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在广告语中的变异使用
谐音篡改成语的广告词大全

谐音篡改成语的广告词大全
成语改编的广告词
1、箭牌口香糖一箭如故一箭钟情(箭牌口香糖广告语)
2、骑乐无穷(某摩托车广告语)
3、一明惊人(某眼病治疗仪广告语)
4、衣名惊人(某服装广告语)
5、无胃不至(某治胃药广告语)
6、饮以为荣(某饮品广告语)
7、天尝地酒(某酒类广告语)
8、食全食美(某酒店广告语)
9、咳不容缓(某止咳药广告语)
10、闲妻良母(某洗衣机广告语)
11、默默无蚊(某杀蚊剂广告语)
12、牙口无炎(某牙膏广告语)
13、百衣百顺(某名牌服装广告语)
14、引人入店(某高级饭店横额)
15、智者见质(古桥空调广告语)
16、触幕惊新(亚细亚电脑三维动画系统广告语)
17、百闻不如一试喝过方知福乐好(福乐奶粉广告语)
18、大石化小小石化了(胆舒胶囊广告语)
19、六神有主一家无忧(六神特效花露水广告语)
20、胃病患治在四方(四方胃片广告语
21、中国电信千里音缘一线牵(长途电话广告语)
22、佳丽--洗尽您一路征尘(某洗衣粉广告语)
23、有痔不在年高(某治痔疮药广告语)。
广告滥用成语举例

广告滥用成语举例
1. "我们的产品就是让你一举两得,杀鸡焉用牛刀?" –这句话中,使用成语“一举两得”和“杀鸡焉用牛刀”的目的是为了让消费者觉得买这个产品是非常划算、有效的。
2. "我们的公司的发展需要不懈努力,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这句话中,使用成语“不入虎穴焉得虎子”来比喻公司发展需要克服困难,让消费者觉得自己也需要加入这个强大、勇敢的团队中。
3. "我们的产品质量比其他品牌可好多了,毛遂自荐、勇冠三军?" –这句话中,使用成语“毛遂自荐、勇冠三军”来比喻产品的高品质,让消费者感觉购买这个产品是一个明智而自豪的选择。
4. "我们的公司已经成为行业领袖,一鸣惊人、名扬四海?" –这句话中,使用成语“一鸣惊人、名扬四海”来表达公司的成功、声誉等等,让消费者觉得购买、使用这个公司的产品会使自己更精英、成功。
滥用成语的广告词23则

滥用成语的广告词23则
1、箭牌口香糖一箭如故一箭钟情(箭牌口香糖广告语)
2、骑乐无穷(某摩托车广告语)
3、一明惊人(某眼病治疗仪广告语)
4、衣名惊人(某服装广告语)
5、无胃不至(某治胃药广告语)
6、饮以为荣(某饮品广告语)
7、天尝地酒(某酒类广告语)
8、食全食美(某酒店广告语)
9、咳不容缓(某止咳药广告语)
10、闲妻良母(某洗衣机广告语)
11、默默无蚊(某杀蚊剂广告语)
12、牙口无炎(某牙膏广告语)
13、百衣百顺(某名牌服装广告语)
14、引人入店(某高级饭店横额)
15、智者见质(古桥空调广告语)
16、触幕惊新(亚细亚电脑三维动画系统广告语)
17、百闻不如一试喝过方知福乐好(福乐奶粉广告语)
18、大石化小小石化了(胆舒胶囊广告语)
19、六神有主一家无忧(六神特效花露水广告语)
20、胃病患治在四方(四方胃片广告语)
21、中国电信千里音缘一线牵(长途电话广告语)
22、佳丽--洗尽您一路征尘(某洗衣粉广告语)
23、有痔不在年高(某治痔疮药广告语)
[ 滥用成语的广告词23则]。
广告中滥用成语作文

广告中滥用成语作文“咳”不容缓、“骑”乐无穷、“衣衣”不舍……这些看似有趣的广告语,实际上是对成语的滥用。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广告商们为了吸引眼球,绞尽脑汁地在成语上做文章,导致原本规范、优美的成语变得面目全非。
就拿我前段时间的一次经历来说吧。
那天,我陪妈妈去逛街,准备给家里添置一些生活用品。
走在繁华的商业街上,各种广告招牌琳琅满目。
突然,一块巨大的广告牌吸引了我的注意,上面写着“‘随心所浴’,XX 热水器,给您极致享受”。
我当时就愣住了,心里想:这“随心所浴”是个啥意思?琢磨了一会儿才反应过来,原来是想表达“随心所欲”,但把“欲”换成了“浴”,指的是能让人在洗澡的时候随心所欲。
我跟妈妈吐槽:“这广告也太离谱了,为了突出自己的产品,连成语都乱改。
”妈妈无奈地笑了笑说:“是啊,现在这样的情况太多了。
你看那边,还有个‘有口皆杯’的招牌,卖杯子的。
”我顺着妈妈指的方向看去,忍不住笑出声来,这显然是把“有口皆碑”改成了“有口皆杯”,想表达他们家的杯子人人称赞。
我们继续往前走,一路上又看到了不少滥用成语的广告。
比如“默默无蚊”的蚊香广告,“牙口无炎”的牙膏广告,“鸡不可失”的烧鸡店广告等等。
这五花八门的改法,真是让人哭笑不得。
我就在想啊,这些广告商们难道觉得这样改成语就能让消费者更容易记住他们的产品吗?也许短时间内,这样新奇的广告语能引起人们的注意,但从长远来看,这对我们的语言文化可是一种伤害。
成语是我们中华民族语言文化的瑰宝,它们经过了千百年的沉淀和传承,有着固定的结构和深刻的内涵。
每个成语都蕴含着一个故事或者一种哲理,是我们祖先智慧的结晶。
比如说“破釜沉舟”,讲的是项羽在战斗中不留退路,决心奋勇杀敌的故事,体现了一种坚决果断的勇气;再比如“画龙点睛”,原本是说画家张僧繇画龙不点眼睛,点上眼睛后龙就飞走了,比喻在关键地方加上一笔,使内容更加生动传神。
这些成语,我们在学习和使用的时候,都应该怀着敬畏之心,尊重它们的原意和用法。
成语改编的广告词

There is nothing to complain about, every step today is to pay for every choice before.整合汇编简单易用(页眉可删)成语改编的广告词如果大家平常有留意广告词的话,你会发现,有很多广告词都是由成语改编的。
下面是整理的一些成语改编的广告词,欢迎阅读,希望大家喜欢。
成语改编的`广告词一1. 大石(事)化小,小石(事)化了--治结石病广告2. 百闻不如一键(见)不“打”不相识--打印机广告3. 香港有家化妆品公司的广告是:“趁早下斑,请勿痘留4. 一步到胃(位)--胃药广告5. 音响公司:“一呼四应”“声东击西”。
6. 饺子铺:“无所不包”。
7. 石灰厂:“白手起家”。
8. 闲(贤)妻良母--洗衣机广告9. 咳(刻)不容缓--止咳药广告10. 衣衣(依依)不舍--服装广告11. 有口皆杯(碑)--酒类广告12. 当铺:“当之无愧”。
13. 帽子公司:“衣帽取人”。
14. 烧(稍)胜一筹--快餐店广告15. 随心所浴(欲)--热水器广告16. 乐在骑(其)中--赛马/摩托车广告17. 百衣(依)百顺--电熨斗广告18. 有家洗衣机广告是一句成语改动一字:“闲妻良母”。
19. 观光理发店:“一毛不拔”。
20. 消炎药广告词:快治人口——(脍炙人口)成语改编的广告词二1. 热水器广告词:随心所浴——(随心所欲)2. 止咳药广告词——咳不容缓(刻不容缓)3. 摩托车广告词:骑乐无穷——(其乐无穷)4. 营养液广告词——口蜜腹健(口蜜腹剑)5. 衣衣(依依)不舍--服装广告。
广告牌运用不规范成语故事

广告牌运用不规范成语故事我们常说,成语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根据一定的历史演变形成的,用于记录事物或思想的文字材料。
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和人类知识的积累,成语日益广泛地用于广告。
尤其是随着互联网的发展,许多广告形式也应运而生。
互联网广告与传统广告不同,它是一种新网络媒体广告营销方式,其使用方式灵活多样;它具有传播速度快、信息量大、受众面广等特点。
它的出现使得网络广告更加具有互动性和娱乐性。
由于广告内容复杂多样,成语的使用就显得尤为重要。
例如部分广告牌在使用成语时没有考虑到语言表述形式本身所要求的语言规范能力。
这种广告使用中不规范的成语故事会给消费者造成混淆。
所以,从传播效果来说,成语故事必须符合语言文字使用标准和广告牌使用规范条件才能起到应有的效果。
一、“金戈铁马”“金戈铁马”出自《三国志?魏书?张辽传》:“太祖遣将军蒙骜与司马懿等屯兵临安。
张辽攻下临安,以五万兵击金营,大破秦军,金营尽灭。
”这里的“金戈铁马”原指古代用于军队行军作战的兵器,但并不是说武器就是作战时使用的。
“金戈铁马”原本可以形容在军事上具有压倒性优势的士兵:如名将如猛虎;也比喻威武不凡的将领;形容军容整齐、勇猛过人的士兵,但现在常用来形容军队十分强大而勇猛,不能用来指代作战时使用的武器。
因为“金戈铁马”在词义上没有指代特定物品,而是用“马儿”来指代军人,所以在广告中直接写成了“金戈铁马”。
比如:这个公司在2001年2月25日《人民日报》上刊发了一则广告:《谁说我们没有钱?!国家给你投一大笔钱!》。
其中一个图片画面上展现了一匹骏马被挂在半空中,旁边写着“金戈铁马”四个大字。
这则广告没有严格按照《广告法》中所规定的汉语成语使用规范进行宣传,其行为是非常不值得提倡的。
二、“人声鼎沸”比喻用某种事物或声音来影响或控制人们的思想、行动。
例句:有人叫我不要怕,我要用我的声音。
大家都用过“人声鼎沸”的成语吗?这个成语出现在2011年某互联网平台的广告宣传上,使用“人声鼎沸”的不规范成语故事,这种不规范成语故事以使用一个不知名的成语为依据。
仿拟成语广告案例

仿拟成语广告案例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各类成语广告层出不穷,不仅为广告主带来了品牌知名度和销售增长,也给消费者带来了全新的感官体验。
下面将介绍几个有关成语广告案例,让我们一起领略其中的魅力。
首先是“锦上添花”,这个成语来源于《战国策·秦策二》中的故事。
在一家糕点店的广告中,他们将自家的产品形容为锦上添花的存在,主打其别具一格的口感和精致的外观。
在广告片中,演员手持一块色彩缤纷的蛋糕,切开后露出柔软的内馅和精致的蛋糕层,让人垂涎欲滴。
通过这个案例,广告主成功地将“锦上添花”的意境与产品的优势相结合,吸引了众多消费者的目光。
其次是“画蛇添足”,这个成语的寓意是多此一举。
一家旅行社通过这个成语的内涵,推出了一则广告。
广告以一位游客行程安排完美的旅行为背景,向观众展示了五颜六色的海滩、雄伟的山脉和壮丽的瀑布。
然而,在这美丽之地,游客却看到了一群人在尽可能繁复地添画一条蛇。
广告以幽默的方式传达出旅行社的理念:旅行不需要过分包装,每个地方都有其独特之处,不必画蛇添足。
这个广告通过巧妙运用成语,传达出节省时间和金钱的旅行理念,引起了人们对旅行社的关注。
最后是“粉墨登场”,这个成语源自古代表示出现的意思,如今被广泛用于表达某人或某事引人注目。
一家美妆品牌在其广告中巧妙地运用了这个成语。
广告中,演员的妆容从素颜逐渐变得粉嫩妖娆,通过不同的化妆品展示了品牌的多样化产品。
最后,演员以“粉墨登场”的形象出现在镜头前,整个广告片焕发出光彩夺目的美感。
这个广告通过生动地演绎了成语的意境,并成功地将其与产品的优点结合,吸引了广大消费者的关注。
总的说来,成语广告作为一种创新的宣传手段,既能贴近人们的生活,又能传达出品牌的理念和魅力。
通过运用成语和品牌元素的巧妙结合,可以让广告更富有吸引力和亲和力,有效地吸引消费者的关注和购买欲望。
因此,企业在进行广告宣传时,可以借鉴以上案例,充分挖掘成语的内涵,创造更具吸引力的广告形象,为自己的品牌赢得更大的口碑和市场份额。
移花接木出奇彩-成语在广告词中的运用(网友来稿)

移花接木出奇彩-成语在广告词中的运用(网友来稿)
濮阳市第一高级中学闫静利
广告是艺术界一颗闪烁耀眼的明星,而广告词却是重中之重、精中之精。
它是吸引消费者、推销产品的捷径。
聪明的广告策划人便巧妙利用成语及俗语朗朗上口、妇孺皆知的优势,将它们改头换面变为广告词,从而给消费者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产生了较强的广告效果。
例如:“当”之无愧(当铺广告)
自讨“苦”吃(药店广告)
“鲜”为人知(味精广告)
一不到“胃”(胃药广告)
“衣衣”不舍(服装广告)
乐在“骑”中(赛马广告)
一“毛”不拔(理发店广告)
百“衣”百顺(电熨斗广告)
无所不“包”(饺子铺广告)
“烧”胜一筹(快餐店广告)
默默无“蚊”(灭害灵广告)
随心所“浴”(热水器广告)
“闲”妻良母(洗衣机广告)
“咳”不容缓(止咳药广告)
以“帽”取人(帽子公司广告)
一呼四“应”(音响公司广告)
“口”服”“心”服(口服液广告)
三十六计“走”为上(鞋店广告)
“臭”名远扬“香”飘万里(臭豆腐广告)
大“石”化小小“石”化了(治结石病广告)
百闻不如一“键” 不“打”不相识(打印机广告)
这些成语在广告词中或比喻、或双关、或暗示,对消费者的心理
穿透力很强,从而刺激了消费。
它能使一种默默无闻的产品一夜之间驰名全世界,成为商界中的皇冠。
作者邮箱:*****************
[移花接木出奇彩-成语在广告词中的运用(网友来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论文题目:谈成语在广告语中的变异使用问题
2.研究对象:成语在广告语中的变异使用问题
3.研究方法:文献研究法
4.研究价值(意义):
广告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很多广告词利用成语这一言简意赅的语言材料,使经济气息旺盛、商业色彩浓烈的广告宣传显得典雅含蓄,有时还富有诗情画意。
有些广告直接选用相关成语来描绘商品的特色。
还有些广告对成语略作改造,以求突出商品的品格。
后者是对成语的变异使用。
通过研究成语在广告中的变异使用,能使我们将成语的特性与广告的意图有机结合起来,让我们看到成语变异使用对广告宣传的利弊,更好地发挥成语的作用。
5.研究目的:
通过分析成语在广告语中的变异使用,总结变异使用的不同形式,发现其存在的问题,以及解决的方法。
6.具体内容:
(1)分析成语在广告语中的不同变异形式,并举例分析。
可从音、形、义以及结构这四个方面入手分析。
A.语音的变异:谐音替换,就是利用汉字音同或音近的关系,替换成语中的某个词语,使原词的意义与新词的意义相辅相成。
例如:乐天乐天,齿之以恒。
(口香糖广告)这则广告是利用音近做谐音替换。
“持之以恒”是指长期坚持不懈。
广告中“持”换成了语音相近的“齿”不仅保持了原成语的含义,而且也传达了其潜在信息——对于该品牌的口香糖一定要持之以恒的使用才可以达到口气清新、牙齿坚固,快乐拥有美一天过。
B.语义的变异:包括字面意义和色彩意义的变异。
例如:一毛不拔(牙刷广告)。
成语“一毛不拔”本形容“为人极为吝啬”,字面意义是“一根汗毛都不肯拔”。
广告在这里利用字面巧做文章,形成“一根牙刷毛都拔不下来”的临时组合意义,称赞牙刷的坚固耐用,可谓别具匠心。
C.形态的变异:主要包括改变成语的长度:改换成语语序;抽换构成成分。
例如:积重不难返,茶上见功夫。
(减肥茶广告)在成语“积重难返”中插入一个否定词“不”摒弃了原成语长期形成的“弊端很难改变”的意义,赋予其可以改变的相反之意,既突出了产品的功效,又表达了厂家为人解忧、安抚人心的情怀。
D.结构的变异:语法结构的变异。
例如:读占鳌头(《少年博览》广告)。
成语一谐音的“读”替代“独”,改原有偏正结构“单独占有首位”为主谓结构“读占首位”,突显了杂志优良的品质和突出的地位。
(2)变异使用过程中易犯的错误或应注意的问题。
?
(3)分析成语在广告语中变异使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或利弊(支持or反对)。
存在问题:
A.生搬硬套
B.对成语的变异使用过大
C.
……
利弊:
支持:成语言简意赅,使广告的宣传容易理解、接受。
……
反对:广告语中对成语的变异使用,改变了成语原有的音、形、义或者结构,容易对大众造成误导,影响语言的健康发展。
(4)分析成语在广告语中变异使用的影响及其作用。
(结论)
在广告语中合理的把成语变异使用,能够给顾客留下深刻的印象,激起强烈的购买欲望,而且也能让人们感到亲切温馨,能换起情感上的共鸣与交流。
由于成语为人们所熟知,其丰富而独特的文化内涵与广告宣传巧妙地融合在一起,从而产生出独特的艺术魅力。
参考文献:
《广告语成语使用探析》——赵君海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01期
《系统功能语言学视角下的汉英广告语谐音双关的变异使用初探》——李昕牡丹江大学学报2009年第10期
《从认知角度谈汉语广告中固化成语、言语的变异现象》——迟语商业文化(学术版)2007年第07期
《试析商业广告中的成语特色》——赵焱新疆石油教育学院学报2002年第01期
《广告语创作及赏析》——张秀贤、冯章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
《语言变异研究》——陈松岑广东教育出版社
《汉语广视角研究》——邵静敏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