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外报道中国抗战历史的有益尝试——《武汉上空的鹰——寻访苏联
冲刺2023年高考历史真题重组卷组卷04(新高考地区专用)(解析版)

绝密★启用前冲刺2023年高考历史真题重组卷04新高考地区专用(解析版)注意事项: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的指定位置。
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写在试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黑色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
写在试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4.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
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4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2022·全国·高考真题)据下图可知,商、西周青铜器铸造的繁荣()A.推动了南北农业经济进步B.依赖大规模商业活动开展C.反映了南北方联系的加强D.缘于统治区域扩大到江南【答案】C【详解】依据图示可知,商周政治重心位于黄河流域,而重要铜矿位于长江流域,长途运输成为必要,南北方联系由此加强,C符合题意;结合所学可知,青铜器比较珍贵且坚韧度不够好,未广泛用于农业,A排除;青铜铸造由官府垄断,B排除;地图未标示统治区域,无法得出扩大到江南,且青铜铸造的繁荣主要缘于技术进步等因素,地理因素不是主因,D排除。
故选C项。
2.(2022·湖北·统考高考真题)下列关于秦汉历史的记述,集中反映了()AC.“大一统”的观念开始出现D.华夏认同不断增强【答案】A【详解】“秦并海内,兼诸侯,南面称帝,以养四海”反映了秦朝统一全国,建立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拨乱诛暴,平定海内,卒践帝祚,成于汉家”指西汉灭秦朝,建立统一的政权汉朝,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得到巩固,“接汉绪,茂育群生,恢复疆宇”指东汉延续了西汉国家的统一,材料集中反映了秦汉时期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形成与发展,A项正确;家国同构指家庭、家族和国家在组织结构方面具有共同性,均以血亲一宗法关系来统领,体现了血缘关系与政治关系的融合,排除B项;C项中“开始”表述错误,排除;材料没有涉及华夏认同的信息,排除D项。
2020年江苏卷历史高考试卷(原卷+答案)

绝密★启用前202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江苏卷)历史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题,每题3分,共计6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
1.近年江西新干出土了一批商代青铜农具,有犁、耜、斧、铲、镰等,种类较为齐全。
某些类型的农具还是首次发现,更无使用之痕。
不少农具铸有云纹、兽面纹、蝉纹等具有神秘意义的纹饰,绝非一般农具所能铸刻。
这反映出()A.青铜农具最早出现于江西新干B.成套青铜农具有利于精耕细作C.青铜农具基本不用于农业生产D.全国经济重心已经转移到南方2.墨子提出治理天下应当像大禹那样“使劳者得息,乱者得治”,认为察“圣王之事”得“观其中国家百姓人民之利”。
由此可知,墨家学派能够兴起的主要原因在于()A.恢复前代礼乐制度B.代表下层平民利益C.强调社会等级和谐D.适应兼并战争需要3.有学者认为,如果说安史之乱以前,唐诗以豪放、浪漫色彩引人注目,那么安史之乱以后,则已代之以沉郁悲壮的情调了。
对这一评论理解正确的是()A.社会变迁影响唐诗创作B.盛唐气象推动唐诗演变C.唐诗全景再现社会真实D.安史之乱导致唐诗衰微4.孟子讲“觉”,佛教讲“悟”,程颢、程颐兄弟则将二者圆通。
北宋僧人契嵩认为儒和佛“心则一”,佛教“亦有意于天下国家矣,何尝不存其君臣父子”。
这反映出北宋()A.儒学统治地位动摇B.儒学与佛教的融合C.理学成为官方哲学D.阳明心学影响深远5.明代松江府大地主潘允端的《玉华堂日记》中,反映土地租佃关系的记事有4条。
在日记中,关于垦田挑泥、种麦等往往有发给“工本”和“工银”的记载,他的田庄产品除自用外,也有一部分投放市场。
飞虎将军陈纳德阅读材料

飞虎将军陈纳德阅读材料飞虎将军陈纳德阅读材料20世纪三四十年代,中国人民正遭受着日本法西斯的疯狂蹂躏。
战争中,从空中给予日本敌机致命打击的,是赫赫有名的美国“飞虎队”,其队长则是有着“飞虎将军”美称的陈纳德。
1937年,中日之战一触即发,增强中国空军作战能力迫在眉睫。
当时,陈纳德已经从美国空军退役,他的朋友,在中国担任中央信托局机要顾问的霍勃鲁克非常欣赏他精湛的飞行技术和过人的军事才能,推荐他来华担任国民政府航空委员会顾问,并给他寄过去国民政府航空委员会秘书长宋美龄的亲笔邀请信。
5月,陈纳德来到上海作为期三个月的考察。
在上海,陈纳德受到民众的热情欢迎和宋美龄的接见。
他在日记中写道:“我终于在中国了。
希望能在这里为正在争取民族团结和争取新生活的人民效劳。
”7月7日卢沟桥事变,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
陈纳德听到消息,当即决定留在中国,表示愿在任何能尽其所能的岗位上服务。
他认为“中国对日之战,是美国也将卷入的太平洋之战的序幕”,他要为中国,也为自己即将卷入战争的祖国尽一份力量。
此后,陈纳德在芷江、昆明等地筹建航校,训练飞行员,悉心传授战斗机飞行技术和作战技术,他多年前的军事理论著作《防御性追击的作用》终于有了用武之地。
同时,他着手建立一个全国性的地面空袭警报系统,以便战斗机驾驶员及时拦击敌机。
为了增强空军的战斗力,1940年10月,陈纳德赴美招募志愿者。
虽遭遇了很多挫折,但从未放弃。
经过将近一年的艰苦努力,志愿队组建成功,后被编入美国陆军航空队。
1942年(原卷如此。
应为“1941年”。
——编者注)12月7日,珍珠港事件爆发,太平洋战争全面展开。
20日,志愿队在昆明和日军进行第一次正面交锋。
日军来犯的10架轰炸机有6架被击落,逃跑的4架中又有3架损于途中。
而志愿队的飞机全部安全返航,只有1名驾驶员受轻伤。
首战告捷,给饱受日机轰炸的昆明人民以极大的鼓舞。
当天晚上,昆明各界人士为志愿队举行了盛大的庆功会。
陈纳德深受感动,热泪不禁涌出……报纸头版头条报道战斗经过,称美国志愿队的飞机是“飞虎”,“飞虎队”从此成为志愿队的代称。
苏联援华航空队

1937年10月,苏联派第一批志愿航空队从阿拉木图经兰州到汉口。10月下旬,254名空、地人员组成轰炸机大队,装备CB飞机21架;由库尔丘莫夫率领的战斗机大队,装备依—16式飞机23架。飞机途经凉州时,库尔丘莫夫因飞机失事而牺牲,普罗科菲耶夫接替指挥战斗机大队。
在11月、12月的南京保卫战中,中国飞行员和苏联援华志愿航空队共击落日机20架。在作战初期,志愿航空队有位飞行员跳伞后,被中国军民误以为是日本飞行员,遭到殴打、捆绑。后来,中国政府给每一位苏联飞行员颁发一块红布做的坎肩,上面写着:“来华助战洋人,军民一致保护。”苏联飞行员出动前,每人都要披挂上。
苏联援华志愿航空队
《军事文摘》 编辑时间:2007年6月29日10:3
苏联援华空军
1937年,日本帝国主义悍然发动全面侵略中国的战争,中国军民奋起抗击,展开了艰苦卓绝的长期斗争。在这危难之际,世界反法西斯联盟中的其他国家也纷纷伸出了援助之手。身为社会主义国家的苏联就向中国提供了大批飞机,并且直接派来了一支志愿飞行部队。在4年多的时间里,这支部队在中国大地的上空与中国飞行员并肩战斗,浴血奋战,为中国人民的民族解放事业作出了不朽的贡献。我们不应忘记,历史也不容忘记,让我们向这些默默无闻的伟大英雄们献上我们崇高的敬意!
7月6日,30架日军飞机夜袭重庆,中、苏飞机起飞迎战,由于缺乏夜航设备,作战难度很大。但是,飞行员凭借娴熟技术克服困难升空作战,科基纳基首开记录,用20毫米航炮击落敌机1架。8月3日夜至4日晨,日机18架又来袭重庆,被中、苏飞行员击落2架。
由于苏联航空志愿队实力的恢复,遂展开对沦陷区的大胆出击。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名著导读《红星照耀中国》第三、四章导读与练习

⼈教部编版⼋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名著导读《红星照耀中国》第三、四章导读与练习《红星照耀中国》第三四篇导读与练习书籍简介《红星照耀中国》⼜称《西⾏漫记》,是美国著名记者埃德加·斯诺⼀部纪实性很强的报道性作品。
作者真实记录了⾃1936年6⽉⾄10⽉在中国西北⾰命根据地(以延安为中⼼的陕⽢宁边区)进⾏实地采访的所见所闻,向全世界真实报道了中国和中国⼯农红军以及许多红军领袖、红军将领的情况。
全书共12篇,主要内容包括:关于红军长征的介绍;对中国共产党和红军主要领导⼈的采访;中国共产党的抗⽇政策,红军的军事策略;作者的整个采访经历和感受等。
《红星照耀中国》以⽏庸置疑的事实向全世界宣告: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红⾊⾰命犹如⼀颗闪亮的红星,不仅照耀着中国的西北,⽽且必将照耀着全中国。
阅读此书,要把握好以下⼏个要点:1.熟读斯诺对⾰命伟⼈的报道,了解他们的思想经历及性格特征;2.了解长征始末;3.了解红军的⽣活、军队制度与政策等内容;4.学习⾰命精神,学会在当今社会加以运⽤。
章节简介在第三篇(章节名称《在保安》),作者来到保安,记叙了见到⽑泽东与其夫⼈的场景,对⽑泽东的⽣平进⾏了简单介绍,并就“中国共产党⼈今天的基本政策是什么”与⽑泽东以及共产党的其他领⼈进⾏⼏次淡话,见到红军⼤学的校长林彪这个⾸级被悬赏⼆百⽅的⼈物。
在第四篇(章节名称《⼀个共产党员的由来》),作者介绍了⽑泽东的童年⽣活、在长沙的经历、在北京以及游历全国加⼊共产党的经历,介绍了共产党成⽴的过和早期不同路线之间的⽃争,以及民⾰命和苏埃运动时期⽑泽东的经历,最后介绍了红军的成长过程和红军的相关政策。
重点章节1.苏维埃掌权⼈物(对⽑泽东的第⼀印象及简单介绍)2.悬赏两百万元的⾸级(关于红军⼤学及林彪的介绍)3.第四篇⽑泽东的⾰命经历及苏维埃、红军的成长历程。
练习题⼀、填空题。
1、在保安,美国记者斯诺终于找到了南京同他打了⼗年仗的共产党领袖。
斯诺到了后,保安外侨的⼈数剧增。
八年级语文上册 期末复习专题 现代文阅读类 试卷(含答案解析)

八年级语文上册期末复习专题现代文阅读类试卷(含答案解析)八年级语文上册期末复习专题现代文阅读类试卷一、阅读下面文章,完成文后各题。
厄尔尼诺的前兆①2001年入冬后,由于北半球“经向"环流发展,偏北气流加强,使我国12月份的气温明显偏低。
今年1月份,大气环流发生了明显转折,影响我国的冷空气活动路径偏北偏东,而南方暖空气随之加强,使我国很多地方暖气融融。
②大气环流之所以发生阶段性调整.乃至出现异常,是与天体活动、火山、地震、大陆积雪触化、海洋温度升高、二氧化碳增多等诸多因素有关,而厄尔尼诺则为其中的一个因素。
③厄尔尼诺是指处于赤道区域的太平洋中、东部海水异常变暖的现象。
正常情况下,位于南美厄瓜多尔、秘鲁以西的太平洋东部的海水温度比位于印尼附近的太平洋西部要高8-9℃。
但在特定条件下,如赤道附近由东向西吹的信风减弱,甚至出现西风,则太平洋西部的暖海水将被吹向东岸,使厄瓜多尔、秘鲁附近的海水持续上升一段时间,这就叫厄尔尼诺.由于海温变化对大气温度影响甚大,如100米厚的海水升温0.1℃所释放的热量足以使其上空5000米厚的大气升温6℃,所以厄尔尼诺所引起的气象异常可波及全球。
④从去年秋冬开始,西太平洋赤道附近的西风渐渐加强,而东太平洋的东风不断减弱,使中、东太平洋赤道附近海面50米以内的水温上升。
至今年1月中旬,厄瓜多尔以西部分海面的温度已出现正距平(比多年均略高)。
国际上一般将赤道太平洋中、东部大面积海温比同期平均高出0.5℃,且持续6个月以上,才称为一次厄尔尼诺。
但目前已出现厄尔尼诺的某些前兆。
⑤据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设置在环太平洋沿岸的监测器近日显示,今年1月份这一海城的海水出现了反常升温,说明这一地区海城上空的气流出现了异常变化.而这种变化也是造成厄尔尼诺现象的原因。
⑥厄尔尼诺现象的发生通常是2至7月,每次强度和时间都不同,有时不会带来严重的后果,但有时则会造成巨大的自然灾害。
资料记载,发生厄尔尼诺的当年容易干旱,而次年则有洪涝,我国历史上著名的1954、1969、1998年等大涝年,都是厄尔尼诺发生后的次年。
不能忘却的抗战报刊美术作品--以《中国的空军》为例

123美学随笔1937年“七七事变”爆发,中国进入全面抗战时期。
在日本帝国主义的残酷侵略下,津、京、沪、宁相继沦陷,中国失去半壁江山。
迫于战争形势的压力,国民政府迁往重庆。
在西迁途中,国民党党政机关及其首脑、要员相继到达武汉,随迁的还有其他各党派人士和大批文化名人、艺术名家、出版机构等。
一时间,武汉成为战时全国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也是抗战文艺、抗战美术和出版业的中心。
随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全国性的美术社团与组织在武汉纷纷成立,各种抗战美术宣传活动相继展开。
而最富有斗争精神的漫画家和木刻家走在抗战美术家前列,他们通过创办美术刊物及刊载抗战美术作品的报刊向广大民众和前线战士传播实时战事,宣扬抗战精神,揭露日寇与汉奸的虚伪与罪行,鼓舞军民士气,创造了繁荣的抗战文化。
这一时期武汉出版业繁荣昌盛,在汉创刊或重刊的报刊达上百种,其中美术专刊及刊载较多抗战美术作品的报刊达10多种,如美术专刊《抗战漫画》《抗战画刊》《战斗画报》,及综合报刊《新华日报》《时事月报》《半月文摘》等。
在漫画宣传队和木刻家协会等成员的努力下,充满戏剧性、夸张性、控诉性、庄重性的漫画和木刻作品对抗日战争宣传起到很好的宣传与教育作用。
各类报刊从不同角度宣传抗战,这其中《中国的空军》从宣传中国空军英勇抗战事迹出发,以独特的视角,用图文并茂的形式,成为当时广受民众欢迎的畅销刊物。
1938年初,航空委员会总政训处在武汉成立,并于2月1日创刊《中国的空军》,以宣传中国空军英勇抗敌的事迹,这是当时中国空军界唯一的刊物。
该刊第1至9期为十日刊,自第10期起改为半月刊,12期起改为月刊。
在武汉出版15期后,因武汉沦陷,随迁往重庆,抗战胜利后迁往南京出版,于1948年12月停刊,共出版120期。
该刊除了宣传我空军英勇抗战的光荣事迹,也刊载国内战事实时报道、日敌军作战回忆录、我空军抗战座谈分享会记录、空军知识普及、飞机介绍等内容。
除了文字内容,还有大量美术作品和照片,形式多样、内容丰富。
抗战时期苏联志愿航空队援华始末

抗战时期苏联志愿航空队援华始末在中华民族艰苦卓绝的抗日战争中,最著名的国际援华抗日力量是美国的“飞虎队”。
其实,在“飞虎队”之前,还有一支来自外国的志愿航空队,他们在抗战形势最危急的时候来到中国,与中国人民共患难4年多,同日本侵略者激战长空,其作用和贡献甚至超过了“飞虎队”。
这群翱翔在中国蓝天的战鹰是苏联志愿航空队。
在抗战初期,在英、美等国对中日战争还采取中立立场的时候,苏联是第一个援助中国抗日的国家。
整个抗日战争时期,苏联援华飞机有1000多架,空军志愿队有2000余人。
在多次空战、轰炸中,苏联志愿航空队击沉日本兵舰十几艘,击落、击伤敌机数百架,为中国的抗日战争作出了巨大贡献。
同时,超过200名苏联飞行员血洒中国长空。
这一段蓝天碧血的历史,值得中国人永远缅怀。
失守的天空1937年8月14日,即淞沪会战爆发后的第二天,日军鹿屋航空队18架九六式陆上攻击机由台北起飞,轰炸大陆沿海机场,其中9架飞临杭州上空,准备破坏当时中国最重要的军用机场笕桥机场。
日本的轰炸机几乎是肆无忌惮地在中国领空横行。
自1931年“九一八”事变以来,中国的空军没有对日本侵略者形成任何实质性的威胁。
在“九一八”事变中,东北军的262架飞机甚至都没有升空,就被日军全部缴获。
但这次,大摇大摆来轰炸笕桥机场的日本飞机付出了代价。
一队中国空军的战斗机忽然钻出云层,咬着日本轰炸机喷吐着复仇的火焰。
那是刚刚从河南调至淞沪战场的中国空军第4大队,大队长是中国空军王牌飞行员高志航。
经约30分钟激烈战斗,高志航大队击落日机3架,击伤1架,本队只有1架战斗机轻伤。
此次空战是中国空军抗击日军空中袭击的第一次作战。
首战获胜,极大地鼓舞了中国军民抗日斗志。
国民政府将8月14日定为“空军节”。
而这场胜利,险些成了中国空军抗战史的“绝笔”。
日本的九六式陆上攻击机是侵华期间轰炸中国的主力轰炸机,但其对空火力薄弱。
而高志航大队所驾驶的飞机是美国产的霍克3型战斗机,主要作用就是空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
中俄 传播 的重要 方向 。 优 秀 的 国际新 闻报 道 策 划应 追 求 “ 顶 天立 地 ” 之 势。 “ 顶 天” , 是看 问题 的高 度 , 注 重于把 握 时局 , 紧跟 国家外 交 战 略动 向 ; 而“ 立地 ” , 则 是 要落 到实 处 接地 气 , 扎 根 于
自2 0 1 3 年6 月下旬开始, 我两度奔赴俄罗斯, 持续进
汉解放公园的苏联空军志愿队烈士纪念碑为起点, 以武汉 行 了近 一 个月的采访 。
我们惊讶地 发现 , 2 4 日, 习近平主席对俄罗斯进行国事访问, 展现出新一届 是否存在着此次纪念报道的价 值呢? 中国领导人对 中俄关系的高度重视 , 凸显了中俄两国在彼 这段 历史居然是一片空 白。 没有人知道这1 5 位 烈士的生 他们甚至连一张准确的照片都没有。 这 是 此国家战略 中的重要地位。 访俄期间, 习近平主席在莫斯 平和战斗经历,
新任 国家主席 习近平 的首次 出访 , 是他在外交领域 念 碑 , 埋 葬 着 牺 牲 在 中国抗 战 中的1 5 位 苏 联 空 军 志愿 队
的一次 重要 亮 相 , 政治 战 略意 义 非凡 。 2 0 1 3 年3 月2 2 日至
队员。 从库里申科到苏联航空志愿队再到武汉空战, 其中
国 际传 播 要 有 前 瞻 性 和 时局 敏 感 性 。 新 闻敏 感 性 是 体 , 这 既是 重 要 的 时 间节点 , 也 是 重 大 的新 闻题材 。 在 关
瞻性。 这是本组报道获奖并持续产生国际影响力的重要
经验 。
习近平主席在演讲中提到苏联空军志愿队的库里 申 科, 而在武汉的解放公 园, 有一座苏联空军志愿队烈士纪
多世 纪 。 ”
一
闻由头, 通过探寻1 5 位长眠在武汉的苏联 空军志愿队烈 士生平事迹, 缅怀苏联 空军志愿者 们为中国抗战所作 出 的贡献和牺牲。 本人作为主力记者, 全程参与整个报道的
策划 和 采写 , 了解报 道 的对 外传 播途 径 和范 围 。 在 荣 获中国新 闻界最 高奖 项 的同时, 本 组报 道 还获 得 了广 泛 的社 会 赞 誉 。 中国驻 俄 罗 斯 大使 馆 评价 报 道 活 动
武 汉 上 空 的鹰 —— 寻 访 苏 联 空 军 志愿 队烈 士 系 列报 道在 第 2 4 届 中 国新 闻 奖 ( 2 0 1 3 年度) 评 选 中获 得 了
好 关系 ” 时, 他 如 此说 道 : “ 国之 交在 于 民相 亲 。 人 民的深 厚 友谊 是 国家 关系发 展 的 力量源 泉 。 这里, 我 想 讲几个两 国人 民相 互 支持 和 帮助 的事例 。 抗 日战 争 时期 , 苏 联飞 行
份 力量 。
当地资源, 挖掘城市历史价值。
策划 先行 :抓住 重大 时间 节点 重 现老城 荣 光
记 者 的基 本 要 求 , 而 政 治 敏 感 性 是 新 闻敏 感 性 的核 心 。 只有 把握 了时局 , 才 能做 好 新 闻策 划 , 才能 体现 报 道 的 前
2 0 1 3 年 是 武 汉会 战 、 武 汉 空 战7 5 周年 , 对 于 地 方 媒 键 时点提 前做 好 新 闻策 划 , 发掘 城 市厚 重 的历史价 值 , 是 突破 常规 性 的纪念 报 道 的一种 有益探 索。
N T E RNA T I ON AL COM MUNI CA T l ON S
重点i 舌 题
于是, 这次国际传播报道活动的策划由此确定。 以武
会 ( 空) 战7 5 周 年 纪念 为 契机 , 还 原一 段 苏联 空军 志愿 队 援华 抗 战 的历史 。 把握 时局 , 抓 住 关键 节点 , 以地 方 媒体 视 角拓 展 民间
国际传播类一等奖。
2 0 1 3 年 正值 武 汉 会 战 、 武 汉 空战 7 5 周年之际, 本 组 报 道于 8 月1 5 日推 出, 以武 汉市 民熟 悉 的 一座 纪念 碑 为新
大队长库里申科来华同中国人 民并肩作战, 他动情地说 : ‘ 我像体验 我的祖 国的灾难一样 , 体 验着中国劳动人民 正在遭受的灾难 。 ’ 他英勇牺牲 在中国大地上 。 中国人民 没有忘记这位英雄 , 一对普通的中国母子已为他守陵半个
科 国际关 系学 院 发 表 了 顺 应 时代 前 进 潮 流 促 进 世界 和 平发 展 的主题 演讲 , 在提 及 “ 坚定 不 移发 展 两 国人 民友
1 4 对外 传 播2 0 1 5 0 8
历史的盲点, 是城市的痛点 , 而对于记者, 作为城 市的记 录者, 这就是报道空间, 我们有责任去寻找这段历史。
直以来, 中俄两国在政治上高度 互信 , 但在经贸和
文化方面的交流潜力还未充分发挥。 习近平主席提及的这
一
史实, 让 我们 意 识 到 中俄 外交 中的一 个 新 的 方 向, 即 以
是“ 为中俄 民间外交做了实实在在的事 ” , 普京总统也于 . 两国人民在历史上的共同感情, 借助媒体 的传播力量充实 2 0 1 5 年6 月签发授予 “ 1 9 4 1 1 9 4 5 卫国战争胜 利7 0 周年 民 间外交 。 而这 将给 中俄 国际传 播带 来 新 的契机 , 是 未来 奖章” 及荣誉证书。 本组报道以较大的社会影响力和国际 传播度, 在当前复杂的国际形势中重申历史真相 , 为捍卫
重点i = l J ● ■ ■ 舌 I 一 题 - I 譬
I N T E R N A T I O N A L C O M M U N I C A T I O N S
对外 报道 中 国抗 战历 史 的有益 尝试
武汉上空的鹰——寻访苏联空军志愿队烈士 系列报道解析
胡洁 长江 日报集团长江 日报社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