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普化实验B进度
2014级化学院基础化学实验(无机部分)进度表(54学时)

时间
周二晚(18:00开始)
周四上午(8:00开始)
周四下午(14:00开始)
周五上午(8:00开始)
组别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专业
D班后8号+E班转专业3人
+E班后6号+F班转专业3人
八年临床30人
096-126号31人
127-157号30人
临床生物(31人)
11-41号
生物(30人)
91-120号
生物(30人)
121-150号
生物(30人)
151-180号
地点
B102
B107
B108
B102
B107
B108
教师
贾建华/陈奕
潘梅/薛姗姗
石建新/傅超萍
王大为/陈奕
谭彩萍/薛姗姗
石建英/傅超萍
第1周
课程介绍;玻璃仪器清点与清洗;碱式碳酸铜的制备和分离(预习:教材P1~15、22~23、31~32、34~35、实验5 P129)
第2周
第3周
(10月11日)
实验5沉淀与溶液的分离(预习:教材P22~24、34~37、65~73、92~96、129~130)
第4周
第5周
实验6由胆矾精制五水硫酸铜(预习:教材P34~41、130滴定操作练习、电子天平称量练习(预习:教材P65~73、80~92、122~123、126~129)
第2周
停课
第3周
实验5(预习:教材P22~24、34~37、65~73、92~96、129~130)
普化实验B实验六PPT

• 《酸溶解难溶金属硫化物的平衡分析》杨水彬、黄春保、傅和清.
《黄冈师范学院学报》19卷第6期
• 《Cation Group II: The Acid-Insoluble Sulfides》. Chemistry 142
Grossment College
• 《Lange’s Handbook of Chemistry,15ed》
内容
• 在普通化学课上,我们学习到,根据溶度积规则,可 • 1、利用酸碱 • 2、利用氧化还原反应 • 3、生成配位化合物
以通过降低难溶电解质沉淀溶解平衡系统中有关离子 的浓度,使得Qc<Ksp,从而使沉淀溶解。溶解• 盐酸溶解难溶硫化物----酸碱电离平衡对沉淀溶解平衡
关于硫化物的酸溶原理 及溶解方法
第一组
摘要
• 本文主要讨论实验室中大部分硫化物的
溶解度较小的原因,硫化物在不同的酸 中的溶解性及其原因,以及如何溶解硫 化物。
前言
• 在实验六:沉淀溶解平衡中,我们小组同学对硫化
物的酸溶原理及溶解方法产生了极大的兴趣。通过 小组合作讨论的形式及资料的收集,我们一起对这 个问题迚行了探讨研究,并在这个过程中丰富了相 关知识,学习了相关技能,增强了对化学实验的兴 趣。
小组分工
谢谢大家!
总结
• 溶解硫化物时,对于Ksp<9.9*10^(-25)的硫化
物,可用盐酸溶解;对于Ksp<3.07*10^(-49) 的硫化物,可用硝酸溶解;而对于 Ksp>3.07*10^(-49)的硫化物,则可以用王水 溶解。
参考文献
• 《无机化学》第四版.北京师范大学、华中师范大学、南京师范大学
无机化学教研组.高等教育出版社
的影响
普化实验

实验四 摩尔气体常数的测定一、实验目的1.了解一种测定摩尔气体常数的方法。
2.熟悉分压定律与气体状态方程的应用。
3.练习分析天平的使用与测量气体体积的操作。
二、实验原理气体状态方程式的表达式为:pV = nRT =rM m RT (1)式中: p ——气体的压力或分压(Pa )V ——气体体积(L) n ——气体的物质的量(mol ) m ——气体的质量(g ) M r ——气体的摩尔质量(g·mol -1) T ——气体的温度(K );R ——摩尔气体常数(文献值:8.31Pa·m 3·K -1·mol -1或J·K -1·mol -1)可以看出,只要测定一定温度下给定气体的体积V 、压力p 与气体的物质的量n 或质量m ,即可求得R 的数值。
本实验利用金属(如Mg 、A1或Zn)与稀酸置换出氢气的反应,求取R 值。
例如:Mg(s)* + 2H +(aq)* = Mg 2+(aq) + H 2(g)* (2)Δr Hm298=-466.85(kJ·mol -1) [说明] * s :表示固态(分子); aq :表示水合的离子(或分子); g :表示气态(分子)将已精确称量的一定量镁与过量稀酸反应,用排水集气法收集氢气。
氢气的物质的量可根据式(2)由金属镁的质量求得:MgMg H H H 222M m M m n ==由量气管可测出在实验温度与大气压力下,反应所产生的氢气体积。
由于量气管内所收集的氢气是被水蒸气所饱和的,根据分压定律,氢气的分压2H p ,应是混合气体的总压p (以100Kpa 计)与水蒸气分压O H 2p 之差:O H H 22p p p -=(3)将所测得的各项数据代入式(1)可得:Tn V p p Tn V p R ⋅⋅-=⋅⋅=2222H O H H H )(三、实验用品仪器:分析天平,称量纸(蜡光纸或硫酸纸),量筒(10mL),漏斗,温度计(公用),砂纸,测定摩尔气体常数的装置(量气管1,水准瓶2,试管,滴定管夹,铁架,铁夹,铁夹座,铁圈,橡皮塞,橡皮管,玻璃导气管),气压计(公用),烧杯(100mL 、400mL )细砂纸等。
普化实验B实验一讨论报告

银镜制作方法、特点及比较一、摘要本次讨论报告主题围绕银镜反应展开,通过查阅相关文献资料和小组成员的深入探讨,得到生活中常用的镀银镜面的制作方法及原理,研究并总结了生活常用银镜的特点,同时对生活中常用镀银镜面和实验室制备的银镜进行了观察和比较,得到工业制法与实验室制法的不同点。
二、前言通过固体称量和溶液配制实验,我们在清洗玻璃仪器的过程应用了银镜反应检验玻璃仪器的洗涤效果,对实验制备的银镜很容易刮去提出疑问,以生活中常用镀银镜面为比较对象,深入研究并探讨了相关化学原理,深刻体会到化学与生活联系的独特美感,揭开化学的神秘面纱。
三、内容1、生活中常使用的镀银镜面的制作方法所需试剂、原料及规格要求玻璃:平整光滑,没有气泡和缺损,透明硝酸银:含量在99.5%以上氨水:浓度为25—28%左右敏化剂:氯化亚锡溶液酒石酸钾钠:化学纯银液:蒸馏水(冷开水也可)2.5升,硝酸银25克,氨水18.5毫升(经化学反应澄清为止)。
还原液:蒸馏水(冷开水也可)2.5升,酒石酸钾钠25克,上液加热澄清后再放入硝酸银0.5%,药液守滤后备用。
明胶液:水1升,明胶10克,隔水蒸化。
铁红底漆加适量香蕉水溶液。
抛光剂:铁红粉制作方法及流程方法玻璃形成反射成像面的表面加工有化学镀银和真空蒸镀两种方法,最常用的是化学镀银法。
化学镀银法是将硝酸银溶于水中,加氨水和氢氧化钠溶液并稀释成氢氧化银氨复盐,制成镀银液。
以转化糖或甲醛、酒石酸钾钠溶液为还原液。
玻璃经裁切、磨边(必要时还经研磨抛光)、表面洗净后,用氯化亚锡稀溶液敏化,然后洗净,再用镀银液和还原液混合立即浸注表面,镜面形成后洗净,随后可镀铜和涂防护漆。
真空蒸镀法是将玻璃洗净,置于0.1~10Pa真空度的蒸镀装置中,将螺旋状钨丝通电,产生的高温使螺旋中铝合金蒸发成气态,沉积在玻璃表面形成镜面。
亦可用电子枪代替钨丝加热。
真空蒸镀法还可将光滑的金属表面加工成镜面。
流程清洗玻璃按规格裁好玻璃后,先用玻璃专用洗涤剂将玻璃上的油污、人工手印和灰尘除去。
(普化B)计算题与简答题

-285.85
rHmθ (298.15K)=
Σ
B
fH
θ m,B
(298.15K)
=(-2)×50.63+(-1)×9.66 + 3×0+ 4×(-285.85)
=-1273.64kJ.mol-1
(注意:rHmθ =qp.m)
qv.m= qp.m-Σ (Bg).RT
=(-1273.64) kJ.mol-1 -(3-1) ×8.314J.mol-1.K-1 ×10-3 ×298.15K
能正向自发进行。故升高温度,该反应能正向进行。 ③平衡时,ΔrGθm = ΔrHθm - TΔrSθm=0,由此求
平衡温度。
其中ΔrSθm = ∑υB Sθm,B = (-1)×5.740+(-1)×188.825+1×197.674
+1×130.684=133.793 J·mol-1
T平衡
r Hm r Sm
ΔrGθm = ∑υBΔfGθm,B = (-1)×0+(-1)×(-228.572)+1×(-137.168)+1×0
= 91.404KJ·mol-1 > 0
在 298.15K,标准状态下,反应不能自发向右进行。
ΔrHθm = ∑ υBΔfHθm ,B = 0+(-1)×(-241.818)+1×(-110.525)+0 =131.293 KJ·mol-1 > 0 (吸热反应) 上述反应为吸热,熵增的反应,在任何温度下,反应均
各气体的平衡分压为:
Peq(SO2)=p.χ(SO2)=101.325×(0.10 /2.65 ) = 3.82 kPa Peq(O2)=p.χ(O2)=101.325×(1.45 /2.65 ) = 55.4 kPa Peq(SO3)=p.χ(SO3)=101.325×(1.10 /2.65 ) = 42.1 kPa
普化实验指导书

实验1 分析天平的使用分析天平是化学中常用仪器之一,目前普遍采用的是电子分析天平,通常它的最大载重量为200克,可精确称量到0.1毫克。
一、称量步骤 1、操作在使用前观察水平仪。
如水泡偏移,需调节水平调节脚,使水泡位于水平仪中心。
本天平采用轻触按键,能实行多键盘控制,操作灵活方便,各功能的转换与选择只需按相应的键。
2、开机选择合适电源电压,将电压转换开关置相应位置。
天平接通电源,开始通电工作(显示器未工作),通常需要预热以后,方可开启显示器进行操作使用。
键盘的操作功能。
<ON>开启显示器键只要轻按一下<ON>键,显示器全亮:对显示器的功能进行检壹,约二秒后,显示天平的型号。
例如:然后是称量模式:<OFF>关闭显示器键轻按<OFF>键,显示器熄灭即可。
若要较长时间不再使用天平,应拔去电源线。
<TAR>清零、去皮键置容器于称盘上,显示出容器的质量:然后轻按<TAR>键,显示消隐,随即出现全零状态,容器的质量值已去除,即去皮重:当拿去容器,就出现容器质量的负值:— 2004 —0.0000 g +18.9001 g0.0000 g-18.9001 g再轻按<TAR>键.显示器为全零,即天平清零:0.0000 g3、药品的称量:二、实验内容(1) 直接称量法:此法适用于称量在空气中没有吸湿性的试样,如金属、矿石、合金等。
称取试样时,先称出器皿的质量,然后轻按<TAR>键,显示器为全零,即天平清零:0.0000 g用镊子夹取需要称量的铜片,将铜片放入天平中盛放试样的器皿中(之前盛放试样的器皿必须先去皮重),此时显示器左侧同时出现“+”和“0”,待“0”消失后,显示器所示读数即为铜片的质量。
一个铜片连续称量2~3次,分别记录读数于原始记录纸上,取平均值。
(2) 间接称量法此法常用于称量易吸水、易氧化或易与二氧化碳起反应的物质。
11级化工班反应工程实验目录及教学安排(更新)

《化学反应工程实验》安排表
上课时间
分组
地点
每组人数
每周分组(分组顺序)
任课
老师
第8周
第9周
第10周
第11周
第12周
周四1-6节
第一组
2127
12
实验1
实验2
实验3
实验4
实验5
张帆
周四1-6节
第二组
2127
12
实验2
实验1
实验4
实验5
实验3
张帆
周四1-6节
第三组
2127
12
旷伟
19
20114064026
赵乘峰
40
20114064057
吴贤钊
20
20114064027
王剑峰
41
20114064058
向谷杲
21
20114064029
梁香玲
42
20114066016
马智
实验3
实验4
实验5
实验1
实验2
张帆
周四1-6节
第四组
2128
12
实验4
实验5
实验2
实验3
实验1
高峰
周四1-6节
第五组
2128
12
实验5
实验3
实验1
实验2
实验4
高峰
2011级化工专业反应工程实验目录
次序
实验内容
0
药品的预处理仪器设备的清洗、催化剂的装填
1
釜式液液反应实验
2
乙醇气相脱水制乙烯
3
乙醇气相脱水制乙醚
张乔
普通化学实验b 译码

普通化学实验b 译码普通化学实验B是一种常用于教学实验室的基础化学实验,旨在让学生熟悉化学实验的基本步骤、仪器操作和数据处理等。
本文将详细介绍普通化学实验B的译码,并提供相关参考内容。
普通化学实验B的译码如下:一、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让学生熟悉化学实验的基本步骤、仪器操作和数据处理,培养实验操作能力和实验结果的分析与解释能力。
二、实验原理:本实验通过将化合物A与化合物B反应,得到化合物C并利用一系列的分离、提纯和鉴定方法,最终确定化合物C的结构。
三、实验步骤:1. 配置实验用溶液:按照给定的配比,将化合物A与化合物B溶解在适量的溶剂中,得到实验用溶液。
2. 反应:将实验用溶液加热至一定温度,保持一定时间,观察反应情况。
3. 分离:将反应混合物通过一系列化学分离方法,如重力过滤、抽滤、蒸馏、结晶等,分离出单一的化合物C。
4. 提纯:利用适当的提纯方法(如重结晶、溶剂萃取等),提高化合物C的纯度。
5. 鉴定:通过一系列的物理性质测试(如熔点、沸点、UV-Vis光谱等)和化学性质测试(如反应特性、化学反应的产物等),对化合物C进行鉴定,并推测其结构。
6. 数据处理:分析实验结果,计算化合物C的产率、收率等参数,并进行必要的统计分析。
四、安全注意事项:1. 实验操作时应穿戴实验服、实验手套等防护用品,避免化学品接触皮肤或吸入。
2. 注意操作仪器时的安全性,遵守实验室操作规程。
3. 遵循实验废物的正确处理方法,将废物分类处理。
根据以上译码,可以为普通化学实验B提供相关的参考内容:一、实验所需仪器和试剂清单:1. 仪器:热板、恒温槽、过滤器、蒸馏装置、熔点仪等。
2. 试剂:化合物A、化合物B、溶剂等。
二、实验步骤详解及操作技巧:1. 实验用溶液的配制:按照给定的配比,将化合物A与化合物B溶解在适量的溶剂中,可以选择适用的溶剂。
2. 反应条件选择:根据反应的特性,选择适当的温度和反应时间,保证反应进行完全。
3. 分离方法的选择:根据反应混合物的性质,选择合适的分离方法,如重力过滤、抽滤、蒸馏、结晶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1《普通化学实验 B》课程进度表
周一上课进度
第一周 9.5 绪论课
第二周 9.12 中秋节
第三周 9.19 实验一:固体称量和溶液的配制
第四周 9.26 实验二: 醋酸电离常数的测定(II)和实验三:酸碱平衡 第五周 10.3 “十一”长假
第六周 10.10 实验四:沉淀溶解平衡
第七周 10.17 实验五:水溶液中部分常见离子的分离和检出
第八周 10.24 实验六:电解法测定阿佛加德罗常数及气体常数
第九周 10.31 实验七:化学反应速率与活化能
第十周 11.7 实验八:氧化还原平衡和有效数字小测验
第十一周 11.14 实验九:硫酸亚铁铵的制备
第十二周 11.21 实验十:比色法测定三价铁的含量
第十三周 11.28 实验十一:配位化合物及配位平衡
第十四周 12.5 实验十二:铬、锰、铁、钴、镍
第十五周 12.12 实验十三:阴离子未知液的分析
第十六周 12.19 期末考试
周二和周三上课进度
第一周 9.511 绪论课
第二周 9.1218 实验一:固体称量和溶液的配制
第三周 9.1925 实验二:酸碱滴定与醋酸电离常数的测定(I)
第四周 9.2610.2 实验二: 醋酸电离常数的测定(II)和实验三:酸碱平衡 第五周 10.39 “十一”长假
第六周 10.1016 实验四:沉淀溶解平衡
第七周 10.1723 实验五:水溶液中部分常见离子的分离和检出
第八周 10.2430 实验六:电解法测定阿佛加德罗常数及气体常数
第九周 10.3111.6 实验七:化学反应速率与活化能
第十周 11.713 实验八:氧化还原平衡和有效数字小测验
第十一周 11.1420 实验九:硫酸亚铁铵的制备
第十二周 11.2127 实验十:比色法测定三价铁的含量
第十三周 11.2812.4 实验十一:配位化合物及配位平衡
第十四周 12.511 实验十二:铬、锰、铁、钴、镍
第十五周 12.1218 实验十三:阴离子未知液的分析
第十六周 12.1925 期末考试。