荒漠化的危害与治理

合集下载

荒漠化的危害与治理课件文科

荒漠化的危害与治理课件文科
荒漠化的危害与治理课件文科
荒漠化的概念
定义
荒漠化是指原本可利用的土地退化成无法养育作物和植被的沙漠和荒地。
形成原因
荒漠化的主要原因包括气候变化、过度放牧、过度垦殖、过度开采和不当土地管理等。
荒漠化的危害
1 生态环境
荒漠化破坏了生态平衡,导致物种灭绝、水资源缺乏、土壤侵蚀等环境问题。
2 社会济产业造成了严重的损失。
3 生活质量
荒漠化使得人们的生活环境恶化,造成食物短缺、水源污染和健康问题等。
荒漠化治理的方法
植树造林
通过植树造林来恢复植被覆 盖,抵抗土壤侵蚀和改善土 壤质量。
水土保持
采取合理的水土保持措施, 包括建设护坡、栽植防风林 等,防止土壤被风蚀和水蚀。
防风治沙
采取防风治沙措施,如修建 防护墙、沙土固定带等,减 少沙尘暴对周边地区的影响。
荒漠化治理的成效
1
成效评估
通过对治理项目的成效评估,了解荒漠化治理措施的实际效果。
2
经济效益
荒漠化治理带来经济效益,提高农业产量、吸引旅游业和改善当地人民的生活。
3
生态效益
荒漠化治理有助于恢复生态平衡,增加植被覆盖、保护野生动植物和水资源。
荒漠化治理中的问题与挑战
1 技术难点
2 资金渠道
3 政策支持
荒漠化治理国际合 作
国际社会需要加强合作,共 同应对全球荒漠化问题,并 分享治理经验与技术。
可借鉴的国际荒漠 化治理经验
可借鉴其他国家的成功经验, 将其应用于本地区的荒漠化 治理工作。
结语
荒漠化治理对于保护环境、改善生活和实现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 让我们行动起来,共同努力,保护地球上的每一寸土地。
荒漠化治理涉及多个学 科和复杂的地质环境, 需要克服技术上的难题。

荒漠化对人类生活环境的影响与防治措施

荒漠化对人类生活环境的影响与防治措施

荒漠化对人类生活环境的影响与防治措施荒漠化是指原本有生态系统的干旱或半干旱地区,由于人为或自然因素的破坏,土地逐渐退化为沙漠或荒漠的过程。

荒漠化不仅对生态环境造成了巨大的破坏,还对人类的生活环境产生了严重的影响。

为了保护我们的地球家园,我们必须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来防治荒漠化。

荒漠化对人类生活环境产生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水资源枯竭:荒漠化地区水资源短缺严重,由于土地表面覆盖层破坏,水分难以保持在土壤中,加剧了水资源的流失。

这导致了荒漠化地区的水源枯竭,给当地人们的生活带来了严重困扰。

2. 生态系统破坏:荒漠化过程中,植被遭到破坏,土地变得肥沙满眼,无法再生长其他植物。

这不仅导致了生物多样性的减少,还影响了当地土壤的保持能力。

荒漠化地区的生态系统因此无法提供足够的食物和栖息地,危及当地居民的生计。

3. 城市扩张受限:荒漠化地区的土地贫瘠,无法支撑大规模的城市扩张。

由于水资源匮乏和土地的贫瘠,人们难以在荒漠化地区建立新的城市或扩大现有城市规模,这对人们的居住和经济发展造成了限制。

为了防治荒漠化,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综合措施:1. 植被恢复与保护通过大规模的植被恢复计划,可以有效地减缓荒漠化的速度。

植被的根系有助于固定土壤,防止水土流失。

此外,植被能够提供栖息地和食物,维护地区生态平衡。

2. 农业可持续发展引入可持续农业技术和耕作方式,例如农田轮作、优化灌溉系统以及适当运用有机肥料等,可以减少土地退化风险。

推动农民采用可持续农业实践,并为其提供培训和资金支持,有助于缓解荒漠化的压力。

3. 水资源管理与节约加强对水资源的管理和节约,包括建设水资源收集和储存设施、改善供水系统的效率、加强水资源管理的法规和政策等。

积极推动节水措施,提高人们对水资源的意识,减少浪费和滥用。

4. 土地保护和管理加强土地保护,限制不适宜的土地开发和利用。

制定严格的土地管理政策和法规,鼓励土地的可持续利用,确保土地的长期保持肥沃和环境友好。

荒漠化的危害与防治措施

荒漠化的危害与防治措施

(1) ⑤地形成草原景观的主要原因是(B ) A.热量充足 B.水源充足
C.降水丰富 D.光照充足
【解析】 草原景观出现在降水量相对较多的 地区,而⑤地降水量在100mm以下,荒漠中出 现了草原,则可能该地有较充足的地表水或地 下水水源。
(2) 仅考虑降水量,该地治理沙漠化措施可行
的是( C) A.①②③④全部种树 B.①②种草、③种树 C.①种树、②③种草 D.①种树、②③④种草
5、(2014江苏地理)下图为 我国某绿洲示意图。读图 回答。
(1).该区域修建水库的 主要目的是(A ) ①保障城镇用水 ②开发水能资源 ③蓄水灌溉农田 ④发展水产பைடு நூலகம்殖 A.①③ B.②④ C.①② D.③④
【解析】 图示区域有沙漠、绿洲,应该位于我国西 北内陆,气候干旱而水源缺乏;修建水库目的是调 节径流季节变化,保障城镇用水和农田灌溉用水。
6.[2014·课标1]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下图所示区域海拔在4 500米以上,冬春季盛行 西风,年平均大风(≥8级)日数157天,且多集中 在10月至次年4月。青藏铁路在桑曲和巴索曲之 间的路段风沙灾害较为严重,且主要为就地起 沙。风沙流主要集中在近地面20~30厘米高度 范围内。
(1)简述风沙对该路段铁路及运行列车的危害。(7分) 解析 注意从铁路和列车两个角度分析危害。
7、(2014郑州二模)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包兰铁路全长990千米,其中有140千米在沙漠中穿行 。包兰铁路建成通车后,风沙对铁路的危害非常严重。在治沙 过程中,老一代治沙人根据腾格里沙漠的特殊环境,创造了用 草方格固定沙丘的做法,保障了铁路的安全。 材料二 包兰铁路部分路段示意图和某观测断面剖面示意图。
(2)适合该地农业持续发展的措施是( B ) ①开发山地,扩大耕地面积 ②大量开采地下水,灌溉农田 ③修建防渗漏灌渠,推广节水灌溉技术 ④营造防护林网,保护农田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荒漠化的危害与治理

荒漠化的危害与治理

饿人口居住在发展中国家的农村地区,其中一半生活
在土地荒漠化地区,由于土壤贫瘠、农作物产量低下, 人们处在饥饿与贫困之中,可以说,荒漠化与贫困密 不可分。
荒漠化的危害与治理
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
一、荒漠化的含义
荒漠化是指由于气候变化和人类 活动等因素所造成的土地退化。
思 考
荒漠化按成因可以分为哪几类?
我国是世界上荒漠化面积较大、分布较广、 受害严重的国家之一,荒漠化类型多样、程度 严重。受风蚀、水蚀、盐碱化、冻融等因素影 响,我国干旱的沙漠边缘和绿洲、半干旱和半 湿润地区、黄淮海平原、南方湿润地区和青藏 高原等地都有分布。其中以西北地区土地荒漠 化发展最为严重。
西北地区——沙漠化
西南地区——石漠化
探究2 1、找出红色荒漠主要分布在我国哪些省?它的 成因与新疆荒漠化面积扩大的原因有何异同?
红壤分布与红壤的水土流失
30
。 N
红壤是我国中亚热带湿润地区分布的地带性土壤,属铁铝土。 红壤通常具深厚红色土层,网纹层发育明显,粘土矿物以高岭石 为主,酸性,盐基饱和度低。红壤土类划分5个亚类,红壤亚类具 土类典型特征,分布面积最大;黄红壤亚类为向黄壤过渡类型;红 壤性土亚类是剖面发育较差的红壤类型,主要分布于土壤侵蚀强 烈的丘陵山区,江西国一带和福建东南部有较多分布。
南方丘陵——红色荒漠化
华北地区——次生盐碱化
青藏高原——冻融荒漠化
黄土高原——水蚀荒漠化
阅读材料
我国西北地区的荒漠化因素 思考
议一议,西北地区的荒漠化与自然地 理环境(地理位置、气候、水文、植被等) 有什么关系?
位 置
深居 内陆, 距离 海洋 比较 远, 山地 的阻 挡
干 旱、 半 干 旱 气 候

荒漠化的危害与治理通用课件

荒漠化的危害与治理通用课件

对人类生产生活的影响
农业生产受损
荒漠化导致土地贫瘠,农 作物减产,影响农民生计 和粮食安全。
牧民生计受阻
荒漠化导致草场退化,牧 民无法维持传统的游牧生 活方式。
灾害风险增加
荒漠化加剧了沙尘暴、干 旱等自然灾害的频率和强 度,对人类生命财产安全 构成威胁。
对全球气候的详细描述
荒漠化的形成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其中自然因素和人类活动相互作用。气候变化、地质构造、地貌形态等因素都 会影响土地的退化,而过度放牧、过度开垦、采矿等人类活动也会加剧土地退化的程度。这些因素相互作用,导 致土地逐渐退化,最终形成荒漠化。
荒漠化的地理分布
总结词
荒漠化主要分布在北非、中东、亚洲中部、北美西部等地区,其中非洲撒哈拉以南地区 是全球最大的荒漠化地区。
02 荒漠化的危害
对生态环境的破坏
01
02
03
植被覆盖率降低
荒漠化导致植被覆盖率下 降,土壤侵蚀加剧,土地 退化严重。
生物多样性减少
荒漠化破坏了生物的生存 环境,导致物种数量减少 甚至灭绝,对生态系统造 成不可逆的损害。
水资源枯竭
荒漠化导致地下水位下降 ,水资源减少,对人类和 生态系统的供水造成威胁 。
荒漠化过程中,土壤有机碳释放到大 气中,增加了温室气体排放量。
荒漠化影响碳、氮、水等重要元素的 生物地球化学循环,对全球气候产生 深远影响。
气候变化加剧
荒漠化导致地表反射率增加,地表热 量吸收率降低,加剧了气候变暖的趋 势。
03 荒漠化治理的通用方法
植被恢复
植树造林
通过种植耐旱、耐盐碱的树种, 增加地表植被覆盖,减缓荒漠化
进程。
草原恢复
采取禁牧、轮牧等措施,保护和恢 复草原生态系统,提高草原植被覆 盖率。

荒漠化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及防治措施

荒漠化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及防治措施

荒漠化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及防治措施荒漠化是指原本生长着植被的地区由于气候干旱、人类活动等原因,导致植被逐渐减少或消失,土地变成沙漠或半沙漠的过程。

荒漠化不仅对当地的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破坏,还给人类社会带来了许多负面影响。

本文将就荒漠化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展开论述,并提出一些相应的防治措施。

一、对水资源的影响荒漠化导致土壤水分的流失加剧,造成地下水位下降、河流干涸等问题。

由于缺乏水源,生态系统的恢复困难,物种的多样性减少,并会造成生态平衡的破坏。

同时,大量的沙尘暴随风而起,并对周边地区造成严重的空气污染。

二、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荒漠化导致植被逐渐消失,多样性的破坏使得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下降。

土地的生产能力减弱,许多植物和动物无法在荒漠化的环境中生存,种群数量急剧减少甚至灭绝,导致生物多样性的丧失。

三、对土地的影响荒漠化导致土地质量下降,土壤侵蚀程度加剧,土地肥力降低,从而影响农作物和林木的生长发育。

此外,荒漠化还会导致土壤的盐渍化,进一步加剧土地的退化程度。

针对荒漠化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我们应该采取以下防治措施:一、加强植被的恢复和保护通过大规模的植树造林、草种播种等活动,增加植被覆盖率,减少水分的蒸发和土壤的侵蚀,从而达到稳定土壤、保护水源的目的。

同时,重视对濒危植物和动物的保护,加强生态系统的复原力。

二、推行节水措施注意水资源的合理利用,推广节水农业和节水灌溉技术,减少水资源的浪费。

加强水资源的保护和管理,保持水流的稳定,防止地下水位的过度开采,减缓荒漠化过程。

三、加强土地治理通过合理的耕作方式、农田防护措施等,减少土壤侵蚀和盐渍化的程度,提高土地的质量。

同时,加强土地的保育,减少土地的开发程度,避免大面积的开垦造成的生态灾害。

四、加强国际合作与政策支持荒漠化问题不仅是一个国家的问题,而是全球范围内的挑战。

国际社会应加强合作,分享先进的治理经验和技术。

同时,政府应制定相关政策,加大对荒漠化防治的支持,鼓励公众的参与与投入。

2.1荒漠化的危害与治理

2.1荒漠化的危害与治理

荒漠化是什么?荒漠化有什么危害?荒漠化是怎样形成的?怎样防治荒漠化?一、荒漠化的含义:荒漠化是指由于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等因素所造成的土地退化。

所谓土地退化,是指由于使用土地不当或其他因素,所导致的耕地、草原和森林等资源的生产能力下降。

严重的土地退化,可使土地完全丧失生产力。

荒漠化就是发生在干旱、半干旱地区及半湿润地区的土地退化,它是气候变异等自然因素与人类过度的经济活动相互作用的产物。

主要表现在耕地退化、草地退化、林地退化而引起的土地沙漠化、石质荒漠化和次生盐渍化。

荒漠化是一个动态发展过程,其实质是土地退化,分布在干旱、半干旱地区,形成原因是气候因素等自然因素和人类活动的共同作用的产物,表现为土地沙漠化化、石质荒漠化和次生盐渍化。

荒漠化和沙漠化有何区别?荒漠化按形成原因及地表状况分可分为:石质荒漠化:流水长期侵蚀作用形成沙质荒漠化 (沙漠化): 风力长期侵蚀作用形成荒漠化的种类及分布9土地沙漠化-----“三北”地区(西北、华北北部、东北西部)石质荒漠化-----西南喀斯特地区次生盐渍化-----西北干旱灌溉区、华北半湿润区我国的沙漠主要分布在大兴安岭以西---昆仑山—阿尔金山—古长城以北’涉及陕西、甘肃、宁夏、青海、新疆、内蒙古等省 我国常见的荒漠化类型西北地区的沙质荒漠化--云贵高原的石质荒漠化--东南丘陵地区的红漠化--青藏高原的寒漠化--华北平原的盐渍化 阅读材料在历史时期,黄土高原曾是森林茂密、草原肥美的富庶之地,由于种种人为和自然力的作用,使这里的植被遭到破坏,土地沙漠化、水土流失十分严重。

黄土高原如今到处是千沟万壑,成为地球上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之一 探究1.探讨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因素有哪些?人类扮演了什么样的角色?(1)黄土土质疏松,易被流水侵蚀(2)夏季降水集中而且多暴雨,流水冲蚀严重(3)黄土高原上坡度较大,易水土流失(4)地表植被破坏严重,涵养水源、保持水土的能力差2.有人说“植被破坏,加剧水土流失,其结果是土地荒漠化”。

土地荒漠化的危害及治理措施

土地荒漠化的危害及治理措施

土地荒漠化的危害及治理措施1. 引言土地荒漠化,这个听起来有点吓人的词,其实就是指原本肥沃的土地因为各种原因变得贫瘠,甚至变成沙漠。

想象一下,一片绿油油的田野,突然被一层沙子覆盖,成了寸草不生的荒地,真是让人心痛啊!那么,这种现象到底带来了哪些危害呢?我们又该如何治理呢?接下来,就让我们轻松聊聊这个话题。

2. 土地荒漠化的危害2.1 生态环境的恶化首先,土地荒漠化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可不是小事,简直是如虎添翼。

想象一下,很多动植物失去了栖息地,鸟儿再也不能在树上叽叽喳喳,青蛙也只能默默无闻地躲在沙子里。

生态系统一旦失去平衡,各种生物都受到牵连,整个环境就变得暗淡无光。

而且,沙尘暴就像调皮的小孩,常常肆无忌惮地袭来,把空气搞得乌烟瘴气,让我们出门都得戴口罩,真是没法呼吸啊!对于那些有呼吸道疾病的人来说,这简直是雪上加霜。

2.2 经济损失接下来,咱们聊聊经济损失。

土地荒漠化直接影响农业生产,农民伯伯辛辛苦种的粮食没了,收入自然也跟着水落石出。

农田变成了沙漠,咱们的饭碗可怎么办呢?而且,荒漠化导致的水土流失,像是把资源给白白浪费了,真是心疼啊!再加上,由于土地退化,很多地方的旅游业也受到了影响,游客不愿意来,生意自然也就不好做。

3. 治理措施3.1 生态修复那么,面对这些危害,我们能做些什么呢?首先,生态修复是个好办法。

相关部门和科研人员正在努力尝试种植耐旱植物,像是在沙漠里种上小绿植,把干枯的土地变得生机勃勃。

还有就是搞植树造林,种下一棵树,就像种下一个希望,时间久了,荒地也能变成小森林,真是妙不可言!3.2 节水灌溉其次,咱们还可以从用水入手,推广节水灌溉技术。

比方说,滴灌技术就像是给植物喝水的“自助餐”,让每一滴水都能被利用到极致。

这样一来,既能保证作物的生长,又能节约水资源,真是一举两得啊!更妙的是,这些技术也越来越成熟,农民朋友们只需要学习就能轻松上手。

4. 结语最后,土地荒漠化真的是个让人揪心的问题,但只要我们齐心协力,总能找到办法治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久久教育辅导讲义
万平方千米;土壤盐渍化
个省区,占荒漠化土地总面积的
有关我国荒漠化的现状,说法正确的是( )
.荒漠化最严重的是风蚀荒漠化,占荒漠土地的99%
年降水量都在400 mm以下
没有荒漠化土地
B.新疆、内蒙古
D.青海、西藏
占全国荒漠化比例最高的省区,其荒漠化形成的主要自然原因是(
向______流。

为什么该地区河流多呈平行状分布且流程短小?
在铁路沿线设置草方格沙障,其主要生态功能是(双选)( )
B.改变气候类型
D.改变植被类型
在该区域进行生态建设,如果有①植树造林、②种草、③自然恢复三种措施,你倾向于哪一种?请说明理由。

1985 1995 2000 2005
89 197.26 257.8 262.2
年代以后我国土地荒漠化面积迅速扩大的主要原因是( )
③过度放牧,草场被破坏④过度开垦,土地退化
家长签字:
学生签字:
一般○差
一般○差
教师签字:
久久教育教务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