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旅游资源特色

合集下载

贵州旅游特点描述

贵州旅游特点描述

贵州旅游特点描述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自然风光丰富:贵州拥有许多壮观的自然景观,如黄果树瀑布、
荔波小七孔、赤水丹霞和梵净山等。

这些景点以其独特的山水地貌和自然风光吸引着众多游客。

2.喀斯特地貌景观:贵州是喀斯特地貌的代表,散落着各种各样
的喀斯特地貌景观。

这些景观的数量和规模都是其他地区无法比拟的,例如黄果树瀑布、龙宫、荔波小七孔等景点都让人们感受到喀斯特地貌景观的壮美和神秘。

3.民族文化独特:贵州是一个多民族共居的省份,拥有丰富的民
族文化和传统。

游客可以在这里体验到不同民族的特色文化,如苗族、侗族、土家族等。

4.温泉资源丰富:贵州拥有许多温泉资源,如石阡温泉、遵义温
泉等。

这些温泉水质优良,环境优美,是放松身心、养生保健的好去处。

5.旅游产品多样化:贵州推出了许多旅游产品,包括自然生态旅
游、体育旅游、康养旅游等。

游客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求选择适合自己的旅游产品。

6.旅游服务设施完善:贵州的旅游服务设施不断完善,包括酒店、
餐饮、交通等方面。

游客可以享受到优质的服务和便利的旅游环境。

贵州景点特色介绍

贵州景点特色介绍

贵州景点特色介绍
贵州位于中国西南部,拥有丰富多彩的自然和文化景观。

以下是一些贵州特色景点的介绍:
1、黄果树瀑布:位于贵州省安顺市西南的大营镇境内,是中国最大的瀑布之一。

瀑布高达77.8米,宽101米,水流湍急,景色壮观。

2、荔波小七孔:是贵州境内最美的奇妙自然景观之一,由七个大小不同的天然石洞组成,每个石洞内都有独特的景观,如瀑布、湖泊和钟乳石等。

3、黔灵山:位于贵阳市南郊,是贵州省著名的旅游胜地之一。

景区内有千米长的玻璃栈道、漂流、滑草等游乐项目,还有古刹、湖泊和峡谷等自然景观。

4、镇远古城:位于贵州省黔东南州镇远县境内,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之一。

古城内保存完好的古街巷、古民居等建筑,展现了明清时期的建筑风格和生活方式。

5、贵州苗族风情园:位于贵阳市观山湖区,是一座以苗族文化为主题的大型公园。

景区内有苗族的民居、风情表演、手工艺品等,展现了苗族的历史和文化。

以上是贵州境内一些特色景点的介绍,除了这些景点,贵州还有更多独特的自然和文化景观等待游客的探索。

- 1 -。

简述贵州自然旅游资源特点(一)

简述贵州自然旅游资源特点(一)

简述贵州自然旅游资源特点(一)贵州自然旅游资源简述山水风光•荔波小七孔:风景如画的石林与清澈的湖泊交相辉映。

•黄果树瀑布:中国最大瀑布之一,壮观的水流从百米高空跌落而下。

•青岩古镇:古老的村落,座落在神秘的峡谷之间。

•凤凰古镇:古朴的街巷、古老的建筑和独特的民俗文化。

独特地质景观•贵阳花溪地质公园:以奇特的石笋林为特色,被誉为“石林中的世外桃源”。

•青岩岩溶地貌公园:岩溶地形构成的独特地貌景观,奇峰耸立、洞穴纵横。

•百里杜鹃风景名胜区:杜鹃花的海洋,绚丽的花海吸引着无数游客。

•黔东南花海:春季盛开的油菜花与杜鹃花交相辉映。

奇特的生物多样性•黔东南大岩生物群:保存着生活在五亿年前的古生物,是地球最早的陆生动物化石群之一。

•贵州喀斯特景区:拥有丰富的植物和动物资源,保护着珍稀物种。

•黔西南地区:保存了中国南方最完整的亚热带森林生态系统,物种多样性极高。

悠久的历史文化•铜仁苗族传统村寨:苗族文化瑰宝,传统的建筑、服饰、饮食等风俗仍然保留。

•雕风镌韵的石窟寺:石窟寺群在贵州分布广泛,融合了佛教与道教的文化元素。

•贵州非遗:著名的苗绣、锦绣、剪纸等非物质文化遗产源远流长。

天然温泉和溶洞•阳朔温泉:四季恒温的天然温泉,享受放松身心的疗养之旅。

•震旦溶洞:世界上已知的最大、最完整的喀斯特溶洞,令人叹为观止。

•龙洞堡火山冷泉:火山冷泉喷涌的奇观,疗效显著,拥有极高的医疗价值。

以上是贵州自然旅游资源的一些特点,每一处都独具魅力,为游客呈现了大自然的壮丽与神奇。

通过游览贵州的景点,可以领略到丰富的自然景观和悠久的历史文化,让人流连忘返。

宜人的气候条件•贵州地处亚热带和温带交界,四季温差适中,气候宜人。

•夏季凉爽,避暑胜地,是避暑度假的理想选择。

•冬季温暖,适宜户外活动和冬季旅游,尤其在贵阳等城市,阳光明媚。

丰富的民族风情•贵州是中国民族文化的重要代表,拥有多个少数民族和独特的民族风情。

•全省共有49个民族,其中苗族、侗族、布依族等人口较多,各族的艺术、音乐、舞蹈等文化元素可见于各族聚居区。

简述贵州自然旅游资源特点

简述贵州自然旅游资源特点

简述贵州自然旅游资源特点
贵州位于中国南部,拥有丰富的自然旅游资源,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第一,贵州拥有壮美的山水景观。

贵州是中国的喀斯特地貌典型代表,有着大量的喀斯特地貌景观,如盆地、溶洞、石林、天坑等。

其中最著名的包括黄果树瀑布、龙宫、花溪河等,这些景点以其独特的地貌特色吸引了众多游客。

第二,贵州拥有丰富的生态资源。

贵州的森林覆盖率高达57%,是中国的重要森林资源省份之一。

丰富的森林资源为贵州提供了独特的生态环境,其中包括了众多的自然保护区和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如贵阳市的青岩古镇、毕节市的赤水河,都以其独特的生态景观吸引了大量的游客。

第三,贵州拥有丰富多样的民族文化。

贵州是中国少数民族聚集最多的省份之一,拥有多个少数民族自治州。

这些少数民族拥有独特的语言、服饰、艺术和风俗习惯,使得贵州的文化资源非常丰富。

例如,黔东南州的侗族风情、黔西南州的苗族风情以及黔南州的布依族风情等,都是各具特色的民俗文化景观。

第四,贵州拥有丰富的矿石资源。

贵州是中国重要的矿藏区之一,拥有丰富的煤炭、锌、铜、铅等矿藏资源。

这些矿产资源的开发带动了贵州地区的经济发展,并且在一定程度上也为旅游业提供了支撑。

例如,贵州的铜仁地区以其独特的矿山景观和矿山文化而吸引了大量的游客。

综上所述,贵州的自然旅游资源特点在于其壮美的山水景观、丰富的生态资源、多样的民族文化以及丰富的矿产资源。

这些特点使得贵州成为一个独特而受欢迎的旅游目的地。

对贵州文化旅游资源的评价及其特点的认识

对贵州文化旅游资源的评价及其特点的认识

对贵州文化旅游资源的评价及其特点的认识
贵州文化旅游资源丰富多样,具有独特的特点。

首先,贵州拥有悠久的历史文化底蕴,有丰富的古代建筑、文物和传统工艺品等。

例如,黔东南地区的侗族、苗族等少数民族保留了许多传统的手工艺技术,如木雕、银饰等,体现了浓厚的民族风情。

其次,贵州具有得天独厚的自然景观。

境内山峦叠嶂、风光秀丽,有着著名的黄果树瀑布、镇远古镇、荔波小七孔等景点,吸引了众多游客的目光。

尤其是贵州的喀斯特地貌,形成了独特的喀斯特峰林、溶洞和地下河等自然奇观,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再者,贵州的民族风情独具特色。

贵州是中国少数民族聚居最多的省份之一,拥有多个少数民族,如侗族、苗族、布依族等,每个民族都有独特的服饰、音乐、舞蹈和节日,每年还会举办盛大的民族文化活动,吸引了许多游客前来感受不同民族的风情。

此外,贵州的美食也是其特色之一。

贵州拥有丰富的特色美食,如酸汤鱼、毛肚火锅、苗家酸汤等,口味独特,让人回味无穷。

综上所述,贵州文化旅游资源丰富多样,特点鲜明。

其中丰富的历史文化、壮丽的自然景观、多元化的民族风情和独特的美食都是其吸引游客的亮点。

贵州生态旅游介绍

贵州生态旅游介绍
贵州生态旅游介绍
-
1 1.1 喀斯特地貌 3 1.3 湿地资源 5 2.2 其他民族文化 7 3.2 发展乡村旅游 9 4.1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2 1.2 森林资源 4 2.1 苗族、侗族文化 6 3.1 建设生态文明城市 8 3.3 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
10 4.2 推动智慧旅游发展
贵州生态旅游介绍
贵州生态旅游介绍
4.2 推动智慧旅游发展
运用现代科技手段,推动智慧旅游发展 ,提升游客的旅游体验。例如,可以引 入虚拟现实(VR)技术,使游客能够更加 直观地感受贵州的自然风光和民族文化
贵州生态旅游介绍
4.3 加强国际合作与交 流
通过参加国际旅游展览、研 讨会等活动,加强与国际旅 游界的交流与合作,提升贵 州生态旅游的国际知名度。 同时,可以吸引更多外国游 客到贵州,促进当地旅游业 的国际化发展
XXXXXX XXXXX
未来展望
贵州生态旅游介绍
贵州省在发展生态旅游 方面仍有很大的潜力。 未来,贵州可以进一步
加强以下方面的工作
贵州生态旅游介绍
4.1 加强基础 设施建设
虽然贵州已经拥有 较为完善的交通网 络,但在一些偏远 地区,基础设施仍 有待提高。加强基 础设施建设,提高 偏远景区的可进入 性,将有助于扩大 贵州生态旅游的市 场影响力
总结
贵州生态旅游介绍
在发展生态旅游方面,贵州已 经取得了显著成效
贵州作为中国的一个多民族省 份,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 和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 未来,通过进一步加强基础设 施建设、推动智慧旅游发展以 及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等措施 的实施,相信贵州的生态旅游 业将会迎来更加美好的明天
-
谢谢观看
XXXXX民族文化 Nhomakorabea州生态旅游介绍

谈贵州旅游资源的特点

谈贵州旅游资源的特点

谈贵州旅游资源的特点一、自然生态的奇特性贵州山川秀丽。

广泛分布的岩溶地貌是构成贵州特色旅游资源的基础,岩溶面积约13万平方公里,是我国最大的岩溶分布区,发育于地表的石芽、漏斗落水洞、竖井、洼地、峰林、峰丛、天生桥、岩溶湖、瀑布、跌水,与发育于地下的溶洞、暗河、暗湖、伏流等纵横叠置,形成了一个极富地域特色的自然“岩溶博物馆”。

著名的黄果树大瀑布、龙宫、织金洞、马岭河、小七孔等高品味景观,就是这个喀斯特王国的典型代表。

独特的自然景观和丰富的自然资源,使贵州成为旅游资源丰富的省份。

在世界目前已开发的15种主要自然旅游资源中,贵州占了10种,其数量、类型之多,为全国罕见。

境内自然风光神奇秀美,山水景色千姿百态,溶洞景观绚丽多彩,野生动物奇妙无穷,文化和革命遗迹闻名遐迩:山、水、洞、林、石交相辉映。

浑然一体。

二、多种民族文化的原生性贵州是古代氐羌、苗瑶、百越、百濮四大族系的族群交汇处,也是汉族移民较多的地方。

目前贵州省的总人口约为3900万,其中少数民族占37.8%,世居的少数民族达17个,其中人口在100万以上的就有9个。

各民族的建筑、服饰、饮食、婚俗、祭祀、节庆、艺术等等,无不富含着异彩纷呈的人文底蕴。

在1992年,世界保护乡土文化基金会就把黔东南的苗族。

列入了该组织在全球的18各保护圈之列;1995年,由挪威政府援助,在六枝梭嘎苗族社区设立了中国的第一座“生态博物馆”,其后挪威政府又帮助贵州陆续建立了隆里、镇山、堂安三个“生态博物馆”。

近年来,世界旅游组织又把贵州黔东南巴拉河流域的苗族村落和安顺屯堡文化,列入了发展乡村旅游的示范点。

贵州是一个多民族省份,民族文化旅游资源异彩纷呈,民俗文物之多位居全国第一,是开展民族文化旅游的宝地。

民族村寨山清水秀,竹林葱茏,吊脚楼房鳞次栉比。

民族服饰款式丰富多彩,工艺巧夺天工,内涵广博深邃。

民族节日数量之多,活动人数之众和内容之广,令人叹为观止。

三、民族历史文化的厚重性贵州是我国古人类发祥地之一,又是一个多民族的省份。

1贵州自然旅游资源的特点

1贵州自然旅游资源的特点

1贵州自然旅‎游资源的特‎点:(一)山奇石秀,山石景观多‎;(二)瀑布与峡谷‎景观多而壮‎丽;(三)洞穴类型多‎、数量大、洞景美;(四)森林美景多‎;(五)河湖、泉水景观多‎,水质良好,景色美。

2 贵州有哪些‎土壤类型?其耕作条件‎有何特点?⑴土壤类型:砖红壤性红‎壤、红壤、黄壤、黄棕壤山地‎灌丛草甸等‎地带性土壤‎和石灰土、紫色土等非‎地带性土壤‎,以及水稻土‎和旱作土等‎耕作性土壤‎。

⑵特点:①山地丘陵多‎、平坝地小,宜林地多、耕地少;②耕地质量差‎,中低产田面‎积大;③喀斯特土地‎面积大,生态脆弱,耕地后备资‎源不足;④林牧地质量‎不均,分布欠平衡‎。

3 为什么说贵‎州高原是中‎国古人类的‎发祥地和中‎国古文化的‎发源地之一‎?因为贵州高‎纬度偏低,海拔较高,气候温和,不仅有利于‎各种生物的‎繁衍生长,也适宜古人‎类的生存和‎繁衍。

大量的天然‎溶洞为古人‎类提供了良‎好的栖息场‎所;多种动植物‎资源为古人‎类的生存和‎繁衍提供了‎丰富的食物‎;大面积的碳‎酸盐岩出露‎有利于古人‎类打制各种‎石器,所以……4 为什么说明‎代是贵州历‎史发展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因为:⑴明代在贵州‎建立了行省‎是贵州正式‎成为省一级‎行政单位;⑵在贵州大规‎模推行屯田‎,加快了贵州‎的开发,使贵州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

5 改土归流对‎贵州的发展‎有什么影响‎?改土归流以‎后,贵州才进入‎了真正意义‎上的封建社‎会,朝廷对贵州‎的行政区划‎和行政建置‎做了较大的‎调整:一是在全省‎普遍采取府‎、厅、州、县的行政建‎置,官吏由朝廷‎委派。

在基层则遍‎行乡、保、甲的基层政‎权制度。

此制度的推‎行极大地巩‎固了清朝对‎贵州的统治‎;二是对贵州‎的疆域做了‎较大的调整‎,贵州疆域基‎本形成。

6 简述“三线建设”对贵州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

①改变了贵州‎的产业结构‎,在贵州建成‎了航空﹑航天﹑电子三大国‎防科技工业‎基地,使贵州的工‎业水平有了‎较大提高;②极大地改善‎了贵州的交‎通通讯条件‎;③改变了贵州‎的生产力布‎局,加速了贵州‎的城市化进‎程;④极大地增强‎了贵州的科‎技实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自然生态的奇特性贵州山川秀丽,广泛分布的岩溶地貌是构成贵州特色旅游资源的基础,岩溶面积约13万平方公里,是我国最大的岩溶分布区,发育于地表的石芽、漏斗落水洞、竖井、洼地、峰林、峰丛、天生桥、岩溶湖、瀑布、跌水,与发育于地下的溶洞、暗河、暗湖、伏流等纵横叠置,形成了一个极富地域特色的自然“岩溶博物馆”。

著名的黄果树大瀑布、龙宫、织金洞、马岭河、小七孔等高品味景观,就是这个喀斯特王国的典型代表。

独特的自然景观和丰富的自然资源,使贵州成为旅游资源丰富的省份。

在世界目前已开发的15种主要自然旅游资源中,贵州占了10种,其数量、类型之多,为全国罕见。

境内自然风光神奇秀美,山水景色千姿百态,溶洞景观绚丽多彩,野生动物奇妙无穷,文化和革命遗迹闻名遐迩;山、水、洞、林、石交相辉映,浑然一体。

二、多种民族文化的原生性贵州是古代氐羌、苗瑶、百越、百濮四大族系的族群交汇处,也是汉族移民较多的地方。

目前贵州省的总人口约为3900万,其中少数民族占37.8%,世居的少数民族达17个,其中人口在100万以上的就有9个。

各民族的建筑、服饰、饮食、婚俗、祭祀、节庆、艺术等等,无不富含着异彩纷呈的人文底蕴。

在1992年,世界保护乡土文化基金会就把黔东南的苗族,列入了该组织在全球的18各保护圈之列;1995年,由挪威政府援助,在六枝梭嘎苗族社区设立了中国的第一座“生态博物馆”,其后挪威政府又帮助贵州陆续建立了隆里、镇山、堂安三个“生态博物馆”。

近年来,世界旅游组织又把贵州黔东南巴拉河流域的苗族村落和安顺屯堡文化,列入了发展乡村旅游的示范点。

贵州是一个多民族省份,民族文化旅游资源异彩纷呈,民俗文物之多位居全国第一,是开展民族文化旅游的宝地。

民族村寨山清水秀,竹林葱茏,吊脚楼房鳞次栉比。

民族服饰款式丰富多彩,工艺巧夺天工,内涵广博深邃。

民族节日数量之多,活动人数之众和内容之广,令人叹为观止。

三、民族历史文化的厚重性贵州是我国古人类发祥地之一,又是一个多民族的省份。

除汉族外,世居地少数民族有苗、布依、侗、彝、水、回、仡佬、壮、瑶、满、白、蒙古、羌和土家等17个。

根据1990年的统计,全省总人口3239.1万人中,少数民族人口有1123.6万人,占全省总人口的34。

7%。

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是苗族(368.69万人),其次是布依族(247.81万人)、侗族(140.03万人)和土家族(102.82万人)。

居住在贵州的布依族、水族和仡佬族,人口均占国内本民族人口总数的95%以上。

各民族在贵州发展的历史进程中,创造了光辉灿烂的民族历史文化,留下了丰富的文化遗产与文物古迹。

其中有堪称世界奇观的古人类文化遗址,如普定穿洞遗址、黔西观音洞遗址、桐梓岩灰洞遗址;有体现民族古建筑文化民族民俗建筑物,如镇远青龙洞、从江增冲鼓楼、大屯土司庄园、安顺府文庙、黄平飞云崖等。

此外,各民族的服饰、礼仪、习俗及喜庆活动和传统的民族节日,民间工艺,蕴含着丰富的文化信息,也构成了独具特色的人文旅游资源。

同时,由于历史和地理的原因许多古老的不同风格的民族文化现象在贵州得到了较为完整的保存,并形成若干文化孤岛,如“屯堡文化”,民族文化的多样性与多种文化的积淀,使贵州形成了“多元并存”的文化格局,并成为天然的“民族文化博物馆”。

四、红色旅游资源的显赫性贵州的革命文物和遗址、会址,构成了不可多得的红色旅游资源,为开展红色旅游提供了丰富的资源条件。

从1930年4月至1936年4月,红七军、红三军、红一方面军、红二六军团、红九军在贵州开展了轰轰烈烈的革命斗争,足迹遍及67个县,建立了滇黔桂革命根据地、黔东革命根据地、黔北革命根据地和黔西北革命根据地。

留下了大量的革命历史文物和丰富的长征文化。

如已为世人熟知的“遵义会议“会址,还有近年来逐步开放的王若飞故居、邓恩名故居、周逸群故居以及盘县、黎平、毕节等地的红军会议旧址,它们都是进行传统和爱国主义教育的基地。

中央红军为期两年的长征,有近一年的时间在贵州境内活动,先后攻克了31座县城,经过了30多个县境。

黎平会议、遵义会议、突破乌江天险、娄山关战役、土城战役、四渡赤水、兵临贵阳、威逼昆明都是长征历史上最为辉煌的重大历史事件。

在《2004——2010全国红色旅游发展规划纲要》中,贵州以遵义为中心的以“历史的转折,出奇制胜”为主题形象的“黔北黔西红色旅游区”已被列入全国十二个“重点红色旅游区”;遵义会议纪念馆等11处被列入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名录。

贵州以长征文化为重点的红色旅游资源特点鲜明。

一是知名度高,震撼力强,“红色品牌”突出,有市场号召力;二是传奇性、趣味性、参与性强,便于打造受市场欢迎的旅游产品;三是与贵州绿色生态、少数民族文化等旅游资源分布相伴生,便于整合集中开发,建设成为复合型旅游产品;四是分布面广、带动性强,可以形成全面发展格局,扩大受益面;五是作为中国革命的转折之地,贵州以长征文化为重点的红色旅游具有特殊的市场宣传效果。

五、气候资源的独特性和宜人性随着贵州旅游业的快速发展,贵州的气候优势已经为越来越多的人所认识。

贵阳市已荣获“中华避暑之都”的称号,说明贵州气候好已经不再是“王婆卖瓜”,而是通过科学评价,已经成为专家的一致意见。

笔者1998年曾在《贵州资源开发之我见》一文中提出:“贵州是一个旅游资源和避暑资源都十分丰富的省,这也是我省的一大优势。

这类资源越开发则价值越大。

”之后又在《贵州的“三无”和环境》一文中提出:“从长期来看,贵州最大、最长久的优势资源是气候资源,发展潜力最大的产业是避暑、休闲、旅游、教育、金融等第三产业。

”贵州地处云贵高原东斜坡,地势西高东低,自中部向北、东、南三面倾斜。

属亚热带温湿气候区,拥有得天独厚的气候和丰沛的降雨优势。

其气候特征可概括为:立体气候明显,气候温暖湿润,无霜期长,冬无严寒,夏无酷暑,雨量充沛,四季分明。

素有“金不换气候”的美誉,省会城市贵阳则有中国“第二春城”之称。

冷热适度的“天然空调”气温,是贵州发展旅游业的重要环境条件,也是贵州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

自然风光贵州省与江南的秀丽玲珑,塞北的豪气冲天,青藏的舒展圣洁等相比,另有一种独特韵味。

贵州的山,层峦叠嶂,秀峰林立,各具风姿。

贵州的水蜿蜒于崇山峻岭,奔腾穿泻于深峡幽谷。

石灰石溶积岩是贵州省地貌的主要特点,喀斯特溶洞遍布全省各地,可谓“无山不洞,无洞不奇”。

风化的石灰岩和白云岩,挺拔林立,千姿万态。

湖泊给这个山区省份增添了几分妩媚。

贵州西部的草海,绿如碧玉,风景优美,被誉为“高原上的明珠”。

看壮观的黄果树瀑布、“大自然的奇迹”龙宫、别有洞天织金洞、湖光山色红枫湖、山水名胜舞阳河、风光秀丽的赤水十丈洞瀑布,瑰丽多姿的“小七孔”,以及“贵州山水精华的浓缩”天河潭。

红枫湖红枫湖位于贵州清镇、平坝县境内,距安顺77千米、贵阳33千米。

红枫湖是岛屿最多的高原岩溶湖泊,湖中有岛屿170多个,以岩溶地貌和湖光山色为特色,是国家级风景名胜区,被誉为贵州腹地的一颗明珠。

红枫湖始建于1958年,当时挖水库修电站。

湖边有座红枫岭,岭上及湖周多枫香树。

深秋时节,枫叶红似火,红叶碧波,风景优美,故名“红枫湖”。

红枫湖由北湖、南湖、中湖、后湖四部分组成。

北湖以岛闻名。

鸟岛、蛇岛、龟岛……北湖沿岸,有西汉的古墓群,有明代的“苗王营垒”。

南湖以洞著称。

有将军洞、打鱼洞、水下洞和大口同。

就说将军洞吧,洞中有湖,水质明净,乘船游程1400米,这里可一边欣赏千姿百态的钟乳石,一边倾听神奇的古老传说。

北湖与南湖之间,有中湖连接。

进入中湖,两岸峭壁森严,山势险峻;山上松柏苍劲挺拔。

山巅之上一石似亭亭仙姑,一石含笑若罗汉。

后湖湾汊众多,纵横交错。

看似山穷水尽,忽又柳暗花明,船头一转,山水如画,尽收眼底:附近的村落,归来的打鱼船,手拉手的情侣,舞姿翩翩的苗族姑娘。

湖、岛、山、洞巧妙结合,构成一幅绚丽的画卷。

北湖的岛、南湖的洞、中湖的山、后湖的湾,到红枫湖游览情趣不同时间不一样。

春来观花,夏日望水,秋季看树,冬天赏鸟。

泛舟湖中,但见奇峰挺拔,山环水曲,秀色满目。

风景区内建有苗寨、侗寨、布依寨,苗家的吊脚楼、侗家的鼓楼及风雨桥、布依族的石板房错落有致,别具特色。

您可以品尝到侗家的风味,可以听到侗家姑娘动人的歌声,侗家人的歌声曾飘到了海外,等到了金奖,被很多的海外友人称为百灵鸟。

在此还可欣赏到今人叹为观止的民族歌舞,领略至敬酒歌、拦路酒等浓郁的民族风情。

清镇县的名胜虽以红枫湖为主,百花湖的风光也令游人流连忘返。

平坝县的名胜古迹则比比皆是。

有名胜古迹5处,山水洞融为一体的自然风光6处,民族文化风土人情6种。

平林乡飞虎山洞穴。

新石器时代遗址。

金银、夏云、肖家、平林等有汉墓,下坝乡棺材洞首次发掘出千年以前的苗族彩色腊染。

始建于明代的天台山古寺,是藏在深山中的一颗明珠。

山间寺宇39间,依山就势,错落有致。

历代文人墨客留下了大量诗词,书法,极为珍贵。

改建成的贵州省第一个民族民间戏剧博物馆,已于1989年8月对外开放。

交通:红枫湖风景区距贵阳市区仅25公里,贵黄高速公路穿湖而过,贵阳市内河滨公园有旅游专线车直达,20多分钟即到。

位于遵义市区中部的凤凰山国家级森林公园,园内林木苍翠,鸟语花香,山回路转,泉水清洌;牌坊上“凤凰山公园”五字为刘海粟手书。

凤凰山在市区中部,巍峨矗立着一座苍翠的高山,它就是被誉为“绿色明珠”的凤凰山。

由小龙山、螺蛳山、狮子山等20多个大小山头组合成,面积约3.5平方公里。

山峦起伏,湘江绕山麓穿城而过。

登上海拔1057.9米的主峰,全城尽收眼底。

凤凰山林木葱茏,蔽日遮天,草木畅茂,鸟兽繁殖,为天然公园。

区域内地下水资源丰富,井泉如珍珠镶嵌于林海之中,著名的有高山龙泉、双眼凤井、金银井、红沙井、白沙井、青沙水、洗经池和金刚塘,人称“凤山八泉”。

凤凰公园修建在凤凰山西南坡,依山靠水,与红军烈士陵园相邻,和遵义公园隔江相望,面积800余亩。

公园大门牌楼,彩绘龙凤栩栩如生;著名艺术大师刘海粟题写的“凤凰山公园”五个描金大字十分醒目;一对大石狮守卫大门。

牌楼两侧配建古朴典雅的水榭、曲桥、壁廊等园林建筑,小巧玲珑,相映成趣,似在欢迎五湖四海的中外游客。

位于遵义市郊的还有大阪水国家级森林公园遵义赤水旅游资源十分丰富,以其独特的自然景观闻名,1994年被国务院划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风景区面积占市域面积近70%,现已开放的景区景点有十丈洞、燕子岩、四洞沟、大白岩(五柱峰)、竹海公园、中国侏罗纪公园等六大自然风景区,以及复兴场、大洞场、丙安场等人文景区。

天台山、九角洞、月亮湖、九曲湖、长嵌沟、仁友溪、华平、盘龙等景区等正在开发建设之中。

赤水作为遵义的一个旅游城市,其旅游资源较为丰富,它由数以千计的大小瀑布,40多万亩原始森林,30多条溪流,27万亩楠竹林组成,其中宽度在3米以上的瀑布就有4000多条,故有“千瀑之市”,“竹子之乡”,“桫椤王国”,“丹霞之冠”的美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