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然药物化学成分提取分离方法 PPT课件

合集下载

天然药物化学成分提取分离方法ppt课件

天然药物化学成分提取分离方法ppt课件

16
为了规范事业单位聘用关系,建立和 完善适 应社会 主义市 场经济 体制的 事业单 位工作 人员聘 用制度 ,保障 用人单 位和职 工的合 法权益

结晶溶液的制备
• 制备结晶溶液,除用单一溶剂外,也常采用混合溶剂。
• 一般是先将化合物溶于易溶的溶剂中,再在室温下滴加适 量的难溶的溶剂,直至溶液微呈浑浊,并将此溶液微微加 温,使溶液完全澄清后放置。
3
为了规范事业单位聘用关系,建立和 完善适 应社会 主义市 场经济 体制的 事业单 位工作 人员聘 用制度 ,保障 用人单 位和职 工的合 法权益
㈠ 溶剂提取法
• 甙类的分子中结合有糖分子,羟基数目多,能表现强亲水性, 而甙元则属于亲脂性化合物,而生物碱盐,能够离子化,加 大了极性,就变成了亲水性化合物。鞣质是多羟基衍生物, 列为亲水性化合物。油脂、挥发油、蜡、脂溶性色素都是强 亲脂性成分。
• 萜类、甾体等脂环类及芳香类化合物因为极性较小,易溶于 氯仿、乙醚等亲脂性溶剂中;
• 糖苷、氨基酸等成分极性较大,易溶于水及含水醇中; • 酸性、碱性及两性化合物,因为存在状态(分子或离子形式)
随溶液而异,故溶解度将随pH而改变。
4
为了规范事业单位聘用关系,建立和 完善适 应社会 主义市 场经济 体制的 事业单 位工作 人员聘 用制度 ,保障 用人单 位和职 工的合 法权益
(4)
结晶纯度的判定
• 结晶的纯度可由化合物的晶形、色泽、熔点和熔距、薄层 色谱或纸色谱等作初步鉴定。
• 一个单体纯化合物一般都有一定的熔点和较小的熔距,同 时在薄层色谱或纸色谱中经数种不同展开剂系统检定,也 为一个斑点者,一般可以认为是一个单体化合物。
18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天然药物化学成分提取分离

天然药物化学成分提取分离

• ● 氢核磁共振(1H-NMR)谱:
化学位移范围:在0~20 ppm
三大要素:化学位移(ppm)、偶合常数(J)及
峰面积。
灵敏度高,样品用量少(1~5 mg),测试时
间短
●碳核磁共振(13C-NMR)谱:
化学位移范围:在0~250 ppm
要素:化学位移(ppm)

具有相同基本骨架化合物的UV光谱相同,但
并非是同一化合物;
测定范围 波数600~4000cm -1之间,其中1600cm-1
以上为化合物的特征基团区,1000-500cm-1为指纹区。
作用 主要用于定性分析,功能基的确认,芳环取代
类型的判断等。
优点:

任何气态、液态、固态样品均可测定;
C=O, O=N=O等;
助色团:其本身是饱和基团(常含有杂原子),
它连到生色团上时,能使后者吸收波长变长或 吸收强度增加,如-OH, -NH2, -Cl等;
深色位移:由于基团取代或溶剂效应,最大吸
收波长变长,也叫红移(red shift);
浅色位移:由于基团取代或溶剂效应,最大吸
收波长变短,也叫蓝移(blue shift);
第一节 有效成分的提 取与分离 一、有效成分的提取 (一)溶剂提取法
溶剂提取法












(二)水蒸气蒸馏法
适用范围:水蒸气蒸馏是分离和 纯化与水不相混溶的挥发性有机 物常用的方法。
(三)升华法
适用于有升华性 质的成分。
二、有效成分的分离和精致
(一)系统溶剂分离法 (二)两相溶剂萃取法 (三)沉淀法 (四)吸附法 (五)盐析法 (六)透析法

天然药物化学完整ppt课件

天然药物化学完整ppt课件
.
正确理解成分的划分
生理活性成分并不一定真正代表有效成分
有效成分与无效成分的划分是相对的、发展的 A. 不同类型成分,在不同天然药物中作用不同
B. 原来视为无效成分,可能成为有效成分
C. 过去视为有效成分,被修正、完善
麝香 抗炎成分 麝香酮————多肽
丹参 扩冠
丹参醌————丹参酚酸
D. 加工、代谢等过程,可转化非活性成分为活性成分
植物化学
Phytochemistry
天然产物化学 Chemistry of natural products .
2.天然药物化学的研究对象
研究对象:化学成分 chemical constituents 特别是生理活性成分或有效成分 active compound
成分的复杂性: 不同药物所含成分类型不同 每种类型成分的数目相当多 同种药物所含成分结构、性质各异
.
3.学科迅速发展时期(20世纪——)
特点一:色谱技术用于天然化合物的分离和纯化
1906,俄,Tsweet,碳酸钙为吸附剂,石油醚为洗脱剂, 1931,德,Kuhn and Lederer,氧化铝、碳酸钙为吸附剂, 1940,提出了液液色谱法,如逆流分配 1952,James and Martin,提出气液色谱理论 20世纪60年代,高效液相色谱出现
.
3. 天然药物化学的研究内容
结构特点 理化性质 提取分离方法 结构鉴定方法 生物合成
结构修饰 构效关系 生物转化 体内代谢过程等
.
三、天然药物化学发展历史沿革和现状
大体分为以下3个阶段: 1. 原始和萌芽阶段(——18世纪末) 2. 学科真正形成阶段(19世纪) 3. 学科迅速发展时期(20世纪——)
天然化合物的分离向高效、快速、微量发展

天然药物化学ppt课件完整版

天然药物化学ppt课件完整版
• 天然药物质量控制与标准化
天然药物化学的研究热点与难点
01
难点
02
03
04
复杂体系中活性成分的分离与 鉴定
结构新颖性、活性与成药性的 平衡
多靶点、多途径作用机制的解 析
天然药物化学的研究方法与技术创新
方法 基于生物活性的天然产物筛选
结构修饰与合成优化
天然药物化学的研究方法与技术创新
多组学技术在天然药物研究中的应用 技术创新
04
提取分离技术
包括溶剂提取、水蒸气蒸馏、升 华等,用于从天然药物中提取有 效成分。
鉴定反应
如化学显色反应、荧光反应等, 用于天然药物中特定成分的快速 鉴定。
06
天然药物化学的研究进展与趋 势
Chapter
天然药物化学的研究热点与难点
热点 活性成分的发现与结构优化 多组分协同作用与机制研究
天然药物化学的研究热点与难点
色谱法
01
薄层色谱法(TLC)
用于天然药物中成分的分离和鉴定,操作简便、快速。
02
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
适用于复杂天然药物成分的分离和分析,具有高分辨率和高灵敏度。
03
气相色谱法(GC)
适用于挥发性天然药物成分的分离和分析,如精油、香脂等。
波谱法
红外光谱法(IR)
用于确定天然药物中官能团的结构特征,提供分子振动和转动信 息。
天然药物的应用领域与市场前景
应用领域
治疗疾病、保健养生、化妆品和食品添加剂等。
市场前景
随着人们对自然和健康的关注度不断提高,天然药物市场需求不断增长,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和巨大的经济价值。 同时,天然药物的研究与开发也是医药产业创新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

1天然药物化学-第二节提取分离方法

1天然药物化学-第二节提取分离方法

1. 透析法:
小分子物质(无机盐、氨基酸等)在溶 液中可通过半透膜,而大分子物质如多 糖、蛋白不能通过半透膜的性质达到分 离的方法。
2.超滤法:
一种加压膜分离技术,即在一定的压力 下,使小分子溶质和溶剂穿过一定孔径 的特制的薄膜,而使大分子溶质不能透 过,留在膜的一边,从而使大分子物质 得到了部分的纯化。
3.超速离心法:
利用溶质在超速离心作用下具有 不同的沉降性或浮游性而分离。
4.凝胶过滤法:(也称分子筛过滤法、凝胶渗透色谱法)
利用凝胶的三维网状结构的分子筛滤过作用 使分子大小不同的物质得以分离。
凝胶是由胶体粒子构成的立体网状结构。 网眼里吸满水后凝胶膨胀呈柔软而富于弹性的 半固体状态。人工合成的凝胶网眼较均匀地分 布在凝胶颗粒上有如筛眼,小于筛眼的物质分 子均可通过,大于筛眼的物质分子则不能,故 称为“分子筛”。
如: 三七的水提液中加硫酸镁→三七皂甙乙↓ 三颗针中提取小檗碱→氯化钠或硫酸铵盐 析。
二、根据物质在两相溶剂中的分 配比不同进行分离
主要分离方法
1.简单的液-液萃取法
2.逆流分溶法(CCD)
相当于多次萃取。
利用此原理制成了连续、 自动的逆流分溶仪。
该仪器可使两种性质相似、 即使分溶常数很接近的化 合物,经过一定次数振摇、 转移的操作,亦可达到分 离的目的。
3.纸色谱法(PC)
用纸为载体,在纸上均匀地吸附着液体 固定相(如水、甲酰胺或其他),用与 固定液不互溶的溶剂作流动相。将试样 滴在纸一端在展开罐中展开,由于各组 分在纸上移动的距离不同,最终形成互 相分离的斑点,实现定性、定量分析的 色谱法。
4.液-液分配柱色谱法(LLC)
固定相和流动相均为液体,
氯仿或醋酸乙酯→游离生物碱、有 机酸及黄酮、香豆素的苷元

天然药物化学 课件

天然药物化学 课件

注意:吸附剂用量为样品量30-60倍;极性小的溶剂装柱; 洗脱剂极性可递增,但不能太大,常用的混合洗脱 剂环己烷-乙酸乙酯,环己烷-丙酮,氯仿-甲醇等。
27
2. 反相硅胶色谱(ODS)
硅胶表面的硅羟基接入 C-18,C-8 等基团,其中C-
18非常常用。(吸附色谱、分配色谱)
溶质按其疏水性大小进行分离,极性越大疏水性越
糖凝胶 (sephadex LH-20)两种。
30
7. 离子交换色谱
常用的固定相有离子交换树脂,使用较少。
31
三. 根据物质溶解度的差别进行分离
1. 利用温度不同引起溶解度改变,如结晶、重结晶;
2. 在溶液中加入另一种溶剂,改变混合溶剂的极性,
使部分物质沉淀析出;
3. 加酸或碱调节溶液PH值,改变分子的存在状态,从
9
c. 渗漉法:装筒—浸泡— 流出( 收集) 。
优点: 效率较高,提取较完全。
缺点: 溶剂用量大,时间长。
10
d. 回流提取法:以有机溶剂加热提
取时,为了减少溶剂的损失,加冷
凝管。
优点:效率高。
缺点:含有遇热易变的成分不能使
用,操作繁琐。
11
e. 连续回流提取法:实验室的索氏提取器。 原理:利用溶剂的回流,使药材粗粉连续不断的纯溶 剂提取。
常用溶剂的极性大小顺序: 石油醚<苯<氯仿<乙酸乙酯<正丁醇<丙酮<甲醇(乙醇)<水
8
一、溶剂提取法(应用最普遍)
2. 常用的操作方法 a. 煎煮法:简便、大部分成分可被提取出来。 缺点:对含挥发性成分及加热易破坏的成分不宜使 用,含糖多的难过滤。 b. 浸渍法:适宜于含淀粉、 树胶、果胶、粘液质较多 的中药。 优点:安全方便 。 缺点:溶剂用量大、时间长、效率不高。水做溶剂时 易霉变。

天然药物化学成分的提取与分离

天然药物化学成分的提取与分离

溶剂穿透细 胞壁——溶 解有效成分 含有有效成 分的溶液, 靠浓度差向 细胞外扩散
溶剂提取法的主要相关因素: 溶剂的性质(溶剂的类型) 被提取成分的性质 提取的方法
1.溶剂的极性 溶剂的极性与溶剂自身的结构和性质有关:
①分子量小,碳原子数目少,极性基团多,溶 剂的极性大 ②分子量大,碳原子数目多,极性基团少,溶 剂极性小。 ③溶剂的介电常数越大,极性越大。
溶剂
渗漉法
操作麻烦,溶剂 遇热易破坏成分 水或不同 消耗大;提取时 或含大量淀粉、 浓度乙醇 间长, 树胶、果胶药材。
a.渗漉装置
b.回流提取装置 c.连续回流提取装置
提取方法 回流提取 法 连续回流 提取法
溶剂 醇溶液
特点 适用范围 提取效率高。 对热稳定成分 受热时间长。
超声波提 取法
提取效率比一 般回流法高, 亲脂性有机 对热稳定成分 提取完全。溶 溶剂 剂用量少。受 热时间长。 提取时间短, 各类溶剂 效率高。无需 各种成分 加热。
2.溶剂的类型
(2).半极性溶剂
极性较大能与水混溶的溶剂。 如:甲醇、乙醇、丙酮
极性:较大、比水小
适宜提取成分: 除蛋白质外的大多数天然药物。
(2).半极性溶剂——乙醇(最为常用)
优点:①穿透力强、易挥发。 ②能与水以任意比例混溶,能与大 多数有机溶剂混溶。 ③提取液不易霉变,易回收。 ④含量20%以上可防腐。 ⑤粘度小,易过滤。 ⑥沸点低,易浓缩回收。 缺点: 溶剂选择性低,提取液的杂质较多。 易挥发、易燃。
1.溶剂的选择 2.浓度差 3.药材粉碎度 4.温度 5.时间 6.提取技术
返回
返回
◎适用物质: 1.具有一定的挥发性。 2.能随水蒸气蒸馏而不被破坏。 3.不与水发生反应。 4.不溶或几乎不溶于水。 ◎基本原理: PA+PB=P总 PA:水的蒸汽压; PB :与水不相溶物质的蒸汽压 P总: 总的蒸汽压=外界大气压

《天然药物化学》PPT课件

《天然药物化学》PPT课件

二、主要生物合成途径
(一)醋酸—丙二酸途径(AA-MA途径) 2. 酚类
乙酰辅酶A
缩合 聚酮 环合
(中间体)
各种酚类
特点:芳环上的含氧取代基(-OH,-OCH3) 多互为间位。
二、主要生物合成途径
(一)醋酸—丙二酸途径(AA-MA途径)
3. 蒽酮类
聚酮类化合物可以根据分子结构中醋酸单位的数 目,分别命名为聚戊酮类,聚己酮类,聚庚酮类等。
临床前新药
质量标准
药物分析学
一定的剂型 药理、毒理作用
药剂学 药理学
有效部位或有效成分
天然药物化学 药物化学
一、天然药物的来源
天然药物是药物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 天然药物来自植物、动物、矿物、微生物,以 及海洋中所含的生物资源等,其中绝大部分为 植物药。
现在,运用在酶、受体、细胞等分子水平 乃至基因调控建立起来的新的生物活性测试体 系进行广泛筛选,将会发现更多的新的天然药 物。
H3CO O
OCH3 O OCH3
O HOOC
OH
O
OH
O
OH O
H3CO
O
Cl
聚戊酮类
聚己酮类
聚庚酮类
二、主要生物合成途径
(二)甲戊二羟酸途径(MVA途径)
天然药物包含了中药,但并不等于是中药。
第一节 绪 论
天然药物化学:是运用现代科学理论与方法研究天
然药物中化学成分的学科。
研究内容: 涉及各类天然药物化学成分(生理活性
成分)的结构特点、理化性质、提取分离、结构鉴 定和必要的结构改造;还涉及中药有效成分的生源 途径等。
天然药物化学在新药研发中的地位
效成分或一组结构相近的有效成分的提取或分离部分, 称为有效部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