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师资格准入培训计划
icu医师准入培训计划

icu医师准入培训计划一、培训目的ICU医师是医院重症监护室(ICU)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临床工作对重症患者的生命安全和治疗效果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因此,ICU医师准入培训计划的目的是为了提高ICU医师的专业水平和技能,使其能够胜任重症患者的临床救治工作。
二、培训对象本次ICU医师准入培训计划的对象为所有即将进入ICU工作的医师,包括住院医师、主治医师和副主任医师。
三、培训内容1. ICU基础知识包括重症监护室的概念、发展历程、ICU医师的角色和责任等内容。
2. 重症患者的评估和治疗包括重症患者的生命体征监测、疾病评估、危急病情处理、急救技能等内容。
3. 重症医学治疗技术包括机械通气、血液净化、心脏复苏、有机功能不全的协调治疗等内容。
4. ICUs的常见病例处理包括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的处理、严重感染(Sepsis)的救治、多器官功能衰竭(MOF)的管理等。
5. 临床技术培训包括中心静脉置管技术、动脉置管技术、气管切开术等。
6. 专科知识培训如心肺复苏、创伤救治、急性中风抢救等专科知识的培训。
7. 临床案例讨论通过案例讨论,帮助医师们掌握临床实践技能,分析病例,制定治疗方案。
8. 心理护理重症患者及其家属的心理护理,帮助医师更好地与患者家属沟通,缓解他们的焦虑情绪。
9. 专业知识更新随着医学科学的不断发展,ICU医师需要不断地更新自己的专业知识,因此培训计划还包括了相关学术交流和研讨活动。
四、培训方式1. 理论培训通过讲座、课程等形式,向医师介绍ICU的基本知识、临床技能和专科知识。
2. 实践培训在老师的指导和帮助下,医师们参与到ICU临床工作中,通过实践来巩固和提高他们所学到的知识和技能。
3. 病例讨论通过病例讨论的形式,帮助医师们掌握临床实践技能,分析病例,制定治疗方案。
4. 视频指导结合临床视频,帮助医师们在模拟场景中学习临床技能和急救技能。
五、培训方法1. 课堂授课通过专业老师授课的方式,将ICU医师所需的专业知识传授给医师们。
新进医师岗前培训计划

新进医师岗前培训计划一、培训目的新进医师岗前培训是为了帮助医师熟悉医院内部的运作流程、了解规章制度、提高专业技能,适应新工作环境,减少适应期对工作的影响。
培训的目的是为新进医师提供必要的知识和技能,使其能够胜任工作,并为其职业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培训内容1. 医院规章制度新进医师需要了解医院的各项规章制度,包括行为规范、职业操守、工作流程等,以便能够在日常工作中遵守相关规定,维护医院和医生的形象。
2. 临床技能培训针对新进医师的实际工作需要,进行临床技能的培训,包括抢救技能、临床操作技能、医疗器械使用等,以提高新进医师的临床操作能力。
3. 专业知识培训针对新进医师的专业背景和需要,进行相关专业知识的培训,包括新的医疗技术、新的治疗方法、临床常见病症的诊断和治疗等,使其能够紧跟医学发展的步伐,提高自身的专业水平。
4. 沟通技巧培训新进医师需要与患者、家属、同事进行有效的沟通,因此需要进行相关的沟通技巧培训,以提高医师的沟通能力和表达能力。
5. 素质提升培训新进医师需要具备一定的职业素养和道德品质,因此需要进行相关的素质提升培训,包括医德医风培训、心理健康培训等。
三、培训方式1. 班级培训安排专业培训师,以班级形式进行培训,统一安排培训内容和培训时间,使新进医师能够集中学习和交流。
2. 实践培训安排新进医师到临床部门进行实际操作,由资深医师进行带教,亲自指导新进医师进行操作,以提高其临床技能和临床操作经验。
3. 网络培训利用网络平台进行在线培训,为新进医师提供各类医学知识和技能的学习资料,并安排专业人员进行在线辅导,以便新进医师能够随时随地学习。
四、培训计划第一阶段:入职前培训1. 医院规章制度介绍安排相关管理人员和法务人员对新进医师进行医院规章制度的介绍,包括行为规范、职业操守、工作流程等。
2. 心理健康培训安排心理专家对新进医师进行心理健康培训,使其能够适应新的工作环境,保持良好的心态和心理健康。
三年医师培训计划

三年医师培训计划第一年第一年的培训是为新入职的医师提供全面的基础知识和技能培训。
这一年的主要目标是让医师掌握基本的临床诊断和治疗技术,以便他们可以为患者提供基本的医疗服务。
1. 临床实习:医师将会进行临床实习,通过实际工作来学习如何对患者进行初步诊断和治疗。
医师将会在临床环境中接触不同类型的病例,以便他们可以积累丰富的临床经验。
2. 课程培训:医师将会接受相关的课程培训,学习有关医学基础知识、临床诊断和治疗技术、医疗伦理以及医学研究方法等内容。
这些课程将会通过讲座、讨论和实践等多种形式进行教学。
3. 师承学习:医师将会跟随资深医师进行师承学习,学习他们的临床经验和技术,以便可以从他们身上学到更多的知识和技能。
4. 自我学习:医师需要在日常工作之余进行自我学习,积极阅读相关的医学书籍和文献,以便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
第二年第二年的培训是为医师提供更为深入和专业的临床知识和技能培训。
这一年的主要目标是让医师掌握更加复杂的临床诊断和治疗技术,以便他们可以为患者提供更为专业的医疗服务。
1. 进阶课程培训:医师将会接受更为专业和深入的课程培训,学习有关各种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技术、医学影像学、内窥镜检查、手术技术、药物治疗等内容。
这些课程将会通过讲座、实验、临床病例讨论等多种形式进行教学。
2. 临床实践:医师将会参与更为复杂和专业的临床实践,例如参与手术、进行内窥镜检查、处理急危重症患者等。
医师将会在临床环境中接触更多种类、更为复杂的病例,以便他们可以积累更为丰富的临床经验。
3. 师承学习:医师将会继续跟随资深医师进行师承学习,学习更为深入和专业的临床经验和技术,以便可以从他们身上学到更多的知识和技能。
4. 学术研究:医师将会开始进行学术研究工作,参与临床试验、科研课题等,以便可以更好地理解医学知识和技术,提高自己的科研能力。
第三年第三年的培训是为医师提供更为系统和综合的临床知识和技能培训。
这一年的主要目标是让医师掌握全面的临床诊断和治疗技术,以便他们可以为患者提供更为全面和综合的医疗服务。
医师培训目标和计划

医师培训目标和计划一、培训目标医师作为医疗团队的核心成员,承担着诊断和治疗疾病的重要职责。
因此,医师培训是医疗行业中至关重要的一环。
医师培训的目标是培养具有丰富知识和技能、具备良好医学素养和道德修养的合格医师。
1. 提高专业素养培养医师深厚的医学专业知识,强调临床实践能力、问题解决能力、沟通与协作能力以及领导与管理能力。
2. 强调临床实践能力通过临床实践,培养医师观察、分析、判断和解决临床问题的能力,提高医师诊疗水平。
3. 培养团队意识提高医师的团队合作精神,使医师能够在多学科医疗团队中发挥协作作用,提高医疗服务的综合效果。
4. 强化职业道德修养培养医师严谨的职业素养和高尚的医德医风,使医师能够以医患和谐为基础,提供优质、高效的医疗服务。
5. 提高学习和进步意识培养医师持续学习的意识和主动进取的学习态度,不断提高自身的医学水平和临床技能。
以上是医师培训的主要目标,下面将根据这些目标制定具体的医师培训计划。
二、培训计划1. 专业知识培训为提高医师的医学专业水平,我们将通过举办各类专业学术讲座、医学论坛等形式,邀请国内外专家学者对医师进行专业知识培训和学术交流。
此外,我们还将建立在线学习平台,为医师提供丰富的医学资源和学习资料,让医师能够随时随地进行学习。
2. 临床实践培训为提高医师的临床实践能力,我们将组织医师参与各类临床技能培训,并设立临床实习基地,提供实地实践机会,让医师能够通过实践不断提高临床诊疗能力。
3. 团队意识培训为提高医师的团队合作意识,我们将举办团队合作培训和团队建设活动,以增进医师之间的沟通和协作,培养团队合作精神。
4. 职业道德培训为强化医师的职业道德修养,我们将开展医师职业道德培训,提升医师的医德医风,推动形成优良的医疗服务文化。
5. 学习及进步意识培训为提高医师的学习和进步意识,我们将建立个人学习档案,定期进行个人学习计划的总结与反思,推动医师不断进步,不断提高医疗水平。
综上所述,医师培训是医疗行业不可或缺的一环,通过培训,使医师能够不断提升自身医学水平,提高临床诊疗水平和提供优质医疗服务。
医师新人培训计划方案

医师新人培训计划方案一、培训目标医师是医院的核心力量,对医师的培训既是对医疗水平的提升,也是对患者的负责。
因此,医师新人培训的目标是培养、培训出一批专业素质高、综合能力强的医师,帮助他们更好地适应医院工作,提高医疗水平,为患者提供更好的医疗服务。
二、培训内容1.专业知识培训医师新人需要掌握的专业知识包括基础医学知识、临床医学知识、医学技术和实践经验等。
培训计划将包括医学基础知识的学习和掌握,对各种疾病的诊断和治疗的学习和实践,对常用医疗技术和操作技能的培训,以及对实践经验的积累和交流等内容。
2.临床技能培训医师除了需要掌握专业知识外,还需要具备临床技能。
培训计划将包括对各种临床技能的培训,包括病史记录、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医嘱书写、手术操作等内容。
3.沟通交流能力培训医师需要与患者、家属以及其他医护人员进行有效的沟通和交流。
培训计划将包括与患者、家属的沟通技巧培训,与其他医护人员的协作能力培训,以及对团队合作和沟通交流能力的培训等内容。
4.职业道德培训医师是一种高度专业化的职业,需要具备高度的职业道德。
培训计划将包括对医师职业道德的学习和培养,包括对患者权益的尊重和保护,对医疗工作的热爱和责任,对终身学习的观念以及对医疗安全和质量的重视等内容。
5.管理技能培训医师在日常工作中需要具备一定的管理能力。
培训计划将包括对医师管理技能的学习和培训,包括对临床医务管理、医疗质量管理、医疗安全管理、医疗风险管理等内容的学习和培训。
三、培训方法1.理论教学培训计划将采用课堂教学的方式,对医师新人进行专业知识的讲解和学习,传授相关的临床技能,探讨沟通交流技巧和职业道德等内容。
2.师徒传承医师新人需要在实践中学习和成长,因此培训计划将采用师徒传承的方式,由有经验的医师担任新人的指导老师,亲自指导带领新员工进行实际工作。
3.案例分析培训计划将采用案例分析的方式,通过真实病例的分析和讨论,帮助医师新人深入理解和掌握各种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提高实际应用能力。
2024年医师培训计划

2024年医师培训计划
背景
2024年医师培训计划是为了应对医疗领域不断增长的需求和不断更新的医疗
技术,以培养更多的优秀医师,并提高整体医疗服务质量而制定的一项重要计划。
计划目标
•培养更多符合国际标准的专业医师
•提高医疗服务水平
•推动医疗科技创新
计划内容
1.招生
–2024年医师培训计划将招收一批优秀、有志于从事医疗事业的学生,确保培养的医师具备全面的医学知识和专业技能。
2.课程设置
–设计一系列符合现代医学发展趋势的课程,包括基础医学知识、临床实践技能、医疗技术应用等内容,全面提高学生的医学素养。
3.实习培训
–安排学生进行医疗实习,让他们接触真实临床环境,提升实践能力,培养解决实际医疗问题的能力。
4.导师制度
–为每位学生配备专业的导师,进行一对一指导和辅导,帮助学生顺利完成培训,确保培养效果。
5.考核评估
–定期进行医师资格考试和评估,确保学生的学习质量和培养效果,保证培养出的医师符合国家标准。
预期效果
通过2024年医师培训计划的实施,预计将培养出一批具备国际水平的高素质
医师,提升全国医疗服务水平,推动医疗事业的发展,更好地满足人民对优质医疗服务的需求。
结语
2024年医师培训计划的实施将为我国医疗事业的发展带来重要机遇,也为培养更多优秀的医疗人才奠定坚实基础,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好的医疗保障,推动医疗事业不断向前发展。
以上即为2024年医师培训计划的具体内容,希望通过这一计划能够在未来医疗领域取得更大的成就。
2024医师培训计划范文

2024医师培训计划范文第一部分:培训目标2024年医师培训计划的目标是培养优秀的医疗服务人才,强化医师的临床技能和专业知识,提高医师的综合素质和医疗水平,推动医疗服务的进步和医疗质量的提升。
具体目标如下:1.提高医师的临床技能,包括熟练掌握常见病和多发病的诊断、治疗和护理方法,提高医师的临床实践能力和应变能力。
2.强化医师的专业知识,包括医学基础知识、临床诊疗知识、最新医疗技术和医疗信息化知识等,确保医师具备全面的专业能力。
3.提高医师的综合素质,包括医德医风、语言表达能力、沟通和协作能力等,塑造医师良好的职业形象和社会责任感。
4.推动医疗服务的进步和医疗质量的提升,促进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和健康服务的普及,为人民群众提供高质量、高效率的医疗服务。
第二部分:培训内容2024年医师培训计划的培训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医学基础知识培训,包括解剖学、生理学、病理学、药理学、微生物学、病原生物学、影像学等医学基础知识的学习和掌握。
2.临床诊疗知识学习,包括内科学、外科学、妇产科学、儿科学、眼耳鼻喉科学、皮肤科学等各个专科的诊断、治疗和护理方法的学习和实践。
3.最新医疗技术学习,包括新技术、新方法、新药物和新器械的介绍和应用,掌握医学进步的最新成果,提高医师的临床技能和医疗水平。
4.医疗信息化知识学习,包括医学信息技术、医疗数据库、远程医疗、健康管理等现代医疗服务的新技术和新方法的学习和应用。
5.医德医风培训,包括医师的职业道德、患者权益保护、医患关系处理、医疗纠纷处理等医德医风教育和培训。
第三部分:培训方法2024年医师培训计划的培训方法主要采取以下几种形式:1.理论学习,包括课堂教学、网上学习、自学等形式,通过传授基础知识和实践技能,提高医师的专业水平和学习能力。
2.实践训练,包括临床实习、手术培训、病例讨论、技能操作等形式,通过实际操作和实践体验,提高医师的临床技能和实践能力。
3.小组讨论,包括学术交流、病例讨论、科研研讨、医疗团队合作等形式,通过多方交流和合作,提高医师的学习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专科医师准入培训及参考书5篇范文

专科医师准入培训及参考书5篇范文第一篇:专科医师准入培训及参考书医师培养准入培训计划及参考书受训医师必须获得专科医师资格(或接受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后)方可接受本阶段培养。
培养阶段为期3年。
一、培养目标通过全面、系统、严格的临床专科培养,使受培训医师在完成培训计划以后,能够系统掌握疾病相关的专业理论、专业知识和专科技能,充分了解国内外新进展,对常见病、多发病以及较复杂的疾病能独立从事诊疗活动,达到诊治本科各项疾病临床医疗服务的能力,并具有一定的临床科研能力。
二、培养方法(一)培训时间:3年。
(二)科室轮转1.临床培训(24个月)主要指参与患者的诊断、鉴别诊断与处理等一系列非实验室的临床医疗活动,包括门诊、急诊、病房工作,以及术后的监测与管理。
2.辅助科室轮训(12个月)三、培养内容与要求(一)临床能力培训要求参与实际临床医疗工作,在门诊、病房及急诊科室等轮转,在上级医师指导下具体管理患者的诊治工作。
其中可安排2个月的24小时总住院医师工作。
该培训需提供足够的工作量使受训者完成临床能力的培训计划,系统掌握烧伤科常见疾病的诊断、鉴别诊断及治疗原则。
1.通过培训,要求掌握烧伤科相关疾病的临床评价与治疗对策2.掌握常见疾病的处置措施3.了解下列检查方法在心血管疾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二)临床技能培训1.该培训需提供足够的工作量使受训者掌握这些技术(1)病史采集与物理检查(2)基本及高级生命支持(3)运动负荷试验,培训期间要求进行至少50例检查(4)培训期间要求操作及出报告至少150例(15)术后康复第 1 页(三)相关的基础理论培训1.相关基础知识(1)系统解剖(2)系统生理学(3)系统代谢(4)系统分子生物学(5)药物学,包括药物代谢、药物副反应、药物应用指征、药物对老年患者的影响、药物经济学、非心血管药物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
(6)病理学2.疾病的预防,包括(1)流行病学与生物统计学(2)危险因素分析(3)多重危险因素的综合控制(四)课堂学习培养基地每周应为全体受训专科医师开设下列课程:第 2 页受训医师3年期间参加课堂学习的数量要求教学内容病例讨论会读书报告会小课科研讨论会科技论文和科技英语写作专科医师理论课一年级课二年级课三年级课除必须完成上述课堂学习外,所有受训专科医师应积极参加各级学协会组织的继续教育活动,并获得相应的继续教育学分(每年应获继续教育学分10分,3年累积应不少于30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医师资格准入培训计划
篇一:XX年夜班准入制度及培训计划
夜班护士准入培训制度
一、培训对象:
具备注册护士资格,未具备夜班护士准入资格的护士。
二、培训目标:
具备良好职业道德、职业规范。
1)具备专业的慎独精神。
2)掌握护理操作程序和要求。
3)能独立进行病情的观察,独立配合医生完成技术操作及抢救技术。
4)独立完成病历书写,符合书写规范。
三、培训方法:
1)参加医院举办的新员工岗前培训 2)参加护理部举办的新护士岗前培训 3)参加护理部举办新护士岗前技术操作培训
4)安排在上级护士指导下参加夜班10次以上,从事护理专业技术工作至少半年。
三、培训内容
1)职业道德教育 2)各班职责
3)十大护理核心制度及科室的制度。
4)病区环境介绍,使适应病区工作环境。
5)熟悉科室工作人员,建立良好的沟通和合作关系。
6)结合广东省护理技术操作规范,进行常规护理操作和专科护理操作的培训,使掌握常规护理操作
和专科操作程序和要求,按护理专业标准完成技术操作。
7)掌握常见疾病的护理常规,危重病人抢救,常见紧急情况的处理。
8)广东省护理文书书写规范,结合科室护理工作中实际案例进行,完成一般护理记录、专科护理记
录及转科、抢救记录的书写。
四、考核认定方法
按医院专科护理管理委员会确定夜班护士准入条件,并在护理部领导下组织进行相关理论、专业技术和夜班能力考核。
成绩合格者,经该委员会审核准入后,方可独立从事夜班护士工作,并享受夜班护士相关待遇。
XX-12-31
XX年急诊科夜班护准入培训计划
一、培训人员:XX年入职急诊科护士(刘静仪、黄嘉惠、谭欢、丁水娣、杨万栋)及XX
年新入科护士(王碧)
二、带教老师:李宝连、梁水莲、容丽燕、凌静三、质控员:李玉梅、林燕金、郑翠兴护理组长四、培训时间:三个月至半年
五、培训形式:授课(1-2周上课一次)+临床实践+病例讨论+考核六、职业素质、岗位职责、沟通技巧、基础—专科理论、基础—专科技能,七、常见疾病的护理及应急
处理、院感相关制度及知识。
八、考评方式:理论笔试、基础技能考核和专科操作考核各一项。
九、培训内容计划表
XX年急诊科护理人员夜班准入培训内容
XX-12-31
夜班护士准入考核登记
姓名:科室:取得执业证时间:综合考评分:
篇二:护士独立值班准入培训计划
泌尿外科护士准入考核培训计划
培训对象:入院后定科泌尿外科的护士培训内容:
1、科室工作流程、职责、工作标准
2、常见病的护理前列腺增生症、肾绞痛等的护理
3、科室急症工作的处理如泌尿系外伤的处理
4、科室监护仪及输液泵的使用培训时间:定科后3---6月培训目标:
1、掌握各班工作职责、工作流程、工作质量标准
2、掌握泌尿外科疾病护理常规,掌握前列腺增生症、肾绞痛病人的护理
3、掌握手术前后护理常规
4、熟悉泌尿外科术后并发症处理及观察要点
5、掌握毒麻药品的管理、核心制度、不良事件上报程序等 7、掌握心肺复苏、电除颤的流程
8、在进行培训后视护士的综合能力进行理论考核、操
作及全科测评考核合格后独立值班
9、有效处理同事间沟通及协调
培训方法:1、操作、理论(祥见科室课程安排)相结合,临床实践三-----六个月
考核方法:理论、操作、科室评议
泌尿外科
胸外科护士准入考核培训内容
篇三:专科医师准入培训及参考书
医师培养准入培训计划及参考书
受训医师必须获得专科医师资格(或接受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后)方可接受本阶段培养。
培养阶段为期3年。
一、培养目标
通过全面、系统、严格的临床专科培养,使受培训医师在完成培训计划以后,能够系统掌握疾病相关的专业理论、专业知识和专科技能,充分了解国内外新进展,对常见病、多发病以及较复杂的疾病能独立从事诊疗活动,达到诊治本科各项疾病临床医疗服务的能力,并具有一定的临床科研能力。
二、培养方法
(一)培训时间:3年。
(二)科室轮转
1.临床培训(24个月)
主要指参与患者的诊断、鉴别诊断与处理等一系列非实验室的临床医疗活动,包括门诊、急诊、病房工作,以及术后的监测与管理。
2.辅助科室轮训(12个月)
三、培养内容与要求
(一)临床能力培训
要求参与实际临床医疗工作,在门诊、病房及急诊科室等轮转,在上级医师
指导下具体管理患者的诊治工作。
其中可安排2个月的24小时总住院医师工作。
该培训需提供足够的工作量使受训者完成临床能力的培训计划,系统掌握烧伤科常见疾病的诊断、鉴别诊断及治疗原则。
1.通过培训,要求掌握烧伤科相关疾病
的临床评价与治疗对策
2.掌握常见疾病的处置措施
3.了解下列检查方法在心血管疾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二)临床技能培训
1.该培训需提供足够的工作量使受训者掌握这些技术(1)病史采集与物理检查
(2)基本及高级生命支持
(3)运动负荷试验,培训期间要求进行至少50例检查(4)培训期间要求操作及出报告至少150例
(15)术后康复
(三)相关的基础理论培训
1.相关基础知识
(1)系统解剖
(2)系统生理学
(3)系统代谢
(4)系统分子生物学
(5)药物学,包括药物代谢、药物副反应、药物应用指征、药物对老年患者的影响、药物经济学、非心血管药物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
(6)病理学
2.疾病的预防,包括
(1)流行病学与生物统计学
(2)危险因素分析
(3)多重危险因素的综合控制
(四)课堂学习
培养基地每周应为全体受训专科医师开设下列课程:
受训医师3年期间参加课堂学习的数量要求
教学内容
病例讨论会
读书报告会
小课
科研讨论会
科技论文和科技英语写作
专科医师理论课
一年级课
二年级课
三年级课
除必须完成上述课堂学习外,所有受训专科医师应积极参加各级学协会组织的继续教育活动,并获得相应的继续教育学分(每年应获继续教育学分10分,3年累积应不少于30分)。
(五)教学能力培养
1.所有受训专科医师第1年有1周时间担任培训基地内部教学的助教工作,在本周所有教学工作中负责协助教师搞好教学(包括病例讨论、杂志俱乐部、科研讨论会、住院医师理论课和读书报告等)。
2.助教职责:提前1周与任教教师讨论学术周的计划和方案,主动征求任教教师的要求。
如果发现第2周的任何一次教学活动因某种原因而不能实现,应立即向主管老师汇报并提前做好安排, 以确保每项活动正常进行。
在病例讨论过程中应详细记录讨论要点,并在讨论会后将方案整理存档。
科研讨论会原则上应报告自己的科研计划或科研进度或科研结题,并在此基础上协助临时安排的科研报告员准备和
实施科研报告会。
3.所有受训专科医师第2、第3年各有1周时间担任培训基地内部教学的教师工作,在本周所有教学工作中负责病例讨论、杂志俱乐部、科研讨论会、住院医师理论课和读书报告等。
(六)临床科研训练
1.3年间必须向专科杂志投搞,至少包括原创论文1篇,临床个案报道1篇和综述1篇。
2.鼓励受训专科医师可以利用业余时间(晚上、周末和补休时间)在学校攻修研究生专业学位课程,在实验室完成实验工作,在临床工作中完成学位论文的临床部分。
3.对成绩优秀和符合专业学位标准者可申请医学硕士或医学博士学位,建议专时间 3年参加的总要求 2小时/次 >50个病例 2小时/次 >40篇近期国内外论文 0.5小时 >50个密切结合临床的小课 1小时 1小时 2小时 2小时 2小时 >20个科研课题讨论 10次参加100%(每年30课) >20个大课 >20个大课 >20个大课
科医师培养与临床专业学位的授予并轨。
(七)具体要求
1.较全面掌握常见疾病的基础和临床理论,充分了解国内外新进展及学术动态,与临床实际工作密切结合。
2.具有较丰富的临床经验和较强的临床思维能力,熟练
地掌握常用的临床技能。
3.能对接受大内科住院医师培训者在轮训期间提供业务指导,并能担任指导本科生的临床教学工作。
4.了解临床科研方法,能紧密结合临床实践,写出具有一定水平的病案报道、综述和原创论文。
5.能熟练地阅读至少一门语种的外文书刊,并具有一定的听、说、读、写能力。
6.具备良好的从医所需的人文综合素质。
四、参考书刊
为保证所有的受训专科医师做到系统学习,建立自己的专业知识体系,建议受训医师除自己读书学习外,可阅读专业书籍与相关杂志:
中华烧伤杂志,《现代诊断与治疗》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