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亏不是福
吃亏不是福的反面例子和说法

吃亏不是福的反面例子和说法吃亏不是福的反面例子和说法「篇一」世间人人都想求福,然而欲望越高越难实现。
其实福就在我们身边,能吃亏就是福之源。
能吃亏就是肚里能撑船的大肚量,能吃亏就是弥勒下凡快乐乐无边。
俗话说的好:“吃亏是福。
”然而这“亏”是小亏,而“福”却是大福。
如今能明白这点的人真是少之又少。
有淡泊明志,超然脱俗,积极乐观的精神的人才能懂得只有吃“亏”才是福呀!在北方边界住着一位老人家,有一天,他的马走失了。
人们向他表示惋惜。
他却认为这不一定是件坏事,几天后,他的马又带了一匹好马来,邻居们都来称赞。
老人说:“怎么知道这不是祸害呢?”老人家的马多了,他儿子爱骑马,从马上摔下来了,摔断了大腿骨,人们都来看望,他说:“怎么知道这不是好事呢?”然而一年后国家打仗,许多人都被抓去当兵,只有老人的儿子因摔断腿而免去打仗,于是父子俩幸福的生活着。
所以说吃亏是福,吃的是小亏,然而得到的是大福。
吃亏不代表胆怯,而是代表勇敢。
吃亏不代表愚蠢,而是代表明智。
吃亏不代表失去,而是代表得到。
郭子仪和李光弼是唐代朔方节度使的西部部将。
他们因成见太深,长久不和。
在安禄山叛乱时,郭子仪升为朔方节度使。
李光弼成了他的下属,怕他趁机报复,便请求说:“今后不管你怎么处置我,我都不抱怨,只图不连累妻小。
”郭子仪离开位置抱住李光弼,眼含热泪说:“国家危急,我不能再那样鼠肚鸡肠,斤斤计较了。
”李光弼见他心胸坦荡,带队请战。
将帅一心,在平叛中立下赫赫战功。
这充分说明了吃亏不是胆怯,不是愚蠢,不是失去。
然而我们在吃亏中可以得到更加宝贵的东西,那就是“福”。
如今社会上很多人都很现实,都不愿意失去利益,都不愿意去勇敢地担当,都不愿意去追求明智,因为很多人都被势利冲昏了头脑,变得自私自利,变得愚昧麻木,变得没有一点肚量,不肯为社会做一份贡献,在此我想说吃亏并不是失去,并不是愚蠢,并不是胆怯,吃亏是福!吃亏是福!因为吃亏,我们得到了取之不尽的爱,因为吃亏我们得到了永恒的快乐,因为吃亏我们得到了福之源泉吃亏不是福的反面例子和说法「篇二」“吃亏是福”,是妈妈经常跟我说的一句话。
吃亏不是福的经典语录

吃亏不是福的经典语录吃亏不是福是一个广为流传的经典语录,意思是说,遭受了损失、吃了亏并不等同于得到了好处或者幸福。
相反,吃亏往往会给我们带来痛苦和不满。
这个成语的深层意义还包含着:我们不能姑息违法行为,容忍不良风气,否则我们自己也将沦为这些不良行为的牺牲品。
在生活中,吃亏不是福的道理被验证过无数次。
看看那些因为犯罪而身陷囹圄的人,他们虽然可能在短期内从犯罪所得中获益,但最后付出的代价却是巨大的。
他们必须失去自由、失去家庭、失去社会地位,甚至会失去生命。
这样的后果,远远不值得一时的私利。
再看看那些搞钓鱼诈骗的人,他们可能利用了别人的贪念得到了一些钱财,但最终他们也会遭受法律责罚,失去名誉,甚至会被人唾弃。
在人际交往中,吃亏也是一件非常让人沮丧的事情。
如果一个人太好心,总是为别人着想,那么他很有可能就会成为被人利用的对象。
有些不良分子会利用这样的人,占据他们的便宜,甚至会毁了他们。
有些人太过于热爱自己的事业,总是为了事业奋斗不顾家庭、健康,可是最终得到的却可能是病痛和孤独。
在学习工作中,吃亏不是福的道理也丝毫不占上风。
如果一位学生或者员工总是因为自己太过“诚实正直”,而无法与他人“妥协”,那么很有可能就会错过不少机会,最终甚至连基本的生存条件都难以保障。
反之,如果一个人总是将自己的利益放在第一位,不论向同事还是对手投机取巧,快速获得短暂的成功,那么他的作为短期内可能会给他带来好处,但是长久来看,他却会失去信任和尊重,最终注定陷入困境。
总的来说,吃亏不是福这一说法,在不同的领域里都得到了印证。
这个道理告诉我们,要做一个精明的人,不但要善于捕捉机会、把握时机,更要注重诚信和正义。
如果你总是只考虑自己的利益,那么你最终只会沦为众矢之的,遭受更多的坏事。
只有坚持正义和善良,才能得到更多人的支持和信任。
当然,许多人用“吃亏不是福”这句话的时候,也有一些误解。
如果我们总是过于“谨小慎微”,因为过度的担忧而不敢冒险或者尝试,也是不可取的。
有一种吃亏不是福

人生有三福:即平安是福,健康是福,吃亏是福。
其中,吃亏是福,更是被认为是做人的一种境界,是处事的一种睿智。
当然,这是对个人而言。
但是,在社会发展的进程中,却有一种吃亏不是福,那就是人类在支配和改造自然的过程中,随心所欲,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发展。
事实上,在过去的2013年,由互动百科联合中华文化促进会、中国新闻周刊等媒体共同发布的“十大热词·年度汉字”中,“雾霾”一词进入前三,就足以说明这个道理。
有一种吃亏不是福,是因为以吃牺牲环境为代价的亏的发展,最终埋下的是祸。
而祸之根源,是“唯GDP”造成的发展偏差,这在整个世界的发展过程中,短期的繁荣与发展而让子孙吃亏的例子比比皆是,包括我国在内。
正因为如此,重庆市委四届三次全会立足重庆发展实际,纠正“唯GDP”造成的发展偏差,科学划分定位五大功能区。
继后,黔江区委三届四次全委会为全面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五大功能区的实施《意见》精神,将全区划分为三大功能区。
所以,贯彻落实《意见》,就要深刻领会《意见》精神,并用这个重要纲领性文件指导当前和未来改革发展,从而纠正“唯GDP”造成的发展偏差,不再吃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求发展的亏,走出吃亏是福的发展老调。
有一种吃亏不是福,是自然科学告诉我们的。
因为任何事物的存在和发展都有自己的规律,自然界也不例外。
人类在支配和改造自然的过程中,在初期,由于受生产条件和认识水平的限制,人类屈服于自然界的权威,接受自然界的摆布。
后来随着生产的发展和人类认识能力的提高,人类对自然的认识程度也随之逐渐加深,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支配自然和改造自然。
但是,在支配和改造自然的过程中,并不是随心所欲、为所欲为的,而是要受自然规律制约的。
正如恩格斯指出的那样:“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对自然界的胜利。
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对我们进行报复。
”每一次胜利,起初确实取得了我们预期的结果,但是在往后和再往后却发生完全不同的、出乎预料的影响,常常把最初的结果变成了祸。
吃亏真的是福吗?有3种亏是祸害,我们绝对不能吃

吃亏真的是福吗?有3种亏是祸害,我们绝对不能吃有句话叫做“吃亏是福”,这种话经常是在什么场景下讲出来的呢?一种是父母对即将步入工作单位的子女说的,这种时候讲出来的是良苦用心,意思是叫孩子在单位里多做点事,吃点亏多忍让点,不要像在家里一样小公主小皇帝,这个时候“吃亏是福”是正确的,因为它寄托了父母对孩子成才殷切的希望。
当然还有另一种,一个老奸巨猾的人损害了一个涉世未深年轻人的利益,反而做这个年轻人的思想工作,说什么这次亏就亏点,吃亏是福嘛云云。
这一种场景下讲出来的话,就很危险了,我年轻的时候就上过这样的当,当时做买卖老是被那个大叔算计,因此,以后遇到这样的老奸巨猾的人,你一定要说:你这个糟老头子坏得很。
这世上的一切事物都是一分为二的,吃亏是福在有些条件下,的确是福,虽然利益上失去了一点,但是我们思想上得到了许多,能力也提高了不少;在有些条件下,就是不好的呀,不光不是福,而且还是祸害,这种亏咱们一定不要吃,否则会有更大的亏和灾祸降临。
有三种亏我们绝对不要吃,那么,是哪三种呢?第一,不要吃被坏人胁迫的亏,做各种违法犯罪的事。
这个道理大家应该懂得,犯法的人最后都没有好下场,这是一定的,即使暂时侥幸逃脱,可是一辈子从此过着担惊受怕的日子,这样的人能过得好吗?这世上有些坏人不光自己做坏事,还胁迫别人做坏事,对于这种情况,我们应该立场坚定的拒绝。
这明显是让你替他卖命,帮助他获得利益,这种损己利人的事,是个人都知道是愚蠢的,所以这种亏我们一定不要吃。
第二,不要吃无原则退让的亏,最后你会输得一干二净,什么也没有。
在一个单位里,你以为是非多的是那些煽风点火耍奸计的人吗?错了,是那些胆小老实的人!可能大家很奇怪,老实人不会惹事,怎么会是最会惹是非的人呢?很简单的道理,单位实际上是名利场,在这个场上,各色人马为牟取利益,各种手段都是会使得出来的,所以奸诈的人居多,而老实人太胆小,又没有实力与他们对抗,最后这些奸诈的人都把老实人当棋子来用,所以在单位里,老实人是最吃亏的。
吃亏不是福

吃亏不是福某日打开电视,看到某卫视正在播出一电视剧——《吃亏是福》。
这一剧名让我心生疑惑,不愿再往下看。
吃亏为什么会是福?假设吃亏本身就是一种福,那么人人都愿意吃亏,甚至追求吃亏,而事实是几乎所有人内心是不宁愿吃亏的,除非这个人是白痴或者是纯粹为了作秀,可见吃亏本身并不是福。
那么会不会是吃亏的结果是福?吃亏的首要结果是吃亏的人心情低落、经济等受损,这些都不是福。
吃亏带来的另一结果就是吃亏的人会得到旁观者的同情和安慰,这是福吗?不是,因为没有人会为了得到别人的同情而宁愿吃亏。
所以吃亏的结果也不能够给吃亏的人带来的福。
正常人都是理性的经济人,追求自己的利益最大化是人的本性,所以从理性人的角度看,吃亏对吃亏者来说,不是福。
当然,道德和法律要求我们不能为了一己私利损害他人和社会的利益。
那么吃亏是福这一观点为什么会被津津乐道?吃了亏的人说吃亏是福,大多数情况是在自我安慰,因为对方太强大,自己没有能力反击,又不想认为自己很无能,只能做精神上的胜利。
如同阿Q被打了,心里却想,“我总算被儿子打了,现在的世界真不像样……”。
也有人想,目前是吃了亏,但日后会有福气。
福气是自己创造的,跟是否吃了亏没有必然的联系,为什么要将不可预见的将来和眼下的吃亏扯上关系?说白了,这也是在自我安慰,为目前自己的尴尬境地辩解。
好比我们常听人说破财消灾,但未来是否有灾,若没有灾难,是因为自己之前破了财吗,显然不是。
我不是在鼓动人们不要忍让,我相信忍一时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
吃亏是福这一安慰是会让人心里暂时平静,但是会误导人,也会被人利用。
吃了亏的人安慰自己说吃亏是福。
得了便宜的人也会说吃亏是福,这是说给吃了亏的人听,是为了要让吃了亏的人安安分分地过日子,以维持“和谐”的局面。
这些人神通广大,可以让吃亏是福的思想很快充斥人群的各个角落。
吃了亏的人因为有这一思想的支持,安慰起自己来就更加心安理得。
如此里外呼应,吃亏是福便在人们心中生了根。
吃亏是福真的吗

吃亏是福真的吗
现代社会,吃亏思想深植人心,有人用“吃亏是福”来描述自己的态度,也有人认为“吃亏是福”是一种错误的观念。
吃亏是福,到底是真是假?我们实际上应该怎么看待它?
首先,从积极的角度来看,“吃亏是福”是不可否认的。
表面上看,“吃亏是福”这句话有点奇怪,但它的意思是当我们吃亏时,其实是在积极地拓宽自己的视野,从而获得更多的机会,进而得到一份更高的报酬。
比如,一个聪明的人如果把自己当作一个“傻瓜”,他就可以站在另一个角度看问题,从而更好地理解他人的想法,有效地拓宽自己的视野。
除此之外,如果一个人接受“吃亏是福”的观念,他很可能更加乐观,因为他肯定会有一定的报酬。
然而,从消极的角度看,“吃亏是福”也有它的弊端。
在现实的世界里,有时候贪图小利反而会阻碍好事实现,“吃亏是福”这句话也可能被滥用。
有些人把它当成一种借口,以此来解释自己不愿意做什么辛苦的事他们一直认为这样做会得到更大的福利,而不愿意尝试去取得真正的成长。
样地,有些人会说“吃亏是福”来掩饰自己的贪婪,以至于被动地吃亏,最终反而得不到任何好处。
总的来说,“吃亏是福”是一种有着积极和消极两面性的观念,我们应该努力把它变成一种积极的行为。
当我们遇到挫折时,不要放弃,应当从中吸取经验,提高自己的吃亏智慧,让自己有收益而不必受损。
让我们努力尝试,用“吃亏是福”来激励自己!
- 1 -。
吃亏是福 是真的吗

吃亏是福是真的吗其实我一直觉得,吃亏是福这句话没说完,我认为完整的说法是:吃亏是福,也是祸。
从老一辈的人眼光看来,吃亏之所以是福,是因为人生多坎坷,吃点亏,能够适应这种坎坷,吃亏吃多了,也就习惯了,习惯了,也就不当回事了。
其实关于吃亏是福的解读,我看的也不少,从经历之中萃取的心得体会,到走出舒适圈之后的感悟。
大多数把吃亏是福奉为“真理”的人(或者文章)都是在把吃亏是福这件事当成了一件适应社会坎坷的工具:进一步说,没有人认为,吃亏真的是福,而是大家觉得,为了适应这个整天吃亏的世界,吃点亏,是加速适应,多吃亏,不至于让自己摔几个大跟头之后,就直接抑郁了。
在我看来,吃亏这件事,本身不是福。
或者说的直白点,我认为单纯的把吃亏当成是福报的人,其实在给自己洗脑。
为什么?我在这里跟朋友们讲讲我的体会,比如在我们的人生之中,你可能会因为很多消极的理由,最终体会到了吃shi(下面以脏货这个说法代替)的感觉,这个时候你会觉得很委屈,很苦恼,觉得自己太失败了,进而体会到一种郁闷的情绪。
然后呢,突然有个“前辈”告诉你,年轻人,想开点,不要觉得吃脏货有什么了不起的,放眼人生,吃脏货的机会还有很多,你只有适应了吃脏货,你才能适应自己的人生,这就是现实,这就是现实的残酷之处。
那么你可能一开始会觉得,啊!好像确实是那么回事,人生坎坷太多,坦途太少,如果现在适应了吃脏货,似乎以后就不会觉得有什么大不了了,于是乎,你开始接受了吃亏是福的洗脑。
但是等你走过一段时间(有了一定人生阅历的积累)之后你发现,脏货就是脏货,吃亏就是吃亏,再怎么美化吃亏是福,也绝对不会把吃亏这件事当成好事去理解,这是为什么?因为吃亏,是一种消极的境遇,福,是一种积极的效果。
把一种消极的境遇当成是一种积极的效果,这怎么可能会让人真的接受呢?所以吃亏是福这件事,说到底是一种自我安慰,吃亏这件事真正的意义,是告诉我们,不吃亏,才是我们应该做到应该为之努力的事情。
我们面对痛苦的第一选择,不是妥协痛苦,让痛苦常态化,而是要避免痛苦,或者说克服痛苦,这样我们的人生才会有积极的体验,才会让我们的未来,有盼望的价值,毕竟没有人盼着吃亏,(如果有人因为吃亏是福而盼着自己吃大亏,我只能说境界太高了)我们都盼着自己少吃亏,多占点生活的便宜。
吃亏不是福的经典语录

吃亏不是福的经典语录
"吃亏是福" 和 "吃亏不是福" 都可以是相对于不同的情境来解
读的。
以下是几个经典的 "吃亏不是福" 的语录:
1. "吃亏不是福,但吃亏是自我成长的必经之路。
"
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在人生的历程中,我们遭遇到各种挫折和困难,这些都是自我成长的过程,吃亏和失败是我们成长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2. "吃亏不是福,但吃亏不倒就是福。
"
这句话的意思是说,虽然吃亏不是好事,但是只要我们能够从失败和挫折中站起来,重新振作起来,继续前行,那么这种倒霉的经历就会变成一次宝贵的机会。
3. "吃亏不是福,但吃亏让我们更加珍惜拥有的一切。
"
这句话的意思是,当我们经历吃亏的时候,我们会更加明白拥有的一切都是来之不易的,因此会更加珍惜和感恩我们所拥有的。
4. "生活就是博弈,吃亏不是福,但不吃亏就是大吃大喝的人生。
"
这句话的意思是说,生活就是一个博弈,我们需要冒一些风险,
才能得到更多的回报。
如果我们总是避免吃亏,那么我们的生活就会变得平淡无味,缺乏激情和成就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吃亏不是福
吃亏也就是自身或财产遭受伤害、损失,而使对方占到便宜。
什么是福?如果说自身吃了亏算得上一种福气,那么我想我们该给福重新下定义了。
而且又有哪位愿意去吃亏呢?
假如公司一年升一次工资,不过全部门都升工资,就自己没有升,平时好象也没少干活,对人也挺好的,付出的劳动没有得到心目中相应的回报,这当然算是吃亏,那这算得上一种福吗?吃亏就是吃亏,吃亏就是少了,本来应得的没有得到。
如果吃亏是福,那么世上根本就不会有“吃亏”这词。
那么为甚麽还有人认为吃亏是福呢?这是我们中国人的中庸之道,吃一堑,长一智。
只是为了增加我们的社会经验,希望我们下次不要再犯类似的错误;抑或是退一步海阔天空,也只是给自己一个台阶下。
有一位叫孙铨作家,他在其书《吃亏不是福》里这样写道:“吃亏是福”曾经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道人文景观,也是人们常挂在嘴边的一句口头语。
但是,如果“吃亏”真的是“福”,为什么人们又都不愿意吃亏呢?其实,把“吃亏”与“福”连在一起,很多时候透露出的是吃亏后的无奈和自我安慰的情绪。
清代的郑板桥,有不少遗墨存留人间;其中有两句一直流传至今,其一是“难得糊涂”;其二是“吃亏是福”。
郑翁的“难得糊涂”,不仅在那个时候风行一时,也一直受到几百年后的人们的向往。
“吃亏是福”,也很为时下一些人所宝爱。
但在这里我想对此提出质疑:吃亏真是福吗?
郑板桥的思想境界有多高,我们不得而知,但有一点可以肯定,他推崇的“吃亏是福”这一信条,虽有淡泊明志之意,但主要还是官海沉浮中封建官吏的一种自我解嘲和慰藉。
他固然曾讽刺贪官、抨击污吏,但他何尝不想扶摇青云,享尽荣华?只是他时乖运蹇,一直未能遂平生之志。
他认为“亏了”,方有此言。
而在充满功利主义的现代人眼里,“吃亏是福”说是“吃亏是傻”或者说“吃亏是笨”。
你有没有听过“好汉不吃眼前亏”、“识时务者为俊杰”......从古至今,中国人都是不愿吃眼前亏的。
同样说明了,“吃亏是福”任何时候都很难在中华这一片沃土上生根发芽的。
说得简单扼要点,“吃亏是福”在这片土地上是没有立足之地的。
让我们来看一看我们身边的人和事吧!
有的老实人一生勤勤恳恳、任劳任怨、踏踏实实地工作,从无非份、额外的想法和要求,一心只想把工作做好,也一直以为领导会看在眼里,会记在心里,会肯定他的工作,肯定他的付出。
由于他们会做工作,遇到复杂、疑难和艰苦的工作时,领导总会想到叫他们去做,这本身就意味着吃亏了;投机取巧的人削尖脑袋投机钻营,奉承拍马,看领导的脸色行事,却总能捞取政治资本和获取切身利益。
两种人同样工作,一个多做事,一个少做事,而所得却正好相反,能说老实人不吃亏吗?能说吃亏是福吗?
人们常说:“吃亏是福”、“老实人终究不会吃亏”,领导也经常讲:“我们绝不让老实人吃亏”,也常把这些话拿来作为思想工作的有力武器,启发人们开阔胸怀,从长计议,甘于吃亏,乐于奉献。
人们
也常将这些话拿来作为至理名言,劝诫人们见利思义,严以律己,宽以待人。
然而,如果就这样一直把它作为漠视老实人实际利益的托辞和借口,使他们该得的利益得不到,老是辛辛苦苦地工作,甘心情愿地吃亏,这能说是吃亏是福吗?
其实,这种现象是不自然也不正常的。
如果凡事老让老实人吃亏,让投机取巧的人占便宜,则无异于是对老实人的不公平,也是对不老实人的纵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