砖砌体工程施工方案
砖砌体工程施工方案

砖砌体工程施工方案砖砌体工程施工方案一、施工准备1. 搭建施工场地围挡,确保施工现场安全。
2. 对施工现场进行平整处理,清除杂物。
3. 准备所需施工材料和工具,包括砖块、水泥、沙子、水等。
4. 确定施工队伍和分工。
二、基础处理1. 检查基础平整度和结构稳定性,如有问题需及时进行修复。
2. 在基础上划出砖墙的尺寸和位置,并进行标高控制。
3. 基础上涂抹一层水泥砂浆,以增强砖砌体的粘结力。
三、墙体搭建1. 根据施工图纸和设计要求,进行墙体砌筑。
2. 在墙角处设置立交墙柱,并按照规定的间距进行设置。
3. 根据需要,设置门窗洞口,并进行加固处理。
4. 采用干砌法进行砌筑,先在墙体底部涂抹水泥砂浆,再将砖块逐层叠放,每一层之间进行错缝。
5. 采用砖柱加筋的方式,对墙体进行加固处理。
6. 在砌筑过程中,要注意墙体垂直、水平和整体的平整度。
四、墙缝处理1. 砖砌体完成后,进行墙缝处理。
2. 使用砂浆或砂浆枪将墙缝填充,确保墙体的密实性和防水性。
3. 使用木质或金属梳子对墙缝进行整理,使其平整、美观。
五、表面处理1. 对砖砌体的表面进行处理,包括除灰、清洁和刷油漆等。
2. 使用刷子或喷枪将油漆均匀涂抹在墙体表面,增强墙体的防潮和美观。
六、验收和保养1. 完成墙体施工后,进行验收,检查墙体的平整度、垂直度和强度等。
2. 对施工现场进行清理,清除施工垃圾和杂物。
3. 对砖砌体进行保养,保持其湿润,防止龟裂和开裂。
以上就是砖砌体工程的施工方案,通过合理的施工准备、基础处理、墙体搭建、墙缝处理、表面处理和验收保养等步骤,能够保证工程的质量和进度。
同时,施工过程中应注意工作人员的安全,严格按照规范和要求进行操作,确保施工的顺利进行。
砖砌体专项方案

砖砌体专项方案一、前言砖砌体是建筑施工中常见的一种结构形式,具有承重、防火、隔音等优势,广泛应用于住宅、商业建筑和公共设施等领域。
本文将针对砖砌体施工过程中的特点和技术要点,提出一套砖砌体专项方案,旨在指导和优化施工流程,确保施工质量。
二、砖材选用与储存1. 砖材选用在进行砖砌体施工前,首先应选择符合相关标准的砖材。
常见的砖材包括红砖、轻质砖和空心砖等。
根据工程需求和预算情况,选用符合规定的砖材进行施工。
2. 砖材储存砖材在施工前需要储存在干燥通风的地方,远离水源和火源。
储存期间要保证砖材干燥、无损坏,避免受到外界天气或环境因素的影响。
三、施工准备1. 基础处理在进行砖砌体施工前,要对基础进行处理,确保基础平整、牢固,合理设置砖墙承重结构。
2. 工具准备施工前要准备好必要的工具和设备,包括切割机、平板等。
确保工具完好,操作安全。
四、施工工艺1. 砌筑技术根据设计图纸和要求,按照不同层次、功能和尺寸的砖料进行砌筑。
对墙体砌筑应平整、垂直,采用砂浆粘结,砖缝应匀称、均匀。
2. 拉结筋在砖砌体中,拉结筋是增强墙体整体强度的重要步骤。
根据设计要求,在墙体内或外侧进行结筋的安装,确保结构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3. 砂浆配制与使用砌筑过程中,砂浆的配制要注意比例的准确性,保证水泥、沙子和纤维等材料的合理配比。
砂浆使用前要进行试验,确保其粘结性和流动性。
在施工期间,砂浆应在规定时间内用完,防止过早干燥。
4. 砌体缝隙处理砌筑完毕后,对砌体缝隙进行处理,填充美缝剂,使墙体平整、美观。
五、安全注意事项1. 施工现场安全砖砌体施工过程中,要保持施工现场整洁,防止杂物堆放和人员乱行乱动。
同时,要做好防护措施,保证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
2. 使用个人防护装备施工人员应佩戴好安全帽、防尘口罩、防护手套等个人防护装备,确保施工过程中的个人安全。
3. 施工设备安全施工现场的设备要经过检查和维护,确保其正常运转,避免意外伤害的发生。
砖砌体结构工程施工方案

一、工程概况本工程为某住宅小区,建筑面积为12000平方米,建筑高度为18米,层数为6层,结构形式为砖砌体结构。
施工场地平整,交通便利,施工条件良好。
二、施工准备1. 技术准备(1)熟悉设计图纸,了解工程结构特点及施工要求。
(2)编制施工组织设计,明确施工工艺流程、施工顺序及质量控制点。
(3)组织施工人员进行技术交底,确保施工人员掌握施工技术要求。
2. 材料准备(1)砖块:选用符合国家标准的粘土砖,强度等级为MU10以上。
(2)砂浆:选用符合国家标准的M5水泥砂浆。
(3)钢筋:选用符合国家标准的钢筋,等级为HRB400。
3. 施工设备准备(1)搅拌机:用于搅拌砂浆。
(2)振捣器:用于振捣混凝土。
(3)垂直运输设备:如塔吊、施工电梯等。
三、施工工艺1. 施工顺序(1)基础施工:按照设计图纸进行基础开挖、垫层铺设、基础钢筋绑扎、模板支设、混凝土浇筑等工序。
(2)主体结构施工:按照设计图纸进行墙体砌筑、楼板浇筑、屋面施工等工序。
(3)装饰装修施工:按照设计图纸进行门窗安装、墙面、地面、顶面装修等工序。
2. 施工工艺(1)基础施工1)基础开挖:根据设计图纸进行基础开挖,确保基础尺寸符合要求。
2)垫层铺设:在基础底部铺设垫层,厚度不小于100mm,平整度不大于5mm。
3)基础钢筋绑扎:按照设计图纸进行基础钢筋绑扎,确保钢筋间距、保护层厚度等符合要求。
4)模板支设:根据设计图纸进行模板支设,确保模板稳固、尺寸准确。
5)混凝土浇筑:按照设计要求进行混凝土浇筑,振捣密实,表面平整。
(2)主体结构施工1)墙体砌筑:选用MU10以上粘土砖,M5水泥砂浆,砌筑墙体,确保墙体垂直度、平整度符合要求。
2)楼板浇筑:按照设计图纸进行楼板浇筑,振捣密实,表面平整。
3)屋面施工:按照设计图纸进行屋面施工,确保屋面防水、保温、隔热等功能满足要求。
(3)装饰装修施工1)门窗安装:按照设计图纸进行门窗安装,确保门窗安装牢固、开启灵活。
砖砌体工程施工方案

砖砌体工程施工方案一、施工前准备1.1 资料准备在进行砖砌体工程施工之前,需要进行充分的准备工作。
首先要准备好相关的资料,包括设计图纸、工程量清单、合同文件等。
1.2 施工人员组织安排具有一定施工经验和技术水平的砌筑施工人员参与工程,确保施工质量。
1.3 施工材料准备准备好所需的砖瓦、水泥、砂浆等施工材料,并进行验收,确保质量符合要求。
二、工程施工流程2.1 基础处理在进行砖砌体工程施工前,需要对基础进行处理,确保基础平整、结实,符合施工要求。
2.2 立墙施工根据设计图纸要求,进行砖砌墙体的施工,首先要按照线型要求开启施工,依次进行砖砌、砌筑,保证墙体垂直、水平。
2.3 吊装和安装在进行墙体施工的过程中,需要进行砖瓦的吊装和安装,确保砖砌体的质量。
2.4 砌筑密封处理在砌筑完成后,需要对墙体进行密封处理,以防止雨水渗透,保证建筑结构的持久性。
三、质量控制3.1 施工过程监控在施工过程中,要对每个环节进行监控,确保施工质量符合标准要求。
3.2 现场验收施工完成后,需要进行现场验收,对施工质量进行检查,并确保达到设计要求。
3.3 完工验收最后完成验收,提交相关资料,确认工程完成并交付使用。
四、安全防护4.1 安全设施设置在施工过程中,要设置好安全设施,确保施工人员的安全。
4.2 施工人员培训在施工前进行安全培训,提高员工对安全问题的重视,确保施工过程安全。
五、项目管理5.1 施工计划制定合理的施工计划,确保施工进度和质量。
5.2 施工总结和汇报在项目全部完成后,进行施工总结和汇报,总结经验,改进不足,提高工程质量。
以上是砖砌体工程施工方案的基本内容,希望能够对您有所帮助。
砌体工程专项施工方案完整版

砌体工程专项施工方案完整版一、前期准备1.1 施工前检查在开始砌体工程之前,必须进行全面的施工前检查,确保各项准备工作完善。
1.2 材料准备准备各项砌体工程所需材料,包括砖块、石灰、水泥等,确保材料质量符合相关标准要求。
1.3 施工人员组织合理组织施工人员,确保人员技术水平和施工经验符合要求。
二、施工工艺2.1 基础处理在进行砌体施工之前,必须对基础进行合理的处理,确保基础平整、牢固。
2.2 点线工作在进行砌体施工之前,必须进行点线工作,确定砌体的准确位置和高度。
2.3 砌筑工艺采用适当的砌筑工艺,确保砌体结构牢固、美观。
三、施工质量控制3.1 质量验收对每批砌体材料进行严格的质量验收,确保材料符合相关标准。
3.2 施工过程监控在整个施工过程中,加强监督和检查,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整改。
3.3 竣工验收在砌体工程完成后,进行竣工验收,确保工程质量达到设计要求。
四、安全防护4.1 施工场地安全确保施工场地安全整洁,设置明显的施工警示标识。
4.2 人员安全防护提供必要的安全防护装备,加强对施工人员的安全教育和培训。
五、施工进度管理5.1 制定施工计划在开始砌体工程之前,制定合理的施工计划,明确施工任务和时间节点。
5.2 进度监控加强对施工进度的监控,及时调整施工计划,确保工程按时完成。
六、施工总结6.1 问题总结对施工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总结,提出改进措施。
6.2 经验分享分享本次砌体工程的施工经验,为以后的施工工作提供参考。
以上是砌体工程专项施工方案的完整版,希望能够对相关工作提供帮助和指导。
砖砌体施工方案

砖砌体施工方案
一、施工前准备
在进行砖砌体施工之前,需要做好以下准备工作:- 确定施工图纸和设计要求;- 打磨基层表面,确保平整干净; - 准备工程所需的砖块、胶浆、水泥等材料; -
确保施工现场通风良好,便于施工作业。
二、砌砖操作流程
1. 砌筑墙体
•根据设计要求,选择合适的砖块,采用水泥浆粘贴的方式进行砌筑;
•在墙体砌筑过程中,要注意控制砌缝的宽度、墙面的垂直度和平整度;
•采用砌筑过程中的交叉砌法,提高墙体的稳定性和整体强度。
2. 处理墙角和门窗洞口
•在砌筑墙角时,要注意保持墙角的垂直度和平整度;
•处理门窗洞口时,要根据设计要求和实际尺寸,精确切割砖块,保证洞口的整体美观性和结构稳定性。
3. 加固处理
•在砖砌体施工中,根据需要进行加固处理,采用金属筋或防水剂等材料,提高墙体的整体强度和耐久性。
三、收尾工作
施工完成后,还需要进行以下收尾工作: - 清理施工现场,保持环境整洁; -
对墙体进行检查和修正,确保墙面平整、垂直; - 进行防水、防潮处理,提高墙体
的防护性能。
四、注意事项
在砖砌体施工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事项: - 施工人员要做好安全防护措施,
避免意外伤害发生; - 严格按照设计要求和标准施工,确保施工质量; - 控制施工
过程中的湿度和温度,避免影响砌筑效果。
砖砌体施工是建筑工程中常见的一种施工方式,通过上述施工方案的执行,可
以确保墙体的稳固性和美观性,为建筑工程的顺利进行提供保障。
砌体砌筑工程施工方案

砌体砌筑工程施工方案一、工程概况本工程为砌体砌筑工程,主要涉及砖墙、砌块墙等结构的砌筑工作。
工程地点位于[具体地址],预计施工周期为[具体时间]。
工程的主要目标是确保砌体的结构安全、外观美观,满足设计要求和使用功能。
二、材料要求砖块:选用符合国家标准的硬质矩形单位,尺寸、强度等参数应符合设计要求。
砂浆:使用符合规范要求的砂浆,确保砂浆的强度、和易性、保水性等性能满足施工要求。
其他辅助材料:如钢丝网、连接件等,也应符合相应的国家或行业标准。
三、施工准备现场准备:清理施工现场,确保施工场地平整、无障碍物。
材料准备:按照施工进度计划,提前备齐所需的砖块、砂浆等材料。
工具准备:准备砌筑所需的工具,如水平尺、线锤、灰斗、砌刀等。
人员准备:组织专业的砌筑施工队伍,确保施工人员熟悉施工图纸和规范要求。
四、砌筑工艺放线:按照设计图纸,放出砌体的轴线、边线和门窗洞口位置。
砌筑:按照“三一砌法”(一块砖、一铲灰、一挤揉)进行砌筑,确保灰缝饱满、平整。
校正:在砌筑过程中,及时用线锤、水平尺等工具进行校正,确保砌体的垂直度、平整度。
养护:砌筑完成后,按照要求进行养护,确保砌体达到设计强度。
五、质量要求砌体灰缝应饱满,砂浆强度应符合设计要求。
砌体表面应平整、清洁,无裂缝、掉角等缺陷。
砌体尺寸、位置应符合设计图纸要求,允许偏差应符合相关规范。
六、安全措施施工现场应设置明显的安全警示标志,并采取有效的防尘、防噪音措施。
施工人员应佩戴安全防护用品,如安全帽、手套、防滑鞋等。
定期对施工设备进行检查和维护,确保设备性能良好。
遵守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规定,禁止违章操作。
七、进度安排根据工程规模和工期要求,制定合理的施工进度计划。
合理安排施工人员、材料和设备的投入,确保工程按计划顺利进行。
同时,定期对施工进度进行检查和调整,确保工期目标的实现。
八、验收标准工程竣工后,应按照相关规范和设计要求进行验收。
验收内容包括砌体的尺寸、位置、灰缝饱满度、表面质量等。
砌体工程专项施工方案

砌体工程专项施工方案
一、施工准备工作
1.1 方案确定前
在着手砌体工程之前,需要对工程的整体情况进行综合评估,确定具体的施工
方案。
这一阶段需要进行现场勘测、材料准备和施工人员准备等工作。
1.2 材料准备
在施工过程中,需要准备好砖瓦、水泥、沙子、水等所需原材料。
保证材料的
质量符合相关标准,以确保施工质量。
1.3 施工人员准备
保证施工人员具备相应的技术水平和经验,可以熟练操作相关施工设备和工具。
二、砌筑工程
2.1 基础砌筑
在进行砌体工程时,首先需要对基础进行砌筑,确保基础平整、牢固,符合相
关的设计要求。
2.2 砌体点击
在进行砌体墙体施工时,需要注意每块砖瓦之间的间隙和墙体的垂直度,确保
墙体的稳固和美观。
2.3 灰缝处理
砌筑完成后,需要对砌体墙体的灰缝进行处理,填充好灰浆,提高墙体的强度
和稳定性。
三、验收和保养
3.1 竣工验收
在砌体工程完成后,需要进行竣工验收,检查工程质量是否符合相关标准和设
计要求。
3.2 保养维护
经过验收合格后,需要对砌体墙体进行保养维护,保持墙体的整洁和美观,延长墙体的使用寿命。
结语
砌体工程是建筑工程中重要的一部分,施工方案的制定和执行对工程质量和进度有着重要影响。
在进行砌体工程时,需要严格按照施工方案进行操作,以确保工程的质量和安全。
希望以上内容对砌体工程的施工提供一定的参考和指导。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編制依據
1、設計圖紙;
2、《砌體工程施工品質驗收規範》(GB50203—2002);
3、《現行建築施工手冊》(縮印本,1992年版)
二、工程概況
本工程C區±0.000以下採用MU15機制紅磚,M10水泥砂漿砌築,±0.000—2.1m採用MU10機制紅磚,M7.5水泥砂漿砌築,2.1m以上外牆採用MU10粘土磚眠牆、內牆體為190爐渣砌塊,M10混合砂漿砌築;A 區±0.000以下採用Mu10粘土磚,M10水泥砂漿砌築;±0.000以上採用Mu10粘土磚,M7.5混合砂漿砌築;其餘各區±0.000以下採用MU10粘土磚,M7.5水泥砂漿砌築,±0.000以上外牆採用MU10粘土磚眠牆、內牆體為190爐渣砌塊,M7.5混合砂漿砌築。
三、施工準備
要求在砌體工程開始施工前必須做好下述各項施工準備工作:
1、材料:紅磚、水泥、砂等材料必須符合設計圖紙の要求,並已做好材料の外觀檢測和抽樣送檢工作。
2、拉結筋和各種預埋鋼筋已焊接和接長完畢。
3、防腐木磚準備完畢。
4、施工樓面已清理乾淨,並已做好分中彈線,標高控制工作,有專用の、安全可靠の進料平臺。
5、安全、技術交底:在開工前三天,由施工員、安全員和技術負責人負責做好安全、技術交底工作。
四、砌築砂漿
1、砂漿の配合比採用重量比。
砌築砂漿拌制採用32.5#普通矽酸鹽水泥,水泥用量由試配確定。
2、砌築砂漿拌制用砂均採用中砂,必須全部過篩,且不得含有草根等雜物,砂の含泥量不得超過3%。
3、拌制水泥混合砂漿用の石灰膏或磨細生石應符合下列要求:
(1)塊狀生石灰熟化成石灰膏時,應採用孔洞不大於3mm×3mm網過濾,熟化時間不得少於7天,對於磨細生石灰粉,其熟化時間不得少於2天。
(2)沉澱池中貯存の石灰膏,應防止乾燥、凍結和污染。
嚴禁使用脫水硬化の石灰膏。
(3)消石灰粉不得直接使用於砂漿中。
4、砂漿採用機械攪拌,自投料完算起,攪拌時間不得少於3分鐘。
5、砂漿隨拌隨用。
在拌成後和使用時,不得就地開餐,直接堆放在樓面上,必須盛入貯灰器中或鐵板上,或在樓面鋪彩采布。
如砂漿出現泌水現象,必須在砌築前再次拌合。
砂漿在拌成後必須在3至4小時內使用完畢,在夏季必須在2小時內使用完畢。
6、除地下室隔牆、週邊護牆、內隔牆、樓梯間牆和衛生間牆使用水泥砂漿砌築外,所有牆體の底下三皮磚使用水泥砂漿砌築。
五、砌磚工程
1、粘土磚必須提前1~2天在磚堆場澆水濕潤,含水率為10%~15%。
嚴禁在準備開始砌築前臨時濕水或根本不濕水。
2、磚砌體開始施工前,必須先設置皮數杆。
並且將砌築の部位清理乾淨,澆水濕潤。
3、在砌築の過程中,必須雙面掛線,外牆面必須拉水準通線和垂直
通線,保證窗洞口留設在同一線上,過道內必須拉水準通線。
4、當粘土磚牆厚為240mm時,採用三順一丁砌築法,即三皮中全部順磚與一皮中全部丁磚間隔組砌而成。
上下皮順磚間豎縫相互錯開1/2磚長,上下皮順磚與丁磚間豎縫錯開1/4磚長。
5、採用“三一”砌磚法或鋪漿砌磚法,“三一”砌磚法即一鏟灰、一塊磚、一揉壓の砌築方法。
當採用鋪漿法砌築時,一次の鋪漿長度不得超過750mm。
6、混凝土柱與砌體連結:沿砌體高度於混凝土柱中埋設錨筋與砌體拉結,沿牆高每500mm設2φ6錨筋。
一端伸入牆體內1000mm,當長度不夠時,錨筋伸至洞口邊,末端彎直鉤,另一端錨入框架柱內200mm。
埋入磚砌體の拉結筋必須設置正確、平直。
7、磚砌體の轉角處和交接處必須同時砌築,嚴禁無可靠措施の內外牆分開砌築施工。
對不能同時砌築而又必須留置の臨時間斷處應盡可能砌成斜槎,長度不小於高度の2/3,且高度差不得超過一步腳手架の高度。
8、隔牆與牆或柱如不能同時砌築而又不能留成斜槎時,可以在牆中或柱中引出凸槎,或於牆或柱の灰縫中預埋拉結筋。
拉結筋為每120mm 牆厚放置1根φ6の鋼筋,間距沿牆高不得超過50cm一道,埋入長度從牆の留槎處算起,每邊均不得小於50cm,末端應有90oの彎鉤。
9、砌體接槎時,必須將接槎處の表面清理乾淨,澆水濕潤,並填實砂漿,保持灰縫平直。
10、磚砌體上下錯縫,內外搭砌,磚柱不得採用包心砌法。
砌體水準灰縫の砂漿飽滿度不得小於80%,豎縫採用擠漿或加漿方法,不得出現透明縫,嚴禁用水沖漿灌縫;磚砌體の水準灰縫厚度和豎向灰縫の寬度宜為10mm,但不得小於8mm和大於12mm。
11、磚柱和寬度小於1mの窗間牆選用整磚砌築,半磚和破損の磚分
散使用在受力較小の磚體中和牆心。
12、在牆上留置臨時施工洞口或腳手架眼時,其側邊離交接處の牆面不小於500mm。
並且不得在下列部位或牆體中留置腳手架眼:
(1)120mm厚磚牆和獨立柱;
(2)過梁上與過梁成60o角の三角形範圍以及過梁淨跨度の1/2高度範圍內;
(3)寬度小於1mの窗間牆;
(4)磚砌體の門窗洞口兩側200 mm和轉角處450mmの範圍內;
(5)梁或梁墊下500mmの範圍內;
(6)設計上不允許留設腳手架眼の部位。
13、當填充牆砌至接近梁、板底時,應留一定空隙,在抹灰前採用側磚、或立磚、或砌塊斜砌擠緊,其傾斜底宜為60o左右,砌築砂漿應飽滿。
14、為保證衛生間牆體の防水效果,根據設計の要求,在衛生間四周牆體砌築前,將牆底樓面清理乾淨並鑿毛,設300mm高のC25素混凝土反沿,反沿同牆厚。
六、門、窗等洞口過梁
1、當門窗洞口大於300mm而小於600mm時,採用鋼筋磚帶,配筋為2Φ12。
2、所有門窗洞口寬度大於600mm時,洞口頂必須設置鋼筋混凝土現澆過梁,過梁按中南標92ZG313選用,採用矩形斷面,當門窗孔洞於柱邊時,與柱一起澆搗混凝土。
3、過梁の支承長度不小於250mm,當洞口寬度大於2000mm時,支承長度不小於370mm。
七、構造柱、鋼筋磚帶、圈梁、門垛和木磚
1、除圖紙注明外,當牆の水準長度≥5m或牆端部沒有鋼筋混凝土牆柱時,必須在牆中或端部加設鋼筋混凝土構造柱後澆;凡屋面有磚砌女兒牆者,均在框架柱頂及轉角處或>5mの屋面梁中設構造柱,伸至女兒牆壓頂。
2、構造柱柱頂、柱腳在主體結構中預埋4Φ12鋼筋,柱の截面尺寸為牆厚×240,豎筋4Φ12,箍筋φ6@200。
構造柱混凝土強度等級為C25,先砌牆後澆柱,澆柱時在柱頂留200×300×300 mmの撮箕口(見附圖一),拆模後再將突出牆面部分の混凝土鑿除。
3、砌體與構造柱連接處按抗震設防要求設置大馬牙差,先退後進(見附圖二)。
4、為保證牆體の有效連接,在牆體の轉角且無框架柱處設鋼筋混凝土構造柱。
5、當砌體高度大於4mの240牆或大於3mの120牆,需在牆半高處設鋼筋磚帶一道,磚帶用M10砂漿砌築250mm高,磚帶內放3φ8(240厚牆)、2φ8(120厚牆)鋼筋,此鋼筋需與柱、牆中之預留鋼筋搭接或焊接。
6、當窗間牆較窄而留設構造柱有困難時,在窗底處設混凝土圈梁一道,截面尺寸為240×240mm,混凝土強度等級C25,上下各配2Φ14縱筋,箍筋用φ6@200,鋼筋錨入兩端の混凝土柱內或與柱の主筋焊接。
7、當洞口寬度大於2700mm時,必須在洞口兩側及洞頂現澆混凝土框,配筋同構造柱配筋。
8、門垛:當靠框架柱處の門垛寬度<240mm時,砌塊砌築困難,且砌體穩定性差,品質不能保證,因此該門垛採用C25鋼筋混凝土構造柱現澆至門洞過梁底。
9、木磚:在門洞の每側邊各設三塊防腐木磚。
八、工程品質驗收標準
砌體工程品質必須滿足設計要求、本施工方案和《砌體工程施工品質驗收規範》(GB50203—2002)の規定。
九、品質驗收要求(允許偏差專案見下表規定)
表一:砌磚分項工程品質允許偏差表
十、安全技術措施
1、在操作之前必須檢查操作環境是否符合安全要求,道路是否暢通,機具是否完好牢固,安全設施和防護用品是否齊全,經檢查符合要求後才可施工。
2、腳手架上堆料量不得超過規定荷載,堆磚高度不得超過3皮側磚,同一塊腳手板上の操作人員不得超過二人。
3、不准站在牆頂上做劃線、刮縫及清掃牆面或檢查大角垂直等工作;不准用不穩固の工具或物體在腳手板面墊高操作,更不准在未經過加固の情況下,在同一層腳手架上隨意再疊加一層。
4、砍磚時必須面向內打,注意碎磚跳出傷人。
5、用吊車吊磚要用磚籠,吊車落在架子上時,砌築人員要暫停操作,並避在一邊;裝磚時要先取高處後取低處,防止垛倒砸人;冬期施工時,腳手板上如有冰霜、積雪,必須先清除後才能上架子進行操作。
6、在同一垂直面內上下交叉作業時,必須設置安全隔板,下方操作人員必須配戴安全帽。
7、不准在超過胸部以上の牆體上進行砌築,以免將牆體碰撞倒塌或上磚時失手掉下造成安全事故。
省建六公司湖大化學化工學院
工程專案部編制
2003年4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