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设计性实验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学生实验创新能力的培养

学生实验创新能力的培养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和现代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学生的实验创新能力越来越得到重视。
实验创新能力是指学生在实践活动中,运用所学理论知识,创造性地开展实验研究,培养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的能力。
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实验创新能力呢?首先,学校要加强对实验创新能力的教育理念宣传。
学校可以邀请实验创新领域的专家学者,进行主题报告或讲座,让学生了解实验创新的重要性和意义。
同时,学校应该加强教师的专业培训,提高教师的实验创新能力,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教师的示范引领作用,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创新意识。
其次,学校要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实验创新环境。
学校要配备齐全的实验设备和实验器材,提供实验场地和实验室,为学生创新提供必要的条件。
此外,学校还要建立健全的实验创新管理制度,明确实验创新项目的立项、实施和评估流程,提供专门的指导和帮助,让学生在实验创新中不断成长和提高。
再次,学校要加强对学生实验创新能力的培养。
学校可以开设实验创新课程,让学生系统学习实验创新理论和方法,掌握实验设计和实施的基本技能。
同时,学校还可以组织实验创新竞赛或项目,让学生参与其中,锻炼实验创新能力。
此外,学校还可以组织学生参与实际科学研究项目,让学生深入实验和探索,从而培养学生的实验创新能力。
最后,学校要注重对学生实验创新能力的评价和鼓励。
学校可以设立实验创新奖项,对在实验创新领域表现突出的学生进行表彰和奖励。
同时,学校还可以通过学生实验报告、实验成果展览等形式对学生的实验创新能力进行评价和反馈,帮助学生不断改进和提高。
综上所述,学生实验创新能力的培养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学校、教师、学生共同努力。
学校要加强对实验创新能力的宣传与教育,提供良好的创新环境和条件,加强对学生的培养和指导,同时重视学生实验创新能力的评价和鼓励。
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更多具有实验创新能力的学生,为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做出贡献。
如何在综合性实验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如何在综合性实验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摘要:通过综合性实验使学生掌握基本实验操作,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是教师教育的重要任务。
熟练一些仪器的使用方法,提高实验操作技能,锻炼他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提升创新能力,并使他们对综合性实验所涉及的一系列学科的发展前景有所了解。
关键词:综合性实验创新能力发展前景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
21世纪是知识经济的时代,高校作为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肩负着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的双重历史使命,任重而道远。
只有加强大学人才素质教育,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才能实现科教兴国和人才兴国的双重战略目标,才能适应当前经济、科技不断的更高层次发展的需求。
从目前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步伐及现状,以及社会对人才的更高要求出发,作为人才培养摇篮的高校教师,我们必须全方位更新观念,把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作为高校教育改革的核心之重[1]。
通过综合性实验以及开放性实验,加强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意识的培养,是创新教育和创新型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
如何培养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和能力已成为当前和今后相当长一个时期内高等教育改革的重大课题。
生命科学学科课程设置的生物技术综合大实验主要涉及绿色荧光蛋白的分离、提取、纯化等多个实验步骤或多种操作方法。
通过此实验,使学生在掌握基本理论知识和巩固基础性实验阶段的学习成果的基础上,提高他们对实验方法和实验技能的综合运用能力和创造能力。
为提高实验教学质量,近几年我们对实验教学进行了一些改革,获得了较好的效果。
笔者根据几年来的工作经验,以生技综合大实验教学的具体实施为内容,就如何在综合性实验中培养学生良好的创新思维能力进行了初浅的探讨和尝试。
1 激发创新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的创新意识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也是创新的重要动力源泉。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就是要培养学生的创新兴趣,激发他们发自内心的热爱。
浅谈综合性实验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论文

浅谈综合性实验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论文浅谈综合性实验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论文按照《教育部关于进一步深化本科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 教高[2007]2 号) 文件精神,深化教学内容改革,要坚持知识、能力和素质协调发展,继续深化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等方面的改革,实现从注重知识传授向更加重视能力和素质培养的转变。
高校应结合自己的办学思路、办学模式以及办学条件,积极采取各种有效措施,以增加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和空间为手段,以拓宽学生知识面为目的,增强学生学习兴趣,完善学生的知识结构,支持学生个性发展。
努力创造条件,组织学生参与创新性实验和实践,注重提升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实验教学作为一种重要的教学手段,应不断创新,才能满足创新人才的培养要求。
实验创新就是在实验的内容、方法、手段方面,通过创造与革新,使之具有与原有实验不同的新的实质与形式,在开发学生智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对创新型人才培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本文结合目前高校实验教学现状,在系统总结材料力学实验教学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创新能力培养的材料力学综合性实验教学模式。
实践表明,材料力学综合性实验既能满足学生实验教学的需要,也能锻炼和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
1 材料力学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目前材料力学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有3 个方面: 一是高校的教学模式存在重理论、轻实验的现象。
学校评价学生的标准通常是学生的考试成绩,而对学生的动手能力、创新能力考核不多。
因为在指标量化、程序操作上也有一定难度。
二是理论教学课时多、任务重,没有充分的时间开设实验课程。
材料力学课程是一门重要专业基础课。
主要讲授材料( 单根杆件) 在轴向拉、压、弯、剪、扭等基本变形和组合变形作用下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问题。
新疆农业大学现行的教学大纲计划学时是78 学时,其中包括8 ~ 10 学时的实验。
在综合实践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在综合实践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综合实践活动是一种注重实践操作的综合性教学方法,能够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创新能力的培养。
下面将从五个方面谈谈如何在综合实践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创新能力的培养需要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
综合实践活动是一种能够让学生亲自动手去实践的教学方法,通过实践操作,学生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提高创新能力。
创新能力的培养需要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在综合实践活动中,学生通常需要组成一个小组来完成一项任务,这要求学生在团队中进行协作。
通过学生之间的相互合作与协商,学生能够培养自己的团队协作能力,提高创新能力。
综合设计性实验与学生能力的培养

【 关键词】 综合设计性 实验; 学生能力; 综合素质
锻 炼学 生 的实 验 组织 能力 。 2有 利 于 拓 宽 学生 的知 识 面 . 由 于综 合 设 计性 实 验 需 要 学 生 自己制 定 方 案 , 生 也 就不 再 满 足 学 的基础上 , 用某一课 程或多门课程的综合知识 , 运 对学 生实验技能和 而 通 来 实 验方 法 进 行 综 合训 练 的一 种 复 合性 实 验 。 目的 在 于锻 炼 学 生 对 所 于 实 验指 导 书 , 是 通过 自己的 努 力 , 过 到 图书 馆 查 阅 有 关 资料 , 其 目的 和 意 义 。有 些 学 生 为 了制 定 好 的 实验 学 知 识 的综 合应 用 能 力 . 养 学 生 分 析 和 解 决 复 杂 问题 的 能 力 , 养 重 新认 识 和 了解 实 验 原 理 、 培 培
实 验 教学 的一 个 重 要 内容 就 是 培养 学生 的基 本 实 验 技 能 , 师 要 教 设 备 的 性 能 并 正 确 地 使 用 仪 器 .锻 炼 学 生 分 析 问题 和 解 决 问 题 的 能 并 规 在 力 , 处 理 及 查 阅 资料 能 力 , 高 学生 的创 新 思 维 、 际 动 手 能 力 和 对 学 生 进 行反 复 的训 练 , 施 以严 格 、 范 的要 求 。 综 合设 计 性 实 验 数据 提 实 每 自己安 排 时 间 、 立 操 作 , 而 独 从 驾 驭 知 识 的 能 力 。 养 学 生 实 事 求 是 的科 学 态度 , 谨 细 致 的 工 作 作 教 学 中 , 个 学 生 都 要 自 己准 备 材 料 、 培 严 使 每 个 学 生 的 动手 能 力 都有 所 提 高 。 别 是 学 生 在 实 际 的实 验 操 作 过 特 风 , 互协 作 的团 队精 神 , 于 开 拓 的创 新 意 识 。 想 勇 程 中 的 排错 能力 。 比如 数字 电子 技 术 中 的综 合 设计 性 实 验 , 一 类 实 这 二 、 统 实验 教 学 对学 生能 力 的 制约 传 首 实 验课 教 学 的 目的 ,一 方 面 在 于 使 学 生 加 深 理 解 有关 的 理 论 知 验 电 路 一 般是 有 各 种 中 小规 模 集 成 芯 片 及各 种 基 本 的 逻辑 门组 成 。 设 实 然 再 识 , 一 方 面 在 于 培 养 学 生 的实 际 操 作 技 能 . 一 步 提 高 学 生 分 析 问 先 , 计 好 方 案 后 , 际搭 建 电路 时应 分 模 块 . 后 , 实 现 各 模 块 间 另 进 如 若 再 题 和 解决 问题 的 能 力 , 为将 来 作 更 深 入 的研 究 打 下 扎 实 的 实验 基 础 。 的相 互 级 联 。 果 出错 先 检 查 各模 块 电路 , 无 问题 , 查 电路 级 联 是 否 正 确 。 建模 块 电路 时 , 果无 显 示 结 果 或 结果 不 正 确 , 搭 如 首先 检 查 ~ 但是 . 统的实验教学 , 传 由于 实 验 内容 不 合 理 、 验 学 时 偏 少 、 实 实 如 看 验 室设 备 不 齐 全 、 以及 实验 室 开 放 时 间 和实 验 成绩 考 核 办 法 不 合 理 等 下 其 中 的集 成 芯 片 是 否 连 结 好 电源 和地 . 果 不 是 此 原 因 , 是 否 芯 排 电 检 等 诸 多原 因 , 致 学 生严 重 缺 少 必 要 的 各种 能 力 。特 别是 实验 内容 大 片 的使 能 端 接错 了 , 除 这 个原 因 , 路 如 果 还 不 正 确 , 查 一 下 你 实 导 最 多 为 验证 性 实 验 , 生 只要 按 照 实 验 指 导 书 上 的实 验 步骤 、 一 连 线 , 验 箱 的输 入 设 备 与输 出设 备 是 否有 问 题 。 后 怀 疑是 否 是 因 为 芯 片的 学 一 电路 级 联 有 问题 , 般 是 设 计 不正 确 , 要 修 改设 计 方 一 需 测 试 结果 。 人 相 应 的表 格 既 可 。 者 将 实 验指 导 书上 给 定 的程 序 , 填 或 敲 问题 等 等 等 等 。 这 学 人 计 算 机 内 , 行 后 看 实 验 结 果 , 样 的 实 验 教 学 方 式 存 在 以下 三 个 案 。每 一 个 综合 设 计 性 题 目 , 种 锻 炼 都 必 不 可 少 , 生 的动 手 能 力 , 运 这 就 在 这 润 物 细 无声 中得 到 了 提 高 。 4有 利 于 培养 学 生 分 析 问题 和解 决 问 题 的 能力 . 由于 综合 设 计 性 实 验 教学 需 要 学 生 自己 观 察 结 果 、分 析 结 果 , 特 传统 的实验教学方式 中, 实验内容的选择 、 案的设计 、 方 实验 的具 重 这 体 按 排 等组 织 工 作 都 是 由教 师 包 办 代替 的 , 验 的许 多 中 间环 节 学 生 别是 在 实 验 失 败 后 需 要 自己 修改 实 验 方 案 , 新 做 实 验 , 无 疑 对 于 实 由于 传 统 实验 教 没 有 亲 自做 , 因而 即便 在 实验 完 成 后 , 生对 实 验 还 是 一 知 半解 。 于 提高 学 生 分 析 问题 和 解 决 问 题 的能 力 是 大 有 帮 助 的 。 学 由
开展综合设计性实验 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

中 图分 类号 :G4 . 2 6 24 3
文 献标 识码 :B
文 章编 号 :17 —8 X2 1) 0O 1— 3 6 149 (0 13一 l5 0
D v o n y t e z n a d e inig x e i e t , e a n In v tie A i y o t d n s / 0 g e efpig S n h si ig n D s g n E p r m n s EIv1 . 1改革实验室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
传 统 实 验 教 学 一般 以集 中性 验 证 实验 为 主 ,而 为 了 开 展 学 生 自主 设 计 性 试验 ,尤 其 是 其 中还 有 一 些 是 综合
键 目标 。在 高校教学中,尤其是对 理科生 而言,实验教
学 是 极 为 重 要 的 组 成 部 分 , 它 不仅 是对 理 论 教 学 的补 充 和 验 证 ,也 是 提 高 学 生 动 手 能 力和 操 作 技 能 的途 径 ,可 以使 学 生 全 面 掌 握 和 深 入 理 解 知 识 ,培 养 科 学 思 维 和 创 新 能力 。 传 统 上 的 实验 课 程 ,是 让 学生 按 照 书 本 上 的要 求 , 在 教 师 的 指 导 之 下重 复和 验 证 理 论 课 上 的 内容 。虽 然 不
Ya g, Li n Yi n ra
Abs ac Acco tr t rdi g to th se -c di o o t uni rsi y, di CUS ng h t e1 v n e 1f on ti n f he ve t S Si ow o e ate t he i n va v ab i y f h c l g s ud nt b t w o s nt es zi g n o ti e il t o t e ol e e t e s y he ay f y h i n an d s g n e p d e i ni g x eri n , a d me t n al o n o uc ng o s g s n t co le e x ri e al e hi . s i tr d i s me u ge ti g o l g e pe m nt t ac ng Ke wo ds yn he zi g n d i ni g x ri n y r s t si n a d es g n e pe me t: c l g s ud n ol e e t e ts: i n a v a n ov ti e bi1 t iy A th ’ s d e C l e f S i nc s S a g i o ma U i e s t , S a g u H n n, Ch na 4 6 0 u or a dr ss o l ge of Li e c e e , h n q u N r l n v r i y h n qi , e a i 70 0
综合实践课论文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论文:试析综合实践课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综合实践课论文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论文:试析综合实践课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创新型人才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综合实践活动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有效途径。
在综合实践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要使学生乐于创新,敢于创新,善于创新。
就中小学学生而言,创新能力应该是指学生能够独立地、综合地运用已有的知识,发现新的知识、观点和方法,掌握其中的规律并运用于解决问题的能力。
那么在综合实践课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呢?一、实施综合实践课,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综合实践活动是我国基础教育新课程实施中首次出现的课程形式,也是我国基础教育课程体系的结构性突破。
教育部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明确指出:“从小学至高中设置综合实践活动并作为必修课程。
强调学生通过实践,增强探究和创新意识,学习科学研究的方法,发展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增进学校与社会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由此可见,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重要目标。
二、开展综合实践活动,激活学生的创新思维综合实践活动的实施过程可以简单地说是一个教师适度指导、学生自主选题、主动探究和自由创新的过程。
综合实践活动既没有规定的教材,也没有规定具体的教师、更没有规定活动场所。
因此,综合实践活动的实施具有很大的灵活性,能给学生提供了广阔的创造空间。
学生从选择活动内容、活动范围、活动形式、成果表达形式乃至活动的组织方式、时间安排等都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确定,所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可以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
如综合实践活动课题的选择,学生可以选择课内学科学习过程中自己感兴趣的问题进行研究,也可以选择与自己的兴趣、爱好和特长相关的课题进行研究,还可以针对一些社会现象、热点问题进行研究,如本校学生选择的研究课题有“伟人故居行”、“饮食与健康”、“感恩黄丝带”、“规范汉字书写”、“问题学生家庭状况调查”……涉及的范围广、关注的问题新。
所以,通过这些研究活动的开展,对学生各种能力的发展尤其是创新能力的发展起到极大的促进作用。
综合性实验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科技创新论文

综合性实验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科技创新论文综合性实验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科技创新论文综合性实验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科技创新论文综合性实验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陈亮亮,李建华,陈国新(新疆农业大学水利与土木工程学院,新疆乌鲁木齐830052)摘要:实验教学作为一种重要的教学手段,应不断创新,才能满足创新人才的培养要求。
结合国内高校实验教学现状,在系统总结材料力学实验教学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创新能力培养的材料力学综合性实验教学模式。
实践表明,材料力学综合性实验既能满足学生实验教学的需要,也能锻炼和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
关键词:综合性实验;创新能力;材料力学;实验教学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5884(2015)04-0084-03 收稿日期:20141120 基金项目:新疆水利水电工程重点学科基金(xjslgczdxk20101202);新疆农业大学实验室建设与管理改革项目“基于大学生创新项目的实验室开放的研究与实践” 作者简介:陈亮亮(1981-),男,新疆石河子人,博士生,副教授,主要从事固体力学理论和实验教学与研究。
按照《教育部关于进一步深化本科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7]2号)文件精神,深化教学内容改革,要坚持知识、能力和素质协调发展,继续深化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等方面的改革,实现从注重知识传授向更加重视能力和素质培养的转变。
高校应结合自己的办学思路、办学模式以及办学条件,积极采取各种有效措施,以增加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和空间为手段,以拓宽学生知识面为目的,增强学生学习兴趣,完善学生的知识结构,支持学生个性发展。
努力创造条件,组织学生参与创新性实验和实践,注重提升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实验教学作为一种重要的教学手段,应不断创新,才能满足创新人才的培养要求。
实验创新就是在实验的内容、方法、手段方面,通过创造与革新,使之具有与原有实验不同的新的实质与形式,在开发学生智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对创新型人才培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向分 布 ” 如 图 1 。电场 方 向就是 光 轴 方 向 。 横 ( ) 铌 酸 锂 晶 体 是 光 学 负 单 轴 晶 体 , 于 波 长 对 62 8n 的激 光 , 常 光 的主折 射 率 是 22 非 3. m 寻 .9, 常 光 的主折 射率 是 22 。 .0
以一个 综 合 与 设 计 实 验一 泡 克 耳 斯 ( okl) Pces 效 应验证 性实 验 为例 , 说 明综 合 与设 计 性 实 验 对 来 大学生 理论联 系实际 与实验 创新 能力 的培 养 。
学 习 和工作 打下 良好 的基础 。通 过对 实验 现象 的
常利用铌酸锂(ib 3做 Pce 实验 。 LN O ) okl s ] 现 在 , 们利 用 电光 效 应 可 以制 作 电光 调 制 我 器, 电光 开关 , 电光光偏 转器 等 , 可用 于光 闸 , 光 激
器 的 Q开 关 和 光 波 调 制 , 在 高 速 摄 影 , 速 测 并 光
论联 系实际 和实验 创新 能力 。多 数学校 停 留于 预 备 性 实验 、 础性 实验 , 基 仅仅 培养 了学 生 的动手 能
力 , 有给学 生 自己设 计实 验 的空 间 , 没 应该 在此 基 础 上 多开设综 合 与设 计 性 实验 , 学 生 自己设 计 让 实验 , 验证所 学 过理 论 知 识 引 导 学生 探 讨 改 进 实 验 方案 , 培养 学 生 的实 验 创 新 能力 。下 面 我们
① 收稿 日期 :0 9 0 -6 2 0 — 32 。 ② 作者简介 : 蔡莉莉 (9 1 ) 女 , 1 8 一 , 河北张家 口人 , 硕士 。 华北科技学院基础部物理 教研室教 师。 91
观察 、 分析 和对物 理量 的测 量 , 深对 物理 学原 理 加 的理解 , 培养 与提 高学 生 科 学 实验 能 力 与 科 学 实 验 素养 , 培养 学 生 的创 新 意 识 与创 新 能 力 J 。它 大致 可 以分 为 三 大 模 块 : 备 性 实 验 、 础 性 实 预 基 验、 综合 与设 性 实 验 。预 备性 实 验 仅 针 对 中学
制( 也称 为横 向运 用 ) 用 电光 效 应可 以 实现对 .利 光 波 的振 幅调制 和位 相调 制 .
能够让 学生完 成 。综合 与设计 性 实验要 求 学生综
合 运用 前 阶段 的知识来 完成 。主要是 培养 学生 理
2 实验 教 学 内容
验 证锥 光偏 振光路 中的 P ces ok l 效应 过程 , 它
P ce 效应只能在没 有倒置 中心 的晶体 中产 生 , okl s 经
有深 刻 的内在联 系和 配合 , 有各 自的 目的任 务 又 和作用 。对学 生 进 行 物理 实验 知 识 、 理 实 验方 物 法 和 物理实验 技 能 方 面 的基 础 训 练 , 学 生 初 步 使 了解科 学实 验 的主 要 过程 与基 本 方 法 , 今 后 的 为
的比例 。泡克耳斯( okl) P ce 效应 验证性实验就是一个很好的综合设计 性实验 , s 它不仅 能加深 学生对知识 点 的理解 , 能提 高 了学生 自主创 新的能力。 还
关键词 :综合设 计性实验 ;创新 能力 ; 克耳斯( okl) 泡 Pc e 效应 s
中 图 分 类 号 : 6 2 4 G 4 .5 文 献标 识码 : A 文 章 编 号 :17 6 2—76 ( 09 0 0 9 —0 19 2 0 ) 3— 0 1 3
实验基 础差 的学 生 选做 ; 础性 实 验 是 为 学 生 打 基 下进 行 基本科 学 实 验 的基 础 , 在 教 学 中基 本上 现
量 , 通信 和激 光测 距 等 激 光 技 术 中获 得 了重 要 光 应用 .当加 在 晶 体 上 的 电 场 方 向与 通 光 方 向 平 行 , 为纵 向电光 调 制 ( 称 为纵 向 运 用 ) 当 通 称 也 ; 光方 向与所加 电场 方 向相 垂 直 , 为横 向 电光 调 称
第 6卷
第 3期
华北 科技学院学报
20 09年 7月
综 合 设计 性 实 验 对 学 生 创 新 能 力 的培 养①
蔡 莉莉 ② 胡 德 志 彭 涛
( 华北科技学 院 基础部 , 北京 东燕郊 1 10 ) 0 6 1
摘
要 :综合设 计性实验是培 养学生创 新能力的重要途径 , 大力提 高综合设 计性 实验在 常规教 学 中所 占 应
理学 家 泡 克 耳斯 ( rdi a li Pce )于 Fi rhCrAwn okl e c l s 19 年发现的—— 折射率与所加 电场强度 的一次方 83 成正 比。Pce 效 应具 体指 的是 电场 中产生 的双 okl s 折 射 现 象 , 折 射 现 象 随 电 场 强 度 呈 线 性 变 化。 双
物理实 验是 对高 等工 科学校 学 生进行 科学 实
1 泡 克 耳 斯 效 应 简 介
泡克耳斯 效应 ( 又称 线性 电光 效应 ) 是德 国物
验基 本训 练 的一 门必 修 基 础课 程 , 是工 科 学 生 进
入大 学后受 到 系统科学 实验 方法 和 实验技 能训 练 的 开 端 , 对 学 生 进 行 科 学 实 验 训 练 的 重 要 基 是 础 … 。物理学 本身 是 一 门 实验 科 学 , 理 实 验 教 物 学和 物理理论 教 学具有 同等重要 的地 位 。它们 即
大致 分 成 三个 部 分 。 首先 确 定 锥 光 偏 振 光 路 中 Pce 盒 双折 射 晶体 的光 轴 。其 次 , okl s 在锥 光 偏 振
光 路 中 演示 P c e okl s效应 。最 后 , 量 P c e 测 ok l s盒
的半 波 电压 。
如 果 光 路 和 晶 体 的 光 轴 互 相 垂 直 , 之 为 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