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三菱化学公司将在泰国和印度新建聚丙烯复合物生产基地

合集下载

30万吨年丙烷脱氢制丙烯及下游加工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

30万吨年丙烷脱氢制丙烯及下游加工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

根据要求,我将简要介绍30万吨年丙烷脱氢制丙烯及下游加工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

该项目旨在建设一个年产30万吨丙烯的生产基地,丙烯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用于生产塑料、合成纤维等产品。

本报告通过对项目在建设和运营过程中可能对环境产生的影响进行综合评估,为项目的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建议。

首先,报告对项目的环境背景进行了分析。

该项目位于一片崇山峻岭的地区,周围有保护区和水源地。

报告指出,该地区的生态环境较为脆弱,需要采取一系列环境保护措施,以减少对环境的不良影响。

其次,报告对项目在建设和运营过程中可能产生的污染源进行了识别和评估。

由于丙烷脱氢制丙烯是一种化学反应过程,可能产生废水、废气和固体废物等污染物。

报告对这些污染物的种类、产生量以及对环境的潜在影响进行了详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污染防治措施。

报告还对项目可能对土地利用、水资源、大气环境和生态系统等方面产生的影响进行了评估。

例如,项目可能占用大量土地,导致土地资源的浪费和生态系统的破坏;项目的废气排放可能导致大气污染,对周围居民和生态环境造成不良影响。

对于这些潜在问题,报告提出了相应的规划和管理建议,以最大程度地减少对环境的不良影响。

此外,报告还对项目可能带来的社会影响进行了评估。

项目的建设和运营可能带来一定的经济效益和就业机会,但也可能给周边社区带来噪音、交通拥堵等问题。

报告建议项目方应与相关部门和社区进行充分沟通,制定相关的社会管理和调节措施,以减少可能引发的社会矛盾和不良影响。

最后,报告总结了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结果,并提出了相关的环境保护建议。

报告强调,在项目的全生命周期中,项目方应积极采取环境保护措施,以减少对环境的影响,并定期开展环境监测和评估工作,及时采取相应的改善措施。

总的来说,30万吨年丙烷脱氢制丙烯及下游加工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对该项目的环境影响进行了全面、具体的评估,并提出了相应的环境保护建议。

报告的结果和建议对项目的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2024年双向拉伸聚丙烯薄膜(BOPP)市场规模分析

2024年双向拉伸聚丙烯薄膜(BOPP)市场规模分析

2024年双向拉伸聚丙烯薄膜(BOPP)市场规模分析引言双向拉伸聚丙烯薄膜(BOPP)是一种在聚合过程中通过拉伸来改善材料性能的聚合物薄膜。

BOPP薄膜具有优异的物理和化学性质,广泛应用于包装和印刷行业。

本文将对双向拉伸聚丙烯薄膜市场规模进行分析,并探讨其发展趋势。

市场规模分析根据市场研究报告,全球双向拉伸聚丙烯薄膜市场在过去几年保持了稳定增长的趋势。

市场规模由于其在包装行业中的广泛应用而不断扩大。

以下是对市场规模的分析。

区域分析亚太地区是全球双向拉伸聚丙烯薄膜市场的主要地区,占据了最大的市场份额。

亚太地区的快速工业化和人口增长推动了包装需求的增加,从而促进了该地区BOPP 薄膜市场的发展。

预计亚太地区BOPP市场在未来几年内将继续保持良好的增长。

欧洲和北美地区也是双向拉伸聚丙烯薄膜市场的重要地区,这些地区的主要驱动因素包括高度发达的包装和印刷行业、严格的产品质量要求以及对环境友好材料的需求。

应用行业分析双向拉伸聚丙烯薄膜在多个行业中得到广泛应用,包括食品和饮料包装、药品包装、个人护理用品包装等。

食品和饮料包装是该市场的主要应用领域之一,消费者对食品安全和保质期要求逐渐提高,这推动了对高性能包装材料的需求增加。

另外,可再封闭包装和彩色印刷包装也是双向拉伸聚丙烯薄膜市场的重要应用领域。

这些领域的增长预计将进一步推动市场规模的扩大。

主要厂商分析全球双向拉伸聚丙烯薄膜市场竞争激烈,市场上有多家知名厂商供应BOPP薄膜产品。

这些厂商包括:•印度塔塔化学品•美国因特尔•高露洁化学•日本三菱化学•泰国PTT高科技•中国中化国际•韩国SK化学这些主要厂商通过技术创新、产品品质和市场营销策略来竞争市场份额。

发展趋势未来几年,双向拉伸聚丙烯薄膜市场有望继续保持增长势头。

以下是一些可能影响市场发展的趋势:1.可持续发展:随着环境意识的提高,对可持续包装材料的需求增加,这将推动生物可降解和可回收的BOPP薄膜的发展。

2008年中国聚丙烯行业市场调研报告

2008年中国聚丙烯行业市场调研报告

2008年中国聚丙烯行业市场调研报告《2008年中国聚丙烯行业市场调研报告》聚丙烯是我国发展速度较快的高聚物品种之一。

2000年我国聚丙烯产量首次突破300万吨达到303.51万吨,2005年又突破500万吨增长到522.95万吨,2006年增长到584.15万吨,比上年增长11.7%,2007年达到712.70万吨,同比增长21.7%,为历史同期最高水平。

2002年至2007年连续5年增长幅度保持两位数。

聚丙烯产量占塑料树脂总产量的23%以上。

尽管我国聚丙烯的产量增长较快,但仍然不能满足国内市场尤其是塑料制品业迅速增长的需求,从上世纪80年代初开始就有较大数量的进口,近几年进口量更是年年增长。

据海关统计,2005年和2006年我国聚丙烯进口量均超过300万吨,约占当年国内消费量的34.6%。

2007年上半年我国已进口聚丙烯159.2万吨,比上年同期增长2.7%。

随着塑料制品业和化学纤维工业的迅速发展,我国聚丙烯的消费量增长很快。

2000年我国聚丙烯表观消费量达到466.5万吨,2001年首次突破500万吨达到530万吨,2002年突破600万吨达到617万吨,2004年突破700万吨增长到764.74万吨,2005年突破800万吨增长到823万吨,2006年增长到890万吨,创历史消费量最高水平,2006年比2000年增长90.7%,6年间年均增长率为11.4%。

其中“十五”计划期间年均增长率为12.0%。

我国已成为世界最大的聚丙烯消费国。

从近几年聚丙烯行业发展趋势看,在供应方面,随着近两年国内石化行业的大规模发展,2006年我国聚丙烯产能增加160万吨左右,国内聚丙烯供给能力大大提升,对于缓解市场旺季需求压力提供了极大的支持。

从长远来看,国内聚丙烯强劲的增长势头和巨大的需求潜力,已使得我国成为国外石化巨头投资的焦点,一大批装置纷纷上马。

我国聚丙烯的扩能高峰期将集中在2008-2009年,随着中东几套出口装置的投产,产品将大批涌入我国,以更低的成本优势与传统出口列强展开空前激烈的竞争,中国聚丙烯市场竞争将大大加剧。

日本三菱化学公司决定在鹿岛新建OCT法丙烯生产装置

日本三菱化学公司决定在鹿岛新建OCT法丙烯生产装置

日 本三菱化学公司决定在鹿岛生产厂新 建丙 烯 生 产 装 置。该 装 置 采 用 美 国 A B B
L m u 公司 的烯 烃转化技术 ( C ) um s O T 工艺 ,
作为中间体 而产生 , 这种新的方法被认 为是
直接转化法 。 O M 技术的开发面临困难 , 但 C
包括产生不受欢迎 的二氧化碳 的副反 应 , 由
和伊朗之间关系 的巩固 , 伊朗是世界上石油 和天然气储藏量最丰富的国家之一。 相比间接转化方法 , 中甲醇 和气液转 其
化产品( 液体燃料如煤油和柴油) 由天然气衍 生的合成气( 一种氢气和一氧化碳的混合气)
日本 三菱化学公 司决定在鹿岛 新建 O T法 丙烯 生产装置 C
石油化 学新报 ( ,0 7 (19 : 日)2 0 ;43 )4
E rp 等 出资的合资公司负责运营。 uo e
另外 , P N C的 1 0 0 %子公 司 P I O决 定采用丙烷脱氢生产丙烯 , 丙烯的生产能力
为 50 ta装置马上将开始建设 。 0 k/ ,
( 张司苒)
少再过六年才可获得 , 但高期望将寄托该项 目 促进天然气 的利用选择 , 同时有助于 日 本
( 琳) 彭
置是泰国石油化工工业第三次开发浪潮总体
规划的一部分 , 目标在于提高泰 国的天然气 储藏量 的价值。
( 琳) 彭
伊 朗 N C计 划建 5 0 ta的 P 0 k/ 丙烷脱氢 生产 丙烯新装 置
石油化 学新报 ( ,0 7 (10 : 日)20 ; 4 )4 4
日本 一伊 朗对 由天 然气直接 生产 乙烯 的研究进入新 阶段
此降低该工艺效率。
该联合项 目的第一阶段持续了两年 。该 共同研究在 2 0 年开始 , 02 那时 日本国有石油 公 司 变 成 了 J G C 寻 找 了 一 直 研 究 O ME ,

三菱化学公司计划在我国江苏建聚氯乙烯配混料装置

三菱化学公司计划在我国江苏建聚氯乙烯配混料装置
的工 艺 流程 已全 部 贯 通 。 聚 乙烯 装 置 是 镇 海 炼 化 公 司 1Mta乙 烯 工 程 的 主体 项 / 目之 一 , 套 生 产 能 力 国 内最 大 。该 装 置 开 车 成 功 对 周 边 地 单
进行了科学合理的评价。实验结 果表 明, 燕化公 司 1 一己烯 产品能够满足菲利浦环 管工艺共 聚 H P D E的生产及产 品性 能要求 , 聚产 品性 能 与进 口 1一己烯 生产 的 产 品性 能相 共 当; 燕化公 司的 l 一己烯产 品能够 满足 U io 气相工 艺 1一 nP l 己烯共 聚 L DP L F的生产及产 品性能要 求 , 品性 能 明显 优 产 于1 一丁烯共聚 L D E, 以部分替代茂金属 L DP L P 可 L E和 1 一
溶剂 比为 1 0时 , K C 的 质量 分 数 为 8 的 复 . 用 SN %
6 李春风 ,张雪梅 , 张志刚等.间歇萃取精馏分离苯 一环 己烷 .化
学 工业 与工 程 , 0 5 2 ( )4 2~46 2 0 , 2 6 :2 2
7 董红星 ,曾庆荣 , 国君.新 型传质分离技术基础. 董 哈尔滨 :司 1 一己烯产品在菲利浦环管 H E DP
装 置 和 U i l 相 L D E装 置 上 的 工 业 应 用 及 聚 合 产 品 np 气 o LP
海炼化公 司) / 1Mta乙烯 工程 和 4 0k/ 5 ta聚 乙烯装 置投 料 试车一次成功 。至此 , 海乙烯工程 中聚丙烯 和聚乙烯装 置 镇
第 7期
董红星等 . N一二 甲基 乙酰胺 +硫氰酸钾复合溶剂萃取分离苯 一环己烷 的选择性 N,
合溶剂.天津大学学报 , 0 6, 9 4 :2 4 7 20 3 ( )4 4~ 2

丙烯酸甲酯制备工艺流程【毕业论文,绝对精品】

丙烯酸甲酯制备工艺流程【毕业论文,绝对精品】

毕业设计(论文)题目丙烯酸甲酯制备工艺流程姓名所在系部专业班级指导教师年月l 丙烯酸甲酯制备工艺流程专业:高聚物生产技术学生指导老师摘要:作为有机合成中间体,也是合成高分子聚合物的单体,用于橡胶、医药、皮革、造纸、粘合剂等。

丙烯酸甲酯拥有很强的功用。

工艺描述:丙烯酸甲酯是由粗丙烯酸和甲醇在作为酸性酯化催化剂的硫酸存在下直接生产。

反应热约为-25.1KJ/mol,即酯化反应只是轻微的放热反应,反应物开始反应时不会出现剧烈的反应。

相反,会形成一个平衡的混合物,其中除了需要的产物,还存在相当数量的原料。

为了加速这个典型的平衡反应,得到需要的产物,通过蒸馏不断地从反应系统中移去两个反应产物,水和丙烯酸甲酯,蒸馏塔塔顶物中含有没反应的甲醇被回收,没反应的丙烯酸甲酯留在酯化反应器中。

酯化反应在均态液相下进行,既不需要有机溶剂,也不需要搅拌。

通过蒸馏分离出高纯度丙烯酸甲酯。

将甲醇、(来自甲醇回收塔C5200 和罐区)硫酸、(来自罐区)成品塔C5500 底部馏分和(来自罐区)加化学处理剂联氨改性的粗丙烯酸送入酯化反应器R5010 中。

来自甲醇回收塔5200 的新鲜及循环甲醇,以气态进入R5010;然后,塔顶物(丙烯酸甲酯,水,轻组分)被送到抽提塔(C5100)在C5100,用工艺水洗去甲醇,被洗过的丙烯酸甲酯从底部去抽提塔分离器V5110,底部物流送醇回收塔C5200,在C5200 中轻组分从顶部蒸出,回收的醇送回C5200。

基本没有有机物的水冷却后用作抽提塔C5100 的循,也作为酯化塔环水,多余的通过废水罐送废水处理厂。

分离器V5110 中的粗酯被送往初馏塔(C5300)的回流。

少量含有丙烯酸甲酯的初馏塔塔顶低沸物在冷凝器E5330 中冷凝并收集在相分离器V5340 中。

有机相的大部分在塔上部温度控制下作为回流返回初馏塔C5300,一小部分有机相通过容器V5460 送初馏物蒸馏塔C5400,以得到合格产品。

三元乙丙橡胶增韧聚丙烯的通用特点及其应用

三元乙丙橡胶增韧聚丙烯的通用特点及其应用

【基础知识】三元乙丙橡胶/聚丙烯(EPDM/PP)的特点应用近年来,聚合物新材料不断涌现,热塑性弹性体已形成一个新的工业原料体系。

三元乙丙橡胶/聚丙烯(EPDM/PP)热塑性弹性体具有优异的耐候、耐臭氧、耐紫外线及良好的耐高温、抗冲击性能,其耐油和耐溶剂性能与通用型氯丁橡胶不相上下,可以用普通热塑性塑料的加工设备进行加工,具有加工简便、成本低、可连续生产并可回收利用等优点。

目前EPDM/PP主要应用于以下领域:汽车:用于保险杠、仪表板、挡泥板、空气导管、轴承、电缆护套、软管、挡风玻璃密封条、防护罩、防震座垫、管件等。

电子电气:用于电线及电缆绝缘层及护套、矿山电缆、电动机支座、变压器外壳、配线壳、按键膜片、拼结带等。

建筑:用于高档防水卷材、玻璃幕墙密封条、门窗密封条、排水口密封件、卫生设备等。

机械:用于防冲杆、小脚轮、垫圈及垫片、胶辊、手持工具的手柄、软管外覆层等。

运动器械:用于球皮、球拍手柄、步枪托垫、潜水呼吸设备、滑雪杖手柄等。

用EPDM/PP制成的汽车保险杠具有高钢性、抗冲击性、耐损伤性、较好的光泽、弹性及易涂装等性能。

用EPDM/PP制成的汽车保险杠在汽车高速行驶时受到冲撞不易碎裂,而且装饰美观,也可注射成型。

在性能方面,EPDM/PP与聚氨酯差不多,而成本比聚氨酯低10%~20%,因此目前汽车保险杠成为EPDM/PP最具代表性的应用领域。

可回收再利用也是EPDM/PP汽车保险杠发展的重要原因。

目前EPDM/PP用于汽车保险杠是汽车工业发展趋势。

国外一些公司开发了许多回收EPDM/PP汽车保险杠的方法。

如德国大众汽车公司采用先粉碎、清洗,然后再造粒及模塑的方法。

这种方法简单可行、效率高。

也有一些公司将回收的EPDM/PP汽车保险杠先粉碎,然后用二甲苯作溶剂分离聚合物的方法生产EPDM/PP。

日本汽车公司则先除去保险杠涂料,然后再加工成新的汽车保险杠。

再生的EPDM/PP 汽车保险杠与新生产的EPDM/PP汽车保险杠一样,可装在汽车上使用。

聚丙烯酰胺的生产工艺

聚丙烯酰胺的生产工艺

3 生产工艺3.1 国外3.1.1 丙烯酰胺生产技术丙烯酰胺工业化生产的方法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化学法,即用骨架铜作催化剂生产;另一种是生化法,即用生物水和酶作催化剂生产丙烯酰胺。

目前,国外丙烯酰胺单体生产装置以化学法为主,技术覆盖率在90%以上,其它为生化法技术。

3.1.1.1 化学法目前国外主要采用化学法生产丙烯酰胺。

早在20世纪60年代,美国氰胺公司和日本三菱化成公司先后开发硫酸水合法生产丙烯酰胺的技术,实现了丙烯酰胺的工业化生产。

到了20世纪70年代中期,日本和美国同时开发了以铜为主的催化剂体系,建成直接水合法生产丙烯酰胺单体生产装置,取代了硫酸水合法,被称为丙烯酰胺第二代生产技术。

国外化学法生产丙烯酰胺两个比较有代表性的技术:一是三菱公司悬浮床连续催化生产工艺,产品为50%的丙烯酰胺水溶液;二是美国Dow化学公司为代表的固定床连续催化工艺技术,产品为25%-30%丙烯酰胺水溶液。

这两种生产工艺的共同特点是采用丙烯腈催化水合法生产丙烯酰胺,丙烯腈转化率高,无副产品,产品质量好,催化剂和原材料的消耗指标都较低,三废排放量少。

3.1.1.2 生化法生化法采用生物酶作催化剂,将丙烯腈、水和生物催化剂调配成水合溶液,在催化反应后分离出废催化剂就可得到丙烯酰胺产品。

与铜催化水合法相比,其特点是:丙烯腈单程转化率极高,为99.99%;无需分离回收未反应丙烯腈;酶的特异性能使选择性极高,为99.98%,无副反应,无需铜分离工段,无需离子交换处理,使分离精制操作大为简化;产品浓度高,无需提浓操作;整个过程操作简便,设备投资少,生产经济效益高,利于小规模生产:特别适合于生产高粘度的超高相对分子质量的聚丙烯酰胺。

到目前为止,生化法已经发展出以下三种具体工艺技术。

(1)应用膜技术的微生物法。

包含的工序有微生物菌体培养、菌体重悬液的制备、用游离菌体作生物催化剂进行丙烯腈水合反应、分离反应所得的丙烯酰胺水合液。

其特征是用微滤膜来洗涤净化发酵液中的菌体以制备菌体重悬液,用超滤膜来分离丙烯酰胺水合液及生物杂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杠、 仪表盘、 车门等汽车 内外装饰材料 , 全球 对它的需求不断扩大。特别是在中国、 泰国、
维普资讯
第3 8卷 3 (0 8 期 20 ) 印度随着众 多 的成 品车生产 厂 和汽 车零部 件 生产 厂 的进 入 , 聚 丙 烯 复合 物 的需 求 显 著 对
能力 的 2 0 ta 0k/ 生产装 置外 , 还在美 国印第 安纳 州 拥 有 7 k/ 装 置 、 中 国北 京 有 2 ta的 在
1k/ 8 ta的装 置 。并 且 预定 20 08年 4月 在 中
国佛山投产 lk/ 的装置。 Ot a
为 了确 保 聚丙 烯 原 料 的稳 定 供 应 , 此 因 日本 聚丙 烯公 司 计 划 2 0 0 8年 4月在 鹿 岛工 厂全 球最 大规模 的 3 0 ta的 聚丙 烯单 一 生 0 k/ 产装 置投 产 。并 且 日本 聚丙烯 公 司还开展 了 推广 公司 拥有 的高 附加值 聚丙 烯生 产工艺 的
扩大。
( 张司苒)
国 内外 石 油化 工快 报
・ 2 5
为 ,HA 提 供 : 一 类 新 的 可 再 生 生 物 聚 合 P “ 物, 其广 阔 的应用 从 汽 车 到 生 物 医药 和 电子
工业 , 包括纤维 、 薄膜和泡沫等多种形式。 ”
过去 , S Vetrg也 投 资 了 N vme D M n i u n oo r 公司 , 这是一 家 以环氧化合 物和二氧化 碳为原 料生产脂 肪族聚碳酸酯 的美 国公司。 到 2 1 , 公司 的风 险投 资额将达 到 0 2年 该
HD E产 品线 的补充 。 P 正如 Ies聚烯 烃公 司 首席 执 行 官 Bl no i l R i所 指 出 的 , agmot 置 的投 资 是 e d Grn e uh装 对“ 这一 欧洲最 强大 的生产平 台” 的加强 。
( 淑战 ) 赵
三 菱化 学集 团现 有 的聚丙烯 复合 物生 产 基 地 , 了在 日本 四 B市 拥 有 日本 国 内最 大 除
增加 P P共聚 物 和 H P 的产 能 D E
Eu . ls . ws 2 / 2 2 0 r P a tNe , 6 0 / 0 8
地 20 09年 4月投产, 它们是继三菱化学集团 在海外的美 国印第 安纳州 、 中国北京和中国 广州省佛山之后作为第 四、 第五个聚丙烯复
合 物 的生 产基地 。 三 菱化学 公 司把 聚丙烯 复合 物事业 作 为 公 司石 化事 业 领 域 的 核心 事 业 , 泰 国 由 日 在 本 P lce 公 司 10 oyhm 0 %出资 成立 子 公 司 ( 公
AD KA 公 司 决定 2 0 E 0 8年 使 聚 烯 烃 用 新 型 阻燃 剂 生 产 工 业 化
石油化 学新报 ( ,07 (2 9 :0 日)20 ;40 )1 A KA 公 司 正 在 研 究 20 DE 08年 建 用 于 非 卤系新 型 阻燃 剂 的商业化 生产 装置 。为 了 确立 生产这 种 新 型 阻燃 剂 的工业 化 技术 , 现 在 富士工 厂正在 利用试 验装 置竭 尽全 力地 进 行试 验 。试 验提供 的样 品在 性能方 面 受到用
Ies no 聚烯烃公司在其位于苏格兰生产 基 地的液相 环管 法 2 5 ta的 P 8 k/ P装 置 , 引入 无规共聚牌号聚丙烯 , 所需 的乙烯共聚单体 从该 一体化 装 置 的裂 解装 置 获得 。P P共 聚 物 和 HD E的产 能得 到扩 大 。 P 该项投资将提供无规共聚牌号树脂 , 其 熔融 指数范 围较宽 , 应用 包括 吹塑制 品 、 包装 和医用制品, 计划于今年第三季度开始生产。 这一项 目是在 去年早 些 时候宣 布并 已经 完成 的 5 k/ 0 ta的 P P扩 能 计划 的后 续 项 目。 英国事业 部表示 , 项 目的实施使得 Ie 该 nc  ̄ 聚烯烃 “ 够对 该 生 产基 地 的产 能实 施 进 一 能
维普资讯
2 ・ 国 内外 石油化 工快 报 4
第 3 8卷 3期 (0 8 20 ) 大, 日本 三菱 化 学 公 司计 划 在 泰 国 和 印度 新
Ie s 烯 烃公 司 no 聚
建 聚丙烯 复合 物生 产基 地 。预 计在 泰 国的生 产基 地 2 0 08年 1 0月投 产 , 印度 的生 产基 在
日本 三菱化学公司 将 在泰 国 和 印度 新 建 聚丙烯 复合物 生产基地
石油化 学新报 ( ,07 (22 :2 日)20 ;40 )1 由于汽车用 聚丙 烯材料的需求不 断扩
专利许可证的Leabharlann 作 。最近已决定向在美国拥 有聚丙烯生产基地的中国台湾塑料集团发放 专 利许 可证 。
聚丙 烯 复合 物被广 泛应 用 于汽车 的保 险
步 的改变 。 ” 在下一 步 的发展计 划 中 ,no 聚烯 烃公 Ies 司将 对 G agmot rn e uh的 30 taL D E装 1k/ L P 置增 加 HD E切 换 生 产 能 力 。这 是 该 装 置 P
司名称、 资金 、 出资比率未定) 。装置将建在
泰国 的 7 少于 j :工 业 基 地 , 产 能力 为 , , , 生 lk/ , 定 20 O ta预 08年 1 0月 投 产 。装 置投 资 额约 为 7亿 日元 。 日本 P lce 公 司 和 三 菱 化 学公 司共 o hm y 同出资 在 印度 成立 合 资公 司 ( 司名 、 公 资金 、 出资 比率未 定 ) 。装 置 将 建在 拉 贾 斯 坦邦 州 工业基 地 , 产 1k/ 聚 丙 烯 复 合 物 , 生 5 ta的 目 标是 20 09年 4月 投 产 。装 置 投 资 额 约 9亿
日元 。
开发了滚塑牌号树脂后的新扩展项 目, 该装 置 已指定 Io 聚合 物 公 司 为 这种 先 进 的 己 C 烯共聚物的独家分销合作伙伴。 在 现 有 的 L D E MD E 产 品 的 基 础 LP / P 上 , 产新 的注射 模 塑牌 号 H P 生 D E作 为 现 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