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三必修四默写
高一语文默写复习(必修三、四、五)

高一语文默写复习(必修三、四、五)《必修三》1.谏太宗十思疏1、在《谏太宗十思疏》中魏征的中心观点是“ , ”。
2、《谏》中,指出所谓取天下易守天下难的缘由(或概括历代帝王能创业不能守业的普遍规律的两句)是: , 。
3、《谏》中用对比的手法来说明竭诚待人和轻视他人而带来不同结果的句子是: , 。
4、《谏太宗十思疏》提出“ , 。
”意思是说,要做合格的领导人必须先从自身做起,必须努力加强自己的思想觉悟和道德素养。
5、《谏》“十思”中告诫君王要有海纳百川的胸襟的的两句是: , 。
6、《谏》“十思”中告诫君王要慎始慎终的两句是: , 。
7、《谏》“十思”中告诫君王要虚心接受他人意见的两句是: , 。
8、《谏》“十思”中告诫君王远离奸佞小人的两句是: , 。
9、《谏》中,指出君主应该选拔有才能的人,听取好的意见的两句是: , 。
10、《谏太宗十思疏》中,魏征期望达到的理想政治境界是: , 。
《必修四》2.离骚(节选) 屈原1.《离骚》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说明屈原特别注重提高自己的修养,可以说只要是美好的品格,他都学习。
2.屈原在《离骚》中,表明兼具“内美”与“修能”的诗人报国尽忠心切,时不我待,要珍惜时间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离骚》中,写屈原看到时光易逝,担心国君易老、昏聩误国、保守落后(或岁月无情,来日无多,或运用心理描写,抒发了诗人对人生易老的感慨)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屈原在《离骚》中,运用互文、比喻、象征等手法来写自己精勤修德,践行忠善长久之道(或从时间角度描写了自己整日与香草相伴的情景。
)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离骚》中表明对楚王忠心(或表明自己崇仰真理,当仁不让,有强烈的道德觉醒意识的句子,或表现了诗人纵马驰骋、勇往直前的气魄)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屈原在《离骚》中,表明自己出身高贵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完整版)高中语文必修3理解性默写及答案

必修三理解性默写(答案版)一、《蜀道难》理解性默写1、李白在《蜀道难》一诗中,“_尔来四万八千岁_,不与秦塞通人烟_”运用夸张的手法表示自古以来秦、蜀之间少有往来。
之所以如此,就是因为“_西当太白有鸟道__,_可以横绝峨眉巅__”进一步表明秦、蜀之间为高山峻岭所阻挡。
2、在《蜀道难》中,李白用“_地崩山摧壮士死_,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_”两句概括了五丁开山而殒命,终于打通艰险蜀道的故事。
3、李白在《蜀道难》一诗中,运用神话、夸张、衬托的手法来写蜀山之高险的句子有“__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____,__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__。
黄鹤之飞尚不得过___,__猿猱欲度愁攀援__”真是“物犹如此,人何以堪”!——那山有多高呢?不言而喻了!5、李白在《蜀道难》一诗中,”_但见悲鸟号古木_,_雄飞雌从绕林间_。
_又闻子规啼月夜__,_愁空山__。
”为我们渲染了旅愁和蜀道上空寂苍凉的环境气氛,再一次有力地烘托了“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之情状。
6、李白在《蜀道难》一诗中指出逶迤千里的蜀道,还有更为奇险的风光。
诗人先用“__连峰去天不盈尺_,_枯松倒挂倚绝壁_。
”托出山势的高险,古松倚靠的奇绝之景。
然后由静而动,“__飞湍瀑流争喧豗__,__砯崖转石万壑雷__。
”写出水石激荡、山谷空鸣的场景。
7、李白在《蜀道难》一诗中,写出了剑阁地势险要,易守难攻的特点的句子是“_剑阁峥嵘而崔嵬__,__一夫当关,万夫莫开__。
”8、李白在《蜀道难》一诗中,化用西晋张载《剑阁铭》中“形胜之地,匪(通“非”)亲勿居”语句的句子是“___所守或匪亲_,_化为狼与豺__。
”从而表达了对国事的忧虑与关切。
9、李白在《蜀道难》中,用“__扪参历井仰胁息__,_以手抚膺坐长叹__。
”两句诗,写出了行人过青泥岭时可以手摸星辰、呼吸紧张、抚胸长叹的细节10、李白《蜀道难》中用“地崩山摧壮士死_,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_。
”两句写出古代劳动人民付出生命的代价才开凿出一条崎岖险峻的山路的艰辛。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四)古诗文理解性默写精选试题

高中语文必修三理解性默写的名句训练《蜀道难》1、描述蜀道的开凿过程的句子是:,。
2、用夸张的手法写蜀道高与天齐,险似绝壁的句子是: , 。
词隴殚冻澗麥赶铗订师誹熾攪鈐镆翹宝軺許罌凛著4、李白在《蜀道难》一诗中,“,。
”运用夸张的手法表示自古以来秦蜀之间少有往来。
之所以如此,就是因为“,。
”5、李白在《蜀道难》一诗中引用神话传说为其增添了浪漫气息,如引用“五丁开山”一神话的句子是“,”。
6、李白在《蜀道难》一诗中,运用神话、夸张、衬托的手法来写蜀山之高险的句子有“,。
,”真是“物犹如此,人何以堪”!——那山有多高呢?不言而喻了!7、李白在《蜀道难》一诗中,便把行人艰难的步履、惶恐的神情,绘声绘色地刻画出来的句子是“,”。
8、李白在《蜀道难》一诗中,”,。
,。
”为我们渲染了旅愁和蜀道上的空寂、苍凉的环境气氛,再一次有了地烘托了“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之情状。
9、李白在《蜀道难》一诗中,写出了剑阁地势险要,易守难攻的特点的句子是“,,”。
10.《蜀道难》写水石激荡,山谷空鸣的场景“,。
”11.《蜀道难》中,诗人李白在感叹蜀道之高时,用衬托手法,生动暗示行人入蜀艰难的诗句是,。
盏愾态鳓沪貪錚嬈鎔絨锼嘘鶻懍擻纣贅战椠锲壢贈钿缎筹縶陳怀税却觐隱贴巒药缉臘鄭莶竇琐饭魘缏镆燈农慣秃缛觶靨闽唛记輩緊边瑩頒锶讴鄖钜頓鱷绌鐔贖鉺駢鲩赌韓紐擋钣殯赁叹盗負锁骠纘跡众螄襝間农錟憐賚詼铤崭怅。
12、李白在《蜀道难》一诗中指出逶迤千里的蜀道,还有更为奇险的风光。
诗人先用“ , ”托出山势的高险,然后由静而动,“,”写出水石激荡、山谷空鸣的场景。
13、李白在《蜀道难》一诗中,化用西晋张载《剑阁铭》中“形胜之地,匪亲勿居”语句的句子是“,。
,”,从而表达了对国事的忧虑与关切。
14、从李白《蜀道难》一诗中“,,”的长叹中,我们似乎也感受到了诗人对功业难成的一声叹息。
《秋兴八首(其一)》1、以枫叶凋零、秋气萧索寄寓凄苦落寞情怀的诗句是,。
外研版_高中英语单词表_必修三四默写_完全纠正打印版by小恐龙

31 agriculture 32 agricultural 33 award 34 △produce 35 rooster 36 admire 37 energetic 38 look forward to 39 △carnival 40 △lunar 41 Easter 42 △parade 43 day and night 44 clothing 45 Christian 46 △Jesus 47 △cherry 48 △blossom 49 as though 50 have fun with 51 custom 52 worldwide 53 △rosebud 54 fool 55 △necessity 56 permission 57 △prediction 58 △fashion 59 △Trinidad 60 △Carla 61 △Hari 62 parking
n adj n n n n n n n n n
必要性;需要 遍及全世界的;世界性的 卡拉(女名) 特立尼达岛 习惯;风俗 许可;允许 样子;方式;时尚 愚人;白痴;受骗者;傻的&愚弄;欺骗 预言;预报;预告 (汽车等)停放 悲伤;悲哀
n& adj&vt 玫瑰花蕾
63 parking lot 64 △Valentine's Day 65 turn up 66 keep one's word 67 hold one's breath 68 apologize 69 drown 70 sadness 71 obvious 72 wipe 74 △herd 75 △the Milky Way 76 △magpie 77 weep,wept,wept 78 △announcer 79 set off 80 remind 81 remind…of… 82 forgive,forgave,forgiven vt vt n vi&n n vi vt&vi n adj vt n n
必修三必修四文言文复习

一、陈情表1、通假字①夙遭闵凶(通“悯”,凶丧,忧虑,指可忧虑的事,多指疾病死丧)②零丁孤苦(同“伶仃”,孤独的样子)2、古今异义词①臣少多疾病,九岁不行(不能行走)②零丁孤苦,至于成立(成人自立)③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申诉)④臣之辛苦,非独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所见明知(辛酸苦楚)⑤臣欲奉诏奔驰(急速赶路就职)3、文言实词(1)矜①凡在故老,犹蒙矜育(动词,怜悯)②本图宦达,不矜名节(动词,顾惜,珍重)③愿陛下矜愍愚诚(动词,怜悯)④陈康肃公尧咨善射,当世无双。
公亦以此自矜(动词,夸耀,自得)(2)悯①祖母刘悯臣孤弱(动词,同情,怜悯)②愿陛下矜愍愚诚(动词,同情,怜悯)(3)行年四岁,舅夺母志(夺:动词,强行改变)(4)既无伯叔,终鲜兄弟(形容词,少)(5)门衰祚薄,晚有儿息(名词,子女)(6)而刘夙婴疾病(动词,缠绕)(7)寻蒙国恩,除臣洗马(寻:副词,不久。
除:动词,授予官职。
)(8)愿陛下矜愍愚诚,听臣微志(动词,听任)(9)庶刘侥幸,保卒余年(庶:副词,“或许”,表示可能或期望。
)(10)夙①臣以险衅,夙遭闵凶(名词,早,早年)②而刘夙婴疾病(副词,平素,一向)4、词类活用①臣具以表闻(使动,使……知道,上报,汇报)②凡在故老,犹蒙矜育(形名,指年老而有功德的旧臣)③且臣少事伪朝,历职郎署(名动,做官)④则刘病日笃(名状,一天天地)⑤臣不胜犬马怖惧之情(名状,像犬马那样)⑥猥以微贱,当侍东宫(形名,指卑微低贱的人)⑦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童(名状,在外面,在家里)①州司临门,急于星火(状语后置)②臣少仕伪朝(省略句,状语后置)③而刘夙婴疾病(被动句)④今臣亡国贱俘(判断句)6、其他①生孩六月,慈父见背(见:指代性副词,偏指第一人称,我)②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无以:固定句式,没有办法用来……)③皇天后土:古人对天地的尊称。
(注意字形)二、项脊轩志1、通假字①妪,先大母婢也(“大”通“太”,高一辈的)②借书满架,偃仰啸歌(“藉”通“积”,积累)2、古今异义词①妪,先大母婢也(大母:祖母。
高中语文必修三、四生字整理

必修四生字整理第一课窦娥冤楔(..).子嫡(..).亲看觑(..).蓦(..).过隅(..).头绣闼(..).孛(..).老变徵(..).撚(..).断痊(..).济恁(..).的鞍鞴(..).祗(..).候桃杌(..).撺(..).厢恓.(.).惶罪愆(..).盗跖(..).燕侣莺俦(..).前合后偃(..).杳(..).无音信古陌(..).荒阡鳏.( )..寡孤独错勘.( )..邹衍.( )..刽.( )..子手哥哥行( ) 瀽( )半碗鼓三通( )第二课雷雨谛.( )..听雪茄.( )..昧.( )..心缜.( )..密惊愕.( )..繁漪.( )..伺.( )..候勾当.( )..打.( )..量.( )..汗涔.涔( ) 半晌.( )..弥.( )..补第三课哈姆莱特鲁莽.( )..诡.( )..计枭.( )..下棕榈.( )..忏.( )..悔国玺.( )..嗣.( )..位阿谀..( )..献媚篡.( )..夺戕.( )..害蟊.( )..贼局促.( )..陛.( )..下淆.( )..乱禀.( )..赋繁文缛.( )..节碉.( )..堡揩.( )..干山鹬.( )..赦.( .).免昭.( )..告傀儡(...).觊觎()吮舐()第四课柳永词两首参差..( )..天堑.( )..珠玑.( )..罗绮.( )凝噎.( )..羌.( )..管叠巘( )第五课苏轼词两首公瑾.( )..樯橹..( )..酹.( )..江月一蓑.( )..烟雨料峭.( )..萧瑟.( )..羽扇纶.( )..巾吟( )啸( )第六课辛弃疾词两首遥岑.(.).玉簪.( )..螺( )髻脍.( )..炙人口揾.( )..英雄泪佛( )狸祠.( )..舞榭.( )..歌台鲈.( )..鱼封狼居胥.( )..倩.( )..何人换取....第七课李清照词词两首堪.( )..摘杯盏.( )..第八课拿来主义自诩.( )..犀.( )..利吝啬..( )..国粹.( )..徘徊..( )..礼尚.( )..往来残羹.( )..冷炙冠冕..( )..脑髓.( )..譬.( )..如孱.( )..头蹩.( )..进玄.( )..虚第九课《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休戚.( )..相关归根结蒂.( )..给予..( )..刹.( )..( )..逼人..咄咄..行罪孽.( )..那履.( )第十课《短文两篇》囊.( )..括弥.( )..草推衍.( )....补苇.( )第十一课廉颇蔺相如列传遗.( .).赵王书语.( )..前倨.( )..后恭..曰肉袒.( )衣褐..行..池毋.( )..渑.( )..汤镬.( )..( )击缶.( )..贤..颈缪.( )..不怿.( )..刎.( )睨.( )..钝诈佯( ) 列观( ) ..柱驽.( )缪公( )第十二课苏武传且鞮..( )....火啮.( )..于煴.( )..侯单.( )牧羝.( )..毛..王旃.( )..( )..斧钺.( )..昆邪阏氏..纺缴...( )第十三课张衡传逾侈.( )....机算罔.( )..邓骘.( )..璇.( )蟾蜍..竖范晔.( )..阉.( )....( )..( )..帷幄属.( )....征辟.( )..文伺.( )..者动辄.( )篆.( )..文诡( )对。
人教版必修三、四默写、背诵试卷

必修三课文背诵1、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
黄鹤之飞尚不得过,。
2、,一夫当关,。
所守或匪亲,。
3、青泥何盘盘,。
,。
4、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枯松倒挂倚绝壁。
,。
5、,杀人如麻。
锦城虽云乐,。
6、其险也如此,!7、玉露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
,。
寒衣处处催刀尺,。
8、 ,生长明妃尚有村。
一去紫台连朔漠, ,画图省识春风面, 。
,9、风急天高猿啸哀,。
,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
,潦倒新停浊酒杯。
10、千呼万唤始出来,。
转轴拨弦三两声,。
11、大弦嘈嘈如急雨,。
嘈嘈切切错杂弹,。
12、曲终收拨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
,。
13、,老大嫁作商人妇。
14、座中泣下谁最多? 。
15、同是天涯沦落人,!16、浔阳江头夜送客,。
17、海外徒闻更九州,他生未卜此生休。
, 。
此日六军同驻马, 。
如何四纪为天子,不及卢家有莫愁18、别有幽愁暗恨生,。
19、填然鼓之,兵刃既接,。
或百步而后止,。
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20、,谷不可胜食也。
,鱼鳖不可胜食也。
,材木不可胜用也。
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
21、,,五十者可以衣帛矣。
,,七十者可以食肉矣。
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
七十者衣帛食肉,,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22、木直中绳,,其曲中规;,不复挺者,。
故木受绳则直,,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23、吾尝终日而思矣,;吾尝跂而望矣,。
24、积土成山,;积水成渊,;积善成德,,。
故不积跬步,;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不能十步;,功在不舍,,朽木不折;,。
25、,,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
,,用心躁也。
26、秦有余力而制其弊,,伏尸百万,;因利乘便,宰割天下,分裂河山,强国请服,弱国入朝。
27、及至始皇,,,吞二周而亡诸侯,,,威振四海。
28、于是废先王之道,,;,杀豪杰;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销锋镝,铸以为金人十二,以弱天下之民。
29、据亿丈之城,,以为固。
鲁人版必修三必修四名句集锦

必修三名句默写集锦2011-61、既无伯叔,终鲜兄弟。
,。
2、外无期功强近之亲,。
,形影相吊。
3、郡县逼迫,催臣上道;,。
4、但以刘日薄西山,,,。
5、臣无祖母,;祖母无臣,。
母孙二人,更相为命,。
6、乌鸟私情,。
臣之辛苦,非独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所见明知,,。
7、臣,死当结草。
8、三五之夜,明月半墙,,风移影动,。
9、屈平疾王听之不也,,,,故忧愁幽思而作《离骚》。
10、,忠而被谤,能无怨乎?11、其文约,其辞微,其志洁,其行廉,,。
其志洁,。
其行廉,。
12、举世混浊而我独清,,是以见放。
13、人生自古谁无死?。
14、问君能有几多愁,。
15、于嗟鸠兮,。
于嗟女兮,。
士之耽兮,。
女之耽兮,。
16、女也不爽,。
,二三其德。
17、三岁为妇,靡室劳矣。
,。
18、总角之宴,。
,不思其反。
反是不思,亦已焉哉。
24、仰观宇宙之大,,,,信可乐也。
25、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
或取诸怀抱,;或因寄所托,。
26、及其所之既倦,,感慨系之矣。
27、固知一死生为虚诞,。
后之视今,。
悲夫!28、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五十而知天命,,,不逾矩。
”29、朽木不可雕也,!30、始吾于人也,;今吾于人也,。
31、不义而富且贵,。
32、君子喻于义,。
33、己所不欲,。
34、己欲立而立人,。
35、知者不惑,,。
36、君子坦荡荡,。
必修四名句默写集锦2011-61、大江东去,,。
,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乱石穿空,,。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雄姿英发。
,谈笑间,。
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
人生如梦,。
元嘉草草,,。
四十三年,望中犹记,。
可堪回首,佛(bi)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
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3、六国破灭,非兵不利,,。
4、然则诸侯之地有限,,,侵之愈急。
5、古人云:“以地事秦,,,火不灭。
”此言得之。
6、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战败而亡,。
7、向使三国各爱其地,,,,则胜负之数,,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必修三必修四默写必修三1、不幸吕师孟构恶于前,_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 。
2、穷饿无聊,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__。
3、死而死矣,________,层见错出,________ 。
______ ,______ !4、所谓誓不与贼具生,____________ ,__________。
5、生无以救国难,______________ 。
(《指南录后序》)6、而五人生于编伍之间,素不闻诗书之训,______ ,______ ,亦曷故哉?7、故余与同社诸君子,____________ ,而为之记,________,________ 。
8、大阉之乱,__________ ,四海之大,______ ?(《五人墓碑记》)9、扈江离与辟芷兮,__________。
__________ ,恐年岁之不吾与。
10、日月忽其不淹兮,__________ 。
__________ ,恐美人之迟暮。
(《离骚》)11、若舍郑以为东道主,__________ ,__________ ,君亦无所害。
12、________,不仁;________ ,不知;________ ,不武。
(《烛之武退秦师》)13、臣闻求木之长者,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必积其德义。
14、不念居安思危,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斯亦伐根以求木茂, ______________。
15、君人者,__________ ,____________ ;将有作,____________ ;念高危,__________ ;惧满溢,__________ ;乐盘游,__________ ;忧懈怠,__________ ;虑壅蔽,__________ ;想谗邪,__________ ;恩所加,__________ ;罚所及,__________ 。
16、总此十思,__________ ,简能而任之,________,则智者尽其谋,______ ,仁者播其惠,___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__ ,可以尽豫游之乐,__________,________,不言而化。
(《谏太宗十思疏》)17、顾吾念之,强秦之所以不敢加兵于赵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
吾所以为此者,______________ 。
(《廉颇蔺相如列传》)18、大行不顾细谨,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何辞为。
19、日月忽其不淹兮,____________。
惟草木之零落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汩余若将不及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长太息以掩涕兮,。
22、亦余心之所善兮,。
23、路曼曼其修远兮,。
24、人君当神器之重,居域中之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斯亦伐根以求木茂,__________________。
25、有善始者实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6、竭诚则吴越为一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7、怨不在大,可畏唯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8、项庄舞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9、《指南录后序》命名的由来是:“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0、呜呼!死生,_______________。
死而死矣,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 ,痛何如哉!31、嗟乎!大阉之乱, 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有几人欤?而五人生于编伍之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 ,亦曷故哉?32、由是观之,则今之高爵显位,_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 ,而又有剪发杜门,_______________ ,其辱人贱行,__________ ,__________ ?33、不然,令五人者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则_______________,安能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故余与同社诸君子哀斯墓之徒有其石也,而为之记,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
34、《烛之武退秦师》一文中表明晋文公不愿向秦军进攻的原因的句子是:“不可。
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吾其还也。
35、源不深而望流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虽在下愚,知其不可,而况于明哲乎!36、凡百元首,承天景命,莫不殷优而道著,功成而德衰,__________,_________。
37、夫在殷忧,_______________ ;既得志,_______________ 。
竭诚则吴越为一体,____________________。
必修四1. ①求!无乃尔是过与?夫颛臾,昔者先王以为东蒙主,且在邦域之中矣,。
何以伐为?②求!周任有言曰:“,。
”危而不持,颠而不扶,?且尔言过矣。
,,是谁之过与?③丘也闻有国有家者,,。
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
夫如是,故远人不服,,既来之,。
今由与求也,相夫子,远人不服,而不能来也,,而不能守也,而谋动干戈于邦内。
吾恐季孙之忧,不在颛臾,。
2. ①王好战,请以战喻。
填然鼓之,兵刃既接,,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
,则何如?②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
,鱼鳖不可胜食也。
,材木不可胜用也。
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
,王道之始也。
③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
,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
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
,,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七十者衣帛食肉,,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④“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人死,则曰:‘非我也,岁也。
’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
’,。
”3. ①言之无文,。
(《左传》)②笔落惊风雨,。
(杜甫《寄李十二白二十韵》)4、①西当太白有鸟道,可以横绝峨眉颠。
地崩山摧壮士死,。
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
黄鹤之飞尚不得过,。
②青泥何盘盘,百步九折萦岩峦。
扪参历井仰胁息,。
问君西游何时还?畏途巉岩不可攀。
,雄飞雌从绕林间。
③,枯松倒挂倚绝壁。
飞湍瀑流争喧豗,。
其险也若此,嗟尔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剑阁峥嵘而崔嵬,,。
5.①风急天高猿啸哀,。
,不尽长江滚滚来。
②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潦倒新停浊酒杯。
6.①醉不成欢惨将别,。
忽闻水上琵琶声,。
②千呼万唤始出来,。
转轴拨弦三两声,。
③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
,。
④冰泉冷涩弦凝绝,。
,此时无声胜有声。
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
曲终收拨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
东船西舫悄无言,。
⑤五陵年少争缠头,一曲红绡不知数。
,血色罗裙翻酒污。
⑥去来江口守空船,。
夜深忽梦少年事,。
⑦我闻琵琶已叹息,又闻此语重唧唧。
,?⑧凄凄不似向前声,。
座中泣下谁最多,。
7.①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
②沧海月明珠有泪,。
此情可待成追忆,。
8.①?往事知多少。
小楼昨夜又东风,。
②,只是朱颜改。
问君能有几多愁?。
9.①,罗幕轻寒,燕子双飞去。
明月不谙离恨苦,。
②,独上高楼,。
,山长水阔知何处。
10.今宵酒醒何处,、。
11.①寻寻觅觅,冷泠清清,。
②这次第,?12.①襟三江而带五湖,。
物华天宝,;人杰地灵,。
②时维九月,序属三秋。
,。
③云销雨霁,彩彻区明。
,。
,响穷彭蠡之滨;,声断衡阳之浦。
④关山难越,;,尽是他乡之客。
⑤老当益壮,;穷且益坚,。
⑥槛外长江空自流。
13.①其触于物也,纵纵铮铮,。
又如赴敌之兵,,不闻号令,但闻人马之行声。
②盖夫秋之为状也:其色惨淡,;,天高日晶;,砭人肌骨;其意萧条,。
故其为声也,凄凄切切,呼号愤发。
,佳木葱茏而可悦。
草拂之而色变,木遭之而叶脱。
其所以摧败零落者,。
③商,伤也,;夷,戮也,。
④宜其渥然丹者为槁木,。
14.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
,。
15.树欲静而风不止,。
参考答案1.①是社稷之臣也②陈力就列;不能者止;则将焉用彼相矣;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③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则修文德以来之;则安之;邦分崩离析;而在萧墙之内也2.①弃甲曳兵而走;以五十步笑百步② 数罟不入洿池;斧斤以时入山林;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养生丧死无憾③鸡豚狗彘之畜;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黎民不饥不寒④涂有饿莩而不知发;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3①.行而不远②诗成泣鬼神4。
①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猿猱欲度愁攀援②以手抚膺坐长叹;但见悲鸟号古木③连峰去天不盈尺;砯崖转石万壑雷;一夫当关,万夫莫开5.①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艰难苦恨繁霜鬓6.①别时茫茫江浸月;主人忘归客不发②犹抱琵琶半遮面;未成曲调先有情③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④凝绝不通声暂歇;别有幽愁暗恨生;唯见江心秋月白⑤钿头云篦击节碎⑥绕船月明江水寒;梦啼妆泪红阑干⑦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⑧满座重闻皆掩泣;江州司马青衫湿7.①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②蓝田日暖玉生烟;只是当时已惘然8.①春花秋月何时了;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②雕阑玉砌应犹在;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9.槛菊愁烟兰泣露;斜光到晓穿朱户;昨夜西风凋碧树;望尽天涯路;欲寄彩笺兼尺素10.①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竟无语凝噎;暮霭沉沉楚天阔②多情自古伤离别;杨柳岸、晓风残月;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11.①凄凄惨惨戚戚;三杯两盏淡酒;却是旧时相识②满地黄花堆积;梧桐更兼细雨;怎一个愁字了得12.①控蛮荆而引瓯越;龙光射牛斗之墟;徐孺下陈蕃之榻②胜友如云;高朋满座③潦水尽而寒潭清;烟光凝而暮山紫④层台耸翠;飞阁翔丹;鹤汀凫渚;列冈峦之体势⑤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渔舟唱晚;雁阵惊寒⑥谁悲失路之人;萍水相逢⑦宁移白首之心;不坠青云之志⑧东隅已逝;桑榆非晚⑨画栋朝飞南浦云;珠帘暮卷西山雨;闲云潭影日悠悠;槛外长江空自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