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联民情日记大全

合集下载

双联工作民情日记精选

双联工作民情日记精选

双联工作民情日记精选自开展“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以来,很多单位都高度重视,下面精选双联工作民情,欢迎阅读!双联工作民情日记精选一20xx年4月14日天气:雨4月12日至13日的两天里,我带着局里帮扶干部第四次来到毛藏乡华山村、毛藏村进行“一对一”的帮扶“对接”行动,目的非常明确,就是要所有帮联干部和他们联系的农户来一次“面对面”的交流,共同商定今年及今后八年的帮扶方向和思路。

根据前面我们干部了解到的情况,以及和乡党委、村支部沟通的意见,我们初步提出了几条脱贫思路,包括修建华山村村组乡村道路修建,发展特色养殖业、改善农牧民用电条件、加大劳务输出及劳动技能培训等,一到村上,我们就与乡、村两级干部及部分特困户代表进行了座谈,仔细询问了大家的最迫切的需求,通报了县局“双联富民”工作前期进展情况,并征求大家对我们初步帮扶设想的意见和建议。

华山村党支部王书记听说我们提到村内道路修建时非常激动地说:“我们村四个村民小组,其中两个就没有像样的路,行路难是困扰我们生产生活的最大难题,多少年来都未能得到解决,如今地税局领导提出来要帮助我们办这件大事,我们全村老少真不知道该怎么你们的帮助和关怀。

” 我看着他期盼又感激的脸庞,想着有省、市局领导的关怀和支持,立即答应他一定将村上的困难和问题带回去,认真加以研究,并在条件成熟的情况下逐步解决。

座谈会后,我们的干部分别深入各自联系农户中,送去准备好的帮扶物品和资金,填写民意调查表,并发放了填写好联系干部姓名、联系方式的“民情连心卡”,方便联系户随时联系。

每个联系干部都与各自的联系户结成了“亲戚”,他们在面对面的交流中,倾听老百姓心声;在心与心的交融中,感知老百姓的冷暖。

两天的入户结束了,毛藏乡乡亲们的勤劳、善良、朴实让我印象深刻,他们缺技术、少文化、短资金的现状让我感触颇深,他们对改变生活的美好目标和十足信心让我久久感动。

这次走访“对接”,我感觉自己身上的担子更加重了,一定要帮他们找出路、想对策、增收入,帮助他们脱贫致富,最终奔向美好小康,这是我们帮联单位和干部未来几年必须要做好的一件头等大事。

“双联”行动民情日记三篇

“双联”行动民情日记三篇

“双联”行动民情日记三篇修水渠2021年11月20日星期四阴雨今天上午,尽管天气阴雨寒冷,但在全南县南迳镇热水村桃花营水坝至垇上长达2公里的引水主渠上,呈现出热火朝天修复水渠的动人场面。

一百多名干部、农民顶着寒风、冒着冰雨、踩着冷水,毫不吝啬力气,奋力挥刀扬锄、除草清淤。

参加清淤的劳动队伍中,有满脸喜悦的种养大户,有提前返乡的农民工,有白发髫髫的老者,还有活泼天真的幼童......作为其中的一员,我倍感欣慰与自豪。

因为,眼前这一幕,正是市委办公厅“三送”活动工作组在全南县南迳镇热水村开展“三送”活动的第一出“重头戏”。

自去年12月市委办公厅抽调我和温志辉、谢俊杰、周昆玲等4位同志下派至全南县南迳镇热水村开展“三送”包扶工作以来,我们工作组首先开展了逐家逐户的上门入户调研村情民情。

在走访过程中,不少村民反映,村里桃花营水坝至垇上长达2公里的引水主渠年久失修,加上源头的水坝堡坎在去年被洪水冲开一个大缺口,影响村里5个村民小组300余亩耕地的正常灌溉。

因该水坝和水渠未列入上级的水利冬修计划,修复水坝所需的几千元资金没有着落,村民非常担心来年汛期会发生垮坝和毁渠。

获悉情况后,我看在眼上、急在心里,立即与工作组的其他同志商议并果断决策,由我们驻村工作组协调市、县相关部门提前拨付新农村建设项目资金,以解维修水坝资金的燃眉之急,以保证粮食生产和农民生命财产安全。

维修水坝工作方案一提交给镇党委“三送”活动领导小组后,很快得到镇党委大力支持,热水村的村组干部和群众更是极力拥护,村委主动请缨发动群众清渠。

因而,也就有了今天全体村民齐劳动的热闹场景。

虽然我一直在机关、农村基层工作经验不多以及驻村包扶工作也刚开始,但是我还是深深的体会到农民群众的淳朴与实在,像修桥补路、维修水利等我们认为工作份内之事,在农村确是关乎农民生计和社会稳定的大事,丝毫来不得半点怠慢。

对我们下派包扶的“三送”干部来说,我认为关键是要心系群众,沉下身子,真正扎根、深入村、组基层,与农民群众真心交朋友,与农民老群众打成一片,掌握农民最真实的诉求,想方设法地为基层群众全心全意服务,真正让老百姓得到党和组织的温暖,才能为赣州加快发展、转型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民心基础,广大干部才能真正在“三送”活动的基层得到历练和成长!(作者:袁晓明中共赣州市委机要局局长、“三送”活动下派干部)温情融化坚冰2021年12月12日星期三晴今天一早,我和镇里“三送”工作组的同志一起到崇义县铅厂村黄雀坳组走访群众,帮助他们做好防冻减灾工作。

双联个人民情日记

双联个人民情日记

双联个人民情日记双联个人民情日记情日记是察民情、听民意,办实事、解民忧的重要载体。

下面为大家带来双联个人民情日记,欢迎阅读!双联个人民情日记一:阳山群众吃上了“放心水”新年伊始,我被局里委派到华藏寺镇阳山村任职。

这个坐落在毛毛山下的村庄,山沟落满皑皑白雪。

初春的阳山村,还沉浸在浓浓的年味中。

围坐在村文书高汉文家通红的炉火旁,我们相互做了自我介绍,便拉起了家常。

他告诉我,阳山村下辖七个村民小组,现有433户人家,人口总数1798人,耕地面积5998亩,常年在外务工人员达700多人。

由于气候干旱,该村主要发展小麦、豌豆、燕麦、小海麦、地膜洋芋等旱作农业种植,农产品结构单一,市场竞争力不强,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差。

最为头疼的是,人畜饮水问题一直长期困扰他们。

看着我一脸的疑惑,高汉文微笑着告诉我,吃水难的问题在20xx 年的9月中旬画上句号。

情况是这样的,省疏勒河管理局去年投资20万元,帮助阳山村上木井组铺设自来水管道2200米、为扎毛沟组铺设了3500米,为上五疙瘩组修建蓄水池一座,为下五疙瘩组更换机井水泵一台,群众“吃水难”的问题已经解决了。

听着高汉文如数家珍的诉说,我心里的疑团顿时烟消云散。

正是全省开展的双联行动,架起了疏勒河管理局干部和当地群众的连心桥。

真心帮扶,倾囊相助,省疏勒河管理局用实际行动践行党的群众路线,为群众办了实事。

我心里想,有当地政府的坚强领导和帮扶单位大力协助,阳山这个小小村庄,一定会焕发出勃勃生机,大山深处的群众一定能过上富裕的生活。

双联个人民情日记二:马圈湾台村的暖棚种植3月2日的午后,我去了趟马圈湾台村民小组,映入我眼帘的是一座座宽敞明亮的种植暖棚,让我的心中萌生了春天的希望。

开展双联行动两年多,这里发生了实实在在的变化。

来到这里,给我感受最深的的是,村里群众的精神面貌发生了很大变化。

思想观念进一步转变,发展致富的愿望日益强烈。

大家脸上洋溢着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自信。

马圈湾台的李万清动情地说:“如今,省疏勒河管理局干部和我们手拉手、心连心,给我们制定发展计划,帮助我们搞生产,还帮村里改善基础设施、修建防洪坝,我们的小康梦不再遥远。

双联民情日记汇编六篇

双联民情日记汇编六篇

双联民情日记汇编六篇双联民情日记篇1又是一年7月,在这杏熟麦黄的收获季节里,为了有效落实省委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7月6日我们再次来到双联帮扶点庆阳市宁县焦村乡宫刘村。

当天下午省人防办一行15人在督查组长窦永毅副主任带领下来到扶贫联系点宫刘村新建村委会建设工地,查看施工进展、工程质量等状况,窦副主任对施工人员强调要保质保量、平安施工。

同时还了解了村上菜籽、麦子的收割状况,其它农作物、药材的长势等。

返回住地,双联工作负责人谈可峰处长召集驻村干部、村书记、村主任等开会,协调产业开展、村庄建设规划等事宜,明确此次入户调研任务,强调留意双联政策的宣扬,精确了解村情民意。

晚饭后,督查组5位同志前往宁县进行督查工作。

其他同志开头驻村蹲点,入户对接、了解状况、宣扬政策、帮扶调研。

其次天一大早,在驻村干部和乡村干部的引领下,到九、十、十一、十二组四个居住较远村组中的6户贫困家庭入户了解状况,与去年相比较,每个家庭状况都有不同程度的改善,经济收入较去年相比有所提高。

这些村组地处沟边,距离塬上较远,道路还不是很顺畅,依旧存在青壮劳动力长年在外打工,仅剩老弱病残人员留守家中,土地也不很肥沃,家庭面貌转变不明显等状况,他们仍旧居住在破旧的依山而建的土窑之中。

第三天对一、五、七组5户农家进行了走访,这几个户居住在塬上,条件相对沟里的住户要好得多,有的人家盖了新居、有的人家添置了新农用车,有的人家增加了牲畜养殖的数量,由于水源充分,夏粮丰收,秋季农作物长势喜人,收益较去年要好得多,只是普遍反映种麦不如种菜籽和药材收入高。

紧急的走村入户,了解民情让我们脚不停步,上高塬、下川道,一会到窑洞炕头,一会又到田间地头,脚走疼了,脸晒黑了,但心里却特殊充实,感受也许多。

感受之一:农夫真心拥护党的惠民政策,真诚欢迎联村联户行动,要求尽快脱贫致富心愿特别剧烈。

结对帮扶的每一户,尽管都是贫困中的特困户,但是他们都用朴实的话语表达了同一个想法,那就是这些年党的惠民政策让农夫特殊是贫困农夫,实实在在感受到了党的暖和和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双联入户民情日记三篇

双联入户民情日记三篇

双联入户民情日记三篇导读:本文双联入户民情日记三篇,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篇一自开展“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以来,今天我再一次联系贫困户,这次的主要任务是帮助分析致贫的主要原因,寻找致富门路,制定发展计划。

通过入户对接,我认真了解农户的详细情况后,我深入分析了所联系户贫困的根本原因。

我发现:思想认识不足是脱贫致富的阻力就拿杨七娃家的情况不算特别穷,但跟本村其他家庭比起来,一年收入就有点微薄了,由于一些安于现状的思想,让他们失去了脱贫致富的勇气和信心。

杨七娃虽然属于壮劳力,但是缺乏科学的规划和足够的信心,所以对发家致富不报希望。

因此,我认为要帮助他们家脱贫致富,就必须帮助他们树立脱贫致富的信心,提高他们的思想认识。

因此,在将后的“双联”工作中,我将协同联系村的村委会干部一起帮助联系户重置信心,鼓足干劲。

科学规划是帮助脱贫致富的重要途径龙河乡党委、政府确定全乡发展特色种植农业以及技术化特色养殖,是经过多方调研、论证做出的战略决策,是符合龙河乡发展实际的。

所以,在摸清楚他们家和全村的基本情况后,我通过给他们算账对比、介绍发展前景、宣传政策,提高他们对发展养殖业的思想认识,主动把全部精力都投入到发展养殖产业、脱贫致富的行动中来。

其次,竭尽所能地为他们提供技术、信息支持与服务,争取让他们成为专业化养殖的的行家里手。

再次,关心、关注孩子学习。

力所能及为孩子的上学、就业方面提供指导、帮助,让他们学习更多的知识,改变贫穷面貌,为社会多做贡献。

联村联户是形式,为民富民是目的,联村联户的关键就是让联系户脱贫致富奔小康。

只有群众真正脱贫致富了,我们的联村联户行动才不是一句空口号。

篇二按照县局计划,今天,我同县局24名同志一起来到我局双联工作联系点——天祝县毛藏乡毛藏村,开始进村入户开展细致的调查对接工作。

经过4个多小时的山路颠簸,我们终于到达目的地。

毛藏乡党委书记罗诚同志早已等在村口。

罗书记首先向我们介绍了毛藏村的基本情况。

双联工作民情日记

双联工作民情日记

姓名:XXX 部门: XX部YOUR LOGO Your company name2 0 X X双联工作民情日记双联工作民情日记目录第一篇:咀头学区双联工作民情日记-邵金善第二篇:双联民情日记第三篇:双联行动民情日记第四篇:双联民情日记(感慨)第五篇:双联民情日记正文第一篇:咀头学区双联工作民情日记-邵金善咀头学区“联村联户为民富民”民情日记一则XX 年 7月2日天气:晴自开展“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以来,我们单位自上而下高度重视,先后几次进村入户,与帮扶对象对接、沟通。

在增进感情的同时,我们积极为联系户谋划发展思路,送去力所能及的物资帮助,使他们对省委作出的这项惠民之举、利民之策大加赞许,同时对自己脱贫致富奔小康也充满了信心。

这当然也是我们作为帮扶者感到最高兴的事情。

今天早上一上班,单位就通知大家要集体行动,再次进村入户,落实“双联”工作。

在驱车赶往联系点的路上,领导向大家明确了本次行动的主要任务:话家常、搞调研、同劳动,并对大家提出了具体的要求:沉下身子就当走亲戚似的好好和联系户谈谈心,了解其真实的思想动态,切实找准致贫原因,积极为联系户出谋划策,帮点子、帮物资、帮技术,争取做到不虚此行。

大家都点头默许,信心满满。

很快,我们就来到了咀头乡彭坡村居民点上。

因为我们已经是第四次来了,所以对各自的联系户家庭地址都第2 页共10 页是了如指掌,很快就分头行动起来了。

我大约步行了五分钟左右的时间,就进了我所包挂的联系户彭吉来家的大门。

环视院子四周,还是和前几次来时的感觉一样:干净整洁。

我边走边喊道:“家里有人吗?”无人应答。

我径直走进去,整个房子里都转遍了,居然没人。

在转的过程中,我细细打量了一下家里的摆设,虽然不是很富有,但一切都井然有序,可以明显的感觉到这家人是很会过日子的,这不禁使我更加增强了帮助他们脱贫致富的信心和信念。

出了后门,映入眼帘的是一排新修的圈舍,我好奇的走上前去,分栏圈养着五六只羊和一头猪,膘肥体壮。

乡镇双联行动民情日记精选6篇(2)

乡镇双联行动民情日记精选6篇(2)

乡镇双联行动民情日记精选6篇(2)乡镇双联行动民情日记篇四——xxxx乡人民政府 xxx为认真贯彻县委,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要求,进一步加强新形势下群众工作,加快脱贫致富步伐,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

本人于3月26日前往曹家台村农户石秀兰家,石秀兰现年56岁,家中2口人,其丈夫杨生福,现年58岁,均以务农为生。

老两口生有一子,现已成家立业,在外地谋生。

石秀兰夫妇二人由于年事已高,身体状况不佳;石秀兰家现有房屋6间,均为90年代修建的土坯房。

石秀兰夫妇二人有水浇地4亩,有日光温室一座,主要种植高原夏菜为主的娃娃菜、蒜苗等高效经济作物,年均纯收入8000元左右。

联户过程中,石秀兰家主要存在的问题有两点:一是农业生产缺乏劳动力,二是日光温室棚膜及草帘老化,需要更新。

针对缺乏劳动力的问题,通过分析,本人认为她家继续种植高原夏菜等高效经济作物较好,因为高效经济作物的种植在于少而精,且石秀兰有种植高效经济作物的经验,相对发展高原夏菜较有优势;针对日光温室设施老化问题,本人已汇报乡政府,经乡政府出面联系相关部门给予支持。

乡镇双联行动民情日记篇五——xxx乡人民政府 xxx按照县委安排的?联村联户?行动要求,3月23日,我前往自己的联系户十八里堡乡赵家庄村一组村民陈立栋家中,详细了解其家庭状况。

陈立栋,1980年6月4日生,现年32 岁,妻子徐金花,全家6口人,儿子和女儿在赵家庄完全小学读书,父亲陈朝选肢体残疾,母亲常年有病,经济来源靠种地外出打工、养殖业,家庭年收入近18000 元。

今年,在乡村的带领下,他家种植了4亩的地膜洋芋,当我问及今后的打算时,他们夫妇只是笑一笑,说我们这个地方孩子上学不方便,尤其在下雨天行路比较难,庄稼连年干旱,地理条件限制了我们的发展,打算搬迁到条件好一点的地方去住,在也没什么打算。

所以,在摸清楚他们家基本情况后,我认为要帮助他们家脱贫致富,首先就是要积极帮助他们下山入川,增强他们脱贫致富的信心,提高他们的思想认识。

双联民情日记范文7篇

双联民情日记范文7篇

双联民情日记范文7篇双联民情日记范文7篇双联民情日记双联民情日记篇120xx年xx月x日星期三晴初春的季节,窄暖还寒,春的气息越来越浓,但冷空气却迟迟不肯罢休河西大地。

为进一步深化“双联”行动,确保“双联”行动取得新的成效,我们由主任统一带队,组织单位干部职工一行9人前往水源镇西沟村开展“双联”工作。

这次开展“双联”工作的主要目的是进村入户宣传党的十八大精神,与联系村共同研究制定双联工作总结计划、确定致富项目、成立驻村联合党支部、设立救助基金、开展进村入户体察民情活动,为深入推进“双联”行动起好步、开好局。

从单位到联系村有一个多小时的路程,沿途为确保金武高速公路尽快开通,施工场地上大小车辆来回穿梭一片忙碌景象。

一年来,通过参加单位组织的“双联”行动,走访村民、帮扶解困,对帮扶村农民生活现状有了更深的了解。

亲眼目睹了农村的贫困和艰辛,也亲身感受了农民渴望脱贫致富的迫切愿望,也更深刻的体会到省、市各级开展“双联”行动决策的高远。

来到村口,看到村民们已经开始忙碌起来,借着这几天天气好,抓紧平整土地,做好春耕准备。

来到村委会,村支书和村主任热情的迎接我们的到来。

主任简单的介绍了我们此行的目的,村支书马上召集村委会干部职工共同召开“双联”工作会议,会上我们与村上商讨20xx年发展思路和帮扶计划,对照全面小康社会指标和农民收入倍增计划,修改完善联系村的小康建设规划,力争使村容村貌及群众生活能有所改善。

初步确定了“建设村文化活动中心”,“扩建规模养殖区”两个致富项目,争取专项项目资金,并按照在村一级设立“双联”行动驻村联合党支部的工作要求,共同研究成立驻村联合党支部,明确组成人员,制定工作制度。

为确保“双联”救助基金及时到位,主任亲自把单位筹集和动员干部职工捐助的6000元帮扶基金送到村支书手中,用于救助生活困难群众,帮助联系村、帮扶户发展致富产业,改善村容村貌,以及急需解决的问题。

村支书代表村委会感谢我们一年来对西沟村的帮助,他动情的说:“有了你们的帮助,我们的工作思路更清了,信心更足了,村民们脱贫致富的积极性更高了,村民们都争着要和帮扶干部结对子,村容村貌也发生了明显变化”。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双联民情日记大全
双联富民就是要为联系村户的群众办实事、办好事,以下是双联民情日记大全,欢迎阅读欣赏!
双联民情日记【1】今天,是给联系户发羊的日子,我们一行四人早早吃过早饭就从武威出发直达土门镇政府大院,由我局牵头的11个帮扶土门镇联系单位向特困户发放种羊的仪式将要在今天举行。

从6月13日召开土门镇双联富民联席会议确定“借资助农发展养殖”措施到今天,已经整整经过了一个月的时间,随着筹措资金、联系种羊、签订协议等诸多环节的逐个敲定,又一个帮扶措施顺利实施了,心里的一块石头也终于落了地。

自“双联富民”行动全面启动以来,全市地税干部高度重视,以实际行动认真贯彻落实“双联富民”行动各项工作部署,以有效措施解决联系村群众的实际困难。

在行动中不走形式、不走过场,多次深入到古浪县土门镇入户调查摸底,为群众想办法、出点子,确定“暖棚养殖,改良畜种”的产业发展致富思路,经过实地考察,最后确定以体态大、繁育快、经济效益明显的小尾寒羊为投放品种。

帮扶土门镇联系村的市、县区局全体干部向每个联系户借资1000元购买种羊,共计万元的近300只小尾寒羊将陆续发放到联系户的手中。

领到羊的特困户张廷海说“我做梦都想养羊,可是一想到投资大,就只能望羊兴叹,这次地税局的领导和干部们帮我们发展养殖业,还借钱给我们买种养,解决了最直接的大问题,为我们靠养殖业脱贫致富带来了希望。

”听到我们的工作得到了群众的认可,我深受感动,看到村民们一个个喜气洋洋,对奔小康充满了信心,我发自内心的感到,联村联户真正联出了干部群众的感情和友谊,再过几年这些贫困户都能富起来,我们现在吃点苦、受点累、出点钱都算不了什么。

双联富民就是要为联系村户的群众办实事、办好事,所有联户的干部都应该带着对群众的深厚感情,真正走进农户的生活中,因为他们就是我们的亲人,就是我们的根基。

在这项长期而又艰巨的富民工程中,我们每走出的一小步都将成为千家万户的一大步,想到这些,对今后的双联工作,我信心十足。

双联民情日记【2】为规范有序、科学推进双联富民行动,认真贯彻省市局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协调推进领导小组扩大会议精神,今天,我局局领导班子带领全体中层干部一行39人,组成9个工作对接联络小组,深入到我局“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联系点古浪县土门镇新丰村9个村民小组,与乡镇、村、组分别对接座谈,进村入户向群众宣讲“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精神和惠民政策,座谈了解群众生产生活情况,分析贫困原因,寻找致富途径,融洽干群关系,为下一步开展帮扶工作取得了第一手资料。

每到一个联系点,地税干部都与困难群众促膝相谈,在拉家常中倾听他们的心声,详细了解他们吃、穿、住、行以及上学、就医、就业、养老和春耕生产等方面的情况,对民情民意、贫困户住房情况、耕地面积、燃料类型、饮水、收入、劳动力及贫困原因等情况进行了全面调查。

对接之后,从方便农户的角度入手,及时将包含联系人姓名、手机号码、行动要求为内容的“民情连心卡”发放到帮扶农户手中,力求使联系沟通无极限。

通过走访座谈,帮扶小组了解到,金色大道横贯该村东西,且紧靠黄羊河农场。

依托这一地理优势,群众对发展特色种植业和暖棚养殖业积极性很高,他们希望党和国家能继续制定出台更多的惠农政策,提供必要的、能够发展养殖、
种植的资金,修建乡村道路和农田水利设施,建设村级文体活动室,在全省广大干部的帮扶下早日摆脱贫困,奔向小康。

群众还对村务公开、土地产权纠纷、农田灌溉缺水等问题提出了意见建议。

在初步摸清联系村和联系户的基本情况后,我们将根据联系村的需求,结合地税实际,将尽快制订出分村帮扶方案。

双联民情日记【3】初春的季节,窄暖还寒,春的气息越来越浓,但冷空气却迟迟不肯罢休河西大地。

为进一步深化“双联”行动,确保“双联”行动取得新的成效,我们由主任统一带队,组织单位干部职工一行9人前往水源镇西沟村开展“双联”工作。

这次开展“双联”工作的主要目的是进村入户宣传党的十八大精神,与联系村共同研究制定双联工作计划、确定致富项目、成立驻村联合党支部、设立救助基金、开展进村入户体察民情活动,为深入推进“双联”行动起好步、开好局。

从单位到联系村有一个多小时的路程,沿途为确保金武高速公路尽快开通,施工场地上大小车辆来回穿梭一片忙碌景象。

一年来,通过参加单位组织的“双联”行动,走访村民、帮扶解困,对帮扶村农民生活现状有了更深的了解。

亲眼目睹了农村的贫困和艰辛,也亲身感受了农民渴望脱贫致富的迫切愿望,也更深刻的体会到省、市各级开展“双联”行动决策的高远。

来到村口,看到村民们已经开始忙碌起来,借着这几天天气好,抓紧平整土地,做好春耕准备。

来到村委会,村支书和村主任热情的迎接我们的到来。

主任简单的介绍了我们此行的目的,村支书马上召集村委会干部职工共同召开“双联”工作会议,会上我们与村上商讨2013年发展思路和帮扶计划,对照全面小康社会指标和农民收入倍增计划,修改完善联系村的小康建设规划,力争使村容村貌及群众生活能有所改善。

初步确定了“建设村文化活动中心”,“扩建规模养殖区”两个致富项目,争取专项项目资金,并按照在村一级设立“双联”行动驻村联合党支部的工作要求,共同研究成立驻村联合党支部,明确组成人员,制定工作制度。

为确保“双联”救助基金及时到位,主任亲自把单位筹集和动员干部职工捐助的6000元帮扶基金送到村支书手中,用于救助生活困难群众,帮助联系村、帮扶户发展致富产业,改善村容村貌,以及急需解决的问题。

村支书代表村委会感谢我们一年来对西沟村的帮助,他动情的说:“有了你们的帮助,我们的工作思路更清了,信心更足了,村民们脱贫致富的积极性更高了,村民们都争着要和帮扶干部结对子,村容村貌也发生了明显变化”。

临近中午,主任要到水源镇参加市委组织部组织召开了工作例会,还要将单位捐的3000元帮扶基金送到镇政府。

我们按照计划分头走访联系户,了解春耕春备情况,帮助他们解决实际困难。

我来到李孝基家中,他和我拉起了家常,他说:“近几年,国家的政策越来越好,农民的生活也在发生着变化,虽然,我家的生活条件现在很差,但我相信,以后的生活会越来越好,这些都要感谢党的好政策,感谢政府的支持和帮助。

去年由于玉米制种产业销售不是太好,今年的耕种面积会减少,村上正在积极想办法与种子公司协商尽量扩大种植面积。

为增加收入,家里打算继续搞好公路运输……”。

在返回途中,我心中满是收获的喜悦,想着有党的政策,有广大农民群众发家致富的积极性,我更加坚定地相信:随着“双联”行动的深入开展,群众的生活会越来越好,只要付出,就会有一个美好的明天。

双联民情日记【4】早上5点多钟,手机响了,我一看是正在进行拆迁工作的北西组组长李淮亮打来的。

“杜书记,昨天到你同学家动员她搬迁,她说
啥都不愿意,现在他都影响了一大片,你看咋办吧?”李淮亮带气的说到。

挂上电话,我就想,一定是她——赵红梅,我初中的同学。

6点20分,我赶到了同学家。

没想到刚见面第一句话就是:“哎呦,杜书记,那么早大驾光临,有啥事,说吧。

”那说话的语气就像吃了酸葡萄一样——“咧牙”!我笑着答道:“俺这不是没吃早饭吗,想到老同学你这,蹭碗稀饭喝。

”就这样,我开始了今天的“正事”.我们从同学时的生活,谈到了毕业后的娶亲生子,最后她谈到了自己的今天。

她现在患红斑狼疮多年,常年靠药物维持。

有一次发病,她把刚炒好的一锅菜都倒在了自己的身上,现在脖子下面留下了一片疤痕。

一对双胞胎儿女,都在上高中。

丈夫常年在外打工,每月千把块钱,没有低保,家里的日子过得挺紧。

我一看,火候到了,就对他说:“你有实际困难可以提出来,我们想办法给你解决,可咱也不能因为有困难就不搬家,这样会影响大局的。

”当着她的面,我同社区书记、主任通了电话,我们的意见是一致的:“对于向赵红梅这样的户,确实有实际困难,符合低保申报条件,应及时予以申报”.我当场给予她答复:“你把所需的申报材料准备好,交给我,社区会尽快给你申报的。

”想不到,她这时候还逗我一句:“杜书记,这算不算走后门呀?”
10点10分了,她说:“我现在还不能搬,我不能干活,得等俺对象来搬。

”我一听,这咋行,得趁热打铁。

我一拍胸脯说道:“你找人搬,费用我个人给你出,况且今天是5月8号,农历四月十八,好日子,就今天搬完。

”见我如是说,她也没好再说什么了。

就这样,我运用“友情牌”在拆迁中打了个硬仗,把我同学的家“拆”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