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中成药物作用
中成药名词解释

中成药名词解释中成药是指在我国传统药物理论和实践基础上研制的药物,其主要特点是配方固定、用药规范、疗效确切,并且有较高的安全性。
中成药起源于中国古代的草药学,经过几千年的发展和总结,形成了丰富的药物资源和独特的药物制剂技术。
中成药通过研究和吸收古代的医药经验,通过对草药的加工、配伍、煎煮等独特的制剂工艺,能够发挥综合药效,对于多种疾病具有治疗作用。
中成药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药物:单味中草药成药、复方中成药和重要传统中药配方成药。
单味中草药成药单味中草药成药是将一种中药草药通过加工、包装等工艺制成的成品药品。
这类药物适用于单纯草药能够解决的一些常见病症,如感冒发热、腹泻、头痛等。
常见的单味中草药成药有连翘银翘片、金银花颗粒等。
复方中成药复方中成药是在中成药理论和经验基础上,将多种中药草药按一定比例配伍而成的药物。
复方中成药通过多种草药的综合药效,对疾病具有较好的治疗作用。
常见的复方中成药有柴胡疏肝散、四物汤等。
重要传统中药配方成药重要传统中药配方成药是基于几千年来积累的宝贵医药经验和知识,将多种中药草药按一定比例组合而成的药物。
这类中成药常用于治疗一些重症疾病,如中风、肺癌等。
常见的重要传统中药配方成药有六味地黄丸、四君子汤等。
中成药在药物治疗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它既可以作为一种辅助治疗手段,也可以作为一种主要治疗手段。
中成药具有疗效确切、用药规范、治疗作用显著等优点,对于一些慢性病、亚健康状态、疑难杂症等疾病表现出更好的治疗效果。
然而,中成药的疗效是基于丰富的草药资源、配方的科学性以及制剂工艺的技术性的,因此对于中成药的质量控制、药物监管等方面应加强,并且需要经过科学的研究和临床验证。
20种常用的中成药惊人新疗效诸如逍遥丸归脾丸桂枝茯苓丸

20种常用的中成药惊人新疗效诸如逍遥丸归脾丸桂枝茯苓丸中成药是中国传统药物的一种形式,具有多种药用功效。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研究人员不断发现中成药在治疗疾病方面的惊人新疗效。
本文将介绍20种常用的中成药,并探讨它们的新疗效。
一、逍遥丸逍遥丸是一种名贵的中成药,主要用于治疗心血管疾病。
近年来的研究表明,逍遥丸具有抗衰老、抗肿瘤、改善免疫功能等新疗效。
二、归脾丸归脾丸是一种常用的中成药,用于治疗脾胃虚弱引起的消化不良、食欲不振等疾病。
研究发现,归脾丸还可以改善胃肠道微生态,调节肠道菌群平衡,具有抗菌作用。
三、桂枝茯苓丸桂枝茯苓丸是一种经典的中成药,广泛用于治疗风寒感冒、关节炎等疾病。
最新研究发现,桂枝茯苓丸在治疗糖尿病、高血压等慢性疾病方面也有显著效果。
四、参苓白术散参苓白术散是一种常用的中成药,用于治疗虚寒胃痛、腹泻等问题。
近期研究表明,参苓白术散还具有抗氧化、抗肿瘤的作用,对癌症患者具有辅助治疗的效果。
五、六味地黄丸六味地黄丸是一种有名的中成药,主要用于滋补肾阴不足引起的肾虚症状。
研究发现,六味地黄丸还可以提高人体免疫力,改善记忆力,对老年痴呆症等疾病有一定的改善作用。
六、四季感冒丸四季感冒丸是一种中成药,用于治疗不同类型的感冒和呼吸道疾病。
近年来的研究发现,四季感冒丸对于抵抗病毒感染、增强免疫力有着重要作用。
七、通脉四味丸通脉四味丸是一种常用的中成药,主要用于治疗心血管疾病。
最新研究表明,通脉四味丸可以促进心血管新生血管生长,改善血液循环,对于缓解心脏病症状有显著效果。
八、复方丹参片复方丹参片是一种中成药,用于治疗心脑血管疾病。
研究发现,复方丹参片具有抗血小板活性、抗氧化作用,可以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
九、八珍益母草胶囊八珍益母草胶囊是一种常用的中成药,用于调养妇女的妇科疾病。
近期研究发现,八珍益母草胶囊具有美容养颜、延缓衰老的作用,对女性的整体健康非常有益。
十、调经四物汤调经四物汤是一种经典的中成药,用于治疗女性月经不调、痛经等问题。
家庭常备中成药使用说明

(5)通宣理肺丸
作用:常用于风寒感冒咳嗽。 作用:常用于风寒感冒咳嗽。
(6)沙棘颗粒
作用:止咳化痰、消食化滞、活血散瘀、降血脂。 作用:止咳化痰、消食化滞、活血散瘀、降血脂。
5
3 祛暑药(3种)
(1)藿香正气水
作用:治疗脾胃问题,治疗孩子痱子,治疗婴儿腹泻,治疗湿疹, 作用:治疗脾胃问题,治疗孩子痱子,治疗婴儿腹泻,治疗湿疹,防 止晕车晕船。 止晕车晕船。
4
(4)鲜竹沥水
作用:最主要的功能是治疗黄而粘稠的热痰, 作用:最主要的功能是治疗黄而粘稠的热痰,缓解中风后 的一系列症状,对孩子痰热惊风,表现出的高热、痰多、 的一系列症状,对孩子痰热惊风,表现出的高热、痰多、 呼吸急促、有缺氧表现、烦躁等症状,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呼吸急促、有缺氧表现、烦躁等症状,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2)十滴水
作用:治疗夏天暑湿引起的头晕、恶心、胃肠不舒服,尤其对夏天 作用:治疗夏天暑湿引起的头晕、恶心、胃肠不舒服, 因贪凉,吃多了西瓜或者喝多了冰镇饮料从而引起的肚子不舒服, 因贪凉,吃多了西瓜或者喝多了冰镇饮料从而引起的肚子不舒服,或 者拉肚子、恶心等;治疗痱子和冻疮效果也非常出色。 者拉肚子、恶心等;治疗痱子和冻疮效果也非常出色。
7
(5)四君子丸 作用:益气健脾。 (6)香砂六君子丸 作用:益气健脾,行气化湿。 (7)理中丸 作用:温中祛寒,补气健脾。 (8)附子理中丸 作用:较强的温暖脾胃。
8
5 通便药(2种)
(1)麻仁润肠丸 作用:润肠通便 (2)苁蓉通便口服液 作用:养肝补肾、滋养肠道
9
6安神药(3种)
(1)枣仁安神丸 作用:补心安神 (2)柏子养心丸 作用:补气、养血、养心 (3)天王补心丹 作用:治疗失眠、便秘、口腔溃 疡、神经衰弱、更年期综合症等
国家中成药基本药物的使用指南大全

国家中成药基本药物的使用指南大全近年来,随着中医药的逐渐普及和深入人心,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意识到中成药的疗效和价值。
作为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中成药在我国医疗体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为了规范和指导中成药的使用,国家制定了中成药基本药物使用指南。
本文将为大家详细介绍国家中成药基本药物的使用指南,以期帮助读者们更好地了解和使用这些药物。
一、国家中成药基本药物的定义和分类国家中成药基本药物是指根据药典规定,以中药饮片、提取物或复方制剂为主要药物形式,经科学加工制备、临床应用广泛、疗效确切的中成药。
国家将中成药基本药物分为两大类:专业基本药物和基本药物。
专业基本药物是指临床各专科按需要选取和确定的一组中成药,用于该专科疾病的诊疗。
基本药物是指适宜多个专科使用的中成药,主要用于常见病、多发病和疑难病等方面。
二、国家中成药基本药物的使用原则1. 循证医学原则:中成药的使用应有充分的科学依据,需要根据现有的研究证据选择合适的药物。
此外,对于药物疗效的评价也应基于循证医学原则进行。
2. 个体化用药原则:中成药的使用需要考虑到患者的个体差异,例如患者的年龄、性别、体质等因素,以及患者的病情、病程等情况。
3. 综合治疗原则:中成药往往是与其他治疗手段结合使用的,在综合治疗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因此,在选择中成药时需要充分考虑患者的整体状况,综合使用各种治疗手段。
4. 安全性原则:中成药的使用应具有一定的安全性,需要考虑到患者的适应症、禁忌症、不良反应等因素,避免不必要的药物风险。
三、国家中成药基本药物的临床应用1. 呼吸系统疾病:国家中成药基本药物对于呼吸系统疾病有着显著的疗效,如感冒、支气管炎、哮喘等。
在治疗感冒时,常用的中成药包括感冒清热颗粒、板蓝根颗粒等。
2. 消化系统疾病:国家中成药基本药物在消化系统疾病的治疗中也具有重要作用。
例如,胃痛、消化不良、腹泻等症状可以选用小柴胡颗粒、保和丸等中成药进行治疗。
3. 心血管系统疾病:心血管系统疾病是我国常见的疾病之一,对于高血压、冠心病等心血管疾病,中成药也有显著疗效。
常用中成药说明书

安神补心片[药品成分]:丹参、五味子(蒸)、石菖蒲、合欢皮、菟丝子、墨旱莲、女贞子(蒸)、首乌藤、地黄、珍珠母。
【性状】本品为薄膜衣片,除去包衣显示棕褐色;味涩、微酸。
【功能主治】养心安神。
用于心血不足引起的心悸失眠,头晕耳鸣。
【用法用量】口服,一次5片,一日3次。
【禁忌】孕妇、哺乳期妇女禁用。
八珍颗粒【规格】每袋装 (l)8g (2)3.5g(无糖型)【贮藏】密封,防潮,避热。
党参 60g 白芍(炒) 60g 白术(炒) 60g 熟地黄 908 茯苓 60g 当归 90g 川芎 45g 甘草(炙) 30g功能与主治补气益血。
用于气血两亏,面色萎黄,食欲不振,四肢乏力,月经过多。
【用法与用量】开水冲服,一次1袋,一日2次八正胶囊【功效】八正胶囊;清热、利尿、通淋。
用于湿热下注,小便短赤,淋沥涩痛,口燥咽干等症.【主要成分】栀子、车前子(炒)、瞿麦、匾蓄、滑石、大黄、川木通、灯心草、甘草。
【性状】本品为胶囊剂,内容物为棕褐色粉末;气微,味苦。
【适应症】清热、利尿、通淋。
用于湿热下注,小便短赤,淋沥涩痛,口燥咽干等症。
【用法用量】口服,一次4粒,一日3次。
【药理毒理】药理作用:抗炎试验显示,本品可一直二甲苯所致小鼠的耳肿胀;抑制小鼠毛细血管通透性的增加。
利尿试验显示,本品可增加正常大鼠和家兔的排尿量。
百乐眠胶囊【成份】百合、刺五加(生)、首乌藤、合欢花、珍珠母、石膏、酸枣仁、茯苓、远志、玄参、地黄(生)、麦冬、五味子、灯心草、丹参、辅料为淀粉【作用类别】本品为内科不寐类非处方药药品。
【适应症】滋阴清热,养心安神。
用于肝郁阴虚型失眠症,症见入睡困难、多梦易醒、醒后不眠、头晕乏力、烦躁易怒、心悸不安等。
【用法用量】口服,一次4粒,一日2次,14天为一疗程。
【注意事项】 1、哺乳期妇女慎用。
2、不宜与葱、姜、大蒜、辣椒、海腥发物及寒凉等刺激性食物同服。
柏子养心丸【用法与用量】口服,水蜜丸一次6g,小蜜丸一次9g,大蜜丸一次1 丸,一日 2次。
常用中成药功效

一、解表中成药小青龙颗粒用于风寒感冒主治外寒里饮证止咳平喘亦可治疗过敏性鼻炎九味羌活丸用于风寒感冒兼清里热感冒清热颗粒用于风寒感冒午时茶颗粒用于风寒感冒内伤食积证败毒散用于风寒感宣理肺丸用于风寒感冒宣肺止咳参苏丸用于老年或病后、产后气虚而感受风寒者银翘解毒片用于风热感冒辛凉解表清热解毒双黄连颗粒用于风热感冒疏风解表清热解毒小儿感冒颗粒用于小儿风热感冒疏风解表清热解毒柴胡口服液用于外感发热保济丸用于胃肠型感冒症见腹痛腹泻、恶心呕吐等藿香正气水用于胃肠型感冒症见腹痛腹泻、恶心呕吐等二、清热中成药牛黄解毒片用于火热内盛症见咽喉、牙龈肿痛口舌生疮目赤肿痛银黄口服液用于上呼吸道感染、急性扁桃体炎、咽炎板蓝根颗粒用于热毒壅盛所致的扁桃体炎、腮腺炎等抗病毒口服液用于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病毒性感冒感冒退热颗粒用于上呼吸道感染、急性扁桃体炎、咽喉炎三黄片用于三焦热盛泻火通便症见口舌生疮、心烦口渴、尿赤便秘黄连上清丸用于上焦风热症见头晕脑胀、牙龈肿痛、口舌生疮、小便黄赤等牛黄上清丸用于上焦火热所致的头痛眩晕、目赤耳鸣、咽喉肿痛等紫雪用于热病止痉开窍症见高热烦躁、谵语、惊风抽搐、斑疹吐衄片仔癀凉血化瘀消肿止痛用于热毒血瘀所致急、慢性病毒性肝炎痈疽疔疮跌打损伤及各种炎症龙胆泻肝丸①用于肝胆实火上炎证症见头痛、胁痛、口苦、耳聋、舌红苔黄②用于肝经湿热下注证症见阴肿、阴痒、筋萎、小便淋漓或妇女带下黄臭等左金丸用于肝火犯胃、脘胁疼痛、口苦嘈杂、呕吐酸水、不喜热饮二妙丸用于湿热下注之足膝红肿热痛、下肢丹毒、白带、阴囊湿痒六神丸用于烂喉丹痧、咽喉肿痛、喉风喉痈、单双乳蛾、小儿热疖、痈疡疔疮、乳痈发背、无名肿毒西瓜霜咽喉含片防治咽喉肿痛、声音嘶哑、急慢性咽喉炎、急性扁桃体炎、口腔溃疡、口腔炎、牙龈肿痛等清热消炎宁胶囊主治热毒证消炎止痛舒筋活络十滴水主治中暑证六合定中丸主治夏伤暑湿、宿食停滞证症见恶寒头痛、胸闷恶心、吐泻腹痛六一散主治暑湿证症见暑热身倦、口渴泄泻、小便黄少、痱子刺痒仁丹用于中暑呕吐、烦躁恶心、头目眩晕、晕车晕船、水土不服三、三.温里中成药附子理中丸温中健脾用于脾胃虚寒、脘腹冷痛、呕吐泄泻、手足不温小建中合剂主治脾胃虚寒所致的脘腹挛痛、喜温喜按、按之则痛减或脾胃虚寒引起的虚劳发热、心悸不宁等香砂养胃丸温中和胃用于不思饮食、呕吐酸水、胃脘满闷、四肢倦怠四逆汤口服液温中祛寒回阳救逆用于阳虚欲脱、冷汗自出、脉微欲绝参附注射液回阳救逆益气固脱用于阳气暴脱的厥脱证用于急救艾附暖宫丸理气补血暖宫调经主治子宫虚寒、月经不调、痛经、腰酸带下四、理气中成药逍遥丸疏肝健脾养血调经。
常用中成药功效

一、解表中成药小青龙颗粒用于风寒感冒主治外寒里饮证止咳平喘亦可治疗过敏性鼻炎九味羌活丸用于风寒感冒兼清里热感冒清热颗粒用于风寒感冒午时茶颗粒用于风寒感冒内伤食积证败毒散用于风寒感宣理肺丸用于风寒感冒宣肺止咳参苏丸用于老年或病后、产后气虚而感受风寒者银翘解毒片用于风热感冒辛凉解表清热解毒双黄连颗粒用于风热感冒疏风解表清热解毒小儿感冒颗粒用于小儿风热感冒疏风解表清热解毒柴胡口服液用于外感发热保济丸用于胃肠型感冒症见腹痛腹泻、恶心呕吐等藿香正气水用于胃肠型感冒症见腹痛腹泻、恶心呕吐等二、清热中成药牛黄解毒片用于火热内盛症见咽喉、牙龈肿痛口舌生疮目赤肿痛银黄口服液用于上呼吸道感染、急性扁桃体炎、咽炎板蓝根颗粒用于热毒壅盛所致的扁桃体炎、腮腺炎等抗病毒口服液用于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病毒性感冒感冒退热颗粒用于上呼吸道感染、急性扁桃体炎、咽喉炎三黄片用于三焦热盛泻火通便症见口舌生疮、心烦口渴、尿赤便秘黄连上清丸用于上焦风热症见头晕脑胀、牙龈肿痛、口舌生疮、小便黄赤等牛黄上清丸用于上焦火热所致的头痛眩晕、目赤耳鸣、咽喉肿痛等紫雪用于热病止痉开窍症见高热烦躁、谵语、惊风抽搐、斑疹吐衄片仔癀凉血化瘀消肿止痛用于热毒血瘀所致急、慢性病毒性肝炎痈疽疔疮跌打损伤及各种炎症龙胆泻肝丸①用于肝胆实火上炎证症见头痛、胁痛、口苦、耳聋、舌红苔黄②用于肝经湿热下注证症见阴肿、阴痒、筋萎、小便淋漓或妇女带下黄臭等左金丸用于肝火犯胃、脘胁疼痛、口苦嘈杂、呕吐酸水、不喜热饮二妙丸用于湿热下注之足膝红肿热痛、下肢丹毒、白带、阴囊湿痒六神丸用于烂喉丹痧、咽喉肿痛、喉风喉痈、单双乳蛾、小儿热疖、痈疡疔疮、乳痈发背、无名肿毒西瓜霜咽喉含片防治咽喉肿痛、声音嘶哑、急慢性咽喉炎、急性扁桃体炎、口腔溃疡、口腔炎、牙龈肿痛等清热消炎宁胶囊主治热毒证消炎止痛舒筋活络十滴水主治中暑证六合定中丸主治夏伤暑湿、宿食停滞证症见恶寒头痛、胸闷恶心、吐泻腹痛六一散主治暑湿证症见暑热身倦、口渴泄泻、小便黄少、痱子刺痒仁丹用于中暑呕吐、烦躁恶心、头目眩晕、晕车晕船、水土不服三、三.温里中成药附子理中丸温中健脾用于脾胃虚寒、脘腹冷痛、呕吐泄泻、手足不温小建中合剂主治脾胃虚寒所致的脘腹挛痛、喜温喜按、按之则痛减或脾胃虚寒引起的虚劳发热、心悸不宁等香砂养胃丸温中和胃用于不思饮食、呕吐酸水、胃脘满闷、四肢倦怠四逆汤口服液温中祛寒回阳救逆用于阳虚欲脱、冷汗自出、脉微欲绝参附注射液回阳救逆益气固脱用于阳气暴脱的厥脱证用于急救艾附暖宫丸理气补血暖宫调经主治子宫虚寒、月经不调、痛经、腰酸带下四、理气中成药逍遥丸疏肝健脾养血调经。
中医儿科常用中成药

中医儿科常用中成药中医儿科常用中成药是指在中医理论指导下,用于治疗儿科常见疾病的中药制剂。
这些中成药具有疗效确切、副作用小、使用方便等特点,因此在临床应用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用的中医儿科中成药。
1、儿康宁糖浆儿康宁糖浆是一种具有健脾和胃、养血安神功效的中成药。
它主要用于治疗小儿脾胃虚弱、消化不良、食欲不振、睡眠不安等症状。
该药口感好,适合小儿服用。
2、小儿消积止咳口服液小儿消积止咳口服液具有清热肃肺、消积止咳的功效。
它主要用于治疗小儿咳嗽、痰多、腹胀等症状。
该药对于呼吸道感染、支气管炎等引起的咳嗽有较好的疗效。
3、婴儿健脾散婴儿健脾散是一种具有健脾、和胃、安神功效的中成药。
它主要用于治疗小儿脾胃虚弱、消化不良、腹胀、腹泻等症状。
该药安全有效,适合婴儿使用。
4、鸡内金散鸡内金散是一种具有消食化积、健脾和胃功效的中成药。
它主要用于治疗小儿消化不良、腹泻、胃肠功能紊乱等症状。
该药口感好,适合小儿服用。
5、保童颗粒保童颗粒是一种具有解表清热、化痰止咳、导滞消积功效的中成药。
它主要用于治疗小儿感冒、咳嗽、积食等症状。
该药对于小儿上呼吸道感染、支气管炎等有一定的疗效。
以上是几种常用的中医儿科中成药,它们在临床应用中具有广泛的治疗作用。
中成药的使用也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而定,最好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家长们也要注意观察孩子的病情变化,及时调整用药方案。
冠心病是一种常见的缺血性心脏病,通常是由于冠状动脉狭窄或阻塞导致心肌供血不足引起的。
对于冠心病的治疗,除了常规的西医治疗外,中成药也是一种重要的辅助治疗手段。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用的冠心病中成药。
1、复方丹参滴丸复方丹参滴丸是一种常用的冠心病中成药,主要由丹参、三七、冰片等中药组成。
它具有活血化瘀、理气止痛的功效,能够改善心肌供血,缓解心绞痛症状,同时还可以保护心肌细胞,防止血栓形成。
2、麝香保心丸麝香保心丸是一种含有天然麝香的中成药,具有芳香开窍、活血化瘀的功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稳心颗粒:益气养阴,活血化瘀。
(党参、黄精、三七、琥珀、甘松)用于气阴两虚,心脉瘀阻所致的心悸不宁、气短乏力、胸闷胸痛;室性早搏,房性早搏见上述症候者。
本品对心律失常有较好的调整,可改善微循环,并增强心肌的收缩力。
2.参松养心胶囊:益气养阴,活血通络,清心安神。
(人参、麦冬、山茱萸、丹参、酸枣仁(炒)、桑寄生、赤芍、土鳖虫、甘松、黄连、南五味子、龙骨)用于治疗冠心病室性早搏属气阴两虚,心络瘀阻等症。
3.芪苈强心胶囊:“益气温阳,活血通络,利水消肿”的治则组成芪苈强心胶囊,益气温阳治其本,辅以活血通络,使气旺血行络通,阻断血瘀络阻的病理中心环节,兼用利水消肿治其标,既能缓解心衰症状,又能改善患者长期预后,标本兼治,组方独特。
用于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增加心肌收缩力、心输出量和肾血流量。
4.通心络:益气活血,通络止痛。
(人参、水蛭、全蝎、土鳖虫、蜈蚣、蝉蜕、赤芍、冰片、檀香、降香、乳香(制)、酸枣仁(炒))。
用于冠心病心绞痛证属心气虚乏、血瘀络阻证。
亦用于气虚血瘀络阻型中风病,症见半身不遂或偏身麻木、口舌歪斜、言语不利。
5.逐瘀通脉胶囊:破血逐瘀,通经活络。
主治血瘀型眩晕证,症见眩晕、头痛耳鸣、舌质暗红、脉沉涩。
6.速效救心丸:行气活血,祛瘀止痛,增加冠脉血流量,缓解心绞痛。
适用于冠心病,心绞痛。
7.麝香保心丸:芳香温通,益气强心。
用于气滞血瘀所致的胸痹.症见心前区疼痛、固定不移:心肌缺血所致的心绞痛、心肌梗死见上述证候者。
(1)促进治疗性血管新生; (2)保护血管内皮,阻遏动脉粥样硬化; (3)抑制动脉壁炎症,稳定已经形成的粥样斑块; (4)优化的血管新生作用,不促进肿瘤等血管新生。
8.疏血通注射液:活血化瘀,通经活络。
(水蛭、地龙)用于瘀血阻络所致的中风中经络急性期,症见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言语蹇涩。
对老人、肝肾功能异常和初次使用的患者应慎重使用,加强监测。
7.灯盏花素注射液:扩张脑血管,能降低脑血管阻力,增加脑血流量,改善微循环,并有对抗血小板聚集作用。
临床上用于治疗脑供血不足、脑出血所致后遗症、高粘脂血症、脑血栓、冠心病、心绞痛等疾病。
药理:主要有抗凝血、抗血栓形成,改善血液流变性及微循环,增加脑血流量,抗心肌缺血,提高机体耐缺氧能力等作用。
8.血塞通注射液:具有具有抗心肌缺血作用,抗脑缺血作用,改善血液流变性作用,改善微循环作用,有降血脂作用,有抗自由基损伤作用。
用于缓解脑梗塞,动脉粥样硬化,脑栓塞,视网膜静脉阻塞症状的药水。
9.丹红注射液:活血化瘀,通脉舒络。
用于瘀血闭阻所致的胸痹及中风,证见:胸痛,胸闷,心悸,口眼歪斜,言语蹇涩,肢体麻木,活动不利等症;冠心病、心绞痛、心肌梗塞,瘀血型肺心病,缺血性脑病、脑血栓。
10.生脉注射液:益气养阴,复脉固脱。
用于气阴两亏,脉虚欲脱的心悸、气短、四肢厥冷、汗出、脉欲绝及心肌梗塞、心源性休克、感染性休克等具有上述证候者。
临床报道有患者用药后产生局部皮疹、药物热等,另外还有失眠、潮红、多汗、寒战、心悸、静脉炎、甚至过敏性休克的病例报告。
11.丹参川芎嗪:有抗血小板聚集,扩张冠状动脉,降低血液粘度,加速红细胞的流速,改善微循环,并具有抗心肌缺血和心肌梗死的作用。
用于闭塞性脑血管疾病。
如脑供血不全、脑血栓形成脑栓塞及其他缺血性心血管疾病,如冠心病的胸闷、心绞痛、心肌梗塞、缺血性中风、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等症。
12.参仙生脉口服液:参仙升脉口服液是一种药,有增加心率,缩短窦房结传导时间的作用。
禁忌:1、肝阳上亢,湿热内盛者禁用。
2、本品不宜用于病态窦房结综合征中的慢-快综合征。
3、合并高血压者慎用。
4、孕妇及哺乳期妇女慎用。
5、有严重心脏病者慎用。
6、病态窦房结综合征病情需安装起搏器者不推荐使用本品治疗。
13.丹参酮ⅡA:具有扩展血管、降压、抗栓的功能,对治疗冠心病、心绞痛、心律过速有显著疗效。
能改善冠状动脉循环,抑制血栓疾病发生,对心肌修复作用,丹参素可抑制内源性胆固醇的合成,降低氧化低密度脂蛋白(LDL )的生成,降低中性脂肪,可用于高脂血症引起的动脉粥样硬化。
14.参芎葡萄糖注射液:本品具有抗血小板聚集,扩张冠状动脉,降低血液粘度,加速红细胞的流速,改善微循环,并具有抗心肌缺血和心肌梗死的作用。
15.银杏达莫:心脑血管扩张药。
银杏总黄酮具有扩张冠脉血管、脑血管,改善脑缺血产生的症状和记忆功能。
16.细辛脑: 本品主要成分为α-细辛脑,是中药石菖蒲的主要有效成分,具有平喘、止咳、祛痰、镇静、解痉、抗惊厥等作用。
平喘:本品可对抗组胺、乙酰胆碱,缓解支气管痉挛;止咳:对咳嗽中枢具有较强的抑制作用;祛痰:本品可使气道分泌物增加,稀释痰液;镇静:可显著降低自发活动而无抑制作用;解痉:类似氨茶碱,有松弛支气管平滑肌的作用;抗惊厥:a-细辛脑能提高大脑皮层的点刺激阈,抑制电刺激的突触传导及痫性放电。
对癫痫大发作有显著疗效。
17橘红痰咳液:理气化痰,润肺止咳。
用于痰浊阻肺所致的咳嗽、气喘、痰多;感冒、支气管炎,咽喉炎见上述证候者。
18.甘桔冰梅片:清热开音。
用于风热犯肺引起的失音声哑。
19.连花清瘟颗粒:由黄连、金银花等组成,流行性感冒。
20.小柴胡颗粒:解表散热,疏肝和胃。
用于寒热往来,胸胁苦满,心烦喜吐,口苦咽干。
21.复方蒲芩胶囊:清热消炎。
用于急、慢性支气管炎、肺炎、扁桃腺炎、牙龈炎等。
抗菌抗病毒②抗炎作用。
22.蒲地蓝消炎胶囊:清热解毒,抗炎消肿。
用于疖肿、腮腺炎、咽炎、淋巴腺炎,扁桃腺炎等。
23.舒眠胶囊:疏肝解郁,宁心安神,用于肝郁伤神所致的失眠症。
症见:失眠多梦,精神抑郁或急躁易怒,胸胁苦满或胸膈不畅,口苦目眩,舌边尖略红,苔白或微黄,脉弦。
24.甜梦胶囊:益气补肾、健脾和胃、养心安神。
脑梗塞,脑栓塞,冠心病。
25.利舒康胶囊:具疣健脾补胃,生精养血,益肺宁心之功能。
用于脾肾不足,精血亏损所致的头晕,目眩,心悸气短,动辄喘乏,食少纳差,腰膝酸软,易于疲劳,以及高原反应,高原红细胞增多症见上述症候者(玄参、红景天)等。
26.清淋颗粒:清热泻火,利水通淋。
用于膀胱湿热,尿频涩痛,淋沥不畅,癃闭不通,小腹胀满,口干咽燥等症。
27.玉泉颗粒:养阴益气,生津止渴,清热除烦。
主治气阴不足,口渴多饮,消食善饥;糖尿病属上述证候。
28.肾康注射液:降逆泄浊、益气活血、通腑利湿。
适用于慢性肾功能衰竭,属湿浊血瘀证:症见恶心呕吐、口中粘腻、面色晦暗、身重困倦、腰痛、纳呆、腹胀、肌肤甲错、肢体麻木、舌质紫暗或有瘀点、舌苔厚腻、脉涩或细涩。
29.健胃消食口服液:健胃消食。
用于脾胃虚弱,消化不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