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届联考语文试题

合集下载

湖北省黄冈中学等八校2015届高三12月第一次联考语文试题(原卷高清扫描,word答案)

湖北省黄冈中学等八校2015届高三12月第一次联考语文试题(原卷高清扫描,word答案)

2015届高三第一次联考语文参考答案1.D(A中.zhòng肯,B怙恶不悛.quān,C摒.bìng弃)2.A(B青睐,C赔礼道歉,D舶来品)3.C(径直:①表示直接向某处前进,不绕道,不在中途耽搁;②表示直接进行某事,不在事前费周折。

径自:表示自己直接行动。

瑰宝:特别珍贵的东西。

珍宝:泛指有价值的东西。

熏陶:多指好的影响。

熏染:多指坏的影响。

潜移默化:指人的思想、性格受其他方面的感染而不知不觉地起了变化。

循序渐进:指学习、工作按照一定的步骤逐渐深入或提高。

)10.B ①只是立名者的一种表现,作者没有明显的态度。

④是朝廷的做法,朝廷以为有文才,才用其人。

⑥只是宾客的一种自然表现,写完诗歌以后,沉溺其中,没有察觉别人写得如何。

11.D 邺下少年当初是为了高洁的名声,笃情帮助和体恤百姓,但是升官后,这样的费用日渐过多,于是他常常考虑不周全,并不是有意为之,但是他的名声还是受到影响。

12.(1)我每当被人诋毁的时候,经常因为这责备自己。

(“毁”1分,“被动句”1分,句意1分)(2)人的虚或实,真或伪固然在于心,但没有不在行动上表现出来的,只是观察得不仔细罢了。

(状语后置“无不见乎迹”1分,“熟”1分,句意1分)(3)由于有一件事情伪装出现假,而毁掉了百件事情的真,这就是贪名不足的结果啊!(“以”1分、“丧”1分,句意1分)13.居於陵/三日不食/耳无闻/目无见也/井上有李/螬食实者过半矣/匍匐往译文:匡章说:“陈仲子难道不是真正的廉洁之士吗?居住在於陵,三天没吃东西,(饿得)耳朵失去听觉,眼睛失去视觉。

井台上有个李子,已被金龟子吃掉大半个了,他爬过去,拿起来吃,咽了三口,耳朵才听得见声音,眼睛才看得见东西。

”14.(1)这首诗的前两句主要采用了对比的表现手法(1分)通过四通八达的闹市街道传来轰隆隆的车声和北邙荒野的坟地加以对比(1分),表达了作者认为存灭无常,人生倏忽的情感(1)同时也点出了盛世背后隐藏的危险,表达对繁华盛世终将过去的隐隐愁绪。

湖北省部分重点中学2015届高三第一次联考语文试题 扫描版含答案

湖北省部分重点中学2015届高三第一次联考语文试题 扫描版含答案

2015届高三第一次联考语文答案7. C 从文中相关表述可以看出:战国君主的“尊师重道”主要只说明一个问题,即政统需要道统的支持,以证明它不是单纯地建立在暴力的基础之上。

几个主要国家如齐、秦、魏(梁)、赵、燕等都有统一天下的雄图。

它们当然更需要在武力之外另发展一套精神的力量了。

8.D 孟子此议表明学术独立、不屈从权势的思想。

13. 推恶恶之心/思与乡人立/其冠不正/望望然去之/若将浼焉/是故诸侯虽有善其辞命而至者/不受也。

翻译:把这种厌恶恶人的心情推广开去,他就会想,如果同一个乡下人站在一起,那人帽子戴得不正,就该生气地离开他,就像会被他玷污似的。

因此,诸侯即使有用动听的言辞来请他的,他也不接受。

14.(1)皎洁的月亮洒下明丽的光辉,璀璨的银河在湖水中投下影像,空中和水中都澄清明净。

描绘了一幅空旷洁净的图画。

(2分)和下文的“肝胆俱冰雪”照应,暗示自己心底无私、光明磊落的情怀。

(2分)(2)作者置身水天相连、表里澄澈的洞庭湖上,怡然自得,宠辱偕忘,不知今夕何夕,抒发了超然物外的愉悦之情;(2分)“尽挹西江,细斟北斗,万象为宾客”更显得慷慨激昂,大气磅礴,在总揽天地、驱遣万物中抒发了作者的豪迈进取的情志;(2分)但现实的严酷毕竟回避不了,“短发萧骚襟袖冷,稳泛沧溟空阔”表现了作者的失意,但失意不失志,因而仍显沉稳,方寸不乱,“扣舷独啸”抒发了作者的愤激不平之意。

(2分)(答对任意两点即可)15.(1)玉簪螺髻(2)吴楚东南坼(3)则其负大翼也无力(4)绿云扰扰(5)制芰荷以为衣兮(6)凌万顷之茫然(7)梦啼妆泪红阑干(8)枉用相存19.①讲述故事以增加趣味,引人入胜。

文章开头讲述了泰勒斯仰观星象的故事,勾勒出哲学家的一般图式,总领下文。

文章中间还讲述了阿基米德的故事,苏格拉底的故事,第欧根尼的故事,阿里斯底波的故事,他们的特立独行,奇言妙语,精警动人,启人哲思。

②概述事例以增强具体感和可读性。

文章列举了大量事例,既使观点得到有力论证,又增强了文章的可读性和趣味性。

浙江省金华市十校2015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联考语文试题

浙江省金华市十校2015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联考语文试题

浙江省金华市十校2015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联考语文试题高三2011-02-24 21:06浙江省金华市十校2015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联考语文试题一、语言文字运用(共24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3分)1.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A.恫吓(tóng)芳菲(fēi)自怨自艾(yì)无裨于事(bì)B.气氛(fēn)作坊(zuò)义愤填膺(yīng)宁缺毋滥(nìng)C.薄荷(bò)蜜渍(zì)弃甲曳兵(yè)嗟来之食(jiē)D.揖让(yī)伺机(sì)悄然无声(qiāo)戛然而止(jiá)2.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虽然肉体不是华夏血脉,但精神却受此文明深厚的滋养,但我更愿意这种滋养是来自典籍浩然的熏染,而不是在一个具体的地点去凭吊或膜拜。

B.她那潜藏在心底的东西一定是深邃的、博大的和意味深长的。

平常它可能凸显的并不明显,但它肯定蜇伏在心尖的敏感处,闪着拙朴的光,流着绚丽的彩。

C.那些酒淳厚绵甜的芳香,存在我的齿颊之间,浸润着我的肺腑,使我有一种脱离尘俗烦恼,轻松洒脱的美妙感觉。

D.曾经有一个现象,弥漫在林间墓地的沉沉雾霭,让我胆怯、不安和怀疑。

本来就对他的虚幻混浊不辩,偏偏在布达拉宫有了那次奇遇,更使我一时失去了评断他的能力。

3.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运用错误的一项是A.延坪岛炮击事件后,许多韩国人开始呼吁将首都迁出距离军事分界线不过50公里的首尔,这样政府便可放手惩罚朝鲜,而不是像现在这样投鼠忌器。

B.2010年1月6日,湖北日报发表新闻快评《善待媒体》一文,其中指出:在汗牛充栋的媒体丛林中,有极少数无良者败坏了媒体形象,但他们最终要受到受众的唾弃。

C.《老大的幸福》播出后,有人希望马上来个续集。

但制片方表示,与其仓促上马抢效益做个质量低的续集,被观众说是狗尾续貂,还不如暂时不动。

D.马朝旭回答说,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自古就是中国的固有领土,中国对此拥有无可争辩的主权。

河南省八市重点高中2015届高三第二次联考语文试卷扫描版含答案

河南省八市重点高中2015届高三第二次联考语文试卷扫描版含答案

语文·答案一、(9分,每小题3分)1.B。

(制作筷子的材料,最主流者为木材和竹子,春秋时期便已有牙箸、玉箸,秦汉时期有铜箸、铁箸,盛唐时有漆箸、金箸、银箸、象牙箸等,发展至今,制材可谓是五花八门。

)2.D。

(筷子古名曰“箸”,“箸”易名为“筷”有成说,与民间讳俗有关。

民间讳言“住”,故更之为“快”,又因筷子多以竹制成,就在“快”字头上添“竹”字头,“筷”字乃成;近代汉语中,单音节名词有向双音节名词发展的趋势,于是“筷子”应运而生。

)3.C。

(“昔者纣为象箸而箕子怖”,不是因为筷子只应该“大朴胜华”,而是箕子见微知著,从殷纣王使用象牙筷子吃饭一事推想到纣王可能由此骄奢淫逸,一发而不可收,终至亡国身死的结局。

因而箕子感到很可怕。

)4、答案:C解析:趣,催促。

5、C6、B解析:是前任县令中有三个因此受到牵连,其中一个还因为受牵累死去,江皋慨然承担所拖欠的赋税,让前县令离去,让牵累死去的县令的妻儿回了家。

7、(1)这些人是为饥寒所迫沦为盗贼的,安抚他们很容易,如果威逼,就会使他们跑到楚地去依靠强盗了。

(“辈、迫、走、藉”各1分,大意1分。

)(2)(江皋)呵斥他们停下来,审问得到实情,立刻捆绑起来送到大帅那里斩首示众,从此驻军纪律严明.没有谁敢危害百姓了。

(“斥止、验问、徇、由是、肃然”各1分) 【参考译文】江公讳皋,字在湄,号磊斋,世代居住在桐城的龙眠山下。

性格机敏聪慧,二十岁那年在乡里被举荐,不久,成为进士,任瑞昌县令。

瑞昌隶属于九江,依山带湖,百姓疲乏且盗贼猖獗,拖欠赋税很久了。

江公到的时候,以前在九江任职的县令因犯此罪被抓的总共有三批,其中前任因为所欠赋税累积太多要被处死,他的妻小不能回家,江公毅然决定上报府邸,补上所拖欠的赋税,全部免除了他的罪责,令其妻小回家。

县郭合并河流,河岸崩塌堵塞旧道,江公捐赠俸禄并提倡集资建筑堤坝完成此项工程,百姓称其为“江公堤”。

当时闵.楚情况危急,瑞昌与楚相临,怀有歹意的人趁此抢劫行窃,官吏提议发兵剿灭他们,江公说:“这些人是为饥寒所迫沦为盗贼的,安抚他们很容易,如果威逼,就会使他们跑到楚地去依靠强盗了。

广西柳铁一中南宁三中2015届高三上学期联考语文试题

广西柳铁一中南宁三中2015届高三上学期联考语文试题

广西柳铁一中南宁三中2015届高三上学期联考语文试题高三2013-01-16 08:42广西柳铁一中南宁三中2015届高三上学期联考语文试题第Ⅰ卷(选择题,30分)一.(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A.症结(zhēng)觊觎(qǐ)确凿(záo)叱咤风云(zhà)B.抚恤(xù)瑕疵(cī)逾期(yú)一丘之貉(hã)C.溘逝(kâ)包庇(bì)炽热(zhǐ)桀骜不驯(xùn)D.倔强(juã)祛除(qū)剔除(tì)杳无音信(yǎo)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A.日前,柳州市跃进路长林公园旁人行道上,一块通讯电缆井盖不翼而飞。

因该处位于公园地段,行人游客多,容易发生险情,有关部门应尽快前来维修。

B.莫言在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之后表示,从小耳濡目染的传统民间文化艺术影响甚至决定着他作品的艺术风格。

C.因为中国成语历史悠久,在漫长的演化过程中,人们难免望文生义,结果弄得这些词汇大大背离了其原始意义,甚至驴唇不对马嘴。

D.伦敦奥运会上,林丹在0:1落后的情况下,不孚众望,奋力拼搏,连扳两局,最后以2:1战胜李宗伟,夺得冠军。

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中国平均每年有近20个天然湖泊消亡。

水利部专家指出,由于过度围湖造田,将大面积湖泊分割成小湖泊,是造成天然湖泊面积锐减的主要因素。

B.由于城市灯光污染严重,萤火虫的栖息地被切割成无数碎片,原本可在城市里存活的萤火虫因无法进行种内基因交流,种群逐渐衰亡。

C.伦敦奥运会大约65%左右的日用品和纪念品都是中国制造,难怪有人惊呼:伦敦奥运会几乎是一个“MADE IN CHINA”的盛会。

D.如果我们这一代人智慧不够,难以解决钓鱼岛争议,起码可以就如何防止危机不再升级而作出努力,这有助于中日战略关系重新起航。

江西省六校2015届高三第一次联考语文试题

江西省六校2015届高三第一次联考语文试题

江西省六校2015届高三第一次联考语文试题高三2011-11-27 09:05江西省六校2015届高三第一次联考语文试题宁都中学新干中学黎川中学上票中学都昌中学安义中学第Ⅰ卷(选择题共36分)一、(18分,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部正确的一组是()A、伶俜(pínɡ)青荇(xìnɡ) 游目骋(chěnɡ)怀横槊(sù )赋诗B、忤(wǔ )视朱拓(tà)共(ɡōnɡ)其乏困蓊蓊(wěnɡ)郁郁C、愀(qiāo )然喋(dié)血挥斥方遒(qiú)契(qiè)阔谈讌D、浸渍(zì)敕(zhì)造长歌当(dànɡ )哭百舸(kě)争流2、下列词语中,只有一个错别字的一组是()A、国粹流殇曲水残羹冷炙完壁归赵B、欠收宁缺毋滥委屈求全义愤填膺C、颓圮山川相缪沧海一粟目不暇接D、起讫殒身不恤功亏一篑剑拔驽张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①近几年来,鄱阳湖加强了湿地保护,生态环境得到明显的改善,成为世界候鸟最大的越冬栖息地。

②“永远的丰碑”记录着烈士们在血雨腥风的年代里,凭着坚强的信念和的意志,坚持斗争不动摇的英雄事迹。

③30多公里道路大多在高山峡谷之间,由于强烈地震,地裂、桥断、车翻随处可见;垂直上百米的大面积山体滑坡,不仅把路封死截断,且滚石飞落,生死体验,!A、从而坚忍动人心魄B、进而坚忍惊心动魄C、进而坚韧动人心魄D、从而坚韧惊心动魄4、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新个税法即将于 9月1日实施。

北京市地税局新闻发言人在今天上午(8月30日)的新个税法以及实施条例说明会上表示,个税免征额的提高,将惠及北京市470万纳税人,约有229万纳税人不需要再缴纳个人所得税,约201万人税负相应降低。

B、古人云:“大智兴邦,不过集众思”。

不把群众“意见”当“异见”,最重要的还是要广开言路。

201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试卷(含答案)

201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试卷(含答案)

201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试卷(含答案)语文试题注意事项:1. 本试卷分第Ⅰ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主考正好填写在答题卡上。

2. 作答时,将答案卸载答题卡上。

卸载本试卷上无效。

3.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阅读题甲必考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艺术品的接受在过去并不被看作是重要的美学问题,20世纪解释学兴起,一个名为“接受美学”的美学分支应运而生,于是研究艺术品的接受成为艺术美学中的显学。

过去,通常只是从艺术品的立场出发,将创作看作艺术家审美经验的结晶过程,作品完成就意味着创作完成。

而从接受美学的角度来看,这一完成并不说明创作已经终结,它只说明创作的第一阶段告一段落,接下来是读者或观众、听众的再创作。

由于未被阅读的作品的价值包括审美价值仅仅是一种可能的存在,只有通过阅读,它才转化为现实的存在,因此对作品的接受具有艺术本体的意义,也就是说,接受者也是艺术创作的主体之一.艺术文本即作品对于接受者来说具有什么意义呢?接受美学的创始人、德国的伊瑟尔说艺术文本是一个“召唤结构”,因为文本有“空白”“空缺”“否定”三个要素。

所谓“空白”是说它有一些东西没有表达出来,作者有意不写或不明写,要接受者用自己的生活经验与想象去补充;所谓“空缺”,是语言结构造成的各个图像间的空白,接受者在阅读文本时要把一个个句子表现的图像片断连接起来,整合成一个有机的图像系统;所谓“否定”指文本对接受者生活的现实具有否定的功能,它能引导接受者对现实进行反思和批判。

由此可见,文本的召唤性需要接受者呼应和配合,完成艺术品的第二次创作。

正如中国古典美学中的含蓄与简洁,其有限的文字常常引发出读者脑海中的丰富意象.接受者作为主体,他对文本的接受不是被动的。

海德格尔提出“前理解”,即理解前的心理文化结构,这种结构影响着理解。

理解不可能是文本意义的重现,而只能是文本与“前理解”的统一。

北京市东城区普通校2015届高三11月联考语文试题

北京市东城区普通校2015届高三11月联考语文试题

北京市东城区普通校2015届高三11月联考语文试题北京市东城区普通校2015届高三11月联考语文试题本试卷共8页,150分。

考试时间150分钟。

考生务必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阅读下文,按要求完成文后练习。

我穿过一座又一座的院落,悄悄地向诸葛亮殿走去。

这殿不像一般佛殿那样深暗,它曾为丞相治事之地,殿柱矗立,(甲)天地正气,殿门前敞,容万民之情。

诸葛亮端坐在正中的龛台上,头戴纶巾,手持羽扇,正凝神沉思。

往事(乙)千年,历史的风尘不能①他聪慧的目光,墙外车马的喧闹也不能把他从沉思中唤醒。

他的左右是其子诸葛瞻,其孙诸葛尚。

瞻与尚在诸葛亮死后都为蜀汉政权战死沙场。

殿后有铜鼓三面,为丞相当初治军之用,已绿锈斑驳,却余威尚存。

我默对良久,隐隐地像听到了金戈铁马声。

殿的左右两壁书着他的两篇名文,左为《隆中对》,(丙);右为《出师表》,(丁)。

我透过他深沉的目光,努力想从中发现这位东方“思想家”的过去。

我看到他在国乱家丧之时,布衣粗茶,耕读山中;我看到他初出茅庐,羽扇轻轻一挥,80万曹兵灰飞烟灭;我看到他在斩马谡时那一滴难言的浊泪;我看到他在向后主自报家产时那一颗②的心。

记得小时读《三国》,却总希望蜀国能赢,那实在不是为了刘备,而是为了诸葛亮。

对于这样一位才比天高,德昭宇宙的人不赢,真是天理不容。

但还是他输了,上帝为中国历史安排了一出最雄壮的悲剧。

(戊)。

我心中翻腾着这许多的“假如”,抬头一看,诸葛亮还是那样安静地坐着,目光更加明静,手中的羽扇像刚刚轻挥过一下。

我不禁笑自己的胡思乱想。

我知道他已这样静坐默想了1700年,他知道天命不可违,英雄无法造一个③。

(选自梁衡《武侯祠前的沉思》,有改动)1.文中加点字的读音和(甲)(乙)两处书写正确的一项是A. 龛(lóng)纶(lún)灌跃B. 龛(kān)纶(lún)贯跃C. 龛(kān)纶(guān)贯越D. 龛(lóng)纶(guān)灌越2. 根据文意,文中①-③四处依次填入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A. 遮挡公而忘私时事B. 遮掩坦然无私时势C. 遮挡坦然无私时势D. 遮掩公而忘私时事3.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运用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例:这殿不像一般佛殿那样深暗A. 他们一见面就像是多年的朋友B. 隐隐地像听到了金戈铁马声C. 他急躁的性格很像他爸爸D. 手中的羽扇像刚刚轻挥过一下4.文中划线语句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我透过他深沉的目光,努力想从中发现这位东方“思想家”的过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秘密★至2015年6月广东省五校协作体2015届高三第一次联考试卷语文命题学校:深圳市第二高级中学命题:李剑林审题:王文雄、杨红菊 2014.12 本试卷共8页,24小题,满分150分。

考试用时15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学校、班级、姓名、试室号、考生号分别填涂在答题卷的相应位置上。

2.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卷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

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非选择题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必须写在答题卷的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

不按照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4.作答选做题时,请先用2B铅笔填涂选做题的题组号对应的信息点,再作答。

漏涂、错涂、多涂的,答案无效。

5.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

一、本大题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A.蝉.联/婵.娟龟.裂/隽.秀虎视眈.眈/肆无忌惮.B.煎熬./鏖.战反诘./拮.据画卷./胜券.在握C.针砭./匾.额觊.觎/给.予前仆.后继/风尘仆.仆D.蓓.蕾/胳臂.仓廪./租赁.戕.害/呼天抢.地2.下面语段中画线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1990年国家教委首次完整地提出了素质教育的概念,1993年是素质教育思想形成过程中标新立异的年份,这年2月,国家颁布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吸纳了应试教育和素质教育讨论的理论成果。

然而,“素质”一词在《辞海》中解释为:人的先天的解剖生理特点。

心理学界普遍把它理解为“秉性、天资、天赋”。

由此可见,“素质”一词原本强调人先天的生理特性。

“素质教育”这一概念,从词义上看是自相矛盾的,因为人的天赋不可教育。

但是,长达20多年的“素质教育”宣传已经使这一词语具有了独立的意思,今天它已很少受到质疑。

A.完整B.标新立异C.自相矛盾D.质疑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共建面向未来的亚太伙伴关系”这一APEC北京会议鲜明的主题,体现出中国对亚太持久发展繁荣所作的深入思考和安排。

B.随着“双11”、“双12”、圣诞节、元旦等各个网购高峰的到来,预计今年我国快递业务量将超过美国至少达140亿件左右。

C.大量案例表明,一些干部蜕化变质,多是从小爱好、小情趣开始的,然后逐渐沉溺于安逸享乐奢靡之中,最终堕落成为腐败。

D.为缓解消费者对新能源汽车的“里程焦虑”,各地政府在出台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的同时,也加快了新能源充电站的建设步伐。

4.在文中横线处填入下列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寄托,一般来说只是一种艺术手法,,归根到底仍决定于作者的思想倾向和他对待现实的态度。

①就往往只能借助文字游戏来消遣他的无聊日子②通过寄托所表达的思想内容才是带有根本意义的问题③而一个脱离现实、生活内容空虚的词家④一个热爱生活、面对现实的诗人⑤因此能不能正确运用寄托手法来写作⑥总是要通过寄托手法更强烈地表现他的思想感情A.②④①③⑥⑤B.②④⑥③①⑤C.⑤④②①③⑥D.④⑥③①⑤②二、本大题7小题,共35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文中三个“□”为考查而设),完成5-9小题。

郭崇韬,代州雁门人,为人明敏,能应对,以材干见称。

庄宗李存勖为晋王,崇韬为中门使,甚见.亲信。

晋兵围张文礼于镇州,久不下。

契丹入寇,晋人皆恐,欲解围去,庄宗未决,崇韬曰:“契丹□来,非救文礼。

晋新破梁军,宜乘已振之势,不可遽自退怯。

”庄宗然之,果败契丹。

庄宗即位,国号唐,拜崇韬兵部尚书。

梁王彦章击破德胜,唐军东保杨刘,彦章围之。

庄宗引短兵出战,大败而归。

庄宗问崇韬:“计安出?”是时,唐已得郓州矣,崇韬因曰:“彦章志在郓州。

臣愿得兵数千,筑垒□必争之地,以应郓州为名,彦章必来争,既分其兵,可以图也。

”庄宗以为然,乃遣崇韬与毛璋将数千人,渡河筑垒于博州东。

彦章果引兵急攻之,及攻垒不克,还趋杨刘,庄宗败之。

康延孝自梁奔唐,先见崇韬,崇韬延.之卧内,尽得梁虚实。

唐自失德胜,梁兵日掠澶、相,又闻延孝言梁欲大举,唐诸将皆忧惑。

庄宗患之,□问诸将,诸将皆曰:“不若以河为界,与梁约罢兵。

”庄宗不悦,召崇韬问计,崇韬曰:“陛下兴兵十余年矣。

人皆引首以望成功而思休息,此岂按兵持久之时乎?愿陛下长驱捣梁巢穴,不出半月,天下定矣!”庄宗大喜,即日下令军中从郓州入袭汴,八日而灭梁。

庄宗与诸将以兵取天下,而崇韬未尝居战阵,徒以谋议居佐命第一之功。

及庄宗即位,宦者马绍宏当为枢密使,而崇韬不欲绍宏在己上,乃以张居翰为枢密使。

绍宏失职怨望.,崇韬颇惧,语其故人子弟曰:“今群小交兴,吾欲避之,庶几免祸,可乎?”故人子弟对曰:“今公权位已隆,而下多怨嫉,一失其势,能自安乎?”崇韬曰:“奈何?”对曰:“今中宫未立而刘氏有宠宜请立刘氏为皇后而多建天下利害以便民者然后退而乞身虽有谗间其可动乎”崇韬乃上书请立刘氏为皇后。

崇韬素廉,自从入洛,始受四方赂遗.,故人子弟或以为言,崇韬曰:“今籓镇诸侯,多梁旧将。

一切拒之,岂无反侧?且藏于私家,何异公帑?”明年,天子有事南郊,乃悉献其所藏,以佐赏给。

庄宗已郊,遂立刘氏为皇后。

(节选自《新五代史·唐臣传,有删改》)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崇韬为中门使,甚见.亲信见:拜见B.先见崇韬,崇韬延.之卧内延:邀请C.绍宏失职怨望.,崇韬颇惧望:埋怨D.自从入洛,始受四方赂遗.遗:赠送6.填入下列句子“□”中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①契丹□来,非救文礼②筑垒□必争之地③庄宗患之,□问诸将A.①之②于③以B.①且②则③以C.①且②于③而D.①之②则③而7.下列文句中,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今中宫未立而刘氏/有宠宜请立/刘氏为皇后而多建天下/利害以便民者/然后退而乞/身虽有谗/间其可动乎B.今中宫未立而刘氏/有宠宜请立刘氏/为皇后而多建/天下利害以便/民者然后退/而乞身虽有谗间/其可动乎C.今中宫未立/而刘氏有宠/宜请立刘氏为皇后/而多建天下利害以便民者/然后退而乞身/虽有谗间/其可动乎D.今中宫未立/而刘氏有宠宜/请立刘氏为皇后而多/建天下利害以便民者/然后退而乞/身虽有谗间/其可动乎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郭崇韬为人处世明达敏捷,善于交际应对,又才能出众,得到了李存勖的信任和重用。

B.李存勖无论为晋王时,还是称帝以后,在与梁的对垒中,郭崇韬都表现了非凡的谋略。

C.郭崇韬大公无私、嫉恶如仇,直接免去了结党营私兴风作浪的宦者马绍宏枢密使的职务。

D.在李存勖称帝以后,郭崇韬变得位高权重,他收受财物的行为受到了故人子弟的误解。

9.根据具体要求分别完成下列各题。

(10分)(1)将下列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

(7分)①晋新破梁军,宜乘已振之势,不可遽自退怯。

(3分)②今公权位已隆,而下多怨嫉,一失其势,能自安乎?(4分)(2)从文章中找出能体现郭崇韬“深谋远虑”的两个事例。

(可用原文,也可用自己的话概括)(3分)10.阅读下面的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7分)夜闻贾常州、崔湖州茶山境会①,想羡欢会,因寄此诗白居易遥闻境会茶山夜,珠翠歌钟俱绕身。

盘下中分两州界,灯前合作一家春。

青娥递舞应争妙,紫笋齐尝各斗新。

自叹花时北窗下,蒲黄②酒对病眠人。

【注】①湖州的紫笋茶和常州的阳羡茶都被列为贡茶。

二州刺史每年早春都要在两州毗邻的顾渚山境会亭举办盛大茶宴,邀请当时的社会名流共同品尝和审定贡茶的质量。

②蒲黄:中药名。

(1)这首诗包含了诗人哪些情感?请简要概括。

(4分)(2)本诗采用的最主要的艺术手法是什么?请作赏析。

(3分)11.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任选3题,多选只按前3题计分)(6分)(1)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

,。

(《孟子》)(2),听臣微志。

,保卒余年。

(李密《陈情表》)(3),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

(苏轼《赤壁赋》)(4)沧海月明珠有泪,。

此情可待成追忆,。

(李商隐《锦瑟》)三、本大题4小题,共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15小题。

服饰中的自我华梅在心理学中,个性主要是指在一定社会历史条件下具体个人所具有的意识倾向性,以及经常出现的、较稳定的心理特征的总和。

欧洲心理学学者将其称之为人格,他们对人格所下的定义不下五十种,可见对于个性或人格的分析也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

叶奕乾、祝蓓里所编的《心理学》一书中说个性是“客观现实与人的心理活动相互作用的产物,而且,个性是随着社会生活条件的变换而变化的”。

陈仲康、张雨新编著的《人格心理学》则认为,“人有表现于外的、给予他人印象的特点,也有外部未必显露的、可以间接测得和验证的特点。

这些稳定而异于他人的特质模式,给人行为以一定的倾向性,它表现了一个由表及里的、包括身心在内的真实的个人——人格。

”人格一词来自于拉丁文“面具”,把面具指定为人格,实际上说明两层意思,一层是一个人在生活舞台上演出的种种行为,一层是一个人真实的自我。

根据这样的观点,结合服饰心理学中的着装心理学,得出人格或个性在服饰中得到体现的结论是再正常不过的了。

广义地说,每个人的着装行为实际上都反映出内心的真实的人格,无论其主观上是否欲求体现个性。

而狭义地说,在着装者群中,某些人总是试图在个人的着装中体现出与众不同的个性特征。

瑞士心理学家荣格曾在自己的学说中将由面具演变而来的人格指为自我的外延。

按照荣格的观点,“文化要求他所充当的角色成为人格……这种包括外部自我和内部自我真实的人,就是人格。

”对于着装者来说,有些人总想通过个人的外部形象,即着装形象向周围的人显示“我”与众不同,也就是将自己的爱好、兴趣、需求以及对人生的看法都以物化的形象——服饰,向人们展示,以赢得所有与之交流的着装形象受众的肯定与另眼相看。

服饰,带有明显的个性倾向性,不要只将其看作个人简单的一时好恶。

其原初动机的形成,完全有赖于个人的兴趣和世界观等内在因素。

有时说某人穿衣很特别,或总是保持着自己的特征,这些评价很难说清是褒义还是贬义。

但是表达个性的人又有什么错误呢?评价者尽管评价,着装者依旧“衣鸣惊人”。

从服饰心理学的角度来讲,那些人着装上的顽强意志并不是出于一时的兴趣,而是根源于他从小受到的教育,他生活的亲身体验以及在个人经历中所得出的对人生的看法,还有他对借助服饰显示个性的独特理解与表现形式的采用。

所有这些主观、客观因素的交融与碰撞,便培养出不遗余力想在服饰上显示个性的着装者。

如果仔细分析一些着装心理个性倾向表现较强的着装者,我们就会发现他们着装的差异很大程度上是由个性决定的。

有的人热情、开朗、活泼、外向,有的人深沉、稳健、多思、内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