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建国——关于科学采矿的思考
推进煤炭科技发展与持续创新的思考

高煤矿开采 的竞争力 。德 国硬煤产量从 19 9 8年的
4 . 减 少到 20 13Mt 0 1年 的 2 . 。19 7 1Mt 9 9年 合 并 鲁
尔 、 尔 和 萨 尔 本 比 伦 矿 区 , 建 了 D u ce 萨 组 et h s
Sen ol A D K) 司。2 0 tikhe G( S 公 0 2年 与 19 9 0年 相 比 ,
H
■
∞
注 : 国为百万短吨。 美
拍 跚咖甜
产量 的同时 , 加快 了煤炭企业改革和技术更新 , 以提
表 2 部分国家井工煤矿工人效 率 , _ tT /_
9 5年 国别 18 美 国 英 国
德 国 波 兰
19 9 0年
19 9 5年 20 如 0 00年 2 1年 20 0 0 2年 : 2 ∞
2 %; 4 核电 比重相 对趋降 ; 可再 生能源增 幅将 为 2 .
2 , % 总消 费 比重还 不 会超 过 1% 。 0
在与化石能源经济市 场的激烈竞争中 , 目前 全
维普资讯
1 2
采
矿
技
术
表 1 世界部分 采煤 国家 井工产 量/ 井数 ( 矿 百万吨/ )x3 个 C-l
明的石油储量还够用 4 . 年 , 2 8 天然气为 6 . , 47日 趋激烈 的市场经济 条件下 , 都在加速矿井生产集 约化进程 , 不断采用新 型技术装备 , 努力提高劳动生产率 , 降低生产成本 , 提高经济效益和竞争力 , 以维 持煤矿的生存和发展 。
推 进 煤 炭 科 技 发 展 与 持 续 创 新 的 思 考
姚建 国
( 煤炭科学研究总院北京开采所 , 北京
煤炭的科学开采及有关问题的讨论

9 2・
科 技 论 坛
煤 炭 的科学开采及有关 问题 的讨论
范 广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f 鸡 西 市煤 炭 生 产 安 全 管理 局 , 黑龙 江 鸡 西 1 5 8 1 0 0 )
摘 要: 我 国的经济发展 离不开能 源的 支持 , 作为最重要 的能 源之一 , 煤炭资源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当前我 国的煤炭产量居 于世界领 先 地位 , 为 我 国 的 经济 发 展提 供 了重要 的 支持 。但 是 , 我 国 的煤 炭 开 采技 术 还是 较 为 落后 的 , 这 造 成 了我 国 的煤 炭 资 源的 开 采 率 不 高 , 开 采也不安全 。因此 , 科 学开采煤炭 资源具有非常现实的意义。 关键词 : 煤炭 产业 ; 科 学开采 ; 安全 开采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我国对能源的要 经济 状 况 差 的 国有 煤矿 为 了生 存 投 入也 将 严 重不 足 。 以上 两 种 求越来越高 , 对能源的需求量也在不断提升。 煤炭资源作为我 国重要 状况都将 内部成本转化为社会成本 , 再加上 由矿 区形成 的城镇 , 其经 的能源之一 , 其为我 国经济发展起着基础性的作用 , 对我 国的发展起 济将随资源耗竭而衰落 , 这样就使资源输 出地经济得不到发展 , 而成 着重要作用 。进一步完善煤炭资源开采技术 , 是我 国发展 的需要 。 为“ 资源陷阱” 。 1完善 煤炭 开 采技 术 的 重要 性 因此 ,从煤炭企业层面上就如何为 自己求得 一宽松 的经济环境 , 煤 炭 资 源是 我 国的最 重 要 的 能源 之 一 ,其 对 我 国的经 济 发 展有 以解决 国家 、 社 会对煤炭企业 以及企业 自身的经济和科学技术问题 , 着至关重要 的作用。当前在我国的能源结构 中, 煤炭资源处于主导地 已成为采矿业的现实 。如何实现采矿业 以人为本与科学和谐发展? 经 位, 由此可见 , 其对我 国经济的发展是多么的重要 。 不仅如此 , 我国人 济是发展科技的推动力 , 科学发展的主体是企业 , 如何使企业具有宽 民的生活也离不 开煤炭资源, 取暖、 做饭等都离不开煤炭资源 。可以 松的经济环境 以实现采矿业 的科学发展? 这些都成为当务之急。 说, 我们的生活与煤炭资源息息相关 。没有 了煤炭资源 , 我们 的生活 3科 学采 矿 的主 要方 面 就 无法 很 好地 开 展下 去 。 科学开采是开采过程与地质环境在相互协调状态 ( 保护环境) 下 然而, 我 国当前 的煤炭开采技术还是相对落后的。 这使得我国的 最大限度地获取 自然资源 ,是在不断克服各类复杂地质和工程环境 煤炭开采无法达到充分开采 , 煤炭资源 回收率非常低 , 并且存在着很 下带来 的安全隐患中进行安全开采 。 而且我 国具备各类开采条件 , 闪 多的危险。此外 , 煤炭的开采也给环境带来 了很大的污染 , 这与我国 此在煤炭开采的科学与技术方面理应处在世界 的前沿 ,即不仪要达 的可持续发展战略是相违背的。因此 , 完善煤炭开采技术是非常有必 到世界水平 , 而且要解决世界上没有解决的问题。实现科学采矿是采 要的。 矿 者 的 责任 。实 现煤 炭 科 学 开采 ,在技 术 上 主要 体 现 在 以下 5 个 方 2炭 开 采的 特点 及 其 负外 部性 面: 高效开采 ; 绿色开采以保 护环境 ; 安全开采 以保护人身作业安全 ; 2 . 1 煤炭 产 业不 同于 其他 产业 的特 点 高 回收 开采 以提 高 资源 采 出率 ; 经 济 开采 以降低 成本 。 若 不在 这 些方 f 1 ) 一般 产 业 的特 点 是 通过 技 术 对 原料 进 行 物理 和 化 学 的改 变 形 面进行管理 , 肯定不是科学采矿, 而是在利益驱动下的野蛮采矿 。 成产品 , 因此科技水平直接与产品质量 、 数量和市场价格相关 。而煤 然而 , 由于 我 国很 多 的 煤矿 处 于 尚不 发达 的地 区 , 而 这 些 地 区 的 炭产 品质量( 发热量 、 灰分 、 含硫量等) 决定于几十亿年地质作用形成 劳动力较为廉价 , 使得开采时不顾员工的素质 , 并且一些开采单位为 的沉 积 条件 和变 质 过程 ,而 不决 定 于 开采 技 术 。但 煤 炭 赋存 状 况 不 了 获取 更 多 的利 益 而减 少 成 本预 算 , 没 有 建立 有 效 的安 全 设 施 , 这 给 同, 所采用的开采科技含量会有很大差别 , 开采技术 与所开采对象 的 开采工作带来 了很大的问题。因此 , 一定要加强管理 , 不断完善开采 难度和数量有关 , 而与煤炭质量和与其相关的市场价格关系不大。 技术 , 提高开采的安全性 , 只有这样才有可能减少事故的发生 。不仅 f 2 ) 煤炭企业大部分分布在经济不发达地 区, 经济结构单一 , 大部 如此 , 由于地质条件等的影响, 如地质变异及小构造等地质缺陷都会 分要依靠煤炭开发来发展经济。由此 , 企业背负着解决地方沉重的劳 造成一定的事故 。我国有很多高瓦斯矿并 且煤层透气性低 ,难于抽 动就 业 的压 力 。 采, 因此对这类矿井必须开发有关的监测技术 , 加强对开采工作 的监 ( 3 ) 煤炭开采具有明显 的负外部性 。经济学提出“ 市场失灵” 的一 管 力度 。 种表 现是 “ 外部性 ” , 指一种消费或生产对其他 由于消费或生产产生 此外 , 我国还应该倡导“ 绿色开采技术” , 只有这样才能不断满足 不反 映 在市 场 价格 中的直 接 效应 。 人们对环境提出的越来越高的要求 。要达到完全消除开采对环境的 2 . 2 煤 炭 产 品 的形成 特 点 、 作 业 环 境及 其 开采 对 环境 的 影 响 影响所付 出的高 昂成本。因此应对开采可能对环境 的损害和经济损 ( 1 ) 产 品 形成 特 点 。煤 炭是 森林 经 过 巨大 的 自然 力 ( 物 理 化学 过 失作出评估 , 以使开采工作更环保 , 更洁净。 程) 和 漫长 的地 质 过 程形 成 的 自然 资源 , 自然 界只 给一 次 , 因此 应该 属 结 论 于宝贵的不可再生和耗竭性 自然资源。显然煤炭 因其具备 的天赋性 煤炭资源对我国的经济发展 和人 民的生活水平维护与提高有着 而难 以对其定价,又 由于其易于取得而被廉价使用 ,不被人类所珍 不可替代 的作用。然而 , 我 国的煤炭开采 中存在着很多的问题 , 这些 惜。 问题不但阻碍了我国煤炭开采业的发展 ,也对我 国的经济发展带来 ( 2 )行业工作环境 。我 国煤炭赋存地质条件复杂 , 客观上容易发 了不利的影响。因此 , 完善我国的煤炭开采技术 , 提高我 国煤炭的开 生 严重 事 故 。 煤 矿 井 下作 业 环境 是 人工 开 凿 于地 层 的有 限空 间 , 开 采 采率及利用率有着非常现实的意义。 通过完善煤炭开采技术 , 做到科 形 成 的有 害 气体 和 粉尘 , 直 接对 工 人 的安 全 和健 康形 成 影 响 。因此 是 学开采 、 安全开采 、 绿色开采 , 从而保证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 参 考 文献 属于本质不安全的高危行业 , 百万吨死亡率是衡量安全 的重要指标 。 因此不应该将煤矿视 为安置劳动力就业 的场所。而机械化程度是开 [ 1 】 钱 鸣 高, 许 家林 . 煤 炭 工 业发 展 面 临 几 个 问题 的 讨 论 『 J 1 . 采 矿 与 安 全 采业的重要指标 。显然, 安全费用在成本 中应该 占很大比例。 工程 学报, 2 0 0 6 , 2 . ( 3 )开采对环境 的影响。 采矿将直接破坏亿万年来 自然力作用形 【 2 1 钱 呜高, 许 家林 , 缪协 兴 . 煤 矿 绿 色开 采技 术 体 系的 构 建 与 实践 【 A1 . 成 的土地 、 水、 植被 、 草原等环境要素 , 以 目前科学技术还无力复原被 中国科协 2 0 0 4 年 学术年会第 l 6分会场论文集『 c ] , 2 0 0 4 . 3 ]缪协兴. 煤矿绿 色开采技 术的研究与实践 【 J J .能源技 术与管理; 破坏 的包含全部信息的环境资源。 因此环境要付出巨大代价 。 由于各 【 2 0 04, 4. 地区生态环境的差别 , 保护环境的费用也不 同。 由于 以上煤炭产业的特点 , 难 以对采矿进行有效和科学的管理。 [ 4 1 姚 建 国, 邹 正 立, 耿德庸. 树 立和 落 实科 学发 展观 推 进 煤 炭科 技 发 展 如企业技术力量和装备不足; 资源 、 保护环境 和安全等各项费用的外 与持续创新的思考f A 1 . 中国科协 2 0 0 4年 学术年会第 1 6分会场论文 部成本难 以商品化 , 管理不善很易于形成不完全成本和低廉的价格。 集[ C 】 , 2 0 0 4 . 若矿区与地方挂钩 , 其经济环境促使其成为解决劳动就业的场所 , 因 此 机械 化 进程 缓 慢 。
煤炭开采新理念——科学开采与科学产能

煤炭开采新理念——科学开采与科学产能谢和平;王金华;申宝宏;刘见中;姜鹏飞;周宏伟;刘虹;吴刚【期刊名称】《煤炭学报》【年(卷),期】2012(037)007【摘要】针对我国煤炭资源开采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煤炭资源"科学开采"和"科学产能"的概念和内涵。
科学开采是指在科学发展观引领的与地质、生态环境相协调前提下最大限度地获取自然资源,在不断克服复杂地质条件和工程环境带来的安全隐患前提下进行的安全、高效、绿色、经济、社会协调的可持续开采;科学产能是指在具有保证一定时期内持续开发的储量前提下,用安全、高效、环境友好的方法将煤炭资源最大限度采出的生产能力,主要包括3方面的要求:安全开采、绿色开采和高效开采。
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生产安全度、生产绿色度、生产机械化程度的煤炭科学产能评价指标体系与标准,并对我国五大产煤区及全国和发达国家进行了科学产能分析对比。
结果表明:2010年我国煤炭产能得分平均为42.58分,按科学产能标准得分在70分以上的煤炭产量为10.78亿t,仅占全国煤炭总产量的33.27%;而美国、澳大利亚、英国、德国等世界先进产煤国的煤炭科学产能得分均在90分以上,我国与世界先进水平差距较大,应当全面推行科学开采和科学产能的理念,坚持煤炭科学开采,全面提升我国煤炭开采的科学化水平。
【总页数】11页(P1069-1079)【作者】谢和平;王金华;申宝宏;刘见中;姜鹏飞;周宏伟;刘虹;吴刚【作者单位】四川大学工程科学与灾害力学研究所,四川成都610065;中国煤炭科工集团有限公司,北京100013/天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北京100013;中国煤炭科工集团有限公司,北京100013;中国煤炭科工集团有限公司,北京100013;中国煤炭科工集团有限公司,北京100013/天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北京100013;中国矿业大学(北京)煤炭资源与安全开采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83;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能源研究所,北京100038;四川大学工程科学与灾害力学研究所,四川成都610065【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D821【相关文献】1.科学采矿在煤炭开采中的价值分析 [J], 于海明;李新立;孙庆伟;张春辉2.煤炭开采的科学技术与管理 [J], 宁远文3.分析煤炭开采的科学技术与管理措施 [J], 韩红军4.煤炭开采新理念—科学开采与科学产能 [J], 马骁尧5.煤炭开采新理念—科学开采与科学产能 [J], 马骁尧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第七届全国采矿学术会议论文集》征订启事

《第七届全国采矿学术会议论文集》征订启事由中国金属学会、中国有色金属学会、中国煤炭学会、中国化工学会、中国硅酸盐学会、中国黄金学会、中国地质学会、中国核学会和中国矿业联合会等联合主办,中国有色金属学会承办,中国有色金属学会采矿学术委员会、国家金属采矿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西部矿业股份等协办的〝第七届全国采矿学术会议〞已于2006 年9月在西宁郑重召开。
此次会议是继1999年〝第六届全国采矿学术会议〞召开后,我国采矿工业界的又一次盛会。
会议共收到论文280余篇,最终本着〝先进性、新颖性、有用性、前瞻性〞与综合平稳的原那么评审录选论文 203 篇,由«采矿技术»编辑部编辑出版。
论文内容涉及矿业可连续进展、采矿工艺和方法、凿岩爆破、安全环保、矿山自动化和信息化等众多领域,既有重大基础理论研究的新成果,也有科研、生产一线实践体会的科学总结,较全面地反映了近年来我国采矿业科技进步的新成果,展现了我国采矿工业近年来的兴盛和庞大进展,探讨了我国矿业可连续进展所面临的重大问题,展望了我国采矿科学和技术的进展前景。
«论文集»共 39 个印张,118 万字〔名目附后〕,每册 280 元〔含挂号邮费〕,中国有色金属学会采矿学术委员会会员单位和中国有色金属工业采矿信息网理事单位 7 折。
订阅:长沙市麓山南路 343 号«采矿技术»编辑部;邮政编码:410012;联系人:贺春莲;联系:0731-*******;Email:hcl@。
开户行:工商行长沙市左家垅分理处;账号:1901013009004682376。
开户名称:长沙矿山研究院。
«采矿技术»编辑部2006 年 10月 28 日«第七届全国采矿学术会议论文集»名目。
“第七届全国采矿学术会议”在西宁召开

20 9月 9日06年 在青海西宁市胜利 召开。中国有色金属学会理事长、 中国有 色金属工 业协会 会长康 义 , 全
国政协委员 、 中国工程院院士 、 中南大学博士导师古德生 , 中国有色金属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钮因健 , 长沙 矿 山研究院院长邓和平 , 西部矿业集团有限公司副总裁兼总工程师林大泽 , 中国有 色金属学会副秘书长杨焕
”第 七 J l 国 采 矿 学 术 会 议 ” 西 宁 召 开 =- d ̄ ' 在
由中国金属学会 、 中国有色金属学会、 中国煤炭学会 、 中国化工学会 、 中国硅酸盐学会 、 中国黄金学会 、 中
国地质学会 、 中国核学会和中国矿业联合会等联合主办 , 中国有色金属学会 承办 , 中国有 色金属 学会采矿学
的务实交流 , 了热烈的讨论 , 展开 代表问的直接交流 , 将为双方扩大合作提供更加坚实的基础。会议认为 , 这 次会议是我国采矿学术交流的一次盛会 , 会议代表层次高 , 内容丰富, 反映了我国矿山采矿技术 的发展现状。 与会代表认为 , 为实现“ 可持续发展 的中国采矿业” 的宏伟 目标 , 当代采矿科技工作者面临着 5项艰 巨 的历史任务 : 一是积极研究创立有 中国特色 的采矿技术体系 , 为全面提高我 国矿山采矿技术装备 、 安全保障 技术水平, 坚决淘汰浪费资源的落后采矿工艺技术和设备 , 提高矿山劳动生产率与市场竞争能力提供技术支 撑; 二是继续加强 国内资源勘探开发 , 是加强西部地 区的找矿 , 特别 充分利用西部地区勘察程度低 , 潜力大的 条件 , 大幅度增加储量 , 并采用新 的找矿理论 , 寻找更多 的矿山资源 , 为保证后备资源的基础建设 打下基础 ; 三是大力推进绿色矿业 的建设 , 从采矿、 选矿 、 使用 3 方面发展矿产资源的循环经 济 , 加强矿 区环境整治、 生 态重建 , 以矿产资源的可持续开发利用促进 和保 障社会经 济的可持续发展 ; 四是开展 多层次、 多领域、 多途 径、 多种方式的矿业合作, 加强各矿业企业 间采矿科技人员的横向联系、 协作和经验交流 , 努力推广先进适用 的采矿技术成果 ; 五是主动融入全球矿业体系之 中, 努力适应 国际市场规则 , 积极开发海外 资源 , 提高矿业企
2.3矿产资源与国家安全优秀教学案例高二地理选择性必修第三册(湘教版)

(一)导入新课
1.利用多媒体展示我国矿产资源的分布图,引导学生关注矿产资源的地区差异。
2.选取一些典型的矿产资源开发与国家安全的事例,让学生初步了解矿产资源对国家安全的重要性。
3.创设一些与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相关的实际问题,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4.教师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思考矿产资源与国家安全之间的关系,为新课的讲授做好铺垫。
4.引导学生运用批判性思维,对矿产资源开发利用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深入分析,提高学生的思维品质。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关爱地球、保护资源的意识,使学生认识到矿产资源的重要性,树立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2.通过对矿产资源开发与国家安全的学习,提高学生的国家安全意识,增强学生的国家荣誉感和责任感。
(四)反思与评价
1.教师引导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反思,让学生认识到矿产资源开发与国家安全的重要性。
2.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过程进行评价,总结自己在学习中的优点和不足,提高自我认知。
3.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关注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全面发展。
4.通过反思与评价,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地理素养,为今后的学习和生活打下坚实基础。
五、案例亮点
1.情景创设的真实性:本案例通过情景剧扮演的方式,让学生亲身参与矿产资源开发与国家安全的教育实践活动中。这种教学方式使学生能够更加直观地了解矿产资源对国家安全的重要性,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2.问题导向的有效性:本案例设计了一系列关于矿产资源开发与国家安全的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通过问题引导,学生能够更好地掌握相关知识,并形成对矿产资源开发与国家安全知识的系统认识。
我国深部找金大有可为_姚建

中国黄金报/2009年/7月/7日/第004版科技中国科学院院士翟裕生建言金矿勘查我国深部找金大有可为记者姚建本报讯记者姚建报道在近日召开的中国黄金协会二届三次理事会议暨全国黄金科技大会上,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黄金协会顾问翟裕生指出,我国的黄金资源在深部找矿方面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翟裕生说,我国现有的金属矿山,探采深度多在300米至500米,只有少数铁、铜、铅锌和黄金矿山的探采深度达到或接近1000米。
目前,全球的浅表矿床和易于勘查的矿床已经越来越少,加强国内深部找矿工作就显得尤为重要,而且深部找矿对于危机矿山脱困也是有效的解决途径之一。
所谓深部找矿是指勘查地下500米至2000米的矿床。
国外开采深度超过1000米的金属矿山已有80多座,其中南非的金-铀砾岩型金矿开采深度超过了4000米。
翟裕生认为,我国金矿的矿床类型多,地域分布广,多种构造和多种岩相均可控矿含矿。
金矿分布的广泛性和常见性,为深部找矿提供了有利条件。
他指出,近几年来,在胶东、小秦岭、陕甘川、滇黔桂、新疆、内蒙古等地,地勘人员开展的金矿深部找矿工作,充分说明了我国深部找金有很大潜力。
据了解,绿岩带-花岗岩型、硅噶岩型、斑岩型、卡林型、火山-热液型、浅成低温热液型、构造蚀变岩型、VMS型、SEDEX型等多种类型的金矿,都发现了深部矿体。
它们或是产出位置深、矿体延伸大,或是矿床在地表或浅层形成后又被深埋在地下。
目前,深部找矿有两种情况,分别为已知矿区的深部找矿和新区的深部找矿。
近几年,我国的深部找矿工作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果,胶东金矿区和小秦岭金矿区在1000米以下都找到了金矿体。
翟裕生表示,深部找矿是一项系统工程,难度很大,不仅需要科学理论的创新、高新探测技术的支撑、高技术人才的执行,而且需要大量的资金、精心的组织和管理。
开展深部找矿工作,不但能发现深藏在地下的金矿资源,还能发现深部的新构造、新岩体等地质信息,为国家地球科学、黄金地质和黄金科技进步作出贡献。
矿产资源的讨论发言稿范文

大家好!今天,我很荣幸能在这里就矿产资源这一重要议题发表我的看法。
矿产资源是国家经济发展的基石,也是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资源。
在当前全球资源日益紧张、环境问题日益突出的背景下,如何合理开发利用矿产资源,实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已成为我们面临的重要课题。
首先,我认为,我们要充分认识矿产资源的重要性。
矿产资源是国家经济发展的物质基础,是支撑工业化和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支柱。
在推动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过程中,矿产资源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因此,我们要高度重视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和保护工作。
其次,我们要加强矿产资源勘查与开发。
矿产资源勘查是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的前提。
我国矿产资源丰富,但勘查程度较低,优质资源储备不足。
因此,我们要加大勘查投入,提高勘查技术水平,提高资源勘查成果的转化率。
同时,要注重矿产资源的合理开发,提高资源利用率,减少浪费。
第三,我们要加强矿产资源保护与治理。
矿产资源是不可再生资源,一旦耗尽,将无法再生。
因此,我们要加强矿产资源保护,严格遵循“资源开发与保护并重”的原则,确保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与生态环境保护相协调。
在矿产资源开发过程中,要注重生态环境恢复治理,防止生态环境恶化。
第四,我们要加强矿产资源法规建设。
矿产资源法规是规范矿产资源开发利用和保护的重要依据。
我们要完善矿产资源法律法规体系,加大执法力度,严厉打击非法开采、破坏矿产资源等违法行为,维护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秩序。
第五,我们要推动矿产资源科技创新。
科技创新是提高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效率、降低资源消耗的关键。
我们要加大矿产资源科技创新力度,推动矿产资源勘查、开发、利用、保护等领域的科技创新,提高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水平。
最后,我认为,我们要加强国际合作,共同应对全球资源挑战。
矿产资源是全球性的资源,各国在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面有着广泛的合作空间。
我们要积极参与国际合作,共同应对全球资源挑战,实现资源共享、互利共赢。
总之,矿产资源开发利用和保护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放顶煤开采(≥ 12m)
特厚煤层
软煤层
急倾斜特厚煤层 近距离煤层合层综放
ZF15000/28/52 shield support
(≥ 6m)
工作面月产150万吨
for top-coal caving
17
(3)支架工作阻力迅速增加
大工作阻力支架有利于控制顶板下沉和提高支架可靠性,有 利于防止煤壁片帮和端面漏冒;因此,在经济和矿井条件允许
5.4 开采的安全保障
(1)矿井条件
(2)安全技术与装备
(3)安全管理 (4)安全监察与监管 (5)人员素质
避免3人以上事故
减少死亡事故
5.5 提高工资成本
(1)提高人员素质 (2)提高人员工资 (3)遇到困难首先降低员工工资的做法值得商榷 (4)管理人员与技术干部要经常出去学习、交流
提高从业人员素质
2.6%
4.5%
5.8% 2.6%
3
煤炭资源赋存特点
与经济发达程度、水资源丰度呈逆向分布 高瓦斯、突出矿井多,50% 多煤层开采,反复扰动 地质构造复杂,机械化困难、安全难度大
水患威胁严重
4
煤炭生产特点
产量大, 2012年达36.6亿t(据协会快报),占世界
煤炭产量51%
开采强度大(最大达 2500万t/a) 地下开采比例大,达90%,矿井数量多:1.5万处 多种所有制并存,行业发展不平衡问题突出 不同所有制、不同地区技术差别大
姚建国
中国煤炭学会岩石力学与支护专委会
2013-09-11
1
提
纲
我国煤炭资源开采特点
我国煤炭开采的主要问题
科学采矿的内涵 科学采矿技术进展
急需解决的问题
2
1.我国煤炭开采特点
The distribution of coal resource in China
40.1%
40.6% 3.8%
成本 低
高 较高 较高
工作面最高月产煤炭8万吨
19
20
4.3 自动化开采与远程控制
21
4.4 煤与瓦斯共采
22
4.5 大倾角综采
工作面综采可以 达到60°煤层
(1)工作面先移排头架,自下而上移架
(2)移排头架,间隔交叉移架,互为依托
1
2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3
4
5
1
2
3
4
5
1
2
3
4
5
1
2
3
4
5
23
4.6 微生物复垦
29
5.2 提高充填开采效率和降低开采成本
(1)充填开采的目的
农田下 村庄下 水体下
铁路与道路下
坚硬顶板冲击 底板破坏突水
(2)建立不同充填开采目的的技术准则
(3)建立充填开采支架围岩关系及控制目标
30
5.3 矿区科学规划和有序开采
(1)考虑环境、水资源的承载能力 (2)保证煤炭及伴生资源的回收率 (3)先易后难,保障安全开采条件 (4)改善作业条件
地方国有煤矿
乡镇煤矿
2010年各类煤矿百万吨死亡率
1.417 0.749 0.624 0.289
全国平均
国有重点
国有地方
乡镇
11
“十一五”期间全国各省市煤矿死亡人数
2000 1800 1600 1400 1200 1000 800 600 1811 1465 1027 561 1066
400 200 179 0 41 北京 河北 山西 内蒙古辽宁
煤炭产量持续大幅度增加(近2亿t/a)
5
The coal production ratio of the surface to the underground mining in the world
U.S.A 60% India 62% Australia 70%
Canada 91%
Russia 62%
内蒙古、山西、河南、贵州、山东、安徽、河北、新疆等 八省区的年煤炭产量超过亿吨,总产量23.5亿吨,占全国的72.53%
7
35 30 25 20 15 10 5 0
煤炭总量 国有地方
国有重点 乡镇煤矿
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2010
国有重点煤矿 乡镇煤矿52.36亿吨 Small coal enterprise 68.75亿吨 State-operated coal enterprise
Source: US Labor Statistics
13
3.科学采矿的内涵
科学采矿的具体内涵:
(1)安全生产,主要安全指标达到或接近先进采煤国家水平,或 者好于全国其它基础行业; (2)机械化或自动化开采以提高生产效率和改善作业条件,工人
作业不但安全,还应舒适;
(3)提高煤炭及伴生资源采出率,最大限度地节约或采出地下资 源及伴生资源,满足或高于国家和行业标准; (4)科学产能的理念,煤矿开采必须在全国或地区环境容许的承 载能力之内,且对开采扰动造成的环境损害进行修复;
2005年美国长壁工作面可采长度统计
最大16000ft(4877m)
平均8629ft(2629m)
(3)确定合理采高与工艺方法
工 作 面 回 收 率
大采高 放顶煤
合理采高,以提高 回收率为目标 顶煤回收率是关键
大同朱罗系煤体三 维网络
平朔煤体三维网络
27
(4)放顶煤开采的采选综合效益最大化
100 90
到0.749,下降了 73%。
Fatalities per 1000 thousand tons of coal
2011年百万吨死亡率0.564
10
十一五期间不 同所有制的煤 炭产量、死亡 人数和百万吨 死亡率
14 12 10 8 6 4 2 0
产量*10亿t 死亡人数*1000人 百万吨死亡率
国有重点煤矿
(5)清洁、节约、可持续发展,实现零排放。
14
科 学 采 矿 的 实 现
全国范围内有序
开采、科学开采
由国家有关
部门负责
煤矿企业内有序
由企业内部 负责
开采、科学开采
15
4.科学采矿技术进展
4.1 特厚煤层开采
(1)大采高开采(≥ 6m)
工作面月产150万吨、采高7米、支架阻力20000KN水平
16
5.6 科学人才培养
(1)力学 (2)机电与信息 (3)数学与计算机
人才是根本
32
(4)资源经济与环境
(5)管理与文化
煤炭人的中国梦 :
• 科学采矿 • 得到尊重 • 改善福祉
33
谢 谢
国有地方煤矿17.93亿吨
Local state-operated coal enterprise
“十一五”期间各所有制煤炭产量累计
8
2、我国煤炭开采的主要问题
伤亡事故多,安全形势严峻 资源回收率低 机械化程度不均衡 环境修复与再造需要加强 行业总体收入不高
9
我国煤矿事故
起数由2005年的 3306起下降到2010
情况下,普遍趋向采用大阻力支架,在近10年来支架工作阻
力增加了一倍,平均每年以1000KN的速度增加,目前达到 20000KN的水平。 美国支架工作阻力逐年增加
最近的25年来,美国支架工作阻力 平均每年增加20 短吨(177.8 KN),目前最大支架工作阻力达到 1330短吨(11827 KN)
18
土地贫瘠
塌陷区治 理难点 干旱缺水 增加养分吸收 菌根生 态功能
节约水分利用 修复根系功能
根系拉伤
微生物复垦试验示 范基地建设
以简单的微生物技术取代大规模整地工程技术, 因地制宜布设示范区
24
5.急需解决的问题
5.1 提高特厚煤层开采回收率
(1)煤柱留设与无煤柱开采
掘巷前
掘巷后
掘巷前
掘巷后
沿空掘巷引起的煤帮应力重新分布
South Africa 50%
6
The Coal Production during “Eleventh Five Plan”
大型基地建设 取得成效。2010年
Coal output(0.1 billion )
14个大基地产量达 28亿吨,占全国煤 炭产量的87.5%
Increase ratio
(1)地面塌陷
4.2 充填开采
(2)坚硬顶板控制 (3)底板破坏与突水
充填方式 (1)矸石充填
(2)高水材料 (3)膏体充填 (4)高浓度胶结
固体重量 浓度 100%
20% 80%~84% 75~80%
工艺技术 优点 简单、耐久
流动性好 强度大 流动性好、强 度大
工程应用 强度 ﹤1MPa
﹤1.5MPa ﹤4MPa ﹤5MPa
28
与含矸率的关系
放顶煤开采工作面采选综合效益最大化数学模型
160 140 120 100
煤层A
经济效益
140 120 100 80 60 40 20 0 0.00
煤层B
经济效益
80 60 40 20 0 0.00
0.05
0.10
0.15
0.20
0.25
0.30
0.35
0.40
0.45
0.50
E R(3.63 Rws 180.13) * (0.3e
Rwc 0.01
总含矸率
0.05
0.10
0.15
0.20
0.25
0.30
0.35
0.40
0.45
0.50
E R(3.63 Rws 180.13) * (0.21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