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笔记----孙兴苗
《嫩绿的月牙》读后感:冉冉升起的星星

《嫩绿的月牙》读后感:冉冉升起的星星收到傅于桐妹妹的文集《嫩绿的月牙》,非常惊讶。
年纪这么小,写出这么多灵动的文字,不得不为她点赞!傅于桐就像一个来到了诗歌王国的小精灵,满眼都是新鲜的、都是生动的,看到什么都是诗。
瞧这首《下雨了》,“老天爷打起鼓来,乌云吓得大哭,下雨了。
”把老天爷和乌云写得活灵活现,雨天也变得如此充满生机。
这首《湖面》,“蜻蜓姐姐停在湖面上,湖面裂开一个笑涡,它是很同意蜻蜓停在它的脸上,雨滴从天上落下,湖面又裂开一笑涡,因为它是很喜欢和小雨滴交朋友。
”这首小诗写得如此温馨,充满了情趣。
桐妹妹真是个善于观察,具有丰富想象力的小姑娘。
上面的两首诗仅仅是第一辑《大自然的梦想》中的两篇,还有第二辑《时光码头》,瞧这首《时间》,“听说,时间很贪吃,吃掉了所有的恐龙。
它变得太胖了,我们得在她转身前,做好城堡,拿出魔杖,然后躲进妈妈怀里”,虽然我完全看不懂桐在表达什么,就像很多人不明白小王子,但只要代表了作者的心声,代表了她的真实想像,这首诗就是弥足珍贵的。
这本书的第三辑《当花开的时候》,就是桐妹妹写的一篇篇充满灵性的习作。
原来桐妹妹不仅仅是一个小诗人,还是一个灵动的小作家。
她写的《校园里的花》,把自己化作一朵蒲公英,为了自己的梦想努力奋斗,桐不也正是为了自己的梦想而努力写作吗!《苏州的绿》从独特的视角为读者展现了一个充满绿意的苏州,《我听见落花的笑》让读者感觉到落花不是伤感的,而且快乐的。
这书的末尾还附上了“雨桐”诗意对话录,如果你对小作者的创作过程很感兴趣,你可以仔细阅读下谢雨编辑对桐妹妹的采访记录哦!一个可爱女孩的书作《嫩绿的月牙》充满童真、童趣,值得拥有,她的勤奋写作的精神也值得我们学习。
《美丽新世界》读后感.doc00000.doc88

不要秘诀的秘诀——潘海燕老师备战 2016 年高考讲座 发布日期: 2015-08-10 作者: xuhuimin 浏览量: 233 来源: 本站原创 字号: [ 大 中 小]2015 年 8 月 10 日晚,第五师高级中学黄冈中学五师分校多功能 报告厅座无虚席,高三年级 9--14 班同学聚集一堂,聆听来自北京八 十中语文老师潘海燕老师的备战 2016 年高考讲座。
聆听此次讲座的有 师教育局领导吴刃平副局长、杨建民主任,有学校领导赵建新书记、白 彪副校长以及高三年级语文组老师。
潘老师是从五师八十八团考出新疆在北京八十中任教的一名语文 老师,不说她如何努力取得了今天的成绩,单只说她为感念母校之恩, 近几年来为母校八十八团中学每年捐赠一万元用于学校购置图书, 就赢 得了大家对她的赞誉。
而此次讲座,潘老师以《不要秘诀的秘诀——训 练思维,培养感情,备战 2016 年高考》为题,从“态度、策略、训练 思维、培养感情”等几个方面,对高三学生如何复习语文、备战 2016 年高考,做了详细而具体的指导,让大家近距离感悟感知了语文复习的 方法。
潘老师不辞辛苦, 一边讲座一边与学生互动答疑解惑, 两个半小时 不知不觉就过去了,而听者意犹未尽。
今晚我们听到的不仅仅是备考准 备方略,更多的是殷切地希望与鼓励;是对我们高三生活的整体指导, 更是对高三生未来生活的一种指引。
任务型作文的结构七种模式及典型范文一、叙事体新材料任务驱动型作文写作范式【两种最优化“文章图样” 】1.文章最优化结构模型① ——“起、承、转、合” 2.文章最优化结构模型② ——“起、转、承、合” 第Ⅰ式-- 起承转合 【真题】18.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 800 字的文章。
(60 分) 几个同学聚在一起谈论传家宝。
小张说,他家的传家宝是一个青花罐,有年头有故事。
小杜说,他家的传家宝是爷爷留下的几枚勋章。
小程说,她家把“忠厚传家久,诗书继世 长”的祖训当传家宝。
平凡的世界6到10章读书笔记

平凡的世界6到10章读书笔记一、章节内容概括。
1. 第六章。
- 孙少平的学校生活继续展开。
他生活清苦,吃着最差的丙菜,却有着丰富的内心世界。
他渴望了解外面的世界,在学校的集体生活中,虽然物质匮乏,但精神上不断成长。
他对知识充满渴望,在阅读中寻找慰藉,同时也在与同学们的相处中逐渐形成自己的人格。
- 这一章还描写了少平的一些同学,如郝红梅。
她同样出身贫寒,和少平有着相似的处境,两人因为都只能吃丙菜而产生了一种特殊的联系。
2. 第七章。
- 少平与红梅之间的关系有了进一步发展。
他们在拿黑面馍馍的时候会互相看一眼,这种默默的交流反映出他们内心的自卑和对彼此的理解。
他们的关系也面临着一些微妙的挑战,比如班上同学的眼光和潜在的竞争意识。
- 学校里开展了一些集体活动,在这些活动中,少平的坚韧和红梅的要强都有所体现。
同时,这一章也通过少平的视角,展现了当时学校里的一些等级现象,像家境好的同学在物质和社交方面的优势。
3. 第八章。
- 少平的家庭情况被进一步揭示。
他的哥哥少安为了家庭辛苦劳作,少平深知家庭的艰难,这也促使他在学校更加努力。
他一边忍受着贫困带来的压力,一边在学习和阅读中寻找改变命运的力量。
- 学校里有了一些新的情况,例如有同学丢了东西,这一事件引发了同学们之间的猜疑。
而少平因为和红梅走得近,也被卷入了这种猜疑之中,这让他的内心充满了委屈和无奈。
4. 第九章。
- 由于同学丢东西事件的影响,少平与红梅之间的关系变得尴尬起来。
红梅为了证明自己的清白,急于与少平划清界限,这让少平感到非常痛苦。
他在这个过程中体会到了人性的复杂和世态的炎凉。
- 少平在家庭和学校的双重压力下,依然没有放弃自己的理想。
他在书中寻找精神的寄托,同时也在思考自己的未来。
尽管遭遇了不公正的对待,但他的内心依然充满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5. 第十章。
- 同学丢东西的事情终于真相大白,原来是另外一个同学所为。
少平的清白得到了证明,但他与红梅之间的关系却难以恢复如初。
兔子坡第十章读后感

兔子坡第十章读后感
哇塞,读完兔子坡的第十章啊,就感觉像是看了一场大戏的高潮部分。
这一章里啊,新人家终于迎来了他们在兔子坡的第一个感恩节。
我就想啊,这感恩节对小动物们来说可太重要了,就像咱们过年盼着吃顿好的一样。
小动物们都眼巴巴地瞅着新人家的屋子呢。
你看啊,新人家从一开始就给兔子坡带来了各种变化,到了这一章就更明显啦。
之前那些关于新人家的猜测、担忧、期待啥的,都在这个感恩节有了个大汇总。
小动物们都在琢磨新人家到底会不会跟以前那些小气鬼人类一样,把好东西都自己藏着掖着,还是真的像他们表现出来的那么友善大方呢?
然后啊,新人家的表现简直是超级棒!他们准备了超级丰盛的食物,多到小动物们都有点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了。
这时候我就特别佩服这些小动物们的小心思,又想靠近美食,又有点害怕有陷阱,就像咱们小时候想偷吃点糖又怕被大人发现一样,特别可爱。
我觉得这一章最有趣的就是小动物们的那些小动作啦。
它们悄悄地靠近餐桌,那模样就像小偷一样,但又让人觉得特别好笑,毕竟它们只是饿了又好奇的小生灵嘛。
而且从这里能看出来,小动物们在兔子坡的生活虽然有新人家这个大改变,但它们还是保留着自己的谨慎,这一点特别真实。
就好像咱们生活中遇到新事物,虽然可能看起来很好,但还是会先试探试探。
总的来说,这第十章让我看到了兔子坡的和谐与希望。
新人家和小动物们就像是慢慢磨合出了一种默契,这种默契让人觉得特别温暖。
我读完就感觉心里暖暖的,就像自己也在兔子坡,和小动物们一起享受着这个特别的感恩节一样。
这章真的是把之前所有的情节都串起来,让我更加喜欢这个兔子坡的小世界啦。
平凡的世界第章读书笔记

平凡的世界第章读书笔记《平凡的世界(第章)读书笔记》最近读了《平凡的世界》的某一章,感触颇多呀!这一章里的情节就像发生在我们身边一样,平凡又真实。
这一章主要讲了主人公孙少平在学校的生活。
孙少平家里穷得叮当响,每顿饭只能吃两个“黑非洲”——黑高粱面馍。
这馍又硬又难咽,可他还得就着那见不着几滴油星的菜汤往下咽。
学校的菜分甲、乙、丙三种,甲菜是有肉的,乙菜是素菜里有点油花的,丙菜就只是清水煮白萝卜。
孙少平呢,连丙菜都吃不起,只能躲在角落里啃他的黑馍馍。
有一次,孙少平去打饭,正碰上同班的侯玉英在那大声嚷嚷,说他吃的是最差的。
孙少平当时脸就红了,心里头那个难受劲儿就别提了。
可他能咋办?只能装作没听见,默默地拿着自己的饭走开。
但这事儿就像根刺一样扎在他心里,让他觉得在同学面前抬不起头来。
再说他们住的宿舍,那条件也是差得没法说。
一间破窑洞,挤了几十号人,床铺上的被褥破破烂烂的,还散发着一股怪味儿。
冬天的时候,冷风从窗户缝里呼呼地往里灌,冻得人直打哆嗦。
孙少平晚上睡觉都不敢脱衣服,就怕第二天早上起来衣服被冻得硬邦邦的。
不过,就算在这样艰苦的环境里,孙少平也没放弃对知识的渴望。
他每天都早早地起来,借着微弱的灯光读书。
那认真劲儿,就好像书里有宝贝能让他一下子过上好日子似的。
有一回,他看书看得太入迷了,连上课铃响了都没听见,被老师狠狠地批评了一顿。
可他心里一点儿也不后悔,下了课还是接着找个角落看书去。
还有他们的劳动课,那也是累得够呛。
要去山里砍柴,背着重重的柴禾走好几里路。
孙少平每次都累得气喘吁吁,肩膀被扁担压得又红又肿。
但他从不抱怨,咬着牙坚持着。
在学校里,孙少平也有几个要好的朋友。
金波就是其中一个,金波家里条件比孙少平好点,经常会偷偷塞给他一些吃的。
他俩在一起无话不谈,一起憧憬着未来的日子。
这一章里,我看到了孙少平的坚韧和不屈。
他虽然生活在一个平凡甚至有些艰苦的世界里,但他的心却充满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他不因为贫穷而自卑,反而更加努力地去改变自己的命运。
六年级《萧萧杨柳》读后感作文

六年级《萧萧杨柳》读后感作文六年级《萧萧杨柳》读后感作文(精选6篇)《萧萧杨柳》是吴新星创作的儿童文学作品,11月,荣获第二届“曹文轩儿童文学奖”作家创作·中篇奖,最近入选了六年级寒假必读书目。
今天小编给大家整理了六年级《萧萧杨柳》读后感作文6篇供大家参考,我们一起来看看吧!六年级《萧萧杨柳》读后感作文精选篇1杨柳就在我家屋前,样子很大,杨柳的柳枝很特别,像一条条辫子似的,没风时,柳枝长长的,遮住了树干。
春时,杨柳全身长满了辫子似的柳条,在春风日夜熏陶下,暴出一粒粒嫩嫩的叶芽。
夜幕降临了,柳树吸饱了露汁,在月光下那千丝万缕的柳枝显得美丽又生机,好像一位姑娘守夜立在我家屋旁。
夏,它的叶子遮满了全身,树叶有的甚至垂在了地面上,知了整天在它身上不倦歌唱,我有时会嫉妒地望着。
它把自己严严实实地裹了起来,却把美丽留给了我们。
秋,叶子没那么茂盛了,那辫儿似的枝叶越来越少了,不知怎么的,经过春夏的美好。
秋,那一阵阵冷风来了,慢慢地把它变得无精打采,叶子变得枯黄,最后倦在了一块,随着秋风漫慢地在空中舞蹈。
冬的寒风是那样的刺骨,我家屋前的垂柳已没了春夏的美丽,秋天的迷人,叶子正被寒风一片一片扒了精光,满地都能看见它们的身影,回想起它们春夏给我们的欢乐,我拾起一片叶子,默默地盯着它,叶子枯黄地倦在一起,似乎在抵挡冬的风寒。
渐渐地,飘落到树下与大地融合一体。
待到明年的春天,柳又长出新叶,循环往复,它永远没有老化,没有停滞,就这样年复一年,杨柳永远地陪在我的身边。
六年级《萧萧杨柳》读后感作文精选篇2世界上有许许多多的植物,比如:松树、胡杨、梧桐、梨树、桃树……但我喜欢的植物还是杨柳,因为杨柳绿绿的、高高的、大大的,美丽极了。
假如我现在要赞美一种植物,我当然是赞美杨柳。
杨柳在湖岸上飘呀飘,枝条好像挂着几万串嫩绿的珠子,在温暖的风中跳舞,跳出许许多多的S线来。
觉得这一种植物实在美丽可爱,非赞它一下不可。
听说这样植物很贱。
五刑章第十一读后感

五刑章第十一读后感最近读了,这可让我心里泛起了不小的涟漪。
这一章里讲的那些道理,初读时感觉离自己挺远,可细细琢磨,却发现它就像一面镜子,能照出生活中的好多事儿。
咱先不说那些深奥的大道理,就说说我身边发生的一件小事儿吧。
我有个邻居大叔,为人热情豪爽,平日里跟大家相处得都不错。
可有一回,他因为一点小事跟另外一个邻居起了争执。
其实事儿真不大,就是两家的孩子玩耍时不小心碰倒了大叔家的花盆。
大叔那天可能心情不太好,一下子就发了火,话说得特别难听。
另一个邻居也不甘示弱,两人你一句我一句,吵得不可开交。
这一吵,引来了好多人围观。
大家都想劝劝,可他俩正在气头上,谁的话也听不进去。
我当时就在旁边看着,心里特别不是滋味。
大叔平时可不是这样的人呀,怎么这会儿就控制不住自己的脾气了呢?后来,事情越闹越大,甚至惊动了居委会。
居委会的工作人员来了,好说歹说,总算是把两人劝住了。
可这事儿的影响却没那么容易消除,大叔和那个邻居之后见面都别别扭扭的,原本和谐的邻里关系变得紧张起来。
回过头来想想里说的,“五刑之属三千,而罪莫大于不孝”。
虽说这邻居大叔和邻居的争吵跟不孝没啥直接关系,但从某种程度上讲,他们在冲动之下做出的不理智行为,不也是一种“失德”的表现吗?如果当时大叔能稍微控制一下自己的情绪,心平气和地跟邻居沟通,或者那个邻居能多一些理解和包容,主动道个歉,也许这事儿就过去了,大家还是好邻居。
就像我们在生活中,经常会因为一点小事就发脾气,跟人闹别扭。
有时候在大街上看到有人因为抢一个停车位吵得面红耳赤,有时候在公交车上因为一个座位有人就恶语相向。
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冲突,其实都反映了我们在为人处世方面的不足。
再想想自己,我也有过控制不住情绪的时候。
有一次,我在做一道数学题,怎么算都算不对,急得我把笔一扔,差点把本子都撕了。
妈妈在旁边看到了,轻声跟我说:“别着急,慢慢来,越急越容易出错。
”可我当时根本听不进去,还冲妈妈发了脾气。
现在想想,自己真是太不应该了。
草房子第六章读后感

草房子第六章读后感《草房子》第六章,讲述的是细马的故事。
读完这一章,我心里就像被塞进了一团棉花,堵得慌,又有一种说不出的感动。
细马,一个江南小蛮子,被邱二爷邱二妈领回了油麻地。
初来乍到,这个孩子就因为语言不通,成绩不好,显得与周围格格不入。
在我看来,细马是个让人心疼的孩子。
他来到一个完全陌生的环境,要去适应新的生活,新的人,这得需要多大的勇气啊!我想起自己小时候,只不过是从一个小镇搬到了县城,就觉得一切都那么陌生和不习惯,更何况细马是从江南来到了北方的油麻地。
细马在学校里的日子并不好过。
因为听不懂老师讲课,他的成绩一塌糊涂。
同学们的嘲笑和孤立,让他更加孤独和无助。
我仿佛能看到细马一个人坐在教室里,眼睛里充满了迷茫和失落。
他或许在想,为什么自己来到了这个地方,为什么一切都和以前不一样了。
邱二妈对细马的态度也让他感到心寒。
邱二妈总是觉得细马是个累赘,对他没有多少好脸色。
细马想要努力讨好她,可换来的却是更多的冷漠。
有一次,细马想帮邱二妈做家务,结果不小心打碎了一个碗,邱二妈就狠狠地骂了他一顿。
细马默默地站在那里,眼泪在眼眶里打转,却强忍着不让它们掉下来。
我的心也跟着揪了起来,真想冲过去抱抱细马,告诉他,这不是他的错。
然而,细马并没有被这些困难打倒。
他决定不再上学,而是去放羊。
在那片广阔的草原上,细马找到了属于自己的快乐。
他和羊群在一起,自由自在,无拘无束。
他学会了如何照顾羊群,如何和大自然相处。
看着细马在草原上奔跑的身影,我觉得他就像一个勇敢的小战士,在和生活的困难作斗争。
可是,命运似乎总是喜欢捉弄细马。
邱二爷生病了,家里的顶梁柱倒了。
细马一下子长大了,他挑起了家庭的重担。
他用自己瘦弱的肩膀,努力支撑着这个摇摇欲坠的家。
他去卖羊,为邱二爷治病,四处奔波,不辞辛劳。
这时候的细马,让我看到了他的坚强和担当。
他不再是那个任性、调皮的孩子,而是一个真正的男子汉。
我不禁想起了自己,每当遇到一点困难,就想着退缩,和细马相比,我真是太懦弱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钱买不到的东西不多了
海州区苏光中学孙兴苗
有一些东西是金钱买不到的,但是现如今,这样的东西却不多了。
今天,几乎每样东西都在待价而沽。
比如,牢房升级,每晚82美元。
在美国一些城市,非暴力罪犯可以用钱来买到一间与不出钱的罪犯的牢房分离开来、又干净又安静的监狱牢房。
比如印度妈妈的代孕服务,每位6250美元。
比如移民到美国的权利是在美国投资50万美元并且在高失业领域至少创造10个就业机会的外国人,就有资格获得美国绿卡并拥有永久居住权。
再比如著名大学的录取名额。
新西兰航空公司雇用了30个人,把他们的头发剃光并印上广告刺青,这一切就是因为公司付给他们每人777美元。
为私人军事公司去索马里或阿富汗打仗:每天250—1000美元不等。
再比如你为了买一张车票,但是不想排队,你可以花钱雇人排队。
还有一个新生的赚钱的门路,为一位病人或老人购买一张人寿保险单,在其有生之年为其支付年度保险费,然后在他/她去世时获得死亡收益,其价值相当可观(具体收益取决于保险单)。
这种在陌生人的生命上下赌注的做法,已然成就了一个300亿美元的产业,陌生人死得越快,投资者赚的钱就越多。
中国古话说:“有钱能使鬼推磨!”凡此种种,我们生活在一个几乎所有的东西都可以拿来买卖的时代。
钱买不到的东西不多了,我们深陷此种境地,那么,在物欲横流的如今还有什么东西钱买不到呢?知识,亲自去读书、学习,你用钱买给我看看!
宋代朱熹有《观书有感》诗曰:“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那得清如许?唯有源头活水来。
”
我曾仔细读过这首诗,我很喜欢这首诗。
每当看到或想起这首诗时,脑海中便会出现这样的一幅画面:一泓清澈的泉水,你可以看得见水里的每一条水草、每一条小鱼,泉水静静地流淌,泉眼无声地涌出汩汩细流,清新和自然扑面而来。
这是我对诗中意境的解读。
水清水净水明,源于它的泉眼活水的不断补充,源于它的不断流动。
水之美,或许就在于这份清澈透明;水之韵,或许就源于这份灵动。
用源头活水比喻读书学习。
试想一下,半亩大的池塘像明镜一样,倒映着天上的朵朵云彩,岸边的重重胜景,为什么池水会如此清澈呢?那是因为有源头活水的不断补充啊!读书学习也是一样,只有不断吸取新的知识,才能有所进步。
这是古人启迪我们的智慧,现代社会信息爆炸,科技更是一日千里。
要跟上时代的节拍就要不停地去学习去吸收新的东西,何况“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
与此同时我也发现,这不仅是读书学习的一个比喻,同时也是我们人生的比喻。
读书对我们人生来说是大有裨益的。
古人云:“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
”可见,古人对读书的情有独钟。
其实,对于任何人而言,读书最大的好处在于:它让求知的人从中获知,让无知的人变得有知。
对于坎坷曲折的人生道路而言,读书便是最佳的润滑剂。
面对苦难,我们苦闷、彷徨、悲伤、绝望,甚至我们低下了曾经高贵骄傲的头。
然而我们可否想到过书籍可以给予我们希望和勇气,将慰藉缓缓注入我们干枯的心田,使黑暗的天空再现光芒?
读书能够荡涤浮躁的尘埃污秽,过滤出一股沁人心脾的灵新之气,甚至还可以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的娴静氛围。
读陶渊明的《饮酒》诗,体会“结庐在人境,
而无车马喧”那种置身闹市却人静如深潭的境界,感悟作者高深、清高背后所具有的定力和毅力;读世界经典名著《巴黎圣母院》,让我们看到如此丑陋的卡西莫多却能够拥有善良美丽的心灵、淳朴真诚的品质、平静从容的气质和不卑不亢的风度,他的内心在时间的见证下折射出耀人的光彩,使我们在寻觅美的真谛的同时去追求心灵的高尚与纯洁。
经典和古典名著是我们的精神食粮,现代的书籍我们也应该多阅读。
我喜欢读的书有吴非的《不跪着教书》、《读者》、《特别文摘》、《青年文摘》、《班主任工作案例》、《教师的教育艺术》等。
反正,读完书,感觉自己有很多感慨和想法,课堂上特别是语文课堂上我左右逢源,学生很喜欢我对世事的精辟见解。
生命之河滚滚向前,不停歇,不回头,生命的短暂正如孔子所说“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如何匆匆数十载过得充实而有意义,活出生命的价值?相信这是很多人都在思索的问题。
我想,我们的生活也像水。
有的人,没有方向,碌碌无为,日子过一天算一天,这样的生活停滞不前,仿如一潭死水,坐在电脑前玩棋牌类游戏,甚至玩植物大战僵尸,我觉得时间都浪费了,适可而止,否则了无生趣。
有的人,确立方向,为自己制定目标并不断为实现理想而努力。
这样的生活便充满奔头,仿如有源头活水补充的泉水,不断流淌,清澈透明。
时间的脚步从未停歇,我们谁也不能阻止岁月流逝,正是这样,我们便不应让时间白过,而应该有所作为。
像那汩汩流动的泉水,奔向人生的目标,而非让自己的脚步停滞不前在某个地方发酵。
这样的流动,离不开源头活水的补充。
生活中的这些“活水”来自于我们的积极追求;来自于我们的坚持不懈;来自于我们的自我提升,不断学习完善自己。
有了这些补充,我们的生命之泉便不会枯竭,不会停滞,一路欢悦,流向生命的彼岸。
流水不腐。
为了让我们的生命之泉常清,让我们活出自己的价值,请别忘记时刻为它补充活水,前进的脚步永不停歇,达到目标的决心永不放弃!钱是个好东西,没有它万万不可,可是,我们也有钱买不到的东西。
作者简介:
孙兴苗,男,32岁,苏光中学语文学科初一教师。
担任班主任职务。
曾获“县五四优秀青年教师”、“县优秀班主任”、“市骨干班主任”称号。
在省级刊物《考试周刊》上发表过论文2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