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云计算”的桥梁运营管理平台技术
数字化协同运营管理平台

数字化协同运营管理平台简介数字化协同运营管理平台是一种基于云计算和大数据技术的应用软件,旨在帮助企业实现协同运营和管理的数字化转型。
本文将介绍数字化协同运营管理平台的功能和优势,并探讨其在企业管理中的应用。
功能1.任务分配和跟踪:数字化协同运营管理平台可以帮助企业分配任务,并实时跟踪任务的进展情况。
通过平台,团队成员可以清晰地了解任务的指派和完成情况,提高团队间的协同效率。
2.资源调度和管理:平台可以帮助企业进行资源的调度和管理,包括人员、设备和资金等。
通过平台,企业可以更加有效地管理资源,提高资源利用率,降低成本,并实现资源的最优配置。
3.数据分析和决策支持:平台提供强大的数据分析和决策支持功能,可以帮助企业从海量数据中提取有用信息,并为企业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通过平台,企业可以进行数据挖掘、数据可视化等分析操作,帮助企业管理者做出更加精准和健康的决策。
4.实时协同和沟通:平台提供实时协同和沟通的功能,包括即时通讯、在线会议等。
通过平台,不同部门和团队成员可以实时共享信息、协同工作,促进团队协作和沟通,提高工作效率。
5.内容管理和知识分享:平台可以帮助企业进行内容管理和知识分享,包括文档管理、知识库建设等。
通过平台,企业可以更好地管理和分享知识,提高组织的学习和创新能力。
优势1.提高协同效率:数字化协同运营管理平台可以帮助企业实现团队成员之间的实时协同和沟通,提高团队的协同效率。
团队成员可以通过平台共享信息、分配任务、跟踪进展,避免信息孤岛和任务重复,提高工作效率。
2.降低运营成本:平台可以帮助企业进行资源的调度和管理,实现资源的最优配置,降低运营成本。
通过平台,企业可以更好地利用现有资源,避免资源的浪费和闲置,提高资源利用率。
3.提升决策科学性:平台提供强大的数据分析和决策支持功能,可以帮助企业从海量数据中提取有用信息,并为企业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通过平台,企业管理者可以更加全面和准确地了解企业的运营情况,做出更加科学和合理的决策。
基于BIM的桥梁全生命期管理技术及应用研究

世界桥梁2020年第48卷第4期(总第206期)75基于BIM的桥梁全生命期管理技术及应用研究吴巨峰12,祁江波3,方黎君4,左小明4,赵训刚12(1.桥梁结构健康与安全国家重点实验室,湖北武汉430034; 2.中铁大桥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湖北武汉430034; 3.武汉青山长江大桥建设有限公司,湖北武汉430345;4.湖北省交通运输厅,湖北武汉430205)摘要:针对桥梁设计、施工和运维管养不同阶段信息转移遗漏和难以共享的问题,以武汉青山长江公路大桥为背景,综合运用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无人机倾斜摄影等新兴信息技术构建基于BIM的全生命期信息管理平台,平台包括电脑端的WEB应用系统、智慧沙盘和移动智能终端APP3种可视化交互方式#设计阶段,对全线桥梁进行参数化BIM建模,并建立桥梁周边环境三维实景模型,在BIM中集成桥梁结构分析结果数据#施工阶段通过统一的构件编码串接项目信息、施工进度、质量安全、人员物资机械、施工监控等信息,实现各方的协同管理。
运维管养阶段,在BIM模型上集成了设计、施工阶段与运维管养相关的关键信息,对健康监测和巡检管养实现三维可视化管理#关键词:桥梁工程;BIM技术;全生命期;管理平台;设计;施工;运维管养中图分类号:U44814;U445.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1—7767(2020)04—0075—061引言随着大量大跨度桥梁的建设及使用,施工管理要求更高,后期运维工作也日趋繁重。
基于此,在桥梁施工期协同管理、运维期监测和管养系统等方面开展了大量研究,桥梁信息化管理水平也得到了大幅提高。
但目前这些系统多数都是割裂的,存在明显“信息孤岛”和“信息断层”现象[1],桥梁设计、施工和运维管养不同阶段信息转移遗漏和难以共享的问题严重,基于“建养并重”的全生命期信息化管理研究仍比较缺乏#BIM是智能化的建筑物3D模型,具有三维可视化、信息构件化和高效协同的显著特点2,能够承载桥梁全生命期不同阶段数据和资源,对桥梁构件进行完整描述,实现多方管理协同,可以对桥梁全寿命周期进行全过程管控,提升桥梁工程信息化水平#本文以武汉青山长江公路大桥为背景,综合运用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无人机倾斜摄影等新兴信息技术构建基于BIM的全生命期信息管理平台,面向设计、施工和运维管养参与方提供协同管理,实现数据共享和业务功能集成,有利于提升整体管控能力和标准化管理水平,为桥梁全生命期信息化相关研究提供参考3#2工程概况长江公路大桥段跨越长江的控制性工程,大桥采用双向8车道高速公路标准建设,设计时速100km#大桥全长7548m,包括18座桥梁,其中主桥为主跨938m的双塔双索面斜拉桥(见图1),为目前世界最大跨度的双塔双索面混合梁斜拉桥,桥面宽48m;全线桥梁结构形式多样,还有上跨公路和铁路情况,其中南北岸引桥为预应力混凝土预制小箱梁桥,南北岸跨堤孔桥、跨铁路桥、北汉主河道桥为预应力混凝土变截面连续箱梁桥,天兴洲滩桥和南北岸滩桥为预应力混凝土现浇箱梁桥,还有1座跨公路的钢箱结合梁桥#桥梁下游1km处为武钢外贸港码头,区域船舶众多,建设管理难度极具挑战桥址处大重型车辆通行密集,根据《武汉市四环线青山长江公路大桥重载交通特性专题研究报告》中的研究结论,该桥建成通车后预计车流量达3.3万辆/d,20t以上的重载车辆占33.2%,安全隐患风险高,桥梁运营养护管理难度大5#3基于BIM的桥梁全生命期管理平台31平台建设路武汉青山长江公路大桥采用“数据共享+业务收稿日期:2019—12—05基金项目:桥梁结构健康与安全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资助项目(BHSKL18—03—KF)作者简介:吴巨峰(1983—),男,高级工程师,2006年毕业于石河子大学农业机械及其自动化专业,工学学士,2009年毕业于武汉理工大学机械电子工程专业,工学硕士(E-mail:&&51&750@)#76世界桥梁 2020,48(4)图1武汉青:长江公路大桥主桥集成+ BIM 李生”的总 建思路,在大桥建设初期就搭建面向设计、施工、运维管养各参 的管理平台#(1)数据共享。
基于云计算技术的运营商运维体系探究

规范化的云平台运维管理体系。 希望通过本文的分析和研 究. 能对运营商引入云计算后的运维体系梳理起到启发和
参考作用。
云资源的申请( 变更) 建议由业务部门根据实际需要,
向网络发展部发起( 建议配合电子工单流实现) 资源申请 ,
业务部门发起的需求至少要包括: 业务发展预测( 决策冗
余资源配置)忙闲时分布预测( 、 便于维护部门根据业务情 况制定错峰填谷的资源调度策略) 、申请虚拟资源大小 (P 、 C U 内存、 存储、 带宽等)S A要求等。网络发展部根据 、L
需 要 梳 理 的 相 关 工 作 内容 、 度 及 流 程 。 制
1 引 言
云计算由于其高性能、 高可靠性、 高安全性等特性, 正
被各行各业竞相追捧。 特别是近几
根据现有业务平台的建设、 运营、 维护实际情况, 可知 目 前业务平台的维护是采用垂直、 分散的维护模式( 平台独
统及其上安装的数据库 、 中间件、 应用软件等)则可参考 ,
逐 鬻 建簿 技 术 爨 籍 论坛
云平台维护人员( 含虚拟化层面和硬件层面) 。 通过前两种途径发现的故障, 建议统一由云平台故障
管控方( 建议是云平台监控员承担) 进行受理, 并做一定的
( 网络运营部批复后转 N C云资源管理员) O 审核, 网络运 营部根据云平台资源情况 。 充分考虑云平台冗余、 安全等 因素. 判断目前资源池是否满足业务部门的需要 . 如果资 源不够 。 则反馈给网络发展部安排资源池扩容, 否则 由云 资源管理员配置相关资源 , 转云服务管理员进行开通。 在实际资源运行维护过程中, 云资源管理员根据资源 运行统计分析情况对资源池进行优化 . 并根据实际情况及 时向上级部门提交扩容建议 。资源管理流程如图 7 所示。
运营管理平台属于哪类资产

运营管理平台属于哪类资产1. 引言运营管理平台作为一种软件工具,可用于管理和优化企业运营、生产和供应链等方面的业务流程。
它集成了多个功能模块,包括数据分析、资源调度、人力资源管理和物流管理等。
本文将探讨运营管理平台的资产分类,并分析其在企业中的价值和重要性。
2. 资产分类运营管理平台可以根据其类型、用途和实施方式等多个角度进行分类。
2.1 按类型分类从类型上来看,运营管理平台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 生产管理平台:用于管理和监控生产过程中的各个环节,包括原料采购、生产流程跟踪、质量控制等。
- 供应链管理平台:用于协调供应链中不同环节的物流运输、库存管理和协同合作等。
- 客户关系管理平台:用于管理客户信息、销售流程和售后服务等。
- 人力资源管理平台:用于招聘、培训、绩效考核和薪资管理等人力资源相关的事务。
- 数据分析平台:用于整合和分析企业内外部的数据,为决策者提供决策支持。
2.2 按用途分类根据运营管理平台的用途,可以将其分为以下几类: - 内部管理平台:主要用于企业内部的管理流程,包括生产、采购、库存、人力资源等。
- 外部协同平台:用于与供应商、合作伙伴和客户之间的信息共享和协同合作。
- 决策支持平台:通过数据分析和报表生成等功能,为企业的决策者提供决策支持。
2.3 按实施方式分类根据实施方式的不同,运营管理平台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 基于云平台的运营管理平台:基于云计算技术,将运营管理平台部署在云端,使多个用户可以通过互联网进行访问和使用。
- 本地部署的运营管理平台:将运营管理平台部署在企业的内部服务器或计算机上,只能在企业内部使用。
3. 运营管理平台的价值和重要性运营管理平台在企业中具有以下价值和重要性:3.1 提高运营效率通过集成和优化企业的运营流程,运营管理平台可以提高运营效率,减少人力资源浪费和错误的发生,提升整体生产效率。
3.2 优化资源配置运营管理平台可以对企业内外部资源进行实时监控和调度,帮助企业合理配置资源,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和运作效率。
技术平台运营方案

技术平台运营方案一、概述随着科技的发展和互联网的普及,技术平台的发展已经成为一个不可逆转的趋势。
技术平台作为一种基于互联网平台的运营模式,已经成为企业发展的核心竞争力之一。
技术平台运营方案的制定将对技术平台的发展和运营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对技术平台运营方案进行深入的分析和探讨,以期为技术平台的运营提供可行的解决方案。
二、技术平台运营的意义和目标1. 意义技术平台运营是指依托先进的科技手段和互联网平台进行产品和服务的开发、运营和管理。
技术平台运营的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拓展市场:技术平台可以通过互联网覆盖更广泛的用户群体,促进产品和服务的销售和推广。
(2)提升用户体验:通过技术平台可以提供更便捷、高效的用户体验,满足用户对于产品和服务的需求。
(3)提升竞争力:技术平台可以与传统企业相比,降低成本,提升效率,提高企业的竞争力。
2. 目标技术平台运营的主要目标是实现持续、稳定的用户增长和盈利,为企业创造更大的商业价值。
三、技术平台运营方案的内容和策略1. 内容技术平台运营方案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平台建设:包括技术平台的基础架构建设、系统架构设计、数据库设计等。
(2)产品开发:包括产品规划、设计开发、功能测试、版本迭代等。
(3)用户运营:包括用户获取、用户活跃度提升、用户留存等。
(4)商业模式:包括商业模式设计、盈利模式选择、商业合作等。
(5)运营管理:包括运营策略制定、数据分析、市场推广等。
2. 策略(1)平台建设策略在平台建设方面,应该注重基础架构的稳定性和可扩展性,选择合适的技术架构,构建高可用性的系统。
(2)产品开发策略在产品开发方面,应该注重用户体验,根据用户需求进行产品设计和功能开发,持续迭代优化产品。
(3)用户运营策略在用户运营方面,应该注重用户获取和用户留存,通过精准营销和个性化推荐等方式,提升用户活跃度和留存。
(4)商业模式策略在商业模式方面,应该注重盈利模式的选择和商业合作的开展,构建多元化的盈利模式,实现多方共赢。
运营平台技术方案模板

运营平台技术方案模板一、方案背景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和智能化的进步,越来越多的企业和组织需要搭建一套全面的运营管理平台,以提高工作效率和管理水平,降低成本和风险。
这种运营管理平台需要具备网络化、信息化、数字化等特点,以实现联动、智能化、大数据、云计算等功能。
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需要搭建一套全方位的运营管理平台技术方案,以满足不同行业、不同企业和组织的需求。
二、需求分析1.多样化需求:不同行业、不同企业和组织有不同的运营管理需求,需要一套通用的平台方案,能够满足多样化的需求。
2.灵活性:运营管理平台需要具备一定的灵活性,能够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定制和扩展,满足企业和组织的特定需求。
3.智能化:运营管理平台需要具备一定的智能化功能,能够对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提供智能的决策支持和预测分析。
4.安全性:运营管理平台需要具备较高的安全性,能够保护敏感数据和信息,防止数据泄露和风险。
5.云端化:运营管理平台需要基于云计算技术,能够实现集中化管理和资源共享,提高效率和降低成本。
三、技术架构1.前端架构:运营管理平台的前端采用响应式设计,支持多种设备和分辨率,使用HTML5、CSS3、JavaScript等技术,具备良好的用户体验和视觉效果。
2.后端架构:运营管理平台的后端采用分布式架构,支持集群部署和负载均衡,使用Java、Spring、MyBatis、Redis等技术,具备较高的性能和可扩展性。
3.数据库架构:运营管理平台的数据库采用分布式数据库,支持高并发和大容量,使用MySQL、MongoDB、HBase等技术,具备较高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4.安全架构:运营管理平台的安全架构采用多层防护,包括网络安全、数据安全、应用安全等,使用防火墙、加密算法、访问控制等技术,保障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5.云架构:运营管理平台的云架构采用IaaS、PaaS、SaaS等服务模式,支持云计算和大数据分析,使用AWS、Azure、阿里云等服务,提供弹性和高可用性的资源。
智能化道路桥梁施工管理系统设计实现

智能化道路桥梁施工管理系统设计实现摘要: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道路桥梁建设的需求越来越大。
而传统的施工管理模式已经不能满足现代工程建设的需要,设计和实现一套智能化道路桥梁施工管理系统是必不可少的。
本文将从设计和实现道路桥梁施工管理系统的过程出发,重点阐述该系统在设计和实现中所采用的相关技术,从而进一步提高道路桥梁工程建设的效率、降低成本、减少安全事故。
关键词:智能化;道路桥梁;施工管理系统;设计引言在道路桥梁施工管理过程中,涉及的项目管理人员较多,管理流程复杂,信息收集、整理、处理及传递过程中容易出现问题,如项目进度不能及时反馈,导致各部门之间的沟通不畅,信息无法共享等问题。
因此,为了实现对项目施工的实时监控、预警管理、智能决策,同时为后续工作提供可靠的数据支撑。
本文基于现代信息技术设计了智能化道路桥梁施工管理系统。
1概念智能化道路桥梁施工管理系统是一套基于信息技术、自动化控制手段的,能在施工全过程中实现对施工过程的实时监控、智能调度和高效管理的信息化系统。
该系统的优势主要表现为:在道路桥梁施工过程中,采用智能化管理系统可有效提高桥梁工程的整体质量,将传统人工操作及测量精度差、效率低等问题彻底解决。
智能化道路桥梁施工管理系统是指将现场应用和硬件设备集成到一个统一的平台,并将产生的数据汇集,形成数据中心。
该系统可以实现数据的互联互通和联动,并将关键指标和数据以项目BI智慧大屏的方式集中呈现给项目管理者,从而实现对施工现场的数字化、在线化、智能化综合管理。
通过接入系统物联网云平台的多个子系统板块,该系统可以实时采集施工现场材料库存、拌合站信息、试验检测、施工进度等关键要素的信息数据,并进行处理和分析。
根据现场管理实际需求灵活组合,该系统可以避免因材料不足、工序不衔接造成的窝工待工,实现一体化、模块化、智能化、网络化的施工现场过程全面感知、协同工作、智能分析、风险预控、知识共享、互联互通等业务,从而提高综合施工技术和管理能力,使生产过程得以精准控制和效率提升。
云平台运营方案

云平台运营方案一、引言云平台是指基于云计算技术的一种计算资源共享平台。
随着云计算技术的发展和普及,各种企业和机构纷纷推出自己的云平台,提供云计算服务。
云平台运营方案则是指对一个云平台进行运营管理的整体方案,包括平台建设、资源配置、服务管理等方面。
本文将详细介绍一个云平台运营方案。
二、平台建设1. 云平台定位首先,需要明确云平台的定位,确定云平台的主要功能和服务对象。
云平台可以是一个企业内部的资源共享平台,也可以是一个向外提供云计算服务的公共平台。
根据平台定位,可以有针对性地进行平台建设。
2. 技术选型云平台的建设离不开各种技术支持,需要选用适合的技术方案。
包括系统架构、数据库、网络、安全等方面的技术选择。
在选择技术方案时,需要考虑到平台的稳定性、安全性和可扩展性等因素。
3. 资源配置云平台的资源配置是平台建设的关键。
需要确定平台的容量、性能、带宽等资源需求,并根据预计的用户规模和需求进行合理的资源配置。
同时,还可以考虑采用虚拟化技术,提高资源利用率和灵活性。
4. 用户界面用户界面是云平台的门面,需要设计一个简洁、易用的用户界面。
用户可以通过界面登录、管理自己的账户、查看资源使用情况、提交任务等。
用户界面的设计需要考虑用户的使用习惯和需求,提供友好的操作体验。
5. 安全策略云平台的安全是用户非常关注的问题,需要采取一系列的安全策略来保护用户数据和隐私。
包括数据加密、访问控制、防火墙等安全措施。
同时,还需要定期对系统进行安全检测和漏洞修复,保持系统的稳定和安全。
三、服务管理1. 用户注册与认证用户在使用云平台时需要进行注册和认证,以确保用户的身份和权限。
用户注册可以采用手机号码、邮箱等方式,认证可以采用短信验证码、邮箱激活等方式。
同时,可以建立用户等级制度,不同等级的用户享有不同的权限和服务。
2. 资源分配与共享云平台需要对资源进行分配和共享,确保资源的合理利用和公平分配。
可以根据用户的需求和实际情况,动态调整资源分配,避免资源浪费和资源瓶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