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广州市政府工作报告

合集下载

广东省广州市荔湾区200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广东省广州市荔湾区200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广东省广州市荔湾区200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012-10-12 08:36:35| 分类:统计公报网|字号订阅2004年是我区经济加快发展,社会各项事业取得显著成绩的一年。

我区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落实科学的发展观,深入贯彻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坚持以发展为第一要务,紧紧围绕建设现代化商贸文化旅游区发展目标,不断加大“商贸升级、旅游带动、科教兴区、环境优化”四大战略的实施力度,大力推进“一街、二路、三园、四区、八场”和一批特色专业街的发展格局,抢抓机遇、突出重点、狠抓落实,较好地完成了区十三届人大二次会议确定的各项工作任务,实现了经济和社会的快速协调发展,人民群众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

我区成功创建了有中医药特色的全国社区卫生服务示范区,省实施《南粤锦绣工程》文化先进区、省体育先进区;荣获全国数字化城区示范区和全国地市电子政务应用综合奖、第七届“全国游泳之乡”;保持了全国计生优质服务先进区和省双拥模范区四连冠,市双拥标兵区五连冠的光荣称号。

一、经济发展经济总量国民经济实现持续快速发展。

据初步统计,2004年,全地区生产总值215.68亿元,比上年增长11.64%。

其中,第一产业(农业)增加值完成0.06亿元,比上年下降43.33%;第二产业增加值83.00亿元,比上年增长4.78%;第三产业增加值132.61亿元,比上年增长16.79%;三次产业的比例由上年的0.03:30.28:69.69调整为0.03:38.48:61.49,第二产业的比重明显提高,二、三产业分别拉动经济增长2.03个百分点和9.63个百分点。

财政收入2004年,我区进一步调整完善了街道协税护税考核机制,全面加强税源培植和零散税源代征代管,千方百计组织收入,确保区财政收入保持稳步增长,全区一般预算收入5.68亿元,比上年增长11.43%;一般预算支出10.76亿元,比上年下降1.20%。

第三产业商品销售大幅增长。

广州市2004财政报告

广州市2004财政报告

广州市和市本级2004年预算执行情况和2005年预算草案的报告——2005年3月23日在广州市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广州市财政局局长郭锡龄各位代表:受市人民政府委托,我向大会提出广州市2004年预算执行情况和2005年预算草案的报告,请予审议。

一、2004年预算执行情况2004年,我市各级政府和财政部门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六大、十六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在市委的领导和市人大的监督支持下,严格依法理财,稳步推进改革,努力增收节支,财政公共化程度进一步提高,预算编制更加透明和规范,有力促进了经济社会各项事业的和谐发展,市十二届人大二次会议通过的预算总体执行情况良好。

全市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完成302.87亿元,为市代编预算276.5亿元的109.5%,超收26.37亿元,比2003年调整后决算数(按出口退税机制改革后收入计算)254.1亿元增收48.77亿元,增长19.2%。

其中,市本级收入完成156.04亿元,为市十二届人大二次会议批准预算138.6亿元的125.8%,超收17.44亿元,比2003年调整后决算数132.48亿元增收23.56亿元,增长17.8%;区、县级市收入完成146.83亿元,为代编预算137.9亿元的106.5%,超收8.93亿元,比2003年调整后决算数121.62亿元增收25.21亿元,增长20.7%。

全市财政一般预算支出完成408.34亿元,为调整预算451.39亿元的90.5%,比2003年决算数370.09亿元增支38.25亿元,增长10.3%。

其中,市本级支出完成167.33亿元,为调整预算197.19亿元的84.9%,比2003年决算数153.31亿元增支14.03亿元,增长9.1%;区、县级市支出完成241.01亿元,为调整预算254.2亿元的94.8%,比2003年决算数216.78亿元增支24.22亿元,增长11.2%。

按照现行体制,2004年全市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加上中央、省的税收返还83.5亿元,各项补助31.23亿元,国债转贷收入(含上年结余)0.38亿元,调入资金及上年结余收入(含结转使用支出)45.3亿元,全市财政总收入463.28亿元;全市财政一般预算支出加上上缴中央、省支出2.21亿元,增设预算周转金1.22亿元,国债转贷收入安排支出(含结转下年支出)0.38亿元,调出资金2.43亿元,全市财政总支出414.58亿元。

2004年广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04年广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04年广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广州市统计局2005年2月25日2004年,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市人民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十六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为指导,全面践行科学发展观,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全面完成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各项任务,各项社会事业全面进步,人民生活水平稳步提高,全市经济社会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一、综合经济经济实力:国民经济保持快速健康发展。

初步统计,2004年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4115.81亿元,比1999年翻一番;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下同)增长15.0%,高出预期发展目标3个百分点。

按户籍人口计算,全年人均GDP 为5.63万元,增长13.7%;按当年平均汇率折算,约合6800美元,在国内大城市中位居前列。

产业结构:产业结构继续向“二、三”产业并重、“一、二、三”产业共同发展的方向调整优化。

全年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115.50亿元,增长5.4%;第二产业增加值1817.71亿元,增长17.2%;第三产业增加值2182.60亿元,增长13.8%。

第一、二、三次产业增加值的比例由上年的3.02∶43.13∶53.85调整为2.81∶44.16∶53.03,第二产业提高了1.03个百分点。

三次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1.1%、51.2%和47.7%。

财政收支:经济增长有效带动财政收入的增加。

全年广州地区组织的财政收入达1307.98亿元,增长17.3%。

其中,国税收入776.37亿元,增长21.3%;地税收入363.51亿元,增长10.7%。

全年地方一般预算财政收入达302.82亿元,增长19.2%。

其中,含增值税52.84亿元,增长40.8%;营业税79.35亿元,增长22.1%;房产税16.89亿元,增长15.5%;企业所得税32.66亿元,增长21.7%;个人所得税16.74亿元,增长9.3%。

全年一般预算财政支出408.24亿元,增长10.3%。

2004年广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04年广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04年广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法规类别】经济统计社会统计【发布部门】广州市统计局【发布日期】2005.02.25【实施日期】2005.02.25【时效性】现行有效【效力级别】地方规范性文件2004年广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广州市统计局 2005年2月25日)2004年,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市人民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十六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为指导,全面践行科学发展观,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全面完成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各项任务,各项社会事业全面进步,人民生活水平稳步提高,全市经济社会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一、综合经济经济实力:国民经济保持快速健康发展。

初步统计,2004年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4115.81亿元,比1999年翻一番;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下同)增长15.0%,高出预期发展目标3个百分点。

按户籍人口计算,全年人均GDP为5.63万元,增长13.7%;按当年平均汇率折算,约合6800美元,在国内大城市中位居前列。

产业结构:产业结构继续向“二、三”产业并重、“一、二、三”产业共同发展的方向调整优化。

全年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115.50亿元,增长5.4%;第二产业增加值1817.71亿元,增长17.2%;第三产业增加值2182.60亿元,增长13.8%。

第一、二、三次产业增加值的比例由上年的3.02∶43.13∶53.85调整为2.81∶44.16∶53.03,第二产业提高了1.03个百分点。

三次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1.1%、51.2%和47.7%。

财政收支:经济增长有效带动财政收入的增加。

全年广州地区组织的财政收入达1307.98亿元,增长17.3%。

其中,国税收入776.37亿元,增长21.3%;地税收入363.51亿元,增长10.7%。

全年地方一般预算财政收入达302.82亿元,增长19.2%。

其中,含增值税52.84亿元,增长40.8%;营业税79.35亿元,增长22.1%;房产税16.89亿元,增长15.5%;企业所得税32.66亿元,增长21.7%;个人所得税16.74亿元,增长9.3%。

中共广州市委办公厅关于转发《广州市2004年依法治市工作要点》的通知

中共广州市委办公厅关于转发《广州市2004年依法治市工作要点》的通知

中共广州市委办公厅关于转发《广州市2004年依法治市工作要点》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中共广州市委员会•【公布日期】2004.05.27•【字号】穗办[2004]3号•【施行日期】2004.05.27•【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机关工作正文中共广州市委办公厅关于转发《广州市2004年依法治市工作要点》的通知(穗办[2004]3号)各区、县级市党委,市直局以上单位党委(党组):市依法治市领导小组《广州市2004年依法治市工作要点》已经市委同意,现转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中共广州市委办公厅二00四年五月二十七日广州市2004年依法治市工作要点我市2004年依法治市工作的指导思想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六大、十六届三中全会和胡锦涛总书记视察广东重要讲话精神,紧紧围绕市委八届二次全会的工作部署,按照牢固树立和努力实践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认真学习宣传和贯彻实施修改后的宪法,进一步推进地方立法工作,提高立法质量,加大普法教育力度;贯彻实施行政许可法和国务院《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深化行政管理体制和司法体制改革,加快政府职能转变步伐,着力推进依法行政和公正司法;加强监督工作,加强法律援助力度,扩大基层民主,提高全市的依法治市水平,为广州现代化大都市建设营造和谐稳定、公正高效的法治环境。

一、认真学习和贯彻实施宪法,进一步增强普法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一)各级党委、国家机关要把学习宣传实施宪法作为今年普法工作的重点内容,切实把学习宪法列入重要议事日程,精心组织,狠抓落实,引导广大干部群众全面准确地领会和把握宪法修正案的精神实质,在全社会形成崇尚宪法、遵守宪法、维护宪法的良好氛围。

以国家“四五”普法规划“两个转变、两个提高”的目标要求为核心,坚持以人为本,按照不同人群的法律需求开展普法工作,从单纯的宣传灌输转到与提供法律服务相结合,不断提高法制宣传工作的影响力和实效性。

广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广州市2004年政务信息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

广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广州市2004年政务信息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

广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广州市2004年政务信息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广州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04.01.06•【字号】穗府办[2004]2号•【施行日期】2004.01.06•【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机关工作正文广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广州市2004年政务信息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穗府办[2004]2号)各区、县级市人民政府,市府直属各单位:现将《广州市2004年政务信息工作实施方案》印发给你们,请贯彻实施。

二00四年一月六日广州市2004年政务信息工作实施方案为进一步加快我市政务信息工作建设步伐,促进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网络化、现代化,全面提高全市信息服务的质量和水平,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和省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信息工作的意见以及《广州市人民政府政务信息工作管理规定》(穗府〔2003〕2号)的有关规定,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以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省九届四次全会和市八届二次全会精神为指导,根据我市率先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现代化大都市的总要求,结合“十五”期间我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总体思路、主要目标、指导方针和主要任务,紧密围绕国家、省市政府的中心工作,及时、准确、全面、客观地反映我市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新经验、新措施、新情况、新问题以及解决问题和矛盾的对策建议;通过量化考核、奖惩结合等办法,使我市政务信息工作向质量型、综合型、主动采集型方向发展,提高上报信息的采用率和批示率,继续保持我市政务信息工作在全省乃至全国的领先地位。

二、工作要求(一)领导重视。

各单位必须把政务信息工作作为本单位一项经常性的重要工作来抓。

各单位主要领导要经常关心、支持和指导本单位的信息工作;各单位主管领导是向市政府报送信息的第一责任人;各单位办公室(或其他指定的信息报送处室)领导是直接责任人。

(二)健全机构。

各单位要指定专门处(科)室负责政务信息工作,加强对本地区或本系统所属单位政务信息工作的指导。

区七届人大二次会议文件(一)

区七届人大二次会议文件(一)

区七届人大二次会议文件(一)政府工作报告——2004年3月9日在广州市黄埔区第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上区长陈小钢各位代表:我代表黄埔区人民政府,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2003年工作回顾过去的一年,在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区人大和区政协的监督、支持下,全区上下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十六大精神为指导,以区第七次党代会提出的“构建广州东部新城区”为总目标,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发展。

(一)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经济运行质量不断提高。

去年,我区经济在工业强劲增长的带动下,保持了良好的发展势头。

完成在地生产总值296.33亿元,区属生产总值41.93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19.2%和15.07%。

职工年平均工资收入26507元,增长12.96%。

——招商引资有新进展。

引进国内外投资项目91个,合同投资总额2.83亿美元,合同利用区外资金9376万美元,实际利用区外资金1亿美元。

引进了广州南玻、广州品食乐等一批投资超亿元的项目,增强了发展后劲。

第三产业项目明显增多,房地产和文化产业招商取得新的突破。

外贸出口商品总额 3.26亿美元,增长16.75%。

——工业经济快速增长。

坚持走新型工业化的发展道路,推动了工业经济的良性发展。

完成在地工业总产值603.87亿元,增长33.4%;区属工业总产值90.83亿元,增长22.86%。

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达142%,提高4个百分点。

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较快,高新技术产品产值40.32亿元,增长23.5%。

民营工业企业发展迅猛,实现工业总产值29.12亿元,增长28.2%。

——第三产业发展有新突破。

克服了非典的影响,商贸业保持稳定增长。

区属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7.18亿元,增长14.22%。

改善营商环境,吸引台湾知名商业连锁公司在我区设华南采购中心,引进了一批品牌店,提高了经营规模和档次。

广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广州市2004年度政府规章计划项目的通知

广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广州市2004年度政府规章计划项目的通知

广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广州市2004年度政府规章计划项目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广州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04.03.16•【字号】穗府办[2004]17号•【施行日期】2004.03.16•【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法制工作正文广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广州市2004年度政府规章计划项目的通知(穗府办[2004]17号)各区、县级市人民政府,市府直属各单位:《广州市2004年度政府规章计划项目》已经2004年2月23日市政府12届30次常务会议讨论通过,现印发给你们,并提出以下要求,请一并依照执行。

一、加强组织领导,建立健全立法责任制。

各计划项目的起草单位要按照《广州市人民政府规章制定办法》(2002年政府令第7号)第十二条、第十三条、十四条规定的要求,及时上报有关资料。

二、各起草单位要坚持合法、可行、规范、公正的原则,切实做好协调论证工作,克服部门利益倾向。

三、认真组织实施。

实施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请及时向市法制办反映。

广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二00四年三月十六日广州市2004年度政府规章计划项目正式项目┏━━━━━┯━━━━━━━━━━━━━━━━━━━━━━━━━━━━━┯━━━━━━━━━━━━━━┯━━━━┓┃序号│名称│起草(牵头)单位│备注┃┠─────┼─────────────────────────────┼──────────────┼────┨┃1│广州市道路交通安全管理规定(暂定名)│市公安局│制定┃┠─────┼─────────────────────────────┼──────────────┼────┨┃2│广州市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市法制办│制定┃┃│若干规定││┃┠─────┼─────────────────────────────┼──────────────┼────┨┃3│广州市体育竞赛表演市场管理办法│市体育局│制定┃┠─────┼─────────────────────────────┼──────────────┼────┨┃4│广州市食品卫生管理办法│市卫生局│制定┃┠─────┼─────────────────────────────┼──────────────┼────┨┃5│广州市房地产交易登记管理规定│市国土房管局│制定┃┠─────┼─────────────────────────────┼──────────────┼────┨┃6│广州市街道办事处规定│市法制办│制定┃┠─────┼─────────────────────────────┼──────────────┼────┨┃7│广州市小型客运船舶运输管理办法│广州港务局│制定┃┠─────┼─────────────────────────────┼──────────────┼────┨┃8│城中村管理立法(名称待定)│市法制办、市建委│制定┃┠─────┼─────────────────────────────┼──────────────┼────┨┃9│广州市用人单位欠薪处理规定│市劳动社保局│制定┃┗━━━━━┷━━━━━━━━━━━━━━━━━━━━━━━━━━━━━┷━━━━━━━━━━━━━━┷━━━━┛预备项目┏━━━━━┯━━━━━━━━━━━━━━━━━━━━━━━━━━━━━┯━━━━━━━━━━━━━━┯━━━━┓┃序号│名称│起草(牵头)单位│备注┃┠─────┼─────────────────────────────┼──────────────┼────┨┃10│广州市消费争议处理办法│市工商局│制定┃┠─────┼─────────────────────────────┼──────────────┼────┨┃11│广州市城市规划管理程序规定│市规划局│制定┃┠─────┼─────────────────────────────┼──────────────┼────┨┃12│广州市测绘管理办法│市国土房管局│制定┃┠─────┼─────────────────────────────┼──────────────┼────┨┃13│广州市珠江管理规定(暂定名)│市府办公厅│制定┃┠─────┼─────────────────────────────┼──────────────┼────┨┃14│广州市技术产权交易管理办法│市科技局│制定┃┠─────┼─────────────────────────────┼──────────────┼────┨┃15│广州港港口经营管理规定│广州港务局│制定┃┠─────┼─────────────────────────────┼──────────────┼────┨┃16│广州港港口岸线管理规定│广州港务局│制定┃┠─────┼─────────────────────────────┼──────────────┼────┨┃17│广州市机动车维修行业管理办法│市交委│制定┃┠─────┼─────────────────────────────┼──────────────┼────┨┃18│广州市信用信息管理办法│市信息中心│制定┃┠─────┼─────────────────────────────┼──────────────┼────┨┃19│广州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管理规定│市建委│制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04年广州市政府工作报告——2004年3月24日在广州市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上市长张广宁各位代表:我代表广州市人民政府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2003年工作回顾2003年,是本届政府任期的第一年,也是很不平凡的一年。

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面对突如其来的非典型肺炎疫情,面对各种困难和挑战,市政府在省委、省政府和市委的领导下,在市人大和政协的监督支持下,以党的十六大、十六届三中全会和胡锦涛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坚决落实中央和省的各项工作部署,坚持一手抓防治非典不放松,一手抓经济发展不动摇,励精图治,齐心协力,依靠全市人民,取得了抗击非典和经济发展双胜利。

广州经济社会全面进步,人民生活质量不断改善,城市综合竞争力和国际影响力显著提升,现代化大都市建设阔步前进。

(一)抗击非典取得重大胜利。

去年,面对非典疫情的严峻考验,我们在党中央、国务院的亲切关怀和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处变不惊,果断决策,加强领导,周密部署,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把保护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放在第一位,依靠广大医务人员,依靠科学,全力以赴救治病人。

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在领导机制、病人救治、疫情防控、科研探索等方面创造了一系列具有广州特色的有效做法,学校不停课,工厂不停产,市场不关门,机关照上班,保持了社会稳定。

全市上下大规模开展以爱国卫生运动和环境保护为主题的“为人民健康而战”两大战役,构筑起抵御疫情的坚强屏障。

我市非典病例治愈率达96.54%,死亡率仅3.46%,创造了全国、全世界最高的治愈率和最低的死亡率,确保了第93届广交会如期成功举办,在全省抗击非典斗争中发挥了主战场和主力军作用。

全市人民在抗击非典斗争中心态平稳,沉着应对,万众一心,众志成城;广大医务人员临危不惧,舍生忘死,涌现出以钟南山及广州呼研所、市第八人民医院为代表的一大批先进个人、先进集体和邓练贤、叶欣、陈洪光、范信德等英雄人物,充分体现了广州人民崭新的精神风貌。

为加强公共卫生体系建设,增强应对各种突发事件和风险的能力,我们加大卫生事业投入,健全疫情监测、防治和应急处理机制,建立长效防控体系,加强农村和社区卫生工作,进一步提高了全市公共卫生水平。

(二)经济增长速度快、质量好、效益高。

去年,我们紧紧抓住发展这个第一要务,掀起新的发展潮,经济增长创八年来新高。

实现国内生产总值3466.63亿元,比上年增长15%。

三次产业比重分别为3∶43.4∶53.6。

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157.77亿元,增长14.7%,广州经济进入新的快速增长期。

工业经济迅猛发展。

全市完成工业总产值4705.91亿元、工业增加值1336.48亿元,分别增长26.5%和24.3%,新增工业产值917亿元。

工业增加值对生产总值增长的贡献率达60.2%,拉动全市经济增长9个百分点。

汽车、电子产品和石油化工三大工业支柱产业产值达1610.07亿元,增长48.1%,其中汽车制造业增长68.3%。

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为177.9,比上年提高25.4点。

产业竞争力和发展后劲明显增强。

随着一批跨国公司落户和增资,广州本田汽车24万辆和广州花都东风乘用车15万辆产能改造、广州丰田50万台汽车发动机、南沙300万吨造船基地、广钢与日本JFE年产40万吨汽车镀锌板、广石化1000万吨炼油和乙烯80万吨产能改造、南科集成电路、美国慧视光电技术产品以及广州出口加工区本田广州轿车出口基地、年产量80万吨联众不锈钢、美国联邦快递公司拟在广州设立快件转运中心等一批生产力骨干项目顺利推进,新的经济增长点正逐步形成。

广州开发区经济实现高增长,在区域经济中发挥了龙头带动作用。

都市型农业健康发展。

全市农业总产值180.7亿元,增长0.7%。

农业结构进一步优化,蔬菜、水果、花卉、畜牧、水产等主导产业及生态农业稳步发展。

农业产业化、农业现代化示范基地和农田标准化建设扎实推进。

农业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得到加强,农产品质量、效益和市场竞争力有新的提高。

农村城市化步伐加快,中心镇建设试点全面启动,开局良好。

消费拉动作用进一步增强。

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1494.27亿元,增长9%。

现代商贸流通业向规模化、规范化、信息化方向发展。

批发市场建设、肉菜市场超市化改造和连锁经营、现代物流业发展迈出新步伐。

汽车、通讯产品、家用电器、体育健身用品、科普文化娱乐商品成为新的消费亮点。

旅游、餐饮、运输等行业克服了非典影响迅速恢复。

商品房实际销售合同金额增长8.2%。

外贸出口和利用外资持续增长。

全市海关进出口总值349.44亿美元,其中出口总值168.89亿美元,分别增长25.1%和22.6%。

利用外资质量和水平进一步提高,呈现总量多、制造业多和大项目多的特点。

全市实际利用外资和合同利用外资金额分别为30.64亿美元和40.22亿美元,增长15.5%和27%。

新批投资和增资总额在1000万美元以上的项目达125个,比上年增加34个。

目前,世界500强大企业已有115家进入广州,投资设立204个项目,投资总额达58.2亿美元。

实施“走出去”战略取得进展,民营企业成为我市境外投资的主要力量。

财政金融形势稳定。

全市财政一般预算收入274.75亿元,增长15.5%。

财政一般预算支出370.15亿元,增长13.3%。

广州地区组织的国税、地税及财政收入达到1115.57亿元,净增167.47亿元,增长17.7%。

全市金融机构年末人民币存款余额为8676.72亿元,贷款余额为6127.27亿元,分别比年初增长15.4%和16.1%。

(三)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全面提速。

城市建设保持高强度投入。

全年完成城市建设投资160亿元。

地铁、机场、高速公路、污水处理等重大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进度加快。

地铁二号线三元里至琶洲段开通运营,地铁三号线和四号线广州地区大学新校区专线抓紧推进,广佛线3个试验段已开工建设。

广州新白云国际机场迁建一期工程进入收尾阶段。

建成了新机场高速公路北延线南段、华南路二期工程、广园东路延长线等一批高等级道路以及会展中心周边道路一期、夏港大道一期、白云一线等一批城市主干道。

启动了广州大道天河北等一批交通节点改造工程。

交通枢纽站场建设和停车场建设有新的进展,信息化大交通建设全面铺开。

新广州火车站前期工作正在启动。

广州开发区经批准扩区,有效整合周边地区资源,扩大了发展空间。

南沙开发建设迈出新步伐,连接南沙和广州的快速交通体系和区内道路路网系统工程建设进展顺利,工业区内道路已全部开通,广州港南沙港区也在加快建设。

广州地区大学新校区建设全速推进。

城市人防设施建设和管理走上规范化轨道。

(四)城市生态环境质量和管理水平明显提高。

启动“青山绿地”、“蓝天碧水”工程。

新增及改造城市道路绿化带45公里,新增公园12个,新增采石场复绿面积2.42平方公里,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34%,人均公共绿地面积9.44平方米。

全市共有森林公园和自然保护区50个,森林覆盖率达41.4%。

狠抓以工业和机动车废气、扬尘和餐饮业油烟为重点的大气污染治理,全年空气环境质量保持在国家规定优良水平的天数达86%,噪声污染持续9年下降。

四大污水处理系统建设全面推进,猎德污水处理系统二期和西朗污水处理系统一期工程已建成。

开展市区河涌截污、整治工作,珠江广州河段治理初见成效。

建成全国第一座机械化垃圾分拣中心,兴丰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投入使用,李坑垃圾焚烧发电厂正加紧建设,全市生活垃圾全部实现无害化卫生填埋处理。

大力推进“安全放心”工程。

严厉打击各种制售假冒伪劣产品的违法犯罪活动和非典期间哄抬物价、扰乱市场秩序的违法行为,积极开展“扫黄打非”行动,加快食品、药品放心工程体系建设,加大保护知识产权工作力度,市场经济秩序进一步好转。

狠抓维护稳定和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各项措施的落实,开展了以打击“两抢”、“两盗”犯罪为重点的专项行动,规范出租屋管理,加强治安联防组织和社区警务室建设,积极开展“禁毒03工程”,刑事案件自去年8月起逐月下降。

加大反恐工作力度,深入开展同“法轮功”邪教组织的斗争。

认真做好信访工作,积极排查调处人民内部矛盾,加强对刑释解教人员的安置帮教,及时处理和化解影响社会稳定的各种矛盾,确保了我市社会安定和治安稳定。

切实加强城市管理。

充分发挥区、街在城市管理中的作用,强化城市管理综合执法,城市管理水平有新的提高。

以发展社区文化、社区服务、社区医疗、社区体育为重点的社区建设不断推进,创建“示范小区”活动取得新成效。

处理了一批“烂尾地”、“烂尾楼”和闲置地块,使三分之一的“烂尾楼”建设重新启动。

“城中村”改造稳步推进。

对部分地区乱搭乱建、环境卫生脏乱差等现象进行专项整治,逐步完善道路照明系统和光亮工程,城乡环境面貌不断改观。

(五)以制度创新为核心的各项改革进一步深化。

重点抓好国有企业改革。

积极推进国有大中型企业公司制改革和股份制改造,完善法人治理结构,一批具有较强竞争力的企业不断发展壮大,效益明显提高。

全市国有及国有控股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增长42.2%。

国有中小企业改革转制稳步推进,市场竞争力不断增强。

积极探索有效的国有资产经营管理体制和方式,加强国有资产的监督管理。

大力推进价格管理体制改革,取消105项收费,在广州开发区和南沙开发区试行行政管理“无费区”,降低了城市运行成本。

稳步推进财政管理体制改革,部门预算和政府采购工作全面展开,财政国库管理试点范围逐步扩大,收支“两条线”管理进一步落实,财政监督力度明显加强,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和财政综合保障能力不断提高。

科技、外贸以及投资体制等各项改革继续深化。

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全市规模以上民营工业企业完成工业总产值1157.64亿元,增长18%,私营企业达到78604户,增长18%。

(六)科教兴市和文化强市工作迈出新步伐。

加快区域创新体系建设,中心城市科技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力进一步提升。

全社会研究与发展经费达55亿元,占全市国内生产总值的1.6%。

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跃上新台阶,工业高新技术产品产值达1094.31亿元,增长37.6%,占全市工业总产值的23.3%。

我市被评为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城市。

广州科学城、天河软件园高唐新建区建设步伐加快,黄花岗信息园被信息产业部批准为首个国家信息服务示范园。

区域创新平台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中科院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正式挂牌成立。

科研机构企业化、市场化运作机制基本建立,三分之一以上已转制为企业的科研机构完成了产权制度改革。

专利申请和授权量分别增长30.5%和37.3%,发明专利申请量增长52.3%。

成功举办了第六届中国留学人员广州科技交流会,吸引了一批海外留学人员回国创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