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2011年度棉花投资分析报告

合集下载

生产棉花成本分析报告

生产棉花成本分析报告

生产棉花成本分析报告标题:生产棉花成本分析报告一、引言棉花是世界上最重要的经济作物之一,它广泛用于纺织业中生产各种衣物和织品。

在生产棉花的过程中,成本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

本报告旨在对棉花的生产成本进行详细分析,以帮助生产者更好地控制成本、提高效益。

二、原材料成本1. 种子成本:选购棉花种子的价格对成本的影响较大。

优质种子价格较高,但能提高产量和质量,降低风险。

平均而言,种子成本占生产成本的10-15%。

2. 农药成本:为了保证棉花的健康生长,农民通常需要使用农药来防治病虫害。

不同的农药价格和使用频率不同。

农药成本占生产成本的10-20%。

3. 化肥成本:适量施用化肥可以提高棉花的产量和质量。

不同类型的化肥价格差异较大。

化肥成本占生产成本的15-20%。

三、劳动力成本1. 农工工资:种植、收获、打理棉花田地都需要大量劳动力。

劳动力成本占生产成本的30-40%。

工资水平的提高和劳动力的短缺可能对成本产生重大影响。

2. 管理人员工资:棉花种植过程中,需要有专业的管理人员来指导和监督工作。

管理人员工资占生产成本的5-10%。

四、灌溉成本棉花生长需要大量水资源,尤其在干旱地区需要采用灌溉方式来提供水源。

灌溉成本包括用水费用、设备维护费用等,占生产成本的10-20%。

五、机械设备成本1. 播种和收获机械:种植和收获棉花的机械化操作可以提高效率和减少劳动力成本。

机械设备的购买和维护费用占生产成本的10-15%。

2. 棉花加工机械:将采摘的棉花进行整理、打包等加工过程需要用到相应的机械设备。

机械设备的购买和维护费用占生产成本的10-15%。

六、运输成本将棉花从农田运送到纺织企业需要一定的运输费用。

运输成本包括车辆燃料费用、人工搬运费用等,占生产成本的5-10%。

七、其他成本1. 外部依赖品成本:如肥料、农药和机械设备的购买和运输费用。

2. 管理费用:包括办公室租金、办公用品、通讯等费用,占生产成本的5-10%。

棉花行业分析报告

棉花行业分析报告

棉花行业分析报告棉花行业分析报告一、定义棉花是一种种植在热带和亚热带地区的纺织原料,是纯天然的织物材料,有良好的纺织性能和质感,是全球重要的农业经济作物之一。

因其优异的性能,被广泛应用于纺织品、纱线、棉绒制品等领域。

二、分类特点棉花可以按颜色、品质和用途等分类方式划分。

按颜色可以分为白棉、黄棉、棕色棉、灰棉等;按品质则分为长绒棉、中绒棉、短绒棉和毛棉;按用途则分为纺织棉、棉籽油、食用棉、药用棉等。

三、产业链棉花产业链包括棉花种植及收割、棉花加工、贸易及销售等环节。

棉花的种植需要农民和土地资源,加工需要棉花工厂和机器设备,贸易需要供应商和采购商,在销售环节需要有销售渠道和终端客户。

四、发展历程中国棉花种植历史悠久,最早可以追溯到公元前2000年左右的商代。

1963年,我国开始恢复棉花出口,棉纺织品开发取得了较大的发展,棉花产业进入快速发展时期。

21世纪以来,我国棉花产业实现了由单一品种向多品种、高质量、高附加值转型,棉花加工产业逐渐形成,棉花品牌建设成效显著。

五、行业政策文件我国政府提出了关注农民和促进农业发展的政策,同时也推进了棉花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政府出台了一些优惠政策如加强对棉花生产者的支持、贸易保护等。

六、经济环境中国棉花产业的总体经济环境良好,随着我国加入WTO和改革开放政策的推进,棉花贸易大幅增长。

棉花产业对于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和贫困人口脱贫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七、社会环境棉花产业对社会环境的影响主要是在棉花生产过程中,由于棉花需要大量灌溉,容易影响水资源,这对当地社会和生态环境造成一定的压力。

八、技术环境棉花产业的发展离不开现代科技的支持,新技术的推进可以提高棉花生产效率,降低棉花加工成本,提升棉花品质。

比如,机械化收割技术和病虫害防治技术的提高,都能提高棉花的产量和质量。

九、发展驱动因素中国棉花产业的发展主要是由国内市场对纺织品的需求驱动,同时也受到政府的政策支持,技术的推进以及国际市场的影响。

中国棉花成本分析报告,1200字

中国棉花成本分析报告,1200字

中国棉花成本分析报告中国棉花成本分析报告一、引言棉花是中国最重要的农作物之一,对于我国纺织产业和农民的收入都有重要意义。

了解中国棉花的成本结构和分析其变动原因,对于指导政策和提高农民收入都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本报告将对中国棉花的成本进行分析,以期能够全面了解中国棉花产业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二、成本结构1. 劳动力成本:劳动力是棉花生产中不可或缺的要素,包括种植、施肥、除草、采摘等环节都需要大量的人工操作。

劳动力成本的变动受到人口流动、农民收入水平和政策变化的影响。

2. 土地租赁和耕作成本:棉花的种植地通常需要租赁,土地租金是直接影响成本的因素之一。

此外,耕作成本也包括耕种的费用、种子价格等。

3. 农药和化肥成本:农药和化肥的使用对于棉花的生产至关重要,但也是生产成本的一部分。

随着环保要求的逐渐提高,有机农药和有机肥料的使用也会增加成本。

4. 机械使用成本:农业机械在棉花生产中的使用也会造成一定的成本。

机械的购买和维护费用都需要被计入成本。

5. 水资源消耗成本:棉花是一种喜水作物,对水资源的消耗量较大。

水资源的有效利用和保护对于成本的控制具有重要意义。

三、成本变动原因分析1. 劳动力成本: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农村劳动力流失加剧,农村劳动力稀缺导致劳动力成本上升。

另外,农民工工资的提高也增加了劳动力成本。

2. 土地租赁和耕作成本:土地价格的上涨使得租赁价格也相应提高,耕作成本也因此上升。

3. 农药和化肥成本:国家对于农药和化肥的使用量逐年提出严格要求,加上环保压力的增加,农药和化肥的价格也在逐步上涨。

4. 机械使用成本:农业机械的价格和维护成本也在逐年上涨,这主要是由于技术进步和原材料价格上涨所致。

5. 水资源消耗成本:水资源的供给短缺和环保要求的提高,导致水资源的价格上涨。

四、对策建议1. 加强对劳动力的培训和管理,提高农民的收入水平,以提高劳动力的稳定性和工作积极性。

2. 提高农田的利用率,优化土地利用结构,通过合作社等形式降低土地租赁成本。

浓汤野人林广茂做空棉花的心路历程

浓汤野人林广茂做空棉花的心路历程

浓汤野人做空棉花的心路历程(20110131--20120302)棉花处于五浪三 (2011-01-31 12:35:49)今天重新把棉花的半小时线看了一遍,不出意外的话,三浪在33600时走完了,目前走到五浪中的第三浪,这一浪有可能在34300左右结束。

如果按照理想波浪,回调会到31000,最终走到37000左右,但是这种理想情况需要多因素配合。

如果春节后市场真的如我所料跌回31000,那么棉花在之后的1个月见到大顶的概率高达90%以上。

现在做好一切做空准备,耐心等待,可以不做,但是一定不在我不舒服的地方做。

棉花预料中的下跌出现了 (2011-02-05 20:04:59)棉花的这两个交易日出现较大幅度下跌,基本和预料一样,希望市场还有最后的上涨,从国内的基本面看,应该是有的。

在我做空之前,越高越好。

外盘185,国内35000以上,37000最理想。

棉花见顶概率90%以上 (2011-02-19 11:02:40)昨晚外盘棉花经历了由涨停到跌停的过程,振幅达到14美分,长阴灌顶在棉花中见顶的概率是很高的,而且从基本面分析外盘的强势也肯定走到尽头了。

现在的问题是下跌将如何展开,目前来看我认为外盘最有可能的走势是短期暴跌40-50美分。

国内的走势在近期没有跟随外盘大幅上涨,相对于外盘价位没有那么不合理,所以走势的展开关键看手握大量多单和浮盈的主力多头的做法。

最理智的做法是先大幅杀跌出货,再反弹,阴跌出货。

但是这不是我这个空头能决定的。

我唯一有把握的是,多头必须得出货,他出的越慢,我的机会就越大。

想.我还是这么执着 (2011-02-20 20:17:44)检讨一下,已经赚了很多钱了,为什么还是对行情对赢利率这么执着?总是想要赚更多而且是在一次行情中,以目前的财富基数,我想快速翻倍甚至翻十倍的想法是很危险的,期货市场肯定容纳不下,股票市场进出也已经困难了。

不能放过自己吗?放松心态,降低赢利预期可能效果更好,不要等到失败了再后悔,我在贪什么?守雌待雄,守谷待峰,成就是时间的函数,我有的是时间。

棉花期货十年回顾(三):2010

棉花期货十年回顾(三):2010

棉花期货十年回顾(三):2010作者:棉花糖的基本面注释:这篇文章写的不错,对当时棉花信息的搜集还是较为全面,完整地回顾了当时棉花大牛市的起因、爆炸点,以及2011年后又大跌的原因,有助于我们把握农产品大牛市。

7、2010年(真正的棉花牛市、现货带动期货、期货反推现货,国家棉花近拍完、调控有心无力)1-5月份棉花期现价格平稳,纺织企业在经历资源为王时代,囤积原料库存很大;现货流通不足,三月份,棉花刚刚迎来节后'开门红',价格快速上涨,另外,美国农业部的数据还显示,预计纺织企业对棉花的消费量将较产量高出13%;4月份四月适逢棉花的播种季节,不过由于受低温、阴雨天气的影响,主要产棉区的棉花播种时间都较往年推迟。

5月初新疆部分地区又受到降雪的影响,冷空气频繁光顾,国内的棉花生长相当迟缓;6-7月份棉价持续震荡盘整,新增的100万吨配额主要指向了南美的棉花,无奈南美棉花稀缺早成事实,而60万吨抛储仅够1月的供应,不少囤棉企业依旧看好后市,价格小幅冲高;8-12月份,棉花抛储推高棉价,国储启动了'开仓放棉' ;2010年“豆你玩”“蒜你狠”整体商品出现在全球宽松下的恶果,棉花在减产受灾预期下再次被激发牛市热情,现货带动期货疯狂;八部委针对棉花价格异常波动动用非常规措施调控,期价率先大幅回调下跌,而收购市场现货并没有受大影响保持抢购人气,从而年末再次提振期价;棉花年度热点词:商品疯狂炒作,热钱新棉,棉花期货牛市,国家抛储资源至底限;8、2011年(期货套期保值左右再次发挥作用、牛市过后供应过剩,纺织行情低迷、棉价一路下行)1-8月纺织业低迷,现货难销,期价震荡走低:2月份(农历年前)棉价以迅猛之势创下了历史最高点,年后扭头一路下跌直到9月份才止跌企稳,跌幅超过40%。

原因:1、资金炒作供需矛盾促使棉价严重脱离实际价值,纺织行业和终端消费无法负担如此高额的成本,棉价最终回归其真实价值;2、全球经济复苏乏力,欧美债务问题频出。

棉花期货十年回顾

棉花期货十年回顾

再读《棉花期货十年回顾》棉花自上市以来,风风雨雨走过了十个春秋,作为一个初学者在整理了一些资料学习后感慨颇深,正所谓前事不忘后事之师。

目前无论是从时间、价格还是政策,棉花都处于非常关键的节点,希望通过以下梳理能让大家对棉花有更清楚的认识。

一、郑棉期货十年1、2004年(高开低走、收购期最低,收储稳定棉市行业信心恢复价格走高产业良性运转;期货有效发挥保值作用)在经历了2003年的炒作单产减少、价格疯狂走高,产业大量预订外棉;由于棉农收益高习惯性增种思维促使2004年国内产量大幅增加;整个2004年充满供应充裕的预期;棉花年度热点词:1、进口量大 2、国家收缩银根、资金紧张3、电力供应不足4、出口退税调低(17%-13%)收储记录:2004年8月18日宣布23号收储2003年国产棉和进口棉最高限价为13100元/吨(实际收11.2万吨)2004年11月1日宣布从9号开始收购新花暂定30万吨,每吨11500元作为最高到库价;2005年3月28日,调整2004年度国产棉收储价格,标准级棉花以12000元/吨作为最高到库价格。

2、2005年纺织品配额取消,出口订单疯狂下放;消费需求预期提升棉价;2005年5月欧美特保对棉价形成压制,由于纺织品更收益于欧美消费者,最终谈判跟中国纺织行业形成双赢局面;8-9月秋黄不接、需求稳定,内地棉区阴雨推迟上市减产、减质,郑棉期货发现引领棉价上涨行情;棉花年度热点词:1、纺织品特保谈判 2、出口订单疯狂 3、阴雨、减产3、2006年(内外用棉价差扩大、需求疲软,期货套保有效发挥;政策收储提振信心,棉价后走高)上半年美国取消出口补贴利好全球棉价,炒作中国需求因素,工业品尽享牛市之路;下半年需求疲软,内外用棉价差拉大导致国际竞争力减弱、印巴等国家纺织发展元年开启;人民升值吞噬纺织行业出口利润,期末库存积压过大释放下跌动力;期货套保再显威力;国内外棉价差在500元/吨以内,基本实现内外棉价接轨。

2010-2011棉花市场回顾及展望

2010-2011棉花市场回顾及展望

2010年棉花市场分析及2011年棉花市场展望 2010年12月30日13:38 生意社-棉花资讯通生意社12月30日讯第一部分:市场回顾2009年,受金融危机影响,纺织行业步履维艰,纺织品服装出口出现负增长,直接影响棉花消费,棉花价格大幅下滑,棉花面积跌至6年来最低。

2010年我国经济回升势头明显,国际经济形势好转,纺织行业生产出口形势看好,价格回升,对棉花需求增加,且2010年新棉上市时间有所推迟,供需紧张推动棉花价格一路上涨。

2010年,中国棉花协会10月最新调查,全国棉花总面积为7700万亩,同口径比较减少1%,产量663万吨,同比下降2.5%(美国农业部11月预测中国棉花产量为653.2万吨)。

2010年纺织生产保持快速增长,据工信部公布,2010年1-11月纱产量2485.6万吨,同比上升了14.8%;纺织品服装出口上涨,2010年1-11月纺织品服装出口1866.2亿美元,同比增长24.2%;由于国内棉花需求紧张,进口棉数量大增,2010年1-11月进口棉花237.5万吨,同比增加106.6万吨,增幅81.4%;棉花销售价格2010年大幅回升,在基本面偏紧和游资炒作下,棉花价格连连攀升突破历史高点,截至2010年12月29日中国棉花价格指数(CC Index328) 27496元/吨,同比上涨85.1%。

2010年中国棉花现货价格走势图2010年1-12月国内棉花市场经历了六个阶段:第一阶段是1-2月份,国内棉花价格平稳运行。

2009年金融危机以后,我国纺织行业复苏势头良好,1-2月份棉花价格较上年度有大幅增长,棉花市场总体运行平稳;第二阶段是3-6月份,国内棉花价格快速上涨。

3-6月份,纺织品服装出口回升,纺织生产保持高速增长,纺织企业大面积开工,棉花需求旺盛,新疆棉外运速度缓慢,国内棉花供给暂时紧张,同期国际棉价继续上涨,带动国内棉花价格快速上涨。

3月底,中国棉花协会召开了二届二次理事会暨形势分析会。

中国棉花行业研究分析报告

中国棉花行业研究分析报告

中国棉花行业研究分析报告一、概述近年来,中国棉花行业取得了显著的发展成果。

棉花产量持续增长,品质不断提升,成为中国农业的支柱产业之一、本报告通过对中国棉花行业的研究分析,了解其发展现状、面临的挑战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

二、发展现状1.产量增长:中国棉花产量近年来持续增长,2024年达到了历史最高水平。

这主要得益于技术进步、品种改良和农民投入的增加。

2.产地分布:中国棉花主要集中在北方的新疆、河北、山西等地,其中新疆是最主要的产区。

3.品质提升:随着技术的进步和品种改良,中国棉花的品质不断提高。

目前,中国棉花可以满足国内纺织业对高质量纺织原料的需求。

三、面临的挑战1.生产环境:中国棉花的主要产区新疆地区面临着干旱和缺水的挑战,这对棉花的生产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2.价格波动:国际棉价的波动对中国棉花行业产生了巨大影响。

国内棉价的波动也给企业的生产和经营带来了一定的不稳定性。

3.市场需求:随着人民生活水平提高,消费者对纺织品的需求也在不断提升。

中国棉花行业面临着如何满足市场需求的挑战。

四、未来发展趋势1.提高品质:中国棉花行业应继续加大科研力度,推动品种改良,提高棉花的品质,以满足国内纺织业对高质量原料的需求。

2.节约用水:针对新疆地区的干旱缺水问题,中国棉花行业应加大水资源的管理和保护力度,推动节约用水技术在棉花生产中的应用。

3.探索市场多元化:中国棉花行业应积极拓展国际市场,寻找新的销售渠道,降低对国际棉价波动的依赖程度。

4.推动产业升级:中国棉花行业应继续推动产业升级,加大科技创新和技术引进力度,提高棉花种植效益和综合竞争力。

五、结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供给偏紧,郑棉或维持强势——2010年棉花市场回顾及2011年行情展望第一部分2010年棉花行情回顾在国内外紧张的供求关系、宽松货币政策、通胀因素、资金推动的共同作用下,棉花在2010年上演了一轮令市场膛目结舌的超级大牛市行情。

美棉指数轻松突破95美分的区间上沿,创下152.42美分的历史点位。

郑棉指数在15500-17500区间盘整了8个月之后,出现喷井式上涨,价格直奔33700点历史高点。

回顾2010年棉花市场行情,大致可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2010年1月至春节前郑棉冲高回落,步入短期调整。

2010年1月7日,商品市场突如其来的暴跌,将郑棉带入短期的调整中去,郑棉指数在冲击17000点未果之后回落至15500低点附近,调整一直持续到春节长假前。

第二阶段:春节后至2010年8月郑棉步入漫长的相对高位盘整区。

虽然现在回头去看价格图,17670点已经变作很低的价格,但在长达半年之久的16000-17670区间整理行情中,17670也曾经作为郑棉的历史高点。

在美棉走高的引领下,郑棉在春节之后直接跳空高开近千点,但由于下游纺织企业对高企的棉花价格尚未认可,加上国内人民币升值及资金关注度不高等因素影响,郑棉上涨动能不足,一直位于高位整理之中。

第三阶段:2010年9月-11月初井喷式上涨。

进入9月份,在国内外预期减产、降雨天气对植棉区影响、通涨预期加强及资金相互作用下,棉花内外盘呼应,强势上涨,郑棉指数突破整理区间上沿,直奔33690点历史高位,涨幅高达90%。

第四阶段:2010年11月初至今冲高回落强势调整。

由于国内加息、调整准备金、国家行政手段进行物价调控及交易所保证金规则调整等紧缩政策因素影响,美棉及郑棉都双双冲高回落,步入调整期,但由于受到良好基本面的支撑,郑棉在24000点附近获得强力支撑,目前反弹至28000点。

CF-图1 美棉指数CF-图2 郑棉指数第二部分2011年棉花供求分析一、国际棉花供需分析根据美国农业部12月份最新发布的全球棉花产需预测报告显示,2010/11年度全球产量小幅上调,消费量小幅下调,从而期末库存小幅上调。

由于澳大利亚、巴西的产量有所增加,预计全球产量为2515.4万吨,较11月份预估上调6.1万吨;另外,由于巴基斯坦、印度棉花消费量大幅下降,预计全球棉花消费量为2531万吨,较11月份调减12.5万吨;预计全球期初库存为950.3万吨,维持11月份水平;预计全球期末库存预计为944.8万吨,较11月份调增26万吨;库存消费比为37.33%,较11月份调增1.2%,继续处于1993/94年以来的低水平。

2010/11年度由于美国、巴西、印度等产棉大国棉花产量增加较多,全球棉花产量较2009/10年度出现较大幅度提高,但全球经济复苏继续提振棉花需求,2010/11年度全球棉花消费基本维持2009年的水平,加上连续三年全球棉花减产造成的低库存,预计2011年度全球棉花供给依然偏紧,继续支撑棉花价格维持强势。

2010/11年度全球棉花产量增加之中,美国贡献最大,根据美国农业部12月份报告对美国2010/11年度棉花产销存预估,预计美国棉花产量为397.8万吨,由于天气对德克萨斯州造成减产,产量比11月份调低了3.3万吨,比2009/10年度的265.4万吨增加130万吨以上,其国内棉花消费预计为77.3万吨左右,可供出口量达到342.9万吨。

虽然美国棉花增产较多,但库存并不高,12月份期末库存继续下调6.5万吨至41.4万吨,库存消费比为9.84%,继续维持1925年以来的最低水平,预计美国的低库存状况将对国际棉花价格构成支撑。

CF-图3 全球棉花产销存情况CF-表1 2010/11年度全球棉花产量预估2010/11年度全球棉花产销存预测单位:万吨预测机构预测月份期初库存产量进口消费出口期末库存库存消费比美国农业部2010年12月958 2515.4 841.7 2531.1 842.2 944.7 37.32%国际棉花咨询委员会2010年12月891.3 2498.1 831.2 2463.2 831.2 925.2 37.56%二、国内棉花供需分析根据美国农业部12月报告对中国2010/11年度棉花产销存预估,维持11月预估水平。

受采摘前期降雨天气影响,主要植棉区均出现不同程度的减产,预计中国产量为653.2万吨,较10月份下调32.7万吨;预计消费量为1023.3万吨,下调65.3万吨;预计期末库存为287.8万吨,下调32.7万吨;库存消费比为28.11%,下调1.31%。

根据国家棉花市场检测系统12月份最新发布产销存预测显示,预计2010/11年度产量为636万吨;预计棉花消费量为1042.1万吨;预计期末库存为183.5万吨,库存消费比为17.59%,维持历史低位。

另外,预计2011/12年度棉花产量能有所增加至773.9万吨,消费量则增加至1084.2万吨,期末库存为231.5万吨,库存消费比为21.33%,虽然产量及期末库存预计都比2010/11年度有所回升,但低库存的状况难以在短时间内改变,供给偏紧的预期将继续支撑棉花价格。

CF-图4 中国棉花产销存情况CF-表2 2010/11年度中国棉花产量预估2010/11年度中国棉花产销存预估单位:万吨预估机构预估月份期初库存产量进口消费出口期末库存库存消费比监测系统2010年12月231.6 636 317.8 1042.1 0.6 183.5 17.61%美国农业部2010年12月332 653.2 326.6 1023.3 0.7 287.8 28.12%国际棉花咨询委员会2010年12月293.7 640 321.1 981.8 0.5 272.5 27.76%第三部分重要影响因素分析一、棉花收购价格高企,形成底部价格支撑国家棉花市场监测系统购销数据显示,截止12月22日,中国棉花收购价格指数为24590元/吨,较最高29559元/吨有较大幅度回落,但依然维持在较高水平。

根据数据表明,自2010年9月8日开始的棉花收购,截止12月22日,3级籽棉的平均收购价格指数为10.92元/公斤,比2009/10年度籽棉收购价6.8元/公斤提高了 4.1元/公斤,提高幅度为60.43%;折合皮棉收购价格平均指数为23298.64元/吨,比2009/10年度均价13561.24元/吨提高了9737.4元/吨,幅度高达71.8%。

该收购价格实质上相当于2010/11年度棉花的成本价格,很可能会成为郑棉的底部支撑价格。

在棉花期货大幅上涨及籽棉收购价格提高的情况下,棉花现货价格也节节攀升,国内主要地区的棉花现货价格维持较高水平。

截至12月22日,328指数为27652元。

9月8日至12月22日的328指数平均价格为25333.4元。

CF图-5 新棉收购价格情况CF-图6 国内主要地区棉花现货价格情况二、纺织行业稳步回升,继续提振棉花需求根据2010年11月底工信部最新报告显示,1-10月,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6.1%,比去年同期加快6.7%,比前三季度回落0.2%。

工业品出口保持较快增长,1-10月,规模以上工业完成出口交货值73490亿元,同比增长26.9%。

1-10月,纺织行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2.4%,比去年同期加快3.6个百分点。

出口交货值同比增长16.4%,纱、布、服装产量同比分别增长15.5%、18.2%和18.7%,化纤增长14.1%,纺织行业继续呈现稳步回升的良好状态。

2009年以来,纺织行业开始出现回暖,2010年继续维持稳步增长,截止2010年10月,社会棉布生产累计322.8亿米,同比增长24.19%。

从2009年下半年开始,纺织出口开始出现好转,棉纱累计出口增长率开始呈现正增长趋势,2009年9月-2010年8月年度棉纱累计出口562585吨,同比增长16.29%。

预计2010/11年度国内的纺织行业将继续保持09/10年度的增长势头,随着后期纺织企业采购积极性提高,将进一步提振棉花需求。

CF-图7 棉布产量情况CF-图8 棉布分月产量情况社会棉布分月产量(2008-2010)CF-图9 棉纱出口情况三、2011年度棉花种植面积增加有限根据国家棉花检测系统于11月下旬在全国范围所作的2011年度棉花种植面积意向调查显示,全国植棉意向面积8079.5万亩,同比增加511.3万亩,增幅为6.8%,植棉意向较2010年有所提高,但低于市场预期。

但考虑到植棉区青壮年劳动力流失、粮食等其他农产品价格大幅上涨、植棉耗时耗力等因素,继续制约棉农的种植积极性;另外,虽然棉花价格高涨,但由于天气等自然灾害因素影响了棉花单产,棉农增收有限,加上近期棉花价格回落较多,收益并非乐观,棉农观望情绪较多。

这些因素都会影响到未来棉花的种植情况。

CF-图10 中国棉花播种面积情况四、印度棉将成为未来市场焦点为保证其国内棉花供给,2010年4月19日印度宣布暂停棉花出口,此举对中国国内纺织企业用棉进口影响很大。

由于印度棉花价格相对较低,从2006年至2009年我国从印度进口棉花数量仅次于美国,年平均进口量为33.1万吨左右,印度棉花出口禁令的出台使国内棉花进口更多转向美国。

印度政府确定从2010年11月1日起允许出口550万包(约93.5万吨)棉花,但截至12月15日最终期限,出口棉花数量估计为250-300万包(42.5-51万吨)左右,达不到出口目标。

据华盛顿12月2日美国农业部(USDA) 最新公布的棉花出口销售报告显示,截至11月25日当周,美国2010-11年度棉花净销售266000包;2011-12年度棉花净销售269000包。

美棉出口销售数据持续乐观。

随着美棉可出口量的逐渐减少,全球棉花进口需求将逐渐转移到印度方面,根据USDA12月份对印度棉花产销出口预测,预计2010/11年度印度棉花产量达到566.1万吨,较2009/10年度增加51万吨,预计印度可出口棉花104.5万吨,印度棉花出口动向将成为未来市场关注的焦点。

根据印度政府宣称,在12月15日印度棉出口数量统计之前,不会再出台进一步措施延期印度棉出口或者增加印度棉出口上限,印度商务部长Rahul Khullar12月22日称,印度是否将2010/11年度棉花出口限额提高至550万包(170公斤/包)以上,要到2011年1月中旬才能决定,印度出口限额的不确定性将继续牵动棉花价格波动。

CF-图11 印度棉花产量预估五、国储棉因素为满足纺织企业用棉需求,2010年国家共向市场投放100万吨的储备棉花,其中,从8月10日开始向市场投放60万吨,从9月28日开始增加投放40万吨。

截至10月20日,储备棉累计向市场投放101.2336万吨,实际成交100.2736万吨,完成投放计划的100.27%。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