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生物上册2.1生物学是探索生命的科学练习新版北师大版

合集下载

北师大版 七年级上册生物 课后思考与练习答案

北师大版 七年级上册生物  课后思考与练习答案

北师大版七年级生物课后思考与练习答案第一章第一节形形色色的生物1.略2.蘑菇属于生物、枯叶、钟乳石和机器狗不具有生长、繁殖、呼吸、排泄等生命活动,它们属于生物。

3.海带是生活在海洋中的藻类、藻体褐色、革职、一般长2—4m,基部有叉状分枝的固着器,可固着在海底岩石上,可养殖。

海带可供食用和药用。

丹顶鹤生活在沼泽、湖泊、海滩及近水滩涂。

丹顶鹤的羽毛表面有油脂,趾间有蹼等特点适于其水生环境;具有鸟类的特征又可以在陆地生活和繁殖。

仙人掌生活在沙漠中,植株矮小,叶片退化成刺状,茎肥厚,适于贮存水分。

长颈鹿生活在稀树草原和森林边缘地带。

长颈鹿具有长颈和长腿,可以取食高处的植物枝叶。

第一章第2节生物与环境的相互影响1.略2.(1)√(2)×(3)×(4)√第二章第1节生物学是探索生命的科学林奈 DNA分子双螺旋结构达尔文生物分类系统哈维物种起源与生物进化的理论沃森和克里克血液循环第二章第二节生物学研究的基本方法1.李时珍在研究药物时,采用的方法主要是观察法。

2.科学家在发现维生素C的过程中,采用的方法主要是实验法。

这位科学家要研究的问题用一句话可以表述为:橘子和柠檬对治疗坏血病是否有效。

3.不同意。

可以设计一个简单的对照实验证明这个说法是否正确。

实验仪器和材料:新鲜的肉、带盖的罐头瓶子、高温高压灭菌锅。

方法步骤:①将新鲜的肉块分成相等的两部分,放置在苍蝇可能出没的地方一段时间。

②将两个罐头瓶洗净,做好标记A和B,分别将一肉块放入其中,都盖好盖子。

③将A瓶连同里面装的肉块一起,放在灭菌锅内,灭菌30mim后取出,凉至室温。

④将A、B两个罐头瓶一起放在温暖的环境中,观察两瓶中肉块的变化。

可能观察到的结果:一段时间后,A瓶中的肉块没有生出蛆,也没有腐烂。

B瓶中的肉块生出蛆,发出难闻的气味,且腐烂了。

对实验结果的解释:腐肉生蛆,是因为肉被苍蝇接触,苍蝇将卵产在肉上。

高温灭菌后,将苍蝇的卵以及其他腐败细菌都杀死了。

1.2+生物学是探索生命的科学-2024-2025学年七年级生物上册优质精讲课件(北师大版2024)

1.2+生物学是探索生命的科学-2024-2025学年七年级生物上册优质精讲课件(北师大版2024)

英国科学家达尔文 1809—1882
生物进化理论的创始人
实验法
英国人哈维 1578—1657
发现了血液循环
是生物学研究中
较早运用实验方法的 科学家。哈维用结扎 和剖切血管放血的实 验方法,研究血液流 动的方向。实验证明 人的心脏在半小时内 所推动的血量超过全 身血液的总量,血液 流出心脏后在相当短 的时间内返回心脏。
现或验证的方法
查阅文献资料
利用各种渠道对文献和资料进行合理的搜集与运用,以获得间 接理论知识的一种方法
生物经历了长期的发展历程
问题探讨
➢ 1.请说说你知道的古代是怎么辨别有毒 和无毒的植物吗?
➢ 2.是怎样处理狩猎得到的猎物的? ➢ 3.有哪一些著作是记录植物和动物的呢?
古人通过观察植物的形态、颜色、气味等特征来 辨别有毒和无毒植物,也会通过试验在动物身上观察 反应来确认植物的毒性。
练习题
3、下列四位科学家都为我国和世界的医学事业做 出了突出贡献,其中曾获得诺贝尔
生理学或医学奖的 是( )。 A.钟南山 B.屠呦呦
法国学者拉马克 1744—1829
首次提出“生物学”
生物分类
林奈他采用了统一的生物命名法。他根据生 物的形态、习性等特点,将当时已发现的所有植 物和动物排列成一个有规律的完整系统。
瑞典科学家林奈 1707—1778
分类学之父
生物分类

分类等级:界 门 纲 目 科 属 种
门 1.“种”是最基本的分类单位。 2.同种生物的亲缘关系是最密切的。 纲
问题探讨
➢ 1.请结合前面所了解的知识,填写下表。 ➢ 2.哪一个事件代表生物进入分子生物学阶段呢?
科学家
林奈 达尔文 哈维 沃森 克里克

1.1.2+生物学是探索生命的科学--2025学年七年级生物上学期同步精美课件(北师大版2024)

1.1.2+生物学是探索生命的科学--2025学年七年级生物上学期同步精美课件(北师大版2024)
第一章 认识生物和生物学
生物学是探索生命的科学
温故而知新
物种多样性
生物的 多样性
遗传多样性
生态系统多 样性
生物的 特征
应激性 生长 繁殖 新陈代谢 遗传和变异 需要营养物质 除病毒外,都由细 胞构成
学习目标
1、简单描述生物学家进行的科学活动。 2、简单描述生物学发展的简要历程。 3、认识生物学是研究生命的科学。
林奈
成一个有规律的完整系统。
林奈与生物命名
他把生物按大小和从属关系分类为:界、门、
纲、目、科、属、种等分类单位。每种生物在
这种排列中都有自己的分类单位。
分类单位 界

人的分类地位 动物界
脊索动物门
小麦的分类地位 植物界
被子植物门
纲 目 科 属 种
哺乳纲 灵长目 人科 人属 智人种
单子叶植物纲 莎草目 禾木科 小麦属 小麦种
生物学的发展历程
达尔文
提出了“生物进化论”
他运用考察、调查、分类、比较 等研究方法,揭示出地球上所有 生物都来源于原始的共同祖先, 不同生物之间存在着亲缘关系。
达尔文与生物进化论
达尔文研究雀的鸟喙
达尔文用自然选择来解释 生命世界的现象及其变化规 律,动摇了人们一直信奉的 神创论,完成了生物学领域 的一场重大变革,成为生物 进化理论的创始人。
研究方法:观察法、实验法等
思考与练习
将科学家与相应的研究成果用线连接起来:
林奈
DNA分子双螺旋结构
达尔文
生物分类系统
哈维
物种起源与生物进化的理论
沃森和克里克
血液循环
谢谢
生物学的发展历程
发现了血液循环
哈维是生物学研究中较早运用实

(北师大版)最新七年级生物上册第2章 探索生命 单元测试卷(一)含答案与解析

(北师大版)最新七年级生物上册第2章 探索生命 单元测试卷(一)含答案与解析

北师大版七年级生物上册第二章单元测试卷(一)探索生命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__(考试时间:60分钟试卷满分:100分)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班级、姓名、学号填写在试卷上。

第Ⅰ卷(选择题)一、选择题:本题共20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为了探究影响大棚作物产量的因素,某校生物科技小组在三个大棚内,按下表要求进行了种植实验:(其他条件均相同)对该种植实验分析错误的是:甲丙构成一组对照实验,变量是温度和二氧化碳浓度B. 乙丙构成一组对照实验,变量是温度C. 甲乙构成一组对照实验,变量是二氧化碳浓度D. 可以构成两组对照实验,变量分别是温度和二氧化碳浓度2.某合作小组要探究“水分对鼠妇生活的影响”,提出了四种设计方案,其中最合理的是()A. 一侧放湿土,另一侧不放任何东西。

将10只鼠妇放到纸盒中央B. 一侧放湿土,另一侧放干土。

将10只鼠妇放到纸盒中央C. 一侧放湿土,再用纸板盖住有湿土的一侧。

将10只鼠妇放到纸盒中央D. 一侧放湿土,另一侧放干土。

将2只鼠妇放到纸盒中央3.设计对照实验时,应遵循的原则是()A. 所有的变量都不同B. 除实验变量外,其他变量都相同C. 所有的变量都相同D. 除实验变量外,其他变量都不同4.发现DNA双螺旋结构的科学家是()A. 达尔文B. 哈维C. 林奈D. 沃森和克里克5.研究“响尾蛇是如何跟踪受伤猎物的?”实验中,种学家提出:响尾蛇是根据自己毒液的气味来追寻受伤猎物的。

这应属于探究活动的哪一个步骤?()A. 提出问题B. 作出假设C. 制定计划D. 实施计划6.生物是一门实验科学,在进行实验之前,我们常常要作出假设。

下列哪个实验不需要作出假设()A. 测定花生和核桃哪种食物中的能量多B. 探究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C. 测定花生种子的发芽率D. 探究香烟对呼吸道的影响7.进行探究实验时,同学们首先要明确提出实验的假设,其主要目的是A. 得出实验结论B. 明确实验方向C. 确定实验材料D. 延长实验过程8.科学探究是人们获取科学知识、认识世界的重要途径。

七年级生物上册第2章探索生命第2节生物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学案(新版)北师大版

七年级生物上册第2章探索生命第2节生物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学案(新版)北师大版

七年级生物上册第2章探索生命第2节生物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学案(新版)北师大版学习目标1.重点:能说出实验法研究的一般步骤;尝试设计简单实验并控制实验条件。

2.知道生物学研究的一般方法,并用其方法指导实验方案的实施。

预习导学知识点一:实验法研究的一般步骤1.科学工作者发现响尾蛇捕获到猎物后,它的毒牙会迅速地将毒液注入猎物体内,但并不马上把猎物吞下,而是放猎物逃走。

过一段时间后,响尾蛇再去追寻和吞食猎物。

2.针对响尾蛇追寻猎物的实验,可以提出的问题是响尾蛇是根据什么标记去追寻它放走的猎物的。

3.科学工作者提出问题后,进行了材料的收集工作,他们收集到了关于响尾蛇的材料:(1)响尾蛇的眼只能感光,而不能看清物体。

(2)响尾蛇的眼下有一对能感受热的结构,可以感受较近动物的体温。

(3)响尾蛇的舌能感受空气中的气味。

(4)一只没有被响尾蛇咬伤的动物不会引起响尾蛇的追踪行为。

4.科学工作者利用这些信息,作出各种推测,然后提出了一个假设:响尾蛇是根据自己毒液的气味来追寻受伤的猎物。

经过多次实验,证实上述假设成立。

5.实验法研究的重要步骤:(1)发现并提出问题;(2)收集与之相关的信息;(3)作出假设;(4)设计实验方案;(5)实施实验并记录;(6)分析实验现象;(7)得出结论。

知识点二:用实验法研究影响生物分布的环境因素1.鼠妇生活在阴暗潮湿的环境中;捕捉鼠妇后,要用肥皂将手洗干净。

2.实验计划包括:准备实验材料和用具、确定实验程序、提出注意事项等;实验方案中一般只设一个变量因素,还需对其设置对照,例如光照与黑暗、潮湿与干燥等。

3.除了实验法以外,进行生物学研究还有许多方法,例如观察法、调查法、比较法、文献法等。

合作探究1.请同学们自学课本中响尾蛇是如何追寻它放走的猎物的,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课本收集的资料,我们可以作出哪些假设?①响尾蛇可以根据光的强弱变化来感知物体的移动,追寻猎物。

②响尾蛇通过感受到较近的动物的体温来追寻猎物。

七年级生物上册1.2.1生物学是探索生命的科学课件(新版)北师大版

七年级生物上册1.2.1生物学是探索生命的科学课件(新版)北师大版

1
2
3
4
5
6
4.生物学研究的内容包括生物的( ) ①形态 ②构造 ③分类 ④生理 ⑤遗传和变异
⑥进化 ⑦生态
A.①②④
B.③⑤⑥⑦
C.①②③④⑤⑥⑦ D.①②③④⑤⑥
关闭
生物学是自然科学中的一门基础科学,它是研究生物的形态、结构、 分类、生理、遗传和变异、进化、生态的科学。
关闭
C
解析 答案
1
2
3
1
2
3
4
5
6
1.首次提出“生物学〞这个科学名词的是( )
A.拉马克
B.林奈
C.哈维
D.达尔文
关闭
A
答案
1
2
3
4
5
6
2.被誉为“分类学之父〞的科学家是( ) A.哈维 B.李时珍 C.林奈 D.达尔文
关闭
C
答案
1
2
3
4
5
6Hale Waihona Puke 3.生物进化理论的创始人是( )
A.林奈
B.哈维
C.达尔文
D.沃森
C
关闭
答案
究血液流动方向,从而发现了血液循环。
5.20世纪50年代,美国科学家 沃森 和英国科学家 克里克 等
人研究生物的遗传物质DNA,发现了DNA分子的 双螺旋 构
造,使生物学的研究进入到分子生物学阶段。



三、生物学的研究对象是生命现象
1.生物学是研究生物的形态、 构造 、 分类 、 生理 、 遗传和变异、 进化 、生态的科学。
2.生物学是一门 实验 科学,一切生物学知识都来源于对 大自然的 观察 与 实验 。

2.1生物学是探索生命的科学教学设计北师大版七年级生物上册

2.1生物学是探索生命的科学教学设计北师大版七年级生物上册
4.创设互动、开放的教学氛围,鼓励学生提问、质疑,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和科学精神。
-鼓励学生提问,关注他们的疑问,及时解答,帮助他们突破认知障碍。
-组织课后拓展活动,如科普讲座、实地考察等,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
5.注重评价方式的多元化,既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也要关注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
-设计课堂表现、实验报告、小组讨论等多种评价方式,全面评估学生的学习效果。
3.举例说明生物学在环境保护、医学、农业等方面的应用。
(五)总结归纳
在总结归纳环节,我会对本节课的主要内容进行梳理,强调生物学作为探索生命现象的科学的重要性和实际应用价值。同时,我会鼓励学生提问,解答他们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困惑。此外,我还会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结合所学内容,观察身边的生物现象,撰写观察报告,以培养他们的实践能力和观察力。
(二)教学设想
1.针对教学难点,采用直观教学手段,如实物展示、图片、视频等,增强学生对生物学知识的直观感知,降低理解难度。
-设计观察实验,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从实践中掌握生物学研究方法。
-创设生活情境,引导学生运用生物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知识应用能力。
2.通过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形式,激发学生的思考,培养他们的生物学思维和合作精神。
-组织课堂讨论,让学生分享观察和实验心得,互相学习,共同提高。
-引导学生从多个角度分析生物现象,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和思考力。
3.结合生物多样性保护、生态环境保护等现实问题,进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教育。
-通过讲解生物学在环保方面的应用,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鼓励学生参与生物多样性保护活动,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
4.结合生活实例,阐述生物学在科技和社会发展中的应用,提高学生对生物学价值的认识。

七年级生物上册 第一单元《认识生命》第2章 探索生命 2.1 生物学是探索生命的科学教案 (新版)北

七年级生物上册 第一单元《认识生命》第2章 探索生命 2.1 生物学是探索生命的科学教案 (新版)北

课题第二章第一节生物学是探索生命的科学课型新授课课时 4教育教学目的知识方面1、科学家及其主要贡献2、能初步认识到生命科学是不断发展的,以及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3、列举生物学研究的对象和研究意义。

能力方面提高学生的分类及探究合作能力。

思想教育激发学生学习生物学的兴趣。

重点认识生物学家及生物学的发展历程。

难点树立勇于探索、求真务实的观念。

关键引导好学生头脑中不同观点间的碰撞。

教学过程师生互动教材分析与学法说明组织教学课前综艺:1、生物多样性的三个主要内涵?2、生物最基本的特征?3、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新课导入:《打开生物学大门的钥匙》——进化论的奠基人达尔文授课内容:生物学的形成和发展是与生物学家的科学活动分不开的。

你知道生物学家是怎样工作的吗?你心目中的生物学家是什么样子的?了解生物发展过程中的几个重要事件:1、林奈与生物分类林奈被称为“分类学之父”2、达尔文与生物进化论3、哈维与血液循环的发现:用结扎和剖切血管放血的实验方法,研究血液流动方向。

从而发现了血液循环。

4、DNA分子双螺旋结构的发现与人类基因组计划:沃森.克里克认识到生物学的研究对象是生命现象练习:思考与练习P 教师质疑学生思考学生回答教师引言结合所知的有关内容共同探讨这部分内容。

这部分内容灵活性较强,且无固定答案,因此可由学生自主学习,发表自己的意见。

这些知识非学贴近于生活,所以易于理解。

这些知识有些仍具有争议,因此应以此培养学生尊重事实,实事求是,勇于探索的精神。

七年级生物上册第一单元《认识生命》第2章探索生命 2.1 生物学是探索生命的科学教案(新版)北师大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节生物学是探索生命的科学
知识点1生物学家的科学活动
1. 生物学的形成和发展是与生物学家的科学活动分不开的。

自然科学活动包括观察、调查、实验、查阅文献资料、相互交流等。

知识点2生物学及其发展历程
2.19世纪初,法国学者拉马克认为动物和植物都是有生命的物体,首次提出“生物学”这个科学名词。

3.瑞典科学家林奈根据生物的形态、习性等特点,将当时已发现的所有植物和动物排列成一个有规律的完整系统。

4.英国生物学家达尔文, 1859年出版了震动当时学术界的《物种起源》,建立了生物进化论学说。

5.英国人哈维用结扎和剖切血管的实验方法,研究血液流动的方向,发现了血液循环。

6.20世纪50年代,美国科学家沃森和英国科学家克里克等人发现了DNA分子的双螺旋结构,使得生物学的研究进入到分子生物学阶段。

7.人类基因组就是人体细胞内全部DNA的总和,人类基因组计划就是进一步破译人体细胞内全部DNA所含的遗传信息。

知识点3生物学的研究对象是生命现象
8.生物学的概念:生物学是自然科学中的一门基础科学,它是研究生物的形态、结构、分类、生理、遗传和变异、进化、生态的科学。

9.生物学的属性:生物学是一门实验科学,一切生物学知识都来源于对大自然的观察与
实验。

10.生物学的发展:随着分子生物学和分子遗传学的深入发展,人们对生命的探究规律逐渐接近对生命本质的研究;对人类生存环境的思考和研究,使生态学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生物学在宏观方面也得到了长足的发展。

知识点1生物学家的科学活动
1.“老鹰低叫,大雨将至”“燕子低飞蛇过道,大雨不久就来到”等谚语,是我国劳动人民在长期实践中总结出来的,动物的行为变化生动地反映了天气变化规律。

这些规律的总结主要运用了(B) A.调查法 B.观察法
C.实验法
D.推理法
知识点2生物学及其发展历程
2.下列按照从小到大顺序进行分类的单位依次是(B)
A.种、纲、属、目、科、门、界
B.种、属、科、目、纲、门、界
C.科、种、纲、属、目、门、界
D.种、纲、目、科、门、属、界
知识点3生物学的研究对象是生命现象
3.下列关于生物学的说法不正确的是(D)
A.生物学是研究生命现象的科学
B.生物学是研究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
C.生物学本身是在不断发展的
D.生物科学的发展与其他科学的发展无关
4.生物学对社会影响将会越来越大,在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D)
A.人类生存和发展离不开生物学
B.解决人类面临的环境问题和健康问题离不开生物学
C.生物学会促进农业和医学的发展和进步
D.生物学能解决人类生产和生活的所有问题
1.下列关于生物学及其发展历程的叙述,正确的是(C)
A.早期的生物学大多以简单的实验为研究方法
B.拉马克是生物进化论的创始人
C.人类基因组就是人体细胞内全部DNA的总和
D.哈维运用实验法,发现了DNA分子的双螺旋结构,使生物学的研究进入到分子生物学阶段
2.关于科学家哈维发现血液循环的实验,叙述不正确的是(D)
A.哈维用结扎和剖切血管放血的实验方法研究血液流动方向
B.哈维的实验证明了人体心脏能推动血液在全身循环
C.哈维是生物学研究中较早运用实验方法的科学家
D.哈维、林奈及达尔文运用的研究方法一样
3.(xx·广东湛江阶段测试)达尔文是生物进化理论的创始人,下列观点中哪一种不属于达尔文的观点?(C)
A.生物都起源于原始的共同祖先
B.人类是由古代猿类演化而来
C.地球上的生命是由上帝创造的
D.人类的祖先可能生活在非洲
4.下列有关生物学与人类关系的叙述,不正确的是(D)
A.人体卫生保健离不开生物学
B.人类的衣、食、住、行离不开生物学
C.“生物武器”是利用了生物学的知识
D.粮食短缺、环境污染等问题的解决完全依赖生物学
5.(xx·广西钦州月考)观察是科学探究的一种基本方法。

下列各项活动中属于观察的是(D)
A.上网搜索资料
B.用直尺测量肾蕨的高度
C.进行人口普查
D.用放大镜看蚂蚁的结构
6.xx年我国宇航员在“天宫二号”实验室中研究生菜在失重状态下的生长发育情况,所运用的科学探究方法是(C)
A.观察法
B.调查法
C.实验法
D.模拟法
7.下列关于科学家及其生物学发展的说法中,错误的是(C)
A.林奈创立了统一的生物命名法
B.沃森和克里克发现了DNA分子的双螺旋结构
C.达尔文运用实验的方法建立了“进化学说”
D.人类基因组计划破译了人体细胞内全部DNA所含的遗传信息
8.(xx·贵州毕节期中)生物学家将生物按照不同等级的分类单位进行科学分类有重要的意义,下列哪一种说法是不正确的?(B)
A.能给每一种生物一个不同的名称,让人们更好地区分各类生物
B.可以根据分类弄清各种生物的具体生活环境
C.揭示了生物之间的亲缘关系,对研究生物的进化有很大的帮助
D.说明了分类单位从小到大是种、属、科、目、纲、门、界
9.下列关于生物学的前景的叙述错误的是(D)
A.今后生物科学的发展是兼向宏观和微观两方面发展
B.近几十年来生物科学发展很快,是与其他各基础学科的发展分不开的
C.生物科学发展历史较短,有很多生物学问题还没有得到很好的解释
D.在生物圈中,人类不但是它的成员,而且是它的主宰
10.达尔文的进化论认为地球上所有的生物都来源于(D)
A.不同的祖先,无亲缘关系
B.共同的祖先,无亲缘关系
C.不同的祖先,有亲缘关系
D.共同的祖先,有亲缘关系
1.(xx·广西贵港中考)1859年出版的《物种起源》一书中提出了自然选择学说,这一进化论被恩格斯赞誉为19世纪自然学科的三大发现之一,该巨著的作者是(A)
A.达尔文
B.罗伯特·虎克
C.巴斯德
D.米勒
2.导学号71384009(xx·山东烟台中考)下面是某校开展“植物栽培实践活动”的评比标准:①栽培方案设计科学、美观,有创意;②管理、观察记录不少于20次,植物的生长过程记录详实、认真;③活动总结注重过程、方法和情感体验,要有独到见解。

这项评比反映了科学实践活动(A)
A.要有严谨的态度并进行科学评价
B.要善于提出问题、作出假设
C.记录既要实事求是,又要做合理的改正
D.必须使用观察、实验、调查等多种方法
导学号71384010xx年10月19日“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船与“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自动对接形成组合体。

跟航天员一起进驻“天宫二号”的还有六只可爱的“蚕宝宝”。

“太空养蚕”实验是香港中学生太空搭载实验方案设计比赛中的获奖项目,这六只蚕宝宝是科学家培育改良的品种“秋丰白玉”。

在“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里,蚕宝宝顺利地抽丝结茧,给科学家带来了不少惊喜。

(1)科学家研究家蚕在失重状态下的运动状态和生长发育状况,主要运用的科学研究方法是实验法和观察法。

(2)家蚕有“秋丰白玉”等多个品种,这体现了生物多
样性中的遗传(基因) 多样性。

(3)蚕宝宝抽丝结茧,在茧里化蛹,这体现了生物的哪一项基本特征? 生长发育。

(4)有人认为,科技创新只是科学家的事,与我们中学生无关。

这种认识正确吗? 不正确。

谈谈你对这一问题的认识?创新不是科学家的专利,而是与我们青少年息息相关的。

在学习中需要我们时刻培养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转变学习方法,勤于观察、善于思考、勇于实践。

欢迎您的下载,资料仅供参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