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亏是福有利于社会和谐
“吃亏是福”中的处世大智慧

“吃亏是福”中的处世大智慧“吃亏”中有大智慧吃亏是福是中国妇孺皆知、家喻户晓的一句至理名言,经过时间的洗礼和锤炼,在物欲横流、浮躁喧嚣的今天仍然被很多人所推崇,成为他们的处世之道。
《道德经》说:“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
”《圣经》也说:“在一切事上使众人喜欢,不求我自己的利益,只求大众的利益,为使他们得救。
”不得不说,无论是先贤的劝解,还是基督的圣言,在不同的社会背景下,一个人能够真正做到肯“吃亏”需要的是智慧和胸怀。
“吃亏是福”这句话源于清朝著名书画家、文学家、“扬州八怪之一”郑板桥的一方有名的闲章。
据说,有一天,郑板桥收到了弟弟郑墨的一封来信。
因为郑家与邻居的房屋共用一墙,郑家想翻修老屋,邻居干预,说那墙是他们祖上传下来的,郑家无权拆墙。
但契约上写得明明白白,那堵墙是郑家的,邻居只是借光盖了房子。
为了这堵墙,官司打到县里,却无结果。
郑墨自然想到了在外做官的哥哥,于是便有了先前说的一纸家信。
郑板桥知道此事后,考虑再三,给弟弟写了一封劝他息事宁人的信,同时寄去了一个条幅,上面写着“吃亏是福”四个大字,选择自家吃亏换来息事宁人。
后来郑板桥在条幅上加了“满者损之机,亏者盈之渐。
损于己则益于彼,外得人情之平,内得我心之安,即平且安,福即在是矣”的题跋。
祸福相依,吃亏是福《淮南子·人间训》中记载了这样一则小故事:'近塞上之人有善术者。
马无故亡而入胡。
人皆吊之,其父曰:‘此何遽不为福乎?’居数月,其马将胡骏马而归。
人皆贺之,其父曰:‘此何遽不能为祸乎?’家富良马,其子好骑,堕而折其髀。
人皆吊之,其父曰:‘此何遽不为福乎?’居一年,胡人大入塞,丁壮者引弦而战,近塞之人,死者十九,此独以跛之故,父子相保”。
“塞翁失马”这个故事告诉我们,灾祸、幸福是可以相互转化的,这样的变化是难以预见的。
正如老子《道德经》中所说的:“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在日常生活中,福中常潜伏着祸的根子,祸中常含藏着福的因素,福与祸是相依相生的。
吃亏是福演讲稿

吃亏是福演讲稿在人生的道路上,我们常常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和挫折,有时候甚至觉得自己吃了大亏。
然而,我要告诉大家,吃亏并不一定是坏事,有时候吃亏反而是一种福气。
今天,我就来和大家分享一下关于“吃亏是福”的观点。
首先,吃亏能让我们变得更加谦虚。
当我们吃了亏之后,往往会意识到自己的不足之处,这时候就会更加谦虚地面对自己的不足,并且更加勤奋地去学习和进步。
正所谓“吃一堑,长一智”,吃亏可以让我们在成长的道路上更加谦逊和睿智。
其次,吃亏能让我们更加坚强。
在人生的道路上,挫折和失败是难以避免的,而这些挫折和失败往往会让我们吃上一些亏。
然而,正是这些吃亏让我们变得更加坚强,让我们学会了如何去承受痛苦和挫折,让我们变得更加勇敢地去面对未来的挑战。
此外,吃亏也能让我们更加懂得珍惜。
当我们吃了亏之后,往往会对自己所拥有的东西更加珍惜,因为我们深知这些东西并不是那么容易得来的。
吃亏让我们更加懂得感恩,更加懂得珍惜眼前拥有的一切,这样才能让我们更加幸福地生活。
最后,吃亏也能让我们更加懂得宽容。
当我们吃了亏之后,很容易会产生怨恨和愤怒,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会慢慢地学会宽容,学会放下那些曾经的怨恨和愤怒。
吃亏让我们更加懂得宽容,让我们更加善待他人,这样才能让我们的人际关系更加融洽。
总之,吃亏并不是一件坏事,相反,吃亏是一种福气。
吃亏能让我们变得更加谦虚、更加坚强、更加懂得珍惜和更加懂得宽容。
因此,让我们在面对各种困难和挫折的时候,不要过分悲观,而是要学会从中吸取教训,让自己变得更加强大。
吃亏是福,让我们珍惜每一次的吃亏,因为它们都是我们成长道路上的一种福气。
谢谢大家!。
吃亏是福的美文欣赏-吃亏是福

吃亏是福的美文欣赏|吃亏是福有个老板,没文化也没背景,但生意却出奇地好,而且长盛不衰。
他的秘诀很简单,就是与每个合作者分利时,他只拿小头,把大头让给对方。
如此一来,凡与他合作过的人,都愿与他再合作,且会介绍一些朋友给他,他们都成了他的老顾客,人人都说他好,因为他只拿小头。
但许多小头集中起来,就成了大头。
这就验证了一句古话:“吃亏是福”。
其实,吃亏是一种胸怀,一种品质,一种风采。
不懂吃亏,就不能完美地领悟人生;不懂吃亏,就不会有事业的壮丽辉煌;只有吃亏,会像无价的珍宝在每一个人心底深深珍藏。
领导干部有这种风采,像领航的旗舰,以民为天,知百姓疾苦,解群众之难,作为一种风范,为大家树立了甘当公仆的标杆;人民教师有这种风采,像生活中的蜡烛,无私地燃烧自己,作为一种精神,光照千秋万古流芳;科研人员有这种风采,像大海上的灯塔,甘忍寂寞,搏风击浪,作为一种方向,激励后人奋发向上;司法人员,像铁面包公,清正廉洁,刚直不阿,作为一种人格,为社会塑造了公正执法的形象。
同样,平凡的战士雷锋,有这种风采,把自己有限的一生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之中,作为一种楷模,成为全国人民学习的榜样。
否则,你翻开古今中外的史书,看看那些见便宜就上,见利益就贪,见功名就争,一辈子不吃亏的人吧,他们抱着人不为己、天诛地灭的陈旧观念,车子、票子、房子、位子、女子,五子登科,一样不少,可谓风风光光,扬眉吐气,但到头来,不是被世人轻蔑,就落得身败名裂的下场。
也许有人说,吃亏就意味着舍弃,意味着牺牲,现在都什么时候了,你还在高唱不得人心的高调,还在做没有新意的文章,有利不捞,有名不图,有福不享,有好不做,那才是傻瓜。
应当承认,吃亏并不好受,但也许它像咀嚼橄榄,先苦后甜,也许它像凤凰投火,成为涅磐凤凰。
大地无私地为人类滋生丰登的五谷,绝不是毁灭自己,而是使自己的肌体更加肥沃、更加健壮;枝叶飘然落地,绝不是牺牲自己,而是使自己的生命得到延续,重现绿色;大海忘我地为大家奉献宝藏,绝不是干涸自己,而是使自己的胸怀更加博大,更加宽广;太阳用热能普照大地,滋润万物,绝不是耗尽自己,而是使自己光芒四射,灿烂夺目;同样,你拥有了吃亏的品格,就会领略到人生的完善,情怀的高尚。
吃亏是福作文400字

吃亏是福作文400字吃亏是福作文400字“吃亏是福”是指吃亏的过程可以让我们学习和成长,从长远的利益来说也不见得不好,下面是语文迷为大家整理的一些文章,提供给大家参考!吃亏是福(一)古代洛阳曾经流传过一个“瘦羊博士”的故事。
东汉时,京城洛阳的太学里,皇帝派人赶来一群羊,赐给每位博士一只羊,羊只大小不等,肥瘦不一,难以公平分发。
大家正感到左右为难时,一位姓甄的博士站起来说:“还是一人牵一只吧,我先牵一只。
”有人嘀咕说:“要是把大的挑走了,剩下的给谁呀”然而,出乎大家意料,甄博士牵走了一只最小最瘦的羊。
于是,博士们你谦我让,各自牵上一只羊,高高兴兴地回家过年去了。
这事传了出去,人们纷纷赞扬甄博士,还给他起了个带有敬意的“瘦羊博士”的别名。
这个故事所说的事情虽小,但甄博士重义轻利、甘愿吃亏的道德精神却至今传为佳话。
其实,人生总是处于一个有得有失的平衡系统。
当你的付出超过回报,就容易取得某种心理优势,可以得到等值的精神愉悦。
问心无愧,悠然自得,知足常乐,这本身就是一种难得的幸福。
反之,当一个人所得大大地超过了付出,甚至不劳而获时,就很容易陷入某种心理劣势,甚至惶惶不可终日。
其中不择手段谋利者还可能一生不得安宁。
这种人能有真正的快乐和幸福吗与其损人利己、明争暗斗,争得高官厚禄、荣华富贵却忧心忡忡,不如甘当平民百姓,终身粗茶淡饭却无忧无虑。
所以,先哲强调“吃亏是福”,正是这样一个道理。
我觉得,人生在世,只有奉公守法,诚实劳动,勤奋工作,多做有利于社会、有利于他人的好事、善事,才是最大的.幸福。
吃亏是福(二)用争夺的方法,你永远得不到满足;但是如果用让步的方法,你可以得到比企盼更多的东西。
换句话说:吃亏是福。
吃亏,虽然意味着舍弃和牺牲,但也不失为一种品质,一种风度。
如果一个人不择手段的索取钱财,追求功名利禄,那么他连做人最起码的尊严也失去了,他还有什么做人的意义?不怕吃亏的人,总是把别人往好的方面想,以善良的眼光看待周围的一切,在他天真,软弱,迂腐的背后,是一个豁达,淡泊,宽容的不设防的内心世界。
对吃亏是福的理解

对吃亏是福的理解
“吃亏是福”是一句传统的中国谚语,它传达了一种关于生活态度和为人处世的智慧。
这句话的含义是指,在某些情况下,我们可能会遭受一些损失或遇到一些不公平的待遇,但从长远来看,这些经历可能会给我们带来好运或福报。
首先,“吃亏是福”提醒我们要有宽容和包容的心态。
在与他人交往或处理事情时,我们可能会遇到一些不愉快的情况,例如被欺骗、受到不公正的评价或遭受损失。
然而,如果我们能够以宽容的心态对待这些事情,不与他人计较,不抱怨和埋怨,我们可能会赢得他人的尊重和信任,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其次,“吃亏是福”也教导我们要有长远的眼光和智慧。
有时候,我们可能会在短期内遭受一些挫折或损失,但这些经历可能会成为我们成长和学习的机会。
通过反思和总结吃亏的经验,我们可以从中吸取教训,提高自己的能力和智慧,为未来的成功做好准备。
最后,“吃亏是福”强调了一种积极的人生态度。
它告诉我们,不要过分计较眼前的得失,而是要以乐观的心态面对生活中的困难和挫折。
相信自己的付出最终会得到回报,无论是在物质上还是精神上。
总而言之,“吃亏是福”是一种关于生活智慧的教诲,它提醒我们要保持宽容、乐观和长远的眼光。
通过接受吃亏的经历,并从中学习和成长,我们可以培养自己的品德和智慧,获得更加幸福和成功的人生。
吃亏是福真的吗

吃亏是福真的吗
现代社会,吃亏思想深植人心,有人用“吃亏是福”来描述自己的态度,也有人认为“吃亏是福”是一种错误的观念。
吃亏是福,到底是真是假?我们实际上应该怎么看待它?
首先,从积极的角度来看,“吃亏是福”是不可否认的。
表面上看,“吃亏是福”这句话有点奇怪,但它的意思是当我们吃亏时,其实是在积极地拓宽自己的视野,从而获得更多的机会,进而得到一份更高的报酬。
比如,一个聪明的人如果把自己当作一个“傻瓜”,他就可以站在另一个角度看问题,从而更好地理解他人的想法,有效地拓宽自己的视野。
除此之外,如果一个人接受“吃亏是福”的观念,他很可能更加乐观,因为他肯定会有一定的报酬。
然而,从消极的角度看,“吃亏是福”也有它的弊端。
在现实的世界里,有时候贪图小利反而会阻碍好事实现,“吃亏是福”这句话也可能被滥用。
有些人把它当成一种借口,以此来解释自己不愿意做什么辛苦的事他们一直认为这样做会得到更大的福利,而不愿意尝试去取得真正的成长。
样地,有些人会说“吃亏是福”来掩饰自己的贪婪,以至于被动地吃亏,最终反而得不到任何好处。
总的来说,“吃亏是福”是一种有着积极和消极两面性的观念,我们应该努力把它变成一种积极的行为。
当我们遇到挫折时,不要放弃,应当从中吸取经验,提高自己的吃亏智慧,让自己有收益而不必受损。
让我们努力尝试,用“吃亏是福”来激励自己!
- 1 -。
初三议论文吃亏是福

吃亏是福第一次听说”吃亏是福“是在初中化学课时身体广胖的老师说的。
因为稀有所以记忆犹新。
人世间,总有些人常怕自己吃亏,因为他们总爱斤斤计较,处处较劲,即使是蝇头小利也要吵闹不休,与人争得面红耳赤,他们若占了点便宜也,心就沾沾自喜,格外舒服。
其实,做人是不能吃亏的。
做人的可贵之处,要有点乐于吃亏。
事实就是如此,自己主动吃点亏,往往能把棘手的事情做好,能把难处理的问题解决的妥妥当当。
有个这样的故事,皇帝下令赏赐朝中每个大臣一头牛,牛有大有小有肥有瘦。
在分牛时负责分牛的大臣犯了难。
不知怎么分才能让大家满意。
正当他束手无策之时,一位大臣从人群中走了出来,说”这批牛很好分“。
说完,他就牵了一头瘦牛,高高兴兴的回家,众大臣见了,也都纷纷效仿他,不加挑剔的牵了一头牛就走。
摆在大臣面前的一大难题一下子就迎刃而解了。
这位大臣既记得到了众大臣的尊敬,也得到了皇帝的器重,这对于这位大臣来讲吃亏不是福吗?我们敬爱的周总理一向生活简朴。
平易近人为国家民族日理万机,废寝忘食,我们知道周总理的睡衣有好多补丁,我们知道周总理16年只穿了两双皮鞋。
周总理说国家还很穷,他身为国家领导人要起一个带头的作用,难怪1976年在零下几十度寒风中,长安街头,百万群众自发为周总理送行。
个人角度来说,周总理是吃了很大的亏,但是他在人民心中竖起了一座不朽的精神丰碑。
吃亏者,能让人们觉得他肚量大而加以敬重。
这样,吃亏者人际关系自然就比别人好。
当他遇到困难时,别人也乐于向他伸出援助之手,当他干事业时,别人也肯对他给予支持与帮助。
他的事业自然就容易成功。
勿庸置疑,能吃亏者,大家都是心胸宽广者,反之,不能吃亏者,却是心胸狭窄,斤斤计较的人。
由此可见,吃亏不是福吗?身为人师,在创建和谐社会的过程中,又在教导孩子们吃亏是福,这无论是对个人、家庭、还是对社会都是一件百益而无一害的事情。
年演唱会。
吃亏是福主题演讲稿

吃亏是福主题演讲稿吃亏是福主题演讲稿篇1世间人人都想求福,然而欲望越高越难实现。
其实福就在我们身边,能吃亏就是福之源。
能吃亏就是肚里能撑船的大肚量,能吃亏就是弥勒下凡快乐乐无边。
俗话说的好:“吃亏是福。
”然而这“亏”是小亏,而“福”却是大福。
如今能明白这点的人真是少之又少。
有淡泊明志,超然脱俗,积极乐观的精神的人才能懂得只有吃“亏”才是福呀!在北方边界住着一位老人家,有一天,他的马走失了。
人们向他表示惋惜。
他却认为这不一定是件坏事,几天后,他的马又带了一匹好马来,邻居们都来称赞。
老人说:“怎么知道这不是祸害呢?”老人家的马多了,他儿子爱骑马,从马上摔下来了,摔断了大腿骨,人们都来看望,他说:“怎么知道这不是好事呢?”然而一年后国家打仗,许多人都被抓去当兵,只有老人的儿子因摔断腿而免去打仗,于是父子俩幸福的生活着。
所以说吃亏是福,吃的是小亏,然而得到的是大福。
吃亏不代表胆怯,而是代表勇敢。
吃亏不代表愚蠢,而是代表明智。
吃亏不代表失去,而是代表得到。
郭子仪和李光弼是唐代朔方节度使的西部部将。
他们因成见太深,长久不和。
在安禄山叛乱时,郭子仪升为朔方节度使。
李光弼成了他的下属,怕他趁机报复,便请求说:“今后不管你怎么处置我,我都不抱怨,只图不连累妻小。
”郭子仪离开位置抱住李光弼,眼含热泪说:“国家危急,我不能再那样鼠肚鸡肠,斤斤计较了。
”李光弼见他心胸坦荡,带队请战。
将帅一心,在平叛中立下赫赫战功。
这充分说明了吃亏不是胆怯,不是愚蠢,不是失去。
然而我们在吃亏中可以得到更加宝贵的东西,那就是“福”。
如今社会上很多人都很现实,都不愿意失去利益,都不愿意去勇敢地担当,都不愿意去追求明智,因为很多人都被势利冲昏了头脑,变得自私自利,变得愚昧麻木,变得没有一点肚量,不肯为社会做一份贡献,在此我想说吃亏并不是失去,并不是愚蠢,并不是胆怯,吃亏是福!吃亏是福!因为吃亏,我们得到了取之不尽的爱,因为吃亏我们得到了永恒的快乐,因为吃亏我们得到了福之源泉……吃亏是福主题演讲稿篇2以前,当我从大人口中得知“吃亏是福”这句话时,总是觉得很奇怪,吃亏怎么是福呢?直到我经历了那件事后,我才真真切切地体会到了这句话的含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正方:“吃亏是福”的观点有利于社会和谐
数据:吃亏是福,美国心理专家威廉通过多年研究,发现算计者90%以上都患有心理疾
病,这些人感觉痛苦的时间和深度也比不善于算计的人多了许多倍。
换句话说,他们虽然会算计,但却没有好日子过。
算计的人,都是活得相当辛苦的人,通常也是一个事事计较的人。
爱算计的人,心胸常被堵塞,所以太聪明、太爱算计的人,大多是多病缠身和短命。
由此看来,你说吃亏是不是福?
观点:如今谈及“吃亏是福”不是让人都变成了傻瓜,不是让人打不还手,骂不还口,
毫无原则的忍让,在现在社会里,它倡导了真诚、善良、和谐、与人为善的精神,它是一种素质,一种睿智。
一个和谐的社会,应该是经济发展和精神文明的高度和谐,任何一个方面的缺失,都会产生不和谐的音符,在经济发展中,人情味淡了,人文精神缺失了,这不能不说是经济发展中的遗憾,我们的心太需要温暖了。
典故:塞翁失马战国时期有一位老人,名叫塞翁。
他养了许多马,一天马群中忽然有
一匹走失了。
邻居们听到这事,都来安慰他不必太着急,年龄大了,多注意身体。
塞翁见有人劝慰,笑笑说:“丢了一匹马损失不大,没准还会带来福气。
”邻居听了塞翁的话,心里觉得好笑。
马丢了,明明是件坏事,他却认为也许是好事,显然是自我安慰而已。
可是过了没几天,丢马不仅自动回家,还带回一匹骏马。
邻居听说马自己回来了,非常佩服塞翁的预见,向塞翁道贺说:“还是您老有远见,马不仅没有丢,还带回一匹好马,真是福气呀。
”塞翁听了邻人的祝贺,反到一点高兴的样子都没有,忧虑地说:“白白得了一匹好马,不一定是什么福气,也许惹出什么麻烦来。
”邻居们以为他故作姿态纯属老年人的狡猾。
心里明明高兴,有意不说出来。
塞翁有个独生子,非常喜欢骑马。
他发现带回来的那匹马顾盼生姿,身长蹄大,嘶鸣嘹亮,膘悍神骏,一看就知道是匹好马。
他每天都骑马出游,心中洋洋得意。
一天,他高兴得有些过火,打马飞奔,一个趔趄,从马背上跌下来,摔断了腿。
邻居听说,纷纷来慰问。
塞翁说:“没什么,腿摔断了却保住性命,或许是福气呢。
”邻居们觉得他又在胡言乱语。
他们想不出,摔断腿会带来什么福气。
不久,匈奴兵大举入侵,青年人被应征入伍,塞翁的儿子因为摔断了腿,不能去当兵。
入伍的青年都战死了,唯有塞翁的儿子保全了性命。
名人言论:
毛泽东:老实人,敢讲真话的人,归根到底,于人民事业有利,于自己也不吃亏。
北京师范大学教授,文化学者于丹:世界上1%的人是吃小亏而占大便宜,而99%的人是占小便宜吃大亏.大多数成功人士都源于那1%.
德国哲学家马克思:愚蠢庸俗、斤斤计较、贪图私利的人总是看到自以为吃亏的事情。
德裔瑞士作家海塞:认为自己是一个怎么都会吃亏的特殊人,这样的人痛苦是没有人知道的,没有理解的,没有人同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