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动画研究
欧洲动画产业发展模式研究——以法、英、德为例

欧洲动画产业发展模式研究——以法、英、德为例欧洲动画产业发展模式研究——以法、英、德为例引言:随着全球动画市场的不断扩大,欧洲动画产业也迎来了快速发展的机遇。
法国、英国和德国作为欧洲的三大经济强国,其动画产业发展也备受关注。
本文将分别以法国、英国和德国为例,对欧洲动画产业发展模式进行深入探讨,探寻其成功之处并提出相应的经验与启示。
一、法国动画产业发展模式法国动画产业自20世纪中期开始崛起并逐渐成为欧洲动画产业的重要一员。
法国动画产业发展模式的成功在于以下几个方面:1.政府支持:法国政府长期以来一直重视文化产业的发展,并通过制定一系列政策支持法国动画产业的发展。
例如,政府设立了专门的基金用于动画电影的制作资助,同时还鼓励法国电视台购买本国动画片,为动画制片人提供了更多的拍摄机会。
2.培养新人:法国拥有众多著名的艺术学院,这些学院培养了大量的动画人才。
与此同时,法国大学还开设了专业的动画学习课程,为动画行业输送了源源不断的人才。
动画专业的人才培养成为法国动画产业繁荣发展的重要保障。
3.国内市场:法国电视台在国内拥有庞大的观众群体,这为本国动画片的传播提供了极为有利的市场环境。
同时,法国人对本国文化的热爱也促进了本土动画片的收视率。
利用国内市场的优势,法国动画制片人们有更多机会发展自己的作品,并为国际市场输送了一批备受赞誉的动画作品。
二、英国动画产业发展模式英国动画产业起步较晚,但却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其动画产业发展模式值得借鉴和学习:1.创新技术:英国动画产业强调创新和技术研发,注重将高科技与动画相结合,创作出独具特色的作品。
例如,英国有许多优秀的动画工作室致力于开发和应用动画技术,使用3D、VR、AR等先进技术打造出形式各异的动画作品。
2.国际合作:与其他欧洲国家相比,英国动画产业更加注重与国际市场的合作。
英国制片公司常常与国际动画公司合作,共同制作动画电影或电视剧,借助国际合作的优势扩大了其作品的影响力和传播范围。
浅谈英国动画的发展

J u a m lo a 广 iVo a 技 a 院 Te hn a le g c to l学 d 学 c i
V I N . 0. o4 3
Au . 01 2 0
种基金 支持 。 欧洲和英 国本土各类动 画奖项 的鼓励 以及 电视 广告起到的独特推动作 用。英 国动 画产业的发展模 式值得我们 学
习与 借 鉴 。
【 关键词】 英国动画 发展模式 学习借鉴
中图分类号 : 2 9 J3 文献标 识码 : A 文章编号 :6 4 3 8 (0 0 0 — 0 10 17 — 0 3 2 1 )4 0 9 - 4
界 上处 于领 先水 平 。尽 管在动 画发 明之初 , 国动 英
画并 没有 很 快 地 发展 起 来 。但 在 随后 的发 展历 程
画发展的基本脉络 , 并从中汲取经验。 10 年城市贸易公司的《 96 艺术家之手》 由前 , 魔术 家沃 尔 特 ・ 思拍 摄 ,内容表 现一 个 画家 画 出 布
【 e rs Bis aiao ee p et oe l ri d e r c K yWod 】 r h n tn dvl m n m dl e n g fe e i t mi o a n a re n n
英 国这个有着悠久历史的欧洲国家 , 是一个具 有 多元文化和开放思想 的社会 ,诞生 了像莎士比 亚 、 顿和 培根 这样 的世 界 巨匠 。英 国动 画也 在世 牛
浅 谈 英 国 动 画 的 发 展
彭 湘
南宁 50 2 ) 3 26
( 西职 业技 术 学院 ,广 西 广
【 摘
要】 英国动 画在世界动画史上很 有影响力 , 尤其是定格动画 , 不论是技术上还是 艺术上都处于世 界领 先水平。 现阶段
《2024年欧洲动画产业发展模式研究——以法、英、德为例》范文

《欧洲动画产业发展模式研究——以法、英、德为例》篇一一、引言随着全球化时代的来临,欧洲的动画产业呈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
本文将以法国、英国和德国的动画产业发展为例,探讨欧洲动画产业的发展模式、特点和经验,以提供对于该产业发展和成功要素的全面了解。
二、法国动画产业发展模式法国动画产业凭借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独特艺术风格,发展出了与众不同的模式。
首先,法国重视动画产业的教育与培训,在多个高等艺术院校设有动画专业,为国家培养了大批动画人才。
此外,法国政府还设立了多种基金和补贴政策,为动画制作公司提供资金支持。
其次,法国的动画产业与电影产业紧密相连。
许多法国动画作品都带有浓厚的电影艺术特色,这得益于法国电影产业的强大基础。
同时,法国的动画电影也经常在国际电影节上获得殊荣,这为法国动画产业带来了国际声誉和商业价值。
三、英国动画产业发展模式英国的动画产业则以其创意和技术实力著称。
英国的动画产业以创意为核心,注重原创性和技术革新。
许多英国动画公司都拥有自己的独特风格和创意理念,这使得英国的动画作品在全球范围内都具有较高的辨识度。
此外,英国的动画产业也与游戏、互动娱乐等领域紧密结合,推动了产业的多元化发展。
政府层面,英国政府通过提供税收优惠、资助和孵化计划等措施,为动画产业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这些政策帮助了中小企业的发展和创新,推动了整个产业的发展。
四、德国动画产业发展模式德国的动画产业则更注重工业化、商业化发展模式。
德国的动画产业拥有完善的产业链条和高效的制作流程。
许多大型的动画制作公司都采用工业化生产方式,通过流水线作业提高生产效率。
此外,德国的动画产业也与电视、电影、游戏等媒体产业有着紧密的合作关系,这使得德国的动画作品在市场上具有较高的竞争力。
德国政府在支持动画产业发展方面也发挥了重要作用。
政府通过提供资金支持、税收优惠和培训计划等措施,为动画产业提供了良好的发展环境。
同时,德国的动画教育也十分发达,为产业输送了大量的人才。
动画概论 1~2章

第一章动画历史第一节梦想与发明(1824 - 1895)一.技术实验1.技术装置决定动画艺术存在的方式。
如果没有现代技术的研发,动画形式也许还停留在指翻图谱的状态。
因此,我们要了解并且记住那些技术实验,以便认识实验的各种意义。
2.皮特●马克●罗葛特(1)伦敦大学的皮特●马克●罗葛特(Pete Make Roget)1824年的物理实验发现运动变化过程中的图形在视网膜上可以保留不到一秒钟的片刻记忆,如果连续的速度够快,观看者就能够从一系列静止图形的变化过程中获得动态的幻觉,由此引发了对古代分解运动图形图式的技艺研究。
3.约翰●A●帕瑞斯(1)英国物理学家约翰●A●帕瑞斯(John● A● Paris)1825年创造了一个叫做幻盘(thaumatrope)的玩具,这个玩具是用一个圆形纸板的两画面上互补的图形,一面画鸟,另一面是笼子,用一根细线系在横轴的两边,当旋转捻动线段时,两面互补的图形融为一体,这个小东西启发了比利时的科学家约瑟夫●普拉托(Joseph Plateau)。
4.约瑟夫●普拉托(1)比利时科学家约瑟夫●普拉托1832年发明了一个叫诡盘的光学玩具,这个玩意儿的装置较复杂,起初,一个枢轴连接圆形木板中心,在圆盘边缘上画着运动物体的不同阶段的图形,当旋转圆盘时,观者通过一个小缝隙观看运动图形的幻觉,后来不断通过改进和发展出更多的样式。
画在这个圆盘上的连续动态就是今天我们所熟悉的动画序列图。
5.埃米尔●雷诺(1)法国人埃米尔●雷诺(Emile Reynard)的研究让这种技术成为19世纪末的朝阳温文化——电影工业的雏形。
最初他用一个圆柱体盒子连接一个枢纽,在圆柱盒子内壁贴上连续变化的图形,当圆筒形柱体快速旋转时,这些不同阶段的运动图形连续向安装在枢轴上的棱镜折光体反射,观者看到的是棱镜上的运动的影像,这也许就是放映机雏形的胚胎。
它完成了一个重大突破,即对当时的各种发明进行了全面研究与实验后进行大胆的技术改造。
英国动画

摘自《英国动画》(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0年7月出版),作者中国传媒大学动画学院教师薛燕平雏形期:20世纪初期这个时期的英国动画产量与质量都不是很高,大部分作品基本停留在静止画面在银幕上闪烁的水平。
英国人美其名曰——“光影图画”(lightning sketch),如果我们以早期实验动画的标准衡量这些作品也许称得上“图画”,但是更多时候它们不过是技术落后的产物。
1895年末,伯特.阿克斯(Birt Acres)制作了英国第一部“动画片”。
严格地讲,这部作品算不上是真正的动画,它只不过是根据漫画家汤姆.麦瑞(Tom Merry)关于德国皇帝威廉(Kaiser Wilhelm)的漫画改编的闪烁图形而已。
在19与20世纪交替的时候,这种“变戏法式”的作品并不少见,例如1901年沃尔特.P.布斯(Walter P. Booth)导演的《工作室里的魔鬼》(The Devil in theStudio)。
当然,这种“光影图画”不是英国人独创的,此时全世界的动画发展都处于雏形阶段,大家都在摸索之中,这种现在看来粗糙简陋的作品是动画艺术发展的必经阶段。
1906年,沃尔特.P.布斯拍摄了《艺术家之手》(The Hand of theArtist),影片全程记录了一双手在纸上绘制一个小女孩和一个小贩的舞蹈过程。
在接下来的三、四年间,他又制作了《魔法师的剪刀》(The Sorcerer’sScissors,1907年)。
1910年,剪纸动画高手塞谬尔.阿姆斯特朗(Samuel Armstrong)制作了《小丑与驴》(The Clown and hisDonkey)以及其它几部动画片,但是影响不大。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英国“光影图画”艺术家哈瑞.佛尼斯(HarryFurniss)和弗兰克.利亚(Frank Leah,印度籍英国人)像连环画与讽刺插画作者一样将他们的美术风格带进了动画片创作之中。
这些艺术家创作了大量讥讽德国统治者,鼓舞士气的作品,例如:乔治.恩斯特.斯达迪(George ErnestStuddy)1914年拍摄的《战争研究》(War Studies);哈瑞.佛尼斯导演的《和平与战争铅笔画》(Peace and WarPencillings,1914年)、《温切尔西和它的郊外》(Winchelsea and ItsEnvirons,1914年);达德利.坦匹斯特(Dudley Tempest)制作的《战争卡通》(War Cartoons,1914年)等。
浅谈英国对动画的定位

浅谈英国对动画的定位摘要:英国动画产业经过多年的发展,已经成为英国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当今的英国动画已经享有令人瞩目的国际声誉,并在商业动画和动画短片领域赢得了大量的国际奖项。
关键词英国动画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英国动画产业经过多年的发展,已经成为英国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当今的英国动画已经享有令人瞩目的国际声誉,并在商业动画和动画短片领域赢得了大量的国际奖项。
一、英国动画的“复兴”这里有一份由英国国家计算机动画中心的讲师Sofronis Efstathiou提供的资料,早在1975年至1985年间,英国动画短片获得3次奥斯卡提名,以及一次Academy Award winner(奥斯卡奖,国电影艺术金像奖);在1989至1999十年间,英国动画得到22次提名,3次Academy Award winner。
其中有两年,五分之四的提名都是来自英国。
有声望的卡通片,最佳欧洲动画短片,11个赢家里有6个是来自英国,剩下的5个里,有2个是有英国出资,或是以英国人为制作班底。
英国动画公司也因勇于发展并尝试尖端技术与科技,愈加受到世界各国同业的赞赏。
轰动全球的哈利波特电影系列,其电影视觉特效便是英国动画工作室的作品。
从中不难看出英国人对于自己所取得成就的那份骄傲与自豪。
的确英国是世界上动画先进的国家之一,在动画产业的艺术成就上和美日动画强国相比毫不逊色,由于没有过多追求商业性反而使其作品真实保留了创作者的风格特点,保持了动画师原汁原味的创作痕迹。
英国是一个具有尊重传统习俗的国家,也是一个自由与法制并存的社会。
英国人的行为举止有着明显区别于欧洲其他国家的特性,尤其重视对他人的宽容性,非常注重礼节,注重对个体差异性的尊重。
在文化艺术上,体现着求同存异的文化艺术氛围,同既为文化艺术品质的鉴定标准,异既为艺术家的个人风格和创作手段。
从艺术的视角来看,英国的动画产业真正的达到了”百花齐放”的艺术境界。
英国境内有许多充满活力和富有创新精神的动漫工作室,在许多专业领域都能提供国际级的专门技能。
浅谈动画发展史

我们爱动漫,因为它比文字更直观,因为它色彩形态变换丰富,因为它更易懂,因为它无国界。
作为“图形式”的表达形式,动漫的出现可以说远远早于电影和文字——原始人的壁画可以理解为最早的动漫,它表达了人们日常的生活、狩猎、祭祀等等,造型简单,动作到位,内容丰富详细。
有时连串的小人很富有律动感,和动画片的运动原理还有漫画的一些表现手法多多少少有些相似。
后来,进入文明社会,人们发现了“指翻书”这个或曰在页角的小游戏,说不定有的朋友也玩儿过吧?小人小东东就这么连贯的动起来了,虽然节奏还有点奇怪,虽然还不能加背景,不能整合保存,但是这个小创意很有意思不是吗?——同时也启发了不少艺术家中的革新者。
动画这一事物的起源与发展史中与技术进步有着密切关系,很多人知道每一次技术革新给动画艺术创作带来新的发展空间,但很少有人关注它的语言符号系统。
机械技术进步完善了动画的各种功能,而电子信息技术则拓展了动画的表现领域。
权威世界动画史论《动画电影百年》(cartoon one hundred year of animation film)考证认为动画电影诞生的时间是1892年,因为1892年10月28日,埃米尔·雷诺首次在法国巴黎著名的葛莱凡Grevin蜡像馆向观众放映他四年前的实验成果光学影戏Optical theatre,雷诺之前的各种活动幻影只不过是具有动画电影的某些特点。
从此,动画这一概念以后了自己新的规定,那就是动画生命机制的确立。
雷诺被称为“动画本体缔造者”。
铁扇公主在雷诺之前已经有人进行了相关的实验:英国人皮特·马克·罗葛特1824年的物理实验发现运动变化过程中的图形在视网膜上可以保留不到一秒钟的片刻记忆,如果速度够快,观看者就能从一系列静止图形的变化过程中获得动态的幻觉,这就是视觉残留现象,他因此出版了科学研究论文《关于移动物体的视觉残留现象》。
英国物理学家约翰·A·帕瑞斯1825年发明的幻盘、比利时科学家约瑟夫·普拉托1832年发明的诡盘以及英国人霍尔纳1834年发明的走马盘都利用了视觉残留原理。
英国动画发展简史

英国动画发展简史(一)英国这个有着悠久历史的欧洲国家,是一个具有多元文化和开放思想的社会。
诞生了象莎士比亚、牛顿和培根这样的世界巨匠。
英国也是世界上动画先进的国家之一,发展较之美国,日本等国要相对缓慢。
1906年城市贸易公司的《艺术家之手》,由前魔术家沃尔特·布思拍摄,内容表现一个画家画出一个小贩和他老婆在跳舞。
这是英国最早的动画片。
在20世纪3 0年代的英国,有400多位动画片专家为25家公司(几乎都是广告公司)所雇佣,这一时期具有代表性的人物是约翰·哈拉斯(John Halas,1912-1995)和乔伊·巴切勒(Joy Batche lor,1914-1991)。
约翰·哈拉斯1912年4月16日诞生于匈牙利的布达佩斯,在家乡从事实验动画数年后,先在巴黎待了一阵,于1936年去往英国。
1940年他和妻子乔伊·巴切勒成立了Halas & Batchelor公司,专门从事动画制作。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他们为政府制作了一些鼓舞民众士气,反法西斯的宣传教育动画短片,如《弥补》(Filling the Gap,1 941)、《挖掘胜利》(Digging for Victory,1942)、《丛林战》(Jungle Warfare,19 43)等。
约翰·哈拉斯和乔伊·巴切勒1945年约翰·哈拉斯和乔伊·巴切勒为英国海军部绘制拍摄了一部供教学用的《船舶驾驶》(Handling Ships,1945),全片长达70分钟,是英国第一部大型动画片。
该片使用实物模型定格技术拍摄。
之后还拍摄了数部相同类型的动画片,如1946年制作的专题短片《现代健康指南》(Modern Guide to Health,1946)、1948年的《水消防》(Water for Firefigh ting,1948)、1949年的《潜艇控制》(Submarine Control,1949)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维拉纽布尔(Vera Neubauer)
鲁斯 灵福特(Ruth Lingford) 马珠特 瑞米恩(Marjut Rimminen) 苏茜坦普利顿(Suzie Templeton)
乔安娜奎恩(Joanna Quinn)
1962年2月4日出生于伯明翰,毕业于英国米德尔赛克斯工 艺学校。
主要作品
《夜店猛男秀》(Girls Night Out)1985年 毕业作品
主要作品
《斯坦利》(Stanley)1999
《狗》(Dog)2001
获得2002年英国影视 艺术学院最佳动画短 片奖、英国订花大奖 最佳学生作品奖、爱 丁堡国际电影节最佳 新英国动画奖、 墨尔本国际动画节最 佳影片奖、渥太华国 际动画节学生竞赛单 元大奖、广岛国际动 画节大奖
《彼得与狼》(Peter&the wolf)2006
《盲目的公主》(Blind Justice)1987
这部动画纪录片改 编自一个女人真实 的监狱生活 该片获得1988年英 国动画大奖最佳影 片与最佳电影音乐 提名
《污点》(The Stain)1991 短片讲述一个普通家 庭中暗藏仇恨,故事 来源于一则真实的新 闻。导演以手绘与定 格动画方式讲述了各 种乱伦与家庭暴力的 故事。 影片获得1992年广岛 国际动画节评委会特 别奖、旧金山国际电 影节评委会特别奖
鲁斯 灵福特(Ruth Lingford)
1990年毕业于米德尔赛克斯工艺学校,获得纯艺术与艺术是 双学士学位。
主要作品
《死神与母亲》(Death and the Mother)1997
获得安纳西国际动画节最佳美术设计奖、布拉德福动画节最佳实验动 画片奖、欧洲卡通论坛评委会大奖; 1998年斯图加特国际动画节一等奖、英国动画大奖最佳动画片奖
获得1990年渥太华国际动画节最佳电视动画片奖
《二选一的边缘》(Alternative Fringe)1993
一个女人满怀激情的来到美发厅希望得到一个漂亮的发型,但是学徒的 收益着实令人失望。这个羞涩内向的女人却不敢表达自己的不满,只能 任凭那个糟糕的美发师蹂躏自己的头发直至崩溃。 获得英国动画大奖最佳剧本、年度最佳喜剧奖
《战争的快感》(Pleasure of War)1998
这部短片由古代传说改 编而成,讲述一个女人 牺牲自己的身体去拯救 一整座围城的故事。影 片使用了大量真人战争 场面的纪录片素材
获得了1999年巴塞罗那 独立电影节最佳动画片 奖 2000年中国台湾国际动 画节最佳动画片奖
《老傻瓜》(The Old Fools)2002
获得2007年安纳西国际动画节最佳动画短片大奖、英国影视艺术 学院奖最佳动画短片提名;
2008年奥斯卡最佳动画短片金像奖、英国动画大奖最佳电视动画 特别节目奖
1994年广岛国际动画节 E组最佳影片奖
《摇滚明星弗瑞德》(Famous Fred)1996年
获得1997年英国影视艺术学院奖最佳儿童动画奖; 1997年安纳西国际动画节最佳电视动画节目大奖: 1998年奥斯卡最佳动画短片提名
《梦想与欲望:家庭关系》(Dreams and Desires: Family Ties) 2006
《庞德的生活》(Pond Life)1996
电视系列动画片 共13集
获得1997年安纳西国际动画节 最佳电视系列动画片奖;洛杉 矶动画节最佳电视系列动画片 奖、最佳电视系列片导演奖; 1998年渥太华国际动画节最佳 电视系列动画片奖
艾莉森德维尔(Alison de Vere)
出生于巴基斯坦的白沙瓦,3岁时移民到英国,大学专业是绘 画,毕业后在一家小公司做上色员。 她的作品特点是深沉内敛,她的影片几乎没有对话,充斥着 大量的象征符号。
获得2006年渥太华国际动 画节最佳电视动画节目大 奖
2007年英国影视艺术学院奖最佳动画片奖
康地加德(Candy Guard)
1961年出生于加拿大,从小便是超级连环画发烧友。她先后就读 于英国纽卡斯尔工艺学校和位于伦敦中心的圣马丁艺术学校,专 攻纯艺术。 她的作品对女性自欺欺人的弱点进行了大胆而透彻的讽刺,她在 揭露女性本身弱点时从不留情。
英国动画中的女性
英国动画女性突出的原因
女性的观察力和敏锐度都很高。女性在动画制作上比男性 更有弹性,很多事可以自己掌控,做起来比较得心应手。 国家与全社会的重视,英国官方、非官方机构,宗教、 非宗教组织,商业、非商业部门都给予女性动画师大力支 持与资助。投资方很少干预女性动画师影片的题材、样式 等问题。英国民间动画组织与机构也鼓励女性的动画创作。 与当今时代密不可分—这是一个“阴盛阳衰”的时代, 当英国男人都忙着扮演绅士的时候,英国的女性以其积极、 热情的亲和力与优秀的管理与创作才能后来居上。
主要作品
《小东西》(A Little Something)1988
《美好梦想》(Wishful Thinking)1988年
《我如何》(What About Me)1990
《蹩脚的打字员》(The Wrong Type)1990
影片讲述了一个根本不会打字的女人却要应聘打字员工作的尴尬经历
《肥胖问题》(Fatty Issues)1990
获得1987年安纳西国际动画节评委会特别奖、最佳处女作奖
《健美选拔赛》(Body Beautiful)1991
获得1991年英国影视艺术学院奖最佳动画片奖; 1992年萨格勒布国际动画电影节最佳幽默动画短片奖
《大不列颠》(Britannia)1993年
乔安娜奎恩借助狗的形 象把英国殖民主义者的 贪婪、残暴、丑陋、愚 蠢表现得淋漓尽致。 该片获得1994年英国影 视艺术学院奖最佳动画 片奖提名; 1994年萨格勒布国际动 画电影节动画短片一等 奖;
艺术与性别的关系
性别在艺术创作中起不到什么至关重要的作用,女性导演 作品中所谓的“题材广泛”“表现大胆”“细腻委婉”这 些特点,许多男性导演也能做到。只是相比男性女性导演 特点更加明显。导演的性别特征自然而然会在其作品中体 现出来,这是一种纯生理与心理反应。
主要女性动画导演
乔安娜奎恩(Joanna Quinn) 康地加德(Candy Guard) 艾莉森德维尔(Alison de Vere)
主要作品
《动画主张》(Animation—Allegation)1972 《皮普与贝西》(Pip and Bessie)1973 《命运》(Fate)1976 《为真人电影制作的动画片》(Animation for Live Action)1978 《决心》(The Decision)1981 《儿童世界》(The World of Children)1984 《母亲的诅咒》(The Mummy’s Curse)1987 《湖女》(The Lady of the Lake)1995 《生命之轮》(Wheel of Life)1996 《月亮》(La Luna)1999 《我跳舞》(I Dance) 《龙与蝴蝶》(The Dragon and the Fly) 《披着羊皮的狼》(Woolly Wolf)2001 《铁钩》(Hooked)2003 《最后的马戏团》(The Last Circus)2004 《羊毛村,羊毛头》(Woolly Town—Woolly Head)2005
马珠特 瑞米恩(Marjut Rimminen)
1968年毕业于芬兰赫尔辛基工艺美术学院平面设计专业,她 的动画处女作获得1972年萨格勒布国际动画电影节最佳动画 广告片奖。
主要作品
《我不是女权主义者,但是„„》(I’m Not a Feminist, But„„)1986
这部作品以静止的素描 或插画为转场,强烈的 美术风格使影片看上去 更像一本漫画书
主要作品
《咖啡酒吧》(Café Bar)1975
影片讲述一对男女在咖啡馆云山雾罩聊天的故事,全文没出现一句对话。导演 发挥想象将他们对话的内容视觉化。
《帕斯卡先生》(Mr Pas得1979年安纳西国际动画节大奖;1980年英国影视艺术 学院奖最佳短片提名
《幸福归来》(Many Happy Returns)1996
这部动画片以电脑、 真人与定格相结合 的动画片,讲述了 一个真实家庭中发 生的精神崩溃的故 事。
苏茜坦普利顿(Suzie Templeton)
1967年出生于英国南部的汉普郡,曾在英国最棒的两所 动画工艺院校学习——获得创意艺术大学学士学位、皇 家艺术学院动画专业硕士学位。
《织工马南》(Silas Marner)1984
《黑狗》(The Black Dog)1987
获得1989年丹麦欧登赛国际电影节第一名
《天使与兵人》(The Angel and the Soldier Boy)1989
维拉纽布尔(Vera Neubauer)
1984年出生,迄今为止已经制作了30多部动画片与真人短片。 她撰写了大量剧本,搞过个人摄影展,策划过动画节,并担 任鬼性电影公司的艺术总监。英国、意大利、德国、巴西、 印度等国家都举办过维拉纽布尔的个人作品回顾展。她在英 国中央圣马丁艺术学校与金史密斯学院任教,教授电影制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