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参考
论文参考资料

论文参考资料
以下是一些可能适合作为论文参考资料的资源:
1. 学术期刊文章:根据你的论文主题,搜索相关的学术期刊,并阅读其中的文章。
学术期刊通常包含对特定主题的深入研究和评论。
2. 学术书籍:学术书籍往往提供关于特定主题的广泛背景信息和深入分析。
通过查找相关学术书籍,你可以获得对你研究领域的全面了解。
3. 学术会议论文集:关注与你论文主题相关的学术会议,查找该会议的论文集。
这些论文通常包含最新的研究成果和趋势。
4. 学术数据库:利用学术数据库如Google学术、PubMed等搜索相关的学术文献。
这些数据库收录了大量的学术期刊文章、会议论文和学术书籍。
5. 政府报告和统计数据:政府机构通常发布与各种主题相关的报告和统计数据。
这些资料可以用来支持你的论点。
6. 网络资源:一些权威性的网站如世界银行、联合国等提供了大量的统计数据和研究报告,可以用来支持你的论文。
7. 学术研究机构的网站:许多学术研究机构的网站上会提供他们最新的研究成果和报告。
检查这些网站可能有助于你找到相关的文献。
8. 数据库和档案馆:一些数据库和档案馆存档了大量的历史文献、照片、报告等。
这些资源可以帮助你获得历史上特定事件或研究领域的背景信息。
请注意,以上只是一些常用的参考资料来源,你也可以根据你的研究领域和论文主题寻找其他适合的资料来源。
同时,在引用和使用这些资料时,要确保按照学术规范进行引用,并遵守相关的版权法律和道德准则。
如何做好论文参考文献

如何做好论文参考文献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获取信息变得越来越容易,但是对于撰写论文的学生而言,如何整理好参考文献显得尤为重要。
因为一份完整、准确的参考文献不仅能提高论文的质量,更能体现作者的严谨和规范性。
下面,本文将针对如何做好论文参考文献作一详细阐述。
一、认识参考文献参考文献是学术论文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核心作用就是援引他人成果,标识参考资料来源,说明工作实施的基础和前提,以营造严谨规范的学术氛围。
二、参考文献的构成要素(一)引文标注引文标注是说明参考文献来源的标志,与全文结构相对应。
一般分为著者-出版年制和顺序编码制。
在采用著者-出版年制引用制中,要注明书刊的作者、题目、出版年月、版次、出版地、出版社等信息,而顺序编码制注明的是引用的序号。
精准的引文标注是建立正确参考文献的基础。
(二)文献书写要素文献书写格式主要包括:论文篇名、作者、出处、发表时间、期刊名称、卷号、期号、起止页码等组成要素。
一个完整的参考文献,除包含标准的书写格式外,还要体现精准的引用,既要说明引文来源,又要注明出处、页码等细节信息。
因此,需要我们学习正式的学术论文写作风格和格式要求,保证引用信息的正确性。
(三)参考文献的排版格式参考文献的排版格式是按照国家标准化组织规范的要求来实现的。
它包括了论文的各组成部分应取何种文字字体格式、字号大小、段落的整齐排版、标题的选择和细节的处理等。
因此,在排版时应将每个小部分排得整齐美观、配以适当的造型格式,以提高论文的美观度和可读性。
在参考文献格式排版中,还需要注意句末是否有英文标点符号、对书名、文章名、期刊名等不同部分的处理。
三、如何做好参考文献(一)管好每个文献的保存位置当我们在查找文献时,经常会遇到同一个作者撰写的多篇论文或不同作者撰写的重复论文等情况。
因此,在存储这些文献文件时,要制定一个良好的管理体系,以保证能够快速查找到所需信息。
(二)注重信息的来源论文参考文献就是要说明出处,而出处就取决于信息的来源,因此,前置工作就是要注重收集有关文献的来源。
毕业论文参考文献

毕业论文参考文献参考文献是毕业论文中的一个重要部分,通过引用相关的文献来支持自己的观点和实证研究,提升论文的学术性和可信度。
以下是一个500字的毕业论文参考文献,供参考:1. 陈玮玮. 我国家族企业法则的当代发展. 企业创新与发展, 2019(4): 23-29.本文对我国家族企业法则的发展进行了深入研究。
作者通过对现行的法律法规进行分析,探讨了家族企业法规在当前社会背景下的发展趋势,为提高家族企业的发展质量和水平提供了有益的建议。
2. Smith, J., & Johnson, R. The impact of organizational culture on employee satisfaction and performance. Journal of Organizational Behavior, 2018(2): 45-53.这篇文章研究了组织文化对员工满意度和绩效的影响。
研究结果表明,组织文化对员工的心态和行为有着重要的影响,对于提高员工的个人能力和团队合作至关重要。
3. 张雷. 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研究. 教育研究, 2017(3): 12-18.本文论述了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的现状和存在的困难。
通过对相关数据的分析,文章提出了提高高校毕业生就业率和就业质量的对策措施,对当前的就业问题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4. Taylor, E., & Brown, L. The impact of technology on job satisfaction in the IT industry.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Information Management, 2016(1): 34-40.这篇论文研究了技术对IT行业员工的工作满意度的影响。
作者通过对IT行业员工的调研和分析,发现技术的应用对员工的工作满意度有着积极作用,提高了员工的工作效率和绩效。
论文中如何正确引用和参考文献

论文中如何正确引用和参考文献在学术写作中,正确引用和参考文献是非常重要的,它不仅能加强论点的可信度,还能避免抄袭问题。
本文将介绍如何正确引用和参考文献。
一、引用的基本概念引用是指在论文中使用别人的观点、理论、数据、文字等,以支持自己的论证或者说明问题。
引用可以分为直接引用和间接引用。
1. 直接引用直接引用是指直接使用其他人的原文,需要在引用的句子前后分别加上引号,并注明出处。
例如,某位专家在其研究中提到:“xxx”(作者姓名,年份,页码)。
2. 间接引用间接引用是指根据他人的观点进行改写或总结,不需要使用引号,但同样需要注明出处。
例如,某位专家的研究显示xxx(作者姓名,年份)。
二、参考文献的格式参考文献是论文中列出的所有引用过的文献,按照一定的格式排列。
常见的参考文献格式包括APA格式、MLA格式和Chicago格式等。
在学术写作中,一般会根据相关期刊或学校的要求来选择合适的参考文献格式。
以APA格式为例,参考文献的书写规则如下:1. 书籍作者姓,作者名(出版年)。
书名。
出版地点:出版社。
2. 期刊文章作者姓,作者名(出版年)。
文章标题。
期刊名,卷号(期号),页码。
3. 学位论文作者姓,作者名(完成年份)。
论文标题(学位类型,授予单位)。
根据以上格式要求,引用参考文献时需要记录以下信息:作者的姓名(包括姓和名),文章或书籍的出版年份,文章或书籍的标题,期刊的卷号和期号以及页码等。
三、参考文献的引用方式在论文中引用参考文献时,可以使用作者-日期制(Author-Date)或数字制(Numeric)。
1. 作者-日期制在作者-日期制中,引用参考文献时需要注明作者的姓名和出版日期,将其放在引文中的括号内。
例如,“根据Smith(2010年)的研究结果显示,……”。
2. 数字制在数字制中,每篇参考文献都对应一个编号,引用时只需在引文中用相应的数字来代替作者的姓名和出版日期。
例如,“根据一项研究的结果显示,……[1]”。
论文写作中的参考文献格式要求

论文写作中的参考文献格式要求在论文写作中,参考文献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正确地引用参考文献不仅可以提高文章的可信度,还可以表达对前人的尊重和承认。
因此,学术界对参考文献的格式要求非常严格。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见的参考文献格式要求,以帮助大家正确引用参考文献。
一、APA格式APA格式是一种国际通用的参考文献格式,主要应用于社会科学、心理学和教育学等领域的论文写作中。
在使用APA格式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 文章题目:应以斜体字格式书写,只有首字母大写。
2. 作者姓名:作者姓名应按照“姓, 名”的顺序书写,用逗号隔开。
3. 出版年份:在文章发表后的参考文献中,出版年份应以括号括起并置于作者姓名之后。
4. 文章标题:文章题目应以句子的方式书写,只有首字母大写。
5. 期刊名称:期刊名称应以斜体字书写,并使用首字母大写。
6. 链接和数据库信息:如果引用的参考文献是在线文章,应在括号中标明URL和DOI(数字对象标识符)。
二、MLA格式MLA格式是一种常用于人文学科、文学和艺术类论文写作中的参考文献格式。
在使用MLA格式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 文章题目:文章题目应以双引号包围,并使用标题样式。
2. 作者姓名:作者姓名应按照“名姓”的顺序书写,用逗号隔开。
3. 出版年份和页码:在文章发表后的参考文献中,出版年份和页码应以括号括起并置于作者姓名之后。
4. 出版物的容器:应标明文章所属的容器,如书籍、杂志、报纸等。
5. URL:如果引用的参考文献是在线文章,应在尖括号中标明完整的URL。
三、Chicago格式Chicago格式是一种常用于历史学和社会科学类论文写作中的参考文献格式。
在使用Chicago格式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 作者姓名:作者姓名应按照“名姓”的顺序书写,用逗号隔开。
2. 文章题目和书籍标题:文章题目应以双引号包围,书籍标题应以斜体字书写。
3. 出版地和出版商:应标明出版物的出版地和出版商。
4. 出版年份:出版年份应紧跟在出版地和出版商之后,并以括号括起。
毕业论文参考题目

毕业论文参考论题一、现当代文学1.苦难与救赎——史铁生与北村宗教意识比较2.浅析北村的宗教叙事伦理3.从叙事学角度看东西的《后悔录》4.解读被权力扭曲了的女性命运——浅析毕飞宇的《平原》5.抗争与屈服——论毕飞宇创作的两个主题6.当代城市女性自我探求轨迹——从《方舟》到《上海宝贝》7.女性自我建构策略——从《一个人的战争》到《妇女闲聊录》不同的话语运作方式8.试论九十年代宗教救赎叙事9.救赎的无望——论余华的《兄弟》10.试论余华小说叙事策略11.试论史铁生的创作特色12.浅析张承志的宗教小说特色13.晚生代小说的创作特点14.论苏童《碧奴》中“孟姜女”形象的再叙事15.浅谈海子诗歌创作的乡土意识16.试论海子的悲悯情怀17.试论海子的宗教意识18.一支没有爱情的爱情牧歌——论茹志娟《百合花》的情感19.姹紫嫣红下的悲情叙述——论白先勇作品中颜色对主题的表达20.试论白先勇笔下的女性形象21.梦醒时分的疼痛——试论《游园惊梦》的多重主题22.从女性群体夹缝窥探男性生存困境——试论苏童《妻妾成群》男性悲剧23.论阿来《尘埃落定》中的傻子形象24.试论非马诗歌的忧患意识25.当代小说中的荒诞意识26.论阿来《尘埃落定》中的傻子形象27.寻找女性生活的天堂——浅谈陈染的《私人生活》28.在悖论社会中女性的生存——论方方《出门寻死》中女性的生存困境29.当代中国文化和文学:在民族性和开放性之间30.浅谈新时期文学中人性的苏醒31.新时期女性创作的孤独感32.历史题材小说的抉择33.变相的语言游戏——浅谈先锋派小说家对语言的追求34.浅谈非马诗歌的忧患意识35.舒婷诗歌创作论36.新时期小说的民间意识37.余秋雨散文创作论38.王朔笔下的顽主形象分析39.余华小说论40.新时期散文的宗教意识41.阎连科小说的叙事策略42.海子诗歌创作论43.新时期诗歌的女性意识44.汪曾祺小说的文体风格45.新时期小说中的孩童形象分析46.金庸小说论47.余光中诗歌或散文中的乡愁情结48.黄春明小说创作论49.洛夫诗歌创作论。
论文参考文献标准

参考文献标准4 文献标识码4.1 为便于文献的统计和期刊评价,确定文献的检索范围,提高检索结果的适用性[BF],每一篇文章或资料应标识一个文献标识码。
本规范共设置以下5种:A——理论与应用研究学术论文(包括综述报告)B——实用性技术成果报告(科技)、理论学习与社会实践总结(社科)C——业务指导与技术管理性文章(包括领导讲话、特约评论等)D——般动态性信息(通讯、报道、会议活动、专访等)E——文件、资料(包括历史资料、统计资料、机构、人物、书刊、知识介绍等)不属于上述各类的文章以及文摘、零讯、补白、广告、启事等不加文献标识码。
4.2 中文文章的文献标识码以“文献标识码:”或“[文献标识码]”作为标识,如:文献标识码:A5 文章编号6 题名题名应简明、具体、确切,概括文章的要旨,符合编制题录、索引和检索的有关原则并有助于选择关键词和分类号。
中文题名一般不超过20个汉字,必要时可加副题名。
题名中应避免使用非公知公用的缩略语、字符、代号以及结构式和公式(参见GB7713)。
文献标识码为A、B、C三类的文章还应有英文题名。
7 作者及其工作单位7.1文章均应有作者署名。
作者署名应符合GB7713的有关规定。
7.2依据GB/T16159,参照ISO690,并经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认可,中国作者姓名的汉语拼音采用如下写法:姓前名后,中间为空格。
姓氏的全部字母均大写,复姓应连写。
名字的首字母大写,双名中间加连字符;名字不缩写。
如:ZHANG Ying(张颖),WANG Xi-lian(王锡联),ZHUGE Hua(诸葛华)外国作者的姓名写法遵从国际惯例。
7.3文献标识码为A、B、C的文章,应标明主要作者的工作单位,包括单位全称、所在省市名及邮政编码,以便于联系和按地区、机构统计文章的分布;单位名称与省市名之间应以逗号分隔。
整个数据项用圆括号括起。
例:(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数学力学系,安徽合肥230001)(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北京100080)作者工作单位宜直接排印在作者姓名之下。
学位论文参考文献

学位论文参考文献引言:学位论文是研究者在攻读学位期间所做的一项重要工作,其参考文献是论文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参考文献的使用不仅能够展示出研究者对于已有知识的了解和分析,更能够为读者提供查阅和深入研究的资源依据。
因此,本文将围绕学位论文参考文献的相关要求和规范进行探讨。
一、参考文献的选取和数量在撰写学位论文时,我们应该依据以下原则来选取参考文献:1. 参考文献应该是与研究课题相关的,能够提供支持和证明研究内容的可靠来源。
2. 参考文献应该是近期的,以保证研究的时效性和可信度。
3. 参考文献应该具备较高的学术水平和权威性,可以通过检索核心期刊和学术数据库来确认。
4. 参考文献的数量一般应在30篇以上,但也应避免盲目追求数量,更应注重质量与准确度。
二、参考文献的撰写格式与引用方式学位论文参考文献的撰写格式与引用方式可根据具体学术领域和出版机构的要求有所不同,但通常都包括以下内容:1. 作者信息:包括作者姓名、职称、所属机构等,以便读者可以识别文献的来源和作者的专业背景。
2. 文献标题:应该准确概括文献的主题,便于读者快速了解文献的内容。
3. 出版信息:包括期刊名称、出版年份、卷数、期数等,以及书籍的出版社、出版年份、ISBN号等,便于读者查找和获取原文。
4. 引用方式:可以使用脚注、末尾注或者直接在正文中引用,但无论采用何种方式,都应注意引用格式的一致性和规范性。
三、参考文献的排列顺序为了使学位论文的参考文献具备一定的阅读性和查阅的便利性,通常采用以下几种方式进行排列:1. 按文献出现的顺序进行排列:即按照文献在正文中引用的先后顺序进行排列,可以通过英文的数字或者中文的(序号)方式标注。
2. 按作者姓氏的字母顺序进行排列:按照作者姓氏的首字母从A到Z的顺序排列,可以通过设置标签或者编号实现。
3. 按照文献类型进行排列:可以将同类型的文献(例如期刊论文、会议论文、专著等)进行分类,然后在每个分类内按照前两种方式进行排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西安体育学院本科毕业论文(2010届)论文题目对西安市足球专项学生运动损伤原因的分析作者李林指导教师陈彦指导教师教研室社会体育教研室学生所属系社体系毕业专业社会体育学号060303069目录1 前言 (1)2 研究对象与方法 (1)2.1 研究对象 (1)2.2 研究方法 (2)3 结果与分析 (2)3.1 运动损伤部位及损伤程度的调查与分析 (2)3.2 运动损伤原因的调查与分析 (3)3.3 运动损伤场合的调查与分析 (4)4 结论与建议 (5)4.1 结论 (5)4.2 建议 (6)参考文献 (6)对西安市足球专项学生运动损伤原因的分析作者:李林指导老师:陈彦摘要: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和比较分析法,针对体育专业学生足球运动损伤问题,调查了西安体育学院部分学生、张延足校部分学生,从运动损伤的部位、场合以及引起运动损伤的原因等方面进行了调查与分析,提出预防运动损伤的措施与建议。
关键词:足球;运动损伤;问题;措施;建议1 前言足球是当今世界上最普及的体育运动,被誉为“世界第一运动”,一直受到人们的青睐。
但由于足球运动是一项综合性强、具有激烈竞争性和对抗性的运动,参与者很容易在运动中受伤,是目前损伤发生率最高的运动项目之一。
在大学校园里,足球运动也深为广大学生欢迎和喜爱,运动气氛非常浓厚,比赛时场上队员生龙活虎,场下啦啦队各显其能。
由于足球运动本身的激烈性特点和学生个人能力局限性,西安体育学院学生在足球运动开展过程中,许多学生受到了不同程度的运动损伤,不仅影响了学生的正常学习生活,也会加重学生对足球学习的心理负担,不利于教学工作和课外体育活动的顺利开展。
本人通过对西安体育学院学生、张延足校学生,发生足球运动损伤的部位、场合以及引起运动损伤的原因等方面进行了调查与分析,并提出预防运动损伤的措施与建议。
旨在加强喜爱足球运动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防患于未燃,为相关部门加强足球课教学和课外体育活动管理提供参考依据。
2 研究对象与方法2.1 研究对象本文以西安体育学院体育系必修课学生、张延足球专项学生,足球运动损伤问题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抽取的西安体育学院社体系2006级、2007级、张延足校部分学生为调查对象。
2.2 研究方法2.2.1 文献资料法通过图书馆以及网上查阅关于足球运动损伤方面的文献资料,了解其总体情况。
2.2.2 问卷调查法对西安体育学院体育系2006级、2007级普修课学生随机发放问卷100份,回收有效问卷99份,有效率达99%。
2.2.3 数理统计法根据研究目的要求,将问卷所获得的有关数据进行百分率等统计学处理。
2.2.4 比较分析法将获得的基本情况跟国内同类研究相比较,进行研究分析。
3 结果与分析3.1 运动损伤部位及损伤程度的调查与分析调查显示:在足球运动容易受伤的部位主要集中在足踝部、膝关节和小腿,其中足踝部所占比例最大,约18%;其次是小腿损伤和膝关节损伤,分别占15.9%和13.7%(具体情况详见表1)。
表1 运动损伤部位及损伤程度调查挫伤擦伤扭伤拉伤骨折脱臼其它共计%头颈 1 3 1 5 2.7 肩 2 2 2 6 3.3 腰 1 4 5 2 4 16 8.7 手腕 4 6 3 1 3 17 9.3 大腿 4 11 2 8 1 26 14.2 膝关节 3 13 7 1 1 25 13.7 小腿 2 15 4 6 2 29 15.9 足踝9 3 15 1 2 2 1 33 18 脚趾13 2 6 2 3 2 14.2 共计39 59 45 19 4 4 13 183 100 % 21.3 32.2 24.6 10.4 2.2 2.2 7.1 1003.1.1 足踝部受伤分析这是因为足踝部主要由多块小肌肉、韧带、肌腱所固定,没有丰富的肌肉包盖,且承受全身的重量[1]。
在足球运动中,常常需要学生急速起跳或转身急停等动作时,足踝部要保持身体平衡,这些剧烈动作很容易造成足踝部损伤。
学生大多数由于技术不熟练等原因,在抢脚下球时判断不准,往往是用脚前段去抢球,这时脚在外力的作用下被动外展,就很容易受到损伤。
其次,在踢球的过程中,学生经常盲目和随意的出脚踢球,脚和球接触的瞬间,踝关节没有紧张,致使脚突然弯曲运动,过分拉长了踝关节的外侧韧带而扭伤,更为严重的出现了脱臼。
学生往往缺乏自我保护,在跳起落地时身体重心不稳,向一侧倾斜或踩到他人的脚上或足球上,或者高低不平的地面上,就比较容易使足踝部受伤。
3.1.2 小腿受伤分析小腿由胫骨和腓骨构成,胫骨体粗大,在支撑负荷中承受最大负荷,在承受登地的支撑反作用力时,胫骨受当其冲,腓骨细长,在内侧。
小腿有很多肌肉群,在调查中发现,小腿的拉伤最为常见,大多数是小腿三头肌(腓肠肌,比目鱼肌和跟腱)的拉伤,学生由于准备活动不充足,使肌肉的延展性没有充分的发挥,再加上长时间的运动劳累所影响,在激烈的足球运动中,就很容易造成肌肉或韧带的拉伤。
再由于比赛活动中的自我保护不足(没有带护腿板),在碰撞中造成的胫骨和腓骨骨裂和骨折现象也有出现[2]。
3.1.3 膝关节受伤分析膝关节外侧副韧带与外侧半月板相连,比较薄弱,膝关节外展时,其稳定性较差,此时在比赛中的冲撞,急跑,急停,跳起或落地加速跑或变向时,小腿势必会进行突然的扭转,内收或者外展,都很容易造成半月板的受伤。
3.2 运动损伤原因的调查与分析在调查中发现,足球运动损伤主要是由于技术动作不规范、犯规造、对抗冲撞等原因造成(具体情况详见表2)。
表2 足球运动损伤原因调查损伤原因技术犯规对抗冲撞天气场合准备活动不足运动量过大意外不可避免合计伤例34 31 26 11 7 7 5 121 百分比28.1 25.6 21.5 9.1 5.8 5.8 4.1 100 由表2中数据可以看出,由于技术动作造成的损伤占28.1%,不同运动损伤在发生过程中都伴随着不正确的技术动作,学生在激烈的争夺和对抗中,动作是极易变形的,这是不容忽视的问题;由犯规和冲撞造成的损伤达25.6%和21.5%,总共占到损伤的47.1%,比例相当的大,在激烈的争夺时,学生往往由于难以控制自己的情绪,动作粗野,而有意造成犯规,导致他人损伤的情况比较严重。
因而在加强基本技术训练的同时更应对学生加强体育道德行为方面的教育,还应加强学生自我保护意识。
天气场地也是造成损伤的一个重要原因,随着参加足球运动的学生人数日益增多,有的学生因为没有场地,只好在水泥地上或者空地上踢足球,大多数的皮肤擦伤就是因此而发生的;不做准备活动或准备活动不充分也是导致足球运动损伤发生的原因之一,尤其是在冬季或者春节踢球,肌肉活动能力比较低,关节活动能力也不如夏秋季节,学生一到场地马上就进行大强度活动,很容易造成损伤[5]。
运动时间过长,在疲惫的状态下继续运动,由于受体育专业限制,长时间的课程上过以后,身体体能消耗很多,身体各机能已经下降一个幅度,处于比较疲劳的状态,如果再进行比较激烈的足球运动,也是很容易发生运动损伤。
3.3 运动损伤场合的调查与分析通过调查我们很容易发现,西安体育学院学生足球运动损伤场合主要是课外活动、比赛和课堂教学与训练(具体情况详见表3)。
表3 运动损伤场次的调查场合课外活动比赛训练课堂教学合计人次54 47 19 28 148百分比36.5% 31.8% 12.8% 18.9% 100%3.3.1 课外活动中的运动损伤分析在本次调查中发现,足球专项学生足球运动损伤发生在课外活动中的比例最大36.5%,主要原因是:一准备活动不充分,肌肉粘展性没有得到改善,关节、韧带的活动范围不够,没有使身体各器官迅速进入工作状态;二在课外活动中,学生大多随意性比较强,没有正规的场地,更没有裁判,又都年轻气盛,往往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再加上不带护腿板的防护措施,很容易造成运动损伤;三课外活动是把教学中所学到的技术和掌握的运动技能进行综合的时间,有一定的运动量和运动强度要求,由于这时学生往往处于一个比较疲劳的状态,就容易使动作变形而导致错误动作,加上心里也有所承受压力,往往就破坏了身体动作的协调性,造成局部负荷过大或超范围的活动,很容易造成运动损伤。
3.3.2 比赛中的运动损伤分析在比赛中的运动损伤占31.8%,由于比赛过程中,比赛时间长,争夺激烈,猛烈的身体接触和凶狠的冲撞不可避免,足球运动技术复杂,大多数动作要用脚来完成,本体感受较差,不易准确完成技术动作,且经常变换体位,在非正常的的状态下完成技术动作,所以很容易发生运动损伤。
在90多分钟的比赛中,学生的运动量也是很大的,在长时间,大负荷的情况下,容易产生机能性疲劳损伤[7]。
3.3.3 课堂教学与训练中的运动损伤分析在课堂教学和训练中的运动损伤占到18.9%和12.8%,也不容忽视。
一思想认识不足,是人的主观因素,主观因素在运动损伤原因中是很重要的,一些学生对运动损伤认识模糊,在教学中不按教师的指导,往往心血来潮,忘乎所以,不去做必要的准备活动,对自身的保护措施重视不够,盲目的进行训练或学习,从而造成了人为的不必要的运动损伤[3];二运动量安排不合理,有的教师违背了“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使局部负担过重,导致运动损伤,当人体负担超越了机体各组织器官的承受能力,则会因组织间的相互摩擦、挤压、牵扯而致伤;三技术动作不正确,在足球教学、训练或比赛中,经常可以看到由于学生基本技术动作掌握不好造成错误动作,违反了人体结构功能中,经常可以看到由于学生基本技术动作掌握不好造成错误动作,违反了人体结构功能的特点及运动时的力学原理,从而造成运动损伤。
4 结论与建议4.1 结论4.1.1 西安体育学院学生、张延足校学生,足球运动损伤部位主要有踝、膝、小腿、大腿和脚趾等,以扭伤、擦伤和拉伤最为常见。
4.1.2 技术不足、犯规和对抗冲撞是导致西安体育学院学生、张延足校学生,足球运动损伤的主要因素;天气、准备活动不足、运动量过大或意外等也是导致足球运动损伤的重要原因。
4.1.3 西安体育学院学生、张延足校学生,足球运动损伤场合主要集中在足球比赛、课外活动、课堂教学与训练过程,运动损伤的时段特征是课外活动高于课内教学与训练。
4.2 建议4.1 加强对体育专业学生足球运动的教育,树立正确的动机,减少和杜绝有意犯规和故意犯规伤人的行为。
4.2.2 加强技术练习,全面发展身体素质,尤其注意踝关节、膝关节、小腿以及大腿肌群力量和柔韧性,对易受伤的部位进行专门的训练。
4.2.3 加强足球运动中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自我保护方法,包括准备活动的深度和广度。
4.2.4 加快场地建设步伐,因地制宜开发适合多种人制的小型场地。
4.2.5 在足球课上安排一定数量的理论课。
内容侧重于运动的预防和措施。
4.2.6 比赛及训练中,要加强裁判工作,要求学生严格注意安全,特别是穿好球袜和戴好护腿板等防护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