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4信令的流程
信令流程超详细解读

信令流程超详细解读信令流程是指在电信网络中,用于控制通信设备的信令交互过程。
这些信令包含了通信设备之间的指令和消息,以确保通信的顺利进行。
以下是对信令流程的超详细解读。
首先,设备A希望与设备B进行通信。
设备A将发送一个请求信令,请求与设备B建立连接。
这个请求信令包含了设备A的身份信息以及通信参数,比如IP地址和端口号。
设备B接收到请求信令后,会进行一系列的验证和校验,确保请求的合法性。
如果验证通过,设备B将发送一个确认信令,表示同意与设备A建立连接。
确认信令中包含了设备B的身份信息以及通信参数。
设备A收到确认信令后,表示连接已建立,可以开始进行通信。
为了确保通信质量,设备A会发送一个测试信令给设备B,检查连接是否正常。
测试信令中包含了一些测试数据,比如时间戳和传输速率。
设备B接收到测试信令后,会进行一系列的检查,包括数据的完整性和正确性。
如果一切正常,设备B将发送一个确认信令给设备A,表示测试成功。
确认信令中包含了一些统计数据,比如数据丢失率和延迟。
一旦连接建立成功,设备A和设备B可以开始进行真正的通信了。
他们可以互相发送数据信令,交换信息和文件。
在通信过程中,设备A和设备B会定期发送心跳信令,以保持连接的稳定性。
当需要终止通信时,设备A或设备B可以发送一个终止信令,表示希望关闭连接。
另一方接收到终止信令后,会发送一个确认信令,并关闭连接。
通信设备在关闭连接前,可以发送一个断开信令,通知对方准备关闭连接。
以上是信令流程的简单描述,实际上,信令流程中可能涉及到更多的信令和步骤,以满足不同的通信需求和网络环境。
信令流程的详细解读需要考虑更多的因素,比如网络拓扑、协议标准和安全性要求。
总结起来,信令流程是通信设备之间的指令和消息交互过程,用于控制通信的建立、维护和关闭。
它涉及到多个信令和步骤,并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
了解信令流程对于理解和优化通信网络非常重要。
LTE完整信令流程分析

LTE完整信令流程分析LTE(Long Term Evolution)是4G移动通信技术的一种,其完整信令流程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步骤:小区、小区选择、多路径环境估计、寻呼和分配、随机接入、授权和安全过程、连接和传输。
首先是小区。
移动设备需要找到一个合适的基站进行连接。
移动设备会周期性地扫描周围的频率和小区,以获得可用的信号质量和相应的小区信息。
接下来是小区选择。
移动设备根据收到的小区广播信息,选择一个最佳的小区进行连接。
选择的依据可以是信号强度、小区负载等因素。
然后是多路径环境估计。
移动设备需要识别并估计信号传输过程中所处的多径环境,以便后续的信号处理和解码。
接着是寻呼和分配。
一旦移动设备完成小区选择,它会请求网络进行寻呼以注册到网络中。
网络会为移动设备分配一个临时标识,并通知移动设备在哪个频率和时间上进行下一步操作。
然后是随机接入。
移动设备在分配的频率和时间上,通过发送一个随机接入信令来请求网络的资源分配。
网络收到请求后会返回分配的资源。
接着是授权和安全过程。
网络会验证移动设备的身份,并通过认证过程分配相应的资源。
同时还会启动安全机制来保护用户数据的传输。
最后是连接和传输。
通过授权和安全过程后,移动设备和网络建立连接,并开始进行数据传输。
LTE使用OFDMA(正交频分复用)和MIMO(多输入多输出)技术来提高系统容量和吞吐量。
除了以上流程,LTE还涉及QoS(服务质量)、移动性管理和位置更新等功能来保证通信的稳定性和无缝性。
总的来说,LTE的完整信令流程包括了小区、小区选择、多路径环境估计、寻呼和分配、随机接入、授权和安全过程、连接和传输等步骤。
通过这些步骤,移动设备可以顺利地连接到LTE网络并传输数据。
这些流程不仅保证了通信的可靠性和稳定性,还提高了网络的容量和吞吐量。
LTE基本信令过程

LTE基本信令过程LTE(Long Term Evolution,即长期演进)是第四代移动通信技术,其基本信令过程包括小区、小区选择、网络注册、会话建立和释放等。
下面将详细介绍LTE基本信令过程。
1.小区:LTE设备首先进行小区,以寻找并确定其所在位置附近的LTE基站。
小区分为两个步骤,即小区搜寻和小区同步。
在小区搜寻阶段,设备周围的LTE信号,并检测基站的物理广播信道(PBCH)以获取系统信息。
在小区同步阶段,设备获取基站的时钟和传输时隙,以及频率和增益校准等信息。
2.小区选择:一旦设备完成小区,并获取到基站的系统信息,就会根据一定的策略选择一个最优的小区。
小区选择的依据通常是信号质量和信号强度。
设备会对候选小区进行测量,并选择信号质量较好的小区。
3.网络注册:设备通过小区选择后,会将自己的标识信息发送给基站进行网络注册。
网络注册主要有两个步骤,即随机接入过程(Random Access Procedure)和系统接入过程(System Access Procedure)。
在随机接入过程中,设备向基站发送随机接入信号以寻求网络的许可。
在系统接入过程中,设备向基站发送身份验证和安全策略相关的信息,并获得网络的控制信道,开始与网络进行通信。
4.会话建立:网络注册成功后,设备就可以开始与网络进行数据通信。
设备会与网络进行交互,建立信道和分配资源。
具体的过程包括建立安全连接、分配物理资源、建立信道和分配调度资源。
设备和网络通过这些步骤进行数据传输的准备工作。
5.数据传输:一旦设备和网络建立了信道和资源的分配,并完成准备工作,就可以进行数据传输了。
数据传输过程中,设备通过分配的资源进行上下行数据传输。
设备和网络之间通过物理信道进行数据的发送和接收。
6.会话释放:会话释放是指设备和网络之间通信结束后的清理工作。
设备会向网络发送释放信号,并释放所分配的资源。
网络接收到释放信号后,会对设备进行注销和清理工作,确保资源的回收和清空。
4G信令流程

4G信令流程1、LTE附着信令流程Attach附着信令流程(统计时延:红⾊的为开始和结束信令)Attach request 附着请求Unknown(0x0734) 未知(0x0734)rrcConnectionRequest R RC连接请求RRC连接建⽴分配控制信道rrcConnectionSetup RRC连接建⽴rrcConnectionSetupComplete RRC连接设置完成rrcConnectionReconfiguration rrc连接重配置dl Information Transfer DL 信息传输rrc Connection Reconfiguration Complete rrc 连接重配置完成Security protected NAS message 安全保护的NAS消息Authentication request 认证请求Authentication response 验证响应Unknown(0x077B) 未知(0x077B)ulInformationTransfer UL信息传输dlInformationTransfer DL信息传输Security protected NAS message 安全保护的NAS消息Security mode command 安全模式命令Security mode complete 安全模式完成安全模式Unknown(0x0790) 未知(0x0790)ulInformationTransfer UL信息传输ueCapabilityEnquiry UE能⼒查询ueCapabilityInformation UE能⼒信息UE能⼒查询securityModeCommand 安全模式命令rrcConnectionReconfiguration RRC连接重配置rrcConnectionReconfigurationComplete rrc连接重配置完成RRC连接重配置(信道连接)Security protected NAS message 安全保护的NAS消息Attach accept 附着接受Activate default EPS bearer context request 激活默认EPS承载上下⽂请求Activate default EPS bearer context accept 激活默认EPS承载上下⽂接受Attach complete 附着完成Unknown(0x072D) 未知(0x072D)ulInformationTransfer UL信息传输rrcConnectionReconfiguration RRC连接重配置rrcConnectionReconfigurationComplete rrc连接重配置完成Detach去附着信令流程(统计时延:红⾊的为开始和结束信令)Detach request 去附着请求Unknown(0x0734) 未知(0x0734)ulInformationTransfer UL信息传输dlInformationTransfer DL信息传输Security protected NAS message 安全保护的NAS消息Detach accept 去附着接受rrcConnectionRelease rrc连接释放PDN connectivity request PDN连接请求2.竞争与⾮竞争的模式流程1、MSG1:随机接⼊前导 Random Access PreamblePreamble:随机接⼊前导码⼀个⼩区只有64个2、MSG2:随机接⼊响应 Random Access Response3、MSG3:第⼀次调度传输 First scheduled UL Transmission4、MSG4:竞争解决 Contention Resolution1、MSG0:随机接⼊指配⾮竞争Preamble码2、MSG1:随机接⼊前导3、MSG2:随机接⼊响应3.CSFB信令流程1、Extened service Request 携带Service-type 对应事件CSFBservice request(1、Extended senice Request 扩展业务2、S1-AP Message 话⾳回落指⽰携带3、UE Capability Enquiry UE能⼒询问4、Security Mode Command 安全模式5、RRC Connection Reconfiguration RRC连接重配置)2、RRC connection Release 携带配置的2/3G频点信息,对应事件:interRATRedirectionReq3、CM service Request 携带业务类型TMSI 对应事件:interRATRedirectionSuc4、Alerting 主叫振铃被叫接通对应事件:CSFBServiceSuc(setup查看被叫号码)5、Channel release DL 携带返回频点⽤户主动挂机对应的Disconnect消息⽅向UL6、Tracking AreaUpdate Accept携带TAU类别、tal对应的2G侧的LAC对应事件:TAUpdateSuc4.切换信令流程RRC: MeasurementReport 测量报告RRC: RRCConnectionReconfiguration RRC连接重配置RRC: RRCConnectionReconfigurationComplete RRC连接重配置5.VOLTE关键技术1、ROHC IP报头压缩2、TTI:bunding (TTI捆绑)3、SIP:⽹络应⽤层的信令控制协议,⽤于创建修改⼀个或多个参与者的互动。
LTE常见信令流程总结

LTE常见信令流程总结LTE(Long-Term Evolution)是一种用于移动通信网络的标准,是4G通信技术的一种。
LTE信令流程是指在LTE网络中,设备之间进行通信所涉及的各种信令过程。
在LTE网络中,设备之间的通信主要包括连接建立、数据传输、连接释放等过程,在这些过程中需要经过一系列的信令流程来完成。
LTE信令流程可以分为以下几个主要部分:1.接入过程:接入过程是指设备连接到LTE网络的过程。
在接入过程中,设备首先进行初始接入,即与LTE基站进行随机接入的过程。
接入成功后,设备会进行UE同步和小区选择,确定要连接的LTE基站。
接入过程中的主要信令包括RRC连接建立、测量报告等。
2.连接建立:连接建立是指设备在LTE网络中建立到目标设备的连接的过程。
在连接建立过程中,设备需要先进行RRC连接建立,然后进行UE安全功能的激活,最后进行RAB建立,确保通信质量。
连接建立过程中的主要信令包括RRC连接请求、RRC连接建立等。
3.数据传输:数据传输是LTE网络中最常见的通信过程。
在数据传输过程中,设备通过LTE网络进行数据的发送和接收。
数据传输过程中的主要信令包括PDCP数据传输、RLC数据传输、MAC数据传输等。
4.连接释放:连接释放是指设备在LTE网络中释放连接的过程。
在连接释放过程中,设备需要发送连接释放请求,等待对方设备确认后释放连接。
连接释放过程中的主要信令包括RRC连接释放等。
除了上述主要的信令流程外,LTE网络中还涉及到一些其他重要的信令流程,如小区选择过程、测量报告过程、切换过程、重定向过程等。
这些信令流程都是为了保证LTE网络中设备之间的通信质量和稳定性。
总的来说,LTE网络中的信令流程是为了保证设备之间能够进行有效的通信,并提供高质量的通信服务。
通过了解和掌握LTE网络中的信令流程,可以更好地理解LTE网络的工作原理和特点,更好地进行LTE网络的优化和管理。
同时,随着LTE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完善,LTE网络中的信令流程也将会不断地进行更新和改进,以适应不断变化的通信需求和用户要求。
LTE常见信令流程总结

LTE常见信令流程总结LTE(Long Term Evolution)是一种第四代移动通信技术,它使用了全新的LTE协议来提供更快速、更高效的无线通信。
LTE中的信令流程是指在通信设备之间进行控制与管理的通信过程。
下面是LTE常见信令流程的总结。
第一步:附着过程(Attach Procedure)附着过程是终端设备和LTE网络之间建立连接的第一步。
终端设备通过发起附着请求向网络注册自己,并提供诸如设备的标识、能力信息等。
LTE网络接收并处理附着请求,然后为终端设备分配唯一的标识符(EPS (Evolved Packet System)标识符)以及一些参数。
第二步:鉴权和加密过程(Authentication and Encryption Procedure)终端设备在完成附着过程后,需要与LTE网络进行鉴权和加密过程。
在这个流程中,终端设备和LTE网络之间进行身份验证和密钥协商。
终端设备提供鉴权向量进行鉴权,并使用鉴权向量中的信息生成加密密钥和完整性密钥。
完成鉴权和加密后,终端设备可以开始与网络进行通信。
第三步:PDP(Packet Data Protocol)激活过程(PDP Activation Procedure)PDP激活过程是为了开启终端设备在数据通信中使用IP(Internet Protocol)网络的能力。
终端设备通过IPv4或IPv6地址请求逻辑通道,以便在终端设备和LTE网络之间传输数据。
网络为终端设备分配地址和QoS(Quality of Service)参数等,并且建立了数据传输所需的电路。
第四步:无线承载资源分配(Radio Bearer Establishment)无线承载资源分配是为终端设备建立与LTE网络之间的物理通路,以进行数据传输。
在这个流程中,网络为终端设备分配物理资源,例如频段、时隙等。
终端设备和网络之间的无线链路建立后,数据传输可以开始。
第五步:UE Context释放过程(UE Context Release Procedure)UE Context释放过程是终端设备与网络之间断开连接的过程。
浅谈WCDMA R4信令网规划

从协议分析来看 I P信令 网:I TF定义的 s G E I n N包
含 多种适配层 的协议, 即 M3 A U 、M2 A P 、M2 A和 S A等 。 U U
3 PP建 议 WC G DMA R 4采 用 M3 A/SC P/I U T P承 载 ,
M3 A是 一种 用 户适 配层 协 议 ,主 要职 责是 完 成层 间原 语 U 的适 配,适 用于传统 N 7网络和 I o. P网络 信令 之间的互通 。
持故 障倒 换过 程, 信令 的上 层处理 过 程 同传 统 S 7 令 网 S信 类似 ,但是 由于 3 P G P没有对使 用 M2 A提出建议 . 目前主 P
流 厂商在 R 4的产 品实现 上均不 支持这 种方 案, 因此,采 用 这种方式 不具有商用组 网条件 。从 上述分析可 以得 出:现阶 段单纯 采用任何一种协议 ,都 不具 备组建商 用网的条件 ,但 综 合 M3 A和 M2 A两 者 的优 势统 一来 考虑信 令 网组 网的 U P
话,在 S P信令 点侧使 用 M3 A U ,在 S P侧使 用 M2 A T P ,是 现阶段 较为可行 的 I P信令 组网方 案。 目前, I S P设 备还 PT
不是 很成 熟 。
属于点到 点的协议 ,不 存在路 由和寻 址 问题,MS C服务器 上 已经配置 了MG 的地址信 息, 因此无需信令 网进行路 由 W
圈 I 3 PP定义的 WC MA R 网络休系结构图 G D 4
囝一
墨 堕
责任编 辑 熊柳潜 … n c1t o I a@m 2 6 cAR 信令 网规划 CH 4
共用 H R、S L MC、S P等网元。图 l 3 P定义的 WC MA C 为 GP D R 4网络体 系结构 图, 其 中,粗 实线 表示 业务数 据接 口,细 线表示 信令 接 口。 WC MA R D 4核心 网在 电路 域 引入 了 N 、Nb和 Mc接 c 口,其 中Nc为 MS C服务器 与 MS C服务器 之 间进 行通信 的 接 口,主要完成控制功能 ; b是 MG 和 MG 之间 的接 口, N W W 主要用 来承载业务 信息 ; Mc为 MS C服 务器和 MG 之间 的 W
华为常见行为的信令流程

1. 1位置更新流程在GSM系统中有三个地方需要知道位置信息,即HLR、VLR和MS。
当这个信息发生变化时,需要保持三者的一致,由位置更新流程实现。
位置更新流程是位置管理中的主要流程,总是由MS发起。
位置更新流程是一个通用流程,在如下三类位置更新流程中要使用到:正常位置更新、周期性位置更新、IMSI附着位置更新流程。
正常位置更新用于更新网络侧对于MS的位置区信息,LOCATION UPDATING REQUEST消息中包含位置更新流程的类型信息。
在网络侧VLR判定MS为未知用户时,会启动正常位置更新流程,作为MM连接建立请求的响应。
为限制位置更新尝试次数,位置更新失败时要使用位置更新attempt counter计数器。
在MS 开机或SIM卡刚插入时,该计数器清零。
MS 中要保持一个"forbidden location areas for roaming"表和一个"forbidden location areas for regional provision of service"表。
MS 关机或SIM卡拔出时,将这两个表删除。
当MS收到位置更新拒绝消息,其原因值为"Roaming not allowed in this location area"或"Location Area not allowed〃时,从BCCH上收到的LAI信息触发位置更新请求的LAI要加到相应的表中。
这两个表的容量至少要有10个表项,当表项数目超过表的容量时,最早的表项内容删除。
成功的进行位置更新后,MS在SIM卡中置UPDATED状态位(UPDATED状态表明最后一次位置更新请求成功,同时此时LAI、TMSI,加密的密钥和加密序列号都应该保存在SIM卡中),并存储新的位置区信息。
正常位置更新、周期性位置更新和IMSI附着位置更新流程基本相同(不同之处在下面各小节中详细描述),流程如下图:(1)MS在空中接口的接入信道上向BTS发送Channel Request (该消息内含接入原因值为位置更新);(2)BTS 向 BSC 发送 Channel Required 消息;(3)BSC收到Channel Required后,分配信令信道,向BTS发送Channel Activation;(4)BTS收到Channel Activation后,如果信道类型正确,则在指定信道上开功率放大器,上行开始接收信息,并向BSC发送Channel Activation Acknowledge;(5)BSC 通过 BTS 向 MS 发送 Immediate Assignment Command;⑹MS发SABM帧接入;(7)BTS回UA帧进行确认;(8)BTS 向 BSC 发 Establishment Indication,该消息中包含了 Location Update Request消息内容;(9)BSC 建立 A 接口 SCCP 链接,向 MSC 发送 Location Update Request,该消息中包含了当前小区的CGI信息;(10)MSC向BSC回链接确认消息;(11)MSC向MS回位置更新接受消息,表明位置更新成功;(12)在网络侧拒绝本次位置更新时,网络侧下发消息给MS;(13)若MSC侧选择“位置更新时分配TMSI”为否,则在位置更新的过程中,MS 没有“TMSI Reallocation Complete”消息的上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总体介绍
R4的网元结构图:
在第二阶段都将处理话音的MSC与GMSC分裂成两个网元,即MSC Server/GMSC Server与其控制的网关MGW。
其中,Server主要用来完成对信令与呼叫控制的处理,而MGW提供语音流的处理与同外部网络的互连。
Server与MGW之间的网关控制协议都采用H.248,Server与Server之间都采用承载无关的呼叫控制(BICC)协议。
由于各网元之间底层的信令都差不多,了解了变化最大的MSC_SERVER和MGW之间的信令协议,其他接口之间的信令差不多都了解了。
同样测试了这两个网元之间接口的协议,其他接口也就差不多了;所以主要以这两个网元之间接口的信令为例,讲一下信令流程以及测试环境的搭建。
2协议介绍
标注:所有网元之间的传输,把底层传输都省去,比如说ATM承载,把ATM层省略。
IP 承载,把IP层省略,E1承载把L1层省略.
2.1 MGW与MSC_SERVER接口协议
2.1.1Nc口协议
Nc口为msc_server之间的接口,属于控制面协议,走的全是信令。
根据物理层的物理介质不同,上层协议也不同。
物理层具体分为E1,ATM,IP.基于E1的就是IP的相应的上层协议分层结构如下图所示.其中BICC/TUP/ISUP为呼叫信令,MTP3,MTP3b,M3UA为网络层信令,MTP2,SSCF_NNI,SSCOP,SCTP为链路层协议,ATM,MTP1,AAL5,IP为物理层。
其中:BICC,MTP3,MTP3b,M2UA跑在SMP上,MTP2,SSCF_NNI,SSCOP,SCTP跑在SPB,APB 单板上.
Server1Server2
E1承载
ATM承载
Ip承载
2.1.2Nb口协议
Nb口为mgw和mgw之间的接口,属于用户面协议,又分为用户面数据和用户面信令。
根据物理层的物理介质不同,上层协议也不同。
物理层分为E1,ATM,IP.
2.1.2.1 Nb口信令协议
Nb口信令的分层结构如下:IPBCP,AALCAP为承载控制协议,这里比较难理解;当底层物理媒介为IP时,Nb口信令传输为了保证是可靠传输,采用了迂回策略,在两个MGW之间实际并没有直接传输,而是通过MGW1—MSC_SERVER1—MSC_SERVER2—MGW2。
MGW1IP承载
MGW2
SERVER1SERVER2
ATM承载
E1承载
2.1.2.2 N b 口数据协议
ATM承载
IP承载
2.1.3 Mc 口协议
SERVER
ATM承载
MGW
Ip承载
2.1.4 整体信令协议图
把如上各个接口组合起来,就构成了我们经常看到的整体协议图:
3G平台信令详细结构
2.2 信令流程图
主要是从单板的角度,描述信令模块,此处主要画的是流程示意图.
1)在网元内部会画出三块APB板,其实实际搭建环境只需要一块单板,和其他
的网元互连
2)根据组网时,采用的底层链路不同,在E1,ATM,IP之间只会选择一种传输方
式.相应的,在SPB,APB,IPI中只会存在一块单板.
2.2.1MSC_SERVER
2.2.1.1 硬件流程图
server网元信令流程图
2.2.1.2 窄带信令的处理流程
2.2.1.3 基于ATM的信令处理流程
2.2.1.4 S IGTRAN的信令处理流程
SMP
2.2.2MGW
2.2.2.1 硬件流程图
MGW网元信令流程图
2.2.2.2 控制面信令流程图
APB
MGW控制面协议栈分布示意图2.2.2.3 媒体面数据流程图
3测试环境搭建
3.1 整体环境
由于3G的信令目前主要是和WCDMA联调,在可能的情况下,建议测试根据各个不同的网
元之间的接口,分别搭建环境和事业部跑上层业务进行测试.当然,根据测试的进度可以分步
骤进行.
首先:测试平台信令部分,把内部流程打通,这样就差不多测试了平台所开发的信令部分.
其次:和事业部联调测试接口部分
最后:按照实际的用户流程,测试整个的版本
由于硬件上只需要用少数几块单板,可以搭建如下的环境:
MGW: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S P B I
P
I
A
P
B
U
I
M
M
P
X
8
6
D
T
B
V
T
C
MSC_SERVER: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S P B I
P
I
A
P
B
U
I
M
M
P
X
8
6
V
T
C
MGW: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A P
B U
I
M
M
P
X
8
M
R
B
6
其中,三个网元之间通过APB,IPI,SPB 互连互通之间,APB 之间通过光纤互连。
IPI 之间通过百兆以太网线相连,SPB 之间通过E1.
3.2 连线图
备板以太网线
3.3 测试Nb口
MGW: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I P I A
P
B
U
I
M
M
P
X
8
6
D
T
B
V
T
C
MSC_SERVER: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I P I A
P
B
U
I
M
M
P
X
8
6
V
T
C
MGW: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A P
B U
I
M
M
P
X
8
6
M
R
B
3.4 测试Nc口
MSC_SERVER: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I P I A
P
B
U
I
M
M
P
X
8
6
D
T
B
V
T
C
MSC_SERVER: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I P I A
P
B
U
I
M
M
P
X
8
6
V
T
C
3.5 测试Mc口
MGW: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S P B I
P
I
A
P
B
U
I
M
M
P
X
8
6
D
T
B
V
T
C
MSC_SERVER: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S P B I
P
I
A
P
B
U
I
M
M
P
X
8
6
V
T
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