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语文寒假作业【专题02】识记现代汉语字形(学)
2019届高考语文:专题02-识记现代汉语字形(含答案)

【2019年高考命题预测】(一)2018年高考考查特点:本专题主要考查“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常用规范汉字”。
2018年《考试大纲》规定: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常用规范汉字。
能力层级为A,识记。
“现代汉字”指现代汉语用字,是目前所通行的汉字的规范形式,以国家语言工作委员会和国家教育委员会联合公布的《现代汉语常用字表》为主。
所谓“现代常用规范汉字”,是指现代汉语目前所通行的汉字的规范书写形式,明确要求高考不考查冷僻、繁难字。
正确“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规范常用汉字”,即能够区分并书写形近字、音近字,不写错字、别字、繁体字、已经淘汰的异体字、不规范的简化字,这是汉语书面运用最基本的能力。
(二)2019年命题预测及备考措施:预测2019年,汉字考查在试卷上主要体现在第Ⅰ卷的选择题。
课标卷自从作文加入“错别字”扣分一项就没再考核,天津卷一直考核,今年字音和字形综合考核,北京卷和字音同时考核,在具体的阅读文段中体现,浙江卷是在句子中找错别字。
【2018年高考考点定位】从近几年考题看,“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常用规范汉字”是必考内容。
该考点的考查规律如下:1.考查形式灵活。
从近几年考查形式看,主要设置客观单选题,辨析字形正误,个别题在语言运用综合改错中出现;有时单考字形,有时结合字音考查;有时对二字、三字、熟语等进行辨析,有时也以句子为语言材料辨识句中错别字。
当然,高考命题也通过语言运用题、填空题(如名句名篇默写)、作文等主观题考查正确书写的能力。
2.题干要求基本稳定。
常见的题干要求形式有:“没有错别字的一组”,而“有错别字的一组”“有两个错别字的一组”则一般不出现。
为了增强考查的客观性、公平性,题干一般采用“没有错别字的一组”。
3.考查范围明确。
《考试说明》中“现代”二字明确说明不考古汉语中的通假字、异体字等特殊字形,而是以3500个常用字和1000个次常用字为主,考查常见字、常用字、常混字,一般不会超出此范围。
如超出此范围,一般也是课本上出现的字形。
高中语文:识记现代汉字的字形

高中语文:识记现代汉字的字形1.考查范围:现代常用规范汉字。
“现代”二字说明不会涉及古汉语中的通假字、异体字和繁体字等特殊字形。
“常用”二字限定了考查范围不会超出2 500个常用字和1 000个次常用字,“规范”二字是指明文规定的书写标准。
2.考查对象:指“现代常用规范汉字”中的同音字,形近字和同音形近字,一般不会涉及生偏的难认字。
题型一形近字例1、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迁徙准星秤鬼鬼崇崇磨刀不误砍柴工B.妥帖渡难关病入膏盲男儿有泪不轻弹C.神祗唱双簧脍炙人口拿着鸡毛当令箭D.爆料爆冷门蛊惑人心宰相肚里能撑船【解析】A项中“鬼鬼崇崇”应写为“鬼鬼祟祟”,祟,指鬼神带来的灾害,比喻不光明正大的样子。
B项中“病入膏盲”应写为“病入膏肓”,“盲”形旁为“目”,与眼睛有关,“肓”字形旁为“月”,与肢体有关,“肓”指古代医学所说的心脏和膈膜之间,药力达不到的地方。
C项“神祗”应写作“神祇”。
“祗”读作zhī,敬重而有礼貌;“祇”读作qí,地神。
【答案】D【提分秘籍】汉字中有许多形近字,并且这些形近字绝大部分是因形声字而形近,但也有一些不是因形声字而形近,是纯粹的一种形近字。
形近字还与同音字等结合紧密。
考查时经常把形声字和同音字放在一起来考查对汉字的正确书写能力。
1.以义辨形如“及”和“急”,发音相同,“及”有“达到、赶上、比得上”等意思,还可以作连词,而“急”有“急躁、急促、紧迫、气恼”等意思,所以前者用于“来得及”“由表及里”等词语;后者用于“急忙”“急功近利”“病急乱投医”等词语。
2.以细微差别辨字如“奥”与“粤”、“荼”与“茶”、“胄”与“胃”等字。
3.根据语境辨形如“化妆”意为修饰容貌使美丽,“化装”的意思一是假扮,二是为了演出的需要,演员装扮成特定的角色。
解答辨识字形题要综合运用汉字的有关知识,将字音、字形、字义联系起来识别。
【举一反三】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渲染候补霎时不落言筌B.端详肆业坐镇怨天尤人C.国粹吞筮神采要言不烦D.盅惑钟磬青睐惹是生非【解析】B项,肆—肄;C项,筮—噬;D项,盅—蛊。
高三寒假作业 专题02 识记现代汉语字形学 试题

卜人入州八九几市潮王学校〔寒假总发动〕2021年高三语文寒假作业专题02识记现代汉语字形〔学〕一、重点概述高考考察错字的重点是四类字。
1.因同音形近而误的。
如“国籍〞误为“藉〞;“嬴政〞误为“赢〞。
2.因音同而错3.因形近而错4.成语中的别字也是重点之一。
望文生义而致误。
一些词语,尤其是成语中的字,假设不理解其来源和意义,或者把词语中的固定字随意变更,就会导致字形错误,如“祸福予一共〞应为“祸福与一共〞;“一言即出〞应为“一言既出〞。
字形考察对象主要是“三常字〞〔常见字、常用字、常混字〕,特别是其中的“常混字〞〔因音近、形近、义近或者音义相近而相混淆致误的常见常用字〕。
5.意思相近而致误。
因为意义比较接近,所以这类字判别起来难度很大。
如“船仓〞中的“仓〞应为“舱〞。
二、方法指1.抓住构造,根据造字辨析汉字是表意文字,辨析字形时,可通过分析造字法,来体会相关汉字的文化内涵,从而较为准确地判断字形的正误。
如“既〞和“即〞两字,左边的部首一样,指盛食物的器皿,但“既〞字是“人已吃了饭走了〞之意,可引申为“已经、完了、终了〞等意思;而“即〞那么是“人来吃饭〞之意,引申为“走近、靠近〞等意思。
因此,“既往不咎〞中的“既〞便不能写成“即〞,而“假设即假设离〞、“可望而不可即〞中的“即〞也不能写成“既〞。
2.抓住字义,根据意义辨析“以义为纲,据义别形〞是辨析汉字字形的关键,我们可以据此来辨析。
如“再接再厉〞,本是指两鸡相斗,嘴啄秃了,就在石头上磨,把嘴磨尖了再去啄。
古时“砺〞写作“厉〞,有“磨刀石〞的意思,因此不能写成“再接再励〞。
再如“贪赃枉法〞,其意是HY受贿,违背法纪,其中“赃〞字,是“贝〞字旁,与财物有关,因为古代曾用贝壳作货币,写成“脏〞、“桩〞等都是错的。
3.抓住用法,根据词性辨析由于汉字的字形与词的用法关系亲密,所以弄清相关汉字所在词语中的词性,也可判断字形的正误。
如“各行其是〞,其中的“是〞为意动用法,有“认为正确〞之意,不能写成“事〞。
高三语文寒假作业【专题02】识记现代汉语字形(背)

(寒假总动员)2015年高三语文寒假作业专题02 识记现代汉语字形(背)必背要词一、字音粗糙 cāo 嘈杂 cáo 搽粉 chá刹那 chà谄媚 chǎn 忏悔 chàn场院 cháng 一场雨 cháng 现场chǎng 风驰电掣 châ瞠目结舌 chēng .惩创 chãng chuāng 鞭笞 chī整饬 chì炽热 chì不啻 chì叱咤风云 chì zhà忧心忡忡 chōng憧憬 chōng 踌躇 chóu chú惆怅 chóu chàng二、近义词辨析1.辨正:辨明是非,纠正谬误。
如“辨正发音”,可写作“辩正”。
辨证:辨析考证,如“经学者多方辨证”。
亦为中医术语,“辨证医治”。
辩证:哲学术语,如“辩证唯物主义”。
亦同“辨证”第一义。
2.哺养:喂养,使长大。
抚养:抚育、照料并教养。
3.不力:不尽力。
如“措施不力”。
不利:没好处,不顺利,如“出师不利”。
4.不至[不至于]:不会达到某种程度,如“决不至于不知道”。
不致[不致于]:不会引发某种后果,如“决不致犯错误”。
5.苍茫:多指夜色、水域、大地等旷远、迷茫。
引申为模糊不清。
苍莽:多指树林、山岭、大地等广阔无边。
引申为意境心胸开阔。
必背佳句1.言必信,行必果。
《论语.子路》2.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垒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老子》3.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老子》4.天网恢恢,疏而不漏。
《老子》5.其身正,不令则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论语》6.知人者知,自知者明。
《老子》7.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论语》8.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论语》9.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论语》10.智者乐水,仁者乐山;智者动,仁者静。
《论语》必背美文只要你不拒绝●段正山冬天用严酷拒绝怯懦的犹豫,却用热情迎接勇敢的拥抱,躲进温暖的小屋祈盼春天的温情,一定无法品味到冬之深韵。
高考语文专题复习二 识记现代汉字的字形

2008高考语文专题复习二识记现代汉字的字形●考点透视正确识记现代汉字的字形是一项最基本的语文能力,也是历年高考中比较稳定的一道题型,“现代汉字的字形”是指目前所通行的汉字规范化的形式,不包括繁体字和不规范简化字。
高考对字形的考查主要集中在以下三个方面:(1)音近(同)而形近;(2)音近(同)而形别;(3)音异而形近。
尤其要注意四字成语中的别字。
值得注意的是2004年高考,第一次出现了多字成语字形的识别,包括六字成语、七字成语和八字成语,如“有志者事竞(竟)成”。
多字成语包括惯用语在现代汉语词汇中占有一定的数量,复习时,应格外重视。
●名师串讲○知识图解1.正确区分同音字,不混用音同义不同的字。
识记现代汉2.准确辨析形似字,注意字形的细微差别。
字的字形3.书写规范的简化字,不写繁体字和停止使用的异体字。
4.注意两种写法均可的词语,不把另一种写法当成错别字。
○重点讲解高考对这一能力点的要求是识记,考查突出的是一些“常用”词语,能级也不高,通俗的说就是考查错别字的识别能力。
错别字即“错字和别字”,因对本要点的要求是识记,不考书写,所以在高考中更多的是考查对别字的识别能力。
考查的重点是同音字和形似字。
由于现代汉字在读音和形体上有许多相同和近似之处,一些常见的词语中极容易出现别字,如不注意从意义上加以辨析,则很难看出。
(1)同音字。
汉字是表意字,不是表音字,相同读音的字在意义上是不同的。
如不注意字义的辨析则很容易写同音别字。
例如把“仗义执言”误写成“仗义直言”,把“毕竟”误写成“必竟”,“首屈一指”误写成“手屈一指”;另外从造字法看,汉字中相当一部分是形声字,声旁相同,形旁不同,这样的字不仅音同,而且形近,极容易造成错别字。
如把“寒暄”误写成“寒喧”,把“凛冽”误写成“凛洌”,把“高粱”误写成“高梁”。
(2)形似字。
汉字是音形义三位一体。
中间不仅有许多同音字,而且有很多形近的字,不注意辨别,也极易写错。
如把“草菅人命”误写成“草管人命”,“脍炙人口”误写成“脍灸人口”,“病人膏肓”误写成“病人膏盲”,“如火如荼”误写成“如火如茶”;更有一些字不仅形似,而且音同或音近,如把“诋毁”误写成“抵毁”,把“望风披靡”误写成“望风披糜”。
高三语文教案-专项知识讲解:识记现代汉字的字形2 精品

第2节识记现代汉字的字形【答题指导】“现代汉字的字形”是指现代汉语目前所通行的汉字的规范书写形式。
正确“识记现代汉字的字形”,主要表现在区分形近字、音近字,不写错字、别字、繁体字、已经淘汰的异体字、不规范的简化字、连笔字等方面,这是汉语书面运用最基本的能力,也是考生必须具备的基本能力。
本能力点的考查,主要以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和国家教育委员会1988年1月26日联合公布的《现代汉语常用字表》中2500个常用字和1000个次常用字为主。
超出这个范围的,一般是教材上经常出现的、或是日常交际时经常使用的汉字。
仔细分析近年的高考试题,我们就可以看出本能力点的考查有以下趋势:从考查内容上看,本能力点命题的基本规律是:近年内已考过的字不再考及,所考之字基本上是教材上出现过的。
熟语(包括成语)中错别字的辨识占有较大的比重,考查的热点是易混错字。
那些教材上虽然出现过,但使用率不高的字,高考基本不予考查。
汉字队伍庞大,形体复杂,语言环境富于变化,考查角度多种多样,要正确识记其字形,避免写错别字,需抓好以下六个方面:①掌握书写规则。
每个汉字都有固定的笔画,既不能多,又不能少,也不能错。
牢记汉字笔画,掌握笔画书写顺序,熟悉偏旁部首的位置,能提高笔画安排的准确性和书写速度,防止错别字的产生。
②比较细微差别。
避免写错别字的基本方法是仔细辨析形似字,即在弄清字义的基础上,仔细比较,反复辨认形体上的细微差别,掌握它们的不同写法和用法,如“戊、戌、戍、戎和戒”等字。
③联系具体语境。
联系语境,准确理解字词的含义是避免和纠正因同音、近音代替而造成别字的重要方法。
如:名列前茅,“茅”不能写成“矛”,为什么?这个成语比喻名次排列在前面(前茅:春秋时代楚国行军,有人拿着茅草当旗子走在队伍的前面),并不是指名次排列在“矛”的前部。
④分析字形结构。
在汉字中,形声字所占的比重最大,通过对形声字形旁、声旁的分析,或者根据偏旁归类识记,或者利用声旁区别形近字,从而避免少写错别字。
高考语文专题复习二 识记现代汉字的字形

2008高考语文专题复习二识记现代汉字的字形●考点透视正确识记现代汉字的字形是一项最基本的语文能力,也是历年高考中比较稳定的一道题型,“现代汉字的字形”是指目前所通行的汉字规范化的形式,不包括繁体字和不规范简化字。
高考对字形的考查主要集中在以下三个方面:(1)音近(同)而形近;(2)音近(同)而形别;(3)音异而形近。
尤其要注意四字成语中的别字。
值得注意的是2004年高考,第一次出现了多字成语字形的识别,包括六字成语、七字成语和八字成语,如“有志者事竞(竟)成”。
多字成语包括惯用语在现代汉语词汇中占有一定的数量,复习时,应格外重视。
●名师串讲○知识图解1.正确区分同音字,不混用音同义不同的字。
识记现代汉2.准确辨析形似字,注意字形的细微差别。
字的字形3.书写规范的简化字,不写繁体字和停止使用的异体字。
4.注意两种写法均可的词语,不把另一种写法当成错别字。
○重点讲解高考对这一能力点的要求是识记,考查突出的是一些“常用”词语,能级也不高,通俗的说就是考查错别字的识别能力。
错别字即“错字和别字”,因对本要点的要求是识记,不考书写,所以在高考中更多的是考查对别字的识别能力。
考查的重点是同音字和形似字。
由于现代汉字在读音和形体上有许多相同和近似之处,一些常见的词语中极容易出现别字,如不注意从意义上加以辨析,则很难看出。
(1)同音字。
汉字是表意字,不是表音字,相同读音的字在意义上是不同的。
如不注意字义的辨析则很容易写同音别字。
例如把“仗义执言”误写成“仗义直言”,把“毕竟”误写成“必竟”,“首屈一指”误写成“手屈一指”;另外从造字法看,汉字中相当一部分是形声字,声旁相同,形旁不同,这样的字不仅音同,而且形近,极容易造成错别字。
如把“寒暄”误写成“寒喧”,把“凛冽”误写成“凛洌”,把“高粱”误写成“高梁”。
(2)形似字。
汉字是音形义三位一体。
中间不仅有许多同音字,而且有很多形近的字,不注意辨别,也极易写错。
如把“草菅人命”误写成“草管人命”,“脍炙人口”误写成“脍灸人口”,“病人膏肓”误写成“病人膏盲”,“如火如荼”误写成“如火如茶”;更有一些字不仅形似,而且音同或音近,如把“诋毁”误写成“抵毁”,把“望风披靡”误写成“望风披糜”。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专题02 识记现代汉字的字形(教学案)(含解析)

专题02 识记现代汉字的字形(1)考查主要设置客观单选题型辨析字形正误,个别省市卷也通过汉字填空、结合字音考查字形;当然,简答表述、名句名篇默写等主观题也是在考查汉字正确书写的能力。
(2)考查汉字的语境可以是词语、熟语,也可以是句子、段落。
一般不考错字,考查题目不涉及汉字的造字类型、构造形式、笔画数量、书写顺序等内容。
(3)考查的范围是“现代常用规范汉字”,即常见字、常用字、常混字,一般不会超出此范围。
如果超出此范围,一般也是课本上出现的字。
那些在古代汉语中使用,而在现代汉语中已不常使用的汉字不在考查范围之内。
一、读音相同或相近导致的书写错误汉字中有很多读音相同的字,极易导致书写错误。
例如“贡品”与“供品”、“法制”与“法治”,这两组词由于读音相同,在实际运用中极易张冠李戴,导致失误。
另一种误用情况也必须引起注意,即由于读音相同造成事实上的生造词语,这种情况高考中也多次出现。
如把“部署”写成“布署”,把“迫不及待”写成“迫不急待”,把“殴打”写成“欧打”等。
【方法技巧】辨析字形的技巧很多,在解答字形题时,只有将其综合运用,才能得到比较准确的答案。
本考查角度介绍两种,可参照其它识记技巧。
(1)语境判断法根据不同语境辨识字形是一种常用的方法。
例如:“化妆”意为用脂粉等使容貌美丽。
“化装”意为假扮或演员为了适应角色而修饰容貌。
在“他俩为了迷惑敌人,化装成夫妻”中,就不能用“化妆”,因为“化装”才有假扮的意思。
(2)同音归类法高考字形考查以同音、近音字作为重点,复习时我们可以将考查频率高的一些同音、近音字归类记忆。
如“屈”和“曲”,相关的词语有“委屈”“委曲求全”“卑躬屈膝” “屈指可数”“曲意逢迎”等,将其归类放在一起辨析,效果不错。
再如“手”与“首”,相关的词语有“额手称庆” “首屈一指”等,通过比较,联系语义,就容易区分了。
二、形体或形旁相近导致的书写错误很多汉字的笔画非常相似,有的甚至只是宽窄的区别,如果不加注意,很容易造成误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寒假总动员)2015年高三语文寒假作业专题02 识记现代汉语字形(学)
一、重点概述
高考考查错字的重点是四类字。
1.因同音形近而误的。
如“国籍”误为“藉”;“嬴政”误为“赢”。
2.因音同而错的。
如“滥竽充数”误为“芋”,“提纲”误为“题”。
一些音同音近字往往成为命题人考查字形的焦点。
如“精络”应为“经络”。
3.因形近而错的。
如“如火如荼”误为“茶”;“草菅人命”误为“管”;“针砭时弊”误为“贬”;“铤而走险”误为“挺”;“相形见绌”误为“拙”。
因为形似,所以往往为命题人的设伏点所迷惑。
如“娇健”中的“娇”应为“矫”;“磬竹难书”中的“磬”应为“罄”。
4.成语中的别字也是重点之一。
望文生义而致误。
一些词语,尤其是成语中的字,如果不了解其来源和意义,或把词语中的固定字随意变更,就会导致字形错误,如“祸福予共”应为“祸福与共”;“一言即出”应为“一言既出”。
字形考查对象主要是“三常字”(常见字、常用字、常混字),特别是其中的“常混字”(因音近、形近、义近或音义相近而相混淆致误的常见常用字)。
5.意思相近而致误。
因为意义比较接近,所以这类字判别起来难度很大。
如“船仓”中的“仓”应为“舱”。
二、方法指津
1.抓住构造,根据造字辨析
汉字是表意文字,辨析字形时,可通过分析造字法,来体会相关汉字的文化内涵,从而较为准确地判断字形的正误。
如“既”和“即”两字,左边的部首相同,指盛食物的器皿,但“既”字是“人已吃了饭走了”之意,可引申为“已经、完了、终了”等意思;而“即”则是“人来吃饭”之意,引申为“走近、靠近”等意思。
因此,“既往不咎”中的“既”便不能写成“即”,而“若即若离”、“可望而不可即”中的“即”也不能写成“既”。
2.抓住字义,根据意义辨析
“以义为纲,据义别形”是辨析汉字字形的关键,我们可以据此来辨析。
如“再接再厉”,本是指两鸡相斗,嘴啄秃了,就在石头上磨,把嘴磨尖了再去啄。
古时“砺”写作“厉”,有“磨刀石”的意思,因而不能写成“再接再励”。
再如“贪赃枉法”,其意是贪污受贿,违反法纪,其中“赃”字,是“贝”字旁,与财物有关,因为古代曾用贝壳作货币,写成“脏”、“桩”等都是错的。
3.抓住用法,根据词性辨析
由于汉字的字形与词的用法关系密切,所以弄清相关汉字所在词语中的词性,也可判断字形的正误。
如“各行其是”,其中的“是”为意动用法,有“认为正确”之意,不能写成“事”。
再如“纷至沓来”,其中的“纷”与“沓”都是形容词,分别修饰动词“至”“来”,由此,写成“纷至踏来”则是错误的。
4.抓住结构,根据对应辨析
汉语中很多成语在结构上是并列关系,也就是说相应位置上的语素意义相同、相应或相反,于是,我
们就可以根据这一特点来辨析字形的正误了。
如“名门望族”,“名”、“望”意思相同,都指“有名望的家族”,因而不能写成“名门旺族”。
再如“沽名钓誉”,写成“沽明钓誉”便错了,因为“明”和“誉”在此没有关系,应该是“名”、“誉”。
5.抓住典故,根据来源辨析
汉语中很多熟语都是由古汉语中的神话传说、寓言故事或典故演化而来的,因此,辨析字形时,如果了解一些熟语的来源及相关的传说,那是有很大的帮助的。
如“班门弄斧”,它来源于“在鲁班门前摆弄斧子”这一传说,所以其中的“班”不能误写成“搬”等。
6.抓住偏旁,根据形旁辨析
汉字中有一些联绵词,便可根据这两个字的形旁相同的特点,采用形旁对比法来推断字形的正误。
如“憔悴”不能写成“憔瘁”,“彷徨”不能写成“彷皇”,“伎俩”不能写成“技俩”,等等。
而对声旁相同的形近字来说,辨析字形最好采用形旁意义分析法,通过分析相关字的形旁意义来推断字形的正误。
如“虎视眈眈”,其中的“眈眈”最容易误写成“耽耽”,辨析时可分析“视”应该用“眼睛”,而不是“耳朵”,这样自然就可准确辨析了。
7.抓住语境,根据情景辨析
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用字也是有不同的,因此要注意根据字词适用的对象,采用变通法,即通过找同义词语或相似语境来辨析字形。
如“惹是生非”可变通为“招惹是非”,“无事生非”可变通为“没事找事”,如此则可以推断“惹事生非”、“无是生非”中的“事”、“是”都是错误的。
再如“感情不和”可变通为“感情不和谐”,“性格不合”可变通为“性格合不来”,于是可判断“感情不合”、“性格不和”中的“合”、“和”均是误写了。
三、复习建议
1.博闻强识
①博闻,即平时加强识记,尽力拓宽知识面,扩大阅读量,积累词汇,丰富词汇量。
1996年高考题中出现的“鸠占雀(鹊)巢”,很多考生在平时对“雀巢咖啡”耳熟能详,却不知道“鸠~”这个成语,当然也就难以判断它的正误了。
这就要求我们平时做语文学习的有心人。
②强识,对汉字字形的识记要化大力气。
对那些形近字、音近字、义近字等尤其要仔细区别。
需要向大家提醒一下,不要同义异形词语中的字当作别字。
如:翔实——详实,词——辞不达意,攀缘——攀援。
有很多考生因为只熟悉后者写法,因而导致判断上的失误。
2.加强练习
没有一定的练习量是不行的,希望大家通过做一些练习题来达到复习巩固知识的目的。
为此,我们翻印了部分练习。
3.学会区别同音字
例如:“娇”的义项有(1)柔嫩、美丽可爱。
(2)娇气。
(3)过度爱护。
组成词语中有“~纵”、“~贵”、“~生惯养”等。
“骄”的义项有(1)骄傲。
(2)猛烈。
组成词语中有“~横”、“~衿”、“~阳”等。
4.学会以音辨形。
例如:“翔”(xi‚ng)是“盘旋地飞”的意思,“诩”(x“)是“夸耀”的意思。
组成的词有“翔实”、“自诩”。
熟记字音,辨别字形,就不会写错、用错。
5.学会以义辨形。
例如:“密”的义项有①和“稀、疏”相对,有“严密”、“密植”;②关系近、感情好。
有“密友”、“亲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