昂山素季的演讲全文

合集下载

昂山素季完整版

昂山素季完整版

• 家庭关系 • 因父之名 • 凄美爱情 • 与子分离
昂 山 素 季
• 从政经历 • 受邀演讲
• 推荐电影-The Lady
昂山
父 亲
麦克 阿里斯
丈夫
亚历山大 阿里斯
长子-儿子-次子
金 阿里斯
昂山在缅甸享有
“国父”般的声望。
昂山素季-
父亲精神的追随者。
研究西藏文化的英国学者、 牛津大学教授 迈克〃阿里斯(Michael Aris)
“我永远不会站
在你和你的祖国之间。
1999年3月,
阿里斯因癌症逝世
亚历山大 阿里斯
金 阿里斯
缅甸全国民主联盟 总书记
多次遭缅甸军政府软禁
1988年9月: 母亲中风后独自回国。全国民主联盟的联席创办 人兼总书记。 1989年7月20日: 缅甸军政府以“危害国家”罪名,被军政府软禁6 年 1990年5月27日: 全国民主联盟在大选中以压倒性票数获胜,但选 举结果遭军政府抵赖。 1991年7月10日: 获得诺贝尔和平奖。 1995年7月: 获释。丈夫再到缅甸跟他见面,但此行却是两人的 最后相聚。 1996年: 丈夫阿里斯获准最后一次探望她后,从此终身不准 踏入缅甸国土,同年她被指煽动学生示威再度被软禁。 1998年7月: 缅甸军政府禁止她与全国民主联盟成员会面。 1999年3月27日: 丈夫在伦敦因患末期前列腺癌病逝世。军政府批 准她出国奔丧,但她拒绝。
你可认识这些?
你可认识她?
昂山素季
Aung San Suu Kyi
中文名:昂山素季 外文名: Aung SanSuu Kyi 国籍 :缅甸
出生日期: 1945年6月19日
职业:缅甸全国民主联盟总书记 毕业院校:英国牛津大学圣休学院 主要成就:非暴力推动缅甸民主化

昂山素季的演讲全文

昂山素季的演讲全文

昂山素季演讲全文在结束了软禁期后,重获自由的缅甸民主运动领导人昂山素季,于14日在缅甸最大的城市,缅甸全国民主联盟的大本营——仰光举行了演讲,以下为此次演讲的全部内容。

首先,我衷心的感谢大家来到这里以这样的方式来支持我,我也有一些话想和大家分享。

虽然我们分别得太久,但是,即使是无法相见,我也知道我们(人民与我之间)相互之间因慈悲心与信赖感而紧密相连。

全仰赖于此。

我了解大家所期待的是什么。

重要的是要明白这样的期待能否实现。

就我个人看来,所谓的政治其实是“一个学习的过程”。

我在和年轻人们说这番话的时候,并不是说你们中间存在好人、坏人的区别。

我也不相信所谓的绩优生与差生的区别。

人与人之间的区别仅在于会学与不会学。

而我相信我的同胞们皆是能学会学的。

然而,仅有希望是不够的。

如何把希望变成现实。

以一种正确的方法来追求希望是十分重要的。

为什么要以正确的方法行动,不是因为我们想成为圣人。

以我的经验来看,如果行动的方式不正确的话,目标也不可能是正确的。

因此,必须用正确的方法实现自己心中的目标。

我知道你们有很多问题想问我。

我也想听听你们的声音。

但如果大家这样乱哄哄的发问的话,我将很难明白你们想要表达的内容。

我希望可以听到你们每一个人的声音。

即使是在被软禁期间,我还是坚持收听(广播或电视节目),并以此了解到人们说了些什么,又需要些什么。

每天必须花五六个小时收听广播,这对于我来说并不是件轻松的事。

然而,为了大家我将这个收听习惯坚持了下来。

通过这样的方式,我逐渐了解到我们的人民正处于一种怎样的生活当中。

然而,并非所有的一切我都了解。

我想我更愿意以彼此互相倾听的方式来和你们每一个人交流。

通过此,我也能好好的思考我应当做些什么。

我想你们都明白,如果没有你们的参与任何事情都无法实现。

人民为了自身而争取民主,我希望这不仅是在我们国家也能成为全世界人民的共识。

正是基于此,我们不懈的努力。

我相信我们可以通过和平、正确的途径来实现我所提出的目标。

昂山素季

昂山素季

Aung San Suu Kyi(昂山素季)Today I watch a moved film named THE LADY in English class,which leaves a deep pression on me ,especially the mian character of the film----Aung San Suu Kyi.The film retells us about the whole life of Aung San Suu Kyi , Aung San Suu Kyi is a leader opposed to the government military,she devoted herself to peace movement. She was awarded Nobel Peace Prize in 1990 for her spirit of pursuing peace and freedom.She says “You may not think about politics, but politics thinks about you.” It is true that a person who desire for freedom have to face with some struggle problems and try to resist or change what bound him.As far as I am concerned ,freedom is crucial to everybody ,freedom to a person is what the water to a fish.Whithout it,we could not even have chance possess fundanmental rights,nor achieving good wish as well.Aung San Suu Kyi did what we all want but could not put in reality ,she is the very example of us.We are supposed to learn power of example.。

昂山素季迟到21年的诺奖演讲(中英文对照)

昂山素季迟到21年的诺奖演讲(中英文对照)

昂山素季:迟到21年的诺贝尔奖演讲Your Majesties, Your Royal Highness, Excellencies, Distinguished members of the Norwegian Nobel Committee, Dear Friends,国王和王后陛下,王子殿下,阁下们,挪威诺贝尔委员会卓越的委员们,亲爱的朋友们:Long years ago, sometimes it seems many lives ago, I was at Oxford listening to the radio programme Desert Island Discs with my young son Alexander. It was a well-known programme (for all I know it still continues) on which famous people from all walks of life were invited to talk about the eight discs, the one book beside the bible and the complete works of Shakespeare, and the one luxury item they would wish to have with them were they to be marooned on a desert island. At the end of the programme, which we had both enjoyed, Alexander asked me if I thought I might ever be invited to speak on Desert Island Discs. “Why not?” I responded lightly. Since he knew that in general only celebrities took part in the programme he proceeded to ask, with genuine interest, for what reason I thought I might be invited. I considered this for a m oment and then answered: “Perhaps because I’d have won the Nobel Prize for literature,” and we both laughed. The prospect seemed pleasant but hardly probable.多年以前,有时候回想起来,好象是多生多世以前,我在牛津同我的儿子亚历山大一起收听广播节目《荒岛唱片》。

昂山素季演讲续:她将把缅甸带向何方?(精)

昂山素季演讲续:她将把缅甸带向何方?(精)

昂山素季演讲续:她将把缅甸带向何方?2010年11月13日,全球媒体的主要新闻依次是:在横滨举行的汇集中美俄等国首脑的APEC会议,缅甸人昂山素季终于从软禁状态获释。

各国观众、网友一起等着看这位“素姨”(缅甸人对她昵称)获释后对现场支持群众和媒体的感言。

她说,“我们必须联合起来,一起前行。

”65岁的昂山素季这次被释放,是2009年8月法庭令期满之日的权利恢复,而缅甸执政党联邦团结发展党也在获得全国大选胜利之后,并没有试图延长软禁令。

她是小乘佛教教徒,信奉非暴力式抵抗。

获释之后,她说她并不恨监禁她的人。

缅甸政府也在官方媒体发表评论,祝贺她获释,希望可以携手合作。

获释第二天,她在她所在的政党全国民主联盟(NLP)总部对支持群众说,必须立刻行动起来,一起前行(Walk On)。

她反复用“前行”来鼓励支持者,爱尔兰著名的U2乐队曾经创作过《Walk On》,来献给这位让对手都尊重的女人。

昂山素季女士名字有三个来源:“昂山”是父名,“素”是祖母名,“季”是母名。

父亲昂山将军是把缅甸带向独立的“国父”,至今其雕像都在城市中受人祭奠。

昂山24岁时成立缅共并任总书记。

1940年被英属缅甸当局通缉,前往中国寻求帮助时在厦门被日本占领军扣押,日本人说服其寻求日本的帮助。

昂山接受了,于次年从日返缅,组建独立军,配合了1942年日本对缅甸的占领,并于1943年出任新缅甸国的防长。

但很快,到年底,昂山认识到日占下缅甸独立的虚伪性,而转向了同盟国阵营,于1944年开始参与反法西斯和抗日战争。

二战后,英国恢复对缅甸殖民,虽然昂山和英属政府合作并成为政府总理,但他积极和英国展开缅甸独立的谈判,在缅甸真正独立梦想实现的前一年(1947年)被政敌刺杀。

素季生于1945年,2岁时就失去了父亲,一直被母亲钦季抚养长大。

昂山有三个孩子,大儿子昂山欧移居美国,二儿子昂山林8岁夭折,只有女儿素季最终继承了父亲的政治事业。

独立之后,母亲钦季出任驻印大使,素季随其在印度上学,之后在牛津大学和伦敦大学亚非学院读书。

昂山素季

昂山素季

昂山素季:缅甸的自由女神文|田小满2010年11月13日傍晚,缅甸反对党领袖、1991年诺贝尔和平奖获得者昂山素季结束长期软禁,重获自由。

在燕子湖畔的昂山住所前,武装警察移走堵在门口的路障,随即,身着传统纱笼的素季翩然出现在欢呼的众人面前,唇边绽放着温暖的笑容,目光深邃,十多年的囚禁非但没有使她黯然失色,反而为她增添了一种超越痛苦的悲情魅力。

二十多年来,仅仅因为这位女性的存在,缅甸受到前所未有的国际关注,而过去几个世纪,很少有人认真去了解这个东南亚国家。

今天,65岁的昂山素季和这个国家的苦难与希望交织共生,是当之无愧的精神领袖,如同甘地之于印度,曼德拉之于南非。

获释后她表示,尽管被软禁多年,然而缅甸军政府并未虐待她,因此她不会仇恨这个政府,她希望能够同军政府领导人丹瑞将军面对面交流,用和平方式实现缅甸的民主改革,并且督促西方解除对缅甸的制裁。

不论经历什么苦难,昂山素季始终不卑不亢,通情达理,仿佛受难就是她责无旁贷的使命,她坦然接受,没有任何抱怨。

然而,这种受难之后的平静与从容,却令世人不能平静。

平凡岁月:从印度到英国独立后的缅甸国名,梵文为“坚强、勇敢”的意思。

1945年6月19日,当昂山素季的父母诞下这个女儿时,不会想到她未来的生命居然如此贴切地诠释了国名寓意,也不会想到她被缅甸人民视为带领国家走出深渊的民族救星——就像当年她父亲一样。

1945年5月,她的父亲昂山将军成功领导民众驱走日本侵略军,使缅甸看到了自由的曙光,昂山将军也被缅甸人尊称为“国父”,今天,他飒爽的戎装照片被印在缅甸纸币上,形象深入人心。

1947年7月19日,昂山将军与临时政府的六位部长在办公室惨遭暴徒杀害,其时昂山素季才刚刚两岁。

15岁那年,素季的母亲作为驻印度大使被派往新德里,于是她随母旅居印度,在一所女子学院安静地读书。

在印度期间,圣雄甘地的非暴力抗争的思想注入她的思想,成为她重要的精神支柱。

1964年,昂山素季进入牛津大学学习。

对话昂山素季:我追求的是修复式正义

对话昂山素季:我追求的是修复式正义

对话昂山素季:我追求的是修复式正义以昂山素季为原型的电影《The Lady》海报。

该片由于某些原因至今无法在大陆上映。

昂山素季此次与中国最高领导人的会面恐怕也无法改变这部影片在中国的命运。

6月10日,诺贝尔和平奖得主昂山素季正式抵达北京首都国际机场。

在她的首次中国之旅中,这位昔日的敏感人物将在北京与中国最高领导人会面。

全球眼曾在本月5日刊发前《亚洲周刊》记者张倩烨的文章《专访昂山素季:我希望中国的年轻人能给我发邮件》,在微信朋友圈引发较大反响。

今日全球眼刊发另外一篇中文媒体昔日对昂山素季的专访。

原文首发于《南方人物周刊》,作者:杨潇四年后的作者手记2011年11月,我和摄影师姜晓明经昆明飞抵仰光,其时缅甸政治解冻开始不久,我们拿的都是旅游签证,一个是“语文老师”,一个是“设计师”。

从机场到酒店的路上热浪滚滚,尾气味道很重,倒意外治好了我的重感冒。

到达仰光之前我花了两个礼拜的时间,把国家图书馆里能找到的与缅甸近现代史和昂山素季的重要书籍都翻了个遍,又提前约好了一堆采访---这是基于同年采访埃及革命的经验,不过主要是因为并不知道此行能否专访到昂山素季,我需要在等待的时候尽可能给自己多找点儿事做。

仰光的采访持续了大概10天,很多材料都用在下面这篇文章里。

后来我们去了茵莱湖,又去了第二大城市曼德勒,期间每天都在写邮件争取采访机会。

那时曼德勒是整个缅甸网速最快的地方,不需要等半小时才能进入Gmail邮箱,我在酒店附近一个网吧冲浪(真是如此啊)了一个小时,网吧里的缅甸人要么在上Facebook,要么在看爱情动作片,我想这两者都是一个国家开放的标志吧。

网吧里还有一个金发姑娘,听口音应该是美国人,看了会儿雅虎新闻,然后激动地对同伴说,哇,希拉里要访问缅甸了,that's very......她寻找着词汇,important!当天晚上我落枕了。

第二天歪着脖子和晓明去爬曼德勒山,然后又沿着护城河打算去那仿造的曼德勒王宫看看,就在王宫门口,我那个在仰光花500块钱买的笨重的中兴手机响了(缅甸当时不支持国际漫游,买本地sim卡还得配一部手机),电话那头的人自称是昂山素季的密友,说夫人愿意接受你们的专访,请问你们哪天方便呢?我们立刻约定时间,飞回仰光,也就有了下面这篇特稿《素季的国度》,和那篇独家对话(点击阅读原文可查看)。

独处的力量

独处的力量

缅甸女英雄昂山素季出狱后,说很新奇听到了真人在现场的声音。

在软禁的无数个日子里,她能面对的只有收音机。

比她更“惨”的是曼德拉,被囚禁将近三十年。

二者相同的地方是,他们都没有被独处打败,反而在出来的时候更为坚强了。

我甚至怀疑,他们在独处当中,将自己的政见,锤炼得更为合理,更接近理想了——一个独处的人,是不用和现实做什么妥协的。

人们常以为孤独是一件可怕的事。

”孤独“是一个充满了价值判断的词语。

我们以前学英文,记得老师经常辨析alone(一个人)和lonely(孤独)两个词的分别。

A man can be alone without being lonely. 一个人可以独处,但独处的人未必都觉得孤独凄惨。

事实上更多的时候,更为可怜的是需要混迹群体,无法面对自己的人。

中文里我们有时把独处、孤独、孤僻和凄凉全都搅合到了一起。

有首歌唱到:孤独的人是可耻的。

说一个人孤僻,简直就等于说此人离犯罪和变态不远了。

事实上,某些地方政府曾有段时间让人监控行为孤僻的人,以便将犯罪活动扼杀在萌芽里。

作为一个深度内向的人,我觉得这是一种很大的歧视,也是一种因果导致,真正造成社会问题的,很多时候是社会受不了孤独的人,非要将他们同化,同化不了就开始嘲笑,因此才造成了各种矛盾冲突的。

《大学》、《中庸》中都有“慎独”一说。

我当年还是一人吃饱,全家不饿的时候,有个大学中文系教授告诫我,说年轻人要“慎独”,最好不要独处。

我近日去查有关资料,发觉他所理解的“慎独”,未必是先贤的本意。

朱子对《大学》“君子必慎其独也”的解释是:“独者,人所不知而己所独知之地也。

言欲自修者知为善以去其恶,则当实用其力,而禁止其自欺。

“应该说”慎独“的本意,是我们需要自省,不要因为没有人看到我们的时候,我们就可以胡作非为。

在把内向界定为负面性格的文化环境之下,一个人的独处变成了大众忌讳的事情。

我自己从小到大,一直有人试图改变我,要我“外向一点”。

记得读大学的时候,有个女同学告诉我:“你这个内向的性格必须改,否则你一辈子很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昂山素季演讲全文在结束了软禁期后,重获自由的缅甸民主运动领导人昂山素季,于14日在缅甸最大的城市,缅甸全国民主联盟的大本营——仰光举行了演讲,以下为此次演讲的全部内容。

首先,我衷心的感谢大家来到这里以这样的方式来支持我,我也有一些话想和大家分享。

虽然我们分别得太久,但是,即使是无法相见,我也知道我们(人民与我之间)相互之间因慈悲心与信赖感而紧密相连。

全仰赖于此。

我了解大家所期待的是什么。

重要的是要明白这样的期待能否实现。

就我个人看来,所谓的政治其实是“一个学习的过程”。

我在和年轻人们说这番话的时候,并不是说你们中间存在好人、坏人的区别。

我也不相信所谓的绩优生与差生的区别。

人与人之间的区别仅在于会学与不会学。

而我相信我的同胞们皆是能学会学的。

然而,仅有希望是不够的。

如何把希望变成现实。

以一种正确的方法来追求希望是十分重要的。

为什么要以正确的方法行动,不是因为我们想成为圣人。

以我的经验来看,如果行动的方式不正确的话,目标也不可能是正确的。

因此,必须用正确的方法实现自己心中的目标。

我知道你们有很多问题想问我。

我也想听听你们的声音。

但如果大家这样乱哄哄的发问的话,我将很难明白你们想要表达的内容。

我希望可以听到你们每一个人的声音。

即使是在被软禁期间,我还是坚持收听(广播或电视节目),并以此了解到人们说了些什么,又需要些什么。

每天必须花五六个小时收听广播,这对于我来说并不是件轻松的事。

然而,为了大家我将这个收听习惯坚持了下来。

通过这样的方式,我逐渐了解到我们的人民正处于一种怎样的生活当中。

然而,并非所有的一切我都了解。

我想我更愿意以彼此互相倾听的方式来和你们每一个人交流。

通过此,我也能好好的思考我应当做些什么。

我想你们都明白,如果没有你们的参与任何事情都无法实现。

人民为了自身而争取民主,我希望这不仅是在我们国家也能成为全世界人民的共识。

正是基于此,我们不懈的努力。

我相信我们可以通过和平、正确的途径来实现我所提出的目标。

必须要做的事还有很多,但如果不付诸行动的话一切都只是空谈。

我们缅甸人,无论遇到什么事都会轻易的认为“这就是命运”。

我也不止一次和年轻人们谈论过。

你们真的知道所谓命运一词的含义吗。

行动是命运的基石。

无论你再怎么强调“命运”,也不外乎是你自己行为的使然。

如果说有什么值得你为之争取奋斗的话,那就必须为此付出行动。

“把不可能实现的变为现实”这样简单的承诺是无法凝聚民心的。

我们都在努力。

人民应当朝着他们开创的道路前行。

在这条前行之路上我希望能尽我一份绵薄之力。

民主的开创之路行之不易,需要我们共同迈步向前。

而我们的目标也唯有通过此来实现。

民主的实现不是坐享其成,也不能强迫他人参与,唯有自发自愿的参与到其中来才有可能实现。

大家来到这里以这样的方式支持我,我知道这是因为你们对我有所期待。

肩负着如此的期待让我觉得重担在身。

然而,并非是我畏惧这份责任。

我所担心的仅在于不能尽责。

所以我将尽我所能担负起这份责任。

在这其间,我希望你们每一个人都能给我以建议、忠告。

赐予我力量。

给予我批评。

真心的、正确的批评对我来说是莫大的帮助。

你们给予我的这些批评建议,对于目标的实现将起到非常大的帮助。

在这里,我恳请大家。

无论面对任何事,我们都正直以待不要畏惧。

尽管说出你心中的话,如有所言,当言无不尽。

当我们持不同意见的时候我会提出反驳。

而这也是民主主义中最基本的言论自由。

所谓言论自由并不是七嘴八舌的口角之争。

偶尔我们可能也会大声争论。

但是,最重要的是相互之间的交流要能理解对方。

即使是双方意见能达到一致,对于这种能力的训练也是必不可少的。

通过训练我们将掌握这样的交流技巧。

今天,当我来到这里的时候最先发现的是许多带有拍照功能的手机。

这样的手机在现场随处可见。

这也是一种“交流”。

在通讯领域我们取得了很大的发展。

请为了良好的目标而善用这样的发展。

我希望你们使用它,是为了在交流的时候,能增进彼此间的理解,促进相互间的团结。

昨天,我第一次用上了这样的手机。

而在6年前还没有这样的东西。

在使用手机的时候,我甚至都不知道该把嘴凑到哪儿说话。

现在,我想给那些听不到我声音的人们看一样东西。

(高举起一张大纸,纸上写着“我爱我的人民”。

)爱不只是终点。

我们必须唤起行动。

爱为何物?爱就是怀抱着为了能让彼此感受到幸福的愿望而发出的行动。

我想要恳求大家,正如我刚才所说的那样,希望大家都能内心的想法传递给我们。

你可以写信,当然,如果你不信任邮局的话,也可以直接把信交到我手里。

我所关心的是,大家都有些什么样的想法。

在这六七年间里,我无法正确的了解到,人们的想法都发生了怎样的改变,变成了什么样。

而这种了解又无法立即获得。

因此,对我来说必须要重新开始学习。

我无法和这个国家的每一个人都进行直接的交流。

如果可能的话,我希望能有这样的机会。

现在我只能坐着听你们说话,但是我却希望你们每个人都能和我说说话。

我想反复强调,请不要认为“政治和自己无关”。

这种说法独立以前就有,即使你认为政治与己无关,政治也会主动找上门来,是躲不开的。

一切都是政治,并非只有到这里来支持我们才是政治。

在家做饭的主妇也在运用政治。

因为她必须根据自己的经济状况来做饭,那就是政治。

送孩子上学也是政治,一切都是政治。

谁都不能脱离政治。

“政治与我无关,不想跟政治扯上关系”之类的想法源于对政治的不了解。

请我们的人民去了解政治,也请大家来教我们。

我们必须互相学习。

有了人民对我们和为了民主主义奔走的人们的教导,我们才不会犯错。

民主的关键是什么?后方的人们必须能够使唤在前方开展工作的人,必须拥有这一权利,才是民主主义;占多数的人民必须拥有使唤少数统治者的权利,才是民主主义。

我能够接受人民来使唤我们,但不属于人民的那些人想要限制我们的自由,我们难以接受。

我说这句没有别的意思,只是把我心里想的说出来。

在我被软禁家中的这段时间,我和那些看管的人有过很多交流,他们对我很好。

我讲的都是实情。

对该感谢的人就要感谢,我想感谢负责看管我的那些人。

这是我的真心话。

人民之间应该互相体谅,彼此抱有感恩之心。

在我很小的时候,有位高僧曾经说过:“有感恩之心的人少之又少,知道感恩的人也少之又少”,那时候我还小,并不赞同这句话。

懂得感谢的人很少这一点,当然我也是认同的,不是每个人都能够成为懂得感谢的人。

但是,我不认同“知道感恩的人很少”,是人都应该知道感恩。

不过也有人不知道。

如果是值得感谢的,我们就应该去感谢。

大家很想知道我今后会怎样开展政治活动吧?想要依靠人民开展工作,必须和人民的观点保持一致。

我和人民之间、和所有人之间的对话将继续下去。

绝对不存在与这个人难以沟通、与那个人无法商量的情况,不管对方是什么人,只要有心想好好沟通,就能做到,有心想交谈就能做到,今后我将采取这种做法。

我们需要人民的力量。

正如我刚才所说,一旦决定接下来该做什么,我们会告诉人民。

目前我还没有与我的党派的领导阶层认真讨论过,而讨论之后,也不是我们也不会自行其是,我们将联合所有为民主主义奔走的团体一起行动。

当我们决定开展工作之后,会向人民说明。

有时候人民会不认同我们的工作,这种情况是有可能出现的。

所有人持同一意见是不可能的,接受这种不同意见也是民主主义的主张之一。

但是我们要作说明。

为什么我们必须开展这方面的工作、为什么人民不认同我们也要做,这些必须得到人民的理解。

争取人民的理解就是指这一点,是为了得到人民的信任和理解,而不是为了拉票。

我们将赢得人民的理解和支持并坚持开展工作,请原谅我今天不能说的太具体。

毕竟对我的软禁刚刚解除,即使我说了现在准备开展这方面的工作,那也是没有经过深思熟虑的。

我要多听最近人们的呼声,倾听的同时,我们来决定该怎么走接下来的路。

最关键的一点是,我们将依靠人民的力量展开行动,我将和所有要求民主主义的团体携手共进。

我们会为了实现对话而工作,为了实现对话而努力,采取最大程度避免人民受到伤害。

但我不能保证完全不受到伤害,做那种保证那就是贿赂民意了。

我不敢说,支持我不会受到任何伤害,有时候可能会受到伤害。

支持我的人可能受到伤害,我们也可能受到伤害。

但是,我们要去探寻最大程度避免人民受到伤害的方法。

我们的人民也请不要害怕有时会受到伤害。

今天我想说,我们必须明辨是非,我们必须拥有坚持正确事情的勇气。

是与非有时会随着时间而改变,时过境迁,答案也会发生变化。

但是,请大家想清楚,该做还是不该做。

怎么说呢,我父亲曾经说过:“我能够问心无愧地接受良心法庭的审判”。

在我接受到了现实中法庭的审判,不过我一直希望接受良心法庭的审判。

希望我们的人民也在良心的法庭上,每天主动接受审判,如此受到审判之后,就会得出答案,自己是否做了应该做的。

如果得到了答案,我们的努力就是具有大价值的。

努力不用在正道是很危险的,只有用在正道才能体现其价值。

努力用在正道,其功效不会因任何人而丧失,希望大家记住这一点。

希望大家拥有一颗体谅别人的心,理解别人的心,容忍别人的心。

请允许我再次提出刚才对大家的请求,共同付诸行动才能成事,一味期待不会成事。

单凭心中所想是无法获得的,只有付诸行动去争取心中所想,只有具备了付诸行动的勇气,只有真正行动起来,才能如愿以偿。

我将去探寻最佳的方法。

正如我刚才所说,我再说一次,我们必须找出最佳的方法来实现目标。

我只相信对话,我相信,我们必须使用这种方法。

今天我来到这里,来到总部,希望在支持我的各位面前说出真心话。

对于看管我的那些人,我并没有憎恨。

我的性格决定了我不会憎恨任何人,我心中没有恨意。

在我被限制人身自由的时候,负责看管我的人对我非常客气。

我说的是事实,他们真的对我很客气,我会牢记这一点,感谢他们。

我希望大家也能这样,不管地位高低,不管属于哪个领域,每个人都心怀体谅与人交往。

如果大家能像客气地对待我一样,以体谅的姿态对待全国人民,善莫大焉。

请不要像将我软禁家中一样,软禁人们。

我要请求你们像客气地对待我一样,客气地对待人民。

不要因为自己不喜欢,就否定一切。

凡事均有好坏两方面,如果被人指出不好的地方也没必要发怒,不要做坏事,但要对抱有好的方面抱有珍惜和感恩的心。

懂得感谢会令人的心灵世界更充实,碰到值得感谢的事情就要感谢。

请让我看到值得感谢的事情,我会铭记并感谢你们。

不过现在,我必须感謝我们的人民。

对感谢这个词我多说几句。

大家要坚强,我们缅甸人的勇气就像棉花上的火焰,我讨厌这种说法,这种情况不允许发生,为了避免这种情况,人必须活出人样。

人是有尊严的。

你想拥有人权吗?记得人权宣言的开篇写了什么吗?它以“人生而有尊严”为始。

我们必须维护这一份尊严,维护不与他人权利相抵触的尊严。

我不会片面地说话。

我不会说“为人民做点什么吧”,应该自己处理的事情人民要自己来做,人民必须知晓自己的职责,履行自己的责任。

只有做到了这一点,我们的国家才会发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