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小学五年级下册数学
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案(通用15篇)

•••••••••••••••••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案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案(通用15篇)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让教学工作更科学化。
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案,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案1教学目标:1、认识常用的体积单位:立方厘米、立方分米、立方米,在数学活动中建立体积是1立方厘米、1立方分米、1立方米的空间观念。
2、自主探索得出相邻体积单位之间的进率,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
3、培养学习类比能力,从已有知识——面积单位引发思考,初步了解体积单位和面积单位之间的联系与区别。
4、在动手操作、观察比较、质疑反思等活动中,培养团队意识,提升合作精神与质疑能力。
教学重点:初步建立体积是1立方厘米、1立方分米、1立方米的空间观念,能正确应用体积单位估算常见物体的体积。
教学难点:通过探索,自主推算出相邻体积单位间的进率。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体积单位模型、彩泥、魔方等。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引发思考师:上一节课,我们认识了体积,什么是物体的体积?问:体积有大有小,小胖和小巧运用所学知识搭积木、比体积。
哪个体积比较大?(生生交流)师:今天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来探究体积单位(揭示课题:体积单位)。
二、合作学习,探究新知(一)探寻学生已有知识:问:关于体积单位你已经了解了些什么?让我们先相互交流一下!(生生交流)(预设:知道常用体积单位有立方厘米、立方分米、立方米,并会用字母表示)【设计意图:教学是从学生原有的基础和经验出发的,了解学生已知的,分析他们未知的,有针对性地设计教学,才能构建高效课堂】(二)建立1cm3、1dm3、1m3的空间观念1、建立1立方厘米的空间观念:(1)初步感知1cm3有多大:问:让我们先畅所欲言,你认为1cm3有多大?哪些物体接近1 cm3?(课件展示)【设计意图:“你认为1cm3有多大?”引导学生用自己的方式表达自己心中1立方厘米的大小,或用身边的物体参照、或用手势比划,或对或错,形式不一的表达方式,更激发了学生探究的热情——究竟1立方厘米有多大。
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教材分析

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教材分析(一二单元)一、倍数和因数单元教材分析本单元教材的内容由《倍数、因数》《2、3、5的倍数特征》《合数、质数》组成。
在本单元后安排有数学文化《陈景润与哥德巴赫猜想》。
本单元内容这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整数的四则运算的基础进一步学习正整数的性质,为分数的学习做好准备。
本单元教材的编写我们注意了教育性与趣味性的结合、活动性的探究性的结合、关联性和启发性的结合,具体表现如下:1. 教育性和趣味性相结合。
(如本单元的主题图)2. 活动性和探究性相结合。
数学学习是学生“做数学”的过程,本单元注意让学生在“做数学“的活动中学数学。
学习“3的倍数特征”,不是直接告之3的倍数特征,只让学生进行验证,而是通过先做“数学实验”来找出 3 的倍数的规律,再用是3的倍数的数对发现的规律进行验证,这样学生学习3的倍数特征的过程是学生从事数学活动的过程,是进行数学探究的过程。
3. 关联性和启发性相结合。
如倍数、因数概念是通过队列中的两个正整数的乘法关系来学习的,这是学生已有的数学经验。
(如第2页例1)单元教学建议:1. 注意充分发挥主题图的作用2. 注意教学活动的趣味性3. 注意有效地引导学生进行观察和思考4. 注意加强数学实验等数学活动的教学。
倍数、因数教学单元主题图时,要通过引导学生提问题,让学生发现其中的正整数存在某种关系(倍数、因数关系),从而产生认知需求,为学习本单元作好心理准备和知识准备,同时让学生知道我国古代数学的辉煌成就。
教材一开始给出了自然数的描述性定义,同时指出了本单元数的范围,教学时应予以充分注意。
两个例题的作用是,第2页例1是教学倍数、因数的概念和在1~100的自然数中,找出某个自然数的所有因数;第3页例2是教学在1~100的自然数中,能找出10以内某个自然数的所有倍数。
例1不但引出了倍数和因数的概念,还蕴藏了求倍数、因数的方法,“倍”与“倍数”这两个容易混淆的概念,要通过“试一试”加之区分。
新人教版小学5五年级数学下册优秀教案【全册】

1 数与代数 2 空间与图形 3 观察物体与统计
1
第一单元 单元备课
一、本单元教学内容: 单元教学内容:观察物体(三) 本单元属于“空间与图形”领域的教学内容,使学生通
过观察简单物体,能初步体会从不同的角度观察物体看到的 形状可能是不一样的,并能辨认从正面、侧面、上面观察的 物体的形状,培养学生的初步的空间观念。教材以学生的实 践活动为主线,通过观察身边的简单物体,使学生经历“观 察实物—初步感知—形成表象”的过程,从而体会到从不同 角度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可能是不同的,使学生初步认识 整体和局部、立体与平面之间的关系。由于本单元有大量的 观察和拼搭等活动,所以除教具外,最好每个学生都准备一 套相应的学具。可以结合实际,指导学生自制学具。只有在 活动的过程中,学生才能真正经历观察、想像、猜测、分析 和推理等过程,学生的空间想像力和思维能力才能得以锻 炼,空间观念才能得到发展。因此,教师要切实组织好学生 的课堂活动,要让所有的学生都真正地、实实在在地进行观 察和操作。注意不要让教师的演示或少数学生的活动和回答 来代替每一位学生的亲自动手、亲自体验和亲自思考。并应 鼓励学生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与同伴交流自己的想法,在 交流中理清思路,互相启发。 二、本单元教学目标
新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 全册 教案 (新教材 )
特别说明: 本教案为最新人教版教材 (新版) 配 套教案,各单元教学内容如下:
第 1 单元 观察物体(三) 第 2 单元 因数与倍数 第 3 单元 长方体和正方体
探索图形 第 4 单元 分数的意义和性质 第 5 单元 图形的运动(三) 第 6 单元 分数的加法和减法
师:同学们都喜欢玩积木吗?下面我们来玩一个搭积木的 游戏。请用手中的 4 块积木搭一个你喜欢的形状。谁来展示一 下你的摆法?
新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第3单元体积和体积单位

下面的洗衣机、影碟机和手机, 哪个所占的空间大?
洗衣机所占的空间大。
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叫做物体的体积。
上面三个物体,哪个体积最大? 哪个体积最小?
洗衣机所占的空间最大, 手机所占的空间最小。
需怎体要样体统比积一较的的下大体面小积两呢单个?位长来方测量。
9个
8个
一样大
常用的体积单位有:
提示:(6-2)×(5-2)×(4-2)=24(个)
复习长方体和正方体
一、建构知识网络
长方形 正方形
等边三角形 按边分 等腰三角形
平面图形
三角形
一般三角形 锐角三角形
按角分 直角角三角形
平行四边形
钝角三角形
等腰梯形
梯形 组合图形
直角梯形 一般梯形
正方体 立体图形
长方体
……
二、 注重知识的承接,回顾所学平面图形的特征、周长和面积公式。
V = sh
返回目录
1.(基础题)在( )里填上适当的单 位名称。
(1)一个 的体积大约是120( 立方)厘。米
(2)一个 (3)一辆
的体积大约是8( 立方)分。米 的体积大约是40( 立)方。米
2.(重点题)计算下面图形的体积。
10×4×6=240( cm)3 9×9×9=729( dm)3
3.(重点题)一个长方体的长、宽、 高分别是8分米、6分米、5分米,这 个长方体的体积是多少立方分米?
(2)正方体的11种展开图。 第一类:中间四连方,两侧各有一个,共6种
图(1)
图(2)
图(3)
图(4)
图(5)
图(6)
第二类:中间三连方,一侧有一个、一侧有二个,共3种
五年级数学下册解决问题练习(部编版)

五年级数学下册解决问题题型整理二、解决问题。
(一)与倍数有关的解决问题。
1. 五年级(一)班同学做广播操,每12 人站一行或者每16人站一行,都正好整行,这个班不到50 人,这个班有多少人?2. 安乐小学五年级一班和五年级二班要完成大扫除任务。
五年级一班来了48 人,五年级二班来了54 人。
如果把两个班的学生分别分成若干小组,要使两个班每个小组的人数相同,每组最多有多少人?3. 有两路公共汽车,3 路6 分钟发一次车,5 路每隔8 分钟发一次车。
3 路和5路的起点站都在一起,它们刚才同时发的车。
这两路公共汽车同时发车以后,至少过多少分钟两路车才第二次同时发车?4. 奥数班王老师把48 本笔记本和36 支笔作奥数比赛的奖品,每样都平均分给每一位获奖同学,而且都正好分完。
你能算出最多有多少个同学获奖?每位同学各分得多少奖品?5. 妈妈从超市买回来 2 千克鸡蛋,总数不到40 个,阳阳 2 个2 个地数或3 个3个地数,都正好数完,你知道这些鸡蛋最多有多少个吗?6. 有一包糖果,无论是平均分给8 个人,还是平均分给10 个人,都剩下 3 块。
这包糖果至少有多少块?7. 实验小学五年级和六年级共有学生495 人,如果这两个年级每个班都45 人,且六年级有 5 个班,那么五年级有多少个班?8. 某班学生人数在100人以内, 列队时, 每排5人,4 人,3 人都刚好多一人, 这班有多少人?9. 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是16,最小公倍数是480,且这两个数的差是16,则这两个数各是多少?10.. 两个数和最大公因数是16,最小公倍数是480,且这两个数的差是16,则这两个数各是多少?11. 一个数用3 除,用4 除,用5 除都余1,这个数最小是多少?12. 李阿姨每 6 天给月季花浇一次水,每8 天给君子兰浇一次水。
她今天给月季和君子兰同时浇了水,至少多少天以后李阿姨再次给这 2 种花同时浇水?13. 五年级(1)、(2)班要完成大扫除任务。
小学五年级的数学下册教学计划

小学五年级的数学下册教学计划小学五年级的数学下册教学计划(精选14篇)光阴的迅速,一眨眼就过去了,新的机遇和挑战向我们走来,该写为自己下阶段的教学工作做一个教学计划了,怎样写教学计划才更能吸引眼球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小学五年级的数学下册教学计划,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小学五年级的数学下册教学计划篇1一、班级情况分析:五年级共X人,大部分学生活泼、好动,学习不太认真,字体书写比较工整,上学期数学期末考试成绩:平均X分,优秀率X%,及格率X%。
学生知识掌握的较好的地方有:基础知识、概念掌握得较牢固。
不足之处:部分学生比较粗心,运用知识不够灵活,口算、计算掌握较好。
二、主要教学目标(一)数与代数1、第二单元因数与倍数因数和倍数是在整除基础上的进一步研究,因此在学生原有知识的基础上建立因数和倍数的概念,关键是使学生理解因数和倍数之间的相互依存关系,同时也是对整除概念的进一步巩固。
在教学设计中通过一些辨析题是学生更透彻的理解概念。
在求一个数的因数和倍数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归纳问题的能力,在学生学和解决问题的同时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2、第四单元分数的意义和性质知道分数是怎样产生的,理解分数的意义,明确分数与除法的关系。
认识真分数和假分数,知道带分数是一部分假分数的另一种书写形式,能把假分数化成带分数或整数。
理解和掌握分数的基本性质,会比较分数的大小。
理解公因数与最大公因数、公倍数与最小公倍数,能找出两个数最大公因数与最小公倍数,能比较熟练地约分和通分。
会进行分数与小数的互化。
3、第五单元分数的加减法理解并掌握分数加减法的运算顺序,方法。
并能够正确计算。
通过观察、比较,体会整数的运算律在分数运算中同样适用。
能结合具体情境,解决简单分数运算的实际问题,体会分数运算在现实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二)空间与图形1、第一单元图形的变换本单元的很多内容和习题都是可以通过操作来完成的,因此,在课前可以请学生准备一些小的学具,在教学的过程中让学生结合操作思考问题,并把操作、思考和语言表达结合起来。
北师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长方体(二)》第4课时 长方体的体积(1)

立方厘米。
生3:我摆的长方体长:3厘米,宽:2厘米,高:4厘米,小正方体:24个,体积:24立方厘米。
师:我们一起来把这三个长方体的数据整理在表格里吧。
师:
师:通过观察发现,长方体中含有几个小正方体,它的体积就是几立方厘米。
师:所以这两组数据是相等的。
师:我们在来仔细看看这些长方体的长、宽、高的数据。
师:第一个长方体,3乘2乘1=6。
师:第二个长方体,2乘2乘4=16。
师:第三个长方体,3乘2乘4=24。
师:那么,我们可以这样总结,长方体的体积=长×宽×高。
生1:那为什么长方体的体积=长×宽×高?
师:体积是多少,就看长方体中就含有多少个体积单位。
师:一个边长为1厘米的小正方体的体积是1立方厘米。
长是几厘米,就说明一排摆了多少个小正方体。
宽是几厘米,就说明摆了几排。
高是几厘米,就说明摆了几层。
师:长、宽、高相乘就得到了长方体厘米有多少个小正方体,也就知道它的体积了。
师:也可以这样理解。
先算出第一层小正方体的个数,再看有几层,也能得到长方体所含小正方体的个数,也就是长方体的体积。
师:同学们,相信你也已经了解了其中的道理。
3.长方体、正方体的体积公式
师:长方体的体积的公式为,长×宽×高,还可以用字母表示,体积一般用V表。
冀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期末《解决问题》专项精选试卷 附答案

冀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解决问题一、填空。
(第4小题6分,其余每空1分,共18分)1.2.7和1.2用带分数表示分别是( )和( ),用假分数表示分别是( )和( )。
2.有一筐桃,平均分给6个小朋友,正好还剩1个;平均分给8个小朋友,正好也剩1个。
如果这筐桃的个数不超过50,那么这筐桃可能有( )个。
3.某酒厂计划全年完成1600吨产值,上半年完成了全年计划的35,下半年比上半年多完成18,这样全年产值可超过计划( )吨。
4.某鞋店共有皮鞋600双,第一周卖出总数的15,第二周卖出总数的38。
根据信息写出算式表示的意义。
600×38表示( );600×38-600×15表示( );600-600×(38+15)表示( )。
5.小明第一天读了一本书的25,第二天读了余下部分的13,还剩下128页没读。
这本书共有( )页。
6.“低碳生活,绿色出行”,现在越来越多的人选择骑自行车郊游,周末孙叔叔骑自行车去郊游,25小时骑行了8千米,他1小时能骑行( )千米,他每骑行1千米需要( )小时。
7.小昊有36张卡片,如果小昊把自己卡片的14给小鹏,那么两人的卡片就一样多了。
原来小鹏有( )张卡片。
8.在一次比赛中,一共有7名体操运动员,如果每两人握一次手,一共要握( )次。
9.四(1)班有46名同学参加周末义务劳动,包括擦玻璃和扫地,每名同学至少参加一个活动,擦玻璃的有26名同学,扫地的有27名同学,其中两个活动都参加的有( )名同学。
二、选择。
(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每小题3分,共24分)1.三个小组用同样多的瓶装酒精做实验,实验完成后,第一小组剩下23瓶,第二小组剩下13瓶,第三小组剩下12瓶,则一共剩下( )瓶酒精。
A.1B.113C.112D.1142.3月1日,李护士和陈医生一起值班。
之后李护士每3天值班一次,陈医生每4天值班一次。
两人下次一起值班是在(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五年级数学第1页共4页
2009-2010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质量检测
小学五年级数学试题
一、填空
1、如果下降5米,记作-5米,那么上升4米记作( )米;如果+2千
克表示增加2千克,那么-3千克表示( )。
2、数对(2,3)表示的位置是第( )列,第( )行。
3、分母是9的所有最简真分数的和是( )。
4. 1318 的分数单位是( ),1318 去掉( )个与它相同的分数单位后是12 。
5、8÷( )= 14 = ( )24
6、已知a÷b=5(a、b为非0自然数),那么a和b的最大公因数是( ),
最小公倍数是( )。
7、把3米长的铁丝平均分成4段,每段占全长的( ),每段长用分数表示
是( )米。用小数表示是( )米,用整数表示是多少( )厘米。
8、用一根长48厘米的铁丝作成一个正方体,那么这个正方体的体积是
( )。
9、四把钥匙中只有1把能打开门。任选其中的1把,打开门的可能性是( )
10、小明家在小芳家的南偏西400方向上,那么小芳家在小明家( )偏( )
( )的方向上。
二、选择。
1. 一根绳子截了49次,正好截成同样长的若干段,每段长是这根绳子的
( )。
A、148 B、149 C、150 D、151
五年级数学第2页共4页
2. 一个棱长为4厘米的正方体,在它的角上挖掉一块棱长为2厘米的小正方
体,如右图它的表面积( )
A、增加 B、减少 C、不变 D、无法确定
3、大于29 而小于 59 的真分数有( )个。
A、2 B、3 C、无数个
4、一个正方体棱长扩大2倍,体积扩大( )倍
A、2 B、4 C、8
5. 512 的分子加上10,要使分数的大小不变,分母应加上( )。
A、4 B、15 C、24 D、45
三、判断。
1、正数大于一切负数,负数都小于0。 ( )
2、长方体的面中不可能有正方形。 ( )
3、一个数的约数一定比它的倍数小。 ( )
4、如果两个分数的分数值相等,则他们的分数单位也一定相同 ( )
5、如果a=2×3×5。B=2×2×3,那么a和b的最大公因数是6,最小公倍数
是90 。 ( )
四、计算。
1、直接写出得数。
45 + 2 = 1 - 27 = 710 - 310 = 0.8×125-10 =
25 + 35 = 5×1.4 - 0.4×5 = 78 - 29 + 18 =
2.5 + 14 = 411 +533 = 15 -16 =
2. 脱式计算,能简算的要简算。
1325 -47 + 1225 711 -712 +411 -512
五年级数学第3页共4页
3. 解下列方程。
14 +x=56 x-14 =720
4. 列式计算。
(1)从34 里减去18 与14 的和,差是多少?
(2)3减去35 ,再减去25 ,等于多少?
五、解决问题
1. 有两根铁丝,第一根长 38 千米,第二根比第一根长 120 千米。两根
铁丝一共长多少千米?
五年级数学第4页共4页
2、有一些水果无论分给6个同学,还是分给8个同学,都剩下1个,这些水
果至少有多少个?
3、一个长方体无盖铁皮桶长5米,宽2米,高0.4米,它能装水多少升?做
这个铁皮桶需要铁皮多少平方厘米(铁皮厚度不计)
4、 将一根长6厘米,宽和高都是2厘米的长方体木料裁成三个小正方体。
(1)每个小正方体的表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
(2)每个小正方体的体积是多少立方厘米?
(3)三个小正方体表面积之和比原来长方体表面积增加多少平方厘米?
5、根据下面的统计图填空回答问题。
五年级数学第5页共4页
第一和第二车间1月~5月用煤情况统计表
第二车间
第一车间
单位:吨
80
70
60
50
40
30
20
10
0
5月
4月3月
2月
1月
1、两个车间( )月份用煤量相差最大。( )月份用煤量相等。
2、第二车间这五个月用煤量呈( )趋势。
3、4月份第一车间的用煤量是第二车间的( )( ) 。
4、第二车间3月份用煤量占它这五个月用煤总量的(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