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汉诗歌互译中意象的处理

合集下载

汉诗英译过程中意境的传达方式

汉诗英译过程中意境的传达方式

典 故 的运 用在 诗 歌 当 中比 比皆是 ,这 是 诗歌 创作 的一大 特 色 ,同时也 给诗 歌 翻译 者设 置 了一 道 不 小 的障碍 。这些 典 故大 多含 有 深 厚 的文化 内涵 ,如果 采取 直译 加 注 的方 式 未免 显得 拖 沓 。聪 明 的 译 者 已经 意识 到这 一 点 ,他们 在 诗 歌 翻译 中会 采 取 浅 化 意象 的方 式 来 解 开 这 道 难 题 。 如刘 禹锡 的
收 稿 日 期 :0 0 1 — 5 2 1 ~ 2 1
作者 简 介 :  ̄
( 9 1 )男 , 1 8 - , 四川隆 昌人 , 州 交通 大学 外 国语学 院 2 0 兰 0 8级 硕士研 究 生 。研 究 方 向 : 翻译学 。

5 ・ 3
可以看 出 ,先 有 “ 意象 ”而后才 能产 生 “ 境 ” “ 意 , 意境 ”可 以说是 由 “ 意象 ”衍 化而 成 的。它 们之 间的 关 系可 以 用一 个 比喻 来形 象地 概 括 :意 境 好 比一座 完整 的建 筑 .而 意 象 就是 构 成这 座建 筑 的砖 石 。 1 是 ,意境 有赖 于意 象的生成 与组 合 ,却 不是意 象的简 单相加 , 《 净沙 ・ [ 4 但 天 秋思 》就是 很好 的证 明 ,全诗 由十二 个 色调 灰 暗 的意象 构 成 ,但 它 的总体 意境 却不 是 这 些 意象 的 简单 累 积 ,而是存 在 于 这 些意 象所 构成 的整 体 画面 中。 朱 光 潜 先 生 曾说 : “ 座 山或 一 个人 如 果 不美 ,仍 不 失其 为 山为 人 ;一 件 艺术 作 品如果 不美 , 一 就 失其 为艺 术作 品 。 嘲 就是 说 ,美 是 一切 艺术最本 质 的特征 ,当然 也 是诗 歌的本 质特 征 。虽 然诗 歌 ”也 同时具 有认 识 功 能 、教 育功 能和 审美 功 能 ,但 只有 审美 功 能才 是最 重 要 的 。离 开 了审 美功 能 ,教 育 功 能和 审 美功 能 既无 从谈 起 也无 法 实现 ;离 开 了审美 功能 ,读 者 就会 对诗 歌 的教育 功 能和认 识 功 能 产 生 审美疲 劳 ,进 而对 诗歌 失去 兴 趣 。其 实 , “ 首 诗的胜 利 ,不仅 是 它所 表 现 的思 想 的胜 利 ,同 一

汉英翻译中文化意象及处理

汉英翻译中文化意象及处理

汉英翻译中文化意象及处理随着中国与英语世界之间的交流与合作不断加强,汉英翻译在跨文化交际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在汉英翻译中,中文化意象的处理尤为重要。

下面将从汉英翻译的特点、中文化意象的定义与分类、中文化意象在翻译中的处理方法以及汉英翻译中的文化调整等四个方面来阐述中文化意象在汉英翻译中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处理中文化意象。

一、汉英翻译的特点汉英翻译是汉语与英语之间的翻译,是跨两个文字系统、文化背景、思维方式和习惯等方面的翻译。

作为跨文化交际的重要方式,汉英翻译有其独特的特点:1、异质性中英两国的文化背景、语言编码和思维方式等存在着差异,因此汉英翻译中存在着异质性。

2、契合性汉英两种语言本身存在着某些共性,如拼音、语法结构等,因此汉英翻译又具有契合性。

3、文化调整在汉英翻译之中,由于文化背景的差异,要对翻译进行文化调整。

上述三点特点使得汉英翻译中文化意象的处理尤为重要。

二、中文化意象的定义与分类中文化意象是指在语言和文字中通过符号、图像、象征等表现出来的文化印记或者某种文化现象,是中国文化的重要代表。

中文化意象的分类可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1、语言层面的分类从语言层面来看,中文化意象包括词汇意象、语法意象和习惯用语意象。

◆词汇意象:中文中的某些词汇含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包括对自然界、人情世故、礼仪信仰等方面的表现,如“庭院深深,树木幽幽”、“春风得意马蹄疾”等。

◆语法意象:中文语法中的诸多现象,如持续性动词、概括性的标点符号等也具有文化意象,如“江山如此多娇”中的“如此多娇”表示很美丽。

◆习惯用语意象:中文中的许多固定词组和习惯用语,如“同舟共济”、“高枕无忧”等也包含着广泛的文化内涵。

2、文化层面的分类从文化层面来看,中文化意象可以包括生活习惯、思维方式、社会价值等方面的意象。

◆生活习惯:如中式茶道、抱团聚餐、篆刻等,都是中国文化的代表,同时也是中文化意象的表现。

◆思维方式:如阴阳五行的哲学思想、功利主义和信仰主义的文化情感等都是中文化思维方式的代表。

意象在英汉诗歌翻译中的地位

意象在英汉诗歌翻译中的地位

意象在英汉诗歌翻译中的地位诗歌是一种独特的艺术形式,它通过语言和意象的巧妙组合,唤起读者强烈的情感和想象。

在英汉诗歌翻译中,意象的地位尤为重要。

这是因为英汉两种语言和文化背景的差异,使得意象在两种语言中的呈现方式不尽相同。

因此,如何恰当地翻译诗歌中的意象,是英汉诗歌翻译中的重要问题。

意象是诗歌中不可或缺的元素。

它通常是由语言和象征性的图像或比喻共同构成的。

在诗歌中,意象可以唤起读者的感官和情感反应,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感受诗歌的主题和情感。

在英汉诗歌翻译中,意象的翻译是一个复杂的过程。

由于英汉两种语言的差异,一个英语诗歌中的意象可能无法直接翻译成汉语。

因此,翻译者需要理解源语言中的意象在目标语言中的等效表达。

这需要对两种语言和文化背景有深入的了解和熟悉。

翻译者还需要考虑诗歌的整体结构和美感。

在翻译过程中,不仅要准确地传达意象的含义,还要尽可能保留原诗的韵律、节奏和整体美感。

这需要翻译者具备高超的语言技巧和对两种文化的深入理解。

意象在英汉诗歌翻译中具有重要地位。

它不仅是诗歌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翻译者面临的挑战。

为了恰当地翻译诗歌中的意象,翻译者需要深入了解两种语言和文化背景,并熟练掌握翻译技巧。

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传达出诗歌中的意象之美,让读者领略到不同文化之间的诗意交流。

古典诗歌中的意象翻译一直是文学翻译中的难点。

意象图式理论为阐释意象翻译提供了新的视角,本文将从意象图式理论的阐释空间的角度探讨古典诗歌中的意象翻译。

意象图式理论是一种认知语言学理论,认为人们通过“意象图式”来理解和解释经验。

意象图式是人们对于某类经验中反复出现的抽象概念和关系的认知结构,是人们理解和组织经验的框架。

在诗歌中,意象通常是由具体形象和抽象情感相结合而形成的,因此,意象的翻译需要准确地传达原诗的情感和形象。

在意象图式理论的框架下,翻译的过程可以看作是从原文本的意象图式到目标文本的意象图式的转换过程。

这种转换不仅仅是对于语言形式的转换,更是对于原诗所呈现出的经验和情感意象的阐释和再现。

浅析汉诗英译中的意象处理

浅析汉诗英译中的意象处理

浅析汉诗英译中的意象处理摘要:意象是诗人或作者运用形象描写表现出来的境界和情调。

一首诗的意象大致可分为两种,即广义的意象和狭义的意象。

所谓广义的意象是指整首诗烘托出的总意境;狭义的意象则是指诗中个别词语的意境。

如何处理这两种意象,直接影响译文对原诗韵味的传达。

这篇文章试图通过对意象派大师庞德(Ezra Pound)、弗莱彻(W.J.B. Fletcher)、英国剑桥大学教授翟里斯(Herbert A. Giles)翻译李白《月下独酌》三种译文的意象再现情况加以比较与分析。

关键词:诗歌意象翻译意象处理一、诗歌中的意象诗歌是最古老的一种文学形式,是人类所创造的文化中最核心的部分,它以精炼的语言、充沛的感情以及丰富的意象来表现形形色色的社会生活和丰富多彩的精神世界。

尤其是中国的古典诗歌,语言尤为优美、意象极其丰富,以其独有的意象美和音韵美成为中华文化的一朵奇葩。

汉诗英译有着悠久的历史,为传播中国思想文化、弘扬中华文明,增进中西方文化交流起到了很大作用。

而好的诗歌译文既要忠实于原诗的意象,又要在最大程度上模拟出原诗的意境。

所以在汉诗英译中如何处理意象,直接影响译文对原诗韵味的传达。

“意象”的概念从古至今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发展演变过程,它是中西文艺理论与诗学当中所共用的概念。

意象一词,《辞海》是这样解释的:1、表象的一种。

2、中国古代文论术语。

指主观情意和外在物象相融合的心象。

一般说来,在诗歌创作当中,意,指心意;象,指物象。

诗人构思出诗歌的主题思想后,需要把所要表达的情感用物象呈现出来。

所以,意象即对象的感性形象与自己的心意状态融合而成的蕴于胸中的具体形象。

一首诗的意象大致可分为两种:广义的意象和狭义的意象。

所谓广义的意象是指整首诗烘托出的总意境;狭义的意象则是指诗中个别词语的意境。

在汉诗英译的过程中如何处理这两种意象,直接影响译文对原诗韵味的传达。

我国唐代著名诗人李白的《月下独酌》意象丰富、意境优美。

其原文如下:月下独酌李白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古诗英译中文化意象转换对策

古诗英译中文化意象转换对策

古诗英译中文化意象转换对策摘要翻译不仅体现的是语言形式的转换过程,它还是典型的跨文化交际过程。

意象是诗歌的灵魂,译诗即译意象。

译者对诗歌意象的认知程度直接决定他在翻译过程中对意象编码和解码的操作,也直接影响译本质量。

本文从概念整合角度,对古典诗歌四种文化意象的翻译过程进行分析,探讨了翻译过程中翻译策略的选择问题。

关键词:诗歌翻译文化意象概念整合翻译策略中图分类号:h059 文献标识码:a一引言中国是诗的王国,要了解中国丰富的文化宝库,必然要研究中国古典诗歌。

中国古典诗歌语言优美精练,往往一个字就包涵了无穷的联想。

意象是中国古典诗歌的灵魂,是诗歌理论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

“意”即欣赏者的心意、情志;“象”即形象、物象;意象即审美主体眼中的形象或心中的物象,是主体与客体的统一,有形与无形的统一。

一首诗,不只是词语与词语的连接,更是意象与意象的组合,意象担负着表达诗人思想感情的任务。

它本身积淀和折射出了丰富的中国文化底蕴。

通过意象的创造,诗人可以含蓄而鲜明地表现个人的主观情感,使抽象的、不易表达的思想感情具体化。

中国古典诗歌中的文化意象成为诗歌翻译的关键所在,丧失了它就等于丧失了原诗的精华。

对于古诗的英译,西方盛行的是对等翻译理论,而中西方语言形式和意义表达方式上的巨大差异,引发了中国译界对长期以来信奉的“信、达、雅”的标准争论。

于是,各种翻译标准和翻译策略应运而生。

如:徐志摩的“形”与“神”的高度完美的统一;翁显良提出的“以散体译诗”;王佐良的“以诗译诗,诗人译诗”;汪榕培的“传神达意”;许渊冲的“三美”理论等。

诗歌翻译由于翻译本身的功能、目的以及读者层等认知要素的不同,不可能只用一种模式或标准去衡量其价值。

本文从概念整合的角度,以古诗意象转换为切入点,对古诗英译的翻译标准及策略应该多元化给予合理阐释。

二概念整合与古诗英译gilles fauconnier提出了心理空间理论,开创了新的关于认知和语言关系的研究。

英汉诗歌翻译中的意象比较

英汉诗歌翻译中的意象比较

式, 与其它语言形式相 比, 翻译之难众所周知。从本 其 质上讲 , 诗歌属于艺术范畴 , 是语言艺术 的最高形式。 由于诗歌语意的产生既不完全依赖词语 ,也不完全依 赖语境 ,而是通过语言运用 , “ 构成诗的内在 ‘ 诗境 ’读 , 者在细细品味语言的过程中,体 味领悟诗的形象在诗 境 中所隐含的思想 、 情意” 又因为“ 川, 诗不只涉及人的 理解 , 还涉及他的感官 、 感情与想象” 7, 以意象是诗 [2 所 歌赖 以飞翔 的翅膀 , 是诗歌的灵魂 。在英汉诗歌 翻译过 程 中, 意象有着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二、 意象概念的发展 在西方 ,意象” “ 这一观念最早可以追溯到德国浪漫 主义文艺运动中,康德提 出的一个重要 的美学范畴 "Aesthetische Idee" ( 朱光潜译为“ 审美意象” , ) 他认为想 象力所造成的这种形象显现可以叫做意象[31 ( 。而西方文
再来看看“ 意象 ” 这一审美范畴在 中国的流变 及其具体 内涵。刘舞在《 文心雕龙 神思》 中首先提 出意象一 篇
意象并置就是所谓 的并列式意象 ,就是将几组意 象列举 出来。 如李白的 《 送孟浩然之广陵》“ : 故人西辞黄鹤楼 , 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 惟见长江天际流。 ” 这首诗有如下意象 : 黄鹤楼 、 烟花 、 孤帆 、 长江等 , 而这 些 意象 的并 置组 合起来便 成 了一 幅融情 于境 的 画面 。 诗 中没有直抒对友人依依不舍的眷恋 ,而是通过孤帆 消失 , 江水悠悠和久立江边若有所失 的形 象 , 表达送别 友人深情挚意 , 字面上使用意象的并列 , 句句写景 , 实 际上句句都在抒情。翻译时要抓住意象并置的特点 , 恰 当传送诗人 的情 。孙大雨先生将其译为 : [67
西, 却受到中外诗人的一致重视和关注 , 其理解和论述 也有相似的方面,有着互相沟通甚至合流的潜力和趋 势。通过对意象的多种形式进行分析 , 可提高其在翻译 中的可操作性 , 通过横 向比较 , 从多角度 、 多层次发掘 出英汉诗歌意象的相互关系 ,诗是可以翻译得十分完 美的。意象组合方式多种多样 , 汉诗传统的组合方式可 分为并列式 、 比式 、 对 叠加式 、 通感式 、 脱节式 、 切割式 、 放射式等 ,而英美意象派所提倡的意象并置 、意象叠 加、 意象通感 、 意象脱 节等 艺术 与 中国古典 诗歌有 着相 似性 。二者之间意象形式的比较 , 能让不同文化民族的 人们更好地感受到诗歌的艺术魅力。 “

浅谈英诗汉译中意象美的传递——以《英诗赏读与美感再植》第三章为例

浅谈英诗汉译中意象美的传递——以《英诗赏读与美感再植》第三章为例
“ 午后”懒洋洋地 “ 飘 落”在 “ 丛林 ” ,并 “ 洒 下” 了温暖 的 “ 金色 眩晕” 。在这里 ,“ 眩晕 ”本来是一种抽象 的感觉 ,但是在译诗 中被具 体化 ,变得 可以被 “ 洒下”,这一巧妙 的翻译使译诗 的情趣和 美感得 到 了提升 ,在意象上不逊原诗 。本 节的后三句 中 “ 净空”、 “ 安谰 ” 、 “ 低首躬身”等词也生动地传 递了原诗 的意象。可以说 ,译诗 在准确
B e t w e e n t h e wo o d s t h e a f t e no r o n /I s f a l l e n i n a g o l d e n s wo o n /T h e s u n
l o o k s d o wn f r o m q u i e t s k i e s / To wh e r e a q u i e t wa t e r l i e s / An d s i l e n t t r e e s s t o o p d o w n t o t r e e s .
三、英诗汉译中意象美的传递 1 .作用于感官的意象
如果说诗歌的美通过音韵与节奏直 接地 吸引读者的感觉 ,那 么意 象便是诗歌间接地作用于读者 的途径 。作 用于读者感官 的意象 ,牵起
读者对相关事物 的回忆和联想 ,基于每个读者不 同的生 活经验 ,形成
先来欣赏 A・ 丁尼生的 《 鹰》 :
Th e E a g l e Al f r e d T e n n y s o n He c l a s p s t h e c r a g wi t h c r o o k e d h a n d s / Cl o s e t o t h e s u n i n l o n e l y l a n d s / Ri n g e d w i t h t h e a z u r e wo r l d, h e s t a n d s / Th e wr i n k l e d s e a b e n e a t h h i m

汉英诗歌互译中的意象关系

汉英诗歌互译中的意象关系

收稿日期:2007-10-26作者简介:穆志刚(1977-),男,河南省汝州人,平顶山学院外国语学院讲师,硕士,主要从事语言学和外语教学研究。

汉英诗歌互译中的意象关系穆志刚(平顶山学院,河南平顶山467002)摘 要:意象是诗歌的灵魂。

在汉英诗歌互译中意象的翻译非常重要。

本文作者首先把意象区分为字面意象和联想意象,并以此为标准来分析汉英诗歌互译时意象间的关系。

然后以几首诗歌的翻译为例,着重阐述汉英诗歌互译中存在的三种意象关系:1、完全相等,即译文中的字面意象和联想意象与原文中的字面意象和联想意象完全相等;2、部分相等,即译文中的字面意象或联想意象与原文中的字面意象或联想意象只有一部分相等,而不是完全相等;3、完全不等,即译文中的字面意象和联想意象与原文中的字面意象和联想意象完全不等。

本文还简要探讨了造成这三种意象关系的原因。

关 键 词:诗歌;翻译;意象中图分类号:H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1670(2008)01-0102-04 诗歌是语言的精华,无论是在汉语中还是在英语中诗歌都是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无论是以汉语为母语的人学习英语还是以英语为母语的人学习汉语,学习诗歌无疑都会极大地促进对目标语的掌握。

进而在汉语诗歌欣赏和英语诗歌欣赏之间架起一座沟通的桥梁。

李创国在分析汉语诗歌的意象(I m age )时指出:“意象是诗歌的灵魂。

”[1]意象在汉英诗歌中具有重要的地位。

在汉英诗歌互译中保持意象相等就是保持灵魂相等,可见保持译文和原文意象相等在汉英诗歌互译中的重要性。

陈黎红指出:“意象不但在汉语和外语诗歌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而且在翻译中意象的保留和重现也是异常重要的。

只有那些能够使原文中的意象忠实地重现于译文的翻译才是成功的翻译。

”[2]无论是把汉语诗歌翻译成英语诗歌还是把英语诗歌翻译成汉语诗歌,有一个问题是难以避免的,那就是原文中的意象应该怎样处理?为了便于分析问题,笔者试图把意象分为两类:字面意象(The Word I m age )和联想意象(The A ss ociat 2ed I m age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p pe l a ay ei ge fo wa so sc m b n to a rwi lz ma r m y fi o ln t i ai n,a d e a n he te t n fi — n x mi e t ame to r m a e i a lton bewe n Chi s n gih p ms g n t ns i t e r a ne ea d En l oe . s 叠. j j 。 。 。 。
维普资讯
第 2卷 第2 7 期 20 06年
玉林师范学院学报 ( 哲学社会科学 )

V 17 N . o 2 o . 2

o o il i e S n J U N L O U I E C E S C L E E ( hlsp y & S ca ce c ) O R A F Y LN T A H R O L G P i o h
英 汉诗 歌 互译 中意 象 的处 理
口刘苏周 袁 晓 军 ,
( 、. 12安徽 淮北 煤 炭 师 范 学 院 大 学外语 部 助 教 在 读 硕 士 , 徽 淮 北 250 安 300)
【 要】 摘 意象是诗歌的灵魂, 而意象 的传达是英汉诗 歌翻译的一大障 碍。 在诗歌的翻译过程中,
t r ns to fp e . I e hantha o p ee un e t d n bo twa so g he ta l i n o o ms a fon s ’ d a c m lt d r an i g a u y fi s ma e
r n m son ta s si , h a ’ k e he c i e c t e p t om p ee i a e a d c r fp e si a sai n lt m g n ham o o m n t n lt r on. T h e
(、 . o eeE gs pr n a e Col n ut ec es 1 2C H g n lhDeat t i me Hui i a Id syT ah r b r ' Co e e Huie, n u 3 0 0 H g , a iA h i 5 0 ) b 2
Ab t c : ma e i t e s u fp e r , u h g rn mi i n i t e m o t are s a t I g h o l o t b tt e i r s o y ma e t s s o s h s b rirt a s o
TheTr a m e fI a ei a sa i n e t nto m g n Tr n l to
b t e i e ea d En l h P e s e we n Ch n s n g i o m s
L U u z o Y N a - n I S —h u, UA Xioj 2 u
要 保持 意象的 完整性 和诗歌 的魅 力 , 赖 于对 意 象的转化手段 作有 效的 理解 。本文试从 诗歌 中意 象的 依 不 同组合 方式 问题入 手 , 讨 英汉诗歌 互译 中意 象的处理 。 探
【 关键词 】 诗歌; 意象; 翻译 【 中图分类 号 】 359 文献 标识码 】 A 【 H 1.【 文章编 号 】044 1 20 )2 06—3 1 —6 (0 0— 0 0 0 7 6 7
为 中 国 文论 家在 模 索本 土 文 论 的 理 论 建 构 上 给 予
许 多启迪 。
目 译更音仅一 诗韵特表式意 文诗兼达,象 事要难韵具般 难是有诗等。 的则备方而 体素。、备 音诗的不特 的还为象 ,,因意 色
则是诗意赖以飞翔的翅膀 , 是诗歌 的灵魂。 随着 中西诗 艺双向交流 的不断加深 , 中外诗歌 在 创 作 及 理 论 建 构上 达 到 了 交汇 和 共 识— — 意 象 。
二 、 象涵义及 其作用 意
意 象就是 ( ) 物 象与 ( ) 情 意的组合 。广 义上
中国古典诗 歌优 美的 意象创造就 曾给西方诗人提 说 , 它指 诗 歌 和 其他 文 学作 品 所 涉及 所 包孕 的 一切
供 了给 养 和创 作 灵 感 。美国 意 象派诗 人 庞 德 就 曾将 知 觉心 象 的 总和 ; 义上 讲 , 指 创 作 主 体 的 主 观 狭 它
2 0 06
玉 林 师 游魂灵怪 ,触 象而构 ” 黄 鹤 楼 , 花 三 月 下扬 州 。 帆远 影 碧 空尽 , 见 长 “ 。 烟 孤 惟 又, 周易》中说 : 子 日: 《 “ 圣人 立象以尽意……” 江天际流。” 。 这首诗 有如下意 象: 黄鹤楼 、 烟花 、 孤 意象作为一个 关学范畴 ,第一次在文学领域使 用始 帆 、 长江等 , 而这些意 象的并置组合起 来便 成 了一
很 多中国古典诗作译 为英文, 并将我 国的意象理论 心 象和 客 观 物 象在语 言 中 的融 汇 与 具 现 。 “ 象” 意 介绍到西方 。他的 中国古典诗歌翻译集 《 华夏集 》 这 个 关 学概 念很 早就 出现 在 我 国古代 的 典 籍之 中。
维普资讯
Ke r s p er ; ma e ta s t n y wo d : o ty i g ; n l i r ao
薯 毒 j
If

二 二二二二二 二 ===== =====
圉冒国国豳

引言
( a a ) 英 关诗 坛产 生 了 巨大的反 响 , 誉 为 Cty 在 h 被 “ 英语 诗歌 典 范之作 ”, 是庞德 “ 对英语诗 歌 最持 久 的 贡 献 ”… 而 西 方 文论 又将 其 开 阔 的理 论 视 野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