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樟的病虫害防治

合集下载

香樟常见病虫害类型及防治技术

香樟常见病虫害类型及防治技术

香樟常见病虫害类型及防治技术香樟是一种常见的园林树种,它具有高大挺拔的树姿,叶片呈现深绿色,具有清香的气味,是人们常用来修剪成各种造型的树种之一。

由于香樟常年生长在室外环境中,容易受到一些病虫害的侵袭,影响树木的生长和美观。

下面,我们将介绍一些香樟常见的病虫害类型以及相应的防治技术。

一、黄斑叶枯病黄斑叶枯病是香樟的主要病害之一,主要表现为叶片出现黄斑,并逐渐扩大和融合,叶片枯黄、枯干,严重时可能致使整个树木死亡。

黄斑叶枯病的病原菌主要是真菌,其传播途径有接种、带菌杂草、土壤和水等多种方式。

防治技术:1. 在栽植香樟前,应选择病毒检测合格的种苗。

种苗在移栽前应浸泡在1%的苯酚溶液中20分钟,然后晾干备用。

2. 加强病害的监测和收集病害样本,及时发现并进行处理。

3. 每年春季和秋季进行树冠修剪,保持树冠通风透光,减少病菌的滋生和繁殖。

4. 合理施用有机肥料,增强树木的抗病能力。

5. 在病害严重的情况下,可以使用阿维菌素等化学药剂进行喷洒防治。

二、针孔虫针孔虫是香樟叶片上最常见的害虫之一,其寄生在叶片上,通过吸取叶片中的汁液进行生长和繁殖。

受害的香樟叶片上会出现一些小的凹陷,形状类似于针孔,因此得名为针孔虫。

防治技术:1. 定期对香樟进行检查,及时发现虫害并进行处理。

2. 采用生物防治的方法,可以选用佛山小蜂等天敌来控制针孔虫的繁殖。

3. 在针孔虫繁殖季节,可以使用敌敌畏等化学杀虫剂进行喷洒防治。

三、白粉病白粉病是香樟另一种常见的病害,主要表现为叶片上出现一层白色的粉末状物质,其实就是真菌菌丝和孢子。

白粉病的传播途径包括空气传播、水传播和昆虫传播等多种方式。

香樟常见的病虫害类型主要包括黄斑叶枯病、针孔虫和白粉病等,其防治技术包括定期检查、合理修剪、施肥和喷洒化学药剂等。

通过加强病虫害的防治措施,可以保护香樟树木的生长和美观,使其能够更好地为人们提供清新的空气和美丽的景观。

香樟病虫害防治技术

香樟病虫害防治技术

香樟病虫害防治技术香樟是一种常见的园林树种,受到许多种类的病虫害的威胁。

本文将讨论香樟病虫害的防治技术,包括预防措施、化学防治和生物防治。

一、预防措施1.及时修剪由于香樟枝叶繁茂,修剪可以控制树冠大小,提高光照透过率,使树体干燥,防止病虫害的生长繁殖。

2.肥水管理科学合理地使用肥料,控制水量,以保证香樟正常生长发育。

过量施肥和浇水过多会导致香樟长势旺盛,却容易诱发病虫害。

3.定期清理落叶落叶对香樟树冠和地面上的虫害都是一个良好的保护场所。

秋季落叶时定期清理落叶可以减少病害和虫害数量。

二、化学防治1.杀虫剂防治香樟的主要虫害包括五步蛾、云南松毛虫、梧桐小叶蝉、白粉虱和蚜虫等,这些虫害严重影响香樟生长。

一些化学杀虫剂如绿露宝可敌、福美双和氧乐果等可以有效控制虫害。

2.杀菌剂防治香樟的主要病害有炭疽病、白粉病和根腐病等。

合理使用杀菌剂如硫酸铜、多菌灵和甲基硫菌灵等可以较好地控制病害。

但应注意控制杀菌剂的使用量和频率,以防止残留和环境污染。

三、生物防治1.天敌保护香樟的树木、花和芽是许多昆虫的食物来源。

因此,在不破坏生态环境的前提下,适度保留天敌有利于减少害虫数量。

例如种植香樟利用蚂蚁可以控制其他小害虫。

2.菌制剂防治生物菌制剂是利用生物技术分离纯化良好的有益微生物,培育足量细菌,制成高活性的杀菌剂或生物防治剂。

在香樟病虫害防治中,布菌乳、枯草芽孢杆菌等可以有效地防治多种病害,例如炭疽病,也对炭疽病的预防和治疗有良好的效果。

综上所述,采用多种手段并结合实践,方可更好地控制香樟病虫害,保持香樟的健康和良好的园林绿化效应。

同时,注意科技前沿和乡土文化的结合,香樟防治体系建设是必须长期实践的科学工作。

香樟常见病虫害类型及防治技术

香樟常见病虫害类型及防治技术

香樟常见病虫害类型及防治技术香樟是一种被广泛种植的园林绿化树种,由于它具有优异的绿化效果、适应性广、生长快等优点,因此在城市中尤其是在南方地区,香樟的种植量占据了很大比例。

不过,在香樟的生长过程中,常常会遭到各种病虫害的侵袭,严重影响香樟的生长和效益。

以下就是香樟常见病虫害类型及防治技术的内容。

病害1.叶枯病:叶片及茎部出现黄色或褐色腐烂点,严重时可导致叶片掉落。

防治措施:清理枯萎叶片、减少摘叶操作、保持通风、清除枯枝等。

2.灰霉病:叶片、花朵、枝条表面出现灰白色霉层,病部逐渐腐烂。

防治措施:及时去除病植体、加强通风、减少浇水、及时喷洒杀菌剂等。

3.叶霉病:叶面出现白色斑点,病叶逐渐干枯。

防治措施:启动过硫酸铜、甲基硫菌灵等杀菌剂。

4.黑星病:在叶片上形成黑色小点,严重时可导致叶片萎缩。

防治措施:加强通风、保持植株通风干燥、喷洒波尔多液等。

5.根腐病:发生在香樟成树期,根部呈黑色,严重时会导致植株死亡。

防治措施:控制浇水时间、排水不良地区禁止种植等。

虫害1.梨小食心虫:在植被处产生许多小洞,损伤了叶子的细胞,严重时直接导致叶片死亡。

防治措施:收集病虫植物并进行集中焚烧、对枝条进行刷洗清洁、对植被进行疏松贫饶。

2.银杏小蠹:主要干扰香樟的庇护组织,在绵毛上产生多个小孔,严重时直接导致香樟活力上升,伤口长时间无法痊愈从而导致树敝。

防治措施:早期喷洒杀虫剂,在收获前伐木消毒、处理坑中一周连续喷洒杀虫剂等。

3.蚜虫:叶背面和芽部分布着鲜艳的绿色或白色的小虫,妨碍叶片的光合作用和发育,严重危害树的健康生长。

防治措施:喷洒杀虫剂、卡虫带等纠正措施等。

4.缚叶蛾:香樟的主要威胁之一,紫色斑点梢上注意到,叶片被嚼烂,严重时叶片完全脱落。

防治措施:喷洒杀虫剂,避免植被摇晃等。

以上就是香樟常见病虫害类型及防治技术内容,综合采取措施,创造良好的生长环境和药物防治措施,可以有效地防治香樟病虫害。

只有这样,才能够维持香樟生态系统的平衡和香樟的生长效果。

香樟常见病虫害防治(2023版)

香樟常见病虫害防治(2023版)

香樟常见病虫害防治香樟常见病虫害防治⒈引言香樟(Cinnamomum camphora)是一种常见的树木,被广泛种植作为庭院或公园的观赏植物。

然而,香樟也容易受到各种病虫害的侵袭,影响其生长和健康。

为了保护香樟树的健康,本文将介绍香樟常见的病虫害及其防治方法。

⒉病害防治⑴炭疽病炭疽病是香樟常见的病害之一,主要表现为叶片上出现圆形或不规则形状的黑褐色病斑。

防治措施包括及时清除病斑部分,喷施杀菌剂,并保持植株充足的光照和适宜的湿度。

⑵褐叶病褐叶病是由真菌引起的病害,其症状为香樟树叶片出现褐色斑点,逐渐扩大并变为黑褐色。

预防褐叶病的方法包括及时修剪和清理受感染的叶片,保持植株通风良好,并使用合适的杀菌剂进行喷施。

⑶香樟锈病香樟锈病是一种由真菌引起的病害,其特征为叶片上出现黄色小点,逐渐扩大并形成橙色的病斑。

防治措施包括剪除和销毁受感染的叶片,保持植株适宜的湿度和光照,并使用合适的杀菌剂进行喷施。

⒊虫害防治⑴樟小蠹樟小蠹是香樟常见的害虫,其幼虫会在树干内蛀食,导致树干腐朽和死亡。

预防樟小蠹的方法包括及时修剪和清理受感染树干的枯枝和死枝,利用防虫胶带或喷洒合适的杀虫剂进行防治。

⑵银纹毒蛾银纹毒蛾是一种以幼虫为害的害虫,其幼虫会在香樟树叶上构成弯曲的白色花纹,破坏叶片的美观。

防治银纹毒蛾的方法包括定期检查叶片并手动清除受感染的叶片,喷洒绿色防虫剂以控制虫害的增长。

⒋附件附件1、香樟常见病虫害防治图片示例附件2、香樟病虫害防治记录表⒌法律名词及注释⑴杀菌剂:指用于防治真菌病害的药物。

⑵杀虫剂:指用于防治害虫的药物。

⑶防虫胶带:一种黏性胶带,用于捕捉飞行的害虫。

⑷绿色防虫剂:指对环境友好、无毒或低毒的防虫剂。

⒍结束语本文介绍了香樟常见的病虫害及其防治方法,希望能为香樟树的健康提供一些帮助。

为了更好地防治和管理病虫害,建议树木管理者定期检查植株健康状况,并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

香樟病虫害防治

香樟病虫害防治

香樟病虫害防治香樟病虫害防治一、病虫害概述香樟病虫害是指香樟树受到的一系列病害和虫害的综合表现。

病虫害主要包括香樟炭疽病、香樟白粉病、香樟根腐病以及香樟蛀干虫等。

这些病虫害对香樟树的生长和健康产生不利影响,需要采取综合防治措施来防止和控制。

二、病虫害的识别与鉴定⒈香樟炭疽病香樟炭疽病是由炭疽菌引起的一种病害。

其症状主要表现为叶片上出现黑褐色病斑,病斑边缘呈现锯齿状。

病斑中心出现黑色小颗粒,这些颗粒是病菌的分生孢子。

病害严重时,叶片会枯萎掉落。

⒉香樟白粉病香樟白粉病是由白粉菌引起的一种病害。

病害初期,叶片上会出现白色粉末状物质,如同撒了一层粉末。

随着病害的发展,叶片会出现黄化、萎缩甚至枯萎。

⒊香樟根腐病香樟根腐病是由根腐菌引起的一种病害。

病害主要表现为根部腐烂和失去生机,导致香樟树的整体生长受限。

⒋香樟蛀干虫香樟蛀干虫是指一类以香樟树为食物的木材性害虫。

虫害初期,虫蛀孔较小,随着虫害的发展,蛀孔逐渐扩大,导致树干出现空洞和脆弱。

三、病虫害防治措施⒈清除病虫源定期巡查香樟树,发现病虫害症状时,及时清除受害植株,避免病虫扩散。

⒉病虫害预防采取预防措施,如适时修剪香樟树枝条,加强树体的通风和阳光照射,提高树体的抗病虫能力。

⒊生物防治利用天敌或其他具有防治作用的生物来控制病虫害,如利用蚜虫天敌来控制香樟白粉病。

⒋化学防治在病虫害高发期和严重程度较高时,可以采取化学药剂进行防治。

但需要注意药剂的选择和使用方法,以免对环境产生不良影响。

四、附件⒈香樟病害防治实施方案⒉香樟病虫害防治记录表五、法律名词及注释⒈病虫害防治法:指用于预防和控制病虫害的法律法规。

⒉生物防治:利用天敌、捕食者等具有防治作用的生物来控制病虫害的方法。

香樟树的病虫害与防治

香樟树的病虫害与防治

香樟树的病虫害与防治香樟树的病虫害与防治一、引言香樟树是一种常见的园林绿化树种,其繁茂的叶冠和香气独特的香味深受人们喜爱。

然而,香樟树在生长过程中常常会受到各种病虫害的侵害,对树木的健康和生长造成负面影响。

因此,有效控制和防治香樟树的病虫害成为了园林管理的重要课题。

本文将详细介绍香樟树常见的病虫害及其防治方法。

二、香樟树的病害⒈香樟叶枯病香樟叶枯病是由真菌感染引起的一种常见病害。

树叶首先出现黄化和枯黄的症状,随后逐渐枯萎并脱落。

防治方法包括及时清除枯叶、保持樹冠通风,定期进行病害防治喷药。

⒉香樟树根腐病香樟树根腐病是由土壤中的病原真菌感染引起的。

感染后,树根会出现腐烂的现象,影响根系正常吸收养分和水分。

防治方法包括合理施肥、改良土壤排水和及时修剪患病部位。

⒊香樟树霜霉病霜霉病是由霜霉菌引起的一种常见病害。

患病的叶片会出现白色霉斑,严重时叶片会发黄、枯萎。

防治方法包括保持空气流通、增加阳光照射和使用有效的杀菌剂。

三、香樟树的虫害⒈香樟蛾香樟蛾是香樟树的主要害虫之一。

幼虫会在叶片上产卵并损坏叶片组织,导致樹冠稀疏。

防治方法包括手工采集和杀虫剂喷洒。

⒉香樟木虱香樟木虱是一种吸食植物汁液的害虫。

它会在香樟树叶片上产卵,并吸食叶片的汁液,导致叶片变黄、萎缩。

防治方法包括喷洒杀虫剂、加强树木的养分供应和增强香樟树的抗病能力。

四、附件本文档附带以下内容:香樟树病虫害防治喷药方案、香樟树病虫害图片示例。

五、法律名词及注释⒈病虫害防治喷药方案:指在病虫害发生和流行期间,根据病虫害的种类和严重程度,选择合适的农药进行喷洒的具体方案。

⒉土壤改良:指通过添加有机肥料、调节土壤pH值等方法,改善土壤结构和质量,提高植物的抗病能力和生长环境。

⒊杀菌剂:指用于防害的化学或生物药剂,能够有效杀灭或抑制病原真菌的生长。

六、结束语本文详细介绍了香樟树的常见病虫害及其防治方法,包括叶枯病、根腐病、霜霉病、香樟蛾和香樟木虱等。

希望本文的内容能为园林管理和香樟树的保护工作提供参考和帮助。

香樟常见病虫害防治

香樟常见病虫害防治

香樟常见病虫害防治香樟常见病虫害防治1·引言香樟(Cinnamomum camphora)是一种常见的树种,具有重要的经济和观赏价值。

然而,它也容易受到多种病虫害的侵害,影响到生长发育和产量。

为了保护香樟的健康生长,有效防虫害是至关重要的。

本文将介绍香樟常见的病虫害防治方法。

2·香樟病害防治2·1 香樟白粉病2·1·1 病害特征香樟白粉病是由白粉菌(Erysiphe lespedezae)引起的真菌病害。

叶片上出现像奶粉一样的白色粉末状物质。

2·1·2 病害防治方法●保持树体健康,增强香樟的抗病能力。

●定期清除病叶,减少病菌的传播。

●使用合适的杀菌剂进行喷洒,如硫菌灵等。

2·2 香樟锈病2·2·1 病害特征香樟锈病是由锈菌(Phakopsora arthrostigmatis)引起的真菌病害。

叶片上出现黄色或橙色的小斑点,随后扩展形成黑色或棕色的锈斑。

2·2·2 病害防治方法●定期清除病叶,减少病菌的传播。

●使用合适的杀菌剂进行喷洒,如三唑酮等。

3·香樟虫害防治3·1 香樟天牛3·1·1 虫害特征香樟天牛是香樟的一种常见害虫,它的幼虫以树皮为食,导致树皮被蛀食、干枯脱落。

3·1·2 虫害防治方法●定期巡查树木,发现被害及时采取措施,如用剪刀剪除被侵袭的部分。

●使用合适的杀虫剂喷洒,如气雾剂或接触性杀虫剂。

3·2 香樟毛盾蚧3·2·1 虫害特征香樟毛盾蚧是香樟的一种常见害虫,其成虫寄生在香樟的枝干上,吸食树汁导致树体受损。

3·2·2 虫害防治方法●定期清除寄生的成虫和蚧壳。

●使用合适的杀虫剂进行喷洒,如有机磷杀虫剂等。

4·附件本文档附带以下文件:●香樟病虫害图片示例·rar●香樟病害防治杀菌剂品种推荐·xlsx●香樟虫害防治杀虫剂品种推荐·xlsx5·法律名词及注释●白粉菌:一种真菌,生长在植物叶片上,引起白粉病。

香樟树的病虫害与防治

香樟树的病虫害与防治

香樟树的病虫害与防治香樟树的病虫害与防治一、病害⑴非洲板根病非洲板根病是香樟树常见的病害之一。

首先在枝干、根颈处出现湿软、发黑的病斑,患处表皮起皱,到后期会出现大量白色菌丝。

若病情严重,植株会出现枯死现象。

防治措施:⒈及早发现病症,在初发病情时采取及时措施,如将受感染的枝条剪掉,并且烧毁。

⒉改善土壤排水条件,避免湿润环境利于病菌的繁殖。

⒊施用有效的有机肥料,增强植株的抗病能力。

⑵灰霉病灰霉病是由灰色霉菌引起的一种病害。

患病的香樟树叶片上表现为灰白色的斑点,之后扩大并变为黄褐色,叶片出现凋萎、枯死的情况。

防治措施:⒈及时清除病叶,防止病菌的扩散传播。

⒉提供充足的阳光照射,保持通风良好。

⒊使用符合规定的农药进行喷雾防治。

二、虫害⑴黄樟蛀虫黄樟蛀虫是香樟树上常见的害虫之一。

它在幼虫期进入树体内部,通过蛀食树干,导致香樟树的枝条出现疯长、瘤状。

防治措施:⒈在黄樟蛀虫的孳生期,使用合适的杀虫剂进行喷雾防治。

⒉定期检查香樟树树干,清除已感染的部分。

⑵香樟小食心虫香樟小食心虫是主要侵袭香樟树主干、大枝及叶片的害虫之一。

虫害初期,受害叶片的表皮呈现灰绿色,之后发生黄化与烂糊现象,继而叶片枯黄、干枯。

防治措施:⒈通过粘虫板对香樟小食心虫的成虫进行监测,并及时采取防治措施。

⒉对已感染的枝干、叶片进行剪除,避免虫害的进一步传播。

附件:本文无附加内容。

法律名词及注释:⒈农药:指用于农业生产中,通过杀灭、抑制或驱避农作物病虫害、草害、鼠害和其他有害生物的药剂。

⒉杀虫剂:专门用于杀灭害虫的化学农药,通过接触、胃毒或熏蒸等方式发挥作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武汉生物工程学院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毕业论文论文题目:香樟树的病虫害防治指导教师:***专业:园林准考证号:018112210629作者姓名:王宇亮答辩时间:2013年12月20日2013年 11月 20日香樟树病虫害的防治摘要香樟是樟科的常绿乔木,树冠广展,枝叶茂密,根系发达,能耐短期水淹,与硬物停止生长,对建筑不会造成影响,是优良的行道树及庭荫树。

香樟树对氯气、二氧化硫、臭氧及氟气等有害气体具有抗性,能驱蚊,是生产樟脑的主要原料。

香樟的材质上乘,是制造家具的好材料。

关键词城市绿化;香樟实用价值;病害;虫害;病虫害防治前言香樟为常绿乔木,一般高20~30m,最高高达50米,胸径4~5m;树冠广卵形。

幼时树皮为绿色,表面光滑,随着树龄增长渐变为黄褐色或灰褐色纵裂。

叶薄革质,卵形或椭圆状卵形,长5—10厘米,宽3.5—5.5厘米,顶端短尖或近尾尖,基部圆形,离基3出脉,近叶基的第一对或第二对侧脉长而显著,背面微被白粉,脉腋有腺点。

圆锥花序生于新枝的叶腋内,花黄绿色,春天开,圆锥花序腋出,又小又多。

果球形,熟时紫黑色,果实直径约为0.5cm,花期4—6月,果期10—11月。

主要生长于亚热带土壤肥沃的向阳山坡、谷地及河岸平地;中国主要分布在长江以南及西南,生长区域海拔可达1000M,尤其以四川省宜宾地区生长面积最广。

【1】主根系发达,深根,抗风强。

萌芽力强,耐修剪。

生长速度较快,树形为伞状,能遮阴避凉。

樟树喜光,稍耐荫;喜温暖湿润气候,耐寒性不强,对土壤要求不严,较耐水湿,但不耐干旱、盐碱土,生命力较强,可以生长为成百上千年的参天古木,有较强的吸烟滞尘、涵养水源、固土防沙和美化环境的能力。

此外抗海潮风及耐烟尘和抗有毒气体能力,并能吸收多种有毒气体,适用于城市行道树的种植。

香樟为亚热带地区重要的木材和特种经济树种。

树根、木材、枝叶均可提取樟脑、樟油。

樟油的主要成分为樟脑、松油二环烃、樟脑烯、柠檬烃、丁香油酚等,据研究,樟树所散发出的松油二环烃、樟脑烯、柠檬烃、丁香油酚等化学物质。

樟脑还有强心解热、杀虫之效,长期生活在有香樟树的环境中会避免患上很多疑难病症。

香樟有净化有毒空气的能力,还有抗癌防虫功效,过滤出洁净的空气,沁人心脾。

【2】香樟枝叶浓密,树形美观,生命力顽强,非常适合作绿化行道树及防风林。

因此,香樟成为南方大多数城市和地区园林绿化的首选良木之一,深受园林绿化行业的喜欢。

樟树树冠圆满,枝叶浓密青翠,树干通直,树姿苍翠,适宜欣赏,是优良的庭荫树、行道树,能吸烟滞尘、涵养水源、固土防沙和美化环境,是城市绿化的优良树种,适种植池畔、水边、山坡,街道,厂区等,或在草地中丛植、群植、孤植或作为背景树。

1香樟病害的防治1.1香樟白粉病防治1.1.1白粉病的形态香樟白粉病是由子囊菌中的白粉菌类所引起,多发生在苗圃幼苗上。

在气温高,温度大,苗株过密,枝叶稠密,通气不良的条件下最易发生。

发病时,嫩叶背面主脉附近出现灰褐色斑点,以后逐渐扩大,蔓延整个叶背,并出现一层粉白色薄膜。

感病严重的苗株,嫩枝和主干上都有一层白粉覆盖,苗木受害后,表现出枯黄卷叶,生长停滞,甚至死亡。

1.1.2白粉病的防治方法苗圃地不要设在空气不易流通,湿度较大的山谷和山沟中,经常圃地环境卫生,适当疏苗。

当发现少数病株时,及时将其拔除并烧掉。

发病时,用波美度0.3~0.5的石硫合剂,每10天喷一次,连续喷射3~4次。

1.2香樟的白绢病的防治1.2.1白绢病的形态白绢病由半知菌类无孢菌群小菌核菌侵染所致。

白绢病菌的生长最适温度为29℃~32℃,在适温和高湿环境下,病菌生长特快,病菌以菌丝和菌核在土壤中和病株残体上存活。

菌丝在旱地里能存活4~5年。

【3】菌核萌发产生菌比,在高温多湿时,菌丝生长特快,所以白绢病多在夏季多雨的时候发生,一般在5月底开始,6~7月间最为严重,一直至10月初才停止。

【3】1.2.2白绢病的病因病原菌从苗木根颈处或离地面3~4厘米的茎基部侵入,受害处表皮松软,与木质部脱离,并呈显暗褐色芝麻状斑点,几天后,斑点上长出白色菌丝,皮层组织逐渐下陷,并长出白色丝绢状菌丝。

在高温多雨时,菌丝扩展很快,不但能蔓延到成片的苗木茎基和根部,引起苗木根部腐烂,而且可以蔓延到附近土壤表层。

在菌丝层中逐渐由菌丝交织成白色菌核,菌核逐渐变黄,最后变褐。

菌核内部组织疏松,表面紧密坚硬,外形似油菜籽,散布在根颈和附近土表。

所以,白绢病也称菌核性根腐病。

病苗很快全株枯萎。

有些树苗,叶片也能感染,病叶上呈现具有同心轮纹的褐色病斑,在背面生着菌丝和菌核1.2.3白绢病的防治方法苗木生长不良时,易得白绢病。

所以应增施有机肥料,及时间苗和分床,加强中耕除草等抚育管理工作,使苗木健壮,提高抗病力,是防治的基本措施。

土壤进行消毒,肥料要充分腐熟,避免带入病原菌。

白绢病菌的菌核在旱地可存活数年,但在水中半年后即可死亡,故在发病严重的地区,育苗地应与水稻轮作。

如必须连作最好在播种前做好土壤消毒工作。

土壤消毒药剂以千分之一的升汞或1%的硫酸铜,波美5度石硫合剂较好。

病害发生时,将病苗拔除烧掉,迹地撒上石灰,并每亩用生石灰50~75公斤,撒在健康苗木根颈处及根际土壤表面,也可用10~20%的酸性升汞水浇根保苗,抑制白绢病的扩展。

取升汞50克,溶于100毫升盐酸中,然后加水50公斤,即成10%的酸性升汞,极毒,不可入口,使用时要注意人畜安全。

不能用铝盛装升汞水,升汞对铝有强腐蚀性(形成汞铝合金)。

【4】也可用1%硫酸铜浇灌苗木根部,或用赛力散与土混合,撒在苗床上都有一定的效果。

1.3 香樟的膏药病防治1.3.1 膏药病的形态皮表由灰白色或棕黑色斑点,逐渐扩大、略有隆起,形如贴上了一块膏药似的。

1.3.2膏药病的病因由借壳虫害引起或是因林内卫生条件差,林木生长不健旺所引起。

1.3.3膏药病的防治方法主要是加强经营管理,增强林木长势。

如是由虫害引起的,则用25%的水剂杀虫酶600~1000倍液喷雾防治。

3、如是由林内卫生条件不好引起的,则改善林内卫生条件,并刮去病害处的皮层,再加涂保护剂。

1.4香樟的炭疽病的防治1.4.1炭疽病的形态枝条感病多在嫩梢、幼芽或伤口等处,初时,病部出现圆形或椭圆形褐色斑点,病斑黑褐色,略凹陷,以后逐渐扩大,最后枝干干枯,病部产生许多小黑点,植株生长势衰弱。

病原为樟树炭疽菌1.4.3炭疽病的防治方法做到适地适树,选择土壤肥沃、湿润的林分造林。

如在土质较差地方造林,应适当密植,或与较速生的树种造混交林,或林粮间种,以有利于幼林提早郁闭。

【5】剪除发病枝干,并用波尔多液浆涂刷伤口。

发病期间,可以1%波尔多液喷射防治,每月2~3次。

1.5香樟的黄化病的防治1.5.1黄化病的形态黄化病初期,枝梢新叶的脉间失去绿色渐变为黄化,但叶脉尤其主脉仍然保持绿化,黄绿相间现象十分明显。

随着黄化病逐渐的加重,叶片由绿变黄、变薄,叶面有乳白色斑点,叶脉也失去绿意,呈极淡的绿色。

相继全叶发白,叶片局部坏死,叶缘焦枯,叶片凋落;严重时,则枝梢枯顶,以至整株死亡。

黄化病开始多发生在樟树顶端,新叶比老叶严重,冬、春季比夏季严重。

1.5.2黄化病的病因土壤和水质呈碱性,樟树容易得黄化病1.5.3黄化病的发生规律樟树是喜酸性苗木,若长期生长在偏碱性土壤就会影响根系对铁元素及其它微量元素的吸收,使叶片变黄变白,所以黄化病也是樟树缺铁的一个表现。

同时,土壤中缺乏营养元素,根系发育不良或化肥、农药施用不当,也能影响樟树对铁元素的吸收,加速黄化病的发生。

我国北方的大部分地区土壤和水质呈碱性,樟树容易得黄化病。

【6】近些年,由于城市建设规模的扩大,旧城改造,使建筑废弃料及很多有害物质进入土壤,改变了适宜樟树生长的土壤结构,这也是樟树易得黄化病的一个原因。

1.5.4黄化病的演变过程香樟树黄化病从开始发病到最后枯死的演变过程一般表现为:发病第一年春季表现为叶片大小正常,叶色黄绿色;第一年秋季新叶叶片为黄色,叶片体积变小,叶片尖端部分枯焦;第二年新叶抽出比正常迟,叶片为黄白色,叶片进一步萎缩,叶片数量减少,下半年部分枝条出现枯死现象;第三年春季,新叶不能抽出,整株枯死。

由于立地条件不同,病症发展也不尽相同,有少部分病株表现为急性发病,在两年内发病死亡;也有少部分病株症状表现比较缓慢,枝叶发黄3~4年后才表现严重症状。

1.5.5轻度黄化病的防治方法黄化病是碱性土壤环境造成的,改良土壤的PH直和适量的增加土壤里的铁元素可以有效的缓解和治疗香樟黄化病的症状。

由于土壤碱性环境的改良进程比较缓慢,所以防治需要时间比较长,也许半年,也许一年或更长的时间,直到恢复正常生长。

对于已引起大量枯枝、落叶,树势衰弱的黄化严重病株,最好的办法是更换种植土并且更换苗木。

对于不同地域条件和发病情况的香樟,要因地制宜的采取不同的防治措施,才能较好地预防和治疗香樟黄化病的发生。

【7】1.5.6重度黄化病的防治方法当香樟树黄化程度比较严重,发病进入中后期时,树势已经很弱,仅通过施用酸性肥料和硫酸亚铁,不能有效的控制住病态,必须进行综合防治:首先,除继续施酸性肥料外,对黄化比较严重的植株加大土壤改良的频率,缩短土壤改良措施的时间间隔,次数增加,达到快速改良的效果。

(注:应注意不能随意增加,否则极易导致酸性太强灼伤根系)其次,叶面施肥,补充各种营养元素,由于黄化香樟的根系吸收能力下降,植株缺乏营养,因此,通过叶面施肥或树干打孔高压注射等方法补充各种营养元素。

惠次,修剪掉部分枝条,缓解营养供给不足。

【8】如大树移栽需要修剪掉部分枝条一样,黄化香樟因为根系活力下降甚至萎缩,也必须修剪掉部分根系,这样可以集中营养供应剩下的枝条,缓解营养供给不足的局面。

修剪量应根据树势的具体情况而定,一般病情严重的多剪,叶片多的少剪,叶片少的多剪。

修剪最佳时间为冬季,一般结合冬季修剪进行,特殊情况需要在夏秋季进行,要尽量保留功能叶片。

因土壤改良的进程比较缓慢,在治疗过程中必须坚持,一般比较严重的病株要坚持2~3年,第一年先控制病情,第二年逐渐好转,第三年基本恢复,如第二年仍未好转,就必须换土。

【9】2.香樟虫害的防治2.1樟叶蜂的防治2.1.1樟叶蜂的形态为膜翅目,叶蜂科,卵长圆形,微弯曲,长1mm左右,乳白色,有光泽,产于叶肉内。

老熟幼虫体长15~18mm,头黑色,体淡绿色,全身多皱纹,胸部及第1~2腹节背面密生黑色小点,胸足黑色间有淡绿色斑纹。

雌虫体长7~10mm,翅展18~20mm,雄虫体长6~8mm,翅展14~16mm。

头黑色,触角丝状,共9节,基部二节极短,中胸发达,棕黄色,后缘呈三角形,上有“X”形凹纹。

翅膜质透明,脉明晰可见。

足浅黄色,腿节(大部分)、后胫和跗节黑褐色。

腹部蓝黑色,有光泽。

分布于广东、福建、浙江、江西、湖南、广西及四川等省(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