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重点科技创新团队

合集下载

陕西省科学技术厅关于印发《陕西省重点研发计划管理办法(暂行)》的通知

陕西省科学技术厅关于印发《陕西省重点研发计划管理办法(暂行)》的通知

陕西省科学技术厅关于印发《陕西省重点研发计划管理办法(暂行)》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陕西省科学技术厅•【公布日期】2019.05.08•【字号】陕科发〔2019〕3号•【施行日期】2019.06.15•【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失效•【主题分类】科技计划正文陕西省科学技术厅关于印发《陕西省重点研发计划管理办法(暂行)》的通知各设区市、杨凌示范区、韩城市科技局,各有关单位:为建立健全省级科技计划管理制度体系,规范省级重点研发计划的管理,根据《陕西省人民政府关于改进加强省级财政科技计划和项目资金管理的实施意见》(陕政发〔2017〕22号)精神,我厅制定了《陕西省重点研发计划管理办法(暂行)》,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附件:陕西省重点研发计划管理办法(暂行)陕西省科学技术厅2019年5月8日目录第一章总则第二章管理职责第三章项目申报与立项第四章项目实施第五章项目验收第六章成果管理第七章监督与评估第八章附则陕西省重点研发计划管理办法(暂行)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陕西省重点研发计划的管理,根据《陕西省人民政府关于改进加强省级财政科技计划和项目资金管理的实施意见》(陕政发〔2017〕22号)及中省有关政策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陕西省重点研发计划按照全面统筹科技资源,一体化组织实施的思路,坚持“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培育产业链”,重点支持市场不能有效配置资源的基础前沿、社会公益、重大共性关键技术研究、产品研发、试验推广及国际合作等公共科技活动。

鼓励产学研用协同创新,为我省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支撑。

第三条陕西省重点研发计划主要包括:一般项目、重点项目、重点产业创新链、国际科技合作项目等。

第四条陕西省重点研发计划的组织实施管理遵循下列原则:(一)坚持需求导向、突出重点的原则。

面向我省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需求,大力支持自主创新,着力解决当前及未来发展面临的科技瓶颈和突出问题,发挥全局性、综合性带动作用。

陕西省二ΟΟ八年“13115”科技创新工程重大科技专项项目计

陕西省二ΟΟ八年“13115”科技创新工程重大科技专项项目计
公司
刘道忠
5
2008ZDKG-43
秸秆无污染分解高值化利用技术
陕西农产品加工技术研究院
张美云
6
2008ZDKG-44
TA7A合金研制
宝钛集团有限公司
王韦琪
7
2008ZDKG-45
造纸麦草浆黑液硅质纤维化循环使用技术及产品研发
宝鸡爱迪生化科技有限公司
吴易淆
(五)能源化工
1
2008ZDKG-46
低温干馏兰碳炉煤气制甲醇成套技术开发
西安理工大学
刘 凯
(三)电子信息
1
2008ZDKG-29
基于SOA的易课网数字教育关键技术研究
陕西慧谷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李弘伟
2
2008ZDKG-30
碳化硅大功率整流器的研制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张玉明
3
2008ZDKG-31
文物遗址保护专用无线监测系统
西安元智系统技术有限责任
公司
邓 宏
4
2008ZDKG-32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兰新哲
2
2008ZDKG-47
碳氢工业尾气多联产工艺技术及催化剂的研究开发
西北化工研究院
周晓齐
3
2008ZDKG-48
鄂尔多斯盆地油气-煤-铀共存富集与时空分布规律及综合评价勘探
西北大学
刘池阳
4
2008ZDKG-49
航空工业绿色精细化学品开发研究及产业化
西安开米股份有限公司
于 文
5
2008ZDKG-50
西安科技大学
周安宁
9
2008ZDKG-54
高效风能电磁涡流热源技术和装置
西北大学

西北大学2019年陕西省科技计划项目立项清单

西北大学2019年陕西省科技计划项目立项清单

邓建军 田静 段忆翔 张瑞 周明全
重点产业创新链(群)-社会发展领域
秦岭水源涵养演变机制及其调控技术与示范
宋进喜
重点产业创新链(群)-社会发展领域
考古现场文物加固、防水、提取材料的研发与关键技术研究
王丽琴
立项金额(万元) 80 80 60 50 30 30 30 30 10 10 70 60 60 60 60 60 60
曲安京
秦腔艺术展演技术集成系统的研发和应用
耿国华
面向中小学的试卷智能评判和习题大数据分析技术研究
冯筠
陕北特色沙生经济植物有效成份提取关键技术研究
申烨华
基于低成本商用设备无线信号的目标感知、识别和成像研究
基于离散元—光滑粒子流方法耦合模型的黄土微观结构以及湿陷机 理与振陷过程的三维数值分析
用于重大疾病诊断的新型荧光染料的合成及生物应用研究
序号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项目类别 重点产业创新链(群)-社会发展领域
重点产业创新链(群)-工业领域 重点产业创新链(群)-工业领域 重点产业创新链(群)-工业领域 重点产业创新链(群)-工业领域 重点产业创新链(群)-工业领域 特色产业创新链(群)-农业领域 国际科技合作计划项目-重点项目 国际科技合作计划项目-重点项目 国际科技合作计划项目-重点项目 国际科技合作计划项目-重点项目 自然科学基础研究计划-重点项目 自然科学基础研究计划-重点项目
立项金额(万元) 3 3 3 3 3 3 3 3 3 3 3 3 3 3 3 3 3 3
序号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陕西省重大科技创新专项资金计划项目

陕西省重大科技创新专项资金计划项目

关于做好2011-2012年陕西省重大科技创新专项资金计划项目申报工作的通知陕科产发〔2011〕127号省级有关部门,各设区市科技局、财政局,杨凌示范区科教局、财政局,西安高新区经发局、财政局:为了认真贯彻落实《中共陕西省委、陕西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关中统筹科技资源改革率先构建创新型区域的决定》(陕发〔2011〕7号)、《陕西省“十二五”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陕科计发〔2011〕67号)等文件精神,省科技厅、财政厅面向全省征集2011-2012年陕西省重大科技创新专项资金计划项目。

通过这些项目的组织实施,能够转化一批关键技术,开发一批自主创新产品,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改造提升传统优势产业,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提高产业的核心竞争力。

同时,能够通过项目引导,加快一批科技型企业快速成长,促进一批高新技术企业发展壮大,推动一批科技企业走向境内外资本市场。

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项目支持重点本次征集的陕西省重大科技创新专项资金计划项目包括培育科技型企业上市的促进科技金融结合试点项目、重大科技产业化项目。

促进科技金融结合试点项目,重点支持已经完成和正在进行股份制改造的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型企业的战略性新兴产业、资源主导型产业领域的科技创新项目。

重大科技产业化项目,重点支持获得金融机构信贷支持、上年度销售收入超过1000万元的战略性新兴产业、资源主导型产业领域的科技创新项目。

根据陕政发〔2011〕37号文件精神,战略性新兴产业包括高端装备制造、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含新能源汽车)、新材料、生物技术与新医药、节能环保技术与装备、能源化工、现代农业。

资源主导型产业包括煤炭及煤化工、石油天然气、矿产资源、盐化工以及秦巴山区生物资源深度开发。

二、资助方式:贷款贴息、资本金注入(权益投资)、以奖代补、无偿拨款等方式。

三、申请项目条件1. 符合国家、省高新技术产业政策、行业发展规划和产业发展方向。

申报项目的核心技术或关键技术必须具有自主知识产权(需提供专利证书),项目成果已经完成中试(提供正式的中试验收报告),技术先进,创新性强,能很快形成较大产业规模。

陕西省创新能力支撑计划项目指南

陕西省创新能力支撑计划项目指南

附件4:陕西省创新能力支撑计划项目申报指南一、软科学研究类项目指南(一)重点项目选题指南(10—20万元)1、陕西省科技管理政策及创新服务职能转变研究调查研究陕西省科技创新机构对科技创新服务政策的实际需求,提出陕西科技政策突破新需求,构建出面向创新服务需求的陕西省科技创新服务政策基本框架,引导科技管理职能向创新服务职能转变。

从科技管理与创新、科研项目全链条管理、成果产出与转化、科研人员激励等方面在政策改进、服务职能转变的角度提出实现科技创新服务职能的实践路径。

2、创新型省份建设评价体系研究在充分调研、剖析其他地区建设创新型省份的成功经验、模式的基础上,按照国家相关建设要求,构建适合我省特点的创新型省份评价指标体系,总结提炼科技创新驱动产业、区域结构调整的有效举措、成功案例、示范工程,包括光机所和有色院模式、校企产学研深度合作模式、众创空间服务实体经济的模式。

提出一批国家可复制推广的经验、措施、政策、机制。

3、陕西省科技资源要素研究与分析摸清科技资源“家底”,从科技项目、人才团队、科技成果、园区平台四个维度,系统梳理我省各领域科技资源。

建立“项目—人才—成果—平台”清单。

研究提出按照创新的全链条做好基础研究、应用开发、成果转化、产业发展等各环节的统筹衔接,协同部署省级科技计划、人才计划、平台计划的实施路径,促进科技与经济、成果与产业对接。

4、陕西省人才计划(项目)体系研究围绕陕西省现有人才计划(项目)实施情况,厘清陕西省级各类人才计划(项目)的定位及相互之间的关系,对我省专业技术人才总体需求与结构需求供给途径路径、需求与供给差距问题进行研究;同时深入研究分析我省在支柱产业、主导产业、先导产业等领域人才现状结构,提出围绕产业部署创新的人才需求,和围绕创新部署产业的人才需求,就建立相互衔接的人才计划(项目)体系并提出相关对策建议,为省委省政府决策服务。

5、陕西省军民融合区域科技创新实践路径研究针对陕西省军民融合的发展现状,分析我省军民融合发展所取得的成就与面临的问题,提出实现军民融合与科技创新的深度融合发展的进行创新模式实践路径,制定出适合构建成熟的军民融合发展政策环境,包括军民融合发展的科研人才培养制度、科学技术奖励制度、科技成果转化制度、科研绩效评价制度、科研项目管理制度,完善并构建军民融合发展过程中的组织管理机构、建立结构化的组织机构关系以及组织机构运行机制,形成健全军民融合深度发展的相关体系。

2012年教师节表彰会推荐表彰项目

2012年教师节表彰会推荐表彰项目

陕西师范大学2014年教师节光荣榜全校教职员工:2013—2014学年,在全体教职员工的共同努力下,我校的各项事业又取得了新的进展,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与创新方面取得突出成绩。

值此第30个教师节之际,在各相关单位申报的基础上,学校办公室汇总了一学年来各个方面的主要获奖项目及成果,在此向全校师生员工予以通报,向获奖的单位和个人表示热烈祝贺和衷心感谢!希望全体教职员工向获奖的教师学习,带头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潜心教书,静心育人,以更加优异的成绩向70周年校庆献礼,为深入推进学校综合改革,加快学校战略转型贡献才智和力量。

第一部分:教学方面奖1.精品课程2.省级基础教育教学成果奖3.省级教学名师5.省级校外实践教育基地6.省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7.全国高校和陕西高校第二届青年教师教学竞赛计算机科学学院教师马浩淼荣获自然科学基础学科组国家级三等奖、省级特等奖8.教学质量优秀奖以及教学标兵2014年度教学质量优秀奖获奖名单物理学与信息技术学院吴胜举体育学院康喜来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陈沛政治经济学院肖娴美术学院麻丽娟国际商学院沈剑食品工程与营养科学学院邓红教育学院王鹏炜化学化工学院张静高玲香数学与信息科学学院贾云峰李文铭旅游与环境学院马蓓蓓李武斌文学院刘生良李跃力历史文化学院胡舶郭海文音乐学院党允彤王林心理学院衣新发何宁生命科学学院李金钢乔卉俞嘉宁外国语学院孙坚李伟芳操林英黄梅教学标兵获奖名单教学标兵化学化工学院刘守信数学与信息科学学院贾云峰生命科学学院李金钢年度教学标兵文学院刘生良9. 第六届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大赛获奖名单文科组:理科组:术科组:10.实践类教学成果在第六届全国高等师范院校大学生田径运动会上我校选手获男子800米和男子1500米第一名并打破赛会纪录主教练:翟琳(体育学院)第二部分:科研方面奖自然科学类1.2014年度陕西高等学校科学技术奖2. 2013年度陕西省科学技术奖3.2014年度重点科技创新团队4.2013-2014学年横向进校经费150万元以上项目社会科学类陕西省第十一次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实践类科研成果1.音乐学院教师获奖2.美术学院教师获奖(1)杨佳焕设计作品《习仲勋同志诞生一百周年》纪念邮票首日封背景说明:由中国邮政集团总公司、邮票印制局、中国集邮总公司发行纪念《习仲勋同志诞辰一百周年》邮票首日封。

医者之道

医者之道

医者之道作者:张春壮来源:《科学中国人》2014年第10期2000多年前,古希腊医生希波克拉底一句:“健康所系、性命相托”被奉为医者誓言。

而今,在我们的身边,有一大批身体力行践行誓言的医者。

时代在变,他们的医者情怀却始终如一。

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张蓬勃教授就是他们中的一员。

不论是作为医者应对日常繁忙的医疗工作,还是作为教授潜心麻醉学研究,张蓬勃始终都遵循着自己的“医者之道”。

医者之道:一心追索只为性命相托1987年9月,从张蓬勃进入西安医科大学医学系临床医学专业就读的那一刻起,“健康所系、性命相托”的誓言在耳边响起,从此就再没在他心底被抹去过。

至此,肩负救人性命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他开始在医学探索的海洋里吸取所需的知识来夯实基础。

随着学习和研究越是深入,他到更广阔的领域里涉足更为丰富的知识以不负生命相托的愿望越是强烈。

也正因为怀有这一愿望,他追索的脚步从未停止过。

从1992年7月本科毕业后,张蓬勃就开始就职于原西安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麻醉科,由此开启了他与麻醉学科探索研究深厚的渊源。

1995年9月至1998年6月他又就读于原西安医科大学内科学系心血管内科学专业,获硕士学位。

因为经验的累积和出色的工作,他于1998年7月顺利晋升为麻醉科主治医师。

在众人以为他会就此停下脚步的时候,2000年9月,他又踏上了又一征程,就读于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人体解剖与组织胚胎学系神经生物学专业,攻读博士学位,并于2007年晋升为西安交通大学副主任医师、副教授,2008年受聘西安交通大学“青年骨干教师培养计划”教授,2008年5月被批准为博士生指导教师;2011年12月晋升为西安交通大学主任医师……回顾张蓬勃的医学探索生涯,就像一部拾级而上的生命进行曲,但每每谈及此,他总是笑一笑说,在他身边,类似这样的医学追索故事数不胜数。

医者肩负生命安危,基础越是牢固,涉猎越是广泛,就越能保证医疗工作的质量。

近二十年从医经历,张蓬勃一路走来,见多了患者及其家属所经历的苦难,也常常因为能为他们解除痛苦而感到欢喜和欣慰。

西安科技大学王莉26届安全年会讲稿1培训资料

西安科技大学王莉26届安全年会讲稿1培训资料
22
矿井通风实验室
主要支撑课程:《矿井通风工程》、 《安全监测监控技术》、《工业通风与除尘》
2020/8/1
23
瓦斯防治实验室
主要支撑课程: 《矿山安全技术》
2020/8/1
24
煤火灾害防治实验室
主要支撑课程: 《矿山安全技术》、《矿井通风工程》、《燃烧学》
• 旨在评价该专业所有学生是否达到认证规 定的基本要求,教育界和产业界专家均参 与认证过程
• 评定结果为合格与不合格 • 我国部分安全工程专业高校已通过了工程
教育专业认证
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要求
• 从灌输课堂向对话课堂转变 • 从封闭课堂向开发课堂转变 • 从知识课堂向能力课堂转变 • 从句号课堂向问号课堂转变
安全工程专业发展——科研平台
l 西部矿井开采及灾害防治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l 国家矿山应急救援(西安)研究中心 l 西部煤矿安全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 l 陕西省煤矿灾害防治“13115”工程研究中心
2020/8/1
9
安全工程专业发展——科研方向
Ø 教学促进科研,科研反哺教学,教学科研相长
l 煤火灾害防治(学术带头人:邓军) l 矿井通风(学术带头人:常心坦) l 煤矿瓦斯灾害防治(学术带头人:李树刚) l 矿山应急救援技术(学术带头人:文虎) l 安全管理与系统工程(学术带头人:田水承)
安全工程专业历史传承
北洋大学工学院采矿冶
金 科 ( 成 立 于 1895 年 )
焦作工学院采矿冶金科
( 成 立 于 1909 年 )
1938 年 西 北 工 学 院 矿 冶 系 通风安全教研组
1952 年 西 北 工 学 院 采 矿 系 1957 年 西 安 交 通 大 学 采 矿 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