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群众路线民情日记走访记录范文
民情日记走访记录范文五篇

【导语】民情⽇记必须要跳出纸上谈兵的怪圈,不但要记,更要去做,对群众所反映急需解决的问题,要想⽅设法尽快帮助解决。
对暂时不具备条件和能⼒解决的问题,也要耐⼼向群众解释清楚,给群众⼀个满意的答复。
整理了民情⽇记⾛访记录范⽂五篇,希望对你有帮助! 民情⽇记⼀:梁⼭深处听民声 黄龙⼭延伸到合阳的部分叫梁⼭,因⼭上有武帝庙,⽼百姓也称其为“武帝⼭”,⼭脚下散落着好⼏个村⼦。
⼭⾥⾯究竟有⽆⼈住,⼀直想亲⾃寻访。
上午,顺着⾦⽔沟河道溯流⽽上,⾏⾄⼭内五、六⾥处,发现路边竖着⽯堡镇⼗亩地村和野鸡岭的牌⼦,才知道已跑到黄龙县地盘了。
随折⾝⽽回,在三个⼭头环抱的⼀处坡地上,来到了河西坡村。
这是⼀个坐落在半⼭腰的⼩村庄,就⼭势修成横竖5条单⾯巷道,每家基本都有窑洞,住宿条件⽐较传统,条件稍好的⼈家在前院修建了平房。
顺着村北⽊⽠树旁边的⼀条⼟路,⾏⾛300⽶左右,来到⼀家没有围墙,没有⼤门,院墙上贴着低保户的⼈家,前院是已经废弃的猪圈,后⾯是三⾯窑洞,⾛进北边的窑洞,见到两位拄拐的⽼⼈,经聊天得知,⽼⼈叫李富刚,50年前从黄龙⼭⾥来此落户,已经76岁,患有⼼脏病和肺⽓肿,与73岁⽼伴王⼩凤住在窑洞⾥相依为命,⽣育了三个⼉⼥,给⼤⼥⼉招了上门⼥婿,⽣了两个孩⼦后却因意外⾝亡,⼥婿李安朝再婚后在村⾥别处建了房,与他们分开⽣活,平时照顾也不多,由于户⼝未分开,所以⽼两⼝的低保⾦也⼀直在户主李安朝的⼀卡通上,⼆⼥⼉外嫁,⼉⼦也⼊赘到⽢井镇那边,⽼两⼝⾝边实际并⽆⼈照料,由于⾏⾛不便,很少出门,甚⾄院⼦⼀棵杏树上挂满熟透的果⼦都⽆法采摘,看到家中来⼈,⽼⼈就赶紧搬来凳⼦让我们⾃⼰摘着吃。
在李富刚⽼⼈家中,没有见到上墙的脱贫明⽩卡,也没有见到帮扶⼯作袋、帮扶⼿册和政策⼀本通,仅在院墙上见了医⽣包联的牌⼦,在窑洞⾥见到医⽣的联系卡,谈论中得知,两位⽼⼈的低保⾦由⼥婿领办,他们并没有花到⼀分钱,暴露出低保⾦管理中的问题,应当协调解决。
16年民情日记走访记录范本

16年民情日记走访记录范本
久雨之后难得的晴天,就去走乡下,去看看我的联系户。
早上八点半就出发了,从眉山到仁寿县城就半小时的车程,可到彰加镇明月村花了整整两个半小时,一离开彰加场镇往村上走就是泥泞的道路,持续了半个月的雨天,路上积了大大小小的水坑。
想想明月村的村道我就开始担心,不知道会泥泞湿滑成什么样子,村民们出行会如何艰难。
昨晚眉山的《每日快报》就报道了东坡区白马镇的某个村就因为两公里的烂路让成熟的葡萄烂在地里都没有水果商愿意去进货,要致富先修路。
明月村好不容易争取到帮扶项目,单位领导也很支持,出资40多万修建3公里的水泥路,让明月村与邻村的道路顺利衔接。
瞎整哦,
生活费
就是靠劳力吃饭,永远在社会的底层。
人生而不平等,无法决定自己的出生,决定自己的家境,但人又生而平等,都有追求幸福生活的权力,可能每个人对幸福的要求不同,有些人是无论多穷多苦都要有儿子,有些人是无论多穷多苦都要生儿育女,有些人的是无论艰难都要奔致富,无论哪一种,我们都无法指责他们在追求自己的幸福中短暂的快乐,哪怕等着他们的是更长的贫穷和艰难。
看着这里,有走出去的人不再回来,有走出去又回来的,还有一直都没有走出去的人。
人生啊!。
群众路线民情日记走访记录范文精选.docx

群众路线民情日记走访记录范文精选群众路线民情日记_【 1】作为一名基层党委书记,对农业农村各项工作拘泥于安排部署的多,督办检查的多。
真正走近群众、直面群众的机会并不多。
有时深入村组农户时,又总会被各种繁锁之事打扰,被一些无端应酬冲断,在内心深处总感觉自已与广大群众接触的时间少了,与普通百姓的距离拉远了。
借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之机,我特地给自己安排了一些时间,深入村落、企业、农户中走访征求意见,了解群众对我们的期盼,征求群众对我们工作的意见建议。
3 月20 日一清早,我便驱车前往最边远、偏僻的八道关村。
汽车在平坦的水泥小路上行驶一段距离后,就来到了水泥断头路。
这里路面狭窄,坑坑洼洼,好在最近天气好,但仍依晰可见雨天时留下的深沟浅壑。
我们一行下车开始徙步前进,沿着高低不平、曲曲折折的土路,行走近 3 公里,来到了原双河村严家铺大院。
这里目前还居住着二十余户70 多位老百姓,因为交通恶劣,出行不便,群众很难走出大山看看外面的世界。
甚至购买日常消费品都得走很远的路到村口小店才买得到。
今天我们是非常幸运的,大多数群众都在家附近忙农活儿。
听说有镇领导干部来了,村民们个个儿喜出望外,奔走相告。
不一会儿,院落附近的十几多位老百姓自发的来到我们身边,个个儿脸上露出真诚的笑容,我感到老百姓是多么朴实真挚、可亲可爱呀。
当得知我们是专程来看望大家,来了解大家在生产生活方面有什么困难及对镇村干部在“四风”方面有什么问题时,他们的话匣子一个子就打开了。
“如今党的政策好啊,我们老百姓就托党的福啵。
我们这儿现在最期盼的是能把水泥路修到家门口就好了”,严家铺院的村民杨龙宝拉着我的手,满怀期盼的对我说道。
“今天我已经看到并感受到了,这里的交通确实让你们受了不少苦,这是我工作不到位的地方。
我一定会想办法改善交通条件,解决你们出行难的问题”,面对老百姓的期盼,我没有理由不这样去说,并按照自己的承诺去做。
村民周贤荣说 : “我是双女户,大女英年早逝 ; 二女远嫁江苏。
2016年度基层走访民情日记6篇(2)

2016年度基层走访民情日记6篇(2)我走到大门外拨通了村长的电话,把他的情况问了个一清二楚。
再和他对话时他发现我对他知根知底,“病”立马轻了许多,也不胡言乱语了,“我,我对村上有点意见,不,不是故意给你们添,添麻烦的,那你就不要叫派出所、公安局了啊。
”“老者,您这点事,够不上啊。
您的情况都是村干部在电话里说给我的,他们心里装着您呢,您还对他们有意见,他们说,您要是愿意继续在这闹,就打电话让您女儿彩珍先送饭过来,叫我们不要跟您急,您有病,不是故意给别人添麻烦,他们一会来接您回去。
”我忽然发现这个“疯子”眼里闪出一丝泪光,他忽然走出大门外,比来的时候“静悄悄”多了,连铁门都没有发出半点声响。
望着他渐渐远去,我深深感到,那些被人们称为“武疯子”、“文疯子”的精神病患者理应成为我们镇办干部操心的对象。
每个人的心都是一把锁,总有钥匙可以打开,只要付出诚心、耐心和爱心,永葆一颗责任心,再“武”的“疯子”也会慢慢变得不太“武”的。
永丰镇时间:2015年7月3日星期五天气:晴民情记录人:柴振南永丰镇党委书记当日去向:到永丰镇移民搬迁小区排查矛盾纠纷民情反映:永丰镇副镇长赵占军反映,近日永丰河南移民搬迁小区物业与住户就物业服务和收费问题发生纠纷,双方情绪激动,时态严重。
我俩经过简单沟通,立即到现场进行调解。
据了解,纠纷主要是由于群众的误解,认为物业办是镇上和社区安排的,于是个别群众存在一定的疑虑,对政府产生不信任。
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方面由于物业办服务态度较差,服务质量跟不上,特别是存在乱收费的问题,这是问题产生的根本原因,另一方面由于住户从农村刚融入城镇,对小区物业收费观念上还没有适应,上还难以接受,这是问题产生的主观原因。
解决办法:事情发生后,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即刻派出分管镇长、包村干部和社区支书、主任针对矛盾根源进行调解。
为了总结经验教训,让群众相信党委政府能够公开、公平、公正处理,以利于今后的工作。
民情日记走访记录10篇

【导语】“民情⽇记”是党的群众路线的⽣动实践,是密切党群⼲群关系的重要载体,®⽆忧考⽹为⼤家准备了《民情⽇记⾛访记录10篇》,供⼤家参考阅读。
1.民情⽇记⾛访记录 27⽇上午,端午假期的最后⼀天,我们驱车前往**乡**村。
绿树掩映着⼀栋栋⼩楼,到处⼀派新农村的新⽓象。
突然,路边靠⾥处⼀点⼉的⼀栋⼟砖房映⼊眼帘,在周围环境的衬托下显得颇为破旧。
我临时决定⾛进去看看,坐下来⼀聊,这⼀户果然是建档⽴卡的贫困户,户主何**⽪肤黝⿊、⾝形消瘦,他与妻⼦都是残疾⼈,跟75岁的母亲住在⼀起。
⾛进厨房,灶台上已经备好了中餐准备下锅的⼀块⾁和⼀些青菜。
我与何**聊起家⾥的细账:1家3⼝1年低保10800元,母亲的养⽼⾦1296元,给村上的种养合作社养鸡分红1320元,⼟地流转费1260元,打零⼯和⾃主发展产业⼀年⼤概6000元,加上其他零散收⼊1年家庭收⼊在22000元左右,⼈均达到了7000元左右。
在吃穿不愁的基础上,还能享受健康扶贫等各项政策,基本达到了“两不愁三保障”的要求。
聊了⼗⼏分钟,⼀开始⽐较拘谨的⼀家⼦慢慢放开了。
何**的母亲跟我说,他们这样的户⼦,要不是共产党,要不是政府,真的是⾛投⽆路。
临⾛时,何**的爱⼈开⼼地⼤笑起来,搂着何**亲了⼀个,⽽何**则露出了⼏分羞涩的笑容。
这是发⾃内⼼的笑脸,这就是我们⼯作的动⼒所在。
2.民情⽇记⾛访记录 今天,我们帮助村民王**⽼⼈补办了残疾证书,⽼⼈很开⼼。
下午我们还要帮助付**⽼⼈更换门窗玻璃,明天上午再去帮助付**向民政部门协调落实烈⼠⼦⼥待遇的问题。
听到⼤家都亲切地称我们为“服务员”,我⼼⾥很骄傲,⽼百姓有什么事都找我们,我们解决不了的,就各处打问,或者找“度娘”,这段时间,我可是学到不少本事,再过⼀段时间,我就成了“百事通”了。
做好“⽼百姓的贴⼼⼈”是要见真功夫滴。
在我们的努⼒下,村⾥组建了爱⼼服务队、爱⼼保洁队、⾬露⽂艺宣传队等公益团队。
2016年民情日记走访记录范文

2016年民情日记走访记录范文
今天,我在大福地村党总支书记xx的陪同下,于上午10点钟来到了大福地村热地方自然村二组的罗跃泉家中走访。
一进门就看到了年久失修的房屋和步履蹒跚的罗跃泉老人,她见我们,只是冷冷的和我们打招呼,慢慢地给我们拿板凳招呼我们,我感到一丝丝的凉意,我想她家肯定遇到困难。
所以我说话也特别的小心,怕说错话冒犯了主人,我首先向她介绍了我自己和今天的来意。
刚开始我觉得她的内心好像并不接纳我们今天的来访,她面无表情,对我们的谈话也显得很厌烦。
这个时候我向她借了他家的户口簿,想了解一下她家的家庭成员情况,她给我拿了过来。
我看了一下,原来她今年已经
79
残疾人,473000元。
并且帮。
2016年度基层走访民情日记6篇

2016年度基层走访民情日记6篇的功能有一个,那就是记录作为事情的证据。
一起来了解下2016年度基层走访民情日记6篇吧。
2016年度基层走访民情日记6篇麻坪镇时间:2015年7月22日星期四天气:雨转阴民情记录人:吴成麻坪镇纪委书记当日去向:到三兴社区和云蒙山村示范点进行现场检查今天下午,县纪委高孝社书记一行到我镇考核上半年党风廉政建设工作。
镇党委何伟雄书记代表党委向考核组汇报了我镇上半年的工作落实情况。
之后,考核组就我镇的工作资料现场翻阅,并深入到三兴社区和云蒙山村示范点进行现场检查。
最后,考核组向我们反馈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通过这次半年工作考核,我有三点工作体会:一是“两个责任”落实力度不强。
班子成员应该在今后的工作中按照各自的工作职责,加大各领域的党风廉政建设工作的监督检查密度。
特别是对重要环节、重点部位、重要人员,一定要勤提醒、抓检查、多指导、常问责。
二是纪律审查力度不够。
目前,我镇累计调查违纪线索7件,立案1件。
既不能达到上级的要求,更不能回应群众对廉政建设工作的新期待。
下半年,我们一定要从群众广泛关心的涉农惠民资金、项目、指标分配入手,查处一批损害群众利益的人和事。
三是制度的执行还不够经常。
全市推行的五项制度虽然在我镇已经得到全面落实,但是质量不高、标准不严、坚持不经常,干部没有形成一以贯之的习惯。
下一步我们要从检查、考核、问责三个环节入手,强力推进,力求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时间:2015年7月15日星期三天气:晴民情记录人:殷冬桂洛南县麻坪镇经济发展办公室主任当日去向:到斜岭村了解苦参种植情况今天早上,我与同事一行3人前往斜岭村下乡,遇见一位驼背白发、七十多岁的老者,张口就问:“我的工资怎么还没有下来?”弄得我有点莫名其妙。
同行的村干部解释说:“这是咱村上多年前离任的老干部,名字叫李振杰,估计是看到你从镇上来,打听一下他的离任干部工资发下来了没有。
”我看着眼前这位和父亲年龄不相上下的老干部,觉得很是感慨,就很想帮他问个清楚。
民情日记走访记录【6篇】

民情日记走访记录【6篇】民情日记走访记录应该以日记的形式,记录同群众联系,帮助农民排忧解难的过程,应当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去,解决群众的问题。
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民情日记走访记录大全【6篇】,以供大家参考,我们一起来看看吧!民情日记走访记录(一)今天,是给联系户发羊的日子,我们一行四人早早吃过早饭就从武威出发直达土门镇政府大院,由我局牵头的11个帮扶土门镇联系单位向特困户发放种羊的仪式将要在今天举行。
从_月_日召开土门镇双联富民联席会议确定“借资助农发展养殖”措施到今天,已经整整经过了一个月的时间,随着筹措资金、联系种羊、签订协议等诸多环节的逐个敲定,又一个帮扶措施顺利实施了,心里的一块石头也终于落了地。
自“双联富民”行动全面启动以来,全市地税干部高度重视,以实际行动认真贯彻落实“双联富民”行动各项工作部署,以有效措施解决联系村群众的实际困难。
在行动中不走形式、不走过场,多次深入到古浪县土门镇入户调查摸底,为群众想办法、出点子,确定“暖棚养殖,改良畜种”的产业发展致富思路,经过实地考察,最后确定以体态大、繁育快、经济效益明显的小尾寒羊为投放品种。
帮扶土门镇联系村的市、县区局全体干部向每个联系户借资1000元购买种羊,共计14.9万元的近300只小尾寒羊将陆续发放到联系户的手中。
领到羊的特困户张廷海说“我做梦都想养羊,可是一想到投资大,就只能望羊兴叹,这次地税局的领导和干部们帮我们发展养殖业,还借钱给我们买种养,解决了最直接的大问题,为我们靠养殖业脱贫致富带来了希望。
”听到我们的工作得到了群众的认可,我深受感动,看到村民们一个个喜气洋洋,对奔小康充满了信心,我发自内心的感到,联村联户真正联出了干部群众的感情和友谊,再过几年这些贫困户都能富起来,我们现在吃点苦、受点累、出点钱都算不了什么。
双联富民就是要为联系村户的群众办实事、办好事,所有联户的干部都应该带着对群众的深厚感情,真正走进农户的生活中,因为他们就是我们的亲人,就是我们的根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6群众路线民情日记走访记录范文
群众路线民情日记_【1】
作为一名基层党委书记,对农业农村各项工作拘泥于安排部署的多,督办检查的多。
真正走近群众、直面群众的机会并不多。
有时深入村组农户时,又总会被各种繁锁之事打扰,被一些无端应酬冲断,在内心深处总感觉自已与广大群众接触的时间少了,与普通百姓的距离拉远了。
借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之机,我特地给自己安排了一些时间,深入村落、企业、农户中走访征求意见,了解群众对我们的期盼,征求群众对我们工作的意见建议。
3月
去做。
“镇、村两级有没有干部在给你们办事过程中,有吃拿卡要的行为吗?”、“有没有干部在工作过程中作风粗暴、官腔官调、只说不做的现象?”、“镇、村干部到你们这里来的多不多?”.....,为不虚此行,能更多的了解一些关于我们干部在群众工作中的态度和作风情况。
不时地,我也给前来的群众抛出一些问题,希望能听到他们最真的声音。
村民席实林告诉我,现在镇村干部对老百姓有求必应,服务态度非常不错。
只是他们因工作量大,工作繁忙,主动到像他们这样偏远的地方来的更少了,希望他们多来些,哪怕不带工作任务,只和他们说说话,唠唠嗑也行。
席实林的这一席话深深触动着我。
是啊,如今我们这些离群众直线距离最近的镇村干部,却被各种理由和借口远离了群众,甚至脱离了群众,这是多么危险的事情。
干部的脚步本应在群众间行走,现在却本末倒置,这是我们工作的缺失呀。
群众路线民情日记_【2】
阳春时节,万物蓬发。
今晨七点三十分,省外侨办机关干部和省外服中心干部职工准时出发,赴黄冈市黄州区陈策楼镇张新湾村开展献爱心慰问、环境整治、走访调研等活动。
工作组一行抵达驻点村张新湾村党员群众服务中心后,省外侨办副主任、党组成员章笑梅同志对此次活动提出了具体要求,号召大家以实际行动了解村情民情、增进群众感情,做一些亲民、惠民、助民、富民的事情。
同时,张新湾村党支部书记孙俊也满怀深情地表示,张新湾村近几年来的发展离不开省外侨办驻点帮扶,在房屋建设、道路硬化、塘堰净化、引水入户、卫生洁化、种植、养殖技术普及
张新湾村
户,共79
只有7、8
心谈心,
二、受访村民感叹,有了驻村工作组的帮扶,兴建了水泥硬化道路,让张新湾村实现了组组相连接、户户大串通;通过围堰蓄水工程的实施,村民们不仅喝上了甘甜的自来水,还解决了多年来农田灌溉的难题。
但是,现在农村的塘堰很少清淤,蓄水量逐年减少,抗旱涝能力减弱,一些灌溉用沟渠积淤阻塞,不能发挥其功效。
我们认为改变农村基础设施滞后的状况,是广大农民的迫切要求,也是保障农业可持续发展的迫切需要。
三、农村劳动力严重缺乏,培养专业农业人才,加强农业机械化发展迫在眉睫。
从走访的村组情况来看,在田间耕种的多为60岁左右的老人,30-40岁的劳动力基本上都外出打工,很少务农,20-30岁的青年人不会做农活,更年轻一点的甚至不知道自家责任田地在哪里。
这种现状让人堪忧,试想照此发展,十几二十年后农村恐会出现地无人耕、塘无人管的情况,农业生产后继乏人。
我们认为应该注重农业专业人才的培养,造就一批可接上趟的农村专门人才。
要探讨农业规模化、专业化生产路子,将小农散户耕种合理转变为规模化统一管理,大力发
展农业机械化,是现代农业发展的必由之路。
四、农村人口老龄化问题亟需重视。
农村老年人口高龄化、空巢老人日益增多、长期病痛折磨、收入来源较少等都是农村老年人遇到的现实困难。
我们认为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政策的贯彻落实、医疗保障体系、养老服务体系的建立健全还需进一步完善,加大老龄事业投入,真正做到“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学、老有所为、老有所乐”是新农村建设需要探讨的重要课题。
从农户家出来,驻足田间,我们发现眼前好一派生机勃勃、惬意和谐的景象!黄灿灿的油菜花在阳光下闪烁,嫣红芬芳的桃花在春风中舞蹈,一栋栋别墅样的农户房矗立田间,慵懒的小黄狗躺在房前晒着太阳,几个孩童拿
;做到
求完成好,不推诿、不拖拉、不懈怠;对老百姓反映的实际问题,能解决的要及时解决,不要久拖不决。
不能解决的问题要做好解释并千方百计想法子解决,不能一味推、等、靠。
下午,我们一行又来到得胜最边远的文峪河村,这个村是由原5个村合并而成。
原三里村是这里最远的村落。
在三里陈帮林家中,我和附近群众亲切的交谈,了解他们的生产生活状况,征求他们对干部的意见建议。
当得知五保陈圆银住房积水时,当场安排村干部立即修缮解决,确保五保老人有温暖的居住环境。
一天的时光是那么短暂,而今天感觉自己从没有如此充实过、踏实过。
也许是缘于今天在群众中倾听到了一些发自他们内心的声音、征求到了一些合理的意见建议、给老百姓解决了一些本应该提早解决的实际困难;亦也许是因为我的脚步方向的正确,它今天走在了群众当中,它丈量出了群众与干部间的距离,更丈量出了群众对干
部的期盼和要求。
我想,我的脚步远没有结束,它将沿着党的群众路线继续坚实、深入的走下去,走在田间地头,走进农家小院,走近工矿企业,走入群众的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