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治疗晚期恶性肿瘤34例
中西医结合个体化治疗晚期恶性肿瘤病案分析

每 精神可 , 较消瘦 , 纳 肝郁 、 气血亏虚。 治疗予健脾益气 、 疏肝理气 , 以四君 般 情况 尚可 , 2周 门诊就诊 , 子汤 加减 , 拟方 : 子参 、 太 白术 、 茯苓 各 1 , 5g 山药 、 米 可 , 大小便 正 常 , 无腹 水 、 下肢 水 肿等 , 上腹 痛 控制 右
叶青 、 猫爪 草等 清 热解毒 类 抗癌 药 , 1天 l剂 , 2周 就诊时患者处在术后恢复期 , 每 癌灶祛除, 但正气亦伤, 促 治 复诊 1 。 次 随证加用佛手 、 郁金 、 柴胡 、 香附 、 绿梅花 当务 之急 为 扶正 培本 , 进术 后 恢 复 。 疗 主要 予健 等疏肝解郁 ; 合欢皮 、 远志 、 夜交藤 、 酸枣仁等安神 ; 脾益 气 为法 , 以培补 后 天气血 生 化 之源 。 后 4年 的 其 另 大腹皮 、 莱菔子等除胀 宽中等 。 患者 自我感 觉较好 , 中 医药治疗 一方 面辅助 多次介 入治疗 以增效 减毒 , 方 面发 挥 中医药辨 证论 治 、 正祛 邪 的特 色 , 扶 主要 以健脾益气 、 疏肝理气 、 解郁止痛 、 清热解毒抗癌为 本 正 常 。0 9年 2月 复查 C 20 T示 :肝 内多个 低 密 度 纳 灶 , 大 径 2c x . c 环形 强化 。 F 6 gm 。 法。由于多次介入治疗均易损伤脾 胃,出现乏力 、 最 r 25 m, u A P86n/ L 考虑 术后 复发 , 于 20 而 09年 4月一 1 O月再 行 4次 介 差 、 便溏 、 食后腹胀等症状 , 且肝病易及脾 ,金匮要 《
一
介入 治疗 引起 的恶 心 呕吐 、 胀等 症 状较 轻 , F 腹 A P基
入治疗 ,介入后 A P降低 ,但 2 3 F 个月后又升高 , 略》 “ 云:见肝之病 , 知肝传脾 , 当先实脾”所以扶正治 ,
晚期结肠癌手术后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案,治疗方法

晚期结肠癌手术后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案,治疗方法晚期结肠癌手术后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案,治疗方法,注意事项结肠癌是一种常见的消化系统恶性肿瘤,病情进展迅速,在中晚期为多数,诊治难度大,手术切除后的综合治疗更为重要。
中西医结合治疗能够更好地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其中包括了多方面的治疗方法和注意事项。
治疗方法:1.中医药治疗:包括中药合理配方、针灸、推拿按摩等方法,中医治疗可在很大程度上缓解患者的疼痛、恶心等症状,并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2.食疗治疗:在饮食上给予营养丰富、易消化、易吸收的食物,加强患者体力,增强对肿瘤的抵抗力。
可选用燕窝、花胶、鸽蛋、红枣等具有滋补作用的食物。
同时,应避免辛辣、油腻等食物,以免影响消化系统康复。
3.化疗治疗:包括单药或多药联合化疗,能够抑制癌细胞增生、扩散,延长患者的生存期。
4.放疗治疗:通过放射线治疗癌细胞,达到抑制癌细胞增生的效果。
5.免疫治疗:通过引导机体的免疫系统对抗癌细胞,达到控制瘤情的目的。
6.中西医结合的个性化治疗:目前常见的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法主要包括:中西医共同制定个性化治疗方案、中西医结合辅助治疗、中西医结合急救抢救等。
注意事项:1.饮食有节:患者应控制饮食,避免过量进食或过于饥饿,应以流动软食为主。
2.心理疏导:患者的心理状况对治疗效果有很大的影响,家属和医生应该引导患者保持积极的心态,尽可能的让患者心情愉悦。
3.合理用药:患者应定期按时吃药,避免随意更改药品,更应该避免超量用药。
4.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不吸烟、不饮酒、积极参加各种体育活动等,可提高身体免疫力,有效预防肿瘤。
5.注意检查:定期去医院复查,及时发现异常症状并进行处理。
总之,晚期结肠癌的治疗过程是一个艰苦而长久的过程,中西医结合治疗能够更好地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但也需要顾及患者的身心健康,陪伴其度过痛苦的疗程,让患者尽早康复。
胃癌用什么能缓解,治疗方法胃癌是一种常见的恶性肿瘤,主要发生在胃的黏膜上,引起胃的恶性肿瘤。
中西医结合与微波治疗中晚期恶性肿瘤32例近期疗效观察

新疆中医药
20 0 8年
第 2 6卷
第 4期 ( 总第 16期 ) 1
意, 总结 如 下 。 1 临床 资料
道 慢性 炎 症 , 嗜酸 粒 细胞 和肥 大 细胞 参 与 了气 道 而 粘 膜 慢性 变 异 性 炎 症 。西 药 酮 替芬 能 抑 制 肥 大 细 胞, 释放 组 胺 和慢 性 反 应 物 , 对抗 慢 性 反 应 物 的 能
服用 。
13 疗效 结果 -
l例患儿在治疗 1 2 周后 ,咳嗽均明显减轻或消 失, 治疗 1 月后 咳嗽均消失 , 个 其后停用酮替芬 , 单 以中药调 治巩 固2 1+ 月 , ~2 至今 无 1 复发 。 例
2 讨 论
《 肺痰肺痈止咳上气》 篇所言 “ 咳而上气 , 中水鸡 喉 声, 射干麻黄汤主之” 。在施治过程中 , 如果热象 比 较明显 , 则去半夏、 细辛 , 加用黄芩 、 桑白皮 、 桔梗等 以清泄肺热。 方中常规配用地龙 、 白果 。 本草纲 目》 《 中云“ 白果生食 降痰” 白果能敛肺定喘 ; , 地龙有平 喘作用 , 其提取物中的含氮物质对支气 管有显著扩 张作用 。中西药 共用 , 短期 治疗 与长期 调 治结 合 , 在
临床观察3例 晚期肿瘤患者 ,均为住院患者 , 2
其 中男性2 例 , 1 女性 1例 , 1 平均年龄(8 6 1. ) 6 .  ̄2 5 5 4 岁。对照组2 例 ,男性 1例 ,女性8 ,平均年 龄 6 8 例 (91 ̄ 3 2岁 。 6 . 1. ) 经统计学处理两组患者年龄无明 1 1
1 一般资料 . 1 男8 , 例 ; 例 女4 年龄3 1岁 。 中病程 6 ~2 其 个月
4 , — 2 月 6 , 些 患 儿 长 期 应 用 支 气 管 扩 例 6 1个 例 某
中西医结合腹腔灌注化疗治疗中晚期腹部恶性肿瘤42例

3 点处 常规 局部 消毒 , 无菌 洞 巾 , 交 铺 将穿 刺 针垂
直刺人皮 肤 , “ 空感 ” 人腹腔 后 固定穿 刺针 , 有 落 进
血加 仙 鹤草 、 柏 炭 、 七 粉 、 侧 三 白及 ; 痛 加 元 胡 、 腹
连续 3 ~4次 , 后根 据 病 情 可 3月 1次 , 后 以 术 j
~
性肝 癌 1 1例 , 腺 癌 8 , 胰 例 小肠 恶性 肿瘤 3 , 例 胃 癌 5例 , 部恶性 转 移性 癌 9例 , 腹 卵巢癌 5 。所 例
选病 例 中其 中 3 例 均有 不 同程度恶 性腹 腔积 液 。 5
药( 铂、 顺 氟尿 嘧啶 ) 中药制 剂康 莱特 ( 苡仁 油 ) 利 尔凡 及 生物反 应修 饰 剂 加 薏 、
如 白细胞 介 素一 、 2 干扰 素 、 必 佳 ( 色诺 卡茵 细胞 壁 骨架 ) 腹腔 灌 注 治疗 中 胞 红 等
晚期 腹部 恶性 肿 瘤 4 2例 。 果 : 解 率 ( R+ C 2 . % , 效 率 ( R十P _ 结 缓 P R) 8 6 有 C R卜 S 为 8 .5 。结论 : 方法对腹 腔 恶性肿 瘤具 有缓 解控 制 肿瘤 , 少痛苦 . D) 0 9 本 减
意 复查腹 部 C B超 观察 肿瘤 大小 变化 。腹 腔灌 T、
注的 同时 , 用益 气健 脾 、 阴益 肾 中药治疗 。万 加 滋 药组成 : 黄芪 、 贞 子 、 生 女 补骨 脂 、 枝 莲 、 苡 、 半 生
郁 金 各 3 g 党 参 、 苓 各 1 g 当 归 、 灵 脾 各 0, 茯 5, 仙 1g 0 。辨证 加减 : 欲不 振加 焦 三仙 、 内金 、 食 鸡 炒山
中西医结合治疗中晚期肺癌疗效观察

讨 论
目前 肺 癌 是 世 界 上 严 重 威 胁 人 类 健 康 的 头 号 恶 性
血 小 板 5例 , 红 蛋 白 4例 , 心 呕 吐 6例 ; 副 反 血 恶 毒
应 Ⅱ度 , 细胞 3例 , 小 板 3例 , 红 蛋 白 0例 , 白 血 血 恶 心 呕 吐 4例 ; 副 反 应 Ⅲ度 , 细 胞 2例 , 小 板 0 毒 白 血
例 , 红 蛋 白 0例 , 心 呕 吐 2例 ; 副 反 应 Ⅳ 度 , 血 恶 毒 白
中西 医结 合 中国民间疗法
中西 医 结 合 治 疗 中 晚 期 肺 癌 疗 效 观 察
许 智 巫 云 立
( 南 省 肿 瘤 医 院 [ 明 医 学 院 第 三 附 属 医院 ] 云 昆 ,云 南 昆 明 6 0 1 ) 5 1 8
约 3 4的 肺 癌 患 者 就 诊 时 已 属 晚 期 , 部 分 患 / 大
对 照组 : 选用 : ①GP方案 : 西 他滨 1 0 / , 吉 0 0mg m 静 脉 滴 注 , 1 8天 给 药 ; 铂 2 , 脉 滴 注 , 第 、 顺 0 mg 静 第 1 天 给药 : ~5 ②NP方 案 : 维 本 2 / , 脉滴 注 , 诺 5mg m 静
者 已失 去 了 手 术 机 会 , 以 化 疗 为 主 , 合 中 医 药 治 故 配
量 , 副反 应 按 WHO 制 定 的抗 癌 药 毒 副 反 应 的 表 现 毒 和 分级 标准 评 价药 物毒 性 , 为 0 Ⅳ级 _ 。生存 质 量 分 ~ 2 ]
疗 的 中 西 医 结 合 治 疗 在 中 晚 期 肺 癌 中 占 有 重 要 地 位 口 。我 们 近 4年 来 采 用 中西 药 结 合 的方 法 治 疗 中 ] 晚期 肺 癌 4 O例 , 作 毒 副 反 应 、 活 质 量 对 照 观 察 , 并 生
中西医结合治疗中晚期恶性肿瘤50例

穿 等 : 门癌 和 胃 癌 , 加 龙 葵 、 葜等 ; 癌选 加 藤 梨 贲 选 菝 肺 根 、 腥草 等 ; 腺 癌 选 加 王 不 留行 、 芦 等 , 癌 选 加 鱼 乳 漏 肝 八 月扎 、 甲等 : 癌 选 加 苦 参 、 蜂 房等 ; 状 腺 癌 选 鳖 肠 露 甲 加夏枯 草 、 慈 菇 等 , 巴瘤 或 锁 骨 上淋 巴 结转 移者 选 山 淋 加 夏 枯 草 、 爪 草 等 , 上 方 剂 均 水 煎 服 . 剂 煎 3 猫 以 每
道 反 应 . 血 象 变 化 和 对 照 组 比 较 均 有 显 著 性 差 异 , 疗 组 明 显 优 于 对 照 组 。 结 论 : 西 医 结 合 治 疗 是 及 治 中
提 高 肿 瘤远 期 生 存 率的 生 存质 量 的 关键 , 医 药 有 较 好 的 托 癌 增 效 作 用. 时 能 减 轻 教 化 疗 的 毒 盂反 中 同 {
3 g 党 参 1 g 白术 、 苓 各 t g 甘 草 5 , 地 1 _ 0, 5, 茯 o. g熟 0 人 g
参 1g 5 ,白 英 2 g, 花 蛇 舌 草 、 技 莲 各 1 g 生 慧 苡 仁 0 白 半 5. 3 随 不 同 阶 段 , 同 治 疗 措 施 加 减 变 化 。 化 疗 期 间 O。 不 主要 以 健脾 为 主 . 方 加 首 乌、 精 、 贞 子 、 血 藤 、 上 黄 女 鸡
和 疗 程 均按 常 规 进 行 。 中 医中 药 治 疗 , 本 方 为 : 苠 基 黄
益肺消积颗粒联合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治疗不同证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疗效观察

益肺消积颗粒联合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治疗不同证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疗效观察李晓芳ꎬ刘㊀标ꎬ国㊀风ꎬ何志洁(南京医科大学附属苏州医院/苏州市肿瘤诊疗中心ꎬ江苏苏州215006)㊀㊀[摘要]㊀目的㊀观察益肺消积颗粒联合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EGFR-TKIs)一线和二/三线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疗效ꎬ探讨中医辨证施治在中西医结合治疗晚期NSCLC中的临床意义ꎮ方法按照治疗方案不同将73例晚期NSCLC患者分为益肺消积颗粒+EGFR-TKIs一线组26例㊁益肺消积颗粒+EGFR-TKIs二/三线组22例和EGFR-TKIs单药组25例ꎮ按照中医证型将73例晚期NSCLC患者分为脾虚痰湿型13例㊁气滞血瘀湿阻型5例㊁阴虚内热型19例和气阴两虚型36例ꎮ观察患者治疗后临床疗效[中医证候改善情况㊁ECOG评分㊁客观反应率(ORR)㊁疾病控制率(DCR)]和生存情况[总生存期(OS)㊁无进展生存期(PFS)㊁中位生存期(MST)和18个月生存率]ꎮ结果㊀73例患者中ꎬ28例(38.4%)获中医证候显著改善ꎬ27例(37.0%)获部分改善ꎬ18例(24.7%)无明显改善ꎻ24例(32.9%)ECOG评分降低ȡ1分ꎬ28例(38.4%)稳定ꎬ21例(28.8%)增高ȡ1分ꎻORR为56.2%(41/73)ꎬDCR为72.6%(53/73)ꎬMST为17.7个月ꎬOS为17.7个月(7.8~25.7个月)ꎬPFS为12.7个月(5.6~18.8个月)ꎬ18个月生存率为45.2%(33/73)ꎮ不同治疗方案组间ORR㊁OS㊁PFS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ꎬ益肺消积颗粒+EGFR-TKIs一线组ORR更高ꎬOS和PFS更长ꎬ而中医证候改善㊁ECOG评分和DCR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ꎮ不同中医证型之间患者的证候改善㊁ORR㊁DCR㊁OS和PFS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ꎬECOG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ꎮ结论㊀益肺消积颗粒能够提高EGFR-TKIs一线治疗晚期NSCLC的临床疗效ꎬ延长生存期ꎬ改善生活质量ꎬ但不同中医证型间疗效有明显差异ꎬ临床应辨证施治ꎮ[关键词]㊀益肺消积颗粒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ꎻ非小细胞肺癌ꎻ辨证施治doi:10.3969/j.issn.1008-8849.2020.36.002[中图分类号]㊀R734.2㊀[文献标识码]㊀A㊀[文章编号]㊀1008-8849(2020)36-3996-06[作者简介]㊀李晓芳ꎬ女ꎬ博士ꎬ副主任医师ꎬ研究方向为肿瘤中西医结合治疗ꎮ[基金项目]㊀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81672975)ꎻ江苏省中医药局科技项目(YB2015103)ꎻ苏州市卫计委重点医学中心项目(Szzx201506)ObservationontheeffectofYifeiXiaojigranulescombinedwithepidermalgrowthfactorreceptor ̄tyrosinekinaseinhibitorinthetreatmentofdifferentsyndromeofadvancednon ̄smallcelllungcancerLIXiaofangꎬLIUBiaoꎬGUOFengꎬHEZhijie(SuzhouHospitalAffiliatedtoNanjingMedicalUniversity/SuzhouTumorDiagnosisandTreatmentCenterꎬSuzhou215006ꎬJiangsuꎬChina)Abstract:ObjectiveItistoobservetheefficacyofYifeiXiaojigranulescombinedwithepidermalgrowthfactorrecep ̄tor ̄tyrosinekinaseinhibitors(EGFR ̄TKIs)inthefirst ̄lineandsecond/third ̄linetreatmentofadvancednon ̄smallcelllungcancer(NSCLC)ꎬandexploretheclinicalsignificanceofTCMsyndromedifferentiationandtreatmentinthetreatmentofadvancedNSCLCwithintegratedTCMandwesternmedicine.MethodsAccordingtodifferenttreatmentplansꎬ73pa ̄tientswithadvancedNSCLCweredividedintoYifeiXiaojigranules+EGFR ̄TKIsfirst ̄linegroupof26casesꎬYifeiXiaojigranules+EGFR ̄TKIssecond/thirdlinegroupof22casesandsingleEGFR ̄TKIsgroupof25cases.AccordingtoTCMsyndromeꎬ73patientswithadvancedNSCLCweredividedinto13casesofspleendeficiencyandphlegm ̄dampnesstypeꎬ5casesofQistagnationꎬbloodstasisanddampnessobstructiontypeꎬ19casesofYindeficiencyandinternalheattypeꎬand36casesofQiandYindeficiencytype.Theclinicalefficacy[improvementofTCMsyndromesꎬECOGscoreꎬobjectivere ̄sponserate(ORR)ꎬdiseasecontrolrate(DCR)]andsurvivalstatus[overallsurvival(OS)ꎬprogression ̄freesurvival(PFS)ꎬmediumsurvivaltime(MST)and18 ̄monthsurvivalrate]ofpatientsaftertreatmentwereobserved.ResultsA ̄mong73patientsꎬ28patients(38.4%)receivedsignificantimprovementinTCMsyndromesꎬ27patients(37.0%)re ̄ceivedpartialimprovementꎬ18patients(24.7%)hadnosignificantimprovementꎻ24patients(32.9%)hadanECOGscorereductionofȡ1pointꎬ28cases(38.4%)werestableꎬ21cases(28.8%)hadanincreaseofȡ1pointꎻORRwas56.2%(41/73)ꎬDCRwas72.6%(53/73)ꎬMSTwas17.7monthsꎬandOSwas17.7Months(7.8 ̄25.7months)ꎬPFSwas12.7months(5.6 ̄18.8months)ꎬandthe18 ̄monthsurvivalratewas45.2%(33/73).ThereweresignificantdifferencesinORRꎬOSꎬPFSamongthesetreatmentregimens(P>0.05).TheORRofYifeiXiaojigranules+EGFR ̄TKIsfirst ̄linegroupwassignificantlyhigherthanthatoftheothergroups(bothP<0.05)ꎬOSandPFSweresignificantlylongerthanthoseoftheothergroups(bothP<0.05)ꎬbuttherewasnosignificantdifferenceintheimprovementofTCMsyn ̄dromesꎬECOGscoresandDCR(allP>0.05).TherewerestatisticallysignificantdifferencesinsyndromeimprovementꎬORRꎬDCRꎬOSꎬandPFSamongpatientswithdifferentTCMsyndrometypes(allP<0.05)ꎬandtherewasnosignificantdifferenceinECOGscores(allP>0.05).ConclusionYifeiXiaojigranulescanimprovetheclinicalefficacyofEGFR ̄TKIsinthefirst ̄linetreatmentofadvancedNSCLCꎬprolongsurvivalꎬandimprovethequalityoflife.Howeverꎬtheeffica ̄cyofdifferentTCMsyndromesissignificantlydifferentꎬandclinicaltreatmentshouldbebasedonsyndromedifferentiation.Keywords:YifeiXiaoJigranulesꎻEGFR ̄TKIsꎻnon ̄smallcelllungcancerꎻTCMsyndromedifferentiationandtreat ̄ment㊀㊀肺癌是我国发病率和病死率最高的恶性肿瘤之一ꎬ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预后极差ꎬ5年生存率仅为2%~14%[1]ꎮ近年来ꎬ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EGFR-TKIs)已经成为治疗晚期NSCLC的一线用药ꎮ目前临床主要根据EGFR的突变状态来确定EGFR-TKIs合适的治疗对象ꎬ但仍有部分EGFR阴性或突变状态未明的患者能够从EGFR-TKIs的治疗中获益ꎬ此外一些化疗耐药或无法耐受的患者也可望选择EGFR-TKIs进行二线或三线治疗ꎮ但对于EGFR-TKIs治疗ꎬ临床面临的最大挑战是患者通常在治疗6~18个月后不可避免地出现耐药ꎬ如何克服EGFR-TKIs耐药已经成为临床研究的焦点之一[2-4]ꎮ近年来ꎬ国内有学者应用中医药联合EGFR-TKIs治疗晚期NSCLC并取得较好的临床效果ꎬ为中西医结合治疗晚期NSCLC提供了新的临床策略[5-9]ꎮ益肺消积颗粒是针对晚期NSCLC患者 虚㊁热㊁痰㊁瘀 的基本病机特点ꎬ以 益气养阴㊁化痰祛瘀㊁清热解毒 为治疗原则ꎬ组方选药而成ꎬ临床加减应用于气阴两虚㊁痰瘀互结之证疗效稳定可靠[10]ꎮ本研究观察了益肺消积颗粒辨证加减联合EGFR-TKIs(吉非替尼或埃克替尼)一线或二/三线治疗晚期(Ⅲb和Ⅳ期)NSCLC患者的疗效ꎬ以期为今后的临床推广应用提供依据ꎮ1㊀资料与方法1 1㊀一般资料㊀选择2013年6月 2017年6月南京医科大学附属苏州医院/苏州市肿瘤诊疗中心连续性收治的Ⅲb期及Ⅳ期NSCLC患者73例ꎬ年龄ȡ18周岁ꎬ经纤支镜㊁经皮肺穿刺活检或胸水脱落细胞学明确诊断ꎬ患者有ȡ1个影像学下可供评估的肿瘤病灶ꎮ患者ECOG评分0~3分ꎬ没有严重药物过敏史㊁糖尿病史㊁重要脏器功能严重衰竭及合并其他治疗禁忌证ꎬ依从性好ꎮ其中男34例ꎬ女39例ꎻ年龄54~86岁ꎬ平均68.1岁ꎻ按照2015年WHO肺癌分类:腺癌56例ꎬ鳞癌10例ꎬ大细胞未分化癌和肉瘤样癌7例ꎻ56例利用组织活检㊁细胞蜡块或体液活检技术检测EGFR突变ꎬ其中敏感突变26例ꎬ野生型30例ꎬ突变状态未明17例ꎻECOG评分0~1分47例ꎬ2~3分26例ꎻ临床分期:Ⅲb期33例ꎬⅣ期40例ꎮ按照治疗方案不同分为益肺消积颗粒+EG ̄FR-TKIs一线组26例㊁益肺消积颗粒+EGFR-TKIs二/三线组22例和EGFR-TKIs单药组25例ꎬ按照«中医临床诊疗术语证候部分»和«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及第7版«中医内科学»中相关证候标准分为脾虚痰湿型13例㊁气滞血瘀湿阻型5例㊁阴虚内热型19例和气阴两虚型36例ꎮ本研究经本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通过(K2015001)ꎮ1 2㊀治疗方法㊀益肺消积颗粒+EGFR-TKIs一线组㊁益肺消积颗粒+EGFR-TKIs二/三线组和EGFR-TKIs单药组分别给予相应治疗ꎮ益肺消积颗粒由江阴天江药业有限公司提供ꎬ主要药物有太子参㊁沙参㊁麦冬㊁黄芪㊁茯苓㊁白术㊁百合㊁金荞麦㊁葛根㊁象贝㊁黄精㊁猫爪草㊁芍药㊁莪术㊁石上柏ꎮ咯血者加仙鹤草㊁藕节炭等ꎻ疼痛者加延胡索㊁没药等ꎻ悬饮胸胁满闷者加猪苓㊁葶苈子㊁大枣等ꎮ每日服1剂ꎬ早晚分服ꎬ治疗贯穿至患者无法用药或死亡ꎮEGFR-TKIs选用吉非替尼片剂(易瑞沙ꎬ阿斯利康公司)250mg/d口服ꎬ或埃克替尼片剂(凯美纳ꎬ杭州贝达药业公司)125mg/次㊁2次/d口服ꎬ均28d为1个疗程ꎬ用药至疾病进展或发生不可耐受的毒副反应ꎮ1 3㊀观察指标㊀记录不同组间和不同中医证型间患者主要临床特征(性别㊁年龄㊁组织学类型㊁EGFR状态㊁ECOG评分㊁证候评分和临床分期)ꎬ观察患者治疗后临床疗效[中医证候改善情况㊁ECOG评分㊁客观反应率(ORR)㊁疾病控制率(DCR)]ꎬ并从治疗之日起通过门诊和电话随访患者生存情况[总生存期(OS)㊁无进展生存期(PFS)㊁中位生存期(MST)和18个月生存率]ꎮ其中中医证候改善评定参照«中药新药治疗原发性支气管肺癌的临床研究指导原则»的标准进行ꎻ体能状况评分采用美国东部肿瘤协助组(ECOG)制定的评分标准进行评价(ZPSꎬ5分法)ꎻORR和DCR评价按照RECIST1.1标准ꎬ患者在治疗前1~2周㊁治疗后每4~8周查螺旋CT或MRI评价疗效ꎬ完全缓解(CR)+部分缓解(PR)为ORRꎬCR+PR+疾病稳定(SD)为DCRꎮ1 4㊀统计学方法㊀采用SPSS17.0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ꎬ计数资料比较采用 2检验和Fisher确切概率法检验ꎬ生存资料分析采用Kaplan-Meier法ꎮ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ꎮ2㊀结㊀㊀果2 1㊀患者主要临床特征资料㊀不同中医证型之间患者的性别㊁年龄㊁组织学类型㊁EGFR状态㊁ECOG评分㊁证候评分和临床分期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ꎻ不同治疗方案组间EGFR状态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ꎬ其他临床参数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ꎮ见表1ꎮ2 2㊀患者临床治疗效果㊀28例(38.4%)获中医证候显著性改善ꎬ27例(37.0%)获部分改善ꎬ18例(24.7%)无明显改善ꎻ24例(32.9%)ECOG评分降低ȡ1分ꎬ28例(38.4%)稳定ꎬ21例(28.8%)增高ȡ1分ꎻORR为56.2%(41/73)ꎬDCR为72.6%(53/73)ꎮ不同治疗方案组间ORR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ꎬ中医证候改善㊁ECOG评分和DCR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ꎮ不同中医表1㊀73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主要临床特征例项目例数中医证型脾虚痰湿型气滞血瘀湿阻型阴虚内热型气阴两虚型P性别男女343976239101620>0.05年龄ɤ68岁>68岁314258148111719>0.05组织学类型腺癌鳞癌其他5610783222115223132>0.05EGFR状态突变野生未明26301737303268517127>0.05ECOG评分0~1分2~3分472694411362115>0.05证候评分>14分ɤ14分294467418111125>0.05临床分期Ⅲb期Ⅳ期334085328111422>0.05续表项目例数治疗方案益肺消积颗粒+EGFR-TKIs一线组益肺消积颗粒+EGFR-TKIs二/三线组EGFR-TKIs单药组P性别男女34391214139916>0.05年龄ɤ68岁>68岁314211151210817>0.05组织学类型腺癌鳞癌其他56107221314622032>0.05EGFR状态突变野生未明263017136711741276<0.05ECOG评分0~1分2~3分472616101751411>0.05证候评分>14分ɤ14分29449171210817>0.05临床分期Ⅲb期Ⅳ期33401016148916>0.05证型间中医证候改善㊁ORR和DCR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ꎬECOG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ꎮ见表2及表3ꎮ2 3㊀患者生存情况㊀随访时间为7.8~25.7个月ꎬ表2㊀3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治疗效果比较组别例数中医证候改善/例显著部分无ECOG评分/例降低稳定增高临床疗效/例(%)ORRDCR益肺消积颗粒+EGFR-TKIs一线组26121041111419(73.1)22(84.6)益肺消积颗粒+EGFR-TKIs二/三线组228956978(36.4)13(59.1)EGFR-TKIs单药组25889781014(56.0)18(72.0)P>0.05>0.05<0.05>0.05表3㊀73例不同中医证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治疗效果比较证型例数中医证候改善/例显著部分无ECOG评分/例降低稳定增高临床疗效/例(%)ORRDCR脾虚痰湿型133372474(30.8)6(46.2)气滞血瘀湿阻型50230321(20.0)2(40.0)阴虚内热型1987477511(57.9)14(73.7)气阴两虚型36171541514725(69.4)31(86.1)P<0.05>0.05<0.05<0.05随访期间死亡41例(56.2%)ꎬ32例(43.8%)存活患者中13例疾病进展ꎮ全组患者的MST为17.7个月ꎬOS为17.7个月(7.8~25.7个月)ꎬPFS为12.7个月(5.6~18.8个月)ꎬ18个月生存率为45 2%(33/73)ꎮ益肺消积颗粒+EGFR-TKIs一线组㊁益肺消积颗粒+EGFR-TKIs二/三线组和EGFR-TKIs单药组的MST分别为19.6个月㊁16.2个月㊁18.3个月ꎬOS为19.4个月㊁14.9个月㊁17.5个月ꎬPFS为14.1个月㊁11.4个月㊁12.3个月ꎬ18个月生存率分别为65.4%(17/26)㊁18.2%(4/22)和48.0%(12/25)ꎻ生存分析显示不同组别间患者的OS和PFS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ꎬ见图1及图2ꎮ脾虚痰湿型㊁气滞血瘀湿阻型㊁阴虚内热型㊁气阴两虚型患者的MST分别为15.7个月㊁10.6个月㊁17.4个月㊁18.9个月ꎬOS为15.7个月㊁13.8个月㊁17.0个月㊁18.8个月ꎬPFS为11.5个月㊁11.2个月㊁11.7个月㊁13.8个月ꎬ18个月生存率分别为30.8%(4/13)㊁0(0)㊁36.8%(7/19)和61.1%(22/36)ꎻ生存分析显示不同中医证型间患者的OS和PFS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ꎬ见图3及图4ꎮ图1㊀不同治疗方案组间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OS图2㊀不同治疗方案组间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PFS图3㊀不同中医证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OS图4㊀不同中医证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PFS3㊀讨㊀㊀论中医学认为ꎬ肺癌之成始于虚ꎬ气阴亏虚是病机之本ꎬ贯穿疾病始末[11]ꎮ日久因虚致实ꎬ化热生痰成瘀ꎬ结而成癌ꎮ益肺消积颗粒来源于长期临床实践ꎬ临床加减应用于气阴两虚㊁痰瘀互结之证ꎮ方中太子参㊁沙参等益气养阴ꎻ黄芪㊁白术㊁茯苓㊁葛根等培土生津㊁健脾益肺ꎻ莪术㊁象贝等化痰逐瘀ꎬ改善高凝状态ꎬ减少血行转移的机会ꎻ石上柏㊁金荞麦等败毒抗癌ꎬ清解热毒ꎮ现代药理研究表明ꎬ黄芪㊁葛根㊁沙参㊁金荞麦㊁莪术㊁象贝㊁石上柏㊁猫爪草等具有调节血脂代谢㊁抑制血小板聚集㊁杀伤癌细胞㊁诱导癌细胞的分化㊁抑制肿瘤活性等作用[12-16]ꎮ晚期NSCLC可分为气阴两虚㊁阴虚内热㊁脾虚痰湿㊁肺脾气虚和气滞血瘀湿阻等多种中医临床证型[16-17]ꎮ既往研究显示不同中医证型的NSCLC患者EGFR的突变状态以及对于EGFR-TKIs治疗的反应性不同ꎬ如Zhu等[18]发现证型为阴虚的NSCLC患者更易发生EGFR突变ꎬ临床上EGFR突变也常见于女性㊁不吸烟以及阴虚和气虚的患者ꎮ杨国良等[19]发现NSCLC患者经吉非替尼治疗后ꎬ中医证候出现气虚向气阴两虚㊁气阴两虚向阴虚转化的特点ꎬ临床主要为热毒伤阴和余毒未清等表现ꎮ提示对NSCLC患者应进行中医辨证施治ꎬ有助于提高临床疗效ꎮ本研究结果显示ꎬ不同治疗方案间的ORR㊁OS㊁PFS和18个月生存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ꎬ益肺消积颗粒+EGFR-TKIs一线组患者的疗效最为显著ꎬEGFR-TKIs单药组次之ꎬ而益肺消积颗粒+EGFR-TKIs二/三线组的疗效最差ꎬ但不同治疗方案在改善患者的中医证候㊁ECOG评分和DCR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ꎻ不同证型间的证候改善㊁ORR㊁DCR㊁OS㊁PFS和18个月生存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ꎬ以气阴两虚型患者改善最为明显ꎬ其次为阴虚内热型ꎬ脾虚痰湿和气滞血瘀湿阻型患者疗效不佳ꎮ孙建立等[16]研究认为EGFR-TKIs具有温阳之功效ꎬ中医证型在EGFR-TKIs治疗过程中会发生阴虚向热盛转变ꎬ结合中医滋阴清解热毒的治疗措施能够提高EGFR-TKIs的疗效ꎬ延缓其耐药ꎮ这与益肺消积颗粒在配伍组方上注重养阴化痰㊁解毒抗癌ꎬ临床用于气阴两虚㊁阴虚内热合并痰瘀互结之证的结果一致ꎮ由于益肺消积颗粒+EGFR-TKIs二/三线组患者为化疗(培美曲塞和铂类药物)耐药的对象ꎬ化疗可致中医证型发生转变ꎬ机制在于化疗药物进入人体后ꎬ直中脏腑㊁骨髓ꎬ损伤气血阴阳ꎬ进一步引起脾胃功能失调ꎬ肝肾功能损伤ꎬ临床症见纳呆乏力㊁畏寒怯冷㊁面色少华㊁胸闷气短㊁水肿消瘦等脾肾两虚之证ꎬ这种证型转变可能是影响患者疗效和生存率的重要因素ꎮ益肺消积颗粒重在补益脾肺ꎬ而对脾肾两虚之证疗效较差ꎬ因此ꎬ对于化疗失败㊁同时有脾肾两虚表现的晚期NSCLC患者ꎬ在选择中医药联合EGFR-TKIs二/三线治疗ꎬ临床配伍组方时应考虑到患者化疗后的证型转变ꎬ其组方当以扶正补虚㊁补益脾肾为治疗根本[19]ꎮ总之ꎬ本研究结果初步表明益肺消积颗粒联合EGFR-TKIs一线治疗能够提高晚期NSCLC患者的疗效并延长生存期ꎬ不同中医证型间的临床疗效存在明显差异ꎬ这为中西医结合治疗晚期NSCLC提供了临床思路ꎮ但本研究中部分证型的病例数量有限ꎬ尚有待于积累更多病例资料进一步研究ꎮ利益冲突:所有作者均声明不存在利益冲突ꎮ[参考文献] [1]㊀TorreLAꎬBrayFꎬSiegelRLꎬetal.Globalcancerstatis ̄ticsꎬ2012[J].CACancerJClinꎬ2015ꎬ65(2):87-108.[2]㊀KobayashiSꎬBoggonTJꎬDayaramTꎬetal.EGFRmuta ̄tionandresistanceofnon ̄small ̄celllungcancertoge ̄fitinib[J].NEnglJMedꎬ2005ꎬ352(8):786-792. [3]㊀PiotrowskaZꎬSequistLV.Epidermalgrowthfactorre ̄ceptor ̄mutantlungcancer:newdrugsꎬnewresistancemechanismsꎬandfuturetreatmentoptions[J].Cancerꎬ2015ꎬ21(5):371-377.[4]㊀JakobsenKRꎬDemuthCꎬSorensenBSꎬetal.Theroleofepithelialtomesenchymaltransitioninresistancetoepi ̄dermalgrowthfactorreceptortyrosinekinaseinhibitorsinnon ̄smallcelllungcancer[J].TranslLungCancerResꎬ2016ꎬ5(2):172-182.[5]㊀凌白云ꎬ张璇ꎬ孙建立.中医药结合吉非替尼治疗晚期NSCLC的研究现状及思考[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ꎬ2011ꎬ13(11):93-95.[6]㊀张璇ꎬ孙建立.中医药抑制NSCLC对EGFR-TKI药物获得性耐药的研究进展[J].医学综述ꎬ2012ꎬ18(8):1222-1224.[7]㊀刘迎丽ꎬ王军.中医辨证结合吉非替尼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疗效[J].中国医学工程ꎬ2014ꎬ22(1):88-89.[8]㊀LiuZLꎬZhuWRꎬZhouWCꎬetal.TraditionalChinesemedicinalherbscombinedwithepidermalgrowthfactorreceptortyrosinekinaseinhibitorforadvancednon ̄smallcelllungcancer:asystematicreviewandmeta ̄analysis[J].JIntegrMedꎬ2014ꎬ12(4):346-358. [9]㊀HungHYꎬTsengYHꎬLiaoCMꎬetal.TheefficacyoftraditionalchineseherbalmedicineinthetreatmentofEGFRmutatedstageIVpulmonaryadenocarcinomapa ̄tientswhoreceivedfirst ̄lineEGFR ̄TKItreatment[J].IntegrCancerTherꎬ2017ꎬ16(1):126-131.[10]李晓芳ꎬ刘标ꎬ缪俊俊ꎬ等.益肺消积颗粒联合EGFR-TKIs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疗效[J].江苏医药ꎬ2017ꎬ43(17):1223-1227.[11]夏宁俊ꎬ彭海燕ꎬ章永红.益气养阴法在肺癌治疗中的应用[J].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ꎬ2003ꎬ37(12):1457-1460.[12]LinHꎬLiuJꎬZhangY.DevelopmentsincancerpreventionandtreatmentusingtraditionalChinesemedicine[J].FrontMedꎬ2011ꎬ5(2):127-133.[13]邓晓霞ꎬ李清宋ꎬ陈中ꎬ等.黄芪抗肿瘤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J].中药新药与临床药理ꎬ2016ꎬ27(2):307-312.[14]韦露秋ꎬ方刚.莪术有效成分抗肿瘤的细胞分子调控机制研究[J].广西中医药大学学报ꎬ2019ꎬ22(3):71-73.[15]WangGꎬYaoSꎬChengLꎬetal.Antioxidantandantican ̄cereffectionofthevolatileoilfromvarioushabitatsofSel ̄aginelladoederleiniiHieron[J].TechnolHealthCareꎬ2015ꎬ23(s1):S21-S27.[16]孙建立ꎬ刘嘉湘.中医辨证结合吉非替尼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临床疗效及证候变化分析[J].四川中医ꎬ2009ꎬ27(11):64-66.[17]张明萍ꎬ王建军ꎬ李志宏.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中医证型的临床观察[J].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ꎬ2012ꎬ7(8):706-708.[18]ZhuYJꎬZhangHBꎬLiuLRꎬetal.Yin ̄ColdorYang ̄Heatsyndrometypeoftraditionalchinesemedicinewasassociatedwiththeepidermalgrowthfactorreceptorgenestatusinnon ̄smallcelllungcancerpatients:confirmationofaTCMconcept[J].EvidBasedComplementAlternatMedꎬ2017:7063859.[19]杨国良ꎬ施志明.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中医证型与吉非替尼治疗敏感性关系研究[J].辽宁中医杂志ꎬ2009ꎬ36(6):867-869.[收稿日期]㊀2020-01-15。
中西医结合治疗晚期恶性肿瘤患者癌性疼痛的临床效果

中西医结合治疗晚期恶性肿瘤患者癌性疼痛的临床效果【摘要】目的:分析中西医结合治疗晚期恶性肿瘤患者癌性疼痛的临床效果。
方法:对我院收治的晚期恶性肿瘤患者进行研究。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参照组(西医治疗)与实验组(中西医治疗)。
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疼痛介质水平及疗效。
结果:治疗后,两组疼痛介质水平均显著下降,P<0.05;但实验组P物质、内皮素-1以及前列腺素E2水平更低,P<0.05。
实验组治疗有效率高达93.33%,而参照组仅73.33%,P<0.05。
结论:在晚期恶性肿瘤患者癌性疼痛治疗中,中西医结合治疗的效果显著,能有效的降低疼痛介质水平,提高临床治疗有效性,更利于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值得推广。
【关键词】中西医结合;晚期恶性肿瘤;癌性疼痛疼痛已被认定为人体第五大生命体征[1]。
而对于癌症患者而言,疼痛为主要临床症状之一。
在新发癌症患者中约30%存在不同程度的疼痛。
在晚期癌症患者中,超过70%以上患者存在中重度疼痛,而剧烈的疼痛会极大的影响患者生存质量。
目前盐酸羟考酮缓释片为临床控制疼痛的主要方式。
但由于癌症病程周期长,长期应用药物易发生副作用,甚至出现耐药现象[2],降低药物疗效。
中医是我国传统医学,在止痛方面具有较好的效果。
因此,我院对60例晚期恶性肿瘤患者进行研究,分析中西医结合治疗的临床价值,具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对我院2019年1月-2021年2月所收治的60例晚期恶性肿瘤患者进行研究。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参照组与实验组,每组30例。
其中参照组男性16例,女性14例,平均年龄为(59.12±2.31)岁;实验组男性15例,女性15例,平均年龄为(60.23±1.28)岁。
两组资料无统计学差异(P>0.05)。
1.2方法参照组仅实施西医治疗:口服盐酸羟考酮缓释片(注册证号H20120518,BARD PHARMACEUTICALS LIMITED,规格:5mg;10mg;20mg;40mg),用量根据患者实际情况而定,轻中度者10mg/次,重度者20mg/次,每日2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0 两组问 生活质 量 提高率 和下 降率均 有显 著 5 %) 差异 ( <O 0 ) 说 明康 赛 迪胶 囊 能明显 提高 患 者 P . 5
的生 存质 量 。见 表 2
衰 2 两 组 治疗 后 生 话 质 ■ 评 分 改 瞢 比 较
肺癌选择 E P或 C P方案 , 道癌 选 择 H P方 A 食 F 案. 大肠癌选择 C F方案 , 肝癌选择 H P C T方案 , 卵巢癌 选择 HCY 方案 , tF 乳腺癌选择 C MF方案 . 胃癌选择 C F HC r 方案 , p、 l 恶性淋 巴瘤选择 C O H P方案
6 8例 中无 C 病 例 , 疗 组 有 效 率 ( R+ P R 治 C R) 为 5 . 变进 展 率 ( D 为 I. 6 { 照 组 有效 0 病 P ) 1 7 对
肿 瘤 治疗学研 究 的课 题之 一 。笔者 采用康 赛 迪胶囊 联 合 化疗治疗 3 例 晚期 恶性 肿 瘤 , 效 率 为 5 , 4 有 0
预 计 生 存 期 超 过 2个 月 以 上 的 患 者 。
4 2 生 活 质 量 评 定 .
治疗 组治疗 后 较 治 疗前 QO 评 分 提 高 1 L O分 以上者 2 0例( 8 8 ) 稳定 者 l 5. 2 . 1例 ( 2 3 ) 下 3.5 , 降者 3例 ( . 2 ) 对 照组 Q0L评 分提 高 者 l 8 8 } 2例 ( 5 2 ) 稳 定 者 5例 ( 4 7 ) 下 降 者 1 3. 9 , 1. 1 , 7例
4 1 实 体 癌 疗 效 .
机体 免 疫系统也 有 较大 损 伤 。故 Moia r wa等【认 k ” 。 为, 肿瘤 治疗过 程 中, 杀伤 肿瘤 细胞 与保护 机体 免疫
功 能具有 同等 重 要 的作 用 。 因此 , 寻找 一 种增 强 化 疗疗效, 同时 又能提 高宿 主免疫 功 能的药 物 , 目前 是
共 观察治 疗 6 8例 , 性 4 男 O例 , 女性 2 8例 ; 龄 年 在4 7岁~8 0岁 , 均年 龄 6 平 6岁 。其 中肺癌 l 2例 , 大肠癌 1 , 6例 肝癌 2 O例 , 卵巢 癌 2例 , 乳腺 癌 转 移
4例 , 胃癌 6例 , 性 淋 巴 瘤 8例 。 随 机 分 成 两 组 , 恶 治疗组 和对 照组 各 3 4例 。 2 治 疗 方 法
维普资讯
20 年第 2 02 4卷 第 4期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湖 北 中 医杂 志
・7・
中西 医 结合 治 疗 晚期 恶性 肿 瘤 3 4例
彭 明娥 魏 敦 双 齐梅 琴 陈 可 祝 炼 张 明
武 汉 军 工 总 医 院 ( 口 4 03 ) 汉 30 3
报 告 如下 。
率 为 2 . 1 , 变进展 率 为 j . 4 9 4 病 2 9 % 两组 间 比较 有显 著 差异 ( <O 0 ) P . 5 。见表 1
衰 l 两 组 实体 癌 疗 效 比较
1 临床 资料 病 例 选择标 准 , 参照卫 生 部《 中国常见 恶性 肿瘤 诊治 规范 诊断标 准 》 明确 诊 断 为恶性肿瘤 并 失去 手 , 术机 会或 拒绝 手 术 , 客 观观 察 指 标 、 评定 疗 效 , 有 能
( ) 肿瘤 的疗 效 按 W HO 制定 的肿 瘤 客观 标 1抗 准 进行评定 , 外周 血 像 的 影 响 按 WHO 分 度标 准 对 进行 评分 。 ( ) 活质 量 以 Q0L评 分 标 准 进 行 评 2生 分 。治疗 后 提 高 L 。, O分 上 者为提 高 , 加 或减 少 增 l 为稳 定 , 少 l 0分 减 O分 以下 者 为降低 。 4 冶疗 结果
2 2 治 疗 组 43 外 周 血 象 变化 比 较
两 组病例 治疗 前血 象 均在 正 常范 围。治 疗 后 , 治疗 组 白细胞 减少 者 7例 ( 0 6 , 照 组 白细 胞 2 . %) 对 减 少者 】 6例 ( 7 1 ) 4 。两组外 周血 象变化 率 比较 , 经 统计 学处 理差 异有 显 著 意义 ( <0 0 ) P . 5 。说 明康 赛迪胶 囊 对外周 血象 有保 护作用 。 5 讨论 化 疗对晚期 恶性 肿瘤 的治疗 是 一不可 缺少 的治 疗 手段 。但化 疗在 对细 胞 毒 性 杀 伤 的 同 时 , 宿 主 对
在对 照 组化 疗 的基础 上 加 用康 赛 迪胶 囊 , 粒 每
0 2 g 批 准 文 号 为 2 — 5 4 一 黔 卫 药 字 ( 6 第 5( 2 29 19 ) 9 10 9 0 7 5号 )3粒 / , 天 2次 , 服 两 组 均 以 l , 次 每 口 5 天 为 1个 疗 程 。 3 疗 效 标 准
而对 照组 ( 单纯化疗 ) 有效 率为 2 . l , 9 4 差异 显著 ,
维普资讯
・
8・
湖 北 中 医杂 志
20 0 2年 第 2 4卷 第 4期
燥湿运 脾汤对脾 胃湿热 中阻证作用 的实验研究
关 键 词 : 性 肿 瘤 ; 西 医 结 合 疗 法 { 赛 迪 胶 囊 ; 疗 恶 中 康 化
康赛 迪 胶囊 是 以人 参 、 黄芪 、 蝥等 n 昧 中药 斑 经科 学 提取 精制 而 成 的 口服 胶 囊 , 有 抑制 肿 瘤 生 具 长、 增强 机 体免 疫 功 能 的 作用 。 19 9年 ~ 2 0 9 0 1年 , 笔 者选用 康 赛迪胶 囊 台并化 疗药 物 治疗 中晚期 恶性 肿瘤 3 4例 , 并与 同期 单纯化 疗 3 4例 作 为对 照 , 患 对 者的近期 疗 效 、 周血 象 及 生 活 质 量进 行 观察 。现 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