出血。
无痛分娩
推广无痛分娩技术,减轻 分娩疼痛,降低因疼痛导 致的产后出血风险。
死亡率
产后出血导致的孕产妇死亡率在 不同地区和国家之间存在差异, 但整体呈下降趋势。
对母婴健康影响
母体健康
产后出血可能导致母体出现休克、感染等并发症,严重时甚 至危及生命。
婴儿健康
产后出血可能影响母乳喂养,增加新生儿窒息、早产等风险 。
社会经济负担
医疗资源消耗
产后出血的处理需要占用大量医疗资 源,包括人力、物力和财力。
髂内动脉结扎术
通过结扎髂内动脉,减少盆腔血流量,有助于控 制出血。
根治性手术时机选择和患者沟通
手术时机
在药物治疗和保守性手术无效时,或 出现凝血功能障碍、多器官功能衰竭 等严重情况时,需考虑根治性手术。
患者沟通
医生需充分告知患者及家属手术必要 性、风险及预后,取得患者及家属的 理解和配合。同时,关注患者心理状 况,给予必要的心理支持。

产后出血的预防与处理ppt课件

产后出血的预防与处理ppt课件

14-20 正常 正常 >20-《30 稍下降 偏低 >30-《40 下降 低 >40 显著下降 低
休克指数与估计失血量
休克指数 估计失血量(ml) 估计失血量 血容量的比例(%) <20 20 30 》50
<0.9 1.0 1.5 》2.0
<500 1000 1500 》2500
四、产后出血的处理流程
产后出血的预防与处理
1
>500 ml,是目前我国孕产妇死亡的首要原 医学压力 因。绝大多数产后出血所导致的孕产妇死亡 是可避免或创造条件可避免的,其关键在于 早期诊断和正确处理。
•产后出血是指胎儿娩出后24 h内出血量
一、产后出血的原因与高危 因素
• 产后出血的四大原因是宫缩乏力(占70
%~90%)、产道损伤(占20%)、胎盘 因素(占10%)和凝血功能障碍(占l%); 四大原因可以合并存在,也可以互为因 果;每种原因又包括各种病因和高危因 素。见表l。所有产妇都有发生产后出血 的可能,但有一种或多种高危因素者更 易发生。值得注意的是有些产妇即使未 达到产后出血的诊断标准,也会出现严 重的病理生理改变,如妊娠期高血压疾 病、妊娠合并贫血、脱水或身材矮小的 产妇等。
原因
宫缩乏力
病因
高危因素
全身因素 产妇体质虚弱、合并慢性全身性疾病或精神紧张等 药物 过多使用麻醉剂、镇静剂或宫缩抑制剂等 产程因素 急产、产程延长或滞产、试产失败等 产科并发症 子痫前期等 一、产后出血的原因与高危因素 羊膜腔内感染 胎膜破裂时间长、发热等 子宫过度膨胀 羊水过多、多胎妊娠、巨大儿等 子宫肌壁损伤 多产、剖宫产史、子宫肌瘤剔除术后等 子宫发育异常 双子宫、双角子宫、残角子宫等 产道损伤 官颈、阴道或会阴裂伤 急产、手术产、软产道弹性差、水肿或瘢痕等 剖官产子宫切口延伸或裂伤 胎位不正、胎头位置过低 子宫破裂 前次子宫手术史 子宫内翻 多产次、子宫底部胎盘、第三产程处理不当 胎盘因素 胎盘异常 多次人工流产或分娩、子宫手术史、前置胎盘、胎盘早剥 胎盘、胎膜残留 产次多,既往有胎盘粘连史 凝血功能障碍 血液系统疾病 遗传性凝血功能疾病、血小板减少症 肝脏疾病 重症肝炎、妊娠急性脂肪肝 产科DIC 羊水栓塞,II-III度胎盘早剥,死胎滞留时间长, 重度子痫前期及休克晚期

产后出血最新ppt课件

产后出血最新ppt课件

治疗
胎盘早剥需要紧急治疗,包括 抑制宫缩、纠正贫血、预防感 染等措施,必要时需终止妊娠

病例二:子宫收缩乏力导致产后出血
01
02
03
04
子宫收缩乏力
是指产后子宫肌肉收缩力量不 足,不能有效关闭子宫肌层血
管,导致产后出血。
症状
产后出现大量阴道流血,色鲜 红,可伴有血块。
原因
子宫收缩乏力的原因包括产程 延长、子宫过度扩张、子宫肌
参考文献2
产后出血的预防和处理. 中国实 用妇科与产科杂志, 2021, 37(4):
312-318.
参考文献3
产后出血的药物治疗进展. 医药 导报, 2020, 39(5): 445-449.
THANK YOU
症。
孕妇应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和护 理建议,包括接受预防性治疗和
管理。
产时预防
孕妇在分娩时应该选择有资质 和经验的医疗机构和医生,避 免因不当的接生方式导致产后 出血。
分娩过程中要密切观察母婴情 况,及时发现和处理产程延长 、宫缩乏力等可能导致产后出 血的情况。
严格遵守剖宫产手术指征和操 作规范,减少不必要的剖宫产 手术。
瘤等。
治疗
治疗包括按摩子宫、应用宫缩 剂、输血等措施,必要时需手
术治疗。
病例三:凝血功能障碍导致产后出血
凝血功能障碍
是指血液中血小板数量减少或功能异 常,导致血液凝固障碍,引起产后出 血。
症状
产后出现大量阴道流血,色暗红,可 伴有血块。
原因
凝血功能障碍可能与孕妇患有血液系 统疾病、免疫系统疾病、感染等因素 有关。
胎盘因素
如胎盘滞留、胎盘植入、前置胎盘等,影响 子宫收缩,导致产后出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产后出血
预防、处理、护理
仁 真 志 玛
妇产科
概 述
发病率:12.8%
与出血量测量有关
占孕产妇死亡第一位原因
贫血 感染 Sheehan’s综合征 25%
定 义
早期产后出血:
胎儿娩出后2h 出血≥400ml 剖宫产术中 出血≥500ml 胎儿娩出后24h 出血≥500ml
晚期产后出血:
胎儿娩出24h后 - 产褥期(6W)
产后出血的病因学处理
1
子宫收缩乏力
加强宫缩:
1)手法 2)宫缩剂 3)手术 4)宫腔填塞
2
胎盘因素
胎盘粘连,胎盘滞留,胎盘嵌顿
--胎盘不剥离,宫缩乏力,出血 胎盘植入 , 胎盘完全粘连 --胎盘不剥离 胎盘胎膜残留,部分胎盘植入
--出血少或不出血 胎盘剥离后出血
处理措施:手取胎盘、宫缩剂、乙醚麻醉下取
产后出血相关的新定义
产 后 出 血 : 胎 儿 娩 出 后 24h 内 , 阴 道 分 娩 者 出 血 量 ≥500ml、剖宫产分娩者出血量≥1000ml。
严重产后出血:胎儿娩出后24h内出血量≥1000ml。
难治性产后出血:经宫缩剂、持续性子宫按摩或按压等 保守措施无法止血,需要外科手术、介入治疗甚至切 除子宫的严重产后出血。
抗 休 克 治 疗
处理线:二级急救处理
病因治疗
子宫收缩乏力
产道损伤
胎盘因素
凝血功能障碍
扩容 给氧 监测: 出血量 生命体征 尿量 血氧饱和度 生化指标等
按摩及双合诊按压子宫 积极应用强效宫缩剂 球囊或纱条填塞宫腔 子宫压迫缝合术 子宫血管结扎术等
缝合裂伤 清除血肿 恢复子宫解剖位置 子宫下段破裂需尽 快剖腹探查并手术 处理
临床表现
a、胎儿娩出后即刻出现阴道出血 b、血鲜红色 处理措施: a、仔细检查 b、根据情况适当缝合
4
凝血功能障碍
病 因:
产前即有凝血功能障碍 a、血不凝;b、不易止血
临床表现: 处理措施:
根据病因进行相应按内科处理
称重法或容积法
称重法:1.05g=1ml(血液) 容积法:将收集的血液用杯测定(扣除羊水) 纱布:一张标准手术用湿纱布被血液浸湿后 估计出血15ml,干纱布被血液浸湿后估计出 血25--30ml
人工剥离 补充凝血因子: 刮宫 新鲜冰冻血浆 胎盘植入: 冷沉淀 保守性手 凝血酶原复合物 术治疗或 血小板等 子宫切除
出血量:≥1500ml
危重线:三级急救处理
多学科团队协助抢救 继续抗休克和病因治疗 如有必要且条件允许时合理转诊 早期输血及止血复苏 呼吸管理、容量治疗 DIC的治疗 使用血管活性药物 纠正酸中毒 应用抗生素 必要时子宫动脉栓塞或子宫切除术 重要脏器功能保护:心、脑、肺、肾等 重症监护(麻醉科、血液科、ICU等)
– 失血速度>150 ml / min – 3 h内出血超过血容量的50%
– 24 h内出血超过全身血容量
产后出血的处理原则
子宫收 缩乏力 胎盘 因素
软产道 裂伤
凝血功 的修补、 的胎盘、 缝合裂伤 刮宫
遵医嘱 增强凝 血功能 治疗
针对原因迅速止血、补充血容量纠正休克,及防治感染。
宫、 手术切子宫
出、清
3 损伤原因:
软 产 道 损 伤(1)
a、宫缩过强 b、产程进展过快 c、胎儿过大
d、操作不当:过早行会阴后—斜 切开术也可引起失血过多。
3
软 产 道 损 伤(2)
损伤类型:
a、侧切伤口沿裂 b、阴道黏膜裂伤 c、宫颈裂伤 d、会阴裂伤I0 II0 III0
3
软 产 道 损 伤(3)
失血性休克的护理
对失血过多尚未有休克征象者,应及早补充血容量 对失血多,甚至休克者应输血,以补充同等血量为原则 注意为患者提供安静的环境,保持平卧、吸氧、保暖
严密观察并详细记录患者的意识状态、皮肤颜色、血压、脉搏、 呼吸及尿量 观察子宫收缩情况,有无压痛,恶露量、色、气味 观察会因伤口情况及严格会阴护理 按医嘱给予抗炎补液治疗 鼓励产妇进食营养丰富易消化食物,多进富含铁、蛋白质、维 生素食物,注意少食多餐。
病 因
宫缩乏力
胎盘因素
软产道损伤 凝血功能障碍
出血量的判别
最佳标准:判别失血量占总血容量的百分比
失血速度:也是反映病情轻重的重要指标 反映 失血 量的 重症 指标
(1)每分钟的失血量>150ml (2)3h内出血超过血容量的50% (3)24h内出血量超过全身血容量总量
产后出血的预防
循证医学研究表明:积极干预第三产程能有效降低产 后出血量和发生产后出血的危险度。
休克指数估计失血量
休克指数=心率/收缩压(mmHg)(正常<0.5)
估计失血量 (ml) 500~ 1000~ 1500~ 占血容量 (%) <20 20~30 30~50
休克指数 0.6~0.9 =1.0 =1.5
≥2.0
2500~
≥50~70
• 失血速度也是反映病情轻重的重要指标
重症的情况包括:
抢救方案
1、预警期 一级抢救方案
2、处理期
3、危重期
二级抢救方案
三级抢救方案
产后出血的处理流程:
积极处理第三产程
预警线:一级急救处理
2 h内出血≥400ml
求助(叫人)和沟通 建立两条可靠的静脉通道 吸氧 监测生命体征、尿量 血常规、凝血功能、交叉配血 积极寻找原因并处理
出血量:500~1500ml
预防产后出血
妊娠期:定期产检,及时对高危妊娠采取措施 分娩期:
第一产程,防止产程延长,保证产妇休息 第二产程,严格无菌操作,正确使用腹压,适时适度侧切, 头、肩娩出要慢,肩娩出后肌注或静点催产素 第三产程,正确处理胎盘和测量出血量
产后期:
产后两小时,密切观察子宫收缩、阴道出血及会因伤口, 定期生命体征测量 督促产妇及时排空膀胱,以免影响宫缩 早期哺乳,促进宫缩 产后出血高危产妇,做好急救准备
产后出血的临床表现
主要表现为阴道流血量过多及因失血引起休克 等相应症状和体征。 症状:产后出血者面色苍白、出冷汗、主诉口 渴、心慌、头晕,尤其是子宫出血潴留于宫腔 和阴道内时,产妇表现为怕冷,寒战,打哈欠, 懒言或表情淡漠,呼吸急促,甚至烦躁不安, 很快转入昏迷状态。软产道损伤造成阴道壁血 肿的产妇会有尿频或肛门坠胀感,且有排尿疼 痛。
具体内容包括:
(1)头位胎儿前肩娩出后、胎位异常胎儿全身娩出 后、多胎妊娠最后1个胎儿娩出后,预防性应用缩宫 素等。
(2)胎儿娩出后(45~90s)及时钳夹并切断脐带, 有控制地牵拉脐带协助胎盘娩出。
(3)胎盘娩出后按摩子宫等。
产后出血的“三级”抢救方案
根据产后出血量情况,将其分为:
预警期、处理期和危重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