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樟树食叶类害虫的发生种类及防治技术

合集下载

香樟树食叶类害虫的发生种类及防治技术

香樟树食叶类害虫的发生种类及防治技术

香樟树食叶类害虫的发生种类及防治技术摘要通过调查观察,确定绍兴县香樟树食叶类害虫的主要发生种类及发生特点,并提出防治措施,以供参考。

关键词香樟;食叶类害虫;发生特点;防治措施随着城市园林化、生态化和农村城镇化建设的推进,绿化绿地工作和苗木生产也得到同步发展。

城乡道路推广以樟树为主的绿化建设后,美化了生态环境,提高了城乡绿化的常年性覆盖率。

由于绿化面积扩大,也为绿化植物病虫发生和繁殖提供了生存环境,加之基层对绿化植物病虫害防治管理不平衡,特别是局部城乡道路的樟树害虫得不到及时的防治。

为掌握绿化区域和育苗基地的樟树主要害虫发生种类、特点及防治技术,笔者于近2年开展香樟树食叶类害虫发生调查,以为其科学防治提供指导。

1调查方法根据绍兴县城乡绿化建设的分布情况,将绍兴城区的樟树绿化带、城乡公路及104国道的樟树绿化带、山区漓渚花木基地、平原东湖花木基地、沿海绿洲花木基地这“两带三区域”的5种类型,作为开展此项调查的区域范围,采取普查与不定期观察相结合的调查方法,观察记录樟树主要食叶害虫发生种类与发生特点,同时开展农药防治试验示范,完善防治技术。

2发生种类与特点2.1食叶类害虫主要发生种类通过近2年来对香樟树害虫的调查研究,结果显示调查区域的樟树上食叶性害虫主要有5种:樟巢螟(Orthaga achatina Butler)、小蓑蛾(Alania minuscla Butler)、大蓑蛾(Eumeta variegata Snellen)、黄刺蛾(Cnidocampa flavescensWalker)、樗蚕蛾(Philosamia Cynthia Walker et Felder)[1]。

在这5种害虫当中,又以樟巢螟发生最普遍,危害程度最突出,其次是小蓑蛾、大蓑蛾,而樗蚕蛾、黄刺蛾一般为零星发生,危害程度较轻,在樟树上属于次要的食叶害虫。

2.2害虫主要发生特点2.2.1樟巢螟。

别名栗叶榴丛螟,是一种食叶性害虫。

樟树主要食叶害虫生活习性及防治技术探讨

樟树主要食叶害虫生活习性及防治技术探讨

樟树主要食叶害虫生活习性及防治技术探讨1. 引言1.1 樟树主要食叶害虫生活习性及防治技术探讨樟树是我国一种重要的经济林木,但同时也是多种害虫的寄主。

这些害虫以樟树的叶子为食,严重危害了樟树的生长和产量。

了解这些主要食叶害虫的生活习性,并探讨相应的防治技术,对于保护樟树的生长和提高产量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樟树主要食叶害虫的种类。

常见的樟树主要食叶害虫包括樟茶小地老虎、樟树卷叶蛾、樟茶凤蝶等。

它们在不同的季节和地区出现,对樟树的生长造成不同程度的危害。

接着,我们要分析这些害虫的生活习性。

了解害虫的生活习性有助于我们制定有针对性的防治措施。

比如,樟茶小地老虎在夏秋季节繁殖最为旺盛,而樟树卷叶蛾则喜欢在樟树老叶上产卵。

针对这些害虫,我们需要探讨相应的防治技术。

化学防治方法是传统的防治手段,但由于其对环境的污染,生物防治方法日益受到重视。

生物防治方法包括利用天敌和病原菌等生物制剂进行防治。

综合应用不同的防治技术,可以提高防治效果,保护樟树的生长。

未来的发展方向包括研究更加环保和有效的防治技术,为樟树的健康生长提供更好的保障。

2. 正文2.1 樟树主要食叶害虫种类介绍樟树是一种重要的经济林木种,由于受到多种害虫的侵袭,林木的产量和质量都受到了影响。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樟树主要食叶害虫种类的介绍:1.樟蚁樟蚁是樟树上常见的危害虫,主要以樟树的嫩叶和嫩枝为食。

它们会在樟树上建立巢穴,并利用其口器将樟树的汁液吸食,导致樟树生长受到阻碍。

2.樟蚕樟蚕是一种常见的食叶害虫,主要以樟树的叶片为食。

它们会在樟树上产卵,幼虫孵化后就会开始啃食樟树的叶片,给樟树的生长带来较大的威胁。

以上是一些常见的樟树主要食叶害虫种类的介绍,对于这些害虫的防治至关重要,只有有效控制害虫数量才能保证樟树的生长和发展。

2.2 樟树主要食叶害虫生活习性分析樟树主要食叶害虫种类包括樟象、樟叶蚕、樟树萤、樟叶尺蠖等。

这些害虫对樟树的叶片造成了严重的危害,影响了樟树的生长和产量。

樟树主要食叶害虫生活习性及防治技术探讨

樟树主要食叶害虫生活习性及防治技术探讨

樟树主要食叶害虫生活习性及防治技术探讨樟树是我国常见的一种树种,它的木材质地坚硬,性能稳定,适合用于家具和建筑材料的制作。

在农林业中,樟树也是一种重要的经济树种,可以用于生产樟脑、樟脑油等化工产品。

樟树在生长过程中常常遭受食叶害虫的侵害,导致树木生长缓慢,木材质量下降,甚至影响到樟树的产量和品质。

了解樟树主要食叶害虫的生活习性,并制定相应的防治技术,对于保护樟树的健康生长具有重要意义。

一、樟树主要食叶害虫的种类1. 樟天牛樟天牛是樟树上常见的一种害虫,它的幼虫会在樟树的叶片上钻孔取食,严重影响樟树的光合作用和营养吸收。

成虫体型较大,外形酷似天牛,故名樟天牛。

在樟树上,樟天牛是一种严重的害虫,必须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

2. 樟树蚜虫樟树蚜虫是一种比较小型的害虫,它以樟树叶片的汁液为食,拥有繁殖迅速的特点,一旦大量繁殖,会导致樟树的叶片凋萎,严重影响樟树的生长和品质。

3. 樟叶螟樟叶螟是一种以樟树叶片为食的害虫,它的幼虫在樟树叶片上留下大片的蛀洞,影响樟树的叶片衰老和脱落,降低了樟树的观赏和经济价值。

以上三种害虫是樟树上比较常见的食叶害虫,它们通过取食樟树叶片中的营养物质为生,严重影响了樟树的生长和品质。

二、樟树主要食叶害虫的生活习性1. 生活习性樟天牛、樟树蚜虫和樟叶螟都是以樟树叶片为食的害虫,它们在樟树上产卵,并在樟树叶片上留下大片的蛀洞,影响了樟树的叶片衰老和脱落。

这些害虫在樟树上的数量繁殖迅速,一旦大量繁殖,会给樟树带来严重的危害。

2. 繁殖季节樟天牛、樟树蚜虫和樟叶螟都有其特定的繁殖季节,通常是在樟树的生长旺盛时期,这时害虫的数量会急剧增加,严重影响了樟树的生长和品质。

三、樟树主要食叶害虫的防治技术探讨1. 生物防治生物防治是一种环保、安全的防治方式,可以有效控制樟树主要食叶害虫的数量。

使用一些天敌昆虫,如捉虫蝇、寄生蜂等,将它们引种到樟树树冠中,可以有效地控制樟树上害虫的数量,保护樟树的生长。

香樟常见病虫害类型及防治技术

香樟常见病虫害类型及防治技术

香樟常见病虫害类型及防治技术香樟是一种常见的园林树木,但它也容易受到各种病虫害的侵袭。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香樟病虫害类型及其防治技术。

一、香樟病害1. 炭疽病:主要症状是在叶片上出现黑色斑点,逐渐扩大并使叶片枯死。

防治方法包括及时清除病叶、病株,并使用合适的杀菌剂进行喷洒。

2. 千层病:病叶表面出现不规则的褐色斑点,叶片可发生卷曲、变形,严重时整株叶片凋落。

防治方法包括及时清除病叶,增强植株抵抗力,合理施肥,适当修剪树冠。

3. 白粉病:病叶表面出现大片白色粉末状物质,叶片也可能出现变形和卷曲。

防治方法包括定期清除病叶,增加通风透光,使用杀菌剂进行喷洒。

1. 香樟天牛:成虫为大型甲虫,幼虫以树干内皮层为食,使树干受损,严重时可导致树干折断。

防治方法包括使用昆虫网覆盖树干,及时清除有虫害的树干,喷洒防治药剂。

2. 香樟蚜虫:叶片上出现大量小型虫子,吸食植物汁液导致叶片发黄、卷曲。

防治方法包括及时清除有害虫的叶片,使用昆虫网覆盖植物,使用杀虫剂进行喷洒。

3. 香樟斑潜蛾:幼虫在树叶内形成锈褐色圆形斑点,叶片上也可见到粪便。

防治方法包括及时清除有害虫的叶片,使用杀虫剂进行喷洒。

4. 香樟金龟子:成虫以叶片为食,造成叶片被咬食的小洞。

防治方法包括手动捕捉有害虫,使用杀虫剂喷洒。

对于香樟的病虫害防治,主要包括及时清除病虫株、通风透光、提高植株的抵抗力,合理施肥以及使用合适的杀虫剂和杀菌剂进行预防和治疗。

但是在使用药剂时,需要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药剂,并按照说明进行正确使用。

定期巡查和监测也是很重要的,发现有害虫或病害时要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以保持香樟的健康生长。

香樟病虫害防治

香樟病虫害防治

香樟病虫害防治香樟(Cinnamomum camphora)是一种常见的乔木植物,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和经济价值。

由于其生长环境较为特殊,容易受到病虫害的侵袭。

为了保护香樟的生长和发展,必须采取一系列的防治措施。

香樟病害防治1. 炭疽病炭疽病是香樟常见的病害之一,主要通过飞沫传播。

应尽量避免湿度过高的环境,保持树体通风良好。

对于已感染的树木,可采取药剂喷洒的方式进行防治。

常用的药剂有敌草快、代森锌等。

2. 根腐病根腐病是由土壤中的真菌引起的,主要是由于土壤排水不良导致的。

在种植香樟时,应选择排水性良好的土壤,避免积水,保证根系的健康。

若发现已感染的树木,可以采用剪除患病部位,然后进行药剂处理。

3. 叶褐斑病叶褐斑病是香樟常见的真菌病害,主要通过风雨传播。

应加强香樟树冠的修剪,保持良好的通风,避免湿度过高。

对于已感染的树木,可采用药剂喷洒的方式进行治疗。

药剂可以选择代森锌、多菌灵等。

香樟虫害防治1. 香樟蚜虫香樟蚜虫是香樟的主要害虫之一,常聚集在树叶的背面吸食汁液。

可以用低毒性杀虫剂进行喷洒,如敌敌畏、毒死蜱等。

也可以采取手工清除的方式,将蚜虫摘除。

2. 樟小蠹樟小蠹是香樟树的木材害虫,对树木的危害较大。

在木材贮藏和加工过程中,应做好防蛀措施,如对木材进行高温处理、用防蛀剂喷洒等。

3. 小食心虫小食心虫是香樟树的幼虫,主要以香樟树叶为食,会对树木造成严重的伤害。

可以采用生物防治的方式,引入天敌来控制小食心虫的数量,如天蛾、迎蜂等。

,香樟病虫害的防治措施较多,需要综合考虑树木的生长环境、药剂的选择和防治技术的应用。

只有采取有效的防治手段,才能保护香樟的生长和发展,使其充分展示其观赏和经济价值。

香樟病虫害防治

香樟病虫害防治

香樟病虫害防治香樟病虫害防治一、香樟病虫害概述香樟是一种常见的园林绿化树种,但由于其生长速度快、适应性强,容易受到各种病虫害的侵袭。

本文将详细介绍香樟病虫害的分类、特征以及相应的防治方法。

二、香樟常见病害及防治措施1、香樟黄化病香樟黄化病是由黄叶病菌引起的,表现为叶片逐渐变黄、失绿,最终影响植株的整体健康。

防治方法包括:- 及时清除病叶,注意保持树冠透气良好;- 使用抗生素进行喷洒,可以抑制病菌的生长;- 加强香樟的养分管理,保持植株的健康状态。

2、香樟炭疽病香樟炭疽病由炭疽菌引起,表现为树皮上出现黑色小斑点,并逐渐蔓延到叶片、果实等部位。

防治方法包括:- 适时修剪感染严重的枝条、叶片;- 使用有效的炭疽病杀菌剂进行喷洒;- 避免香樟树间过密种植,保持树冠通风透光。

3、香樟食叶性害虫防治香樟叶蛾、香樟尺蠖等食叶性害虫会对香樟造成严重危害。

防治方法包括:- 使用合适的杀虫剂进行喷洒或喷洒细菌剂灭菌;- 定期对香樟进行巡查,及早发现虫害并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 推行生物防治,引入天敌进行控制。

4、香樟疥癣病防治香樟疥癣病由疥癣菌引起,表现为叶片上出现灰色或黑色斑点,严重时会导致叶片变形。

防治方法包括:- 对患病树木进行剪除、焚烧或深埋处理;- 使用疥癣病杀菌剂进行喷洒,控制病菌的繁殖;- 增强香樟的抗逆能力,提高植株的免疫力。

三、香樟法律名词及注释在香樟病虫害防治过程中,涉及以下法律名词及其注释:1、植物检疫法:指对进出口植物及其产品进行检疫,防止病虫害的传播。

2、农药管理法:指对农药的生产、销售、使用以及农药残留等进行管理的法律。

3、生物防治:指利用生物学的方法对病虫害进行防治,包括引入天敌、使用微生物杀虫剂等措施。

四、附件1、香樟黄化病防治实施方案2、香樟炭疽病防治实施方案3、香樟食叶性害虫防治实施方案4、香樟疥癣病防治实施方案。

香樟常见病虫害类型及防治技术

香樟常见病虫害类型及防治技术

香樟常见病虫害类型及防治技术
香樟是一种常见的绿化树种,但在生长过程中,常常会受到病虫害的侵袭。

以下将介绍香樟常见的病虫害类型及相应的防治技术。

病害:
1. 黄萎病:主要症状为叶片黄化、萎蔫,苗木枯死。

防治方法包括增施有机肥料,保持土壤湿润,及时清除病叶,以及喷洒草铵霉素等药物。

2. 枯草菌病:叶部发生暗褐色斑点,可扩展至整片叶片,导致叶片枯萎。

防治方法包括加强通风,保持树冠干燥,清除病叶,喷洒草铵霉素等药物。

3. 叶枯病:叶片出现黄化、萎缩,灰色霉斑。

防治方法包括清除病叶,增强通风,杀菌剂喷洒。

虫害:
1. 椿象:椿象幼虫会啃食香樟叶片和花朵,使其变形或坏死。

防治方法包括在春季喷洒敌百虫等杀虫剂。

2. 香樟蛾:香樟蛾幼虫会啃食香樟叶片,造成叶片穿孔。

防治方法包括定期清除蛾卵和幼虫,喷洒有机磷农药等。

3. 香翅瓢虫:香翅瓢虫幼虫会啃食香樟叶片,形成小斑点,严重时可使叶片枯萎。

防治方法包括喷洒杀虫剂,加强田园管理,提高花器品质。

4. 香樟白蚁:香樟白蚁会啃食根部和树干,导致香樟死亡。

防治方法包括清除白蚁巢穴,加强土壤管理,喷洒白蚁药剂等。

针对香樟常见的病虫害,可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包括增强植物的抗逆性,保持生长环境的清洁和湿润,定期喷洒杀虫剂和杀菌剂,加强通风等。

通过科学的防治措施,可以有效地预防和控制香樟病虫害的发生,保护香樟的健康生长。

香樟树的常发病与病虫害防治详解

香樟树的常发病与病虫害防治详解

03
香樟树病虫害综合防治方法
加强植物检疫
严格执行植物检疫制度
加强对香樟树种苗的检验和监管,防止带病植株的流入和传播。
加强宣传和培训
提高种植者和相关从业人员的植物检疫意识,使其了解香樟树病 虫害的危害和防治方法。
加强栽培管理,提高植物抗性
01
02
03
合理灌溉
保持土壤湿度适宜,避免 过度浇水导致根部病害的 发生。
香樟树的常发病与病虫害防治 详解
汇报人:
2023-11-30

CONTENCT

• 香樟树常见病害及防治 • 香樟树常见虫害及防治 • 香樟树病虫害综合防治方法 • 香樟树病虫害防治实例分析
01
香樟树常见病害及防治
香樟黄化病
总结词
营养不足、土壤硬化、水分过多
详细描述
香樟黄化病是一种生理性病害,由于土壤中缺乏有 效铁元素,导致叶片无法正常合成叶绿素,从而使 叶片发黄。
案例二:某单位花园香樟树的病虫害防治
背景介绍
该单位花园内香樟树受到病虫害 的侵袭,给单位员工和周边居民
带来了一定的影响。
防治措施
针对不同的病虫害种类和发生规律 ,采取物理、生物、化学等多种防 治方法相结合。
防治效果
经过有效的防治,香樟树的病虫害 得到了很好的控制,单位花园的生 态环境得到了有效改善。
04
香樟树病虫害防治实例分析
案例一:某城市绿化香樟树的病虫害防治
背景介绍
该城市绿化中香樟树经常 遭受病虫害侵袭,严重影 响城市绿化景观和生态效 益。
防治措施
针对香樟树的病虫害特点 ,采取定期检查、加强园 林管理、科学合理使用药 剂等综合防治措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香樟树食叶类害虫的发生种类及防治技术
摘要通过调查观察,确定绍兴县香樟树食叶类害虫的主要发生种类及发生特点,并提出防治措施,以供参考。

关键词香樟;食叶类害虫;发生特点;防治措施
随着城市园林化、生态化和农村城镇化建设的推进,绿化绿地工作和苗木生产也得到同步发展。

城乡道路推广以樟树为主的绿化建设后,美化了生态环境,提高了城乡绿化的常年性覆盖率。

由于绿化面积扩大,也为绿化植物病虫发生和繁殖提供了生存环境,加之基层对绿化植物病虫害防治管理不平衡,特别是局部城乡道路的樟树害虫得不到及时的防治。

为掌握绿化区域和育苗基地的樟树主要害虫发生种类、特点及防治技术,笔者于近2年开展香樟树食叶类害虫发生调查,以为其科学防治提供指导。

1调查方法
根据绍兴县城乡绿化建设的分布情况,将绍兴城区的樟树绿化带、城乡公路及104国道的樟树绿化带、山区漓渚花木基地、平原东湖花木基地、沿海绿洲花木基地这“两带三区域”的5种类型,作为开展此项调查的区域范围,采取普查与不定期观察相结合的调查方法,观察记录樟树主要食叶害虫发生种类与发生特点,同时开展农药防治试验示范,完善防治技术。

2发生种类与特点
2.1食叶类害虫主要发生种类
通过近2年来对香樟树害虫的调查研究,结果显示调查区域的樟树上食叶性害虫主要有5种:樟巢螟(Orthaga achatina Butler)、小蓑蛾(Alania minuscla Butler)、大蓑蛾(Eumeta variegata Snellen)、黄刺蛾(Cnidocampa flavescensWalker)、樗蚕蛾(Philosamia Cynthia Walker et Felder)[1]。

在这5种害虫当中,又以樟巢螟发生最普遍,危害程度最突出,其次是小蓑蛾、大蓑蛾,而樗蚕蛾、黄刺蛾一般为零星发生,危害程度较轻,在樟树上属于次要的食叶害虫。

2.2害虫主要发生特点
2.2.1樟巢螟。

别名栗叶榴丛螟,是一种食叶性害虫。

樟巢螟在调查地1年发生2代,幼虫发生期较长,幼虫个体历期可达30 d左右,有世代重叠现象。

幼虫盛发期:第1代6月中旬至7月上旬,第2代8月下旬至9月中旬。

10月中下旬老熟幼虫陆续下树入土,吐丝作茧越冬,翌年4—5月化蛹羽化,成为第1代发生虫源。

主要发生特点:一是危害特征雀巢形。

其以幼虫缀叶危害,然后将整株树叶全部危害成榴状的虫巢,严重影响树势,是目前樟树上发生最重的主要害虫;二是危害对象狭隘性。

据近2年的观察,在调查地主要为害樟树,绿昌含笑偶见发生,其他花木未见发生;三是发生范围普遍性。

不论在城区还是乡村的樟树,都有发生樟巢螟危害;四是城郊农村区域重于城市区域。

据调查观察,城郊农村地区樟树樟巢螟的株被害率达64.1%-83.3%,而城市区域樟树樟巢螟的株发生率在10.7%-18.0%[2-3]。

2.2.2蓑蛾。

小蓑蛾和大蓑蛾,俗名统称袋皮虫,是一种食叶性害虫。

蓑蛾1年可发生2代。

蓑蛾幼虫多在孵化后1~2 d后爬上枝叶或飘至附近枝叶上,吐丝粘缀碎叶营造护囊,后以幼虫负囊取食,成虫雌雄各异,雄成虫羽化后变为蛾子飞出袋囊,雌成虫羽化后蛆形、无翅,留在袋囊内产卵繁殖,雌虫产卵后干缩死亡。

幼虫发生期:越冬幼虫3月中下旬至4月上旬(春季峰),第1代6月中下旬至7月上旬(夏季峰),第2代8月下旬至9月中旬(秋季峰),从总体看,7—9月是主要危害季节。

主要发生特点:一是个体繁殖率极强。

据观察,1只雌蓑蛾卵块可连续不断地孵化幼虫达3-4 d,虫量约在2 000条以上;二是群体转化率不高。

观察74只蓑蛾(有效袋囊),真正孵化出幼虫的只有2只蓑蛾袋囊,转化率仅2.7%;三是生存适应性很广。

据观察,蓑蛾除为害樟树外,还为害水杉、悬铃木、银杏、茶花等绿化植物和观赏植物;四是被害樟树易死亡,近2年的观察结果表明,新植樟树叶片一旦被蓑蛾吃光容易发生死亡(完全不同于樟巢螟吃光叶片后仍能抽生新叶);五是发生普遍率低于樟巢螟。

据调查,樟树蓑蛾株被害率仅为8.7%-29.7%。

3防治措施
观察结果表明,樟巢螟一旦失治可使整株树叶结成榴状的虫巢而被蓑蛾幼虫吃完,严重影响树势,属于樟树的重大食叶性害虫,应作为保护樟树的重点防治对象进行控制;蓑蛾类害虫虽然个体繁殖率强,但群体转化率较低,樟树上总体发生程度较轻,在防治上重点注意种植时间短、枝叶少的局部行道樟树;黄刺蛾、樗蚕蛾一般不用专门防治,在防治樟巢螟时兼治即可控制。

在防治技术上,控制樟巢螟危害。

一要适期防治。

防治时间第1代在6月中旬至7月上旬,第2代在8月下旬至9月中旬,掌握各代低龄幼虫二叶虫苞突增期、缀叶筑巢之前用药;二要对口用药。

可用2.5%氯氟氰菊酯乳油2 000倍液或2.5%敌杀死乳油2 000倍液或1%杀虫素(Bt制剂)1 000~1 500倍液喷防,任选1种进行防治;三要确保防效,樟树枝杆高大,叶片光滑,施药要均匀周到,施药器械宜采用担架式高压喷雾机,药液中宜适当加入农用有机硅助剂,增强
(下转第182页)
(上接第180页)
药液在树叶上的粘着性,提高对樟巢螟的杀虫效果。

对蓑蛾害虫,如已进行樟巢螟防治的区域,一般可以起到兼治效果;如有发生较重的零星被害株,除可以用上述药剂防治外,也可采用树干注射防治法,一般树干胸径为10 cm以下的植株,注射32%树虫净乳油8 mL,树干胸径为15 cm左右的植株,注射32%树虫净乳油16 mL,先在树干下部钻5 cm深、向下45°的细孔,然后注入药液,随即用烂泥封住孔口,也能达到防治效果。

4参考文献
[1] 吴梅.香樟主要病虫害的发生和防治关键[J].上海农业科技,2011(4):91-92.
[2] 董涛海.樟巢螟发生危害特点及防治技术初探[J].中国植保导刊,2004,24(增刊):5-6.
[3] 左春霞,高国兴,魏娜,等.樟巢螟综合防治技术[J].中国花卉园艺,2009(8):108-109
[4] 马云萍,杨群辉,樊永言,等.32%树虫净树干注射防治香樟大蓑蛾试验[J].云南农业科技,2011(5):58-59.。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