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大学自然地理题库期末考试(最终版)

合集下载

自然地理学中国大学mooc课后章节答案期末考试题库2023年

自然地理学中国大学mooc课后章节答案期末考试题库2023年

自然地理学中国大学mooc课后章节答案期末考试题库2023年1.水资源的特性有()参考答案:时空分布不均匀性_有限性_循环性_利、害两重性2.在厄尔尼诺年份,下列关于太平洋东西两岸的叙述正确的是()参考答案:太平洋东海岸较常年气温更高,降水增多3.中纬度气候不包括()参考答案:副极地大陆性气候4.全球的淡水资源仅占全球水资源的()参考答案:3%5.关于气旋的特征描述正确的是()参考答案:中心气压低,空气自外围向中心运动,受地转偏向力的影响6.构造运动的特征有哪些()参考答案:具有普遍性和永恒性_具有方向性_具有非均速性_具有不同的幅度和规模7.理想状况下,全球共形成气压带,风带参考答案:7;68.山地背风坡常成为多雨中心,迎风坡常发生焚风效应参考答案:错误9.大气环流是指大范围内具有一定稳定性的各种气流运行的综合现象参考答案:正确10.气候的形成因子包括()参考答案:下垫面状况_大气环流_太阳辐射_洋流11.气团向比它冷的下垫面移动时称为冷气团参考答案:错误12.太阳天文辐射量的大小主要取决于日地距离、太阳高度和日照时间参考答案:正确13.世界上最著名的季风区出现在()参考答案:东亚14.厄尔尼诺为西班牙文,意为圣婴,秘鲁渔民用以称为圣诞节前后南美洲沿岸海温上升现象参考答案:正确15.气候系统发生变化根本原因是系统的热量平衡收到破坏参考答案:正确16.下列变质作用的类型及其常见的变质岩对应错误的是()参考答案:区域变质作用—大理岩17.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组成成分和结构,主要包括参考答案:生物成分_非生物成分_消费者_分解者18.洋流按照成因可以分为摩擦流、重力-气压梯度流、暖流和寒流四类参考答案:错误19.自然地理学的研究对象包括天然的和人为的自然地理环境,具有一定的组分和结构,分布于地球表层并构成一个地理圈参考答案:正确20.一定时期的径流深度与同期降水量之比,称为()参考答案:径流系数21.喀斯特地貌是地下水与地表水对可溶性岩石溶蚀与沉淀、侵蚀与沉积,以及重力崩塌、坍陷、堆积等作用形成的地貌参考答案:正确22.黄土是第四纪风力搬运堆积的土状物质,多分布于干旱、半干旱区参考答案:正确23.吸湿水是指土壤水分含量超过田间持水量时沿着非毛管孔隙向下移动的多余水分参考答案:错误24.通过分解有机物质来获得能量及有机物的是()参考答案:细菌25.趋同适应和趋异适应都是通过改变生物的形态构造、生理生态机能或行为等特征而实现的参考答案:正确26.海洋岛按照成因可以分为火山岛和两类参考答案:珊瑚岛27.岩石的基本单位是参考答案:矿物28.通常把除水汽、液体和固体杂质外的整个混合气体称为参考答案:干洁空气29.存在于包气带中局部隔水层之上的重力水是参考答案:上层滞水30.自然土壤形成的基本规律是物质的地质大循环与过程矛盾的统一参考答案:生物小循环31.下述对生态因子一般作用规律的说法错误的是()参考答案:一个因子的缺失可以用另一个因子来代替32.地转偏向力的影响下,风向会发生怎样的变化()参考答案:北半球向右偏转,南半球向左偏转33.大气运动的原动力是()参考答案:水平气压梯度力34.地形雨降水多发生在()参考答案:迎风坡35.大气能使太阳短波辐射到达地面,但地表向外放出的长波热辐射线却被大气吸收,这样就使地表与低层大气温度增高,这种现象我们称为()参考答案:温室效应36.根据锋面两侧冷暖气团移动方向和结构可将锋面系统分为哪几个类型()参考答案:锢囚锋_暖锋_准静止锋_冷锋37.板块构造学说主张()参考答案:刚性的岩石圈被各种类型的构造活动带分割成若干个既不连续又互相“镶嵌”起来的球面块体,称为板块_板块漂浮于地幔软流圈之上_每个板块都在不停地运动,边生长,边运移,边消亡。

人教版.必修一.期末复习之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含参考答案)

人教版.必修一.期末复习之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含参考答案)
【解析】
【1题详解】
图中显示,沿乙方向自然带的变化大致是由森林过渡到草原再过渡到荒漠,明显是由水分条件不同而导致,因此其影响因素主要是水分,选项C符合题意。沿图中乙方向自然带变化相当简单,并没有出现多种森林带的带谱,所处的温度带并没有变化,说明水平和垂直方向上的热量差异不是主要影响因素,排除A、B、D。
(2)图2乙山地南坡山麓为_______气候;甲山地与北坡相比,南坡雪线较_______(高或低),原因是__________
14、下图为非洲和中国部分地区自然带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甲、乙图中代号表示的自然带名称:A_______;C_______;G_______;E_______。
我国北方地区为温带季风气候,植被以温带落叶阔叶林为主,C对;
高山针叶林多位于高山,适宜在地势高、气温低的气候条件下生长,城市地势低,气温高,生长环境优越,高山针叶林在此生长易成为优势树种,对本地树种造成入侵,D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C。
2.城市干道隔离带由钢筋栅栏演变为绿色植物隔离带,隔离宽度增加,路边变窄,通风效果减弱,A错;
A.单一性B.间断性C.整体性D.差异性
4、武汉大学校内樱花约1000多株,以日本樱花、山樱花、垂枝大叶早樱和红花高盆樱4种为主。每年三月中旬,武汉大学樱花进入盛花期。2019年10月,武汉大学几株樱花树竟然开放了,网友们还给樱花起了个昵称:傻白樱。专家解释称,一旦合适的环境因子诱导出花原基的分化,加上水分养分条件适宜,就很容易出现反季开花的现象。
城市路面扬尘污染物主要来自城市工厂企业排放的颗粒物质和行车过程中卷起的尘埃,路面倾斜对扬尘污染减弱作用较小,B错
城市交通拥堵是城市道路车辆多、行驶不畅等原因造成的,C错;

湖北省武汉市地理高三上册期末达标检查试题及答案

湖北省武汉市地理高三上册期末达标检查试题及答案

湖北省武汉市地理高三上册期末达标检查试题班级:____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一、单选题(每题3分)1.下列关于地球运动的说法,正确的是:A. 地球公转和自转的方向都是自东向西B. 地球公转一周的时间为一天C. 地球自转产生了昼夜交替现象D. 地球公转导致了昼夜长短的变化,但不会影响四季更替答案:C解析:地球公转和自转的方向都是自西向东,公转一周的时间为一年,自转一周的时间为一天。

地球自转产生了昼夜交替现象,公转导致了昼夜长短的变化和四季更替。

2.下列关于我国地形特征的说法,错误的是:A. 地形复杂多样,山区面积广大B. 山区面积占全国总面积的2/3C. 平原主要分布在东部地区D. 丘陵主要分布在东北地区答案:D解析:我国地形复杂多样,山区面积广大,占全国总面积的2/3,平原主要分布在东部地区,如东北平原、华北平原和长江中下游平原。

丘陵主要分布在东部地区,但并非主要集中在东北地区。

3.下列河流中,最终注入北冰洋的是:A. 长江B. 黄河C. 黑龙江D. 额尔齐斯河答案:D解析:长江和黄河都最终注入太平洋,黑龙江是东北亚地区的主要河流之一,流经中国东北部地区,最后注入鄂霍次克海,属于太平洋。

而额尔齐斯河是中国唯一流入北冰洋的河流,源出中国阿尔泰山西南坡,山间两支源头。

4.下列关于我国气候特点的说法,错误的是:A. 季风气候显著B. 气候复杂多样C. 降水季节分配均匀D. 气候的大陆性特征显著答案:C解析: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可以概括为两个主要方面:气候类型复杂多样、季风气候显著。

此外,由于大陆面积广阔,西部伸入亚洲内陆,因此气候的大陆性特征也十分明显。

然而,我国降水的季节分配并不均匀,主要集中在夏季,冬季降水较少。

5.下列关于我国农业的说法,正确的是:A. 北方地区以水田为主,南方地区以旱地为主B. 西部地区是我国主要的牧区C. 东北地区的主要农作物是水稻和甜菜D. 长江中下游平原是我国主要的商品粮基地,也是我国三大棉区之一答案:B解析:北方地区以旱地为主,主要种植小麦、玉米、大豆等作物;南方地区以水田为主,主要种植水稻。

自然地理学中国大学mooc课后章节答案期末考试题库2023年

自然地理学中国大学mooc课后章节答案期末考试题库2023年

自然地理学中国大学mooc课后章节答案期末考试题库2023年1.地球唯一的天然卫星是()答案:月球2.以下选项不属于宇宙天体的是()答案:陨石3.大气能使太阳短波辐射到达地面,同时地表向外放出的长波热辐射线能够被大气吸收,这样就使地表与低层大气温度增高,这种现象我们称为()答案:温室效应4.空气的水平运动是由所受的力决定的,作用空气的力中,()只改变空气运动方向,不改变速度大小答案:地转偏向力5.以下关于气旋的特征描述正确的是()答案:中心气压低,空气自外围向中心运动,受地转偏向力的影响6.下列选项对喀斯特地貌的发育不具有促进作用的是()答案:岩石的透水性较差7.我国东部沿海地区自北向南的土壤空间分布规律正确的是()答案:灰化土—暗棕壤—棕壤—黄棕壤—红壤—砖红壤8.在黄土地貌的形成中,什么因素起到了最重要的作用()答案:流水作用9.一定时期的径流深度与同期降水量之比,称为()答案:径流系数10.根据成土因素学说,土壤发生发展过程中最活跃的因素是()答案:生物11.在土壤的原生矿物质中占绝对优势的是()答案:硅酸盐、铝硅酸盐类12.处于土体最上部,包括有机质的集聚层和物质的是()答案:淋溶层13.通过分解有机物质来获得能量及有机物的是()答案:细菌14.下述对生态因子一般作用规律的说法错误的是()答案:一个因子的缺失可以用另一个因子来代替15.利用资料、文献、统计数据和专门地图分析自然地理要素的相互关系进行区划的方法是()答案:地理相关分析法16.生物多样性主要包括()答案:物种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性遗传多样性17.生态系统的功能主要包括()答案:物质循环信息传递能量流动18.新生代分为()答案:新近纪第四纪古近纪19.构造运动的特征有哪些()答案:具有方向性具有非均速性具有不同的幅度和规模具有普遍性和永恒性20.到达大气上界的太阳辐射取决于以下哪几个因素()答案:太阳高度角日地距离日照时数21.属于沉积型循环的有()答案:硫循环磷循环22.根据降水的形成原因即上升气流特点可分为()答案:地形雨对流雨锋面雨台风雨23.生态因子对生物的作用具有以下几个特点()答案:限制性综合性不可替代性24.以下关于土壤的垂直分布规律特征叙述正确的是()答案:山体的坡向、形态对土壤垂直带谱的影响明显土壤垂直带谱的形成随基带不同而不同在相同或相似的位置,海拔越高,土壤垂直地带谱越完整,土壤类型越多25.土壤资源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有()答案:土壤退化,生产力下降土壤侵蚀的危害耕地逐年减少,人地矛盾突出土壤盐碱化26.气候的形成因子包括()答案:下垫面状况大气环流洋流太阳辐射27.土壤质量是与土壤利用和土壤功能有关的土壤内在属性,通常包括()答案:土壤肥力质量土壤健康质量土壤环境质量28.根据含水层空隙性质可将地下水划分为()答案:岩溶水孔隙水裂隙水29.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组成成分和结构,主要包括答案:生物成分非生物成分消费者分解者30.自然区划的原则包括()答案:空间连续性原则综合性原则和主导因素原则相对一致性原则发生同一性原则31.自然地理学的研究对象包括天然的和人为的自然地理环境,具有一定的组分和结构,分布于地球表层并构成一个地理圈答案:正确32.地球连续两次通过太阳春分点的平均时间为365d5h48min46s,称为一个恒星年答案:错误33.地层的接触关系主要分为整合、假整合与不整合三类答案:正确34.大气中水汽是唯一能发生相变的大气成分答案:正确35.山地背风坡常成为多雨中心,迎风坡常发生焚风效应答案:错误36.大气环流是指大范围内具有一定稳定性的各种气流运行的综合现象答案:正确37.气团向比它冷的下垫面移动时称为冷气团答案:错误38.太阳天文辐射量的大小主要取决于日地距离、太阳高度和日照时间答案:正确39.厄尔尼诺为西班牙文,意为圣婴,秘鲁渔民用以称为圣诞节前后南美洲沿岸海温上升现象答案:正确40.气候系统发生变化根本原因是系统的热量平衡收到破坏答案:正确41.洋流按照成因可以分为摩擦流、重力-气压梯度流、暖流和寒流四类答案:错误42.喀斯特地貌是地下水与地表水对可溶性岩石溶蚀与沉淀、侵蚀与沉积,以及重力崩塌、坍陷、堆积等作用形成的地貌答案:正确43.黄土是第四纪风力搬运堆积的土状物质,多分布于干旱、半干旱区答案:正确44.吸湿水是指土壤水分含量超过田间持水量时沿着非毛管孔隙向下移动的多余水分答案:错误45.趋同适应和趋异适应都是通过改变生物的形态构造、生理生态机能或行为等特征而实现的答案:正确46.海洋岛按照成因可以分为火山岛和两类答案:珊瑚岛47.岩石的基本单位是答案:矿物48.通常把除水汽、液体和固体杂质外的整个混合气体称为答案:干洁空气49.存在于包气带中局部隔水层之上的重力水是答案:上层滞水50.自然土壤形成的基本规律是物质的地质大循环与过程矛盾的统一答案:生物小循环。

自然地理学期末试题

自然地理学期末试题
(X )1・所冇曲占老岩右构成的山脉都加于書老山脉,
(X ) 2、根据板块构适理论.东非人裂谷形成于板块与板块Z间的碰撞挤
(7)3.锥形火山主要由中、酸性岩浆猛烈中心式喷发而形成:(7)4.虽然气温越禺•水中CO?的溶解度越低.但喀斯特发冇速度却越快^
如果海平血上升.海岸将会遭受佞Wk
风沙流中沙粒的运动以尅移方式为主;
我国黄土的物质来源上要是当地的岩石风化物质; 竹线是陆地冬李降雨和降M的分界线:
石钟乳可在半充水的溶洞中发育:
(V)10.沟谷水流在山麓地带形成洪积劇。
二、选择题(选择一个正确答案的代号填在题中括号内.共5分):
4
(A)
5
(A)
三、填空题(共
1
(散乱型)等四种:
2、喀斯特发育的卑本条件有(岩石的可溶件)、(岩石的透水件)、(水的 溶蚀力)和(水的流动性)等以个;
2、断层三角面:当岩层逍受构造作用力超过其塑件限度时,就会形成断层。
Ifu^层血两侧的I:盘、卜盘相对位移时所出幽的陡即・即为断层煨。横穿断层即 发冇的河流峡谷,会侵蚀、切割断层崖,最初只把断崖切成梯形血,后來峡谷扩 大,梯形面缩小变为工角血,叩为断层三角血。
3、横海岸:当海岸岸线方向与构适线方向近F垂玄时,就形成横海岸。其岸
1、珅论I・U入射角与禅线成()角时.沿岸泥沙流的搬运妇昴人
(A)0° :(B)15° ;(C)45°
:(1)) 75Leabharlann 。y丿v«乂V1V,
Vtz/0 VO
2、河漫滩沉积具有典型的()结构。
(A)一元;
(B)二元;
(C)三元;
(【))四元。
3、珊瑚碓主要在()
海域发疗。
(A)热带;

自然地理学期末试题

自然地理学期末试题

地理系2002 — 2003学年(二〉学期期末考试《自然地理(一)》试題(地貌学A卷)2003 年6 H 30 □一、判肴竝【在釵前括号内填上(对)或“><・(错」•共10分】:()1、所仃山占老岩右构成的山凍部屈丁占老山咏:()2.很撫板块构造理论.东非人裂谷形成J•板块与板块之间的碰描挤压,()3、備形火ll件要由中、酸竹岩浆猛烈中心式唏发而形成:()4、虽然气鮎越窩,水中9的溶解度越低•但嗟斯转发仔速度却趣快:()5、如果附半iftl hfh海冷将余谱受传蚀:()6、凤沙沆中沙权的运动以悬務方兀为.匕()7、我国英土的物质来源上耍足卅地的朴仃凤化物质;()&・雪钱是kHb冬爭附雨和倂缙的分界2毘()9、冇钟乳叮许•丰允水的溶洞屮发fh()10.沟谷水流在山施堆带形成洪枳用。

二、选择题(送择一个正确答案的代号填在题中括号内.共5分):I、理论I:•当波浪入射如气芹找成()角时.沿岸泥沙流的槪込E最大。

(A) (T ;<B> 15°;(C) 45c : (D) 75。

2、河漫沖沉枳具仃典刃的()结构。

(A)—元: (B)二元: (C)三元; (D)四元。

3.珊嘲碓主要在()海域发存。

(A)热检(B〉亚热带; <C>温带;(D)寒带.4.海沟主聲分布在()周囤与大姑边缘HI接地带八(A)太平(B)人西洋: (C)印度洋:(1北冰洋,5■黄土是形成于第四纪的一种特殊的土状堆积物.()发疗。

(A)水平层理:(B)倾斜层理:(C)木平节理:(D)垂斤节理.三、填空题(共11分):k冲枳河冰的平血形态主要包括()等四种;2. 咯斯特发冇的基車条件石(()和()等四个;3、地貌发疗的二要素足 < )、()和()•四、各列举出四亍下列地貌类型的名称(共8分):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凤蚀地貌:2、海蚀地貌:五、名词解释(共9分):1、阶地:2、断层三角而;3、戳海岸;六、问答鬆(任选一题.7分):1、比较河谷与冰川行的形态差并井解杆廉内。

《自然地理》全册试题(完整) 含答案

《自然地理》全册试题(完整) 含答案

戊乙甲丁丙比例尺 1:50000等高距 50m一.选择题第 1 课时地球和地图(2020 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浙江卷)某校学生于台风过后,前往某山区实习,观测溪谷的变化情况。

图 1 为学生实习地区的等高线地形图。

完成 1 题。

图11.学生在实习中可以得知的是A.溪谷的坡度;溪谷的蒸发量B.溪谷的蒸发量;溪谷的水深和流速C.溪谷的台风降雨量;堆积物粒径大小D.溪谷的坡度;堆积物粒径大小(2010 浙江高考)图4 是某地地形图,MN、PQ 是地形剖面线。

①、②是水库,若从中选择一个作为自来水厂的水源地,其条件是自流引水且工程建设费用最小。

完成 1--2 题。

2.M→N、P→Q对应的地形剖面图和应选择的水库分别是A.甲、乙;①B.乙、甲;②C.甲、乙;②D.乙、甲;①3.Z 村拟建一座玻璃温室大棚和一家污水处理厂,应依次布局在A.③④B.④⑤C.⑤⑥D.③⑥(2010 江苏高考)图 6 为某地区等高线地形图。

读图回答 9~I0 题。

4.甲河与乙河的分水(脊)线是A.KLOP 线B.KMOP 线C.KMNQ 线D.KRQ 线5.拟在 K 点与T 点之间选择起伏较平缓的路线.修建供拖拉机通行的道路.合理的路线是A.KRQFF 线B.KMNQPT 线C.KLOPT 线D.KST 线6.(2010 年天津卷)读图1,回答1~2 题上海世博会开幕式于北京时间2010 年4 月30 日20 时10 分举行,下列城市能收听、收看到现场直播的时间是A.纽约——4 月29 日清晨B.新加坡——4 月30 日上午C.伦敦——4 月30 日中午D.巴西利亚——4 月29 日下午下图为某地区等高线示意图(单位:米),读图回答 10—11 题。

7.下列有关图中等高线表示的基本地形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AB 线表示山谷B.CD 线表示山脊C.E 处为陡崖D.F 处为山峰读图,回答7~8 题。

8.若一架飞机由图中①地经②地飞往③地,其飞行方向是( )A.一直向正东方向B.一直向正西方向C.先向西北,后向西南D.先向东北,后向西北9..飞机由图中①地经②地飞往③地的过程中,途经的大洲和大洋依次是( )A.太平洋—南美洲—大西洋B.大西洋—北美洲—太平洋C.太平洋—亚洲—印度洋D.印度洋—非洲—大西洋(2009·上海高考)地形等高线的弯曲与疏密蕴含着许多关于地形的信息。

湖北省武汉市地理高二上册期末达标自测试卷及答案

湖北省武汉市地理高二上册期末达标自测试卷及答案

湖北省武汉市地理高二上册期末达标自测试卷班级:____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一、单选题(每题3分)1.下列关于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叙述,正确的是()A. 地球自转一周的周期为一年B. 地球自转的方向是自东向西C. 地球公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D. 地球公转的轨道为正圆答案:C解析:地球自转一周的周期为一个恒星日,约为23小时56分4秒,不是一年,A 错误。

地球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B错误。

地球公转的方向也是自西向东,C正确。

地球公转的轨道为近似正圆的椭圆轨道,D错误。

2.昼夜更替现象产生的主要原因是()A. 地球是一个椭球体B. 地球绕地轴不停地自转C. 地球绕太阳公转D. 地轴与公转轨道面呈66°34′的夹角答案:B解析:昼夜更替现象是由于地球自转产生的,地球自转使得太阳直射点在地表不同位置之间移动,导致不同地方出现昼夜交替现象,B正确。

地球是一个椭球体,但这不是昼夜更替现象产生的主要原因,A错误。

地球绕太阳公转导致四季更替、昼夜长短变化等现象,但不是昼夜更替的直接原因,C错误。

地轴与公转轨道面呈66°34′的夹角导致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移动,与昼夜更替现象无直接关系,D错误。

3.下列有关地球自转和公转的说法,正确的是()A. 地球自转一周的时间为24小时B. 地球公转一周的时间为一年C. 地球自转的周期与公转周期相同D. 地球自转的角速度大于公转的角速度答案:A解析:地球自转一周的时间为一个恒星日,约为23小时56分4秒,日常生活中我们使用的“一天”是太阳日,约为24小时,A正确。

地球公转一周的时间为一个恒星年,约为365日6时9分10秒,B错误。

地球自转的周期小于公转的周期,C 错误。

地球自转的角速度(除两极点外)处处相等,公转的角速度随纬度的增加而减小,D错误。

4.下列关于地球自转方向的叙述,正确的是()A. 地球自转方向是自东向西B. 地球自转方向在北极上空看呈逆时针方向C. 地球自转方向在南极上空看呈逆时针方向D. 地球自转方向在赤道上空看呈顺时针方向答案:B解析:地球自转方向是自西向东,A错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厄尔尼诺:源自西班牙语,原意“圣婴”,用来表示在南美西海岸(秘鲁和厄瓜多尔附近)向西延伸,经赤道东太平洋至国际日期变更线附近的海面温度异常增暖的现象。 气候分异:气温和降水具有一定的地带性和非地带性分异规律,决定了全球的气候也呈现出一定的地带性、非地带性分异规律,即气候分异。 土壤剖面:土壤剖面是指从地表垂直向下,显示土层序列及其组合状况的垂直剖面,也就是完整的垂直土层序列。 白浆化过程:是指在较冷的湿润地区,土壤表层由于季节性上层滞水,引起土壤表层铁锰还原,并随水侧向流失或向下积淀,部分则在干季就地形成铁锰结核,使腐殖质层下的土层逐渐脱色,形成粉砂含量高,铁,锰氧化物含量较少的灰白色白浆层。 生态系统:生态系统是指一定的时间和空间内,生物组分与非生物环境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完成一定功能的统一体。 生物放大作用:某些物质,尤其是一些进入生物体后难以分解或排出的物质,沿食物链从低营养级生物到高营养级生物传递,使处于高营养级生物体内的这些物质的浓度极为显著地提高,这种现象称为生物放大。 农业生态系统:农业生态系统是指在人类的积极参与下,利用农业生物种群和非生物环境之间以及农业生物种群之间的关系,通过合理的生态结构和高效的生态机能,进行能量转化和物质循环,并按照人类理想要求进行物质生产的综合体。 城市生态系统:城市生态系统是一个以人为中心的自然、经济与社会复合人工生态系统,即特定地域内的人口、资源、环境(包括生物的和物理的、社会的和经济的、政治的和文化的)通过各种相生相克的关系建立起来的人类聚居地或社会、经济、自然的复合体。 地带性土壤:地带性土壤也称为显域土,是指那些受气候和生物因素强烈影响的土壤。地带性土壤大多是受不同程度的灰化、铁铝化和钙化作用而发育形成的,剖面发育完善,土壤分布与相应的生物气候带一致。 非地带性土壤:非地带性土壤也称泛域土,是指那些土壤发育极弱,剖面层次分异不明显,土壤特性主要仍受母质影响的未成熟土壤。 土壤退化:土壤退化一般是指在人类经济活动和各种自然因素的长期作用下,土壤生态平衡遭到破坏,从而导致土壤质量变劣,土地生产力降低,土地承载力变弱的过程。 洋流:是指海洋中具有相对稳定的流速和流向的海水,从一个地区水平地或垂直地向另一海区大规模且非周期性地运动。 水循环:水循环是指地球上各种形态的水,在太阳辐射、地心引力等作用下,通过蒸发、水汽输送、凝结降水、下渗以及径流等环节,不断地发生相态转换和周而复始运动的过程。 海沟:海洋中最深区域,主要分布在大陆边缘与大洋盆地交接处,深度一般超过6000m 冰川:是陆地表面的一种固态水体,是地表固态降水的积累与演化形成的能自行流动的天然冰体系。 生物圈:是指地球表层由生物及其活动地带所构成的连续圈层 地层层序律:如果一个地区沉积岩没有受到扰动,先沉积的是较老的岩层,后沉积的是较新的岩层,这种上新下老的地层关系称为地层层序律。 地质作用:形成和改变地球的物质组成、外部形态和内部构造的各种自然作用 对流雨:近地面七层强烈受热,引起近地面空气急剧上升,绝热冷却迅速达到水汽饱和所形成的降水,称对流雨。 节理:岩层破裂后,两侧岩块发生位移,其中无位移或位移不显著者,称为节理。 标准化石:延续时间短、分布范围广、数量多、特征显著,从而具有鉴定质年代意义的化石。 单斜构造:若一个地区内的一系列岩层向同一方向倾斜,而岩层的倾角较小(一般在25°左右),则称为单斜构造。 解理:矿物受外力作用沿一定方向破裂并产生解理面的性质。 季风:大陆和海洋间的广大地区,以一年为周期,随着季节变化而方向相反的风系。 反气旋:反气旋是指占有三维空间的中心气压值高于四周的大型空气水平涡旋,又称高压。 水量平衡:任意选择的区域(或水体),在任意时段时,其收入的水量与支出的水量之差额必须等于该时段区域(或水体)内蓄水含量的变化量,即水在循环过程中,从总体上说收支平衡。 梅雨:每年六月中旬到七月上旬前后,我国的江淮流域、朝鲜半岛南部和日本的西部和中部,常常出现连续阴雨天气。由于这段时间正是梅子成熟季节,所以把这一雨期称为“梅雨”。 干绝热过程:干空气或未饱和的湿空气块,进行垂直运动时,与外界没有热量交换,只因体积膨胀(或收缩)做功引起内能增减和温度变化的过程,称为干绝热过程。(无水相变化,无热量交换) 方山地貌:在水平岩层地区,如果地壳大面积上升,可形成构造高原和构造台地,经流水长期侵蚀切割后,可形成面积大小不一彼此孤立的高地,称为方山。 太阳辐射:太阳以电磁波的形式向外传递能量,称太阳辐射。其所传递的能量,称太阳辐射能。 土壤圈的组成物质包括: 土壤矿物质 、土壤有机质、土壤水分和土壤空气 。 土壤形成因素包括:母质因素、气候因素、生物因素、地形因素和人为因素。 具有“自然之肾”之称的生态系统是湿地生态系统 。 根据生态系统的环境性质与形态特征,可将生态系统分为陆地生态系统 与 水域生态系统 。 根据草原的组成和地理分布,可分为 温带草原与热带草原两类。 湖泊是陆地表面具有一定规模的天然洼地蓄水体系,是湖盆、 湖水以及水中物质 组合而成的自然综合体。 海水温度在垂直方向上的变化规律,总的来说随着深度的增加而降低 ;海水的密度在水平方向上随着纬度的增高而 增大。 地球上最大的淡水资源是 冰川。 洋流分成 风海流 、 密度流和补偿流三类。 在信风带的应力作用下,形成赤道洋流(又称信风漂流)。 作用于洋流的力包括风对海水的应力、海水的梯度力、地转偏向力 和摩擦力。 太阳辐射是气候系统的能源,是大气物理过程与大气物理现象的基本动力,是气候资源中的热能之源。 地表环境因素 包括 地理纬度、海陆分布、地形、地表组成、洋流、河湖水体和冰雪覆盖等。 气温的分布主要受纬度、海陆、地形、海拔高度等因素的制约,其中纬度因素决定了气温的纬度地带性分异,而海陆、地形及海拔高度等则成为气温非地带性分异的主要因素。 气温 和降水两个因素是决定气候分布的基本依据。 自然地域系统中人们通常根据热量状况把地球表面分成热带、亚热带、___温带___、亚寒带和寒带等几个热量带。 太阳辐射和地球内能是地球表层系统进化发展的最主要、最基本的能源,被称为地域分异因素。 一般来说,经典的发生学分类通常将地球陆地上的土壤划分为三大类别,即地带性土壤、隐地带性土壤和非地带性土壤 地带性土壤主要有________及________等。(“砖红壤” “红、黄壤” “棕壤”等皆可) 自然地域系统中人们通常根据热量状况把地球表面分成热带、亚热带、___温带___、亚寒带和寒带等几个热量带。 太阳辐射和地球内能是地球表层系统进化发展的最主要、最基本的能源,被称为地域分异因素。 柯本气候分类是以气温 和降水两个气候要素为基础的。 人类活动对大气圈的影响有:温室效应、 臭氧层耗竭和酸雨等。 地球表层的时空特性:整体性,层次性,节律性, 开放性,稳定性,均一性。 内力作用类型有:构造运动 、岩浆活动、地震活动 地面有效辐射的大小主要决定于地面温度 、大气温度、湿度 以及云量状况。 地貌发育的外动力:风化作用,剥蚀作用,沉积作用。 大气成分:干洁空气 ,水汽,气溶胶,污染气体。 大气的垂直结构:对流层 ,平流层,中间层,暖层,散逸层 。 地质构造的形式有,水平构造, 单斜构造 ,褶皱构造, 断裂构造。 降水类型按形成原因可分为:对流雨 ,地形雨,气旋雨,锋面雨,台风雨等。 水循环过程可分为 水汽蒸发、水汽输送、凝结降水、水分入渗及地表、地下径流等外个基本环节。 大陆边缘一般包括大陆架、大陆坡和大陆基,通常取200米等深线为大陆架外缘。 土壤的本质属性是具有肥力。 太阳辐射是土壤最主要的能量来源。 生态系统包括四部分非生物组分、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 在生态系统中,生物生产包括初级生产和次级生产两个过程,其中初级生产又称第一性生产(或植物性生产)。 形成地域分异的基本因素有:太阳辐射和地球内能。 干湿度分带性表现为自然地理要素或自然综合体大致沿经线方向延伸,按经度由海向陆发生有规律的东西向(什么方向)分化。 水循环类型中,大循环是发生于全球海洋与陆地之间的水分交换过程。 土壤有机质是土壤中最重要的组成成分之一,是土壤肥力的物质基础,也是土壤形成和发育的主要标志。 从北极上空看,地球作逆时针方向旋转。 造成地表运动物体偏移一个很重要的假想的力是科里奥利力。它使得北半球运动的物体往右偏,南半球往左偏。 在固体地球之外还存在着另外三个圈层。它们是大气圈圈、水圈圈、和生物圈圈。 地层的接触关系主要分为整合接触、不整合接触和假整合接触。 按成因,岩石一般分为三大类:岩浆岩、沉积岩和变质岩 。 地球表层系统的五大自然圈层大气圈、生物圈、土壤圈、 水圈、岩石圈。 由于月球和太阳的引力,地球体发生弹性变形,在洋面上则表现为潮汐。 沉积岩的形成过程有风化作用,剥蚀作用,搬运作用,沉积作用,固结成岩作用。 不包含水汽和固态、液态粒子的混合气体,称为干洁空气,她的主要成分是 氮、氧、氩。 海陆风是指发生在沿海地区的白天吹海风,夜间吹陆风,以一天为周期的地方性风系。 地球发生了第一次大冰期,称为震旦纪大冰期。 气溶胶是大气中悬浮着的各种固态微粒和液态微粒与气体介质一起所构成的稳定混合物,__冬__季大于__夏__季。 大陆边缘一般包括大陆架,大陆坡和大陆基。 气旋的气压状况是:低压,水平方向气流运动情况是:四周向中心旋转辐合,垂直方向气流运动方向是:中心上升。 按发生学分类简述土壤的类型,并且依照分类每类列举两个以上例子。 答:分类:地带性土壤:砖红壤,红壤,黄壤 隐地带性土壤:水成土壤,盐成土壤 非地带性土壤:冲积土,风沙土,火山灰土 土壤圈的物质组成有哪些? 答:土壤由岩石风化而成的矿物质、动植物残体腐解产生的有机质、)以及水分(液相物质)、空气(气相物质)等组成。固体物质包括土壤矿物质、有机质和微生物等。液体物质主要指土壤水分。气体是存在于土壤孔隙中的空气。土壤中这三类物质构成了一个矛盾的统一体。它们互相联系,互相制约,为作物提供必需的生活条件,是土壤肥力的物质基础。 什么是纬向地带性?并试举一个例子。 答:纬向地带性是地带性规律在地球表面的具体表现,它表现为自然地理要素或自然综合体大致沿纬线延伸,按纬度发生有规律的排列,而产生南北向的分化。如土壤的纬向地带性,热带为砖红壤,南亚热带为赤红壤,中亚热带为红壤和黄壤,北亚热带为黄棕壤和黄褐土,暖温带为棕壤和褐土,温带为暗棕壤,寒温带为漂灰土,其分布与纬度基本一致。 简述生态系统的构成。 答:①生物部分: 生产者:绿色植物、自养微生物 消费者:动物 分解者:微生物 ②非生物环境(无机环境): 气候因子:太阳辐射、温度、湿度、风等 生物代谢材料:CO₂、O₂、H₂O和无机盐类 煤质:空气、土壤、水 生长基质:岩石、砂砾、泥土等 请简述波浪的分类。 答: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