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第03章区域自然资源综合开发利用(结)新人教版必修3

合集下载

高中地理 第三章 区域自然环境资源综合开发利用章末归纳提升 新人教版必修3(1)

高中地理 第三章 区域自然环境资源综合开发利用章末归纳提升 新人教版必修3(1)

【课堂新坐标】(教师用书)2013-2014学年高中地理第三章区域自然环境资源综合开发利用章末归纳提升新人教版必修3备选答案①能源的综合利用②资源开发条件③流域的综合开发区域自然资源的合理开发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分析思路1.主要的分析内容不同区域自然资源的种类和构成可能不同,在分析区域自然资源的合理开发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关系时,首先应分析该区域自然资源的种类与构成;同时,还要明确能源资源和矿产资源的特点。

所以,分析一个区域能源资源和矿产资源的合理开发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关系时要抓住以下三个要点:(1)认识该区域的背景条件——区位条件、能源资源的结构、地理环境状况。

(2)该区域可持续发展中主要存在的问题与矛盾。

(3)该区域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对策与策略。

2.对比分析方法——以我国山西能源基地建设和德国鲁尔区发展对比为例对比分析法是区域自然资源的合理开发问题分析的常见方法,通过相似区域的对比,可以找到区域自然资源综合开发的共性措施,并通过知识迁移,明确并完善未知区域自然资源综合开发的相关问题及开发方向,如下表所示。

项目德国鲁尔区山西能源基地开发条件煤炭、水源丰富;离铁矿区近;交通便利;市场广阔煤炭储量丰富;开采条件好;水源不足;位置适中,交通比较便利;市场广阔存在问题生产结构单一;煤炭枯竭,地位下降;环境问题严重生产结构单一;煤炭运力不足;环境问题突出措施调整产业结构;调整工业布局;消除污染、美化环境;发展新兴工业;拓展交通、完善交通网扩大煤炭开采量;发展交通,提高外运能力;加强煤炭加工转换;调整产业结构,延长产业链项目德国鲁尔区山西能源基地下图阴影区域是我国21世纪重点建设的能源基地,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说明该能源基地建设的有利区位条件。

(2)下图为该能源基地某产业链示意图,填出E、F处的工业部门。

此产业链体现了可持续发展思想,请说明理由。

(3)与20世纪初期的鲁尔区比较,该能源基地所在地区面临哪些不同的主要环境问题?简要回答导致这些环境问题的主要人为因素。

高中地理第3章区域自然资源综合开发利用课件新人教必修3

高中地理第3章区域自然资源综合开发利用课件新人教必修3
特征及矿产资源构成了流域开发的自然背景。田纳西河流域的 早期开发由于没有注意流域的整体性,产生了不良的后果。教 材最后指出了河流正确的开发方向——流域的综合开发,充分 利用流域内的自然条件,改造不良的自然条件,使整个流域实
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统一。
学法点拨
本章的两节内容,都是对资源开发利用的典型案例,基本
的学习思路是:资源→开发→问题→解决。 在本章学习过程中要充分运用教材案例进行分析,但又不 能仅仅局限于教材案例,而应以案例为切入点对相关内容进行 延伸。可以以当地某种自然资源开发和河流综合治理为例来展 开分析,提高自己对所学知识理解、归纳、迁移、推理、分 析、综合的能力。
成才之路 ·地理
人教版 ·必修3
路漫漫其修远兮 吾将上下而求索
第三章
区域自然资源综合开发利用
1
内 容 概 要
5
学 法 点 拨
内容概要
本章内容与前后两章比较可知,既可把这三章内容看成是
并列的关系,也可以看成是依次递进的关系,而本章在中间扮 演了承前启后的角色。因为在区域自然资源的综合开发利用中 要避免出现第二章的生态环境问题,同时区域自然资源的开发 又是第四章区经济发展的基础。在学习时要加强这种纵向的 联系,加深理解。
第一节以我国山西省为例说明能源资源的开发。教材首先 开门见山地点明了能源基地建设的三大条件,接着又说明我国
对山西能源基地建设的三项措施,指出能源基地建设中存在着
产业结构单一的问题,从而引入能源的综合利用,以提高经济 效益,充分发挥全国能源基地的作用。第二节是以美国田纳西
河流域为例,说明流域的综合开发。流域的地形、气候、水文

高中地理 第三章 区域自然资源综合开发利用知识点 新人教版必修3

高中地理 第三章 区域自然资源综合开发利用知识点 新人教版必修3

第三章区域自然资源综合开发利用基础练习:Array下图表示世界能源结构的变化,读图回答1—2题。

1.图中○1○2○3○4代表能源依次是()A.煤、石油、天然气、水电和核能B.石油、天然气、煤、水电和核能C.天然气、石油、煤、水电和核能D.煤、水电和核能、石油、天然气2.在本土能源消费构成中,该图表示能源○1居首位的国家是()A.瑞士B.法国C.中国D.英国山西是我国的煤炭大省,煤炭储量和产量约占全国的三分之一。

据此回答3—7题。

3.山西能源基地建设的优势有()①资源优势②农业基地优势③区位优势④开采条件好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4.山西的煤炭市场十分广阔不是因为()A.我国的能源消耗以煤为主体B.我国是能源消费大国C.随着人口增加,我国对能源的需求继续扩大D.地理位置优越5.对山西煤炭市场形成挑战的自身因素是()A.西气东输B.西电东送C.开采成本提高D.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6.“坑口”电站建设的意义作用不包括()A.减轻铁路运输压力B.改善能源工业结构C.增加经济产值D.降低山西的环境污染7.山西能源基地经济发展的关键是()A.加强原煤的生产和输出B.优化产业结构,延长煤炭的生产链C.合理利用土地资源D.禁止滥砍乱伐8.右图中三条以运输煤炭为主的铁路干线,由北向南依次是()A.大秦线、神黄线、胶济线B.大秦线、神黄线、焦(作)日(照)线C.神黄线、焦(作)日(照)线,胶济线D.神黄线、大秦线、焦(作)日(照)线读山西省工业增加值结构图,回答9~11题。

9.改革开放初期,山西省经济的核心部门是()A.原料工业B.加工工业C.采掘业D.冶金业10.围绕能源开采,山西省构造的产业链是()①煤一电一铝②煤一焦一化③煤一气一液④煤一铁一钢⑤煤一电一钢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③④⑤1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加工工业一直呈下降趋势B.原料工业2000年比1995 年增加了25 %C.采掘业增加值2000年比1985年、1995年要低。

2020学年高中地理第3章区域自然资源综合开发利用全章总结课件新人教版必修3

2020学年高中地理第3章区域自然资源综合开发利用全章总结课件新人教版必修3

(2)多瑙河河口段纬度较高,处于从低纬流向高纬的河段,有凌汛现象,通航季节较 短。河口水流分散,多分汊,水量变小,通航能力有限。根据表格内容,河口野生芦苇广
布,沼泽湿地多,航行阻碍物多。河口地区人口少,经济活动少,建港条件差。 修建多
瑙河-黑海运河,可以避开上述不利条件,缩短多瑙河和黑海之间的航程,节省了通航时
间和成本。运河河道淤积少,提高通航能力。运河两端建有船闸和发电设施,有灌溉和排
水作用。多瑙河-黑海运河还有灌溉和排水作用,可减轻多瑙河下游旱涝灾害。兴建电力
设施,可增加能源供应。 (3)铁门水利枢纽对航运的有利影响是调节了河流水位,河流水量变化小,提高了通
航的效益。水库蓄水,抬高了上游河段的水位,降低了上下游的水位差,可增大上游的通 航能力。对航运的不利影响是水库大坝的修建使得上下游间的通航必须通过船闸来实现, 从而延长了通航的时间,上下游间通航的连续性差。
2.影响评价 水利工程影响评价首先要采取一分为二的观点,即任何水利工程的修建既有利也有 弊;其次要运用综合的观点,即必须全方位、多角度地认识水利工:产生防洪、发电、上游地区(库区):库区蓄水会淹没原有生产、生活设施
航运、灌溉和旅游等综合经 以及文物古迹等;改变库区原有生态环境,水域内害
(3)武川县全年降水少,光照强,太阳能资源丰富;单独的风能、太阳能发电系统很 难保证稳定的能源输出;风能和太阳能在时间和地域上具有很强的互补性;“输蓄一体” 可以使电力输出更可靠平稳;可以降低成本,减少能源浪费。
专题 2 水利工程的评价
水利工程的评价主要包括可行性评价和影响评价两大方面。可行性评价要从水利工程 的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两个方面分析。影响评价则需要从有利影响和不利影响两方面 展开分析。
深入思考 1.比较阿斯旺大坝的利与弊,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 综合评估大坝的利弊并非易事。 首先,大坝对生态和环境的影响,很难用资金这个单一标准来综合衡量和测算。 其次,目前人类还只是在观测大坝的近期后果,而对大坝的远期影响还很难预测。 2.阿斯旺大坝的利和弊对于其他大坝具有普遍性吗? 不具有普遍性。因为大坝所处的河流的水文特征不同,流域的气候条件、地形条件不 同,所以产生的效益与影响就不同。

高中地理第三章区域自然资源综合开发利用阶段综合实践教学案新人教版必修3

高中地理第三章区域自然资源综合开发利用阶段综合实践教学案新人教版必修3

第三章地区自然资源综合开发利用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①煤炭②地点③开采量④加工变换⑤家产构造⑥多元化⑦植被⑧防洪⑨水质[ 思想建模 ]1.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资源条件 ( 资源的储量、种类、散布、开采难易程度等 ) ;市场条件 ( 市场需求量大小、开发距花费市场的远近等 ) ;交通条件 ( 交通运输方式、交通便利程度等) ;其余条件 ( 政条件策、生产力水同等 )产生环境污染 ( 大气污染、水污染、固体荒弃物污染等 ) ;生态损坏 ( 丛林损坏、水土流失、问题沙漠化、生物多样性减少等) ;资源欠缺等利用合理开发自然资源;增强资源的深加工,延伸家产链;节俭资源,提升资源利用率;保护调整家产构造;调整能源花费构造;加大技术投入等2.河流的综合开发地形 ( 地形平展地域,水流安稳,有益于航运;地形起伏大的地域,水流湍急,水能资源丰富,有益于建设水电站) ;天气 ( 降水的季节变化决定开发条件水位的季节变化,降水量决定河流的流量大小,冬天气温决定河流的结冰期 ) ;水系 ( 支流、长度、面积等 ) ;矿产资源等土地退化、环境污染、生态损坏;库区泥沙淤积、下游泥沙减少、肥力产生问题降落、三角洲萎缩等水库作用防洪、发电、浇灌、航运、旅行、养殖等工程举措:修建水库、建设蓄洪区、加固堤坝、整顿河流、开挖新河;开发治理生物举措:植树造林,建设水土保持林;土地利用:退田还湖、合理利用土地等[ 迁徙应用 ]阅读图文资料,达成以下要求。

高二地理人教版必修3:第三章《区域自然资源综合开发利用》期末知识梳理

高二地理人教版必修3:第三章《区域自然资源综合开发利用》期末知识梳理

必修三第三章区域自然资源综合开发利用知识总结第一节能源资源的开发——以我国山西省为例一、能源的分类:(一)按能源的可再生状况分类:1可再生能源:水能、风能、生物能、潮汐能、太阳能2非可再生能源:煤炭、石油、天然气等矿物能源(矿物能源都是非可再生能源)(二)按能源的基本特征:1一次能源:自然界直接获取的,如煤炭2二次能源:由一次能源转换成人类需要的另一种能源:电力,石油,焦碳(三)按照能源资源的形成分类:1来自太阳的能源:生物能,煤炭,石油,天然气2来自地球内部能量:地热,核聚变裂变3来自天体间引力能:引潮力(四)按照能源技术状况:1常规能源:使用多年且大规模使用,如煤炭,石油2新能源:刚被利用或已被利用并有新的利用方式,如太阳能(五)充足的能源供应是保证区域经济发展和居民生活水平提高的重要条件。

(六)煤炭资源在能源消费结构中的地位——非常重要,我国更突出1山西省是我国重要的煤炭基地,也是世界最大的煤炭基地之一。

2合理开发和利用煤炭资源直接影响到山西省乃至全国的可持续发展。

二、资源开发条件(一)能源资源开发原则:因地制宜:①考虑区域的资源状况,②考虑市场和交通条件。

(二)山西省煤炭资源的开发条件分析1煤炭资源丰富,开采条件好①储量丰富:山西省已探明的煤炭资源储量为2 700亿吨,按2002年生产规模(4.8亿吨)计算,可开采560年。

②分布范围广:全省40%的土地下面有煤田分布。

③煤种齐全:全国10大煤种,山西省都有分布。

④煤质优良,具有低灰、低硫、低磷、发热量高的特点。

大同煤田是全国极为宝贵的低硫、低灰、高发热量的优质动力煤(主要用于燃烧发电)产地,河东煤田则是世界少有、国内罕见的优质主焦煤(主要用于冶炼钢铁)基地。

⑤开采条件好,煤田多为中厚煤层,埋藏浅,适于露天开采和大规模机械化开采。

除煤炭资源外,煤田的煤层中还含有丰富的煤层气——一种清洁燃料,储量占全国煤层气总储量的1/3。

2市场广阔①我国是能源消费大国,且消费量大于生产量。

高中地理第三章区域自然资源综合开发利用本章整合提升课件新人教版必修3

高中地理第三章区域自然资源综合开发利用本章整合提升课件新人教版必修3

山西能源基地
产业结构单一,煤炭运力不 足,环境问题突出。
扩大煤炭开采量,发展交通 提高外运能力,加强煤炭加 工转换,调整产业结构,延 长产业链,治理环境污染
综合整治措 施
二、分析区域优势资源开发应注意的问题
1.区域优势资源开发的分析思路
(1)分析该区域的地理背景,找到发展的优势条件。 (2)针对该区域的优势条件,有针对性地开发,在开发过程中,对存在的问 题进行有针对性的治理。如下图所示:
新课标导学
地 理
必修③ ·人教版
第三章
区域自然资源综合开发利用
本章整合提升
1
2 3
知识网络归纳 重点规律整合 高考真题演练
4
学习效果监测
知识网络归纳
重点规律整合
一、德国鲁尔区和我国山西能源基地的综合比较 项目 德国鲁尔区 山西能源基地 煤炭储量丰富,开采条件好;水 源不足;位置适中,交通较便 利;市场广阔。 煤炭是其主导产业,正在逐步向 多元化发展,形成三条产业链: 煤—电—铝 煤—焦—化 煤—铁—钢
三、有关河流的开发与评价问题
1.影响河流水文、水系特征的因素
要掌握一条河流的特征及其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并提出合理的开发和整治 措施,首先要认识到河流是地形和气候综合作用的产物,然后从地形、气候特 征等方面分析河流以下方面的特征: (1)流向:由地势决定。
(2)河网密度:与地形、降水多少等有关。
(3)流量:与降水、地形和流域面积有关。 (4)结冰期:长短与有无由气温决定。
【解析】
第(1)问,读图可知,我国进口铁矿石主要来源于澳大利亚。从
澳大利亚进口铁矿石主要通过海洋运输,运费低,运量大,另外,与其他进口
国相比,澳大利亚距离我国较近。第(2)问,在未来一段时间里,随着我国经济 的发展,我国对于粗钢的需求将进一步加大,但随着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不断 升级,对粗钢的需求会出现由增加变为减少的趋势。第(3)问,读图可知,我国 粗钢产能逐年增多,但产能利用率呈下降趋势,说明我国粗钢产能过剩,经济

【人教版高二地理必修3】第3章区域自然资源综合开发利用课件

【人教版高二地理必修3】第3章区域自然资源综合开发利用课件

第3章 区域自然资源综合开发利用
风能
生物能
太阳能 煤炭
可再生能源 非可再生能源
潮汐能
石油
天然气
能源概况
人教版高二地理必修3
第3章 区域自然资源综合开发利用
能源的分类
能源 性质
可再生能源 非可再生能源
水能、风能、生物能、 潮汐能、太阳能
煤煤炭炭、石油、天然气
利用 状况
常规能源 新能源
能源概况
煤煤炭炭、石油、 天然气 水能
能源概况
人教版高二地理必修3
目录页 CONTENTS
PAGE
第3章 区域自然资源综合开发利用
1
资源开发条件
2
能源基地建设
3 能源的综合利用
4 环境的保护与治理
— *—
人教版高二地理必修3
第3章 区域自然资源综合开发利用
过渡页 TRANSITION
PAGE
资源开发条件
1
— *—
人教版高二地理必修3
山西煤炭资源开发条件
第3章 区域自然资源综合开发利用
区域的能源资源开发要因地制宜, 不仅要考虑区域的资源状况, 而且要考虑市场、交通条件
资源开发条件
人教版高二地理必修3
第3章 区域自然资源综合开发利用
山西煤炭资源开发条件
山西煤炭开发条件
• 煤炭资源丰富,开采条件好
➢储河量东丰富煤田黄河东, ➢分沁布水范围煤广田沁水中, ➢煤霍种西齐全煤田霍州西, ➢煤宁质武优良煤田北大同。
➢开采条件好——埋藏浅
多、广、全、优、浅
资源开发条件
人教版高二地理必修3
山西煤炭资源开发条件
第3章 区域自然资源综合开发利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区域自然资源综合开发利用
【知识网络构建】
1.我国能源供求面临的五大挑战
到河流是地形和气候综合作用的产物,然后从地形、气候特征等方面,分析河流以下方面特征:
(1)流向:由地势决定。

(2)河网密度:与地形、降水多少均有关。

(3)流量:与降水、地形和流域面积有关。

(4)结冰期:长短与有无由气温决定。

(5)含沙量:与植被覆盖状况、河流补给条件、流域内人类活动有关。

(6)水能蕴藏量:取决于河流水量和地势落差两方面。

3.进一步分析该河流对流域内人类生活的影响,可从以下方面展开:
(1)供水:包括生活用水和工农业用水,从河流流量大小及季节分配情况和水质方面分析。

(2)航运:从河床坡度、流量大小方面说明,一般情况下,河流流量大,水流平缓利于航运;同时需考虑流域内经济发展状况。

(3)发电:从河流流量和地势落差说明,河流水量大且地势落差大更有利于发电。

(4)水产养殖:重点考虑水域面积及水质状况。

(5)旅游:与河流与周边自然景观及文化景观搭配状况有很大关系。

4.对某河流治理则一般从以下几个方面说明:
(1)修建水利工程:效益从防洪、发电、航运、供水、水产养殖方面说明,其中前两方面易于理解,而对航运的有利影响是通过水利工程使上游水深增加,水流变平缓且季节流量变化小而实现的。

(2)流域内水土保持工作:可减少河流含沙量,提高防洪能力。

(3)流域内污染治理工作:保护水质、安全供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