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验(正文第2部分)
GB T 5137.2-2002汽车安全玻璃试验方法第2部分:光学性能试验

GB/T (2002-12-20发布,2003-05-01实施)前言GB/T 5137《汽车安全玻璃试验方法》分为四个部分:——第1部分:力学性能试验;——第2部分:光学性能试验;——第3部分:耐辐照、高温、潮湿、燃烧和耐模拟气候试验;——第4部分:太阳能透射比测定方法。
本部分为GB/T 5137的第2部分。
GB/T 5137的本部分修改采用ISO 3537:1999《道路车辆安全玻璃材料力学性能试验方法》(英文版)。
本部分与该国际标准的主要差异如下:——删除了国际标准中的“定义”部分;——将“破碎后的可视性试验”中冲击点的位置及示意图,改为与GB 9656-2003相一致。
本部分代替GB/T —1996《汽车安全玻璃力学性能试验方法》。
本部分与GB/T —1996相比主要变化如下:——将“4.透射比试验”改为“4.可见光透射比试验”;——可见光透射比试验目的改为:“测定安全玻璃是否具有一定的可见光透射比”;——副像偏离试验的试验目的改为:“测定主像与副像间的角偏离”;——将“7.破碎后的能见度试验目的改为“7.破碎后的可视性试验”;——中冲击点的位置及示意图保持与GB 9656-2002相一致;——将“9.反射比试验”改为“9.可见光反射比试验”;本部分附录A为资料性附录。
本部分由原国家建筑材料工业局提出。
本部分由全国汽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安全玻璃分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部分主要起草单位:中国建筑材料科学研究院玻璃科学与特种玻璃纤维研究所。
本部分主要起草人:王乐、韩松、陈峥科。
本部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GB —1985、GB/T —1996。
汽车安全玻璃试验方法第2部分:光学性能试验1 范围GB/T 5137的本部分规定了汽车用安全玻璃的光学性能试验方法。
本部分适用于汽车安全玻璃(以下简称“安全玻璃”)。
这种安全玻璃包括各种类型的玻璃加工成的或玻璃与其他材料组合成的玻璃制品。
2 试验条件除特殊规定外,试验应在下述条件下进行:a) 环境温度:20℃±5℃;b) 压力:×104Pa~×105Pa;c) 相对湿度:40%~80%。
建筑石灰试验方法第2部分:化学试验方法

建筑石灰试验方法第2部分:化学试验方法建筑石灰的质量对于工程质量至关重要。
本文将详细介绍建筑石灰试验方法第2部分:化学试验方法,以确保石灰质量的准确评估。
一、概述建筑石灰试验方法分为物理试验和化学试验两部分。
化学试验主要针对石灰的化学成分、活性氧化钙含量、氧化镁含量等进行检测。
本部分内容主要围绕化学试验方法展开,旨在为工程建设提供准确的石灰质量数据。
二、试验方法1.化学成分分析(1)样品准备:取适量石灰样品,经研磨后过180μm(80目)筛,混合均匀。
(2)试验方法:按照GB/T 176-2017《水泥化学分析方法》进行,采用X射线荧光光谱法(XRF)或化学分析法测定石灰中的氧化钙(CaO)、氧化镁(MgO)、三氧化硫(SO3)等化学成分。
2.活性氧化钙含量测定(1)样品准备:取适量石灰样品,经研磨后过180μm(80目)筛,混合均匀。
(2)试验方法:按照GB/T 14684-2011《建筑石灰》进行,采用乙二醇法测定活性氧化钙含量。
3.氧化镁含量测定(1)样品准备:取适量石灰样品,经研磨后过180μm(80目)筛,混合均匀。
(2)试验方法:按照GB/T 176-2017进行,采用原子吸收光谱法或化学分析法测定氧化镁含量。
三、结果判定1.化学成分分析结果需满足GB/T 14684-2011的要求。
2.活性氧化钙含量测定结果需满足GB/T 14684-2011的要求。
3.氧化镁含量测定结果需满足GB/T 14684-2011的要求。
四、注意事项1.试验过程中,应严格遵循相关标准,确保试验数据的准确性。
2.试验所用仪器设备应定期进行校准和检定,以保证试验结果的可靠性。
3.试验人员需具备相应资质,熟悉试验方法及操作流程。
4.样品处理和试验过程应避免污染和误差,确保试验结果的准确性。
通过以上建筑石灰试验方法第2部分:化学试验方法的介绍,希望能为工程建设中的石灰质量检测提供参考和指导。
电力建设土建工程施工、试验及验收标准表式-第2部分:试验

电土试表JCJL-001。2水泥检测记录(2)……………………………………………………………………37
电土试表JCJL—002建设用砂检测记录………………………………………………………………38
电土试表JCJL-003建设用石检测记录………………………………………………………………39
电土试表JCJL—004粉煤灰检测记录…………………………………………………………………40
电土试表JCWT—027锚杆承载力检测委托单……………………………………………………………29
电土试表JCWT—028结构实体钢筋保护层厚度检测委托单……………………………………………30
电土试表JCWT-029饰面砖黏结强度检测委托单………………………………………………………31
电土试表JCWT-030 (材料)检测委托单………………………………………………………………32
附件:《电力建设土建工程施工、试验及验收标准表式》
电力行业火电建设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2013年6月26日
编制说明
本部分为《电力建设土建工程施工、试验及验收标准表式第2部分试验》,主要包括检测委托、检测记录和检测报告的典型表式。各试验室应遵照使用,未列入的试验项目应根据国家现行标准增加相应试验表式。
本部分由土建工程检测委托单、土建工程检测记录、土建工程检测报告三部分表式组成,是对目前大部分试验检测企业所采用的相应表式的汇总、梳理、补充和完善。依据DL/T5210.1《电力建设施工质量验收及评定规程第1部分:土建工程》等现行国家标准、电建质监[2005]56号《电力建设工程土建试验室资质认证管理办法》中一级试验室试验项目的要求,并结合GB 50618《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质量检测技术管理规范》的要求,在收集、整理资料后编写表式,并经过多次讨论、研究、修改而成,满足电力工程建设过程中原材料、构配件、施工过程、工程实体检测等试验检测的需要。本部分表格内容完整、信息全面、格式设置合理、通用性好,能够有效地规范检测资料的填写和格式的统一,促进检测工作的规范性.其所列表式是常用的表式,未列入的试验检测表式可根据国家现行标准另行增加.
公路水运试验检测-交通工程-第二篇-交通安全设施(参考)-第2章-道路交通标志反光材料

[单选题]1.突起路标黄色的亮度因数要求()。
A.≥0.25B.≥0.35C.≥0.45D.≥0.55参考答案:C参考解析:GB/T24725-2009,表1:突起路标黄色的亮度因数要求≥0.45,白色的亮度因数要求≥0.75。
[单选题]2.观测角0.2°、水平入射角0°时,A1类白色突起路标的发光强度系数最小值为()。
A.380mcd.lx-1B.480mcd.lx-1C.580mcd.lx-1D.680mcd..lx-1参考答案:C参考解析:表2-7-1:观测角0.2°、水平入射角0°时,A1类白色突起路标的发光强度系数最小值为580mcd.lx-1。
[单选题]3.观测角0.2°、水平入射角0°时,A2类白色突起路标的发光强度系数最小值为()。
A.279mcd.lx-1B.379mcd.lx-1C.479mcd.lx-1D.579mcd.lx-1参考答案:A参考解析:表2-7-1:观测角0.2°、水平入射角0°时,A2类白色突起路标的发光强度系数最小值为279mcd.lx-1。
[单选题]4.突起路标白色逆反射器的颜色系数为()。
A.0.5B.0.6C.0.8D.1参考答案:D参考解析:表2-7-2,突起路标逆反射器颜色系数中白色1.0、黄色0.6、红色0.2、绿色0.3、蓝色0.1。
[单选题]5.突起路标黄色逆反射器的颜色系数为()。
A.0.5B.0.6C.0.8D.1参考答案:B参考解析:表2-7-2,突起路标逆反射器颜色系数中白色1.0、黄色0.6、红色0.2、绿色0.3、蓝色0.1。
[单选题]6.突起路标红色逆反射器的颜色系数为()。
A.0.1B.0.2C.0.3D.0.5参考答案:B参考解析:表2-7-2,突起路标逆反射器颜色系数中白色1.0、黄色0.6、红色0.2、绿色0.3、蓝色0.1。
[单选题]7.太阳能突起路标的太阳能电池使用寿命应不小于()。
环境试验 第2部分:试验方法 试验Ka:盐雾-最新国标

环境试验 第2部分:试验方法 试验Ka:盐雾1 范围本文件规定了评估在盐雾环境中电工产品部件、设备和材料抗腐蚀能力的试验方法。
本文件旨在验证当存在或没有腐蚀防护的金属材料暴露于盐雾中时的比较质量,复现电工电子产品部件、设备在含盐大气环境下工作时的盐雾腐蚀影响。
该方法适用于评估用于保护金属免受腐蚀的涂层的质量和均匀性,尤其适用于检测某些金属涂层、有机涂层、阳极氧化膜以及转化膜的不连续性,如气孔和其他缺陷。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
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IEC 60068-1 环境试验 第1部分:概述和导则(Environmental testing-Part 1: General and guidance)注:G B/T 2421-2020 环境试验 概述和指南(IEC 60068-1:2020,IDT)3 术语和定义本文件没有需要界定的术语和定义。
4 概述警告——本文件可能涉及危险材料、操作和设备。
除非与本文件使用相关,本文件不涉及所有的安全问题。
本文件的使用者有责任在使用前规定合适的安全和健康要求,并确定要求的适用性。
对于设备和零部件,试验Kb(IEC 60068-2-52)提供了更符合实际情况的试验条件以及单个试样的评定方法。
但如果某些情况下为了确保质量,相关规范要求个别试样采用本试验方法时,试样宜作为整个组件或者设备的组成部分连同实际的保护性设备(箱体、盖子、外套等)一起进行试验。
注1:“盐雾”也被称为“盐水喷雾”。
注2:在试验过程中,试样通常不通电。
5 盐溶液盐溶液的制备将足量的氯化钠溶解于在温度为25℃±2K时电导率不高于20μS/cm的蒸馏水或去离子水中,以产生50g/L±5g/L的浓度。
50g/L±5g/L溶液的比重范围在25℃时为1.029至1.036。
环境试验 第2部分:试验方法 试验:盐雾温度湿度太阳辐照综合-最新国标

环境试验 第2部分:试验方法试验Z/KaBDbS:盐雾/温度/湿度/太阳辐射综合1 范围本文件规定了针对设备、零部件及材料在盐雾、温度、湿度和太阳辐射作用下的综合环境试验方法,包括试验设备、试验条件、试验方法等相关信息。
本文件适用于评价电子电工设备、零部件及材料在盐雾、温度、湿度和太阳辐射综合作用下的环境适应性。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
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2421 环境试验 概述和指南GB/T 2423.2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 第2部分:试验方法 试验B:高温GB/T 2423.4 环境试验 第2部分:试验方法 试验Db:交变湿热(12h+12h循环)GB/T 2423.17 环境试验 第2部分:试验方法 试验Ka:盐雾GB/T 2423.24 环境试验 第2部分:试验方法 试验S:模拟地面上的太阳辐射及太阳辐射试验和气候老化试验导则GB/T 10125-2021 人造气氛腐蚀试验 盐雾试验ISO 14644-1 洁净室及相关受控环境 第1部分:用粒子浓度确定空气洁净度等级(Cleanrooms and associated controlled environments-Part1:Classification of air cleanliness by particle concentration)3 术语和定义本文件没有需要界定的术语和定义。
4 试验的一般说明概述本试验是包含盐雾应力、干热应力、湿热应力和太阳辐射应力在内的的综合环境试验。
综合试验的每个试验循环由3个试验阶段组成,分别为湿热(高温、高湿)、盐雾和太阳辐射组成的试验阶段Z1,干热(高温、低湿)和太阳辐射组成的试验阶段Z2,湿热(高温、高湿)和盐雾组成的试验阶段Z3。
环境试验 第2部分:试验方法 试验:温度湿度组合循环试验-最新国标

环境试验 第2部分:试验方法试验Z/AD:温度/湿度组合循环试验1 范围本文件规定了一种组合试验方法,主要用于元器件类试验样品,以加速方式来确定试验样品在高温/高湿和低温条件劣化作用下的耐受性能。
本文件不适用于在整个试验过程中通电的试验样品。
试验样品可以在试验的恒温阶段通电。
除非另有规定,通电试验样品的测量通常在试验的恒温阶段进行。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
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IEC 60068-1 环境试验 第1部分:概述和导则(Environmental testing-Part 1: General and guidance)注:G B/T 2421-2020 环境试验 概述和指南(IEC 60068-1:2020,IDT)IEC 60068-2-67 环境试验 第2-67部分:试验 试验Cy:恒定湿热 主要用于元件的加速试验(Environmental testing-Part 2-67: Tests-Test Cy: Damp heat, steady state,accelerated test primarily intended for components)注:G B/T 2423.50-2012 环境试验 第2部分:试验方法 试验Cy:恒定湿热 主要用于元件的加速试验(IEC 60068-2-67:1995,IDT)3 术语和定义4 本文件没有需要界定的术语和定义。
本文件使用的主要ISO和IEC的技术数据的网址如下:IEC电子百科ISO在线浏览平台一般说明试验概述试验Z/AD是温度/湿度组合的循环试验,用来揭示试验样品由不同于吸湿的“呼吸”作用导致的缺陷。
本试验过程可以通过在试验样品表面形成冷凝来启动。
由于试验样品表面的全部或部分温度可能低于相应湿度值的露点,水会积聚在试验样品表面的小裂缝或缝隙中。
环境试验 第2部分:试验方法 试验Ke:流动混合气体腐蚀试验

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方法试验Ke:流动混合气体腐蚀试验1 范围GB/T 2423的本部分用于确定工作和贮存的室内环境对电工电子产品元件、设备和材料,特别是接触点和连接件的腐蚀影响,接触点和连接件可以单个元件、组装为一个组件或装配成一个完整的设备来进行考核。
本部分提供的试验方法有助于在耐蚀性方面对材料、制造工艺和元件设计进行对比选择。
试验方法和试验时间的选择指南参见附录C。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IEC 60512-2-1 电子设备连接器试验和测量第2-1部分:电连续性和接触电阻试验试验2a:接触电阻毫伏法(Connectors for electronic equipment—Tests and measurements—Part 2-1:Electrical continuity and contact resistance tests—Test 2a: Contact resistance–Millivolt levelresistance method)IEC 60512-3-1 电子设备连接器试验和测量第3-1部分:绝缘试验试验3a:绝缘电阻(Connectors for electronic equipment—Tests and measurements—Part 3-1:Insulation tests—Test 3a: Insulation resistance)ISO 431 精炼铜型材(Copper refinery shapes)3 试验设备试验设备包括气候系统、工作室、气体输送系统和气体浓度检测装置。
试验设备的设计与结构是可选择的,但每种试验方法在整个工作空间都应该满足其规定的条件,且符合以下要求:——水滴或悬浮物不应进入工作室;——试验用空气和水应足够洁净以免影响试验效果;——试验气体通过工作室时应确保工作空间内试验条件一致;——气体分析采样点应在试验箱的工作空间内;——排气应按照相关法律条款执行;——置于工作室的湿球槽其所占面积应不超过工作室横截面积的0.1%。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钢材力学性能试验1 适用范围本作业指导书适用于钢材室温拉伸、弯曲、反复弯曲性能的测定。
进行钢材力学性能检测时,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强制性标准的规定。
2 引用标准2.1《金属材料室温拉伸试验方法》GB/T228-20022.2《金属材料弯曲试验方法》GB/T238-20022.3《金属材料线材反复弯曲试验方法》GB/T238-20022.4《钢筋混凝土用热轧光圆钢筋》GB13013-912.5《钢筋混凝土用热轧带肋钢筋》GB1499-19982.6《钢筋混凝土用余热处理钢筋》GB13014-912.7《预应力混凝土用热处理钢筋》GB4463-842.8《低碳钢热轧圆盘条》GB/T701-19972.9《冷轧带肋钢筋》GB13788-20002.10《冷轧扭钢筋》JC3046-19982.11《预应力混凝土用钢丝》GB/T5223-20023 仪器设备:3.1 万能机,Ⅰ级或优于Ⅰ级准确度。
3.2 引伸计,不劣于Ⅰ级准确度。
3.3 打点机或钢尺。
3.4反复弯曲试验机。
4 作业准备1174.1人员:经过培训,取得上岗资格的试验员2名。
4.2取样4.2.1热轧光圆钢筋、热轧带肋钢筋、钢筋混凝土用余热处理钢筋每批一般拉伸试样为10a+200㎜两根,弯曲试样为0.5π(d+a)+140㎜两根,d—为弯芯直径㎜,a—钢筋直径㎜, π=3.1。
4.2.2低碳钢热轧圆盘条每批一般拉伸试样为10a+200㎜一根,弯曲试样为0.5π(d+a)+140㎜两根,d—为弯芯直径㎜,a—钢筋直径㎜,π=3.1。
4.2.3冷轧带肋钢筋每批一般拉伸试样为10a+200㎜一根,弯曲、反复弯曲试样为0.5π(d+a)+140㎜各两根,d—为弯芯直径㎜,a—钢筋直径㎜,π=3.1。
4.2.4预应力混凝土用热处理钢筋每盘一般拉伸试样为10a+200㎜一根。
4.2.5预应力混凝土用钢丝每盘一般拉伸试样为10a+200㎜一根,反复弯曲试样为0.5π(d+a)+140㎜一根,d—为弯芯直径㎜,a —钢筋直径㎜,π=3.1。
4.2.6冷轧扭钢筋每批一般拉伸试样为10a+200㎜两根,弯曲试样为0.5π(d+a)+140㎜一根,d—为弯芯直径㎜,a—钢筋直径㎜,π=3.1。
(注:钢筋每批应由同一牌号、同一外型、同一规格、同一生产工艺和同一交货状态的钢筋组成,每批不大于60t)5 操作步骤及结果处理5.1拉伸试验5.1.1连续式打点机在试样上打点、作标记。
采用短比例试样,原标距长度应修约到5mm的整数倍,长比例试样标距修约到10mm118的整数倍。
5.1.2 试样横截面尺寸(宽度和厚度)应在标距的两端及中间处测量,选用三处测得横截面积中最小值。
5.1.3钢筋的横截面积采用公称横截面积。
5.1.4 试样横截面积数值化整。
面积小于100平方毫米时,保留到小数点后两位.面积等于或大于100平方毫米时,保留到小数点后一位。
所需位数以后的数字按四舍六入五单双法处理。
5.1.5.1 伸长率的测定为了测定断后伸长率,应将试样断裂的部分仔细地配接在一起使其轴线处于同一直线上,并采取特别措施确保试样断裂部分适当接触后测量试样断后标距.测定后的断裂总延伸除以试样原始标距得到断裂总伸长率;5.1.5.2 屈服强度的测定指针方法:试验时,读取测力度盘指针首次回转前的最大力和不计初始瞬时效应时屈服阶段中指示的最小力或首次停止转动的恒定力.将其分别除以试样原始面积得到上屈服强度和下屈服强度。
5.1.5.3 抗拉强度的测定从测力度盘,读取试验过程中的最大力,最大力除以试样原始横截面积得到抗拉强度.5.2弯曲试验5.2.1采用支辊式或翻板式弯曲装置时,L=0.5π(d+a)=140㎜,L —试样长度,a—试样厚度或直径,d—弯曲压头或弯心直径,单位均为㎜.弯曲试验时,应缓慢施加弯曲力,直到达到规定的弯曲角度。
1195.3反复弯曲5.3.1使弯曲臂处于垂直位置,将试样由拨杆孔插入,试样下端用夹块夹紧,并使试样垂直于园柱支座轴线。
将试样弯曲900,再向相反方向交替进行;将试样自由端弯曲900,再返回至起始位置作为第一次弯曲,然后依次向相反方向进行连续而不间断地反复弯曲。
5.3.2连续试验至相关产品标准中规定或肉眼可见的裂纹为止;或者如相关产品标准规定,连续试验至试样完全裂断为止。
5.3.3试样裂断的最后一次弯曲不计入弯曲次数。
5.4试验结果评定5.4.1拉伸试验结果评定应按照相关产品的要求评定.5.4.2弯曲如无规定具体要求,弯曲后试样弯曲外表面无肉眼可见裂纹应评定为合格。
5.4.2试验报告至少应包括下列内容:a.本国家标准编号;b.试样标志(材料牌号、炉号等);c.试样形状和尺寸;d.试验条件;e.试验结果。
如试验条件特殊,则需注明。
5.5注意事项5.5.1试验过程中如发生停电等不得不暂停试验的情况,应关闭送油阀,打开回油阀,关闭电源,并在原始记录中注明。
且此试样做废。
5.5.2 试验出现下列情况之一者,试验结果无效,应重新补作试验:5.5.2.1 试样断在标距外或断在机械刻划的标距上,而且断后伸长率小于规定最小值;5.5.2.2试验期间设备发生故障,影响试验结果。
1205.5.2.3试验操作不当。
如试样夹偏而造成不符合规定要求。
5.5.3 试验后试样出现两个或两个以上缩颈以及显示出肉眼可见的冶金缺陷(如分层、气泡、夹渣及缩孔等),应在试验记录及报告中注明。
5.5. 4试验一般在室温10℃~35℃范围内进行,对温度要求严格的试验,试验温度应为23℃±5℃。
6 职业健康安全注意事项弯曲试验时辅助(复核)试验员不得站立在试样的正面,避免试样滑落弹伤人员。
严格执行相关操作规程,以确保试验及人员安全。
7 环境保护注意事项废钢铁回收保存,统一处理。
编写:林晓波审核:审稿组批准:赵智121钢筋焊接接头试验1 适用范围本作业指导书适用于建筑工程混凝土结构中的钢筋焊接施工及质量检验与验收。
按本作业指导书进行检验时,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强制性标准的规定。
2 引用标准《钢筋焊接接头试验方法标准》JGJ/27-2001《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JGJ18-20033 仪器设备3.1人员:经过培训,取得上岗资格的试验员2名;3.2 万能试验机,精度I级。
4 作业准备4.1 试样的数量4.1.1 钢筋闪光对焊接头4.1.1.1 按下列规定作为一个检验批:在同一台班内,由同一焊工完成的300个同牌号、同直径钢筋焊接接头应作为一批。
当同一台班内焊接的接头数量较少,可在一周之内累积计算;累积仍不足300个接头时,应按一批计算;4.1.1.2 力学性能检验时,应从每批接头中随机切取6个接头,其中3个做拉伸试验,3个做弯曲试验。
4.1.2 钢筋电弧焊接头4.1.2.1按下列规定作为一个检验批:在现浇混凝土结构中,应以300个同牌号钢筋、同型式接头作为一批;在房屋结构中,应在不122超过二楼层中300个同牌号钢筋、同型式接头作为一批。
每批随机切取3个接头,做拉伸试验。
4.1.2.2 在装配式结构中,可按生产条件制作模拟试件,每批3个,做拉伸试验。
4.1.3 钢筋电渣压力焊接头应按下列规定作为一个检验批:在现浇混凝土结构中,应以300个同牌号钢筋接头作为一批;在房屋结构中,应在不超过二楼层中300个同牌号钢筋接头作为一批。
每批随机切取3个接头,做拉伸试验。
4.1.4 钢筋气压焊接头4.1.4.1 应按下列规定作为一个检验批:在现浇混凝土结构中,应以300个同牌号钢筋接头作为一批;在房屋结构中,应在不超过二楼层中300个同牌号钢筋接头作为一批;当不足300个接头时,仍应作为一批。
4.1.4.2在柱、墙的竖向钢筋连接中,应从每批接头中随机切取3个接头,做拉伸试验;在梁、板的水平钢筋连接中,应另切取3个接头做弯曲试验。
4.2试样长度按《钢筋焊接接头试验方法标准》JGJ/27-2001取样:其中L——受试长度;l h——焊缝(或镦粗)长度;l j——夹持长度(100~200㎜);d—钢筋直径mm。
4.2.1 拉伸试验4.2.1.1 闪光对焊L≥8d+2l j;4.2.1.2 电弧焊:1.双面帮条焊L≥8d+ l h+2l j;2. 双面帮条焊L ≥5d+ l h+2l j;3. 双面搭接焊L≥8d+ l h+2l j;4. 单面搭接焊L≥5d+ l h+2l j;5. 熔槽帮条焊L≥8d+ l h+2l j;6. 坡口焊L≥8d+2l j;7. 窄123间隙焊L≥8d+2l j;4.2.1.3 电渣压力焊:L≥8d+2l j;4.2.1.4 气压焊:L≥8d+2l j。
4.2.2 弯曲试验:试样的长度宜为两支辊内侧距离(D+2.5d)㎜另加150㎜,其中D为弯心直径,D的取值及弯曲角度见表4.2.2。
表4.2.2 弯心直径及弯曲角4.3试验前,检查来样的数量,与委托单进行核对,发现送检试样有不同批、材质不同、直径不等、轴线偏差、接头处弯折角度及搭接长度不正确等情况,应在原始记录及报告中注明。
5 操作步骤及结果处理5.1 试验应在10~35℃室温下进行。
如试验条件特殊,则需注明。
5.2试验时,根据试样的形状及尺寸选择夹头。
要保证试件在拉伸过程中不发生滑动。
根据试样的级别和直径,估计其最大载荷(不超过相应度盘的80%),从而选择相应的度盘。
5.3 试验过程中如发生停电,应关闭送油阀,打开回油阀,关闭电源。
在原始记录中注明,该试样作废。
5.4 试验出现下列情况之一者,试验结果无效,应重新补作试验:5.4.1 试验操作不当,如试样夹偏而造成不符合规定要求。
5.4.2试验后发现记录有误或设备仪器发生故障,影响结果。
1245.5 钢筋闪光对焊接头、电弧焊接头、电渣压力焊接头、气压焊接头拉伸试验结果均应符合下列要求:a.三个试件的抗拉强度均不得低于该牌号钢筋规定的抗拉强度;b.至少有两个试件断于焊缝外,并应呈延性断裂;c.当试验结果有1个试件的抗拉强度小于规定值,或2个试件在焊缝或热影响区发生脆性断裂,其抗拉强度均小于钢筋规定抗拉强度的1.10倍时,应再取6个试件复检.复检结果,若仍有1个试件的抗拉强度小于规定值,或3个试件断于焊缝或热影响区,呈脆性断裂,其抗拉强度均小于钢筋规定抗拉强度的1.10倍时,应判定该批接头为不合格品。
5.6 闪光对焊接头、气压焊接头弯曲试验时,弯至90°,有2个或3个试件外侧未发生破裂,应评定该批接头弯曲试验合格;当3个试件均发生破裂,则不合格;当有2个试件发生破裂,应切取6个试件复检.复检结果,当有3个试件发生破裂,应判定该批接头为不合格品。
6 职业健康安全注意事项弯曲试验时辅助(复核)试验员不得站立在试样的正面,避免试样滑落弹伤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