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猪瘟流行趋势分析及控制对策
非洲猪瘟防控的对策措施

非洲猪瘟防控的对策措施非洲猪瘟是一种严重的传染性疾病,对猪群健康和畜牧业产业造成了极大威胁。
为了有效预防和控制非洲猪瘟的传播,制定和执行一系列科学的防控对策是至关重要的。
本文将介绍非洲猪瘟的防控对策措施,以及如何有效应对这一疾病的挑战。
一、健全的监管体系建立健全的监管体系是防控非洲猪瘟的基础。
各级政府应加强对猪群的监测和管理,实施严格的进口和贸易要求,加强对疫情的及时报告和信息共享。
此外,相关部门还需要制定有效的法律法规,明确责任和处罚,并落实宣传教育措施,提高养殖户和兽医人员的防控意识。
二、加强边境检疫非洲猪瘟的传播主要通过猪只和猪产品的交易和运输途径。
因此,加强边境检疫是防止非洲猪瘟输入的关键一环。
应加强对进出口的猪、猪肉和猪产品的检疫,严格执行检疫规程和要求,确保病毒不会通过贸易渠道带入国内。
此外,加强与邻国的合作和协商,共同推动区域范围内的检疫措施,形成合力,共同防范非洲猪瘟的传播。
三、加强养殖环境管理养殖环境是非洲猪瘟传播的重要因素,因此加强养殖环境管理对于防控非洲猪瘟至关重要。
养殖场应加强生猪和饲料的管控,确保无病毒的猪和饲料进入养殖场。
此外,养殖场需要做好隔离设施的管理,加强内外物品的消毒工作,定期进行环境的清洁和消毒,减少病毒传播的风险。
四、加强动物运输管理动物运输是非洲猪瘟传播的主要途径之一。
为了防止病毒通过动物运输的方式传播,应加强对运输车辆和设施的监管和管理,确保运输工具和设备的卫生条件良好,禁止无证运输猪和带病猪的情况发生。
同时,对于长途和跨境的猪运输,应设立检疫检查站,对猪进行检疫和鉴定,确保运输的猪无病毒。
五、加强兽医服务和养殖户培训兽医服务是防控非洲猪瘟的重要组成部分。
应加强对兽医人员的培训和教育,提高其对非洲猪瘟防控的认识和技能。
同时,针对养殖户,开展相关培训和宣传活动,提高他们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加强养殖管理,减少非洲猪瘟的传播风险。
六、灭杀病毒的合理措施一旦出现非洲猪瘟疫情,需要采取及时有效的措施进行灭杀,防止疫情扩散和恶化。
猪瘟常发不断的原因分析及对策

253 乙 型 脑 炎 除 青 年 母 猪 以外 .其 他 猪 感 染 后 多 为 亚 ..
猪 流 产 或 产 死 胎
临床症状 经产母猪 血液抗体高 他猪无症状 。 其 青年母 猪的
死 胎 、 乃 伊 胎 的发 生 率 高 达 4 % 。 生 仔 猪 死 亡 率 为 4 %。 木 0 新 2 254 子 宫 感 染 对 母 猪 做 输 卵 管 及 子 宫 检 查 发 现 有 .- 4 %~ 5 0 4 %带 菌 . 常 见 的 是 大 肠 杆 菌 和 白色 葡 萄 球 菌 子 最
目前 猪 瘟 免 疫 密 度 虽 普 遍 较 高 . 通 过 免 疫 效 果 检 测 但 发 现 其 免 疫 合 格 率 并 不 理 想 在 一 些 小 型 养 殖 场 . 往 只 往 注 重 继 发 或 并 发 疾 病 的 治 疗 .而 忽 视 猪 瘟 的 基 础 防 控 . 盲 目进 行 药 物 治 疗 . 果 遭 受 更 大 损 失 下 面 结 合 临 床 就 诊 结 情 况 谈 谈 猪 瘟 防 控 方 面 的 一 些 看 法 . 参 考 供
郭 瑞 英 ’韩 , 楠 ’张 燕 芳 ,
( . 省鹤 壁市 动 物疫 病预 防控 制 中心 , 南 鹤壁 1河南 河
4 8 0 2淇县 动 检站 ) 5 0 0;.
中 图 分 类 号 :8 82 ¥ 5 .8
文 献标 识码 : B
文 章 编 号 :0 4 5 9 (0 ) 6 0 2 — 2 10— 0 02 1 0 — 09 0 1
257 弓形 体病 ..
死 胎 及 木 乃 伊 胎
妊 娠母 猪 发生 了弓形 体病 会 出现 流 产 、
258 猪 布 氏杆 菌 病 主 要 是 第 一 胎 母 猪 发 生 流 产 . 产 .. 流
猪瘟流行趋势与防控措施

} 9
。 : i i i i ! i l
程 中应 该 特 别 注 意 。
吉林畜牧兽医 2 0 1 3年 第9期
应 对 养 殖 场 的猪 瘟 病 原 实 行 实 时 监 测 , 留 心 病 毒 变 异 的 发 生 ,掌 握 猪 瘟 发 展 的 趋 势 , 采 取 合 理 的
的效 果 , 但 猪 瘟 的 发 展 趋 势 表 现 出 新 特 点 ,给 猪 因 为 :猪 群 之 间 的 垂 直 传 播 , 猪 瘟 病 毒 在 反 复 感
瘟 防 控 的 工 作 带 来 了 更 大 的 压 力 。 本 文 以 危 害 染 的 过 程 中 发 生 变 异 ,对 猪 瘟 疫 苗 产 生 抗 药 性 ,
1 . 1 流行 范 围大 , 不 具有 季节性
在所有 猪 瘟感 染 的病例 中混 合感染 占 5 5 %,
极 易 导 致 误 经 有 关 单 位 的 统 计 调 查 显 示 ,我 国 的 2 9个 混 合 感 染 由于 其 病 菌 病 毒 种 类 繁 多 , 无 法 达 到 成 功 免 疫 的 效 省 市 都 曾 经 发 现 了 猪 瘟 病 例 ,且 具 有 明 显 散 发 诊 使 得 治 疗 方 案 不 合 理 ,
的指 导 意义 。
可 能 成 为 潜 在 的猪 瘟 爆 发 来 源 , 造 成 巨大 的 负 面
猪 瘟 的 防 控 工 作 是 养 猪 业 防 疫 工 作 的 重 中 影 响 。 之重, 是 保 证 生 猪 养 殖 产 业 健 康 发 展 的 前 提 。通 过 不 懈 努 力 和 研 究 我 国 研 制 出 的 猪 瘟 疫 苗 对 猪 瘟 取 得 了 较 好 的 控 制 效 果 。近 年 来 , 我 国 猪 瘟 发
非洲猪瘟的流行情况及对我国的影响

非洲猪瘟的流行情况及对我国的影响一、我国非洲猪瘟疫情的流行趋势1、疫情首发:非洲猪瘟非人畜共害病,政府未雨绸缪早有准备2018年8月3日,我国辽宁省沈阳市沈北新区发生一起非洲猪瘟疫情(ASF),这是中国首次发生非洲猪瘟。
疫情发生后,沈北新区政府立即启动应急预案,对疫点边缘向外延伸3公里的区域已实施管控,开展疫情防控工作,截止目前已经扑杀生猪8116头。
非洲猪瘟是一种急性,发热传染性很高的滤过性病毒所引起的猪病,其特征是发病过程短,但死亡率高达100%。
因为临床表现与普通猪瘟类似,故名非洲猪瘟,但两种疫病完全不同。
非洲猪瘟病毒属于DNA病毒,普通猪瘟为RNA病毒,所以疫苗不存在交叉保护,截至目前,非洲猪瘟都无有效疫苗可防控,扑杀是唯一手段。
非洲猪瘟病毒(ASFV)是目前已知的唯一一种以媒介昆虫传播的DNA 病毒,其传播方式主要是接触性传播。
人类或污染的猪肉、猪肉制品及饲料产品很有可能成为ASFV传播的通道。
研究表明,ASFV对反复冻融有很强的耐受性,其在冻结肉中甚至可以存活1000天。
非洲猪瘟非人畜共患病,正常烹饪完全可以消灭病毒,无需恐慌。
非洲猪瘟虽然致死率极高,但是猪是非ASFV唯一的自然宿主,除家猪和野猪外,其他动物不感染该病毒,即该病非人畜共害病,虽然对猪有致命危险,但对人却没有危害,对人体健康和食品安全不产生直接影响。
从目前的研究情况看,也不太可能出现变异传染人的情况。
同时非洲猪瘟病毒对高温敏感,70摄氏度下30分钟即可灭活,因此正常烹饪完全可以消灭病毒,所以居民无需恐慌。
而深埋病死猪有一个生物发酵发热过程,特别是生石灰遇水也会产生大量热量,多重措施能够保证彻底杀死病毒。
我国对非洲猪瘟忌惮有加,早有准备,在2015年出台了具有具备实际操作意义的文件,并在北方边境省份等高风险地区多次组织开展应急演练和专项督查。
作为全球第一养猪大国,我国对非洲猪瘟一直忌惮有加,早在2012年我国就已出台文件以预防非洲猪瘟,为当前疫情快速控制打下一定基础。
当前猪瘟流行情况与防治对策

数 月 后 出现 轻 度厌 食 、 活 泼 、 膜 炎 、 泻 、 躯 不 结 腹 后 麻 痹 , 体 温正 常 , 但 可存 活半 年 左右 。 242怀孕 母猪 感 染低 毒力 猪瘟 病 毒 , .. 可表 现群
发 性 流产 、 死产 、 儿 干 尸化 、 形 或 产 出震 颤 的 弱 胎 畸
内表 现健 康 , 哺 乳期 内生 长 良好 , 在 一旦 断 奶后 , 仔 猪 即 出现症 状 , 现为 体 温升 高 、 食 , 表 厌 特征 性 的症 状 是顽 固性 腹泻 , 粪便 由褐 色变 成黄 色 , 恶臭 。 1 . 4多病 原混 合感 染 。 圆环 I 型病 毒 、 与 I 蓝耳 病
12猪瘟 引起 的妊 娠 母 猪 带 毒 综 合 征 增 多 , . 出 现母猪 流产 、 产 、 木乃 伊胎 、 弱仔 的现象 。 死 产 产 1 . 盘感 染 和持 续 感 染 。主要 表 现 为感 染 隐 3胎
性 猪 瘟 的母 猪 所 产生 的仔 猪 在 出生 后 的 一 段 时 期
22慢性 猪 瘟 体 温升 高不 明显 , 血 、 . 贫 消瘦 和全
身 衰弱 ; 一般 病程 超过 一个 月 。食 欲 时好 时坏 , 便秘
和腹 泻 交 替 发生 ; 尖 、 根 和 四肢 皮 肤 发 生 坏 死 耳 尾
或脱 落 , 慢性 猪瘟 存活 者严 重发 育不 良, 为僵 猪 。 成
见。
251妊娠 l .. 0天 内感 染 一 常 导致 胚 胎死亡 和 吸 收 , 猪 出现 再发情 或少 仔 。 母
25 .. 娠 l~ 5天 感染 一 多见 畸形 胎儿 , 2妊 56 胎猪
出 现水 肿 、 水 、 胸 腹水 、 发育 不 全 、 点肝 、 对 称 肺 斑 不 小头 、 脑不全 、 小 象鼻 猪 、 耳 、 眼 、 毛 、 肢 关 小 小 无 前 节弯曲、 身体末 梢坏 死 等 。 25 .. 娠 9 3妊 O天感 染 - 死 胎率最 高 。 -
当前我国猪瘟流行现状分析

一 重庆 市 巴南 区花 溪街 道畜 0 0 0 一 弱胎 、初 生 仔牧兽 猪 先医站 天性震 颤 , 即使 产
下 健 康 胎 儿 .仔 猪 死 亡 率 很 高 ,并 现 免 疫 耐 受 现象 。
猪瘟 潜伏 期一 般为 5 ~ 8天 , 根 据
( 1 )疫 苗 质 量 : 如 有 些 疫 苗 不 是
性 出 血 。鼻 腔 、 视 网 膜 出 血 ,病 猪 常 在 发 病 后 一 天 到 数天 内很 快 死 亡 。
2 . 2 急 性 型
成 潜 伏 期 病 毒 的传 播 等 都 会 影 响 疫 苗
的 免 疫效 果 。
病 猪 精 神 高 度 沉 郁 ,饮 食 大 减 或 拒 食 ,喜 扎 堆 挤 卧 ,肌 肉 震 颤 ,被 毛
等 都 会 影 响 免 疫效 果 。
4 防治 对 策
或 脓 性 分 泌 物 。 初 便 秘 后 腹 泻 ,粪 便 带 有 纤 维 素 性 粘 液 或 血 液 :皮 肤 前 期
充 血 ,继 而 变 成 紫 绀 色 ,并 出 现 许 多 小 出 血 点 . 以 四 肢 、腹 下 、耳 及 会 阴 等 部 位 最 为 常 见 .公 猪 阴 茎 包 皮 内有 猪 瘟 是 猪 的 一 种 急 性 接 触 性 传 染 混 浊 、恶 臭 的 液 体 ,病程 1 0 ~ 2 0天 。
毒 可 通 过 胎 盘 传 染 给 胎 儿 , ,后 期 常 因 衰
竭 而 死 亡 ,病 程 1 ~ 3个 月 , 甚 至 3个
月 以 上
2 . 4 迟 发 性 型
当 增 加 免 疫 剂 量 。 也 可 以 在 疫 苗 使 用
的 同时应 用 一些 增 强 免疫 力 的药 物 ,
当前猪瘟流行特点与防治

帮助 猪 体散热 。 用 水 冲洗 猪体 时 , 应 安 排 在 饲 喂前 , 饲 喂
后 3 0 分钟 内不 能洗 , 更 不 能 用 水 突 然 冲洗 猪 头 部 , 以 防
头部血 管强烈收缩而休克。
还 可 在 猪 舍 内挖 一 浅池 , 倒入 清水 ,使猪可 随时到池
内浸 泡 , 促 使 体 热散 发 。
热量 。
夏季猪
日饮水量 应是
自身 体 重
的
23 8% .
,
可饮
0 .5 % 的淡盐水 , 以调 节体温。 5 .要 降低舍 内温 度 。 可用 凉水 每天 中午 、 下 午 冲洗 圈
内地 面 、 墙 壁 , 以 降低 舍 温 。
6 . 猪 体 降温 。 用 喷 雾 或 淋 浴 冲洗 猪 体 , 每天 2 - 4 次 ,
棚遮 阴 , 防止 阳光直射 。
2 . 调 整 日粮 结 构 。 盛 夏 时期 , 相 对 减 少
日粮 中 的能量 饲料 , 增加青 绿 饲 料 。 平 时 能
量 饲 料 为 日粮 的 5 0 % ~ 7 0 % , 夏 季 应 调 整 为
4 0 %~
50% ;
青绿
饲料
由
0
5
.
—
1
公斤增加到
公 斤 1 ~ 1 5 .
另 外 , 许 多人 忽略 了对猪 群 的 饲养管理 , 造 成猪群处 于 亚 健康 状 态 , 对 疾 病 的抵 抗 力 明 显 降低 。 因 此 , 养殖 户要 彻底 改变这 种养殖 观 念 ,加 强饲养管理 , 为猪 群创造适 宜 的生存环 境 ,从 而 减少应 激 ,提 高机 体 的抗病 能 力 。 ●
‘
杨 美广 任 焕 景 河 南省濮 阳 县 农 业 局 4 5 7 10 0
2023年猪病流行情况与2024年流行趋势及防控对策

2023年,我国生猪养殖产能有所增长。
据国家统计局2024年1月17日发布的数据显示:2023年猪肉产量5 794万t ,增长4.6%;全年生猪出栏72 662万头,增长3.8%;2023年年末生猪存栏43 422万头,下降4.1%。
受到多种因素的叠加,全年猪价持续低迷,生猪养殖行业严重亏损。
非洲猪瘟流行严重,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猪蓝耳病)和猪流行性腹泻偏重发生,对生猪养殖企业的生产成绩和经济效益影响极大,特别是非洲猪瘟对生猪产业的实际危害与影响呈加重态势。
很显然,生猪产能(猪肉产量、出栏数量)增长背后的“隐匿”现象值得全行业思考。
1 2023年重要猪病流行情况1.1 非洲猪瘟1.1.1 疫情发生与流行加重2023年,非洲猪瘟(ASF )发生与流行重于2022年,疫情呈现返弹和加剧态势。
据诸多方面的信息,自2023年10月以来许多地区呈现区域性暴发流行,疫情涉及的区域较为广泛,规模化和大型养殖企业2023年猪病流行情况与2024年流行趋势及防控对策杨汉春,周 磊(中国农业大学动物医学院/国家生猪产业技术体系疾病防控研究室,北京 100193)基金项目:国家生猪产业技术体系(CARS-35)猪场生产受到严重影响。
2023年我国非洲猪瘟疫情为零报告,实际发生的情况以及严重程度值得重视。
不上报疫情和不管控疫情不仅无益于非洲猪瘟的防控,更不利于生猪产业稳定发展和提质增效。
1.1.2 非洲猪瘟病毒I 型/II 型重组毒株的出现进一步加剧流行毒株的多样性和复杂性据相关实验室的研究报告和检测数据显示,除非洲猪瘟病毒(ASFV )基因Ⅱ型野毒株及其低毒力变异、重组毒株而外,2023年出现基因I 型与基因II 型的重组新毒株,该毒株呈现致病性强、传播快的特点,流行地区较广,临床样本中的检出率大幅增加。
由此提示,非洲猪瘟病毒基因I 型/基因II 型重组毒株的污染已比较严重。
非洲猪瘟病毒毒株的多样性无疑造成了临床疫情和病型的复杂性,急性型、亚急性型、慢性型非洲猪瘟以及非洲猪瘟病毒毒株混合感染的存在加大了生猪养殖场对临床疫情监测与识别、实验室诊断与检测的难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应答水平很低 , 易发生温和 型猪瘟 。并 损 、 丧失真空度 、 盖松弛 、 瓶 变色的疫苗 在于母猪带毒 ,即妊娠母猪 自然感染低 毒力或中等毒
型 猪瘟 。
3疫 苗 质 量 和使 用剂 量 的 影 响 .
假如 生产猪瘟 细胞 苗 的血 清被 牛 肿 , 严重 破坏机 体 的免 疫器 官 , 造成机
慢性猪瘟的主要病变 与典 型猪瘟接 病毒性腹泻病毒 ( 粘膜病毒 ) 染 , 感 牛病 体的免疫 抑制, , 因此 要严 格控 制饲料 和 近 , 较为 轻微 , 淋 巴结 呈轻度 出血 毒性腹 泻病毒 可感 染妊娠 母猪 引起 繁 各种原料 的质量 。 但 如 或只有水 肿现象 。肾、 喉及膀胱粘膜有 殖 障碍 , 毒可经 胎盘传 染胎 儿 , 病 使所 少量 出血 点 , 脾稍肿 、 边缘有 1 2处小 产仔猪构成亚临床感染 。 梗死灶 。回盲瓣肠段可出现溃疡 、 坏死 , 但难得见到扣状溃疡 的病变 。
母猪在妊娠期 间感染 HC病毒均可
引起胎盘感染 ,即引起 母猪繁殖障碍 。 苗有其严格的贮存条件及有效期 。 疫苗 测 , 计算总保护率 。如总保护率在 5% 0 因胎 盘感 染不死 的仔猪 往往成 为亚 临 贮藏没有按 出厂规定 , 导致疫苗效力 以下 , 会 显示免疫无效 。同时根据抗体的 床感染者 , 可能长期带 毒、 排毒。这些猪 的下降甚至丧失。过期的疫苗效价会降 分布 , 析是否存在亚临床感染 。 分 常具有免疫耐性 , 对猪瘟 的特异性 免疫 低 , 不能产生足够 的免疫保 护。包装破 且母猪带毒对猪瘟疫苗 的免 疫应 答差 , 质量无法保证 , 也不 宜使用 。
母猪在配种前免疫 接种 的 , 所产仔猪血 施 , 确保 引种安全 、 防止病原传入 , 对生 好 免疫 监测 是减 少 H C发 生 的重要 手
中母源抗体 的中和效价 3~ l 时约 产 区要采取严格 的消毒 、 5 E龄 隔离和防检疫 段 。 应用免疫检测可随时掌握猪群的免
为 1 4~18 : 6 2 。母 源抗体 的半衰期约 1 措施 ; 饲养密度 、 0 在 温度 、 度 、 湿 光照 和 疫状态 , 制定适合于该猪场合理 的免疫 天 ,仔猪 2 0日龄前可得到母源抗体 的 空气质量等方面采取 措施 , 为猪群创 造 程序 , 随时淘汰免疫耐受猪( 并 疫苗接种 保护 。 5日龄后保护力下降 , 4 2 至 0日龄
首免 日期最好 选定在 仔猪 持有 的母 源
第一 , 苗选择问题 。要确定该种 的种公猪和母猪 , 疫 消除引起仔猪先天感 猪瘟 免疫监 测 的重点应 放在 母源
抗 体不会 影 响疫苗 的免疫 效果 而又能 疫 病在你的猪场是否一定需要 免疫 ; 其 染和免疫 耐受 的传染源。 防御病毒 感染 的期 间 ,即母 源抗 体为 次 , 于具有 多种血清型或亚型 的病原 对
6 0~6 5日龄 2次免疫。
. = 2种猪 与仔 猪 的 带 毒 和排 毒
l: ~6 8 4时。因此应在 2 0—2 5日龄和 微 生物 ,需要 选择合 适 的血清 型的疫 抗体水平 、 免疫应 答效果 、 亚临 床感染
苗 ;再 次要选择符合 G MP标 准的质量 和疫 苗效价 的监测上。 可靠 、 稳定 、 效果确实的疫苗 。 根据产仔季节 ,在防疫 高峰期后 1 第二 , 疫苗 的保存与运输 问题 。疫 个 月内 , 随机采取 免疫 猪血清做抗体监
第三 , 注意疫苗 的使用剂量 、 对象 、 性感染 。因此 , 对猪场除进行猪瘟抗体的 接种途 径 以及操作 人员 或作业 系统 的 定期检测之外 ,还要进行种猪 的带毒检 可靠性 。成功 的防疫接种 , 有赖 于正确 测以使种猪群的猪瘟得到控制与净化。 第二 , 制定合理 的免疫程 序和适 当
二、 免疫 失 败 与 亚 临床 感染 的原 因 4控 制 免 疫 抑 制性 疾 病 .
近年来 ,猪的免疫抑制性疾病呈上 升趋 势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 、 伪狂犬
三 、 制 对 策 控
1 切 实提 高猪 群 的 抗 病 能 力 . 要
病、 环状病毒感染 、 喘气病等都能破坏 健 康状 况 良好 的猪 群在 免疫 时能 免疫器官 , 导致猪瘟 的免疫失败 。因此 ,
苎!! : 竺
干尾 巴、 紫斑蹄。病猪 日益 消瘦 , 日龄越 这一剂量 ,不足 以切断 H C亚临床感 染 小, 病死率越高。部分肥猪经 1 个月 —2 后可能耐过 , 但失去经济价值。
引起的恶性循环 。
厂
霉变饲料含有各种 霉菌毒素 , 可引
起肝细胞 的变性坏 死 ,淋巴结出血 、 水
一
个 良好的环境 , 才能提高猪群 的整 体 后不产生或仅产生低水平抗体的猪) , 保 持猪群的整体免疫 。 此外 , 结合 H V抗 C 原检测 , 坚决淘汰隐性感染或潜伏感染
2正 确 使 用 疫 苗 .
已完全丧失对强毒的抵抗力 ,5日龄前 健康水平 。 4
后母源抗体效价 已降至 1 4 8 : ~ 。仔猪
产 生坚强 的免疫力 , 而体 质虚 弱 、 营养 在生产实践 中, 应按 照免疫程序加强这
5 淘汰 亚 临床 感 染猪 .
1免 疫程 序 的影 响 .
免疫程序 存在 缺陷是 造成 免疫 失 不 良或 患有慢性 病 的猪 群免 疫应答 能 些疾病 的预防和控制 。 败的主要 原因。免疫 程序 的关键是排除 力较差 。因此 , 保证饲 喂饲粮的数量 应 母源抗体干扰 ,确定合 适的首免 E龄 。 和质量 ; l 采取尽可能严格 的生物安全措 第一 , 加强 HC诊断和免疫监测 , 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