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音乐之光》 11412311 崔浩

合集下载

湘版高中音乐鉴赏《华夏音乐之光》课件

湘版高中音乐鉴赏《华夏音乐之光》课件


华夏音乐之光
• 中国是世界上古代音乐文化发展最早的国 家之一。 • 古代音乐文化的发展奠定了中国音乐的优 秀传统,是近现代和当代中国音乐创作与 表演的重要源泉。 • 继承和发扬优秀的传统音乐文化。
课后自选乐曲,听赏古代音乐,
辨别古代乐器,体会作品情感,
了解我国悠久的音乐文化发展。
.
《阳关三叠》
又名《阳关曲》、《渭城曲》,是中国古曲 。 该曲取材于王维的七言绝句《送元二使安西》: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这首绝句后来成为一首七弦琴歌,歌曲分三大 段,即三次叠唱,每次叠唱除原诗外,加入由原 诗诗意所发展的若干词句,为当时的梨园乐工广 为传唱。因取诗中“阳关”一词,再加之歌曲的 三次叠唱,故名《阳关三叠》。
华夏音乐之光
1. 听赏古代音乐,辨识部分古代乐器。 2. 联系音乐文化历史,体会作品情感。
3. 了解中国古代悠久的音乐文化发展。
骨笛

八音
编钟
磬编磬华夏音乐之光 Nhomakorabea琴
《酒狂》阮籍
是中国三国时代(公元220—公元280)著名的文 学家和音乐家。当时统治者之间争权夺利、互相 欺诈、腐败堕落,导致社会混乱,阶级矛盾日益 尖锐。在这种环境里,很多文人报国无门、才能 无处发挥,又不愿意同流合污,因而感到苦闷, 为了逃避现实他们常常借酒浇愁,在音乐里寻找 精神上的慰藉。 传说阮籍为人正直,号称“青白眼”,鄙视势 利之人,渴求志同道合的人。据说统治者司马昭 让其入朝为官,阮籍曾一连60天喝得酩酊大醉, 避而不见。《酒狂》这首乐曲就是在这种情况下 创作出来的。
琵琶
华夏音乐之光
《十面埋伏》
著名的大型琵琶曲,也是中国十大古曲之一。 其演奏为独奏,乐曲激烈,震撼人心,艺术形 象鲜明。乐曲结构完整,用音乐叙事的手法完 美地表现了名闻古今的楚汉之战,生动地表现 出当时项羽被大军包围时走投无路的场景。是 琵琶武曲的顶峰之作,琵琶的演奏手法在此曲 中得到了淋漓尽致地发挥,那激动人心的旋律 令听者无不热血沸腾、振奋不已。至今在各种 类型的音乐会中,《十面埋伏》都是最受欢迎 的琵琶曲之一。

华夏之声

华夏之声

《土楼回响》第五乐章《客家之歌》 • 第五乐章《客家之歌》是整部作品的高潮, 作曲家在这一乐章加入了人声——合唱, 将一首四三拍子的客家山歌《唔怕山高水 深》进行合唱化处理,使其变成了一首雄 壮豪放的进行曲,和着三拍子的节奏, “号子”和“山歌”的主题由弱到强,由 远至近,层层推进,它结构宏大,表现了 客家人特有的团结坚韧,奋斗和开放的性 格和精神。
红旗颂


• 《红旗颂》作者吕其 明于1965年创作并首演成 功,红旗颂是一首革命红 旗的赞歌,以红旗为主题 描绘了1949年10月1日中 华人民共和国第一面五星 红旗升起的情景,同样它 以宏伟庄严的旋律表现了 中国人民在红旗的指引下, 英勇顽强 ,奋发向上的 英雄气概,热情讴歌了我 们伟大祖国蒸蒸日上的繁 荣景象。


了解乐曲《地平线》


线
乐曲《 地 平 线》
• 乐曲简介:《地平线》是作曲家叶小纲 1985年为女高音,男低音和交响乐队创作 的。乐曲以“地平线”为标题,引导听众 对人类生存的宇宙展开天宽地阔,景象万 千的无限遐想。乐曲运用藏族民间音乐为 创作素材,其核心音调由男低音唱出,女 高音做呼应。 • 作者简介;作者叶小纲于1982年毕业于中 央音乐学院作曲系,后留学英国、美国, 获奖无数,包括“金钟奖”“金鸡 奖”“文化奖”,作品有《最后的乐园》 《琵琶协奏曲》《冬》《九匹马》《迷竹》 及三十部电影音乐,代表作《中国之诗》 《红雪》《悲歌》等。 • 叶小纲同时被选入英国剑桥出版的《国际 名人录》和《世界名人录》。
第四单元
华夏乐章
华夏乐章 ----- 教学内容
• 了解客家民族的历史,并欣赏乐曲《客家之歌》
• 了解乐曲《红旗颂》并欣赏
• 了解藏族风格的乐曲《地平线》并欣历史简介

高中音乐鉴赏试题及答案

高中音乐鉴赏试题及答案

高一年级音乐期末测试题班级姓名学号一、选择题(每题3分, 共69分)民间音乐是世界优秀音乐文化中的绚丽瑰宝, 也是人类精神文明的结晶。

1.民歌是人类文化中最宝贵的组成部分, 它源于人民的生活, 反映着人民的生活。

下列关于民歌的说法, 正确的是( )①不同民族、不同地方的民歌具有不同的民族风格或地方风格。

但是, 有些民族的分布地域较广, 其民族风格会与所在地区的地方风格相互交融。

②民歌的创作和演唱以即兴性为基本特征。

③花儿是流行在陕西、甘肃、宁夏一带的山歌。

④信天游多采用假声或真假声结合的方式唱。

⑤《上去高山望平川》旋律高亢悠扬, 开阔起伏, 舒展自由, 是一首长调歌曲。

⑥藏族音乐可分为民间音乐、宗教音乐和宫廷音乐三大类。

A. ①②③B. ②③④C. ①②⑥D. ④⑤⑥TV《挑战主持人》2007高校系列节目给国内众多知名大学提供了展示的舞台。

在内蒙古大学对决天津师范大学的一期比赛中,内蒙古大学的同学们载歌载舞,将蒙古族的艺术瑰宝呈现在了广大观众面前,获得了比赛的冠军。

根据你所学的知识判断,他们表演的才艺最可能.. .)A. 马头琴弦子舞呼麦B. 札木聂盅碗舞长调歌曲C. 盅碗舞呼麦长调歌曲D. 手鼓盅碗舞长调歌曲2006年德国世界杯足球赛是一场时隔四年的世界"足球盛宴", 也是迄今为市场开发和运作最成功的一届世界杯,尽管德国世界杯已渐出了人们的生活, 但有很多回忆依然留在我们脑海里。

3.在2006德国世界杯足球赛开幕式上应邀演奏的我国青年钢琴家是( )A. 郎朗B. 李云迪C. 孙颖迪D. 邹翔4.他演奏的曲目是 ( )A. 《黄河》B. 《蓝色狂想曲》C. 《东方红》D. 《翻身的日子》5.他演奏的该曲目的风格是 ( )A. 民族音乐B. 古典音乐C. 爵士乐D. 流行音乐临淄是战国时期的文化名城。

“其民无不吹竽鼓瑟, 弹琴击筑, 斗鸡走狗……”----《史记·苏秦列传》6. “弹琴击筑”中的“琴”指的是 ( )A. 钢琴B. 古琴C. 古等D.六弦琴7.春秋战国时期, 古琴音乐已具有一定的艺术表现能力, “伯牙鼓琴、子期知音”的故事早已深人人心。

高二音乐 华夏音乐之光教案

高二音乐 华夏音乐之光教案

第四单元音乐与时代课题:华夏音乐之光(教学设计)课型:音乐鉴赏对象:高中二年级学生教学目标:1、通过对古曲(《八音和鸣》、《流水》、《广陵散》、《梅花三弄》、《酒狂》、《阳关三叠》等)的视听,感受古乐的神韵,体验古代歌曲的情趣;并进一步加深对我国古代乐器的了解。

2、在欣赏与学唱过程中培养学生参与合作意识,敢于表现、大胆体验,从而提升学生的音乐感知与音乐审美能力;并思考与探索优秀传统音乐文化的继承与发扬等问题。

教学重、难点:1、重点:古曲的鉴赏与学唱古歌曲《阳关三叠》。

2、难点:优秀传统音乐文化的感受与传承探究。

教学准备:课件与相关音响资料、古乐器图片、钢琴教学内容:1、《八音和鸣》:《周礼•春官》中把乐器分为金、石、土、革、丝、木、匏、竹八类,称“八音”,也是最早的乐器分类之一。

金音包括编钟ppt、特钟、铙石音包括编磬、特磬土音包括埙革音包括鼓丝音包括古琴、古瑟木音包括柷(zhu)、敔(yu)匏音包括笙、竽竹音包括箫、笛、管、篪(chi)“六分其金而锡居其一,谓之钟鼎之齐(剂)。

”—《周礼·考工记》2、古琴:中国最古老的乐器之一,长130厘米,宽20厘米。

桐木挖凿,有七根弦,13个琴徽(音位)。

早自周代已是常见乐器,在典礼音乐中不可少。

抚琴不只自娱,还有社会交往,表达感情之用。

是一件高尚乐器,琴曲风格高雅,文人、豪士籍以寄托情怀。

乐谱—减字谱。

现存琴曲(歌)600余首。

形成许多流派。

代表作品:《平沙落雁》、《流水》、《梅花三弄》、《广陵散》琴有四美:良质、善斫(zhuo)、妙指、正心。

3、诗歌与音乐—古歌曲《阳关三叠》中国古代“诗歌”是不分的,即文学和音乐是紧密相联系的。

现存最早的汉语诗歌总集《诗经》中的诗篇当时都是配有曲调,为人民大众口头传唱的。

这个传统一直延续下去,比如汉代的官方诗歌集成,就叫《汉乐府》,唐诗、宋词当时也都能歌唱。

甚至到了今天,也有流行音乐家为古诗谱曲演唱,如苏轼描写中秋佳节的《水调歌头》。

华夏音乐之光音乐教案

华夏音乐之光音乐教案

华夏音乐之光音乐教案教案标题:华夏音乐之光音乐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华夏音乐之光的背景和意义;2. 学习华夏音乐之光的曲目和演奏技巧;3. 培养学生对传统华夏音乐的兴趣和欣赏能力;4. 培养学生的音乐表达和合作能力。

教学内容:1. 华夏音乐之光的背景介绍:讲解华夏音乐之光的起源、发展和影响;2. 华夏音乐之光的曲目学习:选择代表性的华夏音乐之光曲目进行学习和演奏;3. 演奏技巧指导:教授华夏音乐之光曲目的演奏技巧,包括指法、节奏、音准等;4. 合奏和合唱:组织学生进行华夏音乐之光曲目的合奏和合唱,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团队精神;5. 音乐欣赏:引导学生欣赏华夏音乐之光的演奏录音或现场演出,培养学生对传统华夏音乐的欣赏能力。

教学步骤:1. 导入:通过图片、视频或音频等方式引入华夏音乐之光的话题,激发学生的兴趣;2. 背景介绍:简要介绍华夏音乐之光的起源、发展和影响,增加学生对该音乐形式的了解;3. 曲目学习:选择一至两首代表性的华夏音乐之光曲目进行学习,包括曲目的乐曲结构、旋律特点等;4. 演奏技巧指导:针对选定的曲目,逐步教授学生正确的演奏技巧,包括指法、节奏、音准等,通过示范和练习巩固;5. 合奏和合唱:将学生分成小组,组织他们进行华夏音乐之光曲目的合奏和合唱,指导他们在合作中发展音乐表达和团队合作能力;6. 音乐欣赏:播放华夏音乐之光的演奏录音或组织学生观看现场演出,引导学生欣赏其中的音乐特点和情感表达;7. 总结与评价:与学生一起总结华夏音乐之光教学的收获和体会,评价学生的表现,并鼓励他们继续探索和发展音乐兴趣。

教学资源:1. 华夏音乐之光的相关资料和背景介绍;2. 华夏音乐之光的演奏录音或视频;3. 乐器和乐谱。

教学评估:1. 观察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参与度和专注度;2. 评价学生在演奏和合奏中的表现,包括技巧运用、音准和合作能力等;3. 学生对华夏音乐之光的理解和欣赏能力的展示。

教学延伸:1. 组织学生进行华夏音乐之光的创作和编排,培养他们的音乐创造力;2. 组织学生参加音乐比赛或演出,展示他们的华夏音乐之光演奏成果;3. 引导学生了解其他民族音乐和世界音乐,拓宽他们的音乐视野。

传世之歌中国古代战歌

传世之歌中国古代战歌

传世之歌中国古代战歌传世之歌——中国古代战歌中国古代战歌作为传世之歌,承载着历史的沉淀和民族的记忆。

这些动人的歌曲,以其深情和激昂,生动地展现了古人英勇抗敌、保家卫国的壮丽画卷。

今天,我们将一同重温这些经典之作,感受古代战歌的力量。

一、箫鼓鸣横笛,弦歌振长空1.《白骨哀》《白骨哀》是北朝时期的一首抒发忧愤和哀思的古代战歌,起源于南北朝战乱时期。

以激昂的曲调和悲壮的词句,针砭时弊,表达了人们对战乱的不满和对家园的思念之情。

2.《木兰辞》《木兰辞》是唐代流传下来的一首脍炙人口的战歌,描绘了女英雄木兰替父从军的故事。

歌词优美动人,以木兰为代表的坚毅以及家国情怀感染了无数后人,成为中国古代战歌中的代表之作。

3.《将军令》《将军令》是南北朝时期的战歌,以其慷慨激昂的曲调和壮丽的词句,表达了士兵们对将军的忠诚、对战争的不畏等情感。

这首战歌曾在大将军领导下的战场上激励士兵们奋勇杀敌,成为历史的佳话。

二、激扬壮志,奋勇向前1.《义勇军进行曲》《义勇军进行曲》是抗日战争时期的一首主题歌曲,歌词慷慨激昂,调子铿锵有力。

这首歌曲成为了抗战时期士兵们奋发向前、英勇杀敌的象征,极大地鼓舞了抗日斗志,赢得了民族的尊重。

2.《战天斗地虎胆无敌》《战天斗地虎胆无敌》是解放战争时期的一首战歌,以慷慨激昂的曲调和豪情万丈的歌词,歌颂了解放军英勇无畏的斗志和对胜利的信念。

这首战歌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为民族独立的事业作出了重要贡献。

三、乐章嘹亮,久久为继1.《乌苏里舞曲》《乌苏里舞曲》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旅音乐《索寒》中的一个部分,因其独具特色、气势磅礴而备受喜爱。

这首歌曲在千千万万的军营中演奏,鼓舞着解放军的士气,展现了新时代中国军人的英勇精神。

2.《雪山飞狐》《雪山飞狐》是一首歌颂中国解放军英勇无畏,战无不胜的音乐作品。

它以热烈的旋律和激越的节奏,讴歌了中国人民解放军永不屈服的斗志,感念了为国家和人民献身的英雄们。

总结:中国古代战歌作为传世之歌,以其激昂的曲调、豪迈的语言和伟大的意义,将壮丽的历史画卷在歌声里展露无遗。

教案《华夏音乐之光》

教案《华夏音乐之光》

教案《华夏音乐之光》第一章:中国古代音乐起源1.1 了解中国古代音乐的历史背景和发展脉络1.2 探讨中国古代音乐的起源和文化内涵1.3 分析中国古代音乐对后世的影响和传承第二章:中国古代乐器介绍2.1 介绍中国古代乐器的种类和特点2.2 分析中国古代乐器在音乐发展中的作用2.3 探讨中国古代乐器的制作工艺和文化价值第三章:中国古代音乐作品解析3.1 分析中国古代音乐作品的风格和特点3.2 解读中国古代音乐作品的内涵和表达方式3.3 欣赏中国古代音乐作品的美感和艺术价值第四章:华夏音乐与传统文化4.1 探讨华夏音乐与传统文化的关系4.2 分析华夏音乐在传统文化中的地位和作用4.3 了解华夏音乐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扬第五章:华夏音乐与现代社会5.1 探讨华夏音乐在现代社会的传承与发展5.2 分析华夏音乐在现代社会的作用和影响5.3 思考华夏音乐在现代社会的未来发展第六章:华夏音乐与其他文化的交流6.1 了解华夏音乐与其他文化的交流历史6.2 分析华夏音乐与其他文化的融合与创新6.3 探讨华夏音乐在全球化背景下的传播与发展第七章:华夏音乐教育的重要性7.1 分析华夏音乐教育在培养学生审美情趣中的作用7.2 探讨华夏音乐教育在弘扬民族文化中的意义7.3 思考华夏音乐教育在现代社会的未来发展第八章:华夏音乐教学实践8.1 介绍华夏音乐教学的方法和技巧8.2 分析华夏音乐教学实践中遇到的问题和挑战8.3 探讨华夏音乐教学实践的创新与发展第九章:华夏音乐资源的利用与保护9.1 了解华夏音乐资源的种类和现状9.2 分析华夏音乐资源在教学中的利用与保护9.3 探讨华夏音乐资源在数字化时代的发展与传承第十章:华夏音乐的未来展望10.1 思考华夏音乐在新时代的发展趋势10.2 探讨华夏音乐在国际化背景下的机遇与挑战10.3 预测华夏音乐未来的发展方向和可能性重点和难点解析重点环节一:中国古代音乐起源解析:中国古代音乐的起源是理解其后续发展的基础,需要深入研究古代音乐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以及它对后世的影响和传承。

教案《华夏音乐之光》

教案《华夏音乐之光》

教案《华夏音乐之光》第一章:华夏音乐概述1.1 教学目标了解华夏音乐的基本概念和发展历程。

掌握华夏音乐的主要特点和影响。

1.2 教学内容华夏音乐的起源和发展历程。

华夏音乐的主要类型和代表作品。

华夏音乐对中国和世界音乐的影响。

1.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华夏音乐的基本概念和发展历程。

展示法:展示华夏音乐的代表作品,让学生感受其魅力。

1.4 教学评估课堂讨论:让学生分享对华夏音乐的了解和感受。

小组研究:让学生分组研究华夏音乐的不同类型和代表作品。

第二章:民间音乐2.1 教学目标了解民间音乐的基本概念和特点。

掌握民间音乐的主要类型和代表作品。

2.2 教学内容民间音乐的定义和特点。

民间音乐的主要类型:山歌、小调、歌舞、说唱等。

民间音乐的代表作品:茉莉花、康定情歌等。

2.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民间音乐的基本概念和特点。

展示法:播放民间音乐的代表作品,让学生感受其魅力。

2.4 教学评估课堂讨论:让学生分享对民间音乐的了解和感受。

小组研究:让学生分组研究民间音乐的不同类型和代表作品。

第三章:宫廷音乐3.1 教学目标了解宫廷音乐的基本概念和特点。

掌握宫廷音乐的主要类型和代表作品。

3.2 教学内容宫廷音乐的定义和特点。

宫廷音乐的主要类型:宴乐、祭祀乐、雅乐等。

宫廷音乐的代表作品:梅花三弄、霓裳羽衣舞曲等。

3.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宫廷音乐的基本概念和特点。

展示法:播放宫廷音乐的代表作品,让学生感受其魅力。

3.4 教学评估课堂讨论:让学生分享对宫廷音乐的了解和感受。

小组研究:让学生分组研究宫廷音乐的不同类型和代表作品。

第四章:宗教音乐4.1 教学目标了解宗教音乐的基本概念和特点。

掌握宗教音乐的主要类型和代表作品。

4.2 教学内容宗教音乐的定义和特点。

宗教音乐的主要类型:佛教音乐、道教音乐、基督教音乐等。

宗教音乐的代表作品:大悲咒、道德经、圣经歌曲等。

4.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宗教音乐的基本概念和特点。

展示法:播放宗教音乐的代表作品,让学生感受其魅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华夏音乐之光
-----中国古代音乐
湖南人文科技学院11412311 崔浩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能认真聆听本课的主要曲目,通过《八音和鸣》,掌握乐曲主旋律的节奏型;
2、能力目标:通过赏析和引导,提高学生对音乐的感知能力和鉴赏能力;
3、发展目标:培养学生的创作思维和自主学习的能力,延伸至创作模块,鼓励学生尝试简
单的歌曲创作;
4、情感目标:感受中国古代音乐的魅力,体会古人的创作情感,引导学生关注和喜爱中国
悠久灿烂的音乐文化。

[教学内容]:
欣赏乐曲《八音和鸣》、古琴曲酒狂琵琶曲
[教学重点]:
感受中国古代音乐厚重的人文内涵和知识底蕴,感受音乐与情感的结合,细心体会古人的创作情怀。

【教学难点】:通过赏析古代音乐,体会古代音乐与现代音乐的结合,并能根据自己创作的诗歌与学习的节奏型,创作说唱音乐。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课前播放电影《英雄》中,老者抚琴片段。

好的,我们开始上课!上课!
同学们,刚才我们课前观看了一段影片,你们觉得它表现了中国哪个朝代的情景?影片中老者演奏的乐器是什么?
引出古琴,并介绍古琴:
二、导入新课:教师:古琴为古代四艺之首,其实我国古代的艺术博大精深,中国古代的乐器除了古琴还有很多,同学们能说出几种吗?
学生:
师:展示乐器图片,介绍八音,请学生为八音分类,引出《八音和鸣》这首乐曲。

根据历史文献记载和出土文物证实,早在周代,我国古老的先民们就将近70中乐器按制造材料的性质分成“八音”。

所谓“八音之乐”就源于此。

它们就是“金、石、丝、竹、匏、土、革、木”。

今天就让我们首先一起来领略其中一些乐器的
风采。

欣赏器乐曲:《八音和鸣》
讲述古代音乐的特点和代表曲目,并讲解我国古代音乐的辉煌历程。

中国民族音乐源远流长,是中华民族共同创造,并不断吸收外国的民族音乐发展而成。

(人类自有了语言,就有了音乐,语言音调的高低、长短形成歌曲的雏形,以简单的生产工具敲击发出声音,形成最初的乐器,开始时是因为生产、生活的需要,如传递信息、协调动作等,逐渐形成感情的表达和交流,歌声复杂化,乐器也更加多样。


古代音乐的主要形式:乐舞和歌曲、乐器、乐律理论和音乐美学思想
代表乐器:古琴、埙、琵琶、萧、竹笛等。

1、《八音和鸣》(楚调):根据历史文献记载和出土文物证实,早在周代,我国古老的先民们就将近七十种乐器按制造材料的性质分成“八音”,所谓“八音之乐”就源于此。

八音:金、石、丝、竹、匏、土、革、木。

(列举每种乐器的代表乐器)
(《八音和鸣》的创作背景:1978年,在湖北县出土了124件乐器,八音俱全,特别令人震惊的是,这一套六十四编钟,其音质之优秀,音律之纯正,造型之美观,让20世纪的人都不得不惊叹古代乐工们的创造之伟大。

随后,湖北省歌舞团以历史文献为依据,在有关专家、学者的指导下仿制出编钟、编磬等乐器,创作并排演了《编钟乐舞》,在国内外演出反响强烈。

《八音和鸣—楚调》为其中一首。


乐曲以民间的变奏形式创作而成,开始的引子较自由。

(范唱引子)
乐曲结构:在编磬的华彩乐段(刮奏为主)之后,音乐主题先齐奏----以瑟(筝代替)为主的中音乐器演奏---吹管变奏---钟磬变奏---弹拨乐变奏---切分后加速---在活泼愉快地齐奏中结束全曲。

(课件)
(二)歌曲
中国素以礼乐之邦著称于世,我们的祖先以其非凡的才能创造了瑰丽璀璨的精神文明,包括别具一格的华夏之声——委婉的民歌、悠扬的琴瑟,清脆的钟磬,无不凝聚着中华民族独
具特色的文化性格,而其中的古代歌曲则堪称中华民族文化艺术之瑰宝。

我国古代歌曲艺术源远流长经历了数千年
1、你还知道哪些古曲或用古诗词谱曲的歌曲吗?
2、中国古代音乐文化是中华民族文明的象征,是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我们应该怎
样继承和发扬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