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肉牛交易市场建设情况

合集下载

当前我国肉牛业现状及发展趋势

当前我国肉牛业现状及发展趋势

当前我国肉牛业现状及发展趋势我国是世界第四大牛肉生产国。

但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肉牛业实际上还处在初级阶段水平,发展的空间还很大。

我国有着丰富的品种牛资源,其中秦川牛、晋南牛、南阳牛、鲁西牛和延边牛为我国五大著名品种,其牛肉品质上乘。

上世纪70年代初,我国由国外引进了海伏特、安格斯、肉用短角、夏洛来、利木赞等肉用品种和西门塔尔等兼用品种牛,用来杂交改良当地牛,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当前,中国肉牛业已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其主要特点是:一是牛业经济自身正处于转型时期。

在广大农区特别是中原地区,养牛逐渐脱耕退役。

二是国家加大了对三农经济的投入,进一步调整农业结构,积极发展畜牧业,作为畜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养牛业,由于自身的生物学特性及经济特性成为发展畜牧业的重点。

四是养牛业在新农村建设中占有重要地位,是实现畜牧业经济发展的重要内容,是实现生活富裕的需要,也是实现村容整洁,发展生态农业的重要途径。

因此,在新农村建设中养牛业成为重要的重新规划对象,也是重要发展的产业。

我国肉牛产业中存在的问题1.肉牛选育改良缺乏科学规划和统一部署,肉牛良种覆盖率低,个体贡献率不高。

2.基础母牛群缺乏保护措施,“杀青弑母”现象较为严重。

3.产业化组织体系不健全,肉牛生产的整体水平和效益偏低。

4.城乡居民的饮食结构和消费水平有待提高,加之牛肉品质、分级标准、追溯体系等方面存在不足,优质优价的市场基础尚未形成。

5.牛肉供应总量不足,人均占有量不及世界平均水平的一半,且中低档牛肉产品居多,高档牛肉所占比率不足5%,仍需从国外大量进口。

6.肉牛企业普遍起点不高,产业与金融资本缺乏结合点,市场拉动作用还没有上升为产业发展的主导力量。

我国肉牛产业的发展对策加大投入,增强政府对肉牛产业宏观调控能力为了进一步促进我国肉牛业的持续发展,各级政府应不断增加对肉牛养殖业的资金、物质和技术投入,制定有利于肉牛产业发展的优惠政策,尽快出台保护基础母牛的政策措施,扶持和促进肉牛产业持续稳定发展。

年屠宰5万头肉牛综合开发项目简介

年屠宰5万头肉牛综合开发项目简介

陕西慧源牧业有限公司年屠宰5万头肉牛综合开发项目简介一、项目名称:年屠宰加工5万头肉牛产业链综合建设项目二、建设单位:陕西慧源牧业有限公司三、法定代表人:黄新凤四、建设性质:新建五、建设地址:养牛场位于洛南县卫东镇圪崂村二组,屠宰场位于洛南县城关镇刘湾村。

六、建设内容:本项目建年出栏万头肉牛养殖场1座,配合饲料加工厂1座,建设优质牧草基地500亩(其中紫花苜蓿300亩,黑麦草50亩,洋槐150亩),屠宰场1座,修建2KM的场外道路及其它配套设施。

七、建设规模:(1)该项目共占地580亩,其中万头肉牛养殖场占地50亩,优质牧草种植基地500亩,肉牛屠宰场占地30亩。

(2)工程建设:项目区新建建筑总面积53360m2,其中牛舍及饲料库等40000m2,屠宰场6667m2,绿化5600m2,道路及场地绿化1093 m2。

(3)设备购置:项目需购置各种设备3109(件、套、个、台、辆)。

(4)引进夏洛莱和西门塔尔种公牛共计8头,繁殖母牛500头。

八、产品方案:项目达产达效,年可向社会提供优质牛肉13050.3吨,牛皮48000张,牛骨粉2600吨,牛血900吨,配合饲料68000吨。

九、投资结算:本项目估算总投资15753.98万元,建设投资8873.33万元(其中工程费7207.47万元,工程建设其它费用796.67万元,预备费360.19万元,种牛引进费509万元),建设期贷款利息220.29万元,流动资金6660.36万元。

十、资金筹措:本项目估算总投资15753.98万元,申请银行贷款9954万元,其余部分企业自筹解决。

十一、建设工期:该工程计划建设工期37个月,即从2013年8月开工建设,2016年8月底竣工验收。

十二、经济效益(1)项目达产达效,年可实现销售收入79956.3万元,创利润7255万元。

(2)项目达产可安排长期固定性工人,如贫困户、下岗职工、复退军人、大学生计80人,临时季节性工人50人,可为社会解决部分就业压力。

达州市肉牛产业发展调研报告

达州市肉牛产业发展调研报告

达州市肉牛产业发展调研报告达州位于四川省东部,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年均气温17.5℃,无霜期长,年均降雨量1076~1270mm。

属典型的丘陵地区,大部分县区地处四川盆地东北部丘陵及深丘低山地带,可耕地较少,荒山荒坡资源丰富。

全市畜禽种质资源丰富,如蜀宣花牛、宣汉黄牛、板角山羊、旧院黑鸡、开江白鹅、开江麻鸭等地方特色资源,其中蜀宣花牛是我国南方首个自主培育的肉奶兼用型品种,是中国畜牧业史上的一项重大科技成果。

然而,丰富的种质资源和适宜的气候环境并未得到充分利用,产业的发展仍较为滞后,加快畜牧业转型发展迫在眉睫。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牛肉的消费量逐年上升,肉牛产业的稳定发展显得至关重要。

本文全面深入阐述全市肉牛产业发展现状,系统详细分析存在的问题,并为“十四五”期间大力推进乡村振兴背景下肉牛产业的发展提供建议。

1 产业现状2016~2020年肉牛存栏量分别为74.64万头、55.73万、56.34万头、58万头、59.10万头。

2016~2020年出栏肉牛35.99万头、29.60万头、30.23万头、35万头、33.46万头,2016~2020年出栏牛肉4.42万t、3.45万t、3.53万t、3.83万t、3.66万t。

2016年全市肉牛产业各项数据达到最高值,2017年出现显著下滑,随着市场环境的改善和各项政策方针的及时跟进扶持,全市肉牛产业总体保持平稳,并呈现小幅增长趋势。

2020年,全市可利用饲草面积38.67万hm2,可产鲜草175万t,常年人工种草面积近5.33万hm2,其中优质饲草近0.73万hm2,年秸秆饲料化利用140万t,较2016年总产草量121.8万t提高了43.68%。

近年来,全市积极发展适度规模养殖,将200头及以上作为规模化标准,全市现有300余个,其中500头以上的40余个,1000头以上4个,规模化养殖场年出栏肉牛达6万余头,全市已建成国家级、省级、市级肉牛标准化养殖示范场2个、12个、29个,肉牛产业规模化发展模式已初步形成。

中国肉牛产业发展研究及对策

中国肉牛产业发展研究及对策

中国肉牛产业发展研究及对策【摘要】中国肉牛产业是我国畜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在持续增长的背景下,也面临着诸多挑战。

本文通过对中国肉牛产业现状的分析,揭示了其存在的问题和挑战。

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发展对策建议,包括技术创新和市场营销策略等方面。

通过对这些对策的研究和分析,可以为中国肉牛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在总结回顾了本文的研究成果,展望了未来的发展趋势,并得出了一些研究启示,为相关领域的研究提供了一定的参考和借鉴价值。

通过本文的研究,有助于推动中国肉牛产业的发展,促进我国畜牧业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中国肉牛产业、发展研究、对策、现状分析、挑战、技术创新、市场营销策略、总结、展望未来、研究启示、肉牛养殖、中国农业发展1. 引言1.1 研究背景中国肉牛产业作为畜牧业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一直在我国的农业生产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随着经济的持续增长和消费升级,对优质肉制品的需求逐渐增加,肉牛产业也面临着新的发展机遇和挑战。

我国肉牛业发展起步较晚,与发达国家相比仍存在一定差距,规模化、标准化程度不高,生产效率有待提升。

受到全球气候变化、市场竞争加剧、养殖成本上升等因素的影响,中国肉牛产业仍面临严峻挑战。

对中国肉牛产业进行深入研究,分析其现状和问题,探讨发展对策和技术创新,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实践价值。

通过对中国肉牛产业的研究,可以为政府部门制定相关政策提供参考,帮助养殖企业优化经营管理,促进行业健康发展。

1.2 研究目的中国肉牛产业发展研究的目的是通过分析当前肉牛产业的现状和面临的挑战,提出有效的发展对策和建议,推动肉牛产业健康、可持续、高效发展。

具体目的包括:一是深入了解中国肉牛产业的发展现状,包括养殖规模、品种结构、市场需求等方面的情况,为制定具体发展对策提供实际依据。

二是分析当前肉牛产业面临的困境和挑战,如市场竞争激烈、粮草价格波动、环境污染等问题,为寻求解决之道提供思路。

三是提出技术创新和市场营销策略方面的建议,促进产业转型升级,提升农民收入和肉牛养殖效益。

关于做大做强青川县肉牛羊产业的几点思考

关于做大做强青川县肉牛羊产业的几点思考

|四川农业与农机/2021年6期|>>>杨政国政协青川县委员会,四川广元摘要:广元市青川县立足自身资源禀赋、发展条件和比较优势等实际,大力发展肉牛羊产业,推动肉牛羊产业突破性发展。

笔者就目前青川肉牛羊产业发展现状、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对策建议,以期进一步促进青川农户稳定增收,助推乡村产业振兴。

关键词:乡村振兴;肉牛羊产业;对策广元市青川县认真贯彻市委决策部署,结合本地资源优势,下定决心大力发展肉牛羊产业,铆足干劲扛红旗、争第一。

青川县域面积大、载畜能力强,回民数量多,有得天独厚的饲养条件和良好的消费市场。

1发展现状1.1有一定基础据统计数据显示,2016年,全县出栏肉牛0.66万头、肉羊4.27万只;2020年,全县出栏肉牛1.19万头、肉羊8.00万只,分别增长80.30%、87.35%。

截至2021年11月底,全县肉牛存栏3.85万头(其中,能繁母牛1.39万头),出栏1.12万头,完成年度目标任务的93.33%;肉羊存栏6.24万只(其中,能繁母羊2.86万只),出栏7.84万只,完成年度目标任务的94.46%。

全县肉牛养殖场(户)达4236个,其中,年出栏100头以上的规模养殖场29个,年出栏5~100头适度规模养殖户427个;肉羊养殖场(户)达3669个,其中,年出栏300只以上的规模养殖场46个,年出栏30~300只的适度规模养殖户575个。

预计2021年全县出栏肉牛1.36万头、肉羊8.71万只。

1.2有一定规模2016年以来,在突破性发展肉牛羊产业一系列奖补政策激励下,肉牛羊规模养殖比例逐年提升,全县现有肉牛规模养殖场29个、肉羊规模养殖场46个,培育肉牛羊养殖专合社44个、家庭农场112个,其中,市级以上示范社4个、示范家庭农场6个,涌现出了思原、大荒山等一批具有代表性的肉牛羊养殖企业。

1.3有一定创新思原、昌泰等肉牛羊养殖企业、专合社通过“企业+农户”“专合社+农户”发展模式,带动了本村及周边乡镇的农户从事肉牛羊养殖,使他们走上了养牛(羊)致富的道路。

牛肉行业市场分析-进口牛肉前景看好-产业报告

牛肉行业市场分析-进口牛肉前景看好-产业报告

牛肉行业市场分析:进口牛肉前景看好-产业报告以牛肉为代表的高蛋白食品符合中国消费者目前的健康化、高端化的消费升级诉求,未来牛肉消费场景的扩张将拉动消费量的上升。

在国内牛肉产能扩张受到资源禀赋和肉牛养殖较弱的比较优势的现实情况压制的情况下,进口牛肉将迎来快速发展时期。

看好能够掌握澳新、南美等传统牛肉出口国上游优质牛肉资源,对接国内具有领先地位的牛肉品牌和渠道,满足消费者不断增长的消费需求的企业。

怪现状1:牛肉价格攀升和农户退出肉牛养殖并存国内牛肉市场目前处于供需失衡的状态,牛肉售价自2010年的33.97元/公斤上升至2016年8月的61.77元/公斤,上涨幅度为82%。

从需求端看,2015年我国人均牛肉消费量仅为5.34公斤/人,远低于美国35公斤/人的消费水平,伴随消费升级的趋势,预计未来以牛肉为代表的高蛋白食物消费量将持续增长。

从供给端看,国内农户退出肉牛养殖行业的现象非常普遍。

一方面城市里第二和第三产业发展带来的就业机会抬高了农户从事养殖业的机会成本,另一方面肉牛养殖的高料肉比、较长的养殖周期和规模不经济的特性导致肉牛养殖在养殖业中的比较优势很弱。

怪现状2:走私牛肉猖獗,占据市场流通量的份额接近20%《2015-2020年中国牛肉行业市场研究及发展规划调研预测报告》数据显示,2015年国内牛肉市场的流通量约为900万吨,其中700万吨来自国内供给,47万吨来自合法进口,剩余的153万吨属于来路不明的走私牛肉,占据流通量的接近20%。

巨大的利润空间是走私牛肉猖獗的根本驱动力。

包括印度和美国等部分全球主要牛肉出口国被中国列为禁止进口国,这造成了全球牛肉出口国别格局和中国牛肉进口国别格局的错配,走私牛肉逃避检验检疫成本和关税成本,因此价格具有极强优势。

目前牛肉走私贸易的路径主要有香港入境的海运走私和从广西入境的陆运走私两种。

国家层面多重政策助力牛肉供给端改革落地,国际贸易将扮演重要角色国家出台政策从国际贸易和国内养殖两个层面改善国内牛肉的供不应求的格局。

肉牛发展情况汇报

肉牛发展情况汇报

肉牛发展情况汇报近年来,我国肉牛养殖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产业规模不断扩大,品种改良取得显著成效,养殖技术不断提升,市场需求稳步增长。

下面我将从产业规模、品种改良、养殖技术和市场需求四个方面进行详细汇报。

首先,就产业规模而言,我国肉牛养殖业呈现出逐渐扩大的趋势。

根据统计数据显示,目前我国肉牛存栏数量已经超过了1.5亿头,养殖场规模不断扩大,养殖面积逐渐增加。

尤其是在一些肉牛养殖重点省份,养殖规模更是大幅增长,为肉牛产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其次,品种改良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

通过引进优良品种,加强选育工作,我国肉牛品种得到了明显改善,肉质更加鲜美,生长速度更快,抗病能力更强。

一些优良品种已经成为了养殖户的首选,大大提高了肉牛的养殖效益。

在养殖技术方面,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养殖技术也在不断提升。

现代化的养殖设施、科学合理的饲养管理、精准的饲料配比等技术手段的运用,使得肉牛养殖更加高效、节约成本,同时也更加环保、健康。

这些先进的养殖技术手段,为肉牛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最后,市场需求稳步增长。

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增长,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肉制品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

肉牛肉作为主要的肉制品来源之一,市场需求一直稳步增长。

同时,随着我国农村劳动力的外出务工,农村留守老人、妇女、儿童等群体对肉制品的需求也在增加,这为肉牛养殖业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

总的来说,我国肉牛养殖业发展势头良好,产业规模不断扩大,品种改良取得显著成效,养殖技术不断提升,市场需求稳步增长。

未来,我们将继续加大科技创新力度,加强品种改良和养殖技术的推广应用,不断提高肉牛养殖的效益和质量,为我国肉牛产业的繁荣做出更大的贡献。

肉牛产业发展推进情况汇报

肉牛产业发展推进情况汇报

肉牛产业发展推进情况汇报近年来,我国肉牛产业发展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得到了政府和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和支持。

下面我将就肉牛产业发展推进情况进行汇报。

首先,我国肉牛产业在种畜禽良种繁育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

通过选育出高产、优质的肉牛品种,提高了肉牛的育肥速度和肉质品质,满足了市场对优质肉牛产品的需求。

同时,加强了对种畜禽的保护和管理,有效提高了种畜禽的成活率和繁殖率,为肉牛产业的持续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其次,在养殖技术和管理方面,我国肉牛产业也取得了显著进展。

通过推广先进的养殖技术和管理经验,提高了肉牛养殖的效益和产能,降低了养殖成本,提高了养殖者的收入水平。

同时,加强了对养殖环境的管理和保护,有效减少了养殖业对环境的污染,实现了肉牛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再次,在市场开发和营销方面,我国肉牛产业也取得了积极进展。

通过拓展肉牛产品的销售渠道,提高了肉牛产品的知名度和美誉度,扩大了肉牛产品的市场份额。

同时,加强了对肉牛产品质量的监督和检测,保障了肉牛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树立了良好的行业形象,提升了消费者的信任度。

最后,我国肉牛产业在政策支持和产业规划方面也取得了重要进展。

通过出台一系列支持肉牛产业发展的政策措施,为肉牛产业的健康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同时,制定了肉牛产业发展的长远规划和发展目标,为肉牛产业的持续发展指明了方向,为肉牛产业的蓬勃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

总的来看,我国肉牛产业在种畜禽良种繁育、养殖技术和管理、市场开发和营销、政策支持和产业规划等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为肉牛产业的持续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为我国肉牛产业的繁荣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希望在未来的发展中,我们能够进一步加强合作,共同推动肉牛产业迈上新的台阶,为我国肉牛产业的繁荣发展贡献更大的力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